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前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力发电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前景

(开题报告)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经济0902

姓名:**

学号:**********

2011年12月15日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自然大灾害的接踵而至,再次为我们敲响了环境危机的警钟。化石燃料的稀缺、温室效应的加剧,更是使全球面临着能源挑战。在此环境下,新能源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发展,其中风电是目前最具优势的新能源。

近20年来,德国、美国、丹麦、中国等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究可以商业运营的风力机,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可利用率从原来的50%提高到98%,风能利用系数超了40%。由于采用计算机技术,安全保护措施更加完善,并且实现了单机独立控制、多机群控和遥控,实现了无人值守。而风力发电随着技术的提高,容量的增大,风力机的大规模生产,造价大大的降低,因此风电成为最廉价的电源之一。

据悉目前全世界每年燃烧煤所获得的能量,只有风力在一年内所提供能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国内外都很重视利用风力来发电,开发新能源。在中国,风电能源市场正处于启步阶段,市场潜力巨大,因此怎样更好的利用风力发电是我们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怎样运用这样巨大的一个资源宝库造福人民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然而,风力发电进展的并不是十分迅速,这其中又受着很多因素的制约,许多专家目前认为中国风电已经陷入了非理性发展,风电产能过盛的同时却受制于技术落后、并网运行难等因素。因此目前只有摆脱了这些不利因素,我们才可能在风力发电一行业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冷静思考根源,打破现有桎梏,走出风电的瓶颈期。

到底是哪些因素制约着风力发电的发展?面对着如此巨大的风能,为何我国风力发电水平迟迟难以拥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到底该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在这里,我们希望通过一些实例与理论的综合分析找到答案。

二、文献综述

2.1各方资料显示我国风电现状

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不可再生资源被消耗掉,在消耗过程中也引起了诸多环境问题,而可再生资源由于其优越性逐渐成为人类利用的重要资源。风能在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中走到了时代的前列,如何将风能转为电能成为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大了对风电项目的研究与推广力度,我国政府亦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政策的支持下,我国风电产业显示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各地已经开始主动研制并从国外引进风电机组,探索建设风电场。80年代,我国试制出的国产55kW风电机组在福建平潭成功并网。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颁布,明确支持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在配套政策支持下,中国风电规模化发展开始起步,据统计,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风电总装机连续5年实现翻番,截至2010年底,中国以约4182.7万千瓦的累积风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较2009年同比大增62%。按照国家电网此前出具的研究报告,到2015年,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吸纳风电上网的规模达1亿千瓦时,到2020年可达到1.5亿千瓦时。

2.2对风电研究的现状

2.2.1学者分析制约我国风电发展的因素

1)产能过剩与并网发电难

一方面,有学者提出我国风电产业的高速度、大规模集聚扩张的态势必然会在一个时期或阶段带来产能过剩的问题。虽然发展风电项目面临许多困难,但由于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认为这一市场的潜力巨大,故而积极投入到这一行业中。而这一相对有限或单方面认为潜力巨大的市场,因为大量企业的涌入而被“稀释”,进而导致供过于求,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产能过剩的结果势必导致恶性竞争,为了求得生存和占领市场,企业间必然要打价格战。这样一来,这些企业必然会有一次重新洗牌,大批企业将面临倒闭、破产的风险。

另一方面,有学者认为风电并网问题是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突出瓶颈。风电的特点决定了其负荷难以保持稳定,更不可能与用电负荷同步变化,必须有其他电源承担适应风电负荷变化要求,增加发电调整能力、调峰能力和储能能力。针对中国现状,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多是当地电网系统小,用电负荷少,对风电的消纳能力不足,这就看出我国跨区电网互联规模小,不利于风电在更大范围内消纳。因此,在这方面解决的关键在于加大跨区联网建设的力度。

2)核心能力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风电产业迅速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设备制造业和技术创新比能力停滞于“引进和消化吸收”的阶段这一问题。成熟的风机制造业是发展风电的基础,而长期以来,我国风机制造研发投入严重不足,风电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能力不强,没有国家研发机构、公共测试平台、相关标准及检测、认证体系,不掌握大型风机总体设计和集成技术,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低。目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多与外商合作,处于从带料加工到合作生产或购买许可证国内组装的发展过程。因此我国难以掌握风电机组的核心技术,此外,受人才、技术、工艺和材料等多种原因的制约,我国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能力薄弱。

3)统一规划功能减弱

电源、电网统一规划是中国电力工业几十年发展的成功经验,但电力体制改革以后,电源、电网统一规划的功能逐步减弱。在风电连续四年超常规发展的背景下,统一规划减弱造成风电与电网建设速度不同步的矛盾逐步显现。由于缺乏风电与电力市场的统一规划,风电建设进度与用电市场需求不适应,直接导致了风电发展的市场“瓶颈”。

4)设备可靠性问题突出

近几年在政策大力支持下,通过技术引进,我国基本掌握了兆瓦级风电机组制造技术,但风电的关键设备及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风电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成为软肋,设备质量特别是关键部件的质量亟待提高。再加上我国风电产业急速发展,大量风机匆忙上马,设备从研发到实际运行的时间大大缩短,这样由于研发技术准备不足而导致风机在运行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5)配套政策不完善、激励措施不足

由于风电不具有常规电源调峰、调频、调压和备用等方面的能力,需要电力系统其他电源及电网替风电承担更多的责任,付出相应的代价。现有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是按照有利于促进风电发展的思路设计的,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和发电企业建设风电场的积极性,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