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现象编码

合集下载

地面填图与特殊天气编码

地面填图与特殊天气编码
W1W2—过去天气现象
PPPP—海平面气压
TTT—气温
TdTdTd —露点温度
大气科学学院
18
天气学分析
a—3h气压倾向
ppp—3h气压变量
Nh—代表低云量
CH、CM、CL—高、 中、低云云状。 P0P0P0P0—本站气压
h—低云云高
大气科学学院
19
天气学分析
h 最低云云底高度电码表
电码 0 1 2 3 4 5 云高(米) <50 50—<100 100—<200 200—<300 300—<600 600—<1000 电码 6 7 8 9 X 云高(米) 1000—<1500 1500—<2000 2000—<2500 2500,或无云 云底高度不明,或者云底高度低 于测站而云顶高于测站
填图时以较低的高度为准
VV 有效能见度电码表(单位:千米)
电码 有效能见度 电码 有效能见度 00 <0.1 51 不用 电码 81 有效能见度 35 电码 91 有效能见度 0.05
01
02 … 10 11 12 … 49 50
0.1
0.2 … 1.0 1.1 1.2 … 4.9 5
52
53 54 55 56 57 … 79 80
56294 11962 80407 10119 20092 39654 40252 52020 60101 76066 8807/ 333// 00553 70110=
三、地面填写与识图
1、陆地测站的填图格式
天气学分析
陆地站地面天气图填图格式
N—总云量 VV—能见度
WW—现在天气现象
AAXX 16001 日期时间(世界时) 地面报告指示 1段 IIiii 区站号(台站编号)II 为区号 iii为站号 iR ix h vv 有效能见度(见vv电码表) 最低的云的高度(见h电码表) 指示码

天气现象编码课件

天气现象编码课件
天气现象编码在气象预报中的应用还包括对气象数据的分类 和编码,以便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这有助于预报员 更好地理解气象数据,并做出更准确的预报。
天气现象编码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气候变化研究是天气现象编码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通过 使用天气现象编码,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的 规律和趋势,从而更好地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天气现象编码课件
目录
• 天气现象编码概述 • 天气现象编码规则 • 常见天气现象编码及示例 • 天气现象编码的未来发展 • 天气现象编码的实际应用案例
01
天气现象编码概述
天气现象编码的定义
天气现象编码是一种将天气现象 转化为数字或字母代码的过程, 以便于计算机处理、存储和传输。
天气现象编码的目的是为了统一 不同地区和不同语言对天气现象 的描述,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则。
制定过程
基于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实际应用需 求,经过广泛调研、专家论证和实 验验证,最终形成编码规则。
适用范围
适用于气象观测、预报、服务等领 域,为相关业务提供标准化的数据 支持。
编码规则的内容
编码原则
采用简洁、明了、易于记忆的原 则,对天气现象进行编码。
编码分类
根据天气现象的属性和特点,将 天气现象分为降水、云雾、雷电、 大风等类别,并对每个类别进行
霜冻
编码为"42",示例:4201,表示霜冻转晴朗。
3

编码为"43",示例:4301,表示霾转晴朗。
04
天气现象编码的未来发展
天气现象编码的改进方向
增加编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1
通过改进算法和技术,提高天气现象编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天气现象编码

天气现象编码
小阵雪
36
86
中常或大的阵雪
37
87
小的阵性霰,伴有或不伴有雨或雨夹雪
38
轻或中度的高吹雪
88
中常或大的阵性霰,伴有或不伴有雨或雨夹雪
39
强的有吹雪
89
轻的冰雹,伴有或不伴有雨或雨夹雪
40
雾,观测前一小时无雾
90
中常或大的冰雹,伴有或不伴有雨或雨夹雪
41
散片的雾
91
雷暴,有小雨
42
雾,过去一小时内已变薄,天空可辨明
60
间歇性小雨
11
61
连续性小雨
12
62
间歇性中雨
13
闪电
63
连续性中雨
14
视区内有降水但不及地
64
间歇性大雨
15
视区内有降水及地,5km以外
65
连续性大雨
16
视区内有降水,本站无降水
66
小雨,并有雨凇结成
17
雷暴,观测时测站无降水
67
中到大雨,并有雨凇结成18飑68来自小雨夹雪,或轻毛毛雨夹雪
19
龙卷
天气现象编码
0
无现象
50
间歇性轻毛毛雨
1
少云
51
连续性轻毛毛雨
2
多云
52
间歇性中常毛毛雨
3

53
连续性中常毛毛雨
4
有烟尘
54
间歇性浓毛毛雨
5

55
连续性浓毛毛雨
6
有浮尘
56
轻的毛毛雨,并有雨凇结成
7
扬沙
57
中常或浓的毛毛雨,并有雨凇结成
8

附录1: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和格式

附录1: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和格式

附录1: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和格式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中数据文件包括台站上传的观测数据文件、省级质控后数据文件两类。

台站上传的观测数据文件包括国家站地面小时数据文件、国家站日照日数据文件、国家站日数据文件、区域站/国家级无人站地面小时数据文件、区域自动站雨量站数据文件、国家站分钟数据文件和国家站气象辐射小时数据文件。

其中,国家站分钟数据文件传至省信息中心后,暂不上传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国家站气象辐射小时数据文件暂不在省级进行质量控制等数据处理,只上传原始观测数据文件。

省级质控后数据文件包括质控后国家站地面小时数据文件、质控后国家站日照日数据文件、质控后国家站日数据文件、质控后区域站/国家级无人站地面小时数据文件、质控后区域自动站雨量站数据文件。

国家站加密观测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和格式同国家站地面小时数据文件;区域站加密观测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和格式同区域站地面小时数据文件。

质控后国家站加密观测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和格式同质控后国家站地面小时数据文件;质控后区域站加密观测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和格式同质控后区域站地面小时数据文件。

当观测数据文件和格式发生业务变化时,本附录中的数据文件命名及格式也相应改变。

一、国家站地面小时数据文件格式1. 文件名国家级站单站文件名:Z_SURF_I_IIiii_yyyyMMddhhmmss_O_AWS_FTM[-CCx].txt国家级站打包文件名:Z_SURF_C_CCCC_yyyyMMddhhmmss_O_AWS_FTM.txt在文件名中:Z: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国内交换的资料;SURF:固定代码,表示地面观测;I:固定代码,指示其后字段代码为测站区站号;C:固定代码,指示其后字段代码为编报中心代码;IIiii:测站区站号;CCCC:编报中心代码;yyyyMMddhhmmss:文件生成时间“年月日时分秒”(UTC,国际时);O: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观测类资料;AWS: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自动气象站地面气象要素资料;FTM:固定代码,表示定时观测资料;CCx:数据更正标识,可选标志,对于某测站(由IIiii指示)已发观测数据进行更正时,文件名中必须包含资料更正标识字段。

天气现象编码

天气现象编码
冰雹或霰,伴有或不伴有雨
77
米雪,伴有或不伴有雾
28

78
29
雷暴,伴有或不伴有降水
79
冰粒
30
轻或中度沙尘暴,减弱
80
小阵雨
31
轻或中度沙尘暴,无变化
81
中常的阵雨
32
轻或中度沙尘暴,加强
82
大阵雨
33
强沙尘暴,减弱
83
小的阵性雨夹雪
34
强沙尘暴,无变化
84
中常或大的阵性雨夹雪
35
强沙尘暴,加强
85
60
间歇性小雨
11
61
连续性小雨
12
62
间歇性中雨
13
闪电
63
连续性中雨
14
视区内有降水但不及地
64
间歇性大雨
15
视区内有降水及地,5km以外
65
连续性大雨
16
视区内有降水,本站无降水
66
小雨,并有雨凇结成
17
雷暴,观测时测站无降水
67
中到大雨,并有雨凇结成
18

68
小雨夹雪,或轻毛毛雨夹雪
19
龙卷
天气现象编码
0
无现象
50
间歇性轻毛毛雨
1
少云
51
连续性轻毛毛雨
2
多云
52间歇性中常毛毛雨3阴53连续性中常毛毛雨
4
有烟尘
54
间歇性浓毛毛雨
5

55
连续性浓毛毛雨
6
有浮尘
56
轻的毛毛雨,并有雨凇结成
7
扬沙
57
中常或浓的毛毛雨,并有雨凇结成

气象符号

气象符号

电码N总云量W1W2过去天气h云高(m)云的种类N h有C L云时C L总量,无C L云时的C Mm云量C L低云族C M中云族C H高云族0 无云<50 没有低云没有中云没有高云1 1 50淡积云和(或)碎积云透光高层云毛卷云 12 2~3 100 浓积云蔽光高层云或雨层云密卷云 33 4沙(尘)暴或吹雪雪暴200 秃积雨云透光高积云伪卷云 44 5 雾或霾300 积云性层积云荚状高积云钩卷云 55 6 毛毛雨600 普通层积云成带或成层的透光高积云卷云或卷层云,云层高度不及45°66 7~8 非阵性的雨1000层云和(或碎层云)积云性高积云卷云或卷层云,云层高度超过45°879或10非阵性固体降水或混合降水1500 碎雨云复高积云或蔽光高积云卷层云布满天空98 10 阵性降水2000 积云和普通层积云堡状或絮状高积云卷层云未布满天空109 不明雷暴(或伴有降水)鬃积雨云混乱天空的高积云卷积云×WW0 1 2 3 400对云未进行观测或观测不到云在消散和发展缓慢天空状况没有变化云在形成或发展烟10 轻雾散片浅雾浅雾闪电视区内有降水未及地20观测前有毛毛雨观测前有雨观测前有雪观测前有雨夹雪观测前有毛毛雨或雨30沙(尘)暴减弱沙(尘)暴无大变化沙(尘)暴加强强沙(尘)暴减弱强沙(尘)暴无大变化40 近区有雾散片的雾天顶可辨雾渐减弱天顶不可辨雾渐减弱天顶可辨雾无大的变化50间歇性轻毛毛雨连续性轻毛毛雨间歇性毛毛雨连续性毛毛雨间歇性浓毛毛雨60 间歇性小雨连续性小雨间歇性中雨连续性中雨间歇性大雨70 间歇性小雪连续性小雪间歇性中雪连续性中雪间歇性大雪80 小阵雨中阵雨大阵雨小阵性雨夹雪中或大阵性雨夹雪90 中或大冰雹观测前有雷暴观测时有小雨观测前有雷暴观测时有中或大雨观测前有雷暴观测时有小雪或雨夹雪或霰冰雹观测前有雷暴观测时有中或大雪或雨夹雪或雹霰WW 5 6 7 8 900 霾浮尘扬沙或尘土视区内有尘卷风视区内有沙(尘)暴10视区内有降水在五公里外视区内有降水已及地雷暴飑龙卷20 观测前有阵雨观测前有阵雪或阵雨夹雪观测前有冰雹或霰(或伴有雨)观测前有雾观测前有雷暴(或伴有降水)30强沙(尘)暴加强弱低吹雪强低吹雪弱高吹雪强高吹雪40天顶不可辨雾无大的变化天顶可辨雾变浓天顶不可辨雾变浓天顶可辨雾并有雾凇天顶不可辨雾并有雾凇50连续性浓毛毛雨轻毛毛雨并有雨凇中或浓毛毛雨并有雨凇轻毛毛雨夹雨中或浓毛毛雨夹雨60 连续性大雨小雨并有雨凇中或大雨并有雨凇小雨夹雪(或轻毛毛雨夹雪)中或大雨夹雪(或中浓毛毛雨夹雪)70 连续性大雪冰针(或伴有雾)米雪(或伴有雾)孤立的星状雪晶(或伴有雾)冰粒80 小阵雪中或大阵雪小阵性霰或伴有雨或雨夹雪中或大阵性霰或伴有雨或雨夹雪小冰雹或伴有雨或雨夹雪90观测时有雷暴伴有雨或雪或雨夹雪观测时有雷暴和冰雹或霰观测时有大雷暴和雨或雪或雨夹雪观测时有雷暴和沙(尘)暴和降水观测时有大雷暴和冰雹或霰W1W2编码表编码符号含义编码符号含义04 烟幕68 雨夹雪05 霾70 雪06 浮尘76 冰针07 扬沙77 米雪08 尘卷风78 孤立的星状雪晶09 测站无风暴,视区内有沙暴79 冰粒10 轻雾80 阵雪12 浅雾83 阵雨夹雪13 闪电85 阵雪16 测站无降水,视区内有降水87 霰17 雷暴88 小冰雹18 飑89 大冰雹19 龙卷风A1 风速大于等于8米/秒31 沙暴A2 风速大于等于17米/秒36 低吹雪B1 露38 高吹雪B2 霜40 测站无浓雾,视区内有浓雾B3 积雪44 天顶可辩雾B4 结冰45 天顶不可辩雾B9 雪暴49 雾凇C1 极光50 毛毛雨C2 华60 雨C3 晕66 雨凇。

天气现象编码规定

天气现象编码规定
w w
w1 w202S源自91 5 4关于雷暴和降水编报的特殊规定
07S
0745
91 5 4
95 6 5
95 9 5 95 8 5
95 9 8 95 9 7
08S 91-99所编报的天气情况应看作 一个整体,在过去一小时内有雷 暴期间的降水,雷暴停止之后的 降水不现另行选编为W1W2
91-99所对应的W1W2中9,8, 过去一小前的雷暴、阵性降水、 期间降水,一般不编W1W2
除91--99所对应的9和8码外, 只有一各现象可供选编,W1则 编报一小时之前的雷暴或阵性降 水。
除所对应的9、8外,无其它码可 供编报,则从雷暴、阵性降水、 期间降水考虑W1W2
29 6 5 29 8 5 29 6 5 29 9 8
17、29只反应雷暴,对应的 W1W2=9 雷暴期间和雷暴停止后的降水, 选一大的降水电码参加W1W2的 编报
17 8 6 17 8 7 17 9 8 17 8 0
过去一小内无雷暴期间降水和雷 暴停止之的的降水,W1W2按正 常情况编报

网格城镇报复合天气现象生成、表述及编码总体技术流程、生成规则

网格城镇报复合天气现象生成、表述及编码总体技术流程、生成规则

附录A网格城镇报复合天气现象生成、表述及编码总体技术流程图A.1中给出了网格城镇报复合天气现象生成、表述及编码的总体技术流程,顺序包括3个步骤:复合天气现象择选、逻辑类型诊断及表述和综合电码编码,也给出了每个步骤中的具体技术流程。

图 A.1 网格城镇报复合天气现象生成总体技术流程示意图附录 B(规范性附录)网格城镇报中各类天气现象的生成规则表B.1至表B.3给出了12小时内22类天气现象出现与否生成规则,以及3小时并不限于3小时时间间隔的22类天气现象出现与否生成规则,3小时出现与否信息用于12小时复合天气逻辑关系诊断中的辅助判断依据,因此表中称为“3h(不限于3h)辅助天气现象”,不宜用于3小时间隔或者更加精细时间分辨率天气现象预报的生成规则。

表B.1降水现象中的12小时降雨量和降雪量等级划分参照GB/T 28592—2012中4的12h降雨量规定和5的12h降雪量规定,以及GB/T 35663—2017中2.3.2至2.3.7、2.3.15至2.3.18的规定。

表B.3天空状况中晴、多云和阴的生成规则,参照了GB/T 35663—2017中2.1.1、2.1.3、2.1.4中的规定并且进行了调整。

为了与预报服务业务中习惯分类相对应,本文件去掉了“少云”天气现象,调整了晴和多云的总云量范围。

表B.1 降水现象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规定》附件5和附件6,与天气现象电码编码不同。

表B.2 视程障碍现象注:表B.2中沙尘、雾、霾的网格预报编码为各类预报的标识数值,参照中国气象局《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规定》附件5和附件6,与天气现象电码编码不同。

表B.3 天空状况附录 C(规范性附录)天气现象优先级排序表C.1 天气现象优先级排序表注:优先级数字从小到大代表其优先级从高到低,数字越小,优先级越高。

参照中国气象局《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规定》中附件6“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产品城镇天气现象、风速风向生成规范”2018年修订版。

重要天气报编发规定及有关问题说明

重要天气报编发规定及有关问题说明

重要天气报编发规定及有关问题说明一、重要天气报电码型式0 段(WS) GGggW0 IIiii1段 6RRR1 7R24R24R24R24 911fxfx 915dd 919MwDa 925SS 934RR 939nn 94917 95VVV 957ww(一)0段为必报段。

(WS)—报类指示组。

GGgg—不定时报中,为重要天气现象达到发报标准的时间(北京时),GG报时数,gg报分钟数;定时报中,GG报正点时数,gg固定报00,W0固定报0。

IIiii —区站号。

(二)1段为统一资料段。

当观测到降水(累积降水量除外)、积雪、雨凇、大风、龙卷、冰雹、雷暴、视程障碍现象(霾、浮尘、沙尘暴、雾)等现象达到发报标准时,应编报本段有关电码组,其他组省略不报。

二、编报主要总则(一)重要天气报告采用定时发报和不定时发报两种方式。

1、降水、积雪、雨凇采用定时发报;2、大风、龙卷、冰雹、雷暴、视程障碍现象(霾、浮尘、沙尘暴、雾)采用不定时发报;3、观测到以上第2中现象达到发报标准时,就应在10分钟内编发出重要天气报告;4、当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重要天气现象达到发报标准(包括前一种现象的报还没有发出,又有另一种或几种现象达到发报标准)时,合并编发一份重要天气报告,各有关电码组按照电码型式顺序一一编发。

此时,0段中的GGgg编报最后一种现象达到发报标准的时间。

5、凡能在天气报和加密气象观测报中编报的,不再单独拍发重要天气报。

即降水、积雪、雨凇(6RRR1 7R24R24R24R24 925SS 934RR)不再单独拍发定时重要天气报。

6、在编发02、08、14、20时地面天气报或加密气象观测报的时次,整点前半小时内观测到大风、龙卷、冰雹现象达到发报标准时,可以并入天气报、加密气象观测报中编报。

7、重要天气报告的观测编报时间与危险报、航空报或地面天气报重叠时,应先发危险报、天气报、航空报;与加密气象观测报重叠时,应先发重要天气报告。

雨滴谱观测数据BUFR编码格式

雨滴谱观测数据BUFR编码格式

雨滴谱观测数据BUFR编码格式(V1.0版)
1范围
本格式规定了雨滴谱谱图数据的编码格式、编报规则和代码,适用于国内雨滴谱分钟
观测谱图数据的编报。

2格式
编码数据由指示段、标识段、数据描述段、数据段和结束段构成。

2.10段一一指示段
指示段包括BUFR编码数据的起始标志、BUFR编码数据的长度和BUFR的版本号。

2.21段一一标识段
标识段指示数据编码的主表标识、数据源中心、数据类型、数据子类型、表格版本号、数据的生产时间等信息。

表2标识段编码说明
2.33段一一数据描述段
数据描述段主要指示BUFR资料的数据子集数目、是否压缩以及数据段中所编数据的要素描述符。

2.44段一一数据段
数据段包括本段段长、保留字段以及数据描述段中的描述符(3 07 194)展开后的所有要素描述符对应数据的编码值。

2.5
5段一一结束段
结束段编码说明见表5。

3自定义描述符和标志表
4 WMO代码表
4.1代码表0 01 101国家和地区标识符(部分)。

天气预报产品格式

天气预报产品格式

序号预报结果单位说明
1 温度℃预报时刻值
2 相对湿度 % 预报时刻值
3 风向度预报时刻值
4 风速米/秒预报时刻值
5 气压 hPa 预报时刻值
6 降水量毫米预报时刻与(有预报)上一时刻之间的累积量
7 总云量 % 预报时刻值
8 低云量 % 预报时刻值
9 天气现象编码预报时刻值
10 能见度公里预报时刻值
11 最高气温℃,24小时内最高气温值
12 最低气温℃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值
13 最大相对湿度 % , 24小时内最大相对湿度值
14 最小相对湿度 % ,24小时内最小相对湿度值
15 24小时累计降水量毫米 ,24小时内累计降水量值
16 12小时累计降水量毫米 ,12小时内累计降水量值
17 12小时总云量 % ,12小时内总云量平均值
18 12小时低云量 % ,12小时内低云量平均值
19 12小时天气现象编码 ,12小时内的天气现象
20 12小时风向度 ,12小时内的盛行风向
21 12小时风速米/秒,12小时内的最大风。

地面气象电码

地面气象电码
17
Nddff :
ff——风速,用两分钟的平均风速,以米/秒为单位 进行编报,小数四舍五入。
(1) 静风时,ff编报00。 (2) 平均风速超过仪器所能测定的最大值, 又不能确定其具体数值时,ff编报88。 (3) 测风仪器发生故障时,用目测估计风力 等级,按下表换算成米/秒值编报。
18
1snTTT
27
7wwW1W2 ww编报规则:
(1)如果现在天气现象有几个电码可以编报,一 般选最大的码编报,但是,电码17、18、19应比 20—49优先选用;电码28、29应比40优先选用。
(2)观测时15分钟内出现的现象都算是“观测时 的现象”。当观测时15分钟内先后出现两种或两种 以上现象时,尽量合并选码,不能合并选码的,则 按选大码的原则编报。
21
6RRR1
6—指示码。 RRR—降水量,>1毫米时,小数四舍五入,整数编报 。 1—指示码,表示RRR编报的是过去六小时内的降水量。
22
7wwW1W2
☆编报现在天气和过去天气现象
7—指示码。 ww—现在天气现象,是指过去一小时内出 现的天气现象。
W1、W2—过去天气现象,过去六小时或 三小时内出现的天气现象。
32
(3)按(1)的要求仅有另一种天气现象可 编报W1、W2时,如果: i.如果ww所编报的天气现象开始出现在过去 1小时以前,应重复编报此现象。此时,应 从此现象和另一种现象中选电码大的编报W1, 小的编报W2。
33
ii.如果ww所编报的天气现象只出现在过去 1小时以内,就不再重复编报它,而以另一 种现象编报为W1;至于W2的编报,要看该现 象持续的时段而定。 如果W1码现象持续占满过去1小时之前的整 个时段(雷暴、间歇性或阵性降水等现象 的固有间断应看作是持续存在),则W2重 复编报W1码(即W1= W2); 如果W1码现象未持续占满过去1小时之前的 整个时段,则W2编报0。

过去天气现象编码

过去天气现象编码

过去天气现象编码
过去天气现象编码是一种用于描述过去某一时间段内天气状况的编码系统。

这个编码系统通常包括一些特定的符号和缩写,以简洁的方式表示不同的天气现象。

这些编码有助于气象学家、气候学家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过去的天气数据。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过去天气现象编码示例:
1. 晴天:SKY 0
2. 阴天:SKY 1
3. 雨天:SKY 2
4. 雪天:SKY 3
5. 雾天:SKY 4
6. 霾天:SKY 5
7. 台风:STORM 6
8. 暴雨:RAIN 7
9. 雷暴:THUN 8
10. 低温:COLD 9
11. 高温:HOT 10
12. 湿度高:MOIST 11
13. 湿度低:DRY 12
14. 风大:WIND 13
15. 风小:WIND 14
这个编码系统仅供参考,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有所不同。

具体的编码方式取决于所使用的气象数据格式和标准。

此外,这些编码通常会结合其他气象参数(如温度、湿度、风速等)来更全面地描述过去天气状况。

在研究过去天气现象时,气象学家和研究人员会利用这些编码来分析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等现象,从而为未来的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应对提供有益的信息。

地面测报选编天气现象代码要点[文]

地面测报选编天气现象代码要点[文]

地面测报选编天气现象代码要点怀化气象论坛管理员极光1、引言地面观测工作是气象工作的基础,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气象电码是观测部门和预报部门之间传递气象情报的手段。

地面气象观测中天气现象的电码多达一百个,特别是选编过去天气现象代码W1W2时有很多特殊规定2、关于雷暴和降水编报的特殊规定为了直观地表示雷暴和降水编报的特殊规定,我们根据省局业务处《关于气象电码的问题解答》中雷雨天气选编7组的表格来说明(见表1)表1 雷雨天气选编7组2.1.1 时间概念清楚雷暴期间与非雷暴期间等时间概念的划分对正确选编7组非常关键。

当雷暴出现在过去一小时内时,降水分为雷暴开始之前的降水和雷暴开始之后的降水两种情况。

例如60 1320-1348/171320-1324(本文中的所有例子中天气现象符号参照测报软件AHDOS中的输入方法,60表示雨,17表示雷暴,80表示阵雨,70表示雪,31表示沙尘暴),例中的普通雨属于雷暴开始之后的降水。

注意下例中属于过去一小时内雷暴开始之前的降水,60 1320-1348/17 1250-1255 1321-1324/。

当雷暴出现在过去一小时之前时,降水分为雷暴期间和非雷暴期间的降水。

雷暴期间的降水是指降水在过去一小时之前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都包括在雷暴的起止时间范围内。

例如:80 1150-/60 1220-1248/17 1150-1247/中的阵雨属于雷暴期间的降水,而普通雨是非雷暴期间的降水。

以下两例是非雷暴期间的降水:例1、80 0810-1210/17 0810-1209例2、80 0810-1210/17 0811-1210而80 0810-1310/17 0810-1309/在过去一小时之前的降水是雷暴期间的降水。

2.1.2 区分降水性质过去一小时内出现的阵性降水和过去一小时内雷暴开始之后的降水(不论性质、态相是否有变化)都不再选编W1、W2。

国际气象报文解码

国际气象报文解码
2) 当 RVR 值超过了探测仪器所能探测的最大值,编组由字母“P”加上能够探测的 最大值来表示。 例如:R24/P1500
3) 当 RVR 值低于探测仪器所能探测的最小值,编组由字母“M”加上能够探测的最 小值来表示。 例如:R24/M0050
4) 如果能够决定 RVR 的平均值,则报告紧跟观测前 10 分钟时间段内的 RVR 平均值; 趋势和重要的变化按照以下方式报告: a. 趋势:如果在观测前 10 分钟时间段内 RVR 值显示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例 如前 5 分钟和后 5 分钟的平均值变化超过 100 米或更多,则用字母 U 或 D 标 注表示上升或下降趋势;否则,用字母 N 标注指示在 10 分钟时间段内雾明显 变化。 例如: R24/1100D
2) 除重要的对流云外不报告其他云状。重要的对流云是:CB(积雨云)或 TCU(浓 积云)。 例如:SCT018CB
3) 不同的云层或云组用以下方式报告: a. 第一组:任何量的独立的最低云层 b. 第二组:下一个超过 2 个云量的独立的云层 c. 第三组:下一个超过 4 个云量的独立云层 d. 附加组:先前没有报告的重要对流云。 这些云组报告以高度递增的方式给出。 例如:FEW005 SCT010 SCT018CB BKN025
FC 漏斗云 (龙卷风或水
龙卷)
SS 沙暴
DS 尘暴
不同种类的降水混合将以联合形式如同一个编组报告,但最多插入三个分离的编组以表 示超过一个的不同的独立天气现象存在。 例如:MIFG, VCBLSN, +SHRA, RASN, −DZHZ
注:当能见度大于 5000 米时不报告 BR,HZ,FU,IC,DU 和 SA。
CB 或 TCU。 3) 机场或机场附近无重要天气现象。

天气现象编码

天气现象编码
天气现象编码
0
无现象
50
间歇性轻毛毛雨
1
少云
51
连续性轻毛毛雨
2
多云
52
间歇性中常毛毛雨
3

53
连续性中常毛毛雨
4
有烟尘
54
间歇性浓毛毛雨
5

55
连续性浓毛毛雨
6
有浮尘
56
轻的毛毛雨,并有雨凇结成
7
扬沙
57
中常或浓的毛毛雨,并有雨凇结成
8
扬沙
58
轻的毛毛雨夹雨
9
沙尘暴
59
中常或浓的毛毛雨夹雨
10
有轻雾
60
间歇性小雨
11
61
连续性小雨
12
62
间歇性中雨
13
闪电
63
连续性中雨
14
视区内有降水但不及地
64
间歇性大雨
15
视区内有降水及地,5km以外
65
连续性大雨
16
视区内有降水,本站无降水
66
小雨,并有雨凇结成
17
雷暴,观测时测站无降水
67
中到大雨,并有雨凇结成
18

68
小雨夹雪,或轻毛毛雨夹雪
19
龙卷
冰雹或霰,伴有或不伴有雨
77
米雪,伴有或不伴有雾
28

78
29
雷暴,伴有或不伴有降水
79
冰粒
30
轻或中度沙尘暴,减弱
80
小阵雨
31
轻或中度沙尘暴,无变化
81
中常的阵雨
32
轻或中度沙尘暴,加强

预报编码规范

预报编码规范
举例:(1)当预报风力≤3级且无旋风>3级时,则
D1D2F1F2编报0000
(2)预报风向西北(无转向风)风力4-5级转6-7级
时,编报7724
表3 II
-------------------------------------------
>70% 30-70% <30%
-------------------------------------------
1 1 0-1 0
-------------------------------------------
降 水 等 级 表
12小时降水量标准(毫米) 24小时降水量标准(毫米)
毛毛雨,小雨 <= 5.0 0.1 -- 9.9
小 ----- 中雨 3.0 -- 9.9 5.0 -- 17.9
电码 海区范围 电码 海区范围
-------------------------------------------
32 渤海 37 南海东北部
-------------------------------------------
2 1-2 1 0-1
-------------------------------------------
3 2-3 1-2 0-1
-------------------------------------------
4 南 南 6-7 6-7
-------------------------------------------
5 西南 西南 7-8 7-8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观测时
68
中大u/op
70 │小D
72 │中D
74 │大D
76 s(≡)
79
69
71
73
八、阵性降水(8)
小B
小J
小E
80
83
85
观测时 中B 81
中大J 84
中大E 86
大B
82
九、雷暴(9)
(A) 29
观测时仅有降水 小中
小A 91 小中
观测时雷暴降水 A/D/I
w/F
95
96
75
小F (A/I)
[

04
05
轻中S
38
前一小时 X 09
≡ 前一小时 28
前一小时
C 20 A/CQ 24
前一小时
A 21 A/CQ 24
前一小时
D/s/t 22 I/At 23
B 25 前一小时 E/J 26 w/F(A) 27
前一小时
观测时仅 有雷暴 17
天 气 现 象 代 码
一、特殊天气(0)
Z
Y
]
=
b
U
06
87 中大F (A/I)
88
中大A 92
大 A/D/I
97
77
轻w (A/I)
89 中强w (A/I)
90
小/I/F/w
93 大 w/F
99
中大D/I/F/w
94
X、降水 98
07
08
10
13
18
19
二、吹雪和雪暴(3)
强S
39
观测时
三、沙尘暴(3)
轻中X↓
轻中X―
轻中X↑/

30
31
32
强X↓ 33
强X― 强X↑/开
34
35
四、雾(4)
≡↓○ ≡―○ ≡↑○ ≡∨○
观测时
42 ≡↓×
44 ≡―×
46 ≡↑×
48 ≡∨×
43
45
47
49
五、毛毛雨(5)
┆轻C ┆中C ┆浓C 轻C Q 轻CA
观测时
50 │轻C
52 │中C
54
56
58
│浓C 中浓CQ 中浓CA
51
53
55
57
59
六、非阵性降水(6)
轻CA ┆小A ┆中A ┆大A 小A Q
观测时
58 中浓CA
60 │小A
62 │中A
64
66
│大A 中大AQ
59
61
63
65
67
七、非阵性固体降水或混合降水(7)
小u/op
┆小D ┆中D ┆大D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