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20 金字塔》教学设计 (1)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20 金字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词《20 金字塔》的内容和含义,能够流畅朗读诗词。
2.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3.能够理解并掌握金字塔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诗词《20 金字塔》的内容和含义,掌握金字塔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金字塔的结构和构建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2.多媒体课件3.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金字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金字塔的特点和构建方式。
•带领学生阅读诗词《20 金字塔》,了解诗词的内容和意义。
学习•学习诗词的默写和朗读,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诗词赏析,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拓展•讨论金字塔的历史由来和文化含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小组讨论金字塔的结构和构建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课时复习•复习诗词《20 金字塔》的内容和朗读,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进行诗词的口头问答,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拓展•引导学生通过参观金字塔的图片和视频,了解金字塔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价值。
•鼓励学生根据诗词内容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反馈•课堂上进行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互动,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表扬优秀表现。
•收集学生的书面作业和创作作品,给予评价和指导意见。
六、教学资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多媒体课件•金字塔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源七、课堂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金字塔模型制作比赛,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鼓励学生通过亲身体验金字塔建筑风格,深化对金字塔的理解和认识。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诗词《20 金字塔》的内容和含义,还掌握了金字塔的相关知识和构建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讲评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讲评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课《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描写世界文化遗产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但是,对于如何描写世界文化遗产,他们可能还缺乏一定的认知和技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掌握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掌握描写世界文化遗产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掌握描写世界文化遗产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描写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从而发现描写世界文化遗产的方法和技巧。
2.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写作,将所学的描写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实践中。
3.激励法:教师通过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知识,做好写作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案例,呈现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描写世界文化遗产的方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的描写方法和技巧,进行实际的写作练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及教学
反思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寓意,提取主题。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运用。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
4.能够独立整理文言文章的框架。
第二部分: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主题和含义。
•熟练掌握本课的重点生字词。
•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难点
•理解并概括文言文篇章中的内容。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课文的分析和思考。
第三部分: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案、教学PPT、生字卡片、课文课后作业。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工具。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第一节:导入
1.讲解故事背景,激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引入话题,导入课文内容。
第二节:学习课文
1.师生共同朗读课文,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强化语感。
第三节:课文分析
1.分组讨论课文主题,各组展示讨论结果。
2.指导学生提取课文中的寓意和主旨。
第四节:课文运用
1.拓展课文内容,让学生自主发挥想象力,虚构故事情节。
2.每组展示并分享。
第五部分: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下一次可以增加相关辅助材料,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
结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更加自信,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让他们在语文领域更上一层楼。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 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科学与探索”,包含了《月球之谜》、《太阳》、《恐龙》和《绿豆芽和豆腐芽》四篇课文。
这一单元的教材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善于观察、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
但是,他们的科学素养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形成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科学知识。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合作探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教学: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科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科学实验材料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课件呈现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科学实验,亲身体验和探究科学知识。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老师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6.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20 金字塔》教学设计
文档内容已准备好。
请查收: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20 金字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诗歌《20 金字塔》的基本意思,并能够流畅朗读。
2.能够准确领会诗歌中字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
3.能够根据诗歌内容,发表自己的感想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判断能力。
4.能够了解诗歌是怎样构成的,并能够尝试自己写一首诗歌。
二、教学重点1.能够理解诗歌《20 金字塔》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能够准确朗读诗歌。
3.能够理解诗歌中涉及的一些生词和成语。
4.能够自己尝试写一些描写性的诗句。
三、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诗歌的象征性含义。
2.能够准确理解诗歌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3.能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表达和发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谈论金字塔的形状和含义,引入诗歌《20 金字塔》的主题,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 学习诗歌(15分钟)朗读诗歌,让学生跟读,并解释生词和难点词语的含义,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整首诗歌的内容。
3. 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诗歌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引导他们提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 创作时间(2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尝试写一些描写性的诗句,可以参考金字塔的形状和意义,鼓励他们进行创新性的发挥。
5. 展示和讨论(15分钟)请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诗句进行展示,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讨论,从中学习和借鉴。
6.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诗歌的美感和象征性,激发学生对诗歌和文学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诗歌《20 金字塔》。
2.写一篇读后感,描述你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继续发挥创造力,写一些描写性的诗句,可以使用金字塔作为主题。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相信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诗歌《20 金字塔》,并能够在诗歌的启发下进行创作和表达,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第7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1.认识“尼、艄”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哗”,会写“尼、斯”等14个字,会写“纵横、船艄”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
3.找出文中对威尼斯静态和动态的描写,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4.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观看课前收集的图片,插播背景音乐,边看边介绍。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标志。
法国有埃菲尔铁塔,埃及有金字塔,中国有长城,威尼斯则有其独特的小艇。
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就如大街上的汽车,如此神奇的景象,实在是令人好奇。
2.出示课题“威尼斯的小艇”。
3.导入新课:威尼斯以她的美丽和恬静迎接着世界各国的友人,让我们也随着作者一起去游览风光旖旎的威尼斯吧!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进行识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纵(zòng)横、船艄(shāo)、窗帘(lián)、祷(dǎo)告、哗(huá)笑、码(mǎ)头。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艇、艄、翘、祷、雇、簇”,并在黑板上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第1自然段)(2)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
(第2~3自然段)(3)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第4自然段)(4)小艇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第5~6自然段)四、发挥想象。
展示威尼斯小艇的图片,播放背景音乐。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思考:如果你也乘上了这样的小艇,饱览威尼斯水城两岸风光,会产生哪些新奇想法?(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加以引导。
)五、课堂小结。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指导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中国的几处世界文化遗产,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引导他们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材《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2.精美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3.班级黑板、彩色粉笔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步骤:1.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视频,引入主题。
2.讨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对我们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步骤: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辅助材料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每处遗产的美丽和历史价值。
三、展示步骤:1.学生就所学内容展开讨论,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2.选取几位学生的作文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共同欣赏和学习。
四、实践步骤:1.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收集学生的作文并进行评价,指导他们提升写作水平。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更培养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希望大家能继续探索中华文化的魅力,传承并发扬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心学习,深刻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完整教学教案、习作指导
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完整教学教案、习作指导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主题为“生活中的科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本单元共安排了3篇课文,分别是《实验与发现》、《测量与计算》、《观察与探究》。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也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是,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有限,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来拓展和巩固。
此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有待提高,需要通过课内的实验和操作活动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科学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中的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2.难点:实验操作的技能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PPT、实验器材和材料。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实验器材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科学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提出新的问题和实验方案,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知识和技能。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一、背景介绍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主要内容涵盖了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学习,课文与课外阅读的联系,语文知识的巩固与提升等方面。
本单元旨在通过学生的集体备课和教案设计,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二、集体备课设计1. 学习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拓展课文内容。
2. 学习内容•课文《XXXXX》的内容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分析;•课文与课外阅读的联系。
3. 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内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阅读分析: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内外联系: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4. 学习活动安排•第一课时: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解决疑惑;•第二课时:老师讲解课文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第三课时: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分享读后感。
三、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分析;•课文与课外阅读的联系。
3. 教学准备•备课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学工具:黑板、教材、PPT等。
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二步:分析课文,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第三步:展示重点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第四步:小组讨论,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相互学习;•第五步:课外拓展,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阅读,深化对文学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与展望经过本次集体备课和教案设计,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阅读能力和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提升。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的集体备课设计及教案内容,希望对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第七单元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案 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人教统编版一. 教材分析《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等,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历史背景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
2.教学难点:学生对一些专业术语和历史背景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3.教学PPT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声音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发音和朗读节奏。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0课《金字塔》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0课《金字塔》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理解寓言故事的含义,能够理解作者的寓言意图,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体会勤勉努力的重要性,领会“勤能补拙”、“勤学苦练”的道理,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寓言故事《金字塔》的故事情节及所表达的道理。
2.难点:深入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和作者的意图。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在黑板上写下“金字塔”的三个字,让学生谈谈他们对金字塔的了解和认识,引入本课内容。
2.学习与讲解(20分钟)1.通过阅读故事《金字塔》,带领学生理解故事情节,讲解故事中的隐含意义和寓意。
2.互动问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金字塔作为比喻,以及故事背后的意义。
3.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勤能补拙”、“勤学苦练”的主题展开思考和讨论。
3.活动与训练(30分钟)1.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设计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探讨如何用简单的故事来表达深刻的道理。
2.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寓言故事,其他组员进行点评和讨论,促进交流和思考。
4.梳理与总结(10分钟)1.结合学生讨论和分享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反思学习本课的收获和体会。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寓言故事的含义,领会“勤能补拙”、“勤学苦练”的道理,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五、作业布置1.回家后,让学生撰写一篇读后感,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写出对勤勉努力的理解和认识。
2.继续熟读故事《金字塔》,深入理解寓言故事背后的道理和寓意。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定稿)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定稿)一、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主要围绕“多写作,才能写好作文”这一主题展开,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传统文化知识。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能够培养写作兴趣,增强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作文写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技巧;2.通过学习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1.学习古诗词,了解传统文化内涵;2.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技巧;3.练习多种写作形式,如叙事、议论等。
四、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含义;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写作水平;3.辅导学生在表达时清晰、流畅。
五、教学安排第一课时主题:学习古诗词赏析内容:学习《静夜思》并进行赏析,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活动:教师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美。
第二课时主题:探讨写作的重要性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写作的重要性。
活动: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日记等写作作品,相互学习交流。
第三课时主题:练习叙事写作内容:学习叙事写作的基本要领,进行写作练习。
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给定话题,展开叙事写作。
第四课时主题:练习议论文写作内容:学习议论文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提升写作表达能力。
第五课时主题:总结与展示内容:学生展示本单元写作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活动:学生分组进行作品展示,并相互评价、交流。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应该能明确写作的重要性,增强了中华传统文化自信心,培养了观察和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多练习、多表达。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上是《语文园地七》教案的定稿,希望能够对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教案
(2)根据听众的反应,对讲解的内容做调整。
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要想当一名优秀的讲解员,还要掌握一些讲解的方法。
(1)讲解的时候,条理要清楚,语气、语速要适当,还可以用手势、动作、表情帮助你讲解。
(2)为了使讲解更吸引人,可以把要讲的内容做成小展板,还可以在讲的时候配上图片、影像或者音乐。
(做一名小讲解员,首先要确定好讲解的主题,还要围绕这个主题搜集资料。要根据查到的资料列一个提纲。列好提纲,按照一定顺序讲述。根据听众的反应,对讲解的内容做调整。)
2.今天我们只模拟了讲解学校的图书馆,以后亲友到你家做客,你也可以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介绍一下家里的摆设或周边的环境。暑假的时候,你们还可以到太仓规划展示馆、博物馆等当一名志愿讲解员,锻炼自己的讲解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担当“我是小小讲解员”口语交际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起引导的作用。整节课中,我以培训讲解员的活动贯穿始终,教学环节可以分为“激发兴趣—岗前培训—个人讲解—小组讲解—展示交流”几大环节。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模拟讲解现场,激发学生讲解的兴趣。先激励学生参加“我是小小讲解员”的培训,学习讲解的方法,再创设学校举办校园艺术节的情境,鼓励学生为学校的客人讲解学校有代表性的地方。
6.学生根据同学们的意见,改进自己的讲解,自己试着讲一讲改进后的讲解。
7.模拟现场,学生展示汇报。
8.评选出最佳讲解员,颁发奖状。
提出讲解要求,指导学生讲解的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展示交流。引导学生根据听众的反应,对讲解的内容做调整。
活动四:
小结收获,拓展延伸
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1.今天开展了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的活动,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语文园地七》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七单元,主要内容涵盖了诗歌、散文等多种文体的阅读和欣赏,以及相关的语言运用技巧和写作指导等内容。
2.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与散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学会欣赏诗歌与散文的技巧•掌握诗歌与散文的阅读方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准备•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具:黑板、彩色粉笔、课件等•辅助材料:课外阅读材料、课堂练习题等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一个生动的引子或问题,引导学生对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展开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学习内容呈现•第一部分:诗歌的特点和欣赏方法•第二部分:散文的特点和欣赏方法•第三部分:诗歌与散文的比较与对比3. 教学活动设计•师生互动,指导学生逐步掌握诗歌和散文的欣赏技巧•分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诗歌与散文的区别与联系•课堂演绎,让学生积极参与朗诵、解读等活动4.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诗歌和散文,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尝试撰写符合文体特点的文章,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教学反馈通过课堂练习、作业考查等方式,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五、教学总结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对诗歌和散文进行欣赏和理解,更培养了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理解能力,并提升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希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保持对语文的热爱,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以上是《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毕升在发明活字印刷术过程中的努力和投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4、学习抓住关键词概括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过程的方法。
教学重点从直接描写毕升的语言、行为的语句中,感受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为实现梦想的努力和投入。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关键词概括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过程的方法。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毕升的资料,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课1、同学们,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的一次伟大革命,它为我国古代文化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它的发明者就是――(板书:毕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3课。
学生齐读课题《毕升的梦想》。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教师相机梳理问题:毕升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梦想的?结果怎样?)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毕升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梦想的?结果怎样?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学生回答问题。
师小结:我们围绕课题提问,再把这些问题用一段通顺的话联系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是归纳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
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勾画四字词语。
4、检查学生生字和词语掌握的情况。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同学们,请你朗读课文,课文的哪些地方告诉了我们活字印刷术的重要作用?请你读课文7、8段,一边读一边勾画。
2、说说为什么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让学生们体会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引导学生读出赞扬的语气。
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真是太了不起了。
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时忘我的投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
教案(集体备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了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有趣,并简单了解诗歌的魅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
识。
二、教学重点
1.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掌握如何使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
三、教学难点
1.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诗歌的魅力。
2.理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更加生动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诗歌朗诵视频,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学习诗歌
学生跟读诗歌,理解其中的内容,并分组进行小组讨论。
3. 学习修辞手法
老师介绍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学生通过举例理解。
4. 小结
老师带领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
5. 作业布置
布置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事物的文章,并在其中使用修辞手法。
五、板书设计
•诗歌欣赏
•修辞手法
•生动表达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诗歌欣赏和修辞手法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更多地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欢迎老师们批评指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讲评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
产》讲评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难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课件:PPT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教学素材:《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料、学生习作;
3.评分表、笔、纸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第二步:整体阅读
1.讲解世界文化遗产的含义;
2.结合故宫、长城等遗产展开讨论。
第三步:写作
1.要求学生撰写一篇文章,介绍他们所了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引导学生使用逻辑清晰、语言生动的表达。
第四步:互评讨论
1.学生交换作文进行互评;
2.教师点评并提出修改建议。
五、课堂总结
1.强调中国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
2.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六、作业布置
撰写一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从我做起》的习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珍爱中华文化遗产!。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含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组教材以“异域风情”为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
三篇课文有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威尼斯的小艇》;有捷克著名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牧场之国》;还有介绍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古建筑的《金字塔》。
2.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
3.教学建议:(1)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素养。
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掌握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配合“异域风情”这一专题,在课后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多项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和“习作”安排了说“周边环境”和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等内容。
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阅读和积累古诗等内容。
(2)指导学生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引导学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能够在习作中体会历史遗产的魅力或感受祖国美好山河的美丽。
(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1.认识“尼、艄”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哗”,会写“尼、斯”等14个字,会写“纵横、船艄”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
3.找出文中对威尼斯静态和动态的描写,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4.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观看课前收集的图片,插播背景音乐,边看边介绍。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标志。
法国有埃菲尔铁塔,埃及有金字塔,中国有长城,威尼斯则有其独特的小艇。
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就如大街上的汽车,如此神奇的景象,实在是令人好奇。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牧场之国》教案(公开课获奖教案)含教学计划
19.牧场之国授课课题牧场之国课型讲读课文2 课时时间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毡、犊、眺”等 10 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仪、眺”等 15 个会写字;正确读写“专注、奔驰、公爵、镶嵌、牲畜、极目远眺、膘肥体壮、宽广无垠”等词语。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4.领悟作者描写事物特点时使用的方法。
体会“真正的荷兰”的含义;领悟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体会静态描教学重点写和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领悟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难点领悟作者描写事物特点时使用的方法第一课时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毡、犊、眺”等10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仪、眺”等 15 个会写字;正确读写“专注、奔驰、公爵、镶嵌、牲教学目标畜、极目远眺、膘肥体壮、宽广无垠”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安静、闲适的荷兰牧场风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教具预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简介荷兰【出示课件2】荷兰简介及风光图用秀丽的布满异荷兰,本称尼德兰王国,因其荷兰省最为知名,故尼国风情的图片带给学导入德兰多被世界称为荷兰。
位于欧洲西偏北部,是世界知名生视觉冲击,激发学生(5)分钟的低地之国。
的学习兴趣。
荷兰三分之一的地区为牧场,主要饲养黑白花奶牛。
2.学生阅读,谈话导入:同学们,荷兰有着这么秀丽的风光,今日我们就跟随卡雷尔·恰佩克去看看真正的荷兰。
〔板书:牧场之国〕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3】:(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宠爱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适宜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目标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法朗读理解法、质疑、讨论、探究、自学法、配乐朗读法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2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许多摇曳多姿、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那么作者是如何写出他们的风采的?有哪些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人物描写一组》。
二.提炼写法
(一)总结文本写法
1.思考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有哪几位
小嘎子、严监生和王熙凤。(电脑出示三个人物头像)
(3)学生齐读。
3、看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
4、结合注解,自读自悟,整体感知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
5、试着逐句讲讲诗句的意思,并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如何?
三、巩固练习。
1、读全诗练习背诵。
2、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3、学生交流收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四、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学生自己读古诗,边读边画。
电脑出示:听了大惊道:'这三十馀岁的正是陆虞侯!那泼贱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见我,只教他骨肉为泥!'
林冲。从人物的语言上可以看出这人和陆虞侯有深仇大恨,写出了情节上的特点。
(四)引导学生总结写人文章的写法
1.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2.细致地写,恰当地使用比喻、反问、设问等修辞方法。
⑶指读《林黛玉初见凤辣子》,思考王熙凤性格特点及描写方法。
王熙凤很泼辣很张狂,这从对林黛玉和贾母的侧面描写可以体现出来;说话见风使舵,这从作者正面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来。
(二)知识迁移,归纳课外文章写作特点
1.进行中国古典名著的片断阅读,强化训练所学方法。(教师课前给学生印发了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四个人物片断描写让学生熟读),课前同学们已经熟读了这四个名著片断,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一个最感兴趣的人物,说说他的性格特点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各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备课提纲和各班的学情,撰写教案。此时,在不离开“五统一”的前提下,发挥各人特长。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认“霜、寺、”会写“遍、渐、霜、愁、眠、苏、寺”。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六、作业:
1、连线:
张继《枫桥夜泊》
元稹《望洞庭》
刘禹锡《菊花》
2、填空
“遥望洞庭山水色,银盘里一青螺。”这两句诗用了( )修辞手法,把( )比作“白银盘”,把( )比作“青螺”
补充资料:
一、作者简介: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贞元九年进士,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称“刘白”。他的诗风格清新,婉转含蓄,善于吸收民歌精华,并多反映社会生活。元稹:河南河内(今洛阳一带)人,他曾经作过宰相,是唐朝著名诗人,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诗,世称“元白”张继:字懿孙,南阳(今河南)人。天宝进士。其诗多登临记行之作,不事雕琢。
2.学生讨论,汇报。(汇报时教师结合多媒体呈现相应的能体现人物特点的画面。)
汇报曹操人物特点,短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写出了他的生性多疑和礼贤下士。
汇报林黛玉这个人物,做着抓住林黛玉临死前的语言和动作、神态,写出了她的体弱多病和孤苦伶仃。
(三)游戏拓展,反向强化写法
以《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为谜面,猜出谜底是《水浒传》中的哪些人物。
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能使学生更能深入的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运用总结的方法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探索的能力。多感官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使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快乐。
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教学步骤同上)
五、朗读指导: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3.可以适当通过别人的心理、语言描写,反映所写人物的特点。
2.回顾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及描写方法。
⑴小嘎子给人的印象是顽皮机敏、争强好胜,永不服输。(学生边说教师边点击鼠标,链接到小嘎子页面)作者抓住了小嘎子的动作、心理来写的,还运用了不少修辞方法。
⑵指读《临死前的严监生》,思考《儒林外史》里的严监生性格特点及描写方法。
严监生非常吝啬贪财,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人。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来写的,尤其是严监生伸出两个手指的细节。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回忆所学过的古诗,并背诵。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
1、解题。思考: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2、引导同学根据注释并结合查字典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1)学习生字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并注意他们的读音。
(2)理解诗句的意思。学生试着讲讲诗句的意思。
二、《语文同步读本》指导引导学生自学《古诗两首》、《菊花诗两首》。《古诗两首》是描写秋天的景色的诗。其中“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以及“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是名句。《菊花诗两首》则从不同角度来表现菊花的品格,与课文中《菊花》一诗相呼应。其中“宁可抱香枝头死,不随黄叶舞秋风”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两组文章后面的“读一读想一想”旨在引导学生朗读同类题材的诗歌,加深对古诗的感悟。
电脑出示:只见人丛里那个黑大汉,轮两把板斧,一味地砍将来。
人物:李逵。
引导归纳人物写法:从人物的外貌和动作,还有斧头,都是李逵的特点。
电脑出示道:'有何难哉!'便拈弓搭箭,纵马向前,望着影中只一箭,不端不正,恰好把那碗红灯射将下来。
人物:花荣。
引导归纳人物写法:从动作和语言上可以看出箭术高超的人物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