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解读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16年版)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
1、暴露后预防处置的内容包括: ➢①尽早进行伤口局部处理; ➢②尽早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③需要时,尽早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狂犬 病人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
2、判定暴露级别后,应根据需要尽早进行伤口处 理;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应当采取的处置措 施并获得知情同意后,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狂犬病暴露分级
➢ 按照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Ⅰ级暴露:①接触或喂养动物;②完好的皮肤被舔;③ 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 排泄物。
Ⅱ级暴露:①裸露的皮肤被轻咬;②无出血的轻微抓伤 或擦伤。【首先用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 当肉眼难以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 则表明皮肤存在破损(此法仅适于致伤当时测试使 用)】。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年12月
概述
➢ 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以中枢神 经系统损伤为主的急性传染病。
➢ 临床特征: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 进行性瘫痪等
➢ 此病为人畜共患,是一种自疫源性疾病,人发病后病死率 几乎100%。畜狂犬病可为钝拙感染,不发病
典型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
2前驱期 3兴奋期 4麻痹期
从暴露到发病前无任何症状的时期,一般 为1-3个月,极少数短至两周以内或长至一 年以上,此时期内无任何诊断方法
5昏迷和死亡
Hale Waihona Puke 典型的临床表现:1潜伏期
2前驱期 3兴奋期 4麻痹期
5昏迷和死亡
一般为2-10天(通常2-4天)。 1)通常以不适、厌食、疲劳、头痛和发热 等不典型症状开始 2)50%-80%的患者会在原暴露部位出现 特异性神经性疼痛或感觉异常(如痒、麻 及蚁行感等)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2016版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FUZHOU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主要传染源为犬,兽用疫苗接种率低
伤人动物来源及构成
家养伤人动物兽用疫苗接种状况 复旦大学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FUZHOU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流脑
丙肝
出血热
梅毒
出血热
9
流脑
丙肝
流脑
新生儿破 伤风
乙脑
甲型
H1N1流 感
乙脑
梅毒
10
痢疾
出血热
新生儿破 伤风
乙脑
新生儿破伤风
流行性 感冒复旦大麻学 疹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FUZHOU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15年全国狂犬病疫情
27省报告801例,较14年下降13% 广西(110)、河南(78)、湖南(75)、贵州(62) 和云南(57)位居前五,占全国总数的48%。
复旦大学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FUZHOU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近年我国狂犬病发病趋势
2012
2013
复旦大学 2014 2015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FUZHOU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低发省份疫情仍有波动或一过性升高
报 告 病 例 数 (例 )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 高度嗜神经性 • 向心性移动 • 离心性播散
(五)、狂犬病的发病机理
(一)局部组织内繁殖期 病毒自咬伤部位侵入后,于伤口的横纹肌肌 梭感受器神经纤维处聚集繁殖,以后再侵入附近的末梢神经。从局部伤 口至侵入周围神经的间隔时间一般为3日以内,也有认为病毒在入侵处可 停留2周之久,甚或更长(占潜伏期的大部分时间)。
• 病原学特点:
• 抵抗力弱:一般消毒药、加热、日光的紫外线都可将其 灭活
• 对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 、乙醇、过氧化 氢、高锰酸钾、碘制剂以及季铵类化合物(如苯扎溴铵) 等敏感。1:500 稀释的季胺类消毒剂、45%-70%乙醇、 1%肥皂水以及 5%-7%碘溶液均可在 1 分钟内灭活病毒, 但不易被来苏水溶液灭活
(二)侵入中枢神经期 病毒沿周围神经的轴突以逆轴浆运动的方向向 中枢神经系统“向心性”移行,其速度约5-100mm/天。到达背根神经 节后,病毒即在其内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主 要侵犯脑干和小脑等处的神经元。
(三)向各器官扩散期 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运动轴突的顺向轴浆向周 围神经离心性扩散,侵入各组织与器官,其中尤以唾液神经核、舌咽神 经核和舌下神经核受损,临床上可出现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 状。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乃交感神经受刺激所致,迷走神经节、交感神 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时可引起病人心血管功能紊乱或突然死亡。
图1 1996~2015年重庆市狂犬病报告病例数
(二)、概念
• 人狂犬病:人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发的 一种人兽共患急性致死性传染病。
• 三个关键词:
狂犬病毒引发 人兽共患 致死性传染病
(三)、狂犬病的危害
• 动物源广泛存在,难以控制 • 无药可治 • 病死率几乎100%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解读讲义
WHO发布关于狂犬病疫苗接种的立场文件,对2007年的立场文件进行了更新
2013年
WHO发布第2版狂犬病专家报告(982报告),相较2005年的WHO专家报告有较大改动
我国狂犬病暴露后处置的依据
2006
卫生部 狂犬病暴露后 处置工作规范 (2006版)
2007
中国疾控 狂犬病暴露 预防处置操作指南 (2007版)
狂犬病预防 控制技术指
南解读
目 录
CONTENTS
01 2016版技术指南概况 02 人间狂犬病的预防建议 —— 暴露前预防 03 人间狂犬病的预防建议 —— 暴露后预防 04 热点问题解答
第一章 2016版技术指南概况
The First Chapter
相关国际技术文件进行更新
伤口使用消毒剂 十日观察法条件更苛刻——只针对犬和猫,至少两次免疫 风险评估……
十日观察法的临床应用:确定启动?终止? 启动 —— 被动物咬伤后观察十日,是否启动开始处理,适用于无人狂犬病低风险地区 终止 —— 被动物咬伤后立即开始处理,观察十日,再定是否终止继续处理
注 —— 我国属于高风险地区,只能用于终止,但十日后只剩1或2针疫苗,终止得不偿失
PART 02
暴露的分级
暴露的分级
2009
卫生部 狂犬病暴露 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2009版)
2016
中国疾控 狂犬病
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2016版)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国家级技术文件
适用对象—— 从事狂犬病暴露防控的各级各类专业人员 ◆ 疾控机构 ◆ 犬伤门诊 ◆ 医疗机构感染科和急诊科
制定原则—— ◆ WHO文件、美国CDC文件、科学文献等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附件: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Human Rabi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201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1月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前言 (4)一、病原学和实验室诊断 (5)(一)病原学 (5)(二)实验室诊断 (7)二、临床学 (9)(一)发病机理 (9)(二)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12)1.狂犬病暴露者的伤口感染 (12)2.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13)3.诊断标准 (15)三、流行病学 (17)(一)疾病负担 (17)(二)感染动物来源 (18)(三)我国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 (19)四、人用狂犬病疫苗 (22)(一)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历史和现状 (22)(二)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历史和现状.. 24 (三)人用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的演变 (26)(四)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机制、毒株及质量标准 (27)(五)疫苗的血清学效果评价 (29)1.暴露前免疫 (30)2.暴露后程序 (30)3.特殊人群 (32)4.疫苗效力及免疫失败 (33)5. 疫苗安全性 (35)(六)暴露前及暴露后预防成本效益评价.. 36 五、被动免疫制剂 (37)(一)被动免疫制剂的种类 (38)(二)被动免疫制剂的作用机制 (39)(三)被动免疫制剂的保护效果 (41)(四)被动免疫制剂的安全性 (43)(五)经济成本与研究进展 (43)六、人间狂犬病的预防建议 (44)(一)暴露前预防 (44)1. 基础免疫 (44)2. 加强免疫 (45)3. 使用禁忌 (46)(二)暴露后预防 (46)1. 暴露的定义与分级 (46)2.暴露后处置 (48)3.再次暴露后的处置 (55)4.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置 (56)5.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服务实施 (60)附表1 (65)附表2 (66)参考文献 (68)摘要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 抵抗力弱:一般消毒药、加热、日光的紫外线都可将其 灭活
• 对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 、乙醇、过氧化 氢、高锰酸钾、碘制剂以及季铵类化合物(如苯扎溴铵) 等敏感。1:500 稀释的季胺类消毒剂、45%-70%乙醇、 1%肥皂水以及 5%-7%碘溶液均可在 1 分钟内灭活病毒, 但不易被来苏水溶液灭活
传播途径:
A 通过感染动物咬抓伤的伤口感染 B 通过粘膜污染感染 C 新鲜的伤口未愈合伤口被感染动物带毒的唾液污染 • 易感人群: 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病例呈现“三多”的特征:农村地区病例较 多;男性病例数约为女性的 2 倍;15 岁以下儿童和 50 岁以上人群发 病较多。
重庆疫情概况
报告发病数(例)
• 暴露后处置是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及时、科学和彻底的暴露后预防处置能够避免狂犬病的发生。为指 导基层疾控机构做好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尤其是暴露后的预防处置 ,降低狂犬病所致死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参考世界 卫生组织和美国疾控中心的技术指南,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 定了《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 版) 》 。
• 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医师在判定暴露级别 后,根据需要,要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在告 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应当采取的处置措施 并获得知情同意后,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三)伤口处理
• 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
• 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则 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清洗或者消毒时如果疼痛剧烈,可 给予局部麻醉。
伤口缝合及抗感染处理
• 外科清创术:所有严重的咬伤伤口(如:撕裂伤、贯通伤、穿刺 伤等)均需进行彻底的外科清创术。术前要根据伤口部位、手术 大小及方式等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详细解读[专家专业]
专家资料
10
我国属于狂犬病高风险地区
WHO按风险将上述国家和地区分为无风险、低、中、高风险四个类别。 高风险:持续的犬与犬间传播狂犬病病毒的国家或地区和/或有吸血蝙 蝠狂犬病报告的地区。
专家资料
11
十日观察法
• WHO建议:在犬和/或野生动物狂犬病存在地方性流行的 地区,当疑似暴露后应立即进行暴露后预防!
• 我们国家目的是;用于确定终止
专家资料
12
十日观察法具体操作
• 在不能找到伤人动物进行实验室检测或观察的情况下,应完成整个暴 露后治疗程序
• 下列情况下,在保证正确伤口处理的前提下,可终止或推迟暴露后治 疗
• 1). 在10 日观察期内能够确认伤人动物(主要是可限制其活动的家 养犬、猫和雪貂)曾连续2次接受过有效的狂犬病疫苗免疫,且仍健 康存活时。
• 2). 在可以对伤人动物实施安乐死的情况下,如通过实验室检测, 确认该动物狂犬病阴性时。
• 在过去3个月内,接受过暴露前预防免疫或暴露后治疗时可以不启动
专家资料
13
暴露类型
暴露的分级
2016版指南
2009版规范
I 有接触未受伤 完整皮肤接触
II 受伤没有出血
接触或喂养动物; 完好的皮肤被舔; 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 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 接触狂犬病病毒的实验室人员风险极高,建议每6个月监测一次血清 中和抗体水平;
• 兽医、动物疫控部门等建议每2年监测一次血清中和抗体水平。 • 当血清中和抗体水平<0.5 IU/ml时需加强接种1剂。如大于等于0.5IU
无需加强
专家资料
5
暴露前预防: 使用禁忌
• 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暴露后无任何禁忌 • 但暴露前使用需要风险评估,有一定禁忌,禁忌如下: • 对疫苗过敏者 • 患急性发热性疾病、急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活动期 • 妊娠 • 免疫缺陷者和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完成暴露前接种后建议进行抗体检测。 • 对一种品牌疫苗过敏,可更换另一种品牌疫苗继续接种。
狂犬病预防控制(2016版)指南解读
降病毒途径一 —— 伤口的外伤处置
原理 ——
1、物理性:伤口冲洗 —— 肥皂水15分钟(新版指南无浓度限制),生理盐水冲洗 2、化学性:消毒处理 —— 具有病毒灭活的消毒剂(稀碘伏、苯扎氯铵) 3、免疫性:局部被动免疫制剂
步骤 ——
共分9步
伤口的外伤处置——步骤 1
1
检查伤口并记录
1、首先检查受伤情况;
猫咬伤特点
伤 口:伤口较深(由于猫牙锋利)多数是刺伤、也常常并发擦伤、 撕裂伤、撕脱伤。多见穿透肌腱、关节、骨骼及神经;
细菌学:出血败血性巴氏杆菌是感染重要因素、毒性极强70-90% 猫口腔有该菌、大部分抗菌素敏感; 感染率:30-50%甚至高达80%以上、感染潜伏期6小时、24小时很 明显(普通感染要3天)
制定原则—— 国家级技术文件 ◆ WHO文件、美国CDC文件、科学文献等 科学证据 ◆ 切实可行,推荐意见符合中国防控实际
适用对象—— 从事狂犬病暴露防控的各级各类专业人员 ◆ 疾控机构 ◆ 犬伤门诊 ◆ 医疗机构感染科和急诊科 开展防控工作时参考 供大家
2016版指南修改的核心内容
对伤口处理更加强调及重视,并对这一步骤提出更高要求
哺乳动物咬伤感染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物种 伤口部位
高 危 猫、人、灵长类、猪 手、膝盖以下、口部贯穿、关节
低 危 狗、啮齿类 头面部、口腔粘膜
伤口类型
患者
穿刺伤、大面积挫伤、重污染、时间长久
老年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应用激素 及免疫抑制剂、营养不良、放化疗等
表浅、清洁、新鲜
预防伤口感染
·
猫、狗咬伤后发生感染3% - 18%,3% - 80%,猫咬伤是深的刺伤, 而狗咬伤是开放性撕裂伤
在疫苗能够产生可检测到的抗体前(7天) 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患者被感染后的第 一周提供被动保护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狂⽝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近期,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办公室指定的《狂⽝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发布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官⽹,现整理如下,供⼴⼤医⽣参考学习。
摘要狂⽝病是由狂⽝病病毒感染引起的⼀种动物源性传染临床⼤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咽肌痉挛、进⾏性瘫痪等。
近年来,狂⽝病报告死亡数⼀直位居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给⼈民群众⽣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指导基层疾控机构做好狂⽝病的预防控制⼯作,尤其是暴露后的预防处置,降低狂⽝病所致死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组织专家,参考世界卫⽣组织和美国疾控中⼼的技术指南,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狂⽝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 6 版)》。
本指南系统回顾了狂⽝病的病原学、临床学、实验室诊断、流⾏病学、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的种类、机理、效果、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置,以及暴露预防处置⽅法等内容的科学证据,在此基础上对狂⽝病暴露前和暴露后预防处置的伤⼝处置、疫苗接种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等技术给出了推荐建议。
本指南适⽤于从事狂⽝病防控⼯作的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狂⽝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医疗机构感染科和急诊科等专业⼈员。
根据狂⽝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指南今后将不断更新、完善。
病原学和实验室诊断1. 病原学狂⽝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属于单负病毒⽬(Mononegavirales)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病毒属(Lyssavirus)。
狂⽝病病毒颗粒呈⼦弹状,长 100~300nm,直径约 75nm。
病毒基因组长约 12kb,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 RNA,从 3' 到 5' 端依次编码 5种结构蛋⽩,分别为核蛋⽩(Nucleoprotein,N)、磷蛋⽩(Phosphoprotein,P)、基质蛋⽩(Matrixprotein,M)、糖蛋⽩(Glycoprotein,G)和依赖 RNA 的 RNA 多聚酶(RNA 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or Large protein,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日观察法
• WHO建议:在犬和/或野生动物狂犬病存在地方性流行的 地区,当疑似暴露后应立即进行暴露后预防!
• 我们国家目的是;用于确定终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十日观察法具体操作
• 在不能找到伤人动物进行实验室检测或观察的情况下,应完成整个暴 露后治疗程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暴露的定义与分级 暴露后处置 再次暴露后的处置 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置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服务实施
暴露后预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有可能提供病毒的动物
• 高风险:
✓ 犬和猫 ✓ 野生哺乳动物 ✓ 蝙蝠(属于III级暴露)
• 低风险:家畜:牛、羊、马、猪 • 无风险:哺乳动物以外的动物
• 特例:人
新版增加:
暴露于啮齿类动物、家兔或野 兔时通常无需接受狂犬病暴露 后免疫预防。(只适用美国) 个人建议划归低风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十日观察法
• 目的:用于确定启动还是终止? • 新版指南只是给大家一个了解,并没有要求必须执行,况且我国目前
没有执行的条件(谁观察?哪里观察?哪里检测?失败后的法律风险 谁承担?况且我国情况复杂,动物淘汰率高,免疫覆盖率非常低) • 积极意义,消除部分恐狂症患者的疑虑
• 下列情况下,在保证正确伤口处理的前提下,可终止或推迟暴露后治 疗
• 1). 在10 日观察期内能够确认伤人动物(主要是可限制其活动的家 养犬、猫和雪貂)曾连续2次接受过有效的狂犬病疫苗免疫,且仍健 康存活时。
• 2). 在可以对伤人动物实施安乐死的情况下,如通过实验室检测, 确认该动物狂犬病阴性时。
2016版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解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王传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暴露前预防 暴露后预防
人间狂犬病的预防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基础免疫 加强免疫 使用禁忌
暴露前预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暴露前预防: 基础免疫
• 适用人群:高概率接触到病毒的人
• 所有持续、频繁暴露于狂犬病病毒危险环境下的个体均推荐进行暴露 前预防性狂犬病疫苗接种
• 新版增加:建议到高危地区旅游的游客、居住在狂犬病流行地区的儿 童或到狂犬病高发地区旅游的儿童进行暴露前免疫。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接触或者喂养动物, 完好的皮肤被舔。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
III 出血的损伤或 者粘膜接触
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
伤;
伤或者抓伤,
破损皮肤被舔舐;
破损皮肤被舔,
粘膜被动物唾液污染;
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
暴露于蝙蝠。
发生在头、面、颈部、手部和外
生殖器的咬___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暴露后处置
• 处理一:最大限度降低污染于伤口内病毒的含量 尽早进行伤口局部处理; 需要时,尽早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抗
• 在过去3个月内,接受过暴露前预防免疫或暴露后治疗时可以不启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暴露类型
暴露的分级
2016版指南
2009版规范
I 有接触未受伤 完整皮肤接触
II 受伤没有出血
接触或喂养动物; 完好的皮肤被舔; 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 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 免疫程序:
• 第0、7、21天(或28天)分别接种1剂,共3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暴露前预防:加强免疫
• 定期加强:
• 风险极高、频繁接触: 如接触狂犬病病毒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和 兽医
• 免疫程序:
• 接触狂犬病病毒的实验室人员风险极高,建议每6个月监测一次血清 中和抗体水平;
暴露的定义
• 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 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 膜直接接触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组织。
• 新版增加:罕见情况下,可以通过器官移植或吸入气溶胶而感染狂犬 病病毒
• 真正的暴露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 一、接触到狂犬病病毒 • 二、皮肤有破损或粘膜接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我国属于狂犬病高风险地区
WHO按风险将上述国家和地区分为无风险、低、中、高风险四个类别。 高风险:持续的犬与犬间传播狂犬病病毒的国家或地区和/或有吸血蝙 蝠狂犬病报告的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兽医、动物疫控部门等建议每2年监测一次血清中和抗体水平。 • 当血清中和抗体水平<0.5 IU/ml时需加强接种1剂。如大于等于0.5IU
无需加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暴露前预防: 使用禁忌
• 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暴露后无任何禁忌 • 但暴露前使用需要风险评估,有一定禁忌,禁忌如下: • 对疫苗过敏者 • 患急性发热性疾病、急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活动期 • 妊娠 • 免疫缺陷者和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完成暴露前接种后建议进行抗体检测。 • 对一种品牌疫苗过敏,可更换另一种品牌疫苗继续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