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复习提纲(一)04上半年
社会学概论重点资料(全)
社会学概论重点资料(全)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一、社会学的创立。
(一)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
1.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法国人,著有《实证哲学教程》,被称为“社会学之父”,“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奥古斯特·孔德提出的。
孔德认为,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基本秩序的是社会静力学。
其社会学思想可从三方面进行把握:①科学的分类。
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所有其他学科都为它的建立作了准备。
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秩序”和“进步”是其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③研究方法。
孔德创造的实证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2.卡尔·马克思——1818-1883,著有《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
3.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英国人,著有《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
其社会学思想主要围绕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论两个方面展开。
他认为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
(二)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埃米尔·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代表作有“三论”:《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
《自杀论》一书,就是涂尔干用一种社会事实(社会整合)去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自杀)的范例。
其社会学观点如下:①社会学的研究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
②社会团结理论。
社会团结是指以吸引为特征的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协调、合作、结合在一起的社会联系状态。
③失范理论。
④社会研究方法准则。
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
(首要和最基本的准则)⑤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
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
功能分析将揭示特定社会现象给整个社会或局部运动带来什么结果,而历史分析则揭示出为什么是这个而不是其他现象能在当时发挥特定作用。
2.马克斯·韦伯,德国社会学家,著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等。
《社会学概论》重点必考知识点整理(最全)
《社会学概论》重点必考知识点整理(最全)利用社会学理论,解剖身边的社会现象。
“泮湖大学”——工具理性——中国企业家缺乏的精神是什么?从计划生育到“二孩政策”——实用主义?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新的社会不公平及贫富差距?昆山反杀案——自媒体新技术掀起的舆论巨浪——技术意味着什么?问题:广告行业是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还是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义: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权力的统摄性研究。
狭义:对人类生活领域的研究。
社会学的三大传统范式(三大研究传统)实证主义范式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布迪厄、吉登斯……什么是实证主义?人文主义范式韦伯、齐美尔、库利……什么是人文主义?批判主义范式马克思、霍加特、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前期马克思、后期马克思什么是批判主义?关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存在根本性差异,导致了范式之间的差异甚至是对立。
但是不管怎么说,实证主义范式一直处于主流地位,故此可称之为主流范式。
另外两个虽是非主流范式,但有着巨大影响。
这就形成了学术研究的争鸣及多元化。
第一节社会学及研究领域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社会唯实论):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他们都采取实证主义路线社会行动(社会唯名论):韦伯人文主义路线霍曼斯—社会交换论实证主义二、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从综合性、整体性视角,系统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深入揭示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三、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理论社会学:理论、历史、方法三个方面如:“现代性”问题应用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环境社会学……如:“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人口福利”问题第二节社会学发展的历史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与条件(一)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1.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经济上工业革命政治上产生了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2.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暴露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如:经济危机大约每10年一次;工人处于悲惨境地3.经历长期无序和失范后对社会秩序的渴望法国革命:1789年;1815年;1830年;1848年(二)社会学产生的思想条件1.历代社会思想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动物”人的自然状态及社会契约论——洛克霍布斯卢梭等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2.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物理学影响到了孔德生物学影响到了斯宾塞3.社会调查资料的积累二、西方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涂尔干)韦伯:理解社会学帕森斯、莫顿:结构功能主义科赛、达伦多夫:社会冲突论霍曼斯、布劳:社会交换论布鲁默、戈夫曼:符号互动论吉登斯:结构社会学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布迪厄:反思社会学西方社会学存在的问题:1.改良主义(实证主义人文主义)2.价值中立(实证主义)3.西方中心论4.二元对立(实证主义)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的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脉络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倍倍尔、李卜克内西、梅林——中国共产党(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贡献与影响1.为观察社会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立场和视角,即坚持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2. 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1、社会学产生的标志和条件:(1)标志:“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
(2)条件:A 经济、政治条件:18世纪、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使得社会发生转型,西欧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确立,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理性的王国”.B 思想理论条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霍布斯、孟德斯鸠、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给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启示和影响。
C 自然科学条件: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促进了孔德、斯宾塞等人为代表的用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发展和盛行。
D 社会调查条件: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即为社会学积累了有关人口、商业、男女性比例等经验观察材料,也为形成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特别是为社会学成为一门不同于过去思辨的社会哲学的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
2、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3、学习社会学的意义(社会学的功能):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
(1)社会学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A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么变化(预测)。
B 社会学不仅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2)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A,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B、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一)2024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引言概述社会学概论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研究范围主要涵盖了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人类行为等方面。
本文将给出社会学概论的复习资料,帮助读者回顾和理解这门学科的关键概念和理论。
正文内容1. 社会学的定义与范围- 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群体、群体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学科,旨在揭示社会的结构、功能和变迁规律。
-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等,涉及个人、小组、社会以及全球范围。
2. 社会学的理论框架-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用于分析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 符号互动主义理论:注重个体与社会交互中的符号使用和意义构建,强调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社会冲突理论:聚焦于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冲突的产生和影响,关注阶级、种族、性别等方面的社会不公正。
- 结构主义理论:强调社会结构的决定性作用,认为社会行为受到社会结构的限制和约束。
- 解构主义理论:质疑社会的固化观念和主流知识,关注权力和话语的运作。
3. 社会学中的核心概念- 社会化:指个体在社会中通过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与价值观来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
- 社会结构:指社会中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机构的总和,包括家庭、教育机构、经济系统等。
- 社会群体:指由个体组成的具有一定共同性和互动性的集合体,如家庭、团体、社区等。
- 社会变迁:指社会中各种社会组织、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结构的不断演变和改变。
- 社会问题:指对社会成员生活和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和情况,如贫富差距、失业问题等。
4. 社会学研究方法与技巧- 问卷调查:通过编制问卷,采集人们对某一问题的意见和态度,以量化的方式获取数据。
- 深度访谈:借助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深入了解被研究对象的思想、感受和经验。
- 实地观察:研究者亲自参与或观察研究对象所在的环境和行为,了解其真实情况。
-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和概括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综合总结。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1)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一、什么是社会学1、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从变动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征的具体社会科学。
其定义的特点: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具体性2、社会学的社会功能:科学的最基本任务就在于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即帮助人们发现事实和解释事实,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在所认识的规律上规划和设计人类的未来。
社会学的社会功能,也就是社会学的社会作用。
其功能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描述,解释,预测和规范二、社会学研究方法1、什么是问卷调查?所谓问卷调查,就是指利用设计好的问卷对大量样本进行调查,以收集数据资料,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社会调查研究方式。
它包括三个部分得工作:一是选择问卷调查的对象,即根据研究需要抽取样本;二是利用问卷收集资料;三是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2、问卷调查的特点:a.是一种利用结构化、标准化的工具收集资料的方式b.问卷调查的资料可以精确地分类或转化为数据形式c.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进行定量分析3、问卷调查的优缺点:优点:a.可以对较大的群体进行有效的研究b.能够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c.具有很好的匿名性d.可以避免主观偏见,减少人为误差缺点:a.所得的资料的质量和问卷的回收率有事难以保证b.要求被调查者要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三、社会1、什么是社会?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他它是人们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2社会的功能:整合,交流,导向,继承和发展3社会结构的构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地位、角色、群体和制度。
四、文化1文化的构成要素:a.价值观念b.语言和符号c.社会规范(包括制度)d.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e.物质产品2文化的特性:a.文化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或创造出来的b.文化是后天习得的知识和经验,文化的内容不能通过生殖系统遗传c.文化具有复合性d.文化具有象征性e.文化具有多样性f.文化具有共享性五、人的社会化1、什么是社会化?从广义的角度看,社会化不仅是从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得过程。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2.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3.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
就是指一个人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4. 社会需要:是人们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受,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5. 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
6. 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由哪些部分构成及各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
在这里,前者是从外观上来描述社会组织的结构,后者则是从实质上来分析社会组织的结构。
7.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社会分化现象是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8.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层。
9.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
10.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表现为社会各要素之间、各个层次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各方面功能的发挥。
11.社会运行机制: 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也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运行机制分为不同的类型。
12.社会角色: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质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社会学概论》大纲复习资料整理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与早期代表人物1.创立时期代表人物:(1)奥古斯特.孔德《实证哲学教程》。
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称为“社会学之父”。
学说:①科学的序列。
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三阶段法则(人类理性发展:神学、哲学、实证;人类社会:军事、过渡、工业)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核心概念。
③研究方法。
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2)赫伯特·斯宾塞:《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
①社会有机体论;②社会进化论(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共产党宣言》、《资本论》。
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2.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1)涂尔干:《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
创办《社会学年鉴》。
社会学年鉴学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德创立的社会学。
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
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②个人与社会③功能分析(2)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①理解社会学②社会行动类型③理想类型④科层制(官僚制)第二节社会学的发展1.社会学中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欧洲转移的美国,首先在美国发展为制度化学科。
(1)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斯莫尔、托马斯、帕克、伯吉斯。
后期的主帅布鲁斯主要学术成就:第一,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开创了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先河。
第三,创建符号互动论。
(2)现代结构功能学派2.二战后欧洲社会学的发展特点:(1)社会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2)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3)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已趋向多元化(4)欧洲社会学的制度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3.苏俄社会学:米海洛夫斯基创立了主观社会学,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对他们的主观社会学进行了有力的批评。
社会学概论复习提纲论述题答案参考
另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罗伯特•默顿(R • Merton,1910-)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观点
他把社会秩序作为社会理论的中心议题,确立了结构功能主义理 论取向。
社会系统论
-任何社会在满足其基本需求的过程中都分化出四个子系统,并分别满足 四种功能(AGIL模式)。
可以预测,有正 变迁一直都在发生, 籍由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与
面意义。
可能具有正面价值。 他人的沟通中反映出来
涂尔干、帕森斯、 马克思、达伦多夫 米德、库利、布鲁默
默顿
科塞
功能论、冲突论和互动论视角的比较
——以对大学中社会组织的分析为例
功 把校园看成是各种有机的部分过程的统一体。所有的部分都相互联系,
这些利益冲突终将引起控制这部分稀缺资源的人与 不控制它的人之间产生公开的斗争。
以上冲突造成社会体系的重新组织。
齐美尔(G • Simmel)(形式社会学)
冲突既能引起社会动荡,也能促进社会整合。
冲突给敌对行为提供一个安全阀,实际上增 加了社会的稳定因素,而不是破坏整合。
分析了除了阶级冲突以外的各种冲突—男女 之间,不同年龄之间,体力劳动者和经营管 理者之间以及少数民族集团之间的冲突。
乔治·赫伯特·米德 (1863-1931)
功能主义
冲突主义
符号互动主义
什么是结构功能主义视角?
功能主义是对共同利益的一 种理论探讨:社会的一部分 和另一部分或和整个社会体 系的关系。
强调这样的一种模式,即社 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总体发 生作用,从而维持了社会的 稳定。象身体的各个部分一 样,社会的构成部分(家庭 学校政府等)以系统的方式 结合在一起。对整体发挥着 好的作用。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名词解释期末复习笔记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第一章导论1、社会学:社会学是从变动的社会整体出发,通过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结构和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2、社会学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规范功能3、马克思对社会学的贡献:马克思没有明确地提出社会学概念,但是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社会,将社会学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解释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体现在毛泽东思想上,比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1、实证主义(孔德斯宾塞迪尔卡姆)的基本观点:经验是科学的唯一来源,只有经过经验验证的知识才是科学的知识,未经验证的只是假设;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保持价值中立原则;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纯客观的,因此社会学的首要原则和任务就是客观描述事实揭示真相;人的行为是由外部环境引起的,因此分析人的行为要了解外部因素,探求人的意识是没有意义的。
2、反实证主义(韦伯)的基本观点:反实证主义也称人本主义社会学。
强调区分自然客体与社会现象,反对把自然科学的方法绝对化;强调社会参与者的主体性、意识性、能动性,反对把人作为非人格的客观实体的物化现象;注重运用价值关联,主张对社会事实与价值判断、理论与实践进行分别处理。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实践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阶级分析理论、实事求是的观点第三章社会1、社会唯实论的观点: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外在于个人而存在,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2、社会唯名论的观点:社会不是真实存在的实体,而是一个名称,个人是真实存在的,社会是个人行动的产物和互动的形式。
3、对两种观点的评价:首先,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看到了社会与个人的区别;社会唯实论承认社会的独立性,但忽略了个人对社会的依懒性,认为社会先于个人而存在。
社会唯名论否认社会的存在,用个人的存在排斥社会的存在。
社会学复习提纲
社会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社会角色: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2.再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环境或社会角色发生很大变化时,为适应新情况而在生活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和进行重新学习的过程。
3.价值体系:指社会、民族或群体中存在的比较一致的共同理想、较为持久的信念。
4.同龄群体:一种参照群体,是青少年加以模仿和效仿的群体。
参照群体不是个人所加入的群体,二是个人心中向往,希望加入的群体,参照群体的价值或规范体系是个人行为的标准或目标。
5.职业团体:是人们工作的组织,这是一种建立在劳动分工基础上的以职称联系为纽带的有正式酬劳的组织,是成人进行社会化的一种主要场所。
6.社会分层: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7.家庭:建立在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以面对面的互动方式结合而成的一种初级群体,是人类进行自身再生产的单位。
8.越轨:指违背一个群体或社会规范的行为。
9.核心家庭: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称为核心家庭。
一个人出身的核心家庭称为出身家庭,通过结婚和生育子女二建立起来的家庭称为生育家庭。
10.社会群体: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这回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二、选择题1.社会学学科进化论的创始人是AA孔德; B.斯宾塞; C.韦伯; D.迪尔凯姆;2.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引进到社会研究并创立社会有机论的英国社会学家是BA牛顿; B.斯宾塞; C.孔德; D.亚当·斯密;3.与实证主义社会学不同的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是AA韦伯; B. 迪尔凯姆; C.福柯; D.马尔库塞;4.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B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社会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心灵与肉体的关系;5.在中国的典籍作品中,社会中的“社”字的原义是指:AA.土地之主; B.社稷之主; C.造物之主; D.万物之主;6.对角色设计了一套应该遵守的,期待的行为规范是:AA理想角色; B.实际角色; C.生理角色; D.失败角色;7.一个人经过努力考上大学进入公务员队伍获得的角色是:BA.先赋角色; B.自致角色; C.遗传角色; D.失败角色;8.一个农民的儿子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做农活,又继续成为了农民,他获得的角色是:A A.先赋角色; B.自致角色; C.遗传角色; D.失败角色;10.初级社会群体成员关系的特征是:AA.交往密切;B.交往松散;C没有交往; D.趋向解体;11. 人们为了各自获得共同目标而采取斗争、制约的互动方式是:BA.竞争; B.冲突; C.合作; D.破裂;12.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的行为模式是:D A.角色冲突; B.角色失败; C.角色紧张; D.社会角色;三、填空题1.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是从(实际调查研究)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人口、环境、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文化)第一节人口(定义: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这样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此对社会运行和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一、人口规模(数量)与人口结构1、人口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2、人口性别结构性别比:表示人口中的男性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是女性人口中男性人口数的百分比(人口性别比=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人口性别比根据统计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出生人口性别比、婴儿性别比、结婚年龄性别比男女两性的平衡发展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二、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1、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态世界人口分布受到三条气候线的决定性影响,即寒冷线、干燥线和湿热线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2、人口迁移(动态的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理论主要研究:迁移者、迁移动机、迁移过程和迁移结果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环境容量;人口经济容量“迁移利益差异比较选择原理”:从迁移中获得的利益是否会大于将损失的利益三、人口转变与老龄化1、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论/人口转变)是关于人口发展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之过程的一种理论2、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1)、老年抚养系数提高,影响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100%(2)、由此影想到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围绕高龄老人的社会服务业(3)、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4)、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缩减型,由此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倡导健康老龄化,挖掘人力资本潜力四、人口健康1、人口预期寿命:是综合反应人口健康水平的平均指标,指的是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2、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联合国在1990年提出了健康老龄化:(1)、老年人个体健康,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2)、老年人口群体的整体健康,健康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与社会整体相协调(3)、人文环境健康,营造老年友好的社会环境积极老龄化: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概念,是指老年人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的过程第二节环境一、环境及其社会功能1、环境的定义: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生物物理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应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部分2、环境社会学家邓拉普曾经试图用模型呈现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运行何发展的功能,他认为:环境服务于人类的功能包括:供应站、居住地、废物库ps: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二、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演变1、关于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理论:邓肯POET(人口-组织-环境-技术)模型(生态复合体)该模型中:(1)、每个要素都与其他三个要素相互关联(2)、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对其他三个要素产生影响人口(P)的增加可以创造技术(T)变迁的压力以及扩大城市化(O)的需要,由此导致更多污染(E)的产生从人口、技术、文化、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及相互作用角度来分析环境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开启了环境社会学中的人类生态学派2、关于人类社会对环境系统的影响的理论:IPAT(环境影响-人口-富裕程度-技术)模型I=PAT该模型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口增长或资源消费增加,制造污染的技术使用增加,都将导致环境影响和破坏的扩大同时表明,富裕的生活方式比不富裕的生活方式消费了更多的资源,制造了更多的污染。
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社会化是指人们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2、角色集是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在社会中不存在孤立的角色。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并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这就构成了角色集。
3、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4、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各要素之间、各个层次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各方面功能的发挥。
5、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6、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标志,例如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等。
7、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XXX认为,集合行为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
8、初级群体又称为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它的成员相互熟悉、了解,是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9、群体凝聚力又称为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吸引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之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10、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形成的社会团体。
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组织,它是相对于初级群体而言的次级群体,又称为正式社会组织。
11、组织管理是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活动效率,这种效率除了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之外,还有赖于组织自身的管理。
12、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个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就叫社会地位,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
《社会学概论》大纲复习资料整理
社会学概论大纲复习资料整理一、社会学概述社会学是专门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和规律的学科,是人类自身的思考和行为的科学。
社会学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社会:个体层面、组织层面和社会层面。
在社会学中,我们可以探讨许多重要概念和理论,比如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社会结构等等。
社会学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包括家庭、教育、工作、政治、生活方式等领域。
二、社会学基本概念和理论1.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由不同的社会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包括个人、社会群体、社区、民族、国家等,这些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是造成社会结构的主要原因。
社会结构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静态的社会结构,指的是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在特定时间下的分布状况;二是动态的社会结构,指的是社会结构中各个部分之间关系的变化。
2.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人为或自然形成的规范和机构的总和,它可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为人们的生活和发展提供保障。
社会制度是不断发展和变革的,随时随地都要考虑到环境和时代的变化。
3.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的整体结构、生产方式、技术、文化、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社会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变迁可以分为水平变迁和垂直变迁两个方面。
水平变迁指的是社会内部旧成分与新成分发生代替,新旧成分并存的现象。
垂直变迁则是指社会成分在社会结构中的旧与新之间的鸿沟。
4.社会交往社会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文化、经济、政治、情感等方面的交流和互动。
社会交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社会交往可以分为两类:生产性社会交往和非生产性社会交往。
前者指的是社会成员之间在经济领域相互作用和交往;后者则指的是在文化、政治、社会生活领域内的交往。
三、社会学研究与方法社会学研究与方法是指从社会学专业的角度来选择和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社会现象的理论分析与研究。
其中包括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等。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是何种方法,社会学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和理解社会现象,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康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社会学概论选择题(复习资料).
选择题:2003年下半年:1。
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A.《社会学原理》B.《社会学研究》C.《实证哲学教程》D.《社会学方法的规则》2。
“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A冲突 B顺应 C竞争 D合作3.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及孙子女等组成的家族是()A核心家族 B主干家族 C联合家族 D其他家族4.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由()提出的。
A芝加哥学派 B纽约学派 C华盛顿学派 D哈佛大学学派5.功能论的代表人物是()A韦伯B库利C帕森斯 D米德6.政治制度的政府、军队、法庭和监狱等属()A组织系统 B规则系统 C实用设备 D象征性设备7.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社会劳动力不能实现与生产资料的良好配置,不能创造出来最大效益,这是()A就业 B失业 C显性失业 D不充分就业8.社会保险属于()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D人身、人寿保险9.“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总是像钟摆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说法()A“生物有机体”说 B“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说 C“文化类型”说 D历史三阶段说10.丁伯根的社会趋同论的观点是()。
A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正变得越来越想似B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越来越相似C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习俗、文化越来越相似D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越来越相似(CCBACCDCCA)2004年上半年:1.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A严复 B陈千秋 C梁启超D康有为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米德 B托马斯 C林顿 D库利3.以下哪种群体属于初级社会群体()A同事 B军人 C师生 D儿童游戏群体4.社区有的是自然形成,有的是人为规定的,这种划分方法是()。
A按人们的主要活动分类 B按社区中人群大小分类B按社区的形成方式分类 B按社区地域广狭分类5.阶级的本质是()。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一、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社会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畴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二、社会学的基本概念1.社会2.社会组织3.规范与价值观4.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5.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三、社会学理论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2.冲突理论3.交互主义理论4.社会建构主义理论5.其他重要理论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社会学研究的特点及其科学性2.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3.社会学研究的方法a.实证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统计分析等b.理论分析方法:文献阅读、逻辑分析、比较研究等c.实用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实证研究等4.社会学研究的伦理问题五、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1.社会变迁的概念及其类型2.社会变迁的驱动力3.社会发展的概念及其指标4.社会发展的理论模式六、社会控制与社会变革1.社会秩序与社会控制2.社会控制的手段和机构3.社会变革的概念和类型4.社会变革的影响因素和路径七、社会学应用1.社会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2.社会学在政府和社会管理中的应用3.社会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4.社会学在社会公共服务中的应用八、社会学的发展与前沿研究领域1.社会学的发展历程2.国内外著名社会学家及其代表作品3.社会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及热点问题以上就是社会学概论的总复习重点。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课堂笔记和相关参考资料进行复习,适当做题、讨论和总结,加深对社会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总结重难点,理清知识框架,注重综合性复习和运用,有助于对社会学概论的学习和应用。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考试大纲
1、 社会保障的功能
2、 社会工作的功能
3、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4、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的异同
5、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和改革方向
一般掌握
1、 社会保障的特点和内容
2、 社会保障的实践
3、 社会工作的方法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
重要名词
社会变迁 社会结构 社会流动 社会革命
6、 一般掌握
1、 社会组织的特征
2、 怎样理解组织目标是一个系统
3、 社会过程的基本内容
第七章 社区
重要名词
社区 农村社区 城市社区 城市化
过度城市化 逆城市化
重点掌握
1、 社区的构成要素
2、 城市社区的特征
3、 城市化及其动力
4、 我国城乡关系及协调发展
一般掌握
1、 我国农村社会的特征
2、 本世纪末我层
重要名词
社会分化 社会分层 社会阶级
重点掌握
1、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2、 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关系
3、 社会分层的标准
4、 阶层划分与阶级划分的区别,阶层划分的意义
一般掌握
1、 社会分化的因素
2、 社会分层的理论
9.家庭及家庭的社会功能
10. 社会组织及其构成要素;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11. 社会组织目标对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12. 社区及其构成要素
13. 我国城乡关系及协调发展
14.什么是社会分化?阶层划分及其意义
15. 社会制度及其类型、要素和功能
16.社会控制及其功能
17.判断越轨行为的标准;社会失范论
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复习大纲
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复习大纲基础学习:依据全新考试教材和大纲、结合历年考试命题规律、以教材章节讲解为主线,以重点、难点为中心,由辅导老师对教材及考试中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讲解,帮助考生准确把握考试的重点、考点所在,为顺利通过考试做好知识上、技巧上的准备。
真题串讲:以考试大纲为主导,对各章节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讲解,突出考试重点、难点与考点,教授答题思路与方法,通过对课程的整体情况分析及两套经典考试真题讲解,帮助考生更准确地把握考试方向,做好考前最后冲刺,为考生顺利通过考试铺平道路。
串讲班课程在考前一个月左右开通。
绪论这一章,要重点掌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性质、特征及其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联系;掌握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及其不同层次的具体方法与技能,掌握社会学的基本功能。
节标题备考重点相关习题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sociology 一词最早在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
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中提出,他想建立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
在中国,社会学最早以“群学”命名,取意于战国时期社会思想家荀况的《王制》篇。
该书阐述了三个层次的区别:一是生命有机体与非生命物质的区别;二是动物与植物的区别;三是人与禽兽的区别。
从而分析了人类之所以能结成一定的群体,形成一定的社会结构的原因。
在社会学的研究中,多数学者重视社会关系及其表现的研究。
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译为《群学肆言》。
涂尔干是最早提出建立道德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等分支社会学的社会学家。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它把社会关系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研究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关系发生、发展及其规律。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的总和。
它是和人、人类社会一同产生的,它的形成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社会关系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部分,为不同的学科所研究。
之所以要有社会学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性研究,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是因为社会关系是一综合体,不能孤立地为某一个学科研究某一个部分,必须进行综合性研究;第二是因为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研究容易产生片面性,造成失误,整体研究可以避免片面。
社会学概论复习笔记全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一、何为社会学1、吉登斯的解释:社会学是对人类生活、群体和社会的研究,是一门令人着迷而欲罢不能的学科;2、波普诺的解释: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科学;3、教材观点:社会学是关于社会世界socialworld的学说,是对人类生活、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变化进行整体研究的一门多范式的学科;4、社会学精神:1科学实证:系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2反思社会:社会形态eg.腐败3关注弱势群体:同性恋、农民工、下岗工人4质疑常识5、社会学分析层次:人际互动——群体——国家社会——全球关系和互动阶层和利益群体社会结构和变迁微观心理中观宏观二、向社会学大师致敬社会大背景:以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洲,然而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大批劳动力从农业转入工业,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嬗变;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同期作为近代社会科学为解决社会转型的矛盾而涌现,许多思想家和学者的观点为日后社会学的出现打下基础:法国启蒙思想、空想社会主义等;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自然科学领域的成果也为社会学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1+3的异同:时代背景、地域、基于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观点、倡导实证研究;孔德:功能主义、实证研究涂尔干:分工论、功能主义、集体意识、社会良知、唯实论强调社会事实韦伯:冲突理论、理性化、宗教意识决定行为、唯名论强调人的主观马克思:阶级冲突论、阶级意识、经济基础、物质决定意识、阶级分析方法一孔德1、简介:1798-1857法国实证主义概论时代:法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经历资产阶级大革命,拿破仑雾月政变,使得法国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共和主义理想破灭;启蒙思想风起云涌,寻求改革政治体制、社会转型的出路;2、对社会的判断:新社会是工业社会旧社会是神学和尚武的社会新社会秩序的基础是科学社会改革的基本条件是智力改革3、知识发展三阶段:神学形式:万物有灵论,灵魂与上帝形而上学形式:用抽象哲学思考来解释事务实证形式:建立在观察、实验、比较基础上对事物的科学解释4、科学发展的序列: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5、实证主义社会学:1人按照必然规律,由内心趋势而行动正确的政治目的不应当使人类徒劳行动,而应当为人类指明方向,使之便于行动2内容:-社会秩序静力学-社会进步动力学6、对社会的改造:1844年成立了人类教派,社会学教,自认教主,宣扬普遍的爱与和谐对后代社会学的影响:社会学创始人,提出了学科研究对象和目标,还提出了方法论原则,开创了实证主义研究传统;二卡尔·马克思1、简介:1818-1883德国资本论共产党宣言时代:19世纪前半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阶级冲突;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各国发展到成熟阶段,三大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运动、德意志纺织工人起义,表明无产阶级作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时需要一种正确解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来指导;2、对社会学的判断:阶级冲突: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和企业主,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严重对立,必将导致革命;经济基础:无产阶级是最重要的生产力;3、多米诺骨牌式社会社会学意识政治法律制度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力4、阶级分析方法:生产资料占有意识启蒙推动阶级形式使得社会分析加速是否必要5、阶级意识6、评价:1、利益分析;2、基本概念模糊;3、人如何能不异化4、国家真的能取消三涂尔干1、简介:1858-1917法国自杀论社会分工论社会学年鉴时代:法国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失序:经济上工业革命大发展、政治上巴黎人民推翻帝制,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巴黎人民抗战、建立巴黎公社;国际关系上:普法战争后对德复仇、殖民扩张;2、社会分工论:“人的私欲只能在道德力量面前有所收敛”,强调“社会良知”3、社会学的基本判断工业社会;但要解决社会转型面临的社会秩序,即如何实现和谐社会;——道德4、一群人怎样组成社会1分工论2社会需要协调一致,即“社会团结”,如何做到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契约不,是集体良知对共同体的情感集体意识——社会唯实论:把社会区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古代社会工业社会不同的人可以互相替代不同的劳动分工导致不同个人差异刑事法合作法无论何种社会,起决定作用的都是“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人有这种意识而服从于社会,人的行为有人的社会性决定,社会实际上是一个信仰体系:一个精神的或者道德实体;3何以产生这种情感——互动仪式eg宗教祭拜;5、自杀论个体梳理集体的表征:利己型自杀:社会过分强调个人主义,群体对个人的约束和控制削弱,遭遇不幸的人很容易陷入沮丧、绝望而难以自拔,进而采取自杀以求解脱;利他型自杀:社会整合过于强烈,个性受到相当程度的压抑,个体把自杀看作是群体强加的义务,或自杀者队群体和任务的认同十分强烈,完全献身于群体;eg自杀性爆炸袭击;失范型自杀:社会规范衰落或遭到破坏、社会失序、个人失去常规的行为准则导致的自杀;eg经济危机的高自杀率;宿命型自杀:社会习俗;eg古代殉葬;6、社会学方法论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发生在社会集体层次上的现象,是“个人每时每刻都遵守的,存在于个人之外的集体行为和思维方式之现实”;1物质性2非物质性;具有外在性、强制性、普遍性;社会现象的特征是能对个人产生强制作用;原则:坚持实证主义原则;把社会事实看作物;用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而不是个人;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分开;7、影响和评价1、方法上,确立社会学研究方向和范式:社会现象的定量研究;2、理论上,批判的继承了社会有机论,成为功能主义学说的重要思想来源;3、唯社会论:太强调社会而忽视了主观能动性;四马克思·韦伯1、简介:1864-1920德国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宗教社会学时代:19、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在西欧各国发展成熟开始资本主义扩张阶段;德国社会经济体系、价值体系及社会结构之间明显割裂,经济结构越来越受到工业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而文化价值体系和政治结构仍受传统的半封建社会价值观和官僚保守主义的支配;2、主要思想和研究:理性化、合法性、科层制、理想型、价值关联、价值无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卡里斯玛型领袖3、对社会的判断:趋于理性化1个体行为趋于理性:经济企业、官僚治国——理性化的牢笼2神灵无处不在多神——神灵世界与世俗世界分离一神——世俗世界理性化3理性:调查、研究、预期、反思、控制4、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关系question:为何资本主义率先出现在西方answer: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精神出现的重要原因——在世苦行精神;新教入世禁欲主义伦理为资本主义企业家提供了一种心理驱动力和道德能量,从而成为现代理性资本主义兴起的精神动力;宗教观念:仅仅有条、系统安排的入世禁欲主义、在世苦行、积极进取资本主义精神:个人有增加自己资本的责任,而增加资本本身就是目的;理想的资本主义是有严格限制的,以合理地计算收支,有条理的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为特征;命题:宗教观念影响人的经济行为;反马克思——存在决定意识5、科层制理性组织结构的普遍化;科层制首先在政治组织形式中发展起来6、合法性三种:传统型、魅力型christma、法理性7、社会分层:阶级、权力和地位分析单位不是个体、也不是整个社会、而是生活在社会秩序中不同层次的群体; 8、责任道德和信念道德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能告诉人们该怎样生活任何一门科学都无法指出人类会有怎么样的前途9、社会学应该如何研究社会1唯名论:社会现象是不同个人之间的互动结果,而人的社会行动时社会学分析的最基本单位;社会学是关于人的社会行动的主观意义的科学动机、意愿;2理解社会学:理解人们行动的意义;3理想型:目的的理性的、价值合理的、情感的、传统的行为传统社会中后两者主导;工业社会中前两者主导;“目的理性行为”是一种绝对合理的社会行为——带动理性化、合理化;4价值无涉和价值关联;价值无涉:研究时,选课题可以出于自己的价值判断,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研究内容;但是一旦进入研究之后,研究者不能应遵循科学原则、不能有任何偏见,就按对象的本来面目、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研究;价值关联:选择和组织客观科学的手段;三、社会学主要流派和研究方法一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1、社会是体系,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和团结;2、有机体的类比;3、结构研究和功能研究:1结构研究:研究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与社会整体的相互关系;2功能研究:分析社会实践或制度对社会延续所起的作用;4、强调道德共识:认为秩序和平衡是社会常态;5、代表人物:孔德、涂尔干;帕森斯;默顿1帕森斯:整体论、唯意志行动论社会行动理论:动机、价值;行动者、目标、状态环境、规范取向在行动过程中行动者是有能力做出自己的选择的,但是这些选择受到生物条件和环境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受到支配社会结构的各种规范和价值观的限制;社会系统:行动体系;agil四功能模式适应、目标达成、整合、模式维持当各种倾向的行动者互动时,他们逐渐形成了协定,并确立互动模式,这一互动模式变的制度化,即一定地位的行动者之间相对稳定的互动模式;制度化是社会结构得以建立和维持的过程,制度化了的角色丛——或称为稳定的互动模式——构成了社会系统;行动体系: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文化系统;模式变量理论:价值取向、影响行动价值取向的变量评判、义务、情感、地位、自我-群体取向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功能是理解所有生命机体的中心概念;社会结构的最基本类型是和它们必须满足的系统功能要求相联系的;社会因价值的共识而整合;社会变迁尽管存在,但是它总是处于稳定和和谐的;对社会的功能分析:适应经济制度、达鹄政治制度、整合法律与宗教、维模保持和传递社会基本价值2默顿:角色丛、地位丛、显功能、潜功能、反功能;中层理论;强调功能主义的经验性,确立功能分析的具体范式——经验功能主义;显功能:被社会系统内的参与者所认识到的,并有意造成的客观作用;潜功能:不是由社会成员有意制造,并未认识到的客观作用;正负功能:社会结构要素及其关系对于社会调整与社会适应是起帮助作用还是削弱作用;功能替代:是指某一结构组成部分可以具有多种功能,而同一功能也可由系统的不同部分所实现;相对剥夺理论:当个人将自己的处境与其参照群体中的人相比较发现处于劣势时,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剥夺;这种剥夺因人们不是与某一绝对的或永恒的标准相比,而是与某一变量相比、因此这种剥夺是相对的,这个变量可以是其他人、其他群体,也可以是过去的自己;有时,即使某一群体本身的处境已经有所改善,然而改善程度低于其他参照群体的改善程度,相对剥夺感也会产生;相对剥夺感会带来:压抑、自卑,引起机体暴力行动、甚至是革命;条件:自己没有而他人有;期望拥有;期望合理;6、批评过分强调有助于社会整合的因素,忽视了导致分裂和矛盾的因素,而且也不够重视社会内部的创造性社会行动的作用;二冲突理论conflictperspectives1、强调社会分化的重要性,拒绝接受功能主义对共识的强调;2、把社会看作是追求各自利益的不同群体3、基本观点: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权力分配和社会报酬分配的不均是社会冲突产生的根源;冲突不仅有破坏性,也有建设性;4、理论价值:打破功能主义一统天下局面,提出社会安全阀体制、冲突调节机制、冲突干预变项5、人物:马克思、韦伯、科塞1马克思的冲突理论:——经济基础不平等;马克思的冲突理论关注的是阶级冲突,阶级和阶级冲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它一直贯穿于马克思的理论当中,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并且剥削其他阶级,但是,被统治阶级发现,在可能的情况下,必须通过革命方式来推翻统治阶级,建立一种更加有利于自己利益的社会秩序;2韦伯的多元分层冲突理论:权力、财富、声望——社会流动马克斯·韦伯认为,社会不同群体以及个人利益都能够形成人类社会中的冲突关系,而不仅仅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单一的冲突;韦伯强调的是,社会分层的多维层面,尤其是阶级、地位和权力组织等维度;在韦伯看来,冲突关系的基础可以来自于很多不同的利益类型,包括社会的、物质的和政治的;而其中对社会系统的解释最为重要的利益类型,是政治的或者组织的冲突和统治;韦伯同时强调冲突的缘起与政治权威合法性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被统治者撤销了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他们更有可能寻求冲突”;由于社会缺乏有效的流动机制,主要是缺乏向上流动的机制,一小部分人掌握了权力、财富和声望,而作为被统治者的绝大部分人则被排除在外,而被统治者拒绝合法性来自于整个社会权力、财富和声望的高度相关;于是他们怀疑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一旦他们当中少部分人利用自身的魅力将被统治者的不满情绪调动起来,冲突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了;3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理论:权力与权威取代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特定的社会结构——阶级结构,但是这种阶级结构不是根据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划分,而是根据统治与服从之间的权威关系来划分的;阶级划分的新基础即权力的占有与否是否拥有生产资料的支配权;由于权力和权威必然引起竞争、社会冲突、社会变迁,所以权力和权威就成了解释人类一切事务的关节点;社会冲突的条件:准群体、显群体;当群体以显在利益为基础时,群体中的人们便产生了共同的阶级意识,觉知了共同利益,组织起来追求这些利益,这时,“准群体”也就变成了“显群体”;一旦冲突形成,只能通过制度化来调节;4科塞的冲突功能主义冲突原因:社会资源、权力分配不平等;疏导不满的渠道不足;向优势地位的社会流动率很低不平等系统中被统治者对现存稀缺资源分配的合法性提出质疑时,更有可能发起冲突;被统治者的相对剥夺感与不公正感上升时,更有可能发起与统治者的冲突;冲突功能:不是所有冲突都对社会有害,社会冲突能否起到促进社会整合作用,取决于冲突的主题和社会结构性质;不涉及基本价值观念的冲突有整合作用;当社会结构比较开放时能承受比较大的冲突,适当的社会冲突能够起到“社会安全阀”的作用,其机制即“替罪羊机制”;内部冲突功能:在压力状态下,通过排除反对者来避免群体的解体;外部冲突功能:各个群体对独立性的意识、明确群体之间的界限、在群体内部强化共同意识,增强认同感;树立了一个强大的反面参照群体,群体成员意识到他们之间的同一性,增强了群体整合力度,推动各个群体进一步发展;社会安全阀:各个社会都存在这样一类制度或习俗,作为解决社会冲突的手段,将平时积蓄的敌对、不满情绪及个人间的怨恨予以宣泄和消除、从而在维护社会和群体的生存、维持既定社会关系中,发挥安全阀一样的功能;eg.原始人有节制的复仇制度、西方决斗、共同性娱乐活动;5米尔斯重视权力结构,而不是经济和声望;“权力精英”的左右;三互动理论1、社会互动:社会主体之间由于接触而产生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主体之间必须有建立在信息沟通基础上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借助符号;互动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进行的;2、互动理论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认为人类互动主要依赖符号的互动理论又被称为符号互动论;3、人物1米德观点:人类的社会互动就是以有意义的象征符号为基础的行动过程:根据客观事物的意义决定对其采取行动;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任何环境下,我们都要经历一种内部解释的过程,“和自己对话”,目的是给环境确定意义并决定怎样行动;其中,人类心智、社会自我、社会制度的产生与社会互动紧密相连;2戈夫曼:拟剧论观点:认为人总是在演戏,行为句子是为了在与我们有重要关系的人的交往中,给他们留下一个可以接受的印象,于是把对方不能接受的一面隐藏在“后台”,把对方乐于接受的一面呈现在前台,这种设法塑造形象,以便留下深刻印象的方法就是“印象管理”;分析:社会机构内的互动和机构外互动机构内:经常性、持续性;机构外:无界限、临时性角色距离:人在某总角色上是否能积极发挥作用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 3舒茨:常人方法学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不是社会事实,而是社会事实的意义;认为把社会凝聚在一起的力量,是人们明显与不明显的创造社会秩序的假定的方法,这些方法赋予行动者一个共同的现实感;4芝加哥派布鲁默和爱荷华派库恩共同点:人类创造并使用符号来表示周围的世界,人类的独特性在于他们创造与使用符号的能力;不同点:芝加哥派爱荷华派社会互动带来客体意义核心自我塑造客体意义社会互动是符号的直接沟通人文科学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4、批判忽视权力和结构,及其对个体的限制;霍赫希尔德:“人类情感商业化”四社会学研究方法1、问题:1事实性问题:发生了什么2比较性问题:这种现象随处可见吗3发展性问题:这种现象随时间发展了吗4理论性问题: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5解释性问题:为什么2、研究程序:1研究问题:颇论2回顾文献:已有研究3提出假设:变量关系4研究设计:具体研究方法5实施研究:收集资料6解释结果:变量关系及背后的意义7报告研究成果:研究意义、与以前研究的关系8研究的学术影响:引起学术圈的注意3、具体研究方法民族志:参与观察和访谈问卷调查:抽样实验法生活史历史分析四、文化一什么是文化文化指的是广义的文化概念,不仅包括人类创造并赋予意义的全部制品,还包括抽象创造物语言、思想、信仰、规范、制度,其核心是一套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其本质是借助符号来传达意义的人类行为,是对生活意义的创造、交流、理解和解释;二文化的构成1、符号—意义体系—价值观萨皮沃夫假设:语言间的区别对于言语者看待世界的方式产生影响;2、价值观概念人们共同持有的关于如何区分对与错、好与坏的共同看法;特点: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正当性和合法性;通过符号系统传递;往往正面和负面成对出现;价值观之间可能是彼此支持,也可能是冲突或者无关的;价值观和行动之间互相转换;3、规范具体指导的行为准则违反规范——越轨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肯定的与否定的规范;大部分社会规范与人们的社会地位及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密切相当;“规范”不同于“正常的”,eg.左撇子4、物质文化eg.机器、工具、书籍三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化是一个总概念,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成就;文明是一个分概念,指文化发展中的进步方面;任何时代和地域的民族、部族或群体都有自己的文化,但不一定都有文明,或者说文明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四文化多样性1、主流文化: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2、亚文化: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既包括主流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众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的群体文化;eg.杀马特、头上草、二次元eg.杀马特:杀马特一词源于英文单词smart,在中国正式发展始于2008年,是结合日本视觉系和欧美摇滚的结合体,喜欢并盲目模仿日本视觉系摇滚乐队的衣服、头发等等,看不惯的网友们将他们称为“山寨系”,“脑残”划上等号脑残族并列;原始的大部分杀马特都留着五颜六色的长发,画着很浓的妆;穿一些很个性的服装,戴着稀奇古怪的首饰;喜欢自拍,在网吧的摄像头前做些奇怪的动作;自称是:一个集潮流、视觉、杀马特为一系的群体;至于中国的“杀马特”家族,已与摇滚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是喜欢模仿视觉系的服饰、化妆罢了;而真正视觉系的FANS们又不屑于与“杀马特”为伍;所以中国的“杀马特”演变至今,既不是VR,也不是纯粹的视觉系;而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状态、一种生活形式和一股文化潮流;杀马特的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朋克Punk文化,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另类甚至是怪诞的青年形象,这群另类青年正不停不断挑战大家的审美神经,他们被称为“杀马特家族”;3、反文化:从根本上与主流文化相对立;eg.嬉皮士,颓废派作风,“无为而治”,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世俗社会的物质主义和竞争是一个陷阱和骗局,必须予以避免:人不应该强加意志,应该做自己的事情;4、文化冲击休克跨文化的社会心理问题;指一个人处于一种社会性隔离,而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5、文化冲突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做文化冲突;五、社会与社会结构一结构: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中有秩序的、模式化的相互联系方式;——保持了群体和社会的稳定和延续性;——以适度的效率来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限制自由;二单位:1、地位:社会位置1自致地位achievedstatus:个人努力获得;2先赋地位ascribedstatus:生来具有的,通常无法被改变的地位;为何社会学关注先赋地位A:因为这些地位往往反映出一个人是特权阶级还是被统治、被支配的阶级和阶层的成员;关注不平等资源分配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概论》复习提纲(一)
一、单选题
1、()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A问卷调查B实地研究C社会实验方法D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2、()是“社会学综合理论的创始人”,“社会学眼界的开拓者”。
A马克思B孔德C斯宾塞D韦伯
3、下列哪个判断是正确的()
A制度实施过程中一般不会产生功能扭曲B完美的制度可以全面涵盖和制约人们所有的行为调节所有的关系C“制度化逃避”是形式上的制度和现实中的制度和矛盾体现
D形式上的制度和现实中的制度两者可以完全重合
4、()认为,个人与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A齐美尔B孔德C涂尔干D索罗金
5、社会学的()是指从整体的角度考察、分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A应用性特征B综合性特征C实证性特征D整体性特征
6、社会学的()是指哪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目的在于探明和详细描述社会事物和现象发生、变化的具体情况。
A描述性功能B解释性功能C预测性功能D规范性功能
7、()是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的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
A身份B地位C角色D职业
8、“石头不是文化,用石头做出来的石器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A创造性B习得性C共享性D累积性
9、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A文化集丛B文化模式C文化结构D文化特质
10、()又称文化杂交。
A文化采借B文化传播C文化冲突D文化融合
11、()是人们学习并获得维持生存状态和改善生活质量本领的过程。
A政治社会化B价值观念社会化C生活技能社会化D行为社会化
12、()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A基本社会化B再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
13、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是()A库利B舒茨C戈夫曼D加芬克尔
14、()是指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A竞争B交换C合作D冲突15、现代社会学通常采用特定的符号图式分析家庭结构,表示()
A血缘关系B领养关系C亡故关系D入赘关系
16、一般地说,家庭建立的基础是()
A生产关系B婚姻关系C亲子关系D抚养与赡养关系
17、组织与初级群体最显著的区别是()
A正式而明确的制度化规定B对其成员有明确的角色规定C有一定的权威体系D组织规模比较大
18、过度照章办事会产生()的弊端。
A官僚主义B形式主义C文牍主义D欠缺人情味
19、社会制度的核心是()
A价值标准B规范体系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
20、萨姆纳认为,虚荣产生社会的()
A自续制度B自足制度C自存制度D宗教制度
21、社区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于1887年在其著作《社区与社会》中提出
的。
A韦伯B滕尼斯C孔德D吉登斯
22、社区横向格局中,社区内的各个组织或个体之间的关系是()
A直接隶属关系B非直接隶属关系C正式关系D非正式关系
23、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属于()
A基本社会化B再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
24、按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而互相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称之为()A阶级B阶层C等级D社会分层
25、按所偏离的社会行为准则的标准,可把偏差行为分为()
A违法行为、犯罪行为、违规行为B犯罪行为、违规行为、违章行为
C违法行为、违规行为、违章行为D违法行为、犯罪行为、违章行为
26、从生物学角度解释犯罪,提出生理退化使犯人看上去就像罪犯的是()
A谢尔顿B隆布罗梭C戈林D雅各布
27、社会问题往往不是单个独立地出现,而是呈群状出现,破坏性更大,这体现了社会问题的()特征。
A群体性B特殊性C复杂性D普遍性
28、人口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老龄化问题、环境问题等属于()
A结构性社会问题B制度性社会问题C偏差性社会问题D自然性社会问题
29、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人
A 0—10
B 0—20
C 0—30
D 0—40
30、按照社会变迁的性质与特点,社会变迁可分为()
A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B自发变迁与计划变迁
C社会进化与社会倒退D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二、多选题
1、社会学的建设时期,许多社会学工作者已能独立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开展各种类型的社会研究,如()
A许仕廉B张鸿钧C晏阳初D李景汉E费孝通
2、社会学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是()
A筹划阶段B准备阶段C实施阶段D总结阶段E评价阶段
3、社会解组理论认为,社会解组的形式有()
A文化冲突B无序状态C价值崩溃D自然灾害E社会变迁
4、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
A物质形态要素B精神形态要素C语言符号要素D社会关系E社会组织5、社会网络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社会网络的形成是地缘、血缘、学缘、业缘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B社会网络反映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C社会网络是经过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D社会网络对个人来说具有效益E社会网络是相对稳定的
三、名词解释题
理想类型;社会关系;文化;参照群体;社会安全网;
四、简答题
简述阶级、阶层和社会分层;
简述社会现代化的特征;
简述社区的功能;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简述第三部门组织的特征;
五、论述题
联系实际阐述家庭的功能变化及家庭建设的意义;
联系实现阐述单位制的消解与城市社区建设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