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复习内容(曼昆)

合集下载

曼昆试题集经济学基础试题

曼昆试题集经济学基础试题

经济学基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C )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的无限稀缺C.资源的相对有限D.欲望的相对有限2、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A )A.人们时刻面临选择B.人们的生活水平会不断下降C.需要用政府计划来配置资源D.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来买3、稀缺性问题(C)A.只存在于依靠市场机制的经济中B.只存在于依靠中央计划机制的经济中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 D.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中4、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整个经济如何实现最大化D.国民收入的决定5、经济学上的需求是指人们的( C )A 购买欲望B 购买能力C 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D 根据其购买欲望所决定的购买量6、如果X商品价格上升,引起Y商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相当于增加),则( A )A. X与Y是替代商品B. X与Y是互补商品C. X与Y是独立品D. X与Y无法确定7、当汽车油价急剧上涨时,对汽车的需求将( A )A.减少B.保持不变C.增加D.以上都有可能8、如商品甲和乙是互补品,甲的价格提高将导致( B )A.乙的需求曲线右移B.乙的需求曲线左移 //减少C.乙的供给曲线右移D.乙的供给曲线左移9、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商品价格上升5%将使( D )A.需求量的增加超过5% B需.求量的增加小于5%C.需求量的减少超过5%D.需求量的减少小于5%/*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比)/(价格量变动比)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的需求量往往富有弹性必需品往往缺乏弹性奢侈品往往富有弹性 */// 当弹性大于1是为富有弹性;当弹性小于1 缺乏弹性;//当弹性等于1, 为单位弹性。

当收入减少时需求减少是正常物品// 当收入减少时需求增加是低档物品10、如果价格上升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2%,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A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具有单位弹性D.完全无弹性// 设单价为x 总支出为y 涨价后 (102%*y) /(110%*x) =0.92y/x//弹性=(1-0.92)/0.1=0.8<1 缺乏弹性11、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想要的数量都已有了,这时( D )A.总效用为零B. 边际效用小于零C. 边际效用最大D.总效用最大/*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

(完整版)曼昆宏观经济学精要笔记

(完整版)曼昆宏观经济学精要笔记

(完整版)曼昆宏观经济学精要笔记-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宏观经济学讲义整理N·格里高利·曼昆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一、宏观经济学:1、一个核心问题——政府应该而且能够干预经济吗?2、两个流派3、三大模型4、四大目标二、曼昆宏观:1、宏观应该是一个整体2、年轻、不完善的学科3、三大指数:①经济增长(GDP) ②通货膨胀(CPI)③失业率三、三种价格情况1、价格刚性2、价格粘性3、价格弹性第二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一、三大数据1、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国的总收入及其用于产品与服务产出的总支出 2、消费物价指数(CPI ):衡量物价水平 3、失业率:失业者在劳动力中的比例 二、存量与流量存量(stock ):时点上的数量,如个人的财富、失业者人数、经济中的资本量、政府的债务等。

流量(flow ):每一单位时间内的数量,如GDP 、个人的收入和支出、失去工作的人的数量、经济中的投资量、财政预算赤字等 三、计算GDP 的注意事项 ①二手车并不包含在GDP 中 ②存货属于GDP ③住房在GDP 之中 ④耐用品不属于GDP⑤那些非生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 中,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赌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⑥股票不是GDP 四、GDP 平减指数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实际GDP:按一组不变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GDP 平减指数=GDP名义实际GDP五、支出的组成部分 Y C I G NX =+++注意:①投资可以是正可以是负,如存货减少,存货投资就是负的。

②转移支付不是CDP 的一部分 六、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①国名生产总值(GNP )=GDP+来自外国的要素支付 -面向外国的要素支付 ②国名净产值(NNP )=GDP -折旧 ③国民收入(NI )=NNP -间接企业税④个人收入(PI )=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净利息+股息+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⑤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个人收入-个人税收和非税收支出 七、消费物价指数 CPI 衡量如: CPI=()()()()525200622006⨯+⨯⨯+⨯现期苹果价格现期桔子价格苹果价格桔子价格 注:CPI 是拉斯拜尔指数,GDP 平减指数是帕氏指数 八、失业率、劳动力参与率 失业率=100%⨯失业人数劳动力劳动力参与率=100%⨯劳动力成年人口第三章 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一、生产函数(),Y F K L =1、规模报酬不变:(),zY F zK zL =2、长期和短期分析 长期:(),Q F K L = 短期:(),Q F K L =3、齐次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 如,1Q AK L αα-=()(),,F zK zL zF K L = 4、要素市场与企业的均衡分析W MPL P =(劳动的边际产量=实际工资) 二、国民收入 1、欧拉定理劳动:L W MP P =( WP 为实际工资,即真实的价格,真实的货币供给) 资本:K LMP P =2、进一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α为资本的份额) 1Y AK L αα-=∴ (1)L Y MP Lα=- K Y MP Kα= ⇒1L K MP MP αα-=,即长期中国民收入在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划分大体上式不变的。

曼昆经济学原理考点

曼昆经济学原理考点

曼昆经济学原理考点
曼昆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教学的经典教材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经济学概念和理论。

以下是一些曼昆经济学原理的考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1. 稀缺性和选择: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们的选择行为。

人们面临着有限的资源,需要通过做出不同的选择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

2. 机会成本:做出选择意味着放弃其他选择,而放弃的选择所带来的成本被称为机会成本。

学会权衡利弊,考虑机会成本是经济学分析的重要方法。

3. 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边际效益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或消费所带来的额外收益,而边际成本则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或消费所需的额外成本。

了解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对于优化资源配置至关重要。

4. 供求关系和市场均衡: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当供求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价格和数量稳定。

5. 市场失灵:尽管市场通常可以有效分配资源,但有时会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例如垄断、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

了解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后果,以及可能采取的政策措施,是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6. 政府干预:政府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政府如何
通过税收、补贴、管制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并了解这些干预的经济效果,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7. 经济增长和经济循环:经济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经济循环则指的是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循环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对于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至关重要。

以上仅是曼昆经济学原理的一些考点,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经济学原理。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含重点图表)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含重点图表)

《曼昆一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第1篇导言懐1章经济学十夭原理尤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人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9边际成本來做出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动。

在经济学中,激励起着中心作用。

价格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

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

市场失灵的原因:垄睡: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市场势力。

生产率取决于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及町用的技术。

・经济学十人原理人们如何做出决策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酋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人们如何相互交易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办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整体经济如何运行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循环流向图:•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Z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P26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町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P28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不同物品Z间的权衡取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权衡収舍可以改变。

・人篡数经济学家一致同意的十个主张訂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时,经济的总产量就增加了。

贸易町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因为它使人们町以专门从事他们具冇比较优势的活动。

第2篇市场如何运行环■章供给与需求的両珈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两个特征:1.可供销售的物品时完全相同的;2.买者和卖者人数众多,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影响市场价格。

•影响买者的变屋:价格、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嗜好、预期、买者的数量。

经济学基础学习知识(曼昆)课后习题集规范标准答案

经济学基础学习知识(曼昆)课后习题集规范标准答案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为每个关键术语选择一个定义关键术语定义--------------稀缺性1、在社会成员中平等地分配利益的特征--------------经济学2、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的状况--------------效率3、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欲望--------------平等4、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理性5、市场上只有一个买者的情况--------------机会成本6、利己的市场参与者可以不知不觉的使整体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理--------------边际变动7、社会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激励8、社会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经济9、经济活动的波动--------------产权10、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影响时的情况--------------“看不见的手”11、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市场失灵12、对现行计划的增量调整--------------外部性13、研究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市场势力14、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垄断15、一个人或一群人不适当的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生产率16、某种引起人行动的东西--------------通货膨胀17、一个人拥有并使用稀缺资源的能力--------------经济周期18、为了达到目标而尽可能系统性的做到最好二、判断正误--------------1、当政府用税收和福利再分配收入时,经济变得更有效率。

-------------2、当经济学家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时,他们是指所有经济决策都涉及权衡取舍。

-------------3、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概念描述了公司经营如何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伸到消费者的钱包中。

(完整版)《曼昆—宏观经济学》重点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曼昆—宏观经济学》重点总结,推荐文档

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GDP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个别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个经济,包括通货膨胀、失业率和经济增长。

一GDP1 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2 组成:GDP(用Y代表)被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Y = C +I +G +NX3 实际GDP与名义GDP:实际GDP=名义GDP-通货膨胀率,衡量的是生产的变动,而不是物价的变动。

4 GDP平减指数:,是经济学家用来检测经济平均物价水平,从而监测通货膨胀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GDP deflator)5 GDP与经济福利:•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特别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GDP没有包括的另一种东西是环境质量。

•GDP也没有涉及收入分配。

二衡量收入的其他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国永久居民(称为国民)所赚到的总收入。

它与GDP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而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是一国居民的总收入(GNP)减折旧的消耗。

•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第24章生活费用的衡量—CPI一CPI1 定义: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 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2 计算:定义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消费者物价指数=*1003 衡量生活费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替代倾向新产品的引进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

4 GDP平减指数与消费者物价指数差别1:GDP平减指数反映了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消费物价指数反交映了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整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整理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1.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服务。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因此,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如何相互影响以及分析影响整个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2.人们如何做出决策由于-个经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所以我们的经济学学习就应该从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开始:原理一:人们而临权衡取舍为了得到一件喜爱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喜爱的东西。

做出决策要求人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

效率(efficient):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平等(equality):是指将这些利益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在很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明显。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曲所放弃的东西。

机会成本(opportunity):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

在机会成本为既定的条件下,理性人(rational people)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

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理性人通常比较边际收益(marginal benefit)与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来做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为。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胁做出反应激励(incentive)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

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做出决策,所以,他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他们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曼昆《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曼昆《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一、题型名词辨析(4分×5=20分)选择题(1分×20=20分)判断题(2分×10=20分)计算题(10分×2=20分)论述题(10分×2=20分)二、知识点第1章•理解稀缺性、经济学、机会成本、边际、激励以及市场失灵、外部性和通货膨胀等术语的含义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与他人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边际变动:对行动变化微小的增量调整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熟悉经济学的十大原理1、人们面对权衡取舍,有所得必有所失,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2、所得的成本就是放弃的东西,真正的成本不是会计成本,而是机会成本。

3、增量大小的比较决定选择,边际分析是经济学分析的关键。

4、人们根据刺激做出决策,并随刺激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5、交换可以使有关各方都得到好处。

6、市场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

7、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局限,如市场失灵、外部性和垄断等。

8、一国生产能力的大小决定国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9、货币发行过多可能造成通货膨胀。

10、短期中,失业和通胀之间有替代关系。

•领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的含义做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

(大炮vs黄油;环境vs收益;效率vs公平)第2章•理解循环流向图与生产可能性边界这两个模型的内容循环流向图: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p21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表明了社会所面临的一种权衡取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改变。

经济学基础(精要版)第6版1_3章课后复习题详细讲解

经济学基础(精要版)第6版1_3章课后复习题详细讲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1—3章)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P17一、关键概念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其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

它与产出或收益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平等平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它是一个历史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不存在永恒的公平;它也是一个客观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涵不同对其的理解不同,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5.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

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设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边际变动边际变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激励是指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实际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

10.产权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其所交易东西的所有权,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使自己或他人在经济利益上受益或受损的权力。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曼昆版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曼昆版

《经济学原理》课程部分复习题(电子版)一、名词解释稀缺性机会成本外部性通货膨胀 GDP平减指数结构性失业市场失灵均衡价格均衡数量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公共物品私人物品边际成本边际产量规模经济价格歧视国内生产总值 CPI 比较优势货币中性自然产量率无谓损失经济利润沉没成本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会引起牛排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是()A、医生说多吃牛肉有损健康B、牛的饲养者宣传牛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C、牛排价格从3美元涨到4美元D、汉堡价格从每千克2美元降到1.5美元2、比萨和炸玉米饼是替代品,如果比萨价格上升,则()A、比萨的需求减少,炸玉米饼的需求增加B、两种商品的需求都减少C、炸玉米饼的需求量增加,比萨的需求量减少D、炸玉米饼的需求增加,比萨的需求量减少3、下列哪项不列入GDP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经济人为一座旧房屋买卖收取的佣金费C、政府为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D、保险公司收到的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4、经济学是研究个人、企业、政府以及整个社会在面对()时做出选择的一门社会科学A.必要性 B.贫困 C.稀缺 D.效率5、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卖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应该( ) A.适当降低价格 B.适当提高价格 C.保持价格不变 D.加大销售量6、一国的GDP大于GNP,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与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之间的关系是(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判断7、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的主要区别是( )A.产品差异程度 B.市场中厂商的数量C.长期当中厂商获得的利润D.进出行业的容易度8、我们必须在“是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的问题上作出选择,这主要是( )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利用问题C.资源配置问题D.选择的普遍性9、照相机和胶卷是( )A.非相关品B.独立产品C.互补产品D.互替产品10、假定某机器原来生产产品A,利润收入为200元,现在改生产产品B,所花的人工、材料费为1000元,则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是( )A.200元B.1000元C.1200元D.无法确定11、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A.实际所得B.主观感受C.没有购买的部分D.消费剩余部分12、一个行业的市场被几家厂商控制,他们通过操纵价格来决定这个行业产品的价格,这样的市场结构被称为( )A.完全竞争B.完全垄断C.寡头垄断D.垄断竞争13、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 )A.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B.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C.新房子需求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D.新房子需求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14、假定短期内在某一产量水平上,某厂商的平均成本达到了最小值,这意味着(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B.厂商获得了最大利润C.厂商获得了最小利润D.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15、某人的吸烟行为属( )A.生产的外在经济B.消费的外在经济C.生产的外在不经济D.消费的外在不经济16、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提高产品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属于(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预期的通货膨胀C.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D.惯性的通货膨胀17、公开市场业务是指( )A.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B.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C.中央银行规定对商业银行的最低贷款利率D.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实施监督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 )A.减少税收 B.制定物价管制政策C.增加政府支出D.增加公共事业投资19、利润最大化原则是()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B、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C、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D、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20、当存在正的外部经济影响时,()A、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B、社会边际成本小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小于私人边际收益;C、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小于私人边际收益;D、社会边际成本小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21、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A、外部经济B、内在经济;C、规模经济D、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总结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经济学导论1.稀缺:①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来讲,物品是希少短缺的②稀缺性:是经济物品的显著特征之一;并不意味着希少,而指不可以免费得到;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有其他经济物品交换③稀缺规律:商品普通是稀缺的,只能得到有限供应,必须通过价格或者其他形式进行分配④稀缺原因:一定时期内〔大前提〕,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2.选择的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抛却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注:理论上讲是资源改做他用的各种可能中最优的选择,但由于信息不彻底只能是其它使用中能获得的比较满意的选择3.经济学十大原理:①人们面临选择〔人们为得到一样东西,就不得不抛却另一样东西〕〔效率是社会从稀缺性资源中获得的最多的东西,平等是把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的分给社会成员〕②机会成本〔由于稀缺性,人们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方案的成本和收益〕③边际量〔人们通过比较边际利益和编辑成本而做出抉择〕④激励〔理性决策者会做出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决策〕⑤贸易会是每一个人的状况越来越好〔贸易可以使人们做最擅长的事〕⑥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家庭和企业→合意的市场结果;价格指引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⑦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失灵时即市场本身不能进行资源配置时,政府干预经济, 可以促进效率和平等;外部性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的影响〕⑧一国的生产水平取决于他的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生活水平的不同由于生产率不同〕⑨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水平上升⑩社会面临通货膨胀和短期失业之间的权衡〔↓↑〕第二章需求和供给1.需求〔人们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①需求表②需求曲线注:当供=需时,有均衡价格③需求定理:需求量与价格呈反向变化④影响需求的因素a 商品本身价格;相关商品价格b 消费者的收入与社会的公平程度;的偏好;的对未来的期望. 的数量与结构c 政府的消费政策⑤需求函数:需求量Qd=a –b P⑥需求的变化: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其他变化引起需求曲线的变化〔曲线的位移〕需求量的变化:商品本身价格变化, 引起需求曲线的变化〔点的挪移〕2.供给〔一定时期内,厂商愿意供给的商品量〕①供给曲线②供给定理:供给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③影响供给的因素: a 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b 厂商的目标;对未来的期望c 生产价格的变化;生产技术的变动 d 政府的政策④供给的变化: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其他变化引起供给曲线的变化〔曲线的位移〕〔技术引起〕供给量的变化:商品本身价格变化,引起供给曲线的变化〔点的挪移〕〔价格引起〕3.供求①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同一价格〔两曲线相交时〕②均衡价格的形成:供求双方在竞争中自发形成,是价格自发决定的过程〔市场机制下,供求不均衡状态会自己消失〕〔量等价不等,价等量不等〕③供求定理: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引起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的变化,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下降4.弹性〔弹性大,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大,则函数越倾斜,则通过降价增加产量〕①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涨价和降价产生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②需求价格孤弹性:即P 与Q 都取平均值a E>1 富弹性:需求变化比率>价格变化比率,奢靡品,较倾斜直线〔薄利多销〕b E<1 缺乏弹性:< ,生活必需品,较陡直直线〔谷贱伤农〕c E=1 单位弹性:= ,正双曲线d E=0 无弹性垂直x〔Q〕轴的直线〔价格如何变,需求量总不变〕e E = 无穷大平行于X 轴〔价格既定,需求无限〕③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可替代性;重要程度;用途广泛性;可支出比例;使用时间〔必须程度越大弹性越小;消费决策中,支出比例越大弹性越大〕④互补品:两种商品互相补充共同满足一种欲望〔如:汽车和汽油〕〔价格与需求反向变化〕〔Ec<0〕⑤替代品:两种商品互相替代共同满足一种欲望〔同向变化〕〔Ec>0〕〔替代效应: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而是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多〕⑥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分类:a 收入富弹性Em>1 优等品如:家电,旅游b 收入单位弹性=1 如:衣服c 缺乏弹性< 1 生活必需品d 无弹性=0 即收入变化了需求量彻底没变化如:食盐e 负弹性<1 劣等品5.价格政策:价格政策有其不完善性,短期性和无序性,所以需要政策来调整支持价格〔>均衡价格〕:支持农产品,稳定农业生产,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业投资. 以保障粮食安全支持价格原理知,供给过剩,措施是:收购多余粮食限制价格〔<均衡价格〕原理知,供给不足,措施是:政府实行配给制限制价格的利与弊: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不利于刺激生产,产品短缺;不利于抑制需求,资源浪费;社会风尚败坏,黑市交易.宏观经济学第1 章1.①GNP 国民生产总值:指一国国民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总和〔收入概念〕GDP 国内生产总值:在某一既定时期国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生产概念〕②区别:GDP 按国土的原则,是生产概念;GNP 按国民的原则,是收入的概念③GDP 的特点:a 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劳务b 按市场价格计算,不包括自产自用〔GDP 的计算受市场价格的影响〕c 仅计算本年产品价格总和,不包括以前产出〔是流量而非存量〕 d 是最终产品而非中间产品〔避免重复计算〕④GDP 的缺陷: a 不少经济活动无法计入 GDP b 反应福利水平变化存在较大局限性 ⑤GDP 的计算方法A 支出法〔产品法〕:把一年内购买所有的产品的支出加总〔住宅是投资的增加而非消费 的增加〕GDP=C 消费〔不包括建造房屋〕 +I 投资+G 政府购买〔不含转移性指出,公债利息等,如:救济金,财政补贴等〕 +X-M 〔X 出口 M 进口,净出口〕B 收入法〔供给法〕:把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起来要素报酬收入,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厂商收入 C 生产法〔部门法〕注:投资:今年卖掉去年的存货对 GDP 无影响,但消费增加;出国买香水,消费增加,进口也 增加.GDP 不变 2.总产出核算校正名义 GDP :用当年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准确反映经济变化〕实际 GDP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的当年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假象〕 3.消费物价指数CPI :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即在普通家庭的 支出中,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现在要比过去多花多少钱. 〔选择基年,通货膨胀率=去- 今/今〕 第 2 章经济增长率:每小时工人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和Y 一 Yt 一1 〔y 为总产量,t 为时期〕作用:提高生活水品决定因素:物资资本,人力资本, 自然资源,技术知识公共政策:储蓄,投资,教育, 自由贸易,研究与开辟,产权与政治稳定,人口增长 第 3 章1.总需求曲线〔y 与 p 右下斜〕 总需求=GDP=总供给GD=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① 总需求函数〔1〕a 物价水平与消费:财富效应 b 实际货币:以实物形态衡量亮的货币c 实际货币余额效应: 价格上升,人们变的相对贫困,则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降低,则消费水平 和总需求量降低 <2>物价水平与投资:利率效应:价格上升,则利率上升〔同向变化〕 ,则投资和产出〔反向 变化〕降低〔3〕与净出口:外贸效应:价格升高,则出口减少,进口增多,则净出口减少②AD 函数曲线变化: 水平挪移由于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 旋转挪移由于价格,斜率绝 对值越大表示对价格越迟钝2.①古典供给曲线〔价格与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垂直〕:位于充分就业水平上,不受价格影响垂直横轴〔最终会充分就业〕 含义:增加需求,不会增加产出,只会造成物价上升 ②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倒 L 型〕 〔时常不能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率 G = t t 一1 t Y假设货币工资和物价水平不能进行调整到达最大国民收入之后,价格再怎么涨, 国名收入也不增加③常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价格降低,供给减少〕粘性工资理论:工人会对工资的下降进行反抗,因此,工资只能上升不可下降,但由于货币幻觉, 工人会反抗价格水平不变的工资下降,却不会反抗工资水平不变的价格上升④短期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第4 章1.凯恩斯消费函数〔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与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 c 消费= c <y> 收入2 线性消费函数〔随收入增加APC,MPA 减少〕:c = a 自发性消费+ b 边际消费倾向y <1 > b > o>①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例〔1〕APC 平均消费倾向= c / y , APC < 1 则消费<收入,产生储蓄〔2〕MPC 边际消费倾向=△c / △y 〔 1 > MPC > 0〕3 储蓄〔随收入的增加APS,MPA 增加〕线性储蓄函数:s 储蓄=y 收入-c 消费=y –< a + by >= -a + <1 –b >y [a >0 , 1> b>0 ](1) APS 平均储蓄倾向(2) MPS 边际储蓄倾向4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互补函数由y=s+c ,同除y,则1=APS+APC , 同理1=MPS+MPC5 投资的决定〔资本的形成〕① 决定投资的经济因素:a 利率〔与投资反向变化〕b 预期利润〔同向〕c 折旧〔同〕d 预期通货膨胀率〔同〕② 投资函数〔减函数〕:投资于利率之间的关系I = I 〔r〕,I= e 自主投资–d 投资系数r 利率6 IS 方程均衡条件时I = SS=-a+<1-b>y , I=e-dr .所以–a +<1-b>y =e –dr 得出y 与r 的表达式注:r =f<y>时斜率1-b/d 表示产出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越大越敏感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 曲线右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高,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小于储蓄规模.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 曲线的左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规模.7 利率的决定利率决定于货币需求和供给,货币供给由国家货币政策控制,是外生变量,与利率无关.垂直.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L1=ky 由收入决定投机动机L2=-rh 由利率决定8 流动性偏好: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当利率极低时,手中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要留在手里,不会去购买证券.此时,流动性偏好趋向于无穷大.增加货币供给,不会促使利率再下降.流动偏好陷阱: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降低,或者证券价格再也不上升,而会跌落, 于是将所有证券全部换成货币.9 货币需求函数① 实际货币需求:L=L1+L2=ky - hr② 名义货币需求L=〔L1+L2〕P=<ky –hr >P加工10 货币供给:是一国在某个时点上,所有不属于政府和银行的狭义货币实际货币m=M/P11 LM 曲线〔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 = m 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①推导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m=L所以m = ky –hr 则y = <hr + m>/k斜率为k/h 的经济意义: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斜率越小,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敏感;反之,斜率越大,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迟钝.③曲线的挪移(1) 水平挪移取决于m/h12.IS,LM 分析IS 是一系列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可是产品市场均衡LM 是一系列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可是货币市场均衡使两个市场均衡则连立两个方程第5 章1 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 以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① 包括:a 减税:留下更多可支配收入,消费增多,社会总需求增大〔则增加生产和就业〕,对货币的需求增大,利率上升,投资减少b 改变所得税结构〔高收入者增低收入者减〕:刺激总需求c 扩大政府购买多搞经济建设<增加支出>:增加消费,利率上升,投资减少d 给私人企业以津贴:增加投资,刺激需求,增加消费,利率上升②其效应:乘数效应:当扩X 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在LM 上〕,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变动.挤出效应:扩X 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从而减少了投资支出时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LM 不变,右移IS,均衡点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LM 的收入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y3 –y2〕。③财政政策效果a 在LM 不变时IS 陡峭,利率变化大,IS 挪移时收入变化大,财政策效果大.IS 平整,利率变化小,IS 挪移时收入变化小,财政政策效果小. 〔用同一利率做标准〕b 在IS 不变时LM 越平整,收入变动幅度越大,扩X 的财政政策效果越大.LM 越陡峭,收入变动幅度越小,扩X 的财政政策效果越小.此时位于较高收入水平,接近充分就业.C 综上:LM 曲线越平整,IS 越陡峭,则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小.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的政策非常有效.如果LM 是水平的,IS 是垂直的,则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彻底无效〔凯恩斯极端〕.当利率较低而投资对利率的反应又不很灵敏时,惟独财政政策才干克服萧条,增加就业和收入,货币政策效果很小④扩 X 性财政政策:萧条时,总需求<总供给,存在失业.政府采取增加支出、减税、降低税率等措施,来刺激需求的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繁荣时,总需求>总供给,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采取减少开支、增税等措施,以刺激供给、抑制需求的政策2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变动来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 ① 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如果能够使得利率变化较多,并且利率变化导致的投资较大变化时,货币政策效果就强. a IS 形状不变货币供给增加,LM 平整,货币政策效果小.LM 陡峭,货币政策效果大.〔LM 平整时,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的少,对投资和国民收入造成的影响小;反之,LM 陡峭时,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的多,对投资和 国民收入的影响大.〕 b LM 形状不变IS 陡峭,收入变化小,为 y1-y2. IS 平整,收入变化大,为 y1-y3. 3IS, LM 斜率对政策的影响IS 、LM 斜率对财政政策的影响:LM 斜率越大,财政越不明显.LM 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 IS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IS 斜率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 IS 、LM 斜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IS 斜率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IS 斜率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LM 斜率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LM 斜率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 第 6 章1 通货膨胀〔物价全面持续的上涨〕原因: ① 货币供给过度② 需求拉动〔即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价格上升〕 ③ 成本推动〔即成本提高而引起的普通价格上升〕财政政策〔IS 挪移〕 货币政策〔LM 挪移〕政策效果垂直< >IS 斜率水平<0>垂直< >LM斜率水平<0> 政策效果彻底彻底彻底彻底0 0彻底彻底大小大小挤出效应 利率2 通膨与失业的关系: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成反向关系第7 章1 国际贸易①政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②措施:限制进口:进口关税;进口配额;非关税壁垒〔数量限制;价格限制;国内销售限制;技术壁垒;环境壁垒〕鼓励出口:财政措施;信贷措施;倾销措施;特区措施2 汇率: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①汇率标价: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标出可兑换的若干单位的本币.汇率=本币/外币=7¥/1$=7¥汇率升值=本币贬值②汇率作用a) 汇率上升,本国货币贬值,外国商品相对昂贵,本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 汇率下降,1 单位外国货币能够换取的本国货币减少,本国货币升值、商品相对昂贵,所以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汇率与X 〔进口〕为正向关系,与M 〔出口〕为反向关系.③ 购买力平价理论〔了解〕:购买力平价:一种汇率理论,认为任何一单位通货应该能在所有国家买到等量物品.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根据单一价格规律的原理得出的.根据单一价格规律,在所有地方同一种物品都应该按同样的价格出售.如果单一价格规律不正确,就可进行套利,并最终导致两个市场上不同的价格必然趋同.所以,一种通货必然在所有国家都有相同的购买力,而且汇率要调整,直到具有相同的购买力.。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包括:
1. 人们面临权衡和利益:人们在做决策时,需要考虑不同选择之间的权衡和利益。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和目标,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方案。

2. 机会成本:做某个选择意味着放弃其他选择。

机会成本是指因选择某个方案而放弃的所有其他可能的收益。

3. 边际分析:人们在做决策时,通常会考虑每个额外单位的收益和成本。

边际分析帮助他们评估做一个决策对整体效果的影响。

4. 市场机制:市场经济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来分配资源。

价格在市场上起到引导资源配置和决策的作用,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形成。

5. 政府干预:有时候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这时政府会进行干预。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实施税收和补贴、监管市场等方式来改善市场效率。

6.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体规模的扩大。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创新、资本积累等方式实现。

7. 通货膨胀和失业:通货膨胀是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失业是劳动力未能充分就业的状况。

经济学原理研究通货膨胀和失业
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平衡它们。

8. 国际贸易和全球化:国际贸易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资源和产品的交流。

全球化则进一步加强了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依赖。

9. 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研究人们在经济决策中的行为和心理特征。

它提供了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补充和改进。

以上是曼昆经济学原理的重点内容,其中没有使用与标题相同的文字。

曼昆 经济学原理

曼昆 经济学原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的基础概念和原则,用于解释经济现象并指导经济活动。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由于资源有限,人们不得不在不同的选择之间做出取舍。

例如,个人在购买商品时需要在价格和质量之间做出选择。

2. 成本的概念:在经济学中,成本不仅仅指货币支出,还包括放弃其他选择所产生的机会成本。

例如,选择购买某种商品意味着放弃其他可能的购买选择。

3. 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的某种货物或服务所产生的效益变化。

边际效应在决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当消费者决定购买多一件商品时,他们会权衡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

4. 利益最大化原理:经济学认为,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倾向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这一原则也适用于企业和政府。

5. 供求关系: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由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决定。

当供需相等时,市场达到平衡。

6.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比较:在决策过程中,人们通常会将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进行比较。

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那么这个决策是合理的。

7. 贸易的利益:经济学认为,贸易可以带来各方的利益。

通过贸易,国家可以专业化生产自身擅长的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其他国家的产品。

这些经济学原理是理解和解决经济问题的基础。

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个人、企业和政府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曼昆经济学基础_课后答案

曼昆经济学基础_课后答案

第一篇导言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复习题1�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要权衡取舍的例子。

答�①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②在学习内容上也面临着很重要的权衡取舍�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③对于不多的生活费的分配同样面临权衡取舍�要多买书�就要减少在吃饭、买衣服等其他方面的开支。

2�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书、打零工。

3�水是生活必需的。

一杯水的边际利益是大还是小呢?答�这要看这杯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喝�如果这是一个人五分钟内喝下的第五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很小�有可能为负�如果这是一个极度干渴的人喝下的第一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将会极大。

4�为什么决策者应该考虑激励?答�因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的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为什么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像竞赛一样有赢家和输家呢?答�因为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从中享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通过贸易使每个国家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增加�经济状况变得更好。

因此�各个贸易国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经济合作伙伴。

在公平的贸易中是“双赢”或者“多赢”的结果。

6�市场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呢?答�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商品价格�价格反映商品自身的价值和社会成本�市场中的企业和家庭在作出买卖决策时都要关注价格。

因此�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行为的(社会)收益和成本。

从而�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千百万个体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社会福利趋向最大化。

7�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场势力。

(完整word版)曼昆经济学原理复习大纲(超全)

(完整word版)曼昆经济学原理复习大纲(超全)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实证表述: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点(描述性,科学家)。
规范表述:试图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观点(规范性,政策顾问)。
科学家试图去解释世界,政策顾问试图去改善世界。
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1.科学判断的不同(征税是根据收入还是消费)
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重点)
世界价格: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所通行的价格。
出口国分析:
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出口者时,国内该物品生产者的状况变好了,而国内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坏了。
从赢家收益超过了输家损失的意义上说,贸易使一国的经济福利增加了。
进口国分析:
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进口国时,国内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而国内该物品生产者的状况变坏了。
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其他条件:决定需求的非价格因素)
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之和。
需求曲线的移动(重点):(需求增加需求减少)
a.收入
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富有弹性: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
单位弹性:价格上升,总收益不变。
尽管线性需求曲线的斜率是不变的,但弹性并不是不变的。这是因为斜率是两个变量变动的比率,而弹性是两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的比率。
在价格低而数量高的各点上,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在价格高而数量低的各点上,需求曲线是富有弹性的。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正常物品是正数,低档物品是负数)

曼昆经济学原理笔记完整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做出决策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在不同的目标之间做出取舍)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比如读大学,要考虑到不能工作带来的工资损失)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比如应该读到什么时候才能拿到最好的工资,博士,硕士呵呵)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很便宜,于是我们去买,结果买了很多的不需要的东西,反倒花了更多的钱)经济相互交易的三个原理:5) 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想想如果没有贸易,我们还处于自然经济的状况,那么我们需要做所有的事情,需要去做冰箱,彩电……不可能吧。

没有贸易就没有竞争了,那么我们就可能在某一领域被人们垄断,想想封闭的中国,我们可能不能得到很多的先进的科技,但是我们现在和很多的国家贸易,这样我们可以享用更多的先进的技术)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这个东西从我学过的邓小平理论当中可以反复地看到,无形的手,价格!)7) 政府有的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我们需要政府来维持这个社会的治安……,抄一句:促进效率和促进公平〈尽管很多的时候他们是一对矛盾,有的时候政府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市场失灵)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三个原理: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就是劳动生产率,你工作一个小时,那么你能够创造出多少的财富。

那么我们要提高生活水平,我们就需要去得到良好教育,现在我就在这么做,呵呵,拥有生产工具——我现在需要一台电脑,速度要快些,屏幕要液晶的更好,以及获取最好技术的机会——这我需要向导师和图书馆,师兄多多请教了,还要自己去争取机会!)9)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这个好理解,不就是通货膨胀么)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菲利普斯曲线——增加货币的供应量,可以至少短期的失业率〈其实我还是不懂为什么?〉,但是会造成通货膨胀)第二章象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一节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υ 为什么我们会把经济学家作为一个科学家来看待呢?经济学家同样的需要去观察世界,冷静地建立并且检验有关世界如何运行的各种理论。

曼昆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曼昆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曼昆微观经济学知识点-()————————————————————————————————作者: ————————————————————————————————日期: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1.经济学的两大假设:资源稀缺与理性经纪人假设。

经济人(合乎理性人)假设: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抽象。

经济人(合乎理性人)假设的目的:以最小的经济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资源的稀缺性是资源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求而言是稀缺的,是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

2.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3.原理二机会成本4.原理三理性人在边际上决策5.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6.原理五贸易会使双方状况变好7.原理六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的方法(“看不见的手”)8.原理七政府能够改善市场运行的结果9.原理八生活水平取决于一国产出水平10.原理九政府发行过多货币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11.原理十社会在短期内面临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权衡取舍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1.The circular-flow model(循环流量模型)is a simple way tovisually show the economictransactions that occur betweenhouseholdsandfirmsin the economy.2.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生产可能性边界)is a graphshowing thevarious combinations ofoutput thattheeconomycanpossiblyproduce given the available factorsof productionandtechnology.(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边界斜率的含义;把图像分成的三个区域;边界的移动;3.实证分析,对应Positive statementsare statements that describe theworldasitis. 回答“是什么”4.规范分析,对应Normativestatementsare statements about howthe world shouldbe.回答“应该是什么”5.经济学家的两个作用:科学家和政策咨询第三章相互独立性与贸易1.absolute advantage:Theproducer that requiresa smaller quantity of inputs to produce agoodis said to have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producingthatgood.2.comparative advantage:The producer who has the smaller opportunit ycost ofproducing a goodis said to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oduc ing thatgood.3.贸易如何是双方状况变好:比较优势决定双方生产专业化和贸易的产品对象。

曼昆经济学基础知识

曼昆经济学基础知识
? 效用又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 总效用:为消费物品带来的满足总体水平。 ?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每增加一个单位物品
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
? 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 决定的。
1.1.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在 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随着消费数量 的不断增加,其边际效用不断递减。
P2
E2
E1
P1
E1
P1 D2 P2
Q
Q1
Q0
1.4 供求均衡与均衡价格的确定
? 什么是均衡?
经济事务中有关变量在 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
P
下达到的一种相对静 止的状态
S
B
A
?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影响供求的各方面条件
不变的静态背景下, 供求曲线的交点E是均 衡点,与之对应的 (P*)价格与数量 (Q*)为均衡价格与 均衡数量。
P* D
供求均衡—一个实例
? 面包均衡价格的决定
价格(元) 需求量(个) 供给量(个)
6
5
4
3
2
200 300 400 500 600
800 600 400 200
0
1.4.2 需求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 动
P S
P2
E2
如:收入上升
P1
E1
P3
D2
E3
D3
D1 Q
0
Q3
Q1 Q2
供给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

0000000
需求曲线
? 需求通常与价格成
反向变化。从图形 上看,是向右下方 0
Q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复习全书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复习全书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答: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

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2.费雪效应答:费雪效应指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所进行的一对一的调整。

费雪效应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的,用来阐述名义利率与真实利率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用费雪方程式表示为:i rπ=+(其中i代表名义利率,r代表真实利率,π代表通货膨胀率)。

由于货币在长期中是中性的,货币增长的变动不会影响真实利率。

由于真实利率不受影响,所以名义利率必然根据通货膨胀的变动进行一对一的调整。

根据费雪方程式,通货膨胀率上升1%引起名义利率上升1%。

3.预算盈余答:预算盈余指预算中存在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情况。

预算盈余是一种预算不平衡的状态,不过它与预算赤字的不平衡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

盈余表示财政宽松,赤字表示财政困难。

严格地讲,预算应是平衡的,不仅在计划中是平衡的,而且执行中和执行后也应是平衡的。

但在某些时候,适当地使财政收入的安排大于财政支出是可以的。

这时,就会出现预算盈余。

一般情况下,政府得到的税收收入用T表示,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用G 表示。

如果T大于G,政府的预算盈余就是(T G)。

4.古典总供给曲线答:古典总供给曲线又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按照古典学派的说法,在长期当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因此,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会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

经济学基础复习内容(曼昆)

经济学基础复习内容(曼昆)

第一章经济学面临的挑战1.经济学:P5研究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2.稀缺性:P5相对于人类多种多样且无限的需求而言,满足人类需求的资源是有限的。

我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超过了我们的生产力3.三个基本的经济学问题:P5生产什么如何生产:怎样在既定投入下以最优方式得到最大产出,着眼于生产中投入什么生产要素为谁生产:经济产出如何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收入转移计划:福利、失业保障、社会保障)4.机会成本:P5对仅次于最优选择的放弃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5. 生产要素(4):P5资本、土地、劳动力、企业家才能(注意:资本不是资金,资本包括机器、建筑物、网络等)生产要素越多,产出就越多。

6.生产可能性曲线:P6描述了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资源合计数条件下,各种可能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不同组合。

我们的目标是: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选择一个最优的产出组合选择某种产出组合是一个基本的经济学问题可能性曲线向外扩张原因:(总)经济增长②资源数量增加③技术进步④劳动生产率提高在任何既定的时期内,一个国家只有一种最佳可能产出组合。

任何社会的首要经济目标都是按照这个最优产出组合生产。

7.选择机制:P10①政治过程:在政治过程中做出的经济决策②市场机制:资源和产出重组决策的核心参与者③中央计划: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都由中央政府决定④混合机制:使用政府指导和市场机制来共同决定经济结果(市场机制+政府指导)8.市场失灵:P11市场没有产出最优的产出组合/没有以最优方式进行生产或分配①错误的产出组合(这种情况下需要政府的干预,使产出回到最优产出,以及回到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以充分实现就业)②过多的污染③太多的贫困9.政府失灵:P13有些干预并没有改善市场结果甚至使其恶化10.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宏观:从总体上帮助并改善经济的运行微观:关注独立经济单位的行为第三章供给与需求1.市场: P41指经济交换发生的任何地方2.两个市场:P40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发生交换的地方产品市场:商品和服务发生交换的地方3.4个市场参与者:P40消费者(快乐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政府(社会福利最大化)外国人(与前三者目标相同)4.需求P41:(≠市场需求、需求曲线)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的购买倾向和购买意愿的一种表达(不是对实际购买的表述,我们实际购买的任何商品数量都取决于它的价格)需求曲线:P42-P43是对购买倾向的一种简便概况,反映了在特定价格下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可曲可直,向下倾斜需求(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P44①消费者偏好(购买欲)②消费者收入③其他商品的可获得性及价格(互补品、替代品)④预期(收入、价格、偏好)⑤购买者数量需求法则P4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和价格的关系;或者说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价格之间的反向关系5.需求的变动(需求曲线左右移动)≠需求量的变动(曲线上的点在曲线上动)P46↑由于偏好、收入、其他商品↑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化导致或预期的变化导致6.市场需求:P46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总和7.供给:在不同价格水平下,不同供给量的总称8.市场供给P48(≠供给、市场供给曲线):反应了不同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销售该商品的所有厂商的集体行为(对出售能力和出售愿望的描述,而非实际销售)市场供给曲线P49:所有单个供应商在任何给定价格下做出的关于生产多少的决策的总和,上扬或者说所有市场参与者总的销售意愿是所有厂商MC曲线之和市场供给的决定因素:①技术②要素成本③其他商品或服务的价格④税收和补贴⑤预期⑥卖方数量供给法则P4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和供给量的关系9.供给量的变动(曲线上的点沿曲线移动)≠供给的变动(供给曲线自身的移动)P49↑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决定因素变化引起违背其他条件不变时10.市场均衡(市场出清):P49市场交易行为中,当买者意愿购买的数量正好等于卖着所愿意出售的数量时,称之为- 均衡价格和数量反映了买方和卖方的相互妥协均衡价格由市场定价,由许多买方和卖方的集体行为共同决定均衡价格:使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11.市场短缺和市场过剩P53*需求曲线右移,供给曲线左移,价格上升P54-P5512.价格上限:P55限制某些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过高,规定一个低于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目的:保护消费者利益效果:①需求数量增加②供给数量减少③引起市场短缺13.价格下限:P56强加给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最低价格,在均衡价格的上方目的:保护生产者效果:①供给数量增加②需求数量减少③引起市场过剩*市场机制如何回答三大基本经济问题:P57①生产什么:由商品和服务的所有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作用最终达到的市场均衡点决定②如何生产: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厂商将用最廉价的资源以最低成本通过最有效的途径生产商品或服务③为谁生产:为那些愿意并能够接受商品市场价格而购买的消费者生产第四章消费者需求1.P66效用:我们从商品和服务中获得的预期的快乐和满足感总效用(Tu):从一种产品的全部消费中获得的满足感数量边际效用(Mu):从某种商品的最后一单位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感(M u>0 Tu↑;Mu=0 Tu=Max;Mu<0 Tu↓)(消费一种产品的总效用来自于每一连续单位的边际效用)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每一单位商品所产生的额外效用递减(适用于较短的时间周期)(并不是所有的边际效用都递减,即不是所有商品都能达到零边际效用eg: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3.弹性:一个经济变量对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的百分比得来的+公式Ed>1 富有弹性越大曲线越平缓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和总收益大幅变动Ed=1 单位弹性 y=x 需求量变动=价格变动价格变化不会引起总收益的变化Ed<1 缺乏弹性越小曲线越陡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需求量和总收益的大幅变动Eg:“谷贱伤农”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3):①必需品和奢侈品②替代品的可得性(正向)③相对于收入价格④时间的长短4.总收益(TR):指卖者出售商品得到的货币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经济学面临的挑战1.经济学:P5研究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2.稀缺性:P5相对于人类多种多样且无限的需求而言,满足人类需求的资源是有限的。

我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超过了我们的生产力3.三个基本的经济学问题:P5生产什么如何生产:怎样在既定投入下以最优方式得到最大产出,着眼于生产中投入什么生产要素为谁生产:经济产出如何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收入转移计划:福利、失业保障、社会保障)4.机会成本:P5对仅次于最优选择的放弃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5. 生产要素(4):P5资本、土地、劳动力、企业家才能(注意:资本不是资金,资本包括机器、建筑物、网络等)生产要素越多,产出就越多。

6.生产可能性曲线:P6描述了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资源合计数条件下,各种可能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不同组合。

我们的目标是: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选择一个最优的产出组合选择某种产出组合是一个基本的经济学问题可能性曲线向外扩张原因:(总)经济增长②资源数量增加③技术进步④劳动生产率提高在任何既定的时期内,一个国家只有一种最佳可能产出组合。

任何社会的首要经济目标都是按照这个最优产出组合生产。

7.选择机制:P10①政治过程:在政治过程中做出的经济决策②市场机制:资源和产出重组决策的核心参与者③中央计划: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都由中央政府决定④混合机制:使用政府指导和市场机制来共同决定经济结果(市场机制+政府指导)8.市场失灵:P11市场没有产出最优的产出组合/没有以最优方式进行生产或分配①错误的产出组合(这种情况下需要政府的干预,使产出回到最优产出,以及回到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以充分实现就业)②过多的污染③太多的贫困9.政府失灵:P13有些干预并没有改善市场结果甚至使其恶化10.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宏观:从总体上帮助并改善经济的运行微观:关注独立经济单位的行为第三章供给与需求1.市场: P41指经济交换发生的任何地方2.两个市场:P40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发生交换的地方产品市场:商品和服务发生交换的地方3.4个市场参与者:P40消费者(快乐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政府(社会福利最大化)外国人(与前三者目标相同)4.需求P41:(≠市场需求、需求曲线)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的购买倾向和购买意愿的一种表达(不是对实际购买的表述,我们实际购买的任何商品数量都取决于它的价格)需求曲线:P42-P43是对购买倾向的一种简便概况,反映了在特定价格下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可曲可直,向下倾斜需求(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P44①消费者偏好(购买欲)②消费者收入③其他商品的可获得性及价格(互补品、替代品)④预期(收入、价格、偏好)⑤购买者数量需求法则P4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和价格的关系;或者说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价格之间的反向关系5.需求的变动(需求曲线左右移动)≠需求量的变动(曲线上的点在曲线上动)P46↑由于偏好、收入、其他商品↑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化导致或预期的变化导致6.市场需求:P46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总和7.供给:在不同价格水平下,不同供给量的总称8.市场供给P48(≠供给、市场供给曲线):反应了不同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销售该商品的所有厂商的集体行为(对出售能力和出售愿望的描述,而非实际销售)市场供给曲线P49:所有单个供应商在任何给定价格下做出的关于生产多少的决策的总和,上扬或者说所有市场参与者总的销售意愿是所有厂商MC曲线之和市场供给的决定因素:①技术②要素成本③其他商品或服务的价格④税收和补贴⑤预期⑥卖方数量供给法则P4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和供给量的关系9.供给量的变动(曲线上的点沿曲线移动)≠供给的变动(供给曲线自身的移动)P49↑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决定因素变化引起违背其他条件不变时10.市场均衡(市场出清):P49市场交易行为中,当买者意愿购买的数量正好等于卖着所愿意出售的数量时,称之为- 均衡价格和数量反映了买方和卖方的相互妥协均衡价格由市场定价,由许多买方和卖方的集体行为共同决定均衡价格:使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11.市场短缺和市场过剩P53*需求曲线右移,供给曲线左移,价格上升P54-P5512.价格上限:P55限制某些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过高,规定一个低于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目的:保护消费者利益效果:①需求数量增加②供给数量减少③引起市场短缺13.价格下限:P56强加给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最低价格,在均衡价格的上方目的:保护生产者效果:①供给数量增加②需求数量减少③引起市场过剩*市场机制如何回答三大基本经济问题:P57①生产什么:由商品和服务的所有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作用最终达到的市场均衡点决定②如何生产: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厂商将用最廉价的资源以最低成本通过最有效的途径生产商品或服务③为谁生产:为那些愿意并能够接受商品市场价格而购买的消费者生产第四章消费者需求1.P66效用:我们从商品和服务中获得的预期的快乐和满足感总效用(Tu):从一种产品的全部消费中获得的满足感数量边际效用(Mu):从某种商品的最后一单位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感(M u>0 Tu↑;Mu=0 Tu=Max;Mu<0 Tu↓)(消费一种产品的总效用来自于每一连续单位的边际效用)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每一单位商品所产生的额外效用递减(适用于较短的时间周期)(并不是所有的边际效用都递减,即不是所有商品都能达到零边际效用eg: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3.弹性:一个经济变量对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的百分比得来的+公式Ed>1 富有弹性越大曲线越平缓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和总收益大幅变动Ed=1 单位弹性 y=x 需求量变动=价格变动价格变化不会引起总收益的变化Ed<1 缺乏弹性越小曲线越陡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需求量和总收益的大幅变动Eg:“谷贱伤农”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3):①必需品和奢侈品②替代品的可得性(正向)③相对于收入价格④时间的长短4.总收益(TR):指卖者出售商品得到的货币数量。

=价格*销售量 TR=P*QEd和总收益的关系:①Ed>1 P↑ TR↑; P↓ TR↓ 富有弹性的商品总收益和价格正向变化②Ed=1 P变动 TR不变③E d<1 P↑ TR↓;P↓ TR↑ 缺乏弹性的商品总收益和价格反响变化5.广告对需求的影响:①使得需求曲线右移,增加产品的需求②降低产品的需求弹性③增加产品的边际效用第五章供给决策1.供给决策:不同价格水平下,生产某产品的能力和意愿2.生产函数:告诉我们,不同的要素投入组合所能带来的最大产出(投入X和总产出<TP>Y)短期生产函数反映了劳动力增加时产出的变化图:3.边际物质产品(MPP):单位劳动力对产出的贡献=△总产出/△投入(劳动)(劳动力市场中,指工人对雇主的价值,定义不变,MPP随工人数量增多而↓)图:4.MPP和TP的关系:①MPP>0 TP↑ ②MPP=0 TP=Max ③MPP<0 TP↓注:①TP拐点处 MPP开始下降②TP开始↓的点对应MPP=0的点5.收益递减规律:在既定的生产条件下,随着某种生产要素的不断增加,其MPP将在经过某点时(TP拐点)开始下降注:①短期适用,因为长期资本会变动②由于其他投入(资本和土地)的相对稀缺性,限制了劳动力的MPP 导致MPP下降6.总利润:总收益和总成本之差(P=PQ-TC/P=平均利润*销售数量)(平均利润=价格P-ATC) 利润最大化:取决于产出扩大时收益和成本的共同变化情况;产出或收益最大化并不是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途径利润最大化图:(利润最大化≠利润为正)P105公式2总利润计算图:7.总成本(TC)=固定成本(FC)+可变成本(VC)短期内TC的增加来源于VC固定成本:短期内,当产出增加时,不增加的成本 eg:厂房、机械设备(长期不存在固定成本)可变成本:随着产出水平的改变而变化的成本 eg:劳动力、原料ADD:总收益(TR):产品价格和销售数量的乘积TR=P(价格)*Q(销售数量)注:①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使总利润最大化,而不是使TR最大化②利润只存在于一个产出范围内成本图:注:①TC的上升速度只取决于VC②VC曲线一定经过原点8.平均总成本(ATC):用总成本除以产出率 =TC/Q 先递减再递增,曲线呈“U”形注:①ATC曲线最初下降的主要归因于FC,因为FC最初占TC比例很高②ATC曲线的上升源于增加的边际成本MC9.边际成本(MC):表示增加一单位产出时,TC的变化量MC=△TC/△Q(产出与成本)影响 MC/市场供给的因素:①要素投入价格②技术水平③预期(④行业中厂商的数量)注:①MC随产出的增加而上升,MC是短期内的②曲线呈钩形,一直上升③MC曲线交于ATC曲线最低点④生产者愿意进行生产的最起码条件:产品价格能够弥补MC⑤MC由于MR↓而↑⑥完全竞争性厂商中,MC曲线即供给曲线※且MC因为MPP的↑而↓:①MC短期内就是工人工资②MPP↓即产出增速减缓或停滞③MC↑是因为投入更多劳动力才可获得以前的产出量即MC上升是由于:生产能力接近极限时,产出增速非常缓慢,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才可获得以前的产出量。

MC图(=竞争性厂商短期供给曲线,且是MC位于ATC曲线之上的部分):ADD:边际收益(MR):增加一单位产量前后的总收益,两者之差就是边际收益(产量和收益)10.经济成本: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资源的美元价值 =直接成本+间接成本11.会计成本:只包括直接成本(不包括隐性成本,所以会计利润一般>经济利润)经济成本包括会计成本12生产率提高:①生产函数曲线向上移动:资源投入↑,TP↑,生产函数曲线向上扩张,图:②成本曲线乡下移动:ATC和MC曲线都向下移动第六章竞争1.完全竞争性市场:完全由竞争性厂商所构成的市场市场特点(4):①众多厂商:市场上有大量消费者和生产者(他们都是价格接受者,竞争地位平等)②产品同质:产品品质不存在差别③MC=p④低进入壁垒:企业可以自由进退市场⑤完全信息:市场信息通畅⑥零经济利润:长期内经济利润随着价格压低至平均生产成本而趋向于零注:①完全竞争厂商完全没有市场权力,其产出决策无法影响市场价格②当他们的产品价格=市场价格时,才会有实际销售发生③单个完全竞争性厂商的需求曲线是水平的图:(由于他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微不足道,产出的任何变动都不会干扰市场均衡)(区分其(水平)与市场需求曲线(下倾)的不同)完全竞争市场收益:①TR与Q同比例变动②平均收益AR=价格P③MR=P完全竞争性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短期利润在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产出水平时达到最大化 P(价格)=MC=MRP103图和表:注:①P>MC时竞争性厂商提高产出水平②P=MC 保持产出水平③P<MC 降低产出水平第七章垄断1.垄断:单独一家企业(价格创造者)提供了某种商品的全部供给P97图类别:①垄断(1)②双头(2)③寡头(多)注:①垄断的出现消除了行业需求曲线与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之间的矛盾②垄断者(价格制定者)就是整个行业,厂商的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③垄断情况下,P>MR,TR↑完全竞争性市场 P=MR④垄断者可以通过限制产出获取较高的利润和价格,长期垄断获利的原因是有进入壁垒ADD:垄断竞争市场:由许多有自己鲜明的品牌标志的厂商构成的市场MR和P的图:2.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这个适用于所有厂商),MR和MC曲线的交点对应的需求曲线上的点即垄断价格图:3.垄断和竞争结果比较:P121-1224. 专利:授予一个厂商的生产或许可经营某种产品的排他性权利第八章劳动力市场1.劳动供给:用于出卖的任何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随其价格的提高而增多(曲线上扬)图:劳动供给曲线向上扬的原因:①劳动的机会成本递增②随着工作时间增加,个人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注:①工作的机会成本即工作过程中我们必须放弃的闲暇时间②工资越高,越多人愿意提供劳动2.劳动的市场供给:人们在各种工资水平下愿意提供劳动的总时数劳动力的供给取决于:①可得的工人数量②在可选择的工资水平上,每个工人工作的意愿3.劳动需求:其他条件不变,雇主在不同工资水平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力数量(曲线下倾)图:注:①劳动需求曲线下倾的原因:随着企业雇佣人数的增加,每个雇员对雇主的贡献越来越小②工资越低,对劳动的需求量越大③劳动需求量取决于劳动的价格(工资率)劳动力的市场需求取决于:①雇主的数量①劳动力的MRP4.劳动市场的MPP:雇佣一个新工人时总产出的增加量(总产出与岛动力)图:注:劳动MPP递减归因于每一个工人赖以工作的要素递减5.边际收益产品MRP:工人对总产出贡献的美元价值(总收益),即当更多劳动力被雇佣时总收益的变化量(总收益与劳动力)MRP=MPP×P(商品价格)(二者中有一个变动MRP则会变动)图:MRP曲线右移:①商品价格上涨①工人效率提高(MPP提高)MRP递减:随着MPP的递减而递减MRP曲线即劳动力需求曲线6.厂商的劳动力需求即MRP=工资水平时对应的劳动力数量图:7.均衡工资:使劳动力的供给等于其需求时的工资水平图:市场均衡的变动:①生产率的变化①商品价格的变化※生产率变化P144:①意味着工人不用牺牲就业量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工资图:②不用降低工资就可以提高就业量图:8.法定最低工资的影响:①减少了劳动力的需求②增加了劳动力的供给 =>劳动力市场过剩图:9.公会图P146第九章政府干预1.市场失灵:市场产生了一个次优的产出组合为政府干预提供了依据微观经济市场失灵4来源:①公共物品②外部性③市场权力④不公平政府失灵:政府在改善经济结果上的失败2.公共物品:被支付者和未支付者共同消费的商品和服务(而非政府生产的任何商品或服务)特点:①非竞争性②非排他性Eg:国防、不收费不拥挤的道路、电视广播私人物品:①竞争性②排他性(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消费物品)二者区别:在于商品的性质而不是在于谁生产注:①市场往往趋向生产较多的私人物品和较少的公共物品②政府提供的物品并不都是公共物品(eg:养老金、邮政服务、高等教育)详情见课件3.搭便车P155:从其他人购买(消费)公共物品中直接获得好处4.外部性:由某种市场行为引起的,由直接生产者或者消费者之外的第三方所承担的成本或获得的利益(正、负)5.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外部性 (社会需求<考虑外部性>≠市场需求<私人>)图:注:正的外部性:D社>D市→生产不足负的外部性:D社<D市→生产过量6.外部成本(负的外部性):使得社会需求曲线在市场需求曲线下方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存在于消费和生产领域,企业不会按照社会福利最大化经营D社<D市→企业生产过量私人成本<社会成本(曲线)社会边际成本曲线在私人边际成本曲线上方P160图:7.外部利益(正的外部性):使得社会需求曲线在市场需求曲线上方D社>D市 生产不足私人成本>社会成本(曲线)私人MC>社会MC图:8.社会成本:一个特定的生产活动中使用的所有资源的总成本(包括外部性)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性私人成本:特定厂商所使用资源的成本注:①当社会成本≠私人成本时就会存在外部成本外部成本=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0 市场鼓励过多污染9.政策选择(补救市场失灵):①收取排污费用(增加了私人MC;弥补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之间的差距;私人生产者产出减少;)图:②政府管制(颁布法令;可能会增加环境保护的成本)③生产和消费补贴10.市场权力:改变市场上商品或服务价格的能力反托拉斯:政府干预并改变市场结构以防止滥用市场权力①谢尔曼法案②克莱顿法案③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1.转移支付:政府财政资金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社会保障、福利、失业津贴)第十章商业周期1.宏观经济研究内容:一国总产出的变动规律(平均趋势和波动)两大主题:长期增长;短期增长※三大变量(基本衡量指标):①国内生产总值GDP②失业③通货膨胀四大目标:①经济增长②充分就业(最佳失业率4%-6%)③物价稳定(低通胀2%-3%)④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结果:①产出②就业③价格④增长⑤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结果的决定因素:①内部市场力量P191-192 ②外部冲击③政策杠杆2.商业(经济)周期:经济发展经历增长和萎缩的交替(一个波峰/谷到下一个波峰/谷)源于AD和AS曲线的周期性移动3.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年中生产的所有产出的人民币价值(名义GDP;实际GDP)GDP=C(家庭消费)+I(企业投资)+G(政府购买)+NX(外国人购买)实际GDP: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实物产出;阶梯式、时断时续或倒退增长衰退:实际GDP下降至少持续两个季度注:①GDP是国内本国生产②投资和消费不同:投资指购买后增值如:企业购买设备、新的原料进货(二手不算,二手是所有权的转移,不计入GDP)、新建厂房、在外国买房消费:教育、买车、债券都属于消费4.劳动力:具备工作能力和工作意愿的群体(16岁以上,拥有工作或没有工作正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构成)5.失业:①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变化的原因所致的失业(种植业、滑雪),不可避免②摩擦性失业:求职期间所致的短暂失业,不可避免③结构性失业:劳动力技能和雇主要求的技能不匹配导致的失业(避免)④周期性失业:由于商业周期处于低迷时期,不能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导致的失业(避免)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规模(≠总人口)(充分就业:最佳失业率4%-6%)自然失业率:指所有事业均属于①②,且失业间隔较短6.实际收入:用RMB所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来衡量的货币购买力 =名义收入/通胀率名义收入:特定时期周期得到的货币额,以现时RMB衡量△实=△名-△通胀率(△名>△通实际收入↑)7.通货膨胀: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持续上升(下降为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率:平均物价水平变动的百分比消费价格指数CPI:衡量生活消费品和服务平均价格变化的机制,代表所有消费品的平均价格第二年通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注:①不是所有商品都涨价,有些物品价格还可能下降②单个物品价格上升并不意味着通胀的出现③通胀再分配:有人遭受损失有人收益;与税收相同的角色价格效应:通胀中并非所有价格都以同比率上涨;人们在通胀中遭受的损失不同青睐价格上涨最慢的商品和服务的人们,最后将得到更多的实际收入份额价格上涨总是伴随着通胀对实际收入的重新分配收入效应:名义收入比通胀率增长更快的人们将得到更多的实际收入份额财富效应:通胀率改变了财富(储蓄、国债)的实际价值,拥有实际价值上涨资产的人们,最后将比其他人更加富有④CPI不是衡量通胀率最理想的指标(产品品质改进夸大通胀率;CPI遗漏了新产品)⑤不确定性:通胀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人们改变消费、储蓄等行为(推迟长期购买、建造厂房,人们短期内购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7.相对价格:商品之间价格关系的动态反映,专指两种或多种商品之间由供给与需求作用所形成的价格比例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