九下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一)鱼我所欲也(孟子)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告诉我们,当面临“生”和“义”的选择时,正确的做法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2.3.《鱼我所欲也》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中点明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鱼我所欲也》中,用“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强调“生命”固然重要,但若遇到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义”),我是不会苟且偷生的。

6.《鱼我所欲也》中用“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两句来表明对待“万钟”的标准与态度。

7.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说高远的心灵境界并非贤德之人所独有,只是贤德之人能够一直保持这种心境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加焉丧耳。

8.《鱼我所欲也》中,孟子阐述仁人志士不肯苟且偷生、不肯逃避死亡的原因的两句是: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9.《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0.《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1.《鱼我所欲也》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2.《鱼我所欲也》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3.当面临生和义的选择时,孟子以《鱼我所欲也》中“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来表明态度。

14.《鱼我所欲也》中的“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表明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不值一文。

15.《鱼我所欲也》中的“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孟子在讲述了“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后,发出的豪言壮语。

(二)曹刿论战1.春秋时期,鲁与齐交战,起初鲁庄公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被曹刿阻止了,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了齐军,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古诗文理解性
默写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历史和培养语言艺术修养都有着重要意义。

以下是九年级下册历史古诗文的理解性默写。

第一篇:《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一座宏伟的陵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方向的泾阳县境内。

第二篇:《希腊,罗马古代民主》
希腊和罗马古代民主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制度。

希腊城邦和罗马共和国都采用了一定程度的民主制度,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篇:《在战火中成长》
这篇古诗文讲述了中国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成长历程。

自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为保卫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四篇:《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是当代社会面临的重要议题。

经济全
球化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和交流,但也对各国的文化传承和
多样性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第五篇:《金融危机与人民生活》
这篇古诗文讲述了金融危机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金融危机可以
导致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困扰。

通过默写这些古诗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培养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

同时,也能加深对国际关系、经济和
民主制度等重要议题的理解和思考。

以上是九年级下册历史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的内容。

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七至九年级文言文名句理解性默写集200句

人教七至九年级文言文名句理解性默写集200句

人教版七至九年级文言文名句理解性默写集200 句1.《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与思虑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十则》中,论述勤学精神和教课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不厌其烦。

3.《论语十则》中论述对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十则》中论述对于学习态度的语句是:(1)敏而勤学,不耻下问;(2)学而不厌,不厌其烦;(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5.《论语十则》中,论述对于学习方法的语句是:(1)学而时习之;(2)温故知新;(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默而识之。

6.《论语十则》中,表现个人涵养的语句是:人不知而不愠。

7.《论语十则》中,孔子议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勤学,不耻下问。

8.《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论语十则》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10 .《扁鹊见蔡桓公》中,表示蔡桓公对医生持讨厌态度的语句是:医之好治不病认为功。

用现代汉语归纳成一个成语是:讳疾忌医。

11.《扁鹊见蔡桓公》中,点明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原由的语句是: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何如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12.《狼》中,最能表现屠户英勇的语句是:屠暴起,以刀辟狼首,又数刀毙之。

13.《狼》中,点明全文要旨的句子是:狼亦黠矣,而瞬间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4.《狼》中,写屠户与狼斗争有了起色的句子是: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15.《两小儿辩日》中,写到“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这表现了他修业态度,与他在《论语十则》中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两句是相一致的。

16 .《乐羊子妻》中,乐羊子妻为劝夫向善,引用了两个典故是:(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2)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17.《为学》一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2020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古文诗词阅读与默写题】系列练4份附答案解析

2020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古文诗词阅读与默写题】系列练4份附答案解析

2020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古文诗词阅读与默写题】系列练(一)1.古诗文默写。

(10分)(1)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曹刘。

__________________。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之谓大丈夫。

(6)《渔家傲·秋思》中用典故表达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酷肖.(xiǎo)吮.(shǔn)吸左右逢缘.(yuán)风姿绰.(chuò)约B.押解.(jiè)斑斓.(lán)不屑置辩.(biàn)恍.(huǎng)然大悟C.稽.(qǐ)首蓬篙.(hāo)怏怏..(yàng)不乐引颈.(jìng)受戮D.禅.(shàn)让阴霾.(mái)自怨自艾.(yì)铢两悉称.(chèng)3.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6分)假如我们能不被那么一点点的功利所左右,我们就会显得()多了。

能平静地面对各种的荣辱得失和恩恩怨怨,使我们永久地持有对生活的美好认识与执著追求,这是一种修养,是对自己的人格与性情的(),也从而使自己的心胸趋向博大,视野变得深远。

那么,在人生旅途上,即使是遇到了凄风苦雨的日子,碰到困苦与挫折,我们就能从容地走过。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4分)悠然坦然冶炼锻炼(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2019-2020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出师表》知识梳理

2019-2020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出师表》知识梳理

《出师表》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

课文节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二、文体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古代一种向帝王上书言事的文体,即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内容大多是陈述自己的愿望,请求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常用议论、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三、背景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

其时蜀汉已从猇(xiāo)亭(今湖北宜昌)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

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四、内容概括《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

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写作思路如下:分析形势――提出三条建议―――叙经历感帝恩――出师目标―――归结责任第一部分(1-5)分析形式,指明危机,提出建议第二部分(6)追忆往事,陈述理由,表达"受恩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7)明确各方面责任,表明决心五、字音字形崩殂( cú ) 疲弊( (bì ) 恢弘(hóng) 陟( zhì )罚臧否( pǐ ) 驽钝( nú dùn ) 以遗(wèi )陛( bì )下妄自菲( fěi )薄裨( bì )补阙( quē)漏猥( wěi )自枉屈夙(sù )夜忧叹行( háng )阵和睦咨( zī )诹( zōu ) 以彰( zhāng )其咎( jiù )六、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1、中道崩殂(死。

初中语文27篇文言文和古诗易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可直接打印)

初中语文27篇文言文和古诗易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可直接打印)

初中语文27篇文言文和古诗易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可直接打印)6.文中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十六、《送东阳马生序》1.《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在寒冬腊月勤奋学习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作者冋忆“从师”经历时,感叹生活艰辛的句子是: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表明作者求学时“苦中有乐”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十七、《诗经关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十八、《兼葭》(诗经)1.《兼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景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二十、《饮酒》1.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诗人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3.描绘黄昏温馨和谐的画面,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喜爱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于还。

二十一、《送杜少府之任蜀》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景物描写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二十二、《次北固山下》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抒写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十三、《使至塞上》1.《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洛阳边。

二十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九下文言文理解性默写(试题)电子教案

九下文言文理解性默写(试题)电子教案

九下文言文理解性默写(试题)一、《公输》①、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向他提出了怎样的请求?。

②、墨子为了让公输般答应他的请求采取了什么措施?③、墨子抓住公输般哪句话展开批驳?二、《孟子》两章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①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一致反对,正应了孟子那句话:“”②“得道”与否的两种不同的结果:。

③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中心论点)是:“”④人们常引用孟子的“”,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

的原因是: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②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这句话是:③文中用来警策激励人的名句(中心论点)是:④文中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

⑤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⑦联系全文,在文中起过渡(或:承上启下) 的作用的句子是:⑧选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⑨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⑩选文中用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这六个人物及事例是。

三、《鱼我所欲也》①用比喻来提出的中心观点是:。

②含有“不苟且偷生,而要视死如归”的句子是:。

③写“不受嗟来之食”的句子:。

四、《曹刿论战》①“取信于民”的事:。

②曹刿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③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④为什么齐人三鼓而进军?。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⑤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诸多因素中,取得人民的拥护最为重要,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鲁庄公“可以一战”的理由是“”这与孟子的看法是一致的。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①“王之敝甚矣”的原因:②齐王纳谏下令的内容:六、《诗经》两首1、《蒹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寻找追求的诗句是:2、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这两句就是佐证。

(完整版)初中人教版重点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完整版)初中人教版重点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
效果的句子:令初下,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6、《出师表》中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



;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14、莲,花之君子者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6、嗜学;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
奉不若人也。
《论语》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记承天寺夜游》中最
能表达作者流露出的超然物外、旷达乐观态度的诗句是



16、《送东阳马生序》统领全文的词是
;最能表现作者幼时抄书之苦的是



;作者趋百里之外求学的原因是

;作者为什么对“同舍生”的优越条件毫
无羡慕之意:


参考答案: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
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柳州专版)版中考语文夺分复习 文言文逐篇默写-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柳州专版)版中考语文夺分复习 文言文逐篇默写-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文言文逐篇默写1.《论语》十二章子曰:“,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子罕》)子夏曰:“,,仁在其中矣。

”(《子X》)(1)人要进步,“俯而学”和“仰而思”不可偏废。

《<论语>十二章》里,孔子用“,”阐明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2)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言“,”。

(3)《<论语>十二章》中告诫人们要多向他人看齐并时时反思自我的两句是:,。

(4)《<论语>十二章》中“,”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5)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了?”——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在河边的那声感叹:“,。

”(6)真正的贤人雅士能够安于贫困,即使“,,”,孔子仍能“乐亦在其中矣”。

2.陋室铭 [唐·X禹锡]山不在高,。

水不在深,。

斯是陋室,。

,。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某某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1)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表现“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的句子是:,。

(3)作者将自己的“陋室”与“,”相比,表现了他的高尚情操。

(4)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3.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九年级重点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九年级重点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一)《岳阳楼记》(范仲淹)1.《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2.岳阳楼的一副长联里有“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的佳句,《岳阳楼记》中对应“两字关情”的句子是:,。

3.《岳阳楼记》中的“古仁人”“,。

”不管身处朝廷还是远离君王,他们都有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

4.《岳阳楼记》中从空间上写出洞庭湖湖面气势阔大烟波浩渺的句子是:,。

5.《岳阳楼记》中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

6.《岳阳楼记》中写迁客骚人雨天登楼观景,“,”,眼前的萧瑟景象令他们不禁悲从中来。

7.《岳阳楼记》中写天气晴好时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喝酒观景,心绪顿然欣喜。

8.《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胸襟阔大不被外在因素左右心态的句子是:,。

9.《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当任巴陵郡太守政绩显著的句子是:,。

10.《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象的句子是:,。

11.《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高远胸襟而被后人传颂的句子是:,。

12.《岳阳楼记》中能体现宠辱不惊的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心系苍生,胸怀天下,,令人敬仰。

13.《岳阳楼记》中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具体举措是:,。

14.《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在恶劣天气状况下,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商人和旅客都不能通行。

(二)《醉翁亭记》(欧阳修)1.《醉翁亭记》中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领起全文的句子是:。

2.《醉翁亭记》中欧阳修“醉翁”之号的由来是因为自己:,。

3.《醉翁亭记》中写宾客们纵情享受开怀畅饮的句子是:,。

4.《醉翁亭记》中“,”描绘的是山间晨昏晦明变化之美,表达作者沉醉山水美景之乐。

5.《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6.《醉翁亭记》中写太守宴会上就地取材菜色丰盛的句子是:,。

7.《醉翁亭记》中通过外貌描写生动刻画太守在宴会上酣畅醉态的句子是:,。

文言文理解性默写答案

文言文理解性默写答案

1《论语十二章》孔子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

这正如孔子所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正如《论语》中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孔子强调复习重要性的句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集中体现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的三句话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桃花源记》写出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描写桃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点明桃源人祖先定居桃源原因的是:避秦时乱。

展现桃源人精神面貌的语句(或:突出桃源人和平相处、幸福生活的语句)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突出桃源社会生活平静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出自《桃花源记》的四个成语是:豁然开朗、怡然自乐、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表现"村中人"热情待客的语句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表现"村中人"都来关心渔人的语句是: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闻讯。

3《爱莲说》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全文的纲领句)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相似的语句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填空版)

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填空版)

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5篇)《劝学》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7、《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

8、后人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一熟语出自《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下文言文理解默写

九下文言文理解默写

• 8、面对元朝统治者高官厚禄的诱惑,文天 、面对元朝统治者高官厚禄的诱惑, 祥断然拒绝, 祥断然拒绝,因为他深知背信弃义换来的 高官厚禄不值一文。正如孟子在《 高官厚禄不值一文。正如孟子在《鱼我所 欲也》中说的: 欲也》中说的: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 6、《鱼我所欲也》中“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 、 鱼我所欲也》 此之谓失其本心” “此”指代什么 ?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7、当今。大学毕业生竞相报考公务员,甚至出现 、当今。大学毕业生竞相报考公务员, 几千人报考一个岗位的奇观。 几千人报考一个岗位的奇观。面对高位厚禄的诱 先贤孟子曾斩钉截铁地说: 惑,先贤孟子曾斩钉截铁地说: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 13、写出论述地理形势优越的排比句: 、写出论述地理形势优越的排比句: •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米粟非不多也。 也,米粟非不多也。
Hale Waihona Puke 理解性默写•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道担当大任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 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 思想上要 苦其心志 ,行为上要 用原文回答)(2分 行拂乱其所为 。(用原文回答 分) 用原文回答 • 2、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 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 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 入则有法家拂士, • 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 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
• 11、孟子写人有祸患不躲避,还能挺身而 、孟子写人有祸患不躲避, 出的句子是: 出的句子是: •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部编版 中考语文 九(下)课内古诗词默写

部编版   中考语文 九(下)课内古诗词默写

部编版中考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与文言文《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江红》《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一、直接性默写1.四面边声连角起, 。

2.持节云中, 。

3.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4.俗子胸襟谁识我?。

5.遥看是君家, 。

6.兔从狗窦入, 。

7.散入珠帘湿罗幕, 。

8.年少万兜鍪, 。

9.辛苦遭逢起一经,。

10.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答案】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何日遣冯唐 3.八百里分麾下炙 4.英雄末路当磨折 5.松柏冢累累 6.雉从梁上飞 7.狐裘不暖锦衾薄 8.坐断东南战未休9.干戈寥落四周星 10.峰峦如聚【解析】注意错别字二、理解性默写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一词中引用窦宪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表达功业未成思家难归之情的句子是: ,。

2.唐代诗人李益的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成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

”完满了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4.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的词句是: ,。

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写思家却难归家心理的词句是: ,。

6.《渔家傲·秋思》中直接抒情的词句是: ,。

7.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两句词是: ,。

8.《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词句是,。

9.化用典故是古代诗词的常用表现手法,请写出《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两句化用典故的词句,。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3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பைடு நூலகம்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7.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38.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气概与孟子“舍生取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孟子“舍生取义”生死观的最好诠释。
4.《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的句子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6.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9. 《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毫不懈怠,奋不顾身的原因是:“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20. 《送东阳马生序》揭示了怎样的求学道理: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21.《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2. 《送东阳马生序》最能体现作者求学之“艰” 的句子: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2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24.《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原因的句子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阐述仁人志士不肯苟且偷生、不肯逃避死亡的原 因 的 两 句是: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9《鱼我所欲也》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9《鱼我所欲也》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一箪.食(dān)乞人不屑.也(xuè)B.蹴.尔而与之(jiù)二者不可得兼.(jiān)C.贤者能勿丧.耳(sāng)故不为苟.得也(gǒu)D.行道之人弗.受(fú)所恶.有甚于死者(wù)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立/天下之正位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蹴尔而与.之(一起)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奉侍)C.万钟于我何加.焉(增加,指代来好处)D.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B.二者不可得.兼所识穷乏者得.我欤C.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D.故.不为苟得也故.患有所不避也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用鱼和熊掌的类比引出中心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B.文章第一段用假设的方式一正一反地论述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的道理。

C.乞丐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从正面论述了“此之谓失其本心”的观点,很令人震撼。

D.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二、课内阅读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下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一、文言文理解性默写1.《鱼我所欲也》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鱼我所欲也》中,用“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XXX也”强调“生命”固然重要,但若遇到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义”),我是不会苟且偷生的。

3.《鱼我所欲也》中,XXX阐述仁人志士不肯苟且偷生、不肯逃避死亡的原因的两句是: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XXX;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6.春秋时期,鲁与齐交战,起初XXX不待XXX疲惫就要出战,被XXX阻止了,XXX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了齐军,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

这“敌疲我打”的方针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曹刿论战》中,XXX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理由是:XXX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曹刿论战》中XXX突破拦阻,保持进见XXX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9.《曹刿论战》中XXX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机遇的句子是:吾视其辄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曹刿论战》中XXX阐述勇气在战争中的作用的语句是: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1.《曹刿论战》中XXX不让XXX追击XXX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XXX。

12.在《出师表》的开头,XXX 向后主指出,先帝XXX过早去世,天下形势危急的句子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13.《出师表》中XXX劝XXX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劝谏XXX治理要“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是一致的。

初中语文部编版中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题(99%可能会考)(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中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题(99%可能会考)(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第一部分(一)《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4.《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未来必定更加美好的哲理句是:()。

(三)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2.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3.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诗句是:()。

4.写景兼点时令,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4.该曲的主旨句是:()。

(五)《峨眉山月歌》李白1. 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

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

2.李白《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诗词名句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8.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9.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2.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13.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秋瑾《满江红》)14.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秋瑾《满江红》)15.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1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定风波》)17.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18.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19.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20.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21.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22.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公输》
①、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向他提出了怎样的请求?。

②、墨子为了让公输般答应他的请求采取了什么措施?
③、墨子抓住公输般哪句话展开批驳?
二、《孟子》两章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①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一致反对,正应了孟子那句话:“”
②“得道”与否的两种不同的结果:。

③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中心论点)是:“”
④人们常引用孟子的“”,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②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这句话是:
③文中用来警策激励人的名句(中心论点)是:
④文中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

⑤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⑧选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
⑨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
⑩选文中用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这六个人物及事例是。

三、《鱼我所欲也》
①用比喻来提出的中心观点是:。

②含有“不苟且偷生,而要视死如归”的句子是:。

③写“不受嗟来之食”的句子:。

四、《曹刿论战》
①“取信于民”的事:。

②曹刿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③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④为什么齐人三鼓而进军?。

⑤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诸多因素中,取得人民的拥护最为重要,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鲁庄公“可以一战”的理由是“”这与孟子的看法是一致的。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王之敝甚矣”的原因:
②齐王纳谏下令的内容:
六、《诗经》两首
1、《蒹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寻找追求的诗句是:
2、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
“”这两句就是佐证。

3、“一切景语借情语”,“
(〈诗经·蒹葭〉)”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