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原创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3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cde70d9e314332386893bd.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3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一1教学目标1、体会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2、揣摩具体典型的细节描写。
2重点难点3教学过程3.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上课前: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营造粗犷豪迈的气氛。
一、导入(一)师:同学们,随着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热播,刘欢的一曲《好汉歌》已响遍大江南北。
水浒英雄行侠仗义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水浒108将中,智勇双全的武松是好汉,粗豪冲动的李逵是好汉,嫉恶如仇的鲁智深也是好汉,今天咱们要学的林冲林教头,又是怎样的好汉呢?作者施耐庵又是怎样来表现他的?在我看来,一波三折的情节刻画,具体典型的细节描写,特别让我感动!ppt1:学习目标:1、体会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2、揣摩具体典型的细节描写。
(二)师:这里有林冲感叹自己命运的两句诗!ppt2: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师:诗言志!表现了林冲怎样的感情?(抽生回答)明确:表现委屈,悲愤!像“浮梗”一样悲凉的身世,像“转蓬”一样难求的功名。
师:春风得意的林教头为何会生出这等感叹呢?原来:(齐读) ppt3:林冲初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地位显赫,家室美满。
然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因美眷致祸,“脊杖二十,刺配沧州”。
前往沧州途中,堂堂禁军教头,被两个鬼魅似的小人整治得苦不堪言,可林冲一路咬牙隐忍,历经艰辛,到达沧州。
师:昨天,身为禁军教头的林冲,既保护不了娇妻,也保护不了自己!今天,刺配沧州的林冲,其命运又会怎样呢?二、品读故事情节(一)师:同学们已通过预习,我们再来观看与之相关的四张连环画。
二者结合,请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情节的四个部分。
(要求:用相同格式和相同主语的短语)(分小组讨论)Ppt4:四张连环画师:你这样概括的理由是什么?(反复讨论)要求:准确;简练;顺畅。
明确:①沧州遇旧——②买刀寻敌——③到草料场(草厅交割)——④雪夜报仇(奋起杀敌、庙外锄_)师:你认为这故事情节是平铺直叙,还是一波三折呢?并谈理由。
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a2f6f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e.png)
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设计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设计篇1一、学习目标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学习课文的情节安排技巧。
(草蛇灰线,脉在千里之外)3.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二、学法指南优秀古典小说《水浒传》,在我国人民群众中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书中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历来是为人们称赏的著名篇章之一。
在这一章中,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在人物性格的精细刻画和故事情节的生动描写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学习本文你应该特别注意细节描写与环境描写对塑人物性格的重要性。
三、课文精讲1.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简析】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
插叙的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
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
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2.提问: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
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简析】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6d700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8.png)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施耐庵及《水浒传》的有关情况。
2、理清情节,鉴赏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
3、探究林冲性格变化对认识当时社会的意义。
认识封建社会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及社会意义。
难点: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1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作者施耐庵及《水浒传》的有关情况。
2、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作家作品简介:1、作者施耐庵:施耐庵(约1296~ 1370),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名子安,一说名耳,江苏兴化人。
曾中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和,弃官回乡,从事著述。
2、作品《水浒传》:《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水浒》最早为100回本,后来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71回以后的内容,又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这样故事性增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
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
三、理清文章思路:1、理清情节。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5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d54d5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b.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5篇]第一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课是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小说单元)第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力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并力图与高考接轨。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而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的作用。
基于此将教学目标设计如下:二、说目标1、了解故事大意,梳理主要故事情节。
2、分析主人公林冲的性格特点。
3、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重难点教学重点:鉴赏人物形象,探究作品主题教学难点:分析“风雪”这一景物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
四、说教法于漪老师曾说:“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及积极性的调动,本课我主要采用“诱思探究”教学’法。
五、说学法全程贯穿探究性学习方式,分为“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分析鉴赏”、“ 迁移运用,提高能力”三个层次。
本课以自主探究为主,在文本的学习过程中,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师在发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同时,相机诱导,挖掘文本中的“探究点”,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关乎文章精要之点的问题推动学生阅读、思考、合作与探究。
以情激情,以诱达思,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给学生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写作,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一)激趣导入,进入情境。
学生对《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较感兴趣,因此我让学生说一说都知道哪些人物及绰号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出豹子头林冲,由此导入课文。
从而为“自主、合作、探究”做铺垫。
(二)讲述故事,激发共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么长的文章怎么能让学生在不占用课堂时间的情况下主动积极地读进去,况且只有当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产生共鸣后,才会激发起探求的欲望。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6篇完美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6篇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46474c8e9951e79b89276a.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教学重点:1、景物描述、细节描述的作用。
2、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难点:体会心理活动描述的作用。
二)知识和潜力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2、了解作家作品;3、学习本文透过语言、行动、心理和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过程和方法1、分析人物形象,鉴赏主要人物的语言。
2、训练学生透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述把握人物性格的潜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从而加深学生的社会认识。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积累字、词,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2、了解作家作品教学步骤:一、导入:梁山好汉,108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
鲁智深是拳打镇关西,杨志是失了生辰纲,武松是景阳岗打虎,那林冲又是因为什么呢?这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的一段故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二、了解作者和作品⑴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
⑵《水浒传》《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述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反映的是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
南宋时期,有关宋江等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英雄故事已在民间流传。
元末明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成了《水浒》,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水浒》最早为100回本,之后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71回以后的资料,又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这样故事性增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水浒》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三、快速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清文章思路一)、积累字、词1、下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A、赍发(jī)喝彩(h)砧辱模样(m)B、差拨(chāi)彤云(tng)洗漱央浼(měi)C、酒撰调和(tio)迤逦朔风(shu)D、提防(t)仓廒(o)吹撼毡笠(zhān)解析:A、玷辱C、酒馔D、提防(dī)2、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A、当时管待林冲酒食(款待,招待)B、老军都点见了堆数(点清)C、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拿出)D、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减少,不见)解析:消耗:消息二)、学生复述故事情节三)、师生共同理清文章思路开端(第1自然段):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5f533a6f705cc1755270978.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篇1 设计思想1、设法将学生深深地引入课文之中。
2、引导学生既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又注重对文章细节的品评欣赏。
3、运用“问题导入,以导为主,读议结合,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小说、品细节、悟主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品相关情节。
(2)古代白话字词积累整合。
2、过程与方法(1)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写法。
(2)探究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以及伏笔照应的创作技巧。
教学难点: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
教学准备:1、教具:幻灯片、DVD、大屏幕、课件2、预习要求:(1)读课文、读注解、理解部分古代白话词语含义。
(2)读课文试着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3)阅读《水浒传》7—11回,了解与本文相关的情节。
3、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循环播放《好汉歌》当唱到“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句时,点出林冲在山神庙前风雪之夜手刃仇敌的英雄画面。
二.教学活动设计之一:速读课文,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6段)酒店沧州遇旧买刀寻敌。
第二部分(7—10段)草料场接管草料场。
第三部分(11—12段)山神庙怒杀陆谦。
三.教学活动设计之二:重点探究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问题设置1、文章第二段“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下菜疏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
”一句中这两个是什么人?为何“闪将”进来,而不是“走(跑、跳、跺、闯、挤)将入店里来”?这个字好在哪里?(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研读课文,注重学生最初的阅读体验,注重课堂生成过程。
)学生讨论提出:文章第三段开头“李小二应了,自来门首叫老婆道:‘大姐,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
’”并且注解释不尴尬:鬼鬼祟祟,不正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精选多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f509450b4e767f5bcfce0e.png)
明确:当林冲听到陆谦等人毫不隐讳地和盘托出他们的罪恶的阴谋,林冲的幻想破灭了, 他清醒地意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死路一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反抗。
欣赏:林冲血刃仇人的片段
追问:看到林冲终于把谋害他的仇人杀掉,我们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我们常为林冲委曲求全而痛惜,现在终于有了痛快淋漓之感。林冲也在这一连串的动作中 散发出灿烂的光辉,从此才真正走上反抗道路的林冲再没有丝毫的懦弱,成为《水浒》中 立场最坚定的猛将。 四、板书 沧州遇旧(1)扶危济困、慷慨侠义 善良安分、委曲求全, 买刀寻敌(2-5)具有反抗意识。 到草料场(6-9)随遇而安 雪夜复仇(10—12)奋起反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三) 初备:深备: 教学目标:了解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时间:2014.8.23 教学难点:把握主人公思想转变的过程和原因方法:点拨+讨论 一、旧课反馈:(2 分钟) 二、点拨小练:(3 分钟) 三、研习新课(35 分钟) 一、细节点染(15)本文多处涉及到细节描写,尤其是“火盆”、“石头”两个细节。 1、提问:找出有关“火盆”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细节——林冲要支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为盆内火种 都被雪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去安身。 作用——既表现了林冲安分谨慎的性格,也告诉读者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 2、提问:找出有关“石头”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细节——林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 靠了门。”作用——下文“且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侯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 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的重大转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1c1af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8.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第一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目标(1)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斗争过程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2)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
(3)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课时安排:3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主题(课前放《好汉歌》)导入刚才我们听了《好汉歌》。
听《好汉歌》,胸中自会涌起一股冲天的豪气,甚至让我们这些文弱书生也恨不能捋起衣袖、拔拳惩恶。
在我们的印象中,梁山好汉就应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手刃仇敌,铲除贪官,替天行道。
可是,《水浒》中却有这样一位英雄,该出手时出不了手,举起了拳头又放手。
他是谁呢?他就是80万禁军教头林冲。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回顾上节内容上节课,我们介绍了与课文相关的情节,并根据情节发展把本文分成了四部分:沧州遇旧、买刀寻敌、到草料场、雪夜报仇。
这一节我们将借助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小说的主题。
解读(一)沧州遇旧到了沧州,林冲见到了故人李小二,小二对林冲热情吗?热情。
具体表现:治酒款待,并嘱咐“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
原因:林冲对李小二有恩。
作用:从侧面表现了林冲的慷慨好义。
故人相见,自然提起了往事。
这时怨气冲天的林冲,又是如何叙述自己遭遇的呢?“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
”“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1.设身处地想想,如果你是林冲,会怎么称呼高俅?如果换作李逵、鲁智深又会怎样称呼?林冲称“高太尉”,为什么?(李逵会说“高俅那厮”“高俅老贼”,鲁智深会说“腌臜泼才”“直娘贼”。
林冲却称高俅为太尉。
这种彬彬有礼的背后是一种油煎般的苦痛,然而他认了,他要挣扎地活下去。
人教版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三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dfe73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6.png)
好的⽂学作品往往以⽣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取胜,《⽔浒》在这⽅⾯表现得尤为突出。
⽆忧考⼩编整理了⼈教版⾼中语⽂林教头风雪⼭神庙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林教头风雪⼭神庙教案 1教学⽬的 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学习本⽂通过语⾔、⾏动、⼼理描写表现⼈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
教学重点 1、指导学⽣分析林冲思想性的发展变化和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
2、在分析刻画⼈物的⽅法上,应当突出⼼理活动的描写。
第⼀课时⼀、引⼊ “路风不平⼀声吼,该出⼿时就出⼿”,这是梁⼭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相助,更何况⾃⼰受了冤屈?但是梁⼭好汉中也有⼈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来的拳头打不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林教头”。
⼆、新课:(⼀)⽂学知识:1.作者:施耐庵(1296-1370),原名⽿,⼜名⼦安,字耐庵,祖籍兴化,⽣于平江(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
曾在钱塘⼀带做过⼏年官,其余时间⼀直以教书为业,⼩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
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部的长篇⼩说——《⽔浒》。
2.关于《⽔浒》:《⽔浒》⼜名《⽔浒传》《忠义⽔浒传》,是我国四⼤古典⼩说名著之⼀,成书于元末明初。
它是⼀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的长篇古典⼩说。
这部章回⼩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进⾏再创作⽽完成的。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庸⽆道,加之连年⾃然灾害,外族⼊侵,结果弄得民不聊⽣,正如书中所写的:“⾚⽇炎炎似⽕烧,野⽥⽲稻半枯焦。
农夫⼼内如汤煮,公⼦王孙把扇摇!”(见《⽔许》第⼗六回)于是⼤⼤⼩⼩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
《⽔浒》⽣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的声势浩⼤的农民起义军诞⽣、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命⽃争,塑造了⼀个个为⼈民喜爱的有⾎有⾁个性鲜明的英雄⼈物。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65596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6.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篇一一、说教材我的课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16课),这是一篇特殊的课文。
首先,它所处的单元在教材中位置特殊。
高中语文教材有四个小说单元(高三册2单元,高四册1单元,高五册1单元共12篇课文),在第三册教材中,学生重点学习了“小说的人物形象和环境”、“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已能够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
而第五册教材的小说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小说的鉴赏”,这对学生阅读小说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因此,从教材体系与大纲要求上看,第四册教材的小说单元实际上是一个承前起后的单元,进行本单元教学时便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特征。
其次,本课在单元中的位置特殊。
第四册教材的小说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本单元所节选的四篇课文均选自我国明清时代著名的几部古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老残游记》、《醒世恒言》),而明清时代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其创作总体呈现如下特点:(1)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3)语言准确简练、生动作流畅;(4)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迹。
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在创作上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典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仔细体会。
再次,是本文在写作上的特色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
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的第十回,《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
作者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深化主题的技巧是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的,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作重点领会。
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林冲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分几个阶段及其变化的关键;分析“风雪”等景物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小说教学作了有益的探索:以“导”为主,从感觉人手,灵活运用评点法,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
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设计(优秀9篇)
![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设计(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182bf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f.png)
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设计(优秀9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篇一优秀古典小说《水浒传》,在我国人民群众中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书中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历来是为人们击节称赏的著名篇章之一。
在这一章中,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着力描写了林冲从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依附者,被徽宗皇帝的宠臣太尉高俅陷害得家破人亡,终于投奔梁山,成为农民革命英雄的转化过程。
在人物性格的精细刻划和故事情节的生动描写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灿若群星的“梁山泊”英雄形象中,林冲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一个。
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不算低的社会地位,加上优厚的俸给、温暖和美满的小康家庭等多种社会因素,使他对封建统治者和自身的前途存在幻想。
虽然他武艺高强,对“屈沉在小人之下”也有一腔怨愤,却养成了他逆来顺受、忍辱妥协的性格。
他在小说中刚一出场,就遇到高俅的干儿子“花花太岁”高衙内拦路调戏他妻子。
当他闻讯赶来,于怒喝声中举拳欲打时,一看“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先自手软了”。
在爱妻遭调戏的奇耻大辱面前,职任八十万禁军教头,英名远播的林冲,居然咽下了一腔盛怒,不但自己不敢打,甚至阻拦鲁智深去追打高衙内,说是:“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
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
”这里,第一次显示了林冲屈辱忍让的思想性格。
但是,逆来顺受并不能解脱林冲的困境,当陆谦设计调开林冲,妄图让高衙内引诱他妻子时,林冲按捺不住了,他把咽下去的一腔愤怒,全部倾泻到无耻走狗陆谦身上。
这时,林冲仍然避免触及“本管高太尉”,但从他拿了尖刀,追寻陆谦的激烈行动中,可以看出林冲反抗性格的缓慢发展过程。
后来,他在陆谦与高衙内进一步设下陷阱,阴谋迫害下,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遇险野猪林……在一个接一个的打击迫害中,林冲的反抗性格逐步发展和增强。
尽管如此,他依然想从妥协退让中寻求苟安,没有放弃“挣扎着回来”的幻想。
林冲思想性格上这种矛盾斗争,在“风雪山神庙”这一回中,达到高潮,发生了突变,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终于挣断了逆来顺受、忍辱求生的思想绳索,反抗性高度升华,走上了造反、起义的道路。
人教版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5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4f65c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d.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5篇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主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教材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回。
《水浒》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长篇古典小说。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浒》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爆发。
《水浒》塑造了以宋江为首的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林冲就是其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
二、学生分析本文是节选,应该深入理解背景,可在平时通过上网可查阅相关资料。
因为文本篇幅长,选择切口要小,可借助影视、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体会情节安排对刻画人物、表达主题的作用。
阶段一:课前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林冲的遭遇,分析林冲的性格。
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为后面具体赏析人物形象奠定基础。
技术手段:微软画图工具、word文本框制图、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2.学生以批注法对文本自读批注,初步理解文本。
3.补充与与林冲有关的资料,保存到班级博客里,要求学生阅读,拓展视野。
技术手段:互联网,Free Mind思维导图软件。
微课《批注读书法》、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阶段二:课中展示成果,整体感知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思维导图:故事情节发展和林冲性格变化关系图)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加以评价。
再读课文,重点赏析组织学生研讨“故事情节和林冲性格发展”,学生交流讨论,用word展示个人批注。
阶段三:课后技术手段:小论文评价量规、问卷星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篇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福州格致中学语文组居李教学目的:1、认识封建社会的罪恶本质以及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6篇完美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6篇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46474c8e9951e79b89276a.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教学重点:1、景物描述、细节描述的作用。
2、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难点:体会心理活动描述的作用。
二)知识和潜力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2、了解作家作品;3、学习本文透过语言、行动、心理和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过程和方法1、分析人物形象,鉴赏主要人物的语言。
2、训练学生透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述把握人物性格的潜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从而加深学生的社会认识。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积累字、词,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2、了解作家作品教学步骤:一、导入:梁山好汉,108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
鲁智深是拳打镇关西,杨志是失了生辰纲,武松是景阳岗打虎,那林冲又是因为什么呢?这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的一段故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二、了解作者和作品⑴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
⑵《水浒传》《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述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反映的是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
南宋时期,有关宋江等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英雄故事已在民间流传。
元末明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成了《水浒》,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水浒》最早为100回本,之后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71回以后的资料,又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这样故事性增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水浒》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三、快速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清文章思路一)、积累字、词1、下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A、赍发(jī)喝彩(h)砧辱模样(m)B、差拨(chāi)彤云(tng)洗漱央浼(měi)C、酒撰调和(tio)迤逦朔风(shu)D、提防(t)仓廒(o)吹撼毡笠(zhān)解析:A、玷辱C、酒馔D、提防(dī)2、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A、当时管待林冲酒食(款待,招待)B、老军都点见了堆数(点清)C、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拿出)D、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减少,不见)解析:消耗:消息二)、学生复述故事情节三)、师生共同理清文章思路开端(第1自然段):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5篇范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0b1e3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3.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2 【学习目标】1.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通过情节、环境、言行、细节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赏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分析其作用。
【重点难点】1.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通过情节、环境、言行、细节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赏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分析其作用。
【学法指导】分析归纳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1.直接地正面地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
2.抓住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知识链接】【学习过程】一、预习案1、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的一种描写手法。
细节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2、描风绘雪,富有神韵,结合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景物描写。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中几处关于风雪的评点摘录: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一路写雪,妙绝。
)②那雪正下得紧。
(写雪妙绝。
)③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写雪妙绝。
)④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花枪葫芦,写得好;又带写雪,妙。
)⑤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 , 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
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
(雪耀里固当见之。
)(中国古代小说极少孤立、静止地描写环境,结合人物动作描写环境是中国古代小说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
一般学生能够注意到文章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很少有学生会注意到结合人物动作写风雪。
)二、探究案1、任意选择三道题分析句子中的细节描写(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
(2)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完整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
![(完整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c172b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c.png)
鼓励质疑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故事情节、 人物性格等方面的疑问和不同见
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创新思维训练
通过改编故事、创作新结局等方 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
力。
观点辩论
组织学生对故事中的争议点进行 辩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和逻辑思维能力。
拓展延伸,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文学鉴赏
01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其他文学作品的鉴赏中,提高学生
互动交流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作业心得和经验,促进彼 此的学习和进步。
评价标准制定及实施过程监督
01
评价标准
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包括作业的完整性、创新性、观点明确性、论据
充分性等方面。
02
过程监督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并
防止抄袭等不正当行为。
03
结果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质量和评价标准,给出相应的评分和等级,作为学
文学作品背景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中国古 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章节 ,描写了林冲在困境中的坚韧与 反抗。
教学需求
针对中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历 史文化素养的培养,该教案旨在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文 学鉴赏水平。
教学目标与意义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掌握《林教头风雪山神 庙》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艺 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
口语表达任务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小组 演讲,探讨小说中的主题、情
节或人物塑造等问题。
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进行与小说相关的创 意绘画、手工制作或表演等,
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完成情况检查与反馈机制建立
定期检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5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a42f0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3.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5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一、探讨小说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理解小说的内在逻辑。
教学重难点:小说中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学情分析:古典小说《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学生并不陌生。
而林冲的故事很多同学早就耳熟能详了。
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淡化故事情节。
而要把重心放在作者的艺术匠心上面。
作者如何通过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命运和性格。
小说内在的逻辑是怎样的展开的。
教学过程:导入: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一般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一般而言人物命运多与社会环境有关,比如《水浒传》中家喻户晓的人物林冲,他的命运主要是社会环境造成。
林冲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妻子漂亮贤惠,家庭幸福。
可是当高衙内看上林冲的妻子后,他的人生不幸就开始了,他后来被高俅陷害发配到沧州。
今天我们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我们看看他在沧州的遭遇。
我们先看这个题目。
林冲在山神庙怎么了?差点被人害死。
那么题目应该是遇险山神庙啊。
为什么是风雪山神庙。
显然是风雪和林冲的遭遇有关。
这就说明除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也有可能影响人物命运。
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一、等待风雪。
1、小说中林冲怎么知道陆虞侯到沧州的?李小二告诉林冲的。
林冲根据李小二的描述判断来者是陆虞侯。
2、当时来了几个人?一共四个人。
除了陆虞侯和福安这两个东京来的人,还有管营和差拨,是监狱管理人员。
3、林冲听到这个消息后怎么做?一起朗读第五段。
他买了一把尖刀,在沧州城里城外大街小巷寻找。
4、林冲一共找了五天,毫无结果。
陆虞侯他们人呢?既然陆虞侯是太尉高俅派来结果林冲性命的,而高俅是一定要置林冲于死地。
人教版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3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cad46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6.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3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篇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
2、古代白话字词积累整合。
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写法。
2、了解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及伏笔照应的创作技巧。
教学方法:质疑导读法、朗诵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认识《水浒传》,了解林冲的相关情节,初步分析小说情节。
二、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好汉歌》,提问学生是哪部电视剧主题歌,引出《水浒传》。
2.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梁山好汉,引出林冲。
3.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
与原本就在底层生活的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截然不同,那为什么却走上了同一条道路,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呢?在他的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板书题目)三、介绍《水浒传》(参见练习册)《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
《水浒传》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它是在《大宋宣和遗事》和民间流传故事的基础上,经过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加工整理而成。
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最终失败的历史原因;同时也塑造了一批深受人们喜爱的梁山英雄形象。
因此说《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四、介绍林冲的相关情节《水浒传》塑造了农民起义的英雄群像,其中有不少人物形象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学典型。
林冲就是其中之一。
书中关于林冲的故事共有五回,即七、八、九、十、十一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58c36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69.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篇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公开课备课时间:3月15日授课时间:3月20日授课班级:高二(7)班授课人:何亮课时安排:第二课时课型:讲读教学目标1、了解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进而把握文章主题。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重点了解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教学难点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林冲夜奔》。
同学们刚才听到的是古筝乐曲《林冲夜奔》,乐曲紧张激烈,反映出了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心境。
同学们知道林冲将奔赴何方吗?―――梁山,落草为寇。
这是他所希望的结局吗?--------不是!他本是东京80万禁军的枪棒教头,地位显赫,家室美满。
然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因美眷贾祸,被“脊杖二十,刺配沧州”。
一路上又屡遭陷害,几乎丧命,可他还是咬牙隐忍,历经艰辛,到达沧州。
在沧州,迎接林冲又是是怎样的绝境呢?他会继续隐忍下去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关注林冲的命运,感受故事情节中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出示教学目标)二、复述故事情节沧州遇旧―――买刀寻仇―――接管草场―――雪夜报仇感受节奏:缓缓---紧缓紧三、研讨课文(一)沧州遇旧1、他乡遇故人,自然提起了往事。
怨气冲天的林冲,如何叙述自己遭遇的呢(学生读)------“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
”①分析“我因恶了高太尉”(举例:鬼子,皇军)―――委曲求全,逆来顺受。
设想你若是林冲,你会怎样来诉说往事?------“高俅老贼设计陷害于我,把我流放到这里。
”②“未知久后如何”,他想说前途未卜的,是吗他会有“久后”吗―――不会,由教头变为罪犯,他以为这是高俅对自己陷害的极限,因而他认为眼前是平稳的,认为自己熬过刑期,回到东京,家人团聚,也许能重振家业。
他对于现实还抱有幻想。
2、他还有那些语言?------“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他自认“罪囚”,我们都知道他“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无罪何以认罪―――虽心存怨气,但怕给自己、给别人招惹是非,足见他的善良侠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原创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教师详案)【学习目标】1、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2、掌握文章运用景物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深化主题的技巧。
【重点难点】1、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2、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课时:一课时一、导入:经典的文字,总在阅读者眼睫下闪着幽亮的明眸。
经典的语句的魔力,在于直达读者内心。
经典的文章,踏着或远或近的时间征尘,在空气中流转,让有心人捕捉。
今天我们来重温经典,共同探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二、学习活动(一):1、同学们,课文题目中,哪里体现了自然环境描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自然环境,对小说本身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少了它就少了十分的精彩。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风雪”的句子。
(找学生一个一个的回答,暂不点评)“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卷下一天大雪来”(大)“……那雪正下得紧”(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越紧)“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摇振得动”(风大屋摇)“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天冷人寒)“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雪大屋倒)“林冲……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
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雪大人寒)3、思考:上一个问题的关键词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些景物?草屋?火盆内火种,白布衫湿了……有何作用?4、哪些句子是扣住风雪来写的?这是从景物的什么角度来描写的?5、判断下列景物是从哪个角度描写的?1)天热得发了狂。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一点风也没有。
祥子在院子里看了看那灰红的天,喝了瓢凉水就走。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2)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换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彭荆风《驿路梨花》)3)调皮的雨点儿像谁扔下来的钢珠一样砸在河面上,溅起高高的水花。
6、正古往今来,那些著名的作家在写景时要么惜字如金,要么用墨如泼,本文在描写“风雪”的这些句子属于哪一种?你能举一个例子吗?7、如果把“那雪正下的紧。
”换成“这是一场怎样的大雪啊,只见天地之间,到处是扑面的鹅毛一般的雪絮,在风的挟裹下,一块块、一层层地缠绞着,挥洒着”好不好?我觉得这句更有意境不是吗?明确:“紧”,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三、合作探究:分成各小组,大声讨论:完成老师的要求:填完语段你发现了什么?关键词和小说的情节。
(请学生回答)1、正是因为风大雪紧,天气寒冷,林冲才要出去买酒;如果林冲不去买酒,草厅倒塌就可能被压伤压死;如果他不出去买酒,就不会看到山神庙,在草屋倒塌后也不会想到去山神庙过夜。
2、正是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压塌,林冲无处存身,只好到山神庙过夜;如果草厅不倒塌,林冲就可能被烧死;如果他不到山神庙过夜,就不会听到陆谦等的谈话,也就不会杀敌报仇,投奔梁山。
3、正是因为风大雪紧,林冲到了山神庙后,才用石头挡住庙门;如果他不挡住庙门,陆谦等人就会直接进入庙中,他也就不会从他们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
也许陆谦的花言巧语会使林冲相信这是一次巧遇呢,说不定林冲还会请他们喝两杯呢。
由此可见,作品对风雪的描写,具有暗示情节,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学生活动小说的环境描写除了自然环境的描写外,还有故事发生的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
如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分小组完成填空。
林冲的活动是本文的一条明线,而陆谦等人的阴谋则是另一条线——暗线。
在林冲最终手刃仇人之前,他还是抱有幻想,将高逑称为高太尉,在街上寻找仇人找了几日不见消息之后,“也自心下慢了”,并且还打算将草料场修葺一番作了长远打算,并希望神明能够保佑他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服完刑回家与妻子团聚。
这样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心存幻想的人却最终成为了梁山英雄中斗争___________其中一个人,其中除了“风雪”看似偶然的_____作用,更主要的还是代表腐朽的封建社会统治者的高太尉、高衙内、陆谦、管营等人对他的____________。
林冲的遭遇典型地体现了《水浒传》“官逼民反”
这个主题,而“风雪”的描写则与陆谦等人的阴谋相互辉映,促使林冲完成了他性格上的巨大转变。
深化小说中官逼民反的主题。
总结:“风雪”的作用——渲染了凄冷、悲凉的气氛——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暗示人物命运——深化“官逼民反”主题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思考角度:1、环境描写本身写出了什么内容?(什么时令、什么地点、什么气氛、什么风俗)2、环境描写对情节有什么作用?(环境变化是否改变了人物既定的活动轨迹)3、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环境氛围是否使人物的某种特点更加突出)4、环境描写对小说主题有什么作用?(环境的特点是否暗示或烘托了主题)四、归纳:常见的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所2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下文内容作铺垫3暗示社会环境4展开、推动故事情节5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心理,烘托人物形象6象征,暗示、深化主题1、当堂训练:《故乡》第二小节:“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分析这段的描写特点和的作用。
明确:“横”是不整齐,不规则地放着,给人一种被遗弃的感觉。
作者回到日夜想念的故乡,举目望去的竟然是衰败、凋敝、沉寂的荒村,没有一丝的生机,没有一毫的活力。
“横”字,把萧索的场景一下子渲染出来,使文章一开始就揭示出辛亥革命后农村日益破败的悲惨景象,一个“横”字写尽了凄凉的气氛。
“没有一些活气”的萧索荒村的描写,与“我”悲凉的心境相融合,一开始就为全篇定下了抑郁深沉的抒情基调。
这“眼前的故乡”和“回忆中的故乡》形成对比,从而充分表现了小说主题。
老师小结:经典文本,反复吟咏,形成了震撼人心的美感。
经典文本之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是反复锤炼所得。
这节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布置作业:《孔乙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这段环境描写赋予人物活动以特定的空间,就像一幅清末江南小镇的世俗画。
顾客贫富悬殊,阶级明显对立。
这咸亨酒店正是当时黑暗社会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这样的描写为主人公孔乙己的出场作了铺垫。
孔乙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遭逼迫、受侮辱、得不到温饱、没有人同情与怜悯,最后悲惨的死去。
鲁迅《祝福》的最后一段,通过“我”的感受描写了一个祝福景象:“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在这里,作者拿有钱人的祝福活动和祥林嫂的惨死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一边是鲁四老爷之流兴高采烈地为自己来年好运祝福,一边是被压迫者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惨死在雪地里。
这样,就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鲁迅语)鲜明地摆到读者的面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加强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深化了小说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