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范围及精细含参考答案
大学期末考文学概论重点
绪论文学理论属“文学学”(一般称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
文学学通常由三个分支学科组成: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第一章文学的社会属性第一节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二、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一)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首先,从理论上讲,文学作为意识活动的产物,必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其次,从实践上讲,任何文学作品都能在社会生活中找到直接或间接的依据。
文学源于生活,但文学不是对生活机械的简单的照搬,而是能动的反映.经过能动创造的作品显然要高于生活。
举例:鲁迅笔下的阿Q是封建社会的群氓,但他又超越了群氓。
祥林嫂来源于封建时期的妇女,但是她又超越了那个时期的妇女,知道要自己找工作,主动追求幸福。
(二)社会心理是文学反映生活的中介环节第二节文学的社会特性一、文学的真实性文学作品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再现和表现社会人生所达到的情理统一、具有思想和艺术感染力的程度。
二、文学的倾向性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具体的爱憎、褒贬、扬抑的情感态度。
三、文学的民族性(一)文学的民族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民族精神、民族气质、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民族语言等,文学家们长期生活在所属民族的社会环境中,自觉不自觉地会受到上述诸多因素的制约、熏陶,自然会用本民族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本民族的思维去体悟生活,用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去观照生活,并运用本民族语言去表现生活,从个人使其创作具有民族性。
(二)文学的民族性在作品中的表现1。
在内容上的表现叙事性作品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刻画和风俗画、风景画的展示上。
抒情性作品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情感和心理的抒写上。
2.在形式上的表现文学的民族性首先通过民族语言表现出来。
文学的民族性也表现在结构方面。
表现手法上的差异也很明显。
(三)文学民族性的意义文学的民族性有重要意义。
首先,文学具有民族性,才能为本民族的读者喜闻乐见。
带有鲜明民族特点的文学作品,容易为本民族读者所接受并产生共鸣。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20分)1.文学“四要隶”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世界、作品、作家与( )A文化B读者C文采D情感2.唐代出现了( ) ,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传奇B话本 C. 志人志怪小说D章回体小说3.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 )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A.文学流派B作家 C 文学作品 D.文学思潮4.“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A思想性与艺术性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 D 创作与接受5.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A结构B声音C故事D视角6.文学传播的职能包括发表职能、流通职能和()A 艺术职能B检选职能C宣传职能D沟通职能7.以下的艺术形象属于创造性想象的是()A曹操B唐僧C鲁智深D孙悟空8.中国古代的“教化说”与西方的“寓教于乐”说属于文学概念的()A表现说B实用说C客观说D独立说9.下面关于创造动机说法正确的是()A创造动机就是创造冲动B创造动机始终指向创作过程本身C创作冲动是一种极其理性的情感D创作动机影响着创作风格10.在广义的文化概念当中,最不容易发生变化的是()A物质文化B艺术文化C精神文化D制度文化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韵味无穷和( )A. 情景交融B. 虚实相生C. 真实写照D. 感同身受2.文学接受的主体指()A阐释者B审美者C认识者D思想者3.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A本质论B创作论C发生发展论D鉴赏论E构成论4.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哲理性B荒诞性C象征性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5.抒情类文学作品的文学形象包括()A物境B事境C情境D意境6.文学形象的主要表现形态()A创作形象B写实形象C抒情形象D怪诞形象7.下列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A德漠克利特B康德C歌德 D 席勒8.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价值取向有()A为人民服务B为社会主义服务C为工农兵服务 D 为政治服务9.文学作品的意义结构包括()A语言B形象C意义D本质10.文学作品的包括三种类型,以下文学作品《史记》、《桃花源记》、《等待多戈》分别代表了()A现实性文学B理想型文学C浪漫型文学D象征性文学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
文学概论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期末重点一、什么是文学我们一般而言的“文学”,是现代审美意义上的“纯文学”。
但文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学的创作和观念从来都是开放性的,我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也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纯文学”只是一种历史的建构。
二、什么是文学理论(一)古典文学理论1.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主流形式有文论、诗论(诗话)、词论(词话)曲论(曲话)和散文、小说(含戏剧)评点等,另外,也大量杂糅于诸子著述、注疏、书牍、序跋、史籍、小说逸闻、碑文铭刻、文人札记和诗文之中。
2.西方古典文学理论西方古典文学理论的基本形式是诗学与修辞学,二者皆诞生于古希腊雅典时期。
但从古罗马共和晚期以降,诗学与修辞学的发展合流,诗学被普遍当作修辞学的一个部分而存在。
西方古典文学理论的发展线索相对比较清晰,其理论基础基本上是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奠定的。
(二)现代文学理论1.现代文学理论的诞生现代文学理论的诞生经历了古典“诗学”——近代“文学批评”——现代“文学理论”的历程。
2.我国的文学理论二十世纪早期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创制,是“西学东渐”的结果。
我国文学理论的受到欧美、苏俄和日本的影响。
就其命名来看,有文学概论、文艺学和文学理论三种称谓。
(三)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性质和方法文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特性和普遍规律的人文学科。
它有其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性质和方法。
1.文学研究的对象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和文学活动。
(1)文学作品与文学创作(2)文学作品的接受与批评(3)文学生产与消费2.文学理论的性质(1)实践性(2)人文性(3)科学性3.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分支(1)文学哲学(2)文学社会学(3)文学心理学(4)文学语言学(5)文学价值学(6)文学信息学(7)文学文化学三、艺术生产在世界文学理论的历史上,马克思第一次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基础,提出和论述了艺术生产范畴及其丰富内涵。
1.揭示了文学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3.文学理论所规定的五个方面的任务:(1)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2)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3)文学创作论:“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4)作品构成论: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5)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4.模仿论与表现论的区别:(1)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
(2)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
(3)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4)(可略)模仿论:文学活动是一种意识反应行为。
立论观点是“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世界的模仿”。
柏拉图从模仿世界的观点出发,在结论上否定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艺术的起源和主要作用在于模仿,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表现论: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近的感受。
5.文学起源说:(1)巫术发生说:弗雷泽,“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田野调查(2)宗教发生说:赫尔德“灵魂的音乐”,格罗塞(3)游戏发生说:康德“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
(4)劳动说:马克思,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6.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1)无功利与功利:A.文学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共42页PPT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文学概论是一门研究文学发展和文学作品风格的学科,其内容涉及文学的定义、分类、发展规律、创作技巧等方面。
以下是文学概论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
1.文学的定义:文学是通过语言艺术的方式表达人类思想、感情和想象力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它具有表现和传达人类普遍情感和意义的功能,能够触动读者的感情和思维。
2.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包括按内容分类(史诗、戏剧、小说、散文、诗歌等)、按表现手法分类(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等。
3.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演进规律,包括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文学、启蒙运动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文学流派。
4.文学作品的要素和风格:文学作品包括情节、人物、语言等要素,不同的文学流派和风格在这些要素的安排和表现上有所不同。
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构思方式、叙事手法、语言运用等来理解其风格特征。
5.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文学作品是人类思想、情感和文化的表达,在其中可以找到对人类生活、社会问题、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解读,可以拓宽视野、增加对人类世界的理解和认识。
6.文学批评方法:文学批评可以设定不同的角度和标准,来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
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包括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
了解不同的批评方法,可以帮助解析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7.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8.世界文学经典作品:世界文学中有许多经典作品,对于文学概论的学习和理解非常重要。
例如《唐诗三百首》、莎士比亚戏剧集、《圣经》、《童年的故事》、《战争与和平》等都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文学作品。
以上是文学概论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系统学习和理解,可以建立起对文学发展规律、文学作品解读、阅读方法等方面的扎实基础,提高对文学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文学概论复习要点
文学概论复习要点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文学理论要以文学整体为对象,通过讨论文学的存在根据、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回答“什么是文学”的问题。
学习文学理论,重要的并不是一个结论,而是探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节文学的审美性【知识点】①模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和客观说的文学观;②文学的审美性和虚构性;③文学是“人学”;④艺术真实。
【重点、难点提示】①有四类文学观念,即模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和客观说的文学观,对人们理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各种文学观的特点。
②多种文学观念的并存显示了文学本体研究的复杂性。
什么是文学的回答,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文学理论见仁见智。
各种文学观的形成都不可避免地要受主体的知识背景和社会、文化、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和文学本身在构成上的复杂性和发展中的多样化有关。
③各种文学观都涉及到了文学的审美性,文学的存在和发展与人类审美活动有关。
随着文学的发展、成熟和独立,中外文学理论逐渐形成了狭义的即审美的文学观。
④以审美为价值取向,形成“文学是‘人学’”的特点。
⑤文学是一种虚构的意识形态。
虚构是文学审美把握人生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属性。
文学的虚构性显示了文学活动的主体性特征。
⑥艺术真实是按照文学与生活的特殊关系来检验文学,判断其意识属性的一种尺度。
文学真实性的三个不同的测度。
第二节文学的形象性【知识点】①文学形象的涵义;②文学形象的三种类型:语象、形象和意象;③文学形象的三个特点。
【重点、难点提示】①文学的形象感是在感受和理解语言的基础上,依靠想象和联想形成的。
凡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
②文学形象可以分为三种,即语象、形象和意象。
语象指非描摹性的、但是又能引起读者具体感受和丰富联想的各种语言用法;描摹型的形象是通过语言的描绘能使人联想到的某种物像;意象是指为表现思想感情而创造的一种文学形象。
③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心象性、概括性和符号性的特点。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资料一、文学作品类型:总结历史上文学创造的普遍规律,我们根据文学创造的主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一)现实型文学.定义: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1、再现性.现实型文学偏重于对客观现实的冷静观察和理智分析,直接揭示现实矛盾,触及人生。
现实型文学在再现现实时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反对主观随意性。
作家不直接出面在作品中表露自己的主观倾向,是现实型文学创作的重要原则。
现实型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反映形态,同样包含着对现实生活的情感评价。
2、逼真性。
逼真,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
客观事物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是它的特色。
现实型文学从现实生活实际出发,描写生活里本来就有的事物,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材料,反映客观存在,表现作者真切的现实感受。
(二)理想型文学。
定义: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表现性和虚幻性。
1、表现性。
表现,指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如情感、理想、想象、幻想等)以形象呈现出来。
理想型文学的主观理想精神,在文学反映方面体现为对现实矛盾的情感评价的侧重。
而其情感态度常常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出来。
2、虚幻性。
现实型文学以写实的方法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写,理想型文学则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三)象征型文学。
定义: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特征:暗示性和朦胧性。
1、暗示性。
暗示是象征型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
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
象征型文学的寓意是通过暗示方法实现的,暗示不同于现实型的再现和理想型的表现,常常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
2、朦胧性。
朦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
象征是抽象之物与具体之物之间的比较,其中的意义是纯粹暗示出来的。
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解释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发展过程、相关知识、文学的基本规律、文学活动中的个案的学科。
2.文学活动:由文学创作活动、文学接受活动组成的一个循环运动,它包括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个要素。
3.文学理论:研究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范畴、文学研究的方法的一门学科。
问答试从学科的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总的来说,文学理论具有包容性、实践性、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这三个特性可以从它的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的三个角度加以说明。
其一、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领域,它研究的客体是文学活动,而文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本身又从属于社会生活这个大系统,对文学活动中复杂关系的探讨与阐释,需要借助多重视角、多种方法、多个形态。
其二、文学理论研究的客体是文学活动,而文学活动这一客体的不同方面、侧面、层次、因素、阶段、关系,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目前为止,任何一家的文学理论都没有囊括全部对象。
这样使得文学理论显得庞杂而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其三、文学理论是文学活动中实践的总结,文学活动中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永远是运动的、变化的,所以文学理论要密切联系文学实践,反过来还要接受文学实践的检验。
对文学活动的归纳与总结,总要依据一定的哲学、政治、道德、伦理、宗教观念,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什么样的文学实践进入其理论视野、用什么观点去阐释它、提倡什么艺术趣味、欣赏哪类作品,这些都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解释文学反映论:文学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问答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
答: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对文学的理解具有科学性、发展性的特点。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它吸收了人类文化的精髓,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文学现象,把文学作为人的生活活动的一个子系统,全面论述它与人的其它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3.文学理论所规定的五个方面的任务:(1)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2)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3)文学创作论:“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4)作品构成论: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5)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4.模仿论与表现论的区别:(1)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
(2)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
(3)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模仿论:文学活动是一种意识反应行为。
立论观点是“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世界的模仿”。
柏拉图从模仿世界的观点出发,在结论上否定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艺术的起源和主要作用在于模仿,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表现论: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近的感受。
5.文学起源说:(1)巫术发生说:弗雷泽,“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田野调查(2)宗教发生说:赫尔德“灵魂的音乐”,格罗塞(3)游戏发生说:康德“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
(4)劳动说:马克思,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6.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1)无功利与功利:A.文学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艺学----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它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3.文学理论的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4. 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心理学(第8页)、文学社会学、文学价值学、文学文化学、文学信息学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念(或者基石):一,文学活动论;二,文学反映论;三,文学生产论;四,文学审美艺术形态论;五,艺术交往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相互之间的交往理论,成为对后来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的一个重点。
如哈贝马斯吸收了马克思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对诗学的贡献,是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
这里以作品为中心构成了作家与作家、作家与此岸世界、作家与读者、作家与彼岸世界的交往关系。
从人类学的观念来看,文学是人的活动;从哲学的观念来看,文学是人的一种反映活动;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来看,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活动;从美学的社会学的观点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从媒介和符号的观念来看,文学是一种交往对话。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1、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世界都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世界在这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以及宗教信仰意义上的超验世界,由此形成了摹仿论(包括再现论、反映论)的立论依据。
在古代,古希腊传统强调人堆客观世界的逼真的绘画,模仿论、再现论由此而来。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多项选择题 1.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 A. 类型说 B. 个性典型观 C. 共性与个性统一说 D. 马克思主义典型观 E. 阶级论典型说 答案:A^B^D^ 2.我国传统文献中的抒情小品文主要有( ) A. 序 B. 跋 C. 记传 D. 祭文 E. 书信 答案:A^B^C^D^E^ 3.英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 ) A. 物质设备 B. 精神方面的文化 C. 语言 D. 社会组织 E. 社会生活 答案:A^B^C^D^ 4.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 A文学即文章 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D 文学即博学 参考答案: ABCD 5.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而言有其 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 A文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 B文学不是对于世界情感的表现 C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 D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 E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 参考答案: ABCDE
• • • • • • • • • • • • • •
19. 人们通常把文学体裁分为四种,即( ) A. 诗歌、小说、散文、记叙文 B. 诗歌、小说、散文、剧本 C. 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 D.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答案:B 20. 传统叙事作品采取的主要叙述视角是( ) A. 第一人称叙述 B. 第二人称叙述 C. 第三人称叙述 D. 视角变换叙述 答案:C 21.文学意像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 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 A历史性 B独创性 C感染性 D朦胧性 参考答案: D 22.( )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 文学体载。 A诗 B小说 C散文 D剧本 参考答案: A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文学概论是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系统地介绍文学发展的历程、主要流派和文学理论,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下面将从文学的定义、文学流派、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等方面总结文学概论期末复习的重点。
一、文学的定义文学是指以语言为媒介以艺术表达方式展现人们思想感情的创造性活动。
它具有想象力、情感表达和艺术形式的特点,通过描写和叙述来反映人类的现实和内心世界。
二、文学流派1.古代文学流派古代文学流派主要包括诗、散文和小说。
其中,诗以“诗经”为代表,散文以《论语》、《庄子》等为代表,小说以《红楼梦》、《西游记》等为代表。
2.现代文学流派三、文学理论1.美学理论美学理论是研究美和艺术的本质、规律和价值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直观美学、形式美学和创作美学等。
其中,直观美学关注自然美和审美对象的感知,形式美学关注艺术形式的美感,创作美学关注创作活动和艺术家的审美意识。
2.文学批评理论四、文学批评方法1.关注作品的内在结构和意义,分析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塑造等要素。
2.关注作品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分析作品反映的社会现象和文化意义。
3.关注作品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分析作品的表达手段和艺术形式。
4.关注作品的读者反应和解读过程,分析作品的影响和意义。
五、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文学与其他艺术密切相关,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文学与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共同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样性,相互间的交叉影响使得各种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和发展。
六、现代文学主要特点1.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关注个体的命运和情感体验。
2.注重形式和语言的创新,追求个性化和多样性。
3.强调读者的主观感受和参与,倡导开放性和互动性。
4.引入新的媒介技术和传播方式,涉及多媒体和跨文化交流。
综上所述,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主要包括文学的定义、文学流派、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祝你顺利通过期末考试!。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一)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一)一、关于作业(四)(一)、搜集某一作家的创作经历,并结合该作家的创作实践,谈谈文学的一般写作过程。
1.知识点:文学写作过程。
2.思路提示:文学写作时文学作品的产生过程,是包含作者个人创造和出版机构制作的一种复合过程。
回答问题可以通过书籍、网上搜集有关古今中外的作家和作品的分析文章,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
如杜甫、曹雪芹、高尔基等等作家。
3.要点参考:文学的写作过程可大致划分为储备、发生、构思、成文四个阶段。
①储备。
储备是文学写作过程的起点,指作家亲历的、观察的生活体验以及更广泛文化修养的积累。
②发生。
发生是指作家产生现实的写作冲动,即将某种丰沛酣畅的主体情思表达出来的冲动。
③构思。
构思指作家在生活体验、文化素养储备和写作冲动发生的基础上,对于酣畅淋漓的主体情思加以组织,使之成为有机的艺术形象系统的过程。
这是文学写作的第三阶段,它构成作家写作的核心环节。
④成文。
成文指作家将自己的内心构想出的艺术形象系统变成完整的文本的过程,包括通常所说的修改、润饰等等。
(二)、结合曾经给你感动或吸引你阅读的文学作品,谈谈文学阅读的个体效果问题。
1.知识点:文学阅读效果。
2.思路提示: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的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
涉及四个要素:读者、语境、文学文本、读解。
选择自己熟悉的文学作品,篇幅不宜过大。
如果是鸿篇巨著,就某一个方面来谈。
3.要点参考:个体效果往往呈现为读者个体心理及情感方面的种种变化征兆。
阅读效果与阅读动机紧密相关。
不同的阅读需求往往导致不同的阅读效果。
就个体而言,阅读效果是有差别的。
概括地说,大致有三种不同层次的效果表现:第一,愉悦性。
文学阅读效果表现为一种快乐的精神体验过程。
无论读者的阅读动机如何,通过阅读寻求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经验与功利目的的快感与愉悦,是阅读在情感表达方面最直接的感染方式。
它可以是高雅文本阅读带来的词语新鲜、结构奇特、意蕴深邃的情感冲击;也可以是大众文化文本带来的普适性的快感体验;还可以是民间文化文本唤起的轻松和畅快。
文学概论大一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
逻辑结构本书的框架是根据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文学和文学活动的诸要素及其关系而建立的。
首先阐明文学理论的学科对象、性质和方法,明确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进而阐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然后,分别阐述文学理论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部分,即文学性质论、文学价值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文学批评论和文学发展论共七类。
这七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问题链——文学是什么、文学对人的意义和作用、文学的创作过程、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问题、评论家对文学作品的评论问题,以及文学自古到今的演变规律和在当代的发展变化的问题。
第一编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以往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学理论没有拜托历史唯心论的束缚,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才第一次有了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上的文学理论,实现了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革命。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产生与19世纪40年代。
文艺复兴后资本主义在欧洲逐步兴起,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是民族与地域的界限被逐渐打破,同时也引发了经济危机和殖民掠夺。
资本主义的内外矛盾引起了国际性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也就是确定无产阶级策略和政策原则的时代。
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反映到思想理论中来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思潮,如19世纪40年代,反映资本主义的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出现了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
同时开始出现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文学。
至此,德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尽管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答文学发展的时代问题,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应运而生。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能够承担起变革文学理论的历史使命,是因为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这两大发现使文学理论有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思想来源三个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大学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范围及精细资料含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填空、判断、选择题1、文艺学:广义:文学学,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狭义:就是指文学理论2、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一)对象——文学的普遍规律,即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等。
(其中有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二)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注释:文学活动发展论一一研究文学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文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的特征。
(纵向)文学活动本质论——从总体上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横向)文学创作论一一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
作品构成论一一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文学接受论一一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3、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
4、文学活动的构成,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需要理解)第一,世界;①内涵:世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即自然万物和社会的历史与现实。
②主要学说:摹仿说(再现说):文学艺术是对客观世界的摹仿和再现。
西方:柏拉图:艺术摹仿理念片类事物:永恒不变的理念、呈现为感觉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镜中的映像和艺术品中描写的故事等;三个层次的世界:理念世界—一现实世界(感性世界)——艺术世界。
艺术世界摹仿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摹仿理念世界。
)亚里士多德:艺术摹仿现实并再现现实也把艺术称作“摹仿”。
中国:没有西方那么发达,但对世界也有不同程度和不同侧面的强调。
陆机《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司空图:“思与境偕”;王夫之:“情景”之论;王国维:“意境说”摹仿者摹仿的对象:一、“行动中的人”。
大一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大一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文学概论名词解释文艺学:⑴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
⑵文艺学有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作为本体的作品,并不是指传统理论中的内容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是仅仅指作品形式,即“肌质”、“隐喻”、“复义”、“反讽”等修辞学因素。
灵感: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文学创造:是一种复杂而细微的艺术生产活动,目的是创造新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
既指每一作品的具体创造过程,也指文学创造的一般过程。
审美: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或隐或显的意图(或意念)。
有意味的形式:作品的各部分、各素质之间的独特方式的排列、组合起来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它主宰着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简答题:模仿论和表现论的区别:1、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2、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3、表现论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的几种常见创作过程中的问题:(一)、创作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发展逻辑。
人物成熟时,必然按照自己的性格轨道行进,无法迁就作家的原来的意图。
例:普希金、托尔斯泰、王汶石的创作体会(二)、作家创作动机的中途转换。
动机暗换打破了原来的构思,有时增加了内涵,人物形象丰富复杂。
例:鲁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经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一)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人可以根据条件自由选取对事物感觉的角度。
人的感觉与对象是自由而多样的关系:功利、伦理、道德、诗意。
二)、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动物“按照规律”,而人类“懂得按照规律”。
如人按野兽足迹下套。
文学概论大一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
文学概论大一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文学概论是一门介绍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和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历史发展。
以下是文学概论大一期末复习的核心知识点。
1.文学的定义和特点: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文字表达情感、思想和艺术形象的创造性活动。
文学具有想象性、言辞性、综合性和审美性等特点。
2.文学的分类和风格:文学可以按体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按语言划分为汉文学和外国文学。
按内容可分为哲学文学、社会文学、心理文学等。
不同作家有不同的文学风格,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
3.文学理论:主要包括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文化批评、意识形态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后现代批评等。
这些理论探讨文学作品的创作原则、解读方法和社会意义等。
4.文学批评方法:包括生物批评、心理批评、历史批评、文化批评等。
这些方法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揭示作品与作家、时代和社会的关系。
5.文学史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文学史按时间可分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
按地域可分为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等。
了解文学史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6.文学作品的解析和文本分析:包括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运用等方面,把握作家的写作意图和艺术手法。
7.名著和经典作品的阅读和解读:重点学习和阅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骆驼祥子》等,分析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8.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文学与绘画、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可以通过比较和交叉学科的方法来研究。
9.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文学是社会的产物,也反映和表达了社会的现象和问题。
通过文学作品可以了解到社会的价值观、思潮和文化风貌。
10.文学与个人的关系:文学作品可以启迪人的心灵,传递人的情感和体验。
通过文学作品可以增长阅读者的见识和审美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填空、判断、选择题1、文艺学:广义:文学学,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狭义:就是指文学理论2、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一)对象——文学的普遍规律,即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等。
(其中有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二)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注释:文学活动发展论——研究文学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文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的特征。
(纵向)文学活动本质论——从总体上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横向)文学创作论——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
作品构成论——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3、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
4、文学活动的构成,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需要理解)第一,世界;①内涵:世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即自然万物和社会的历史与现实。
②主要学说:摹仿说(再现说):文学艺术是对客观世界的摹仿和再现。
西方:柏拉图:艺术摹仿理念(三类事物:永恒不变的理念、呈现为感觉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镜中的映像和艺术品中描写的故事等;三个层次的世界: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感性世界)——艺术世界。
艺术世界摹仿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摹仿理念世界。
)亚里士多德:艺术摹仿现实并再现现实也把艺术称作“摹仿”。
中国:没有西方那么发达,但对世界也有不同程度和不同侧面的强调。
陆机《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司空图:“思与境偕”;王夫之:“情景”之论;王国维:“意境说”摹仿者摹仿的对象:一、“行动中的人”。
——密切关注现实人生,强调有生命的人生,认为文艺的根本任务是摹仿现实和人生。
二、“过去有的(是指曾经存在或正在存在的事,这是已有的事)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是指想象或可信的事,是现实中未曾有过的事)、应当有的事(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但按情理、按规律而应当存在的事)——是普遍的,更高的真实。
文艺再现世界:诗人是摹仿者,更是创造者,诗人的摹仿是再现和创造。
第二,作者;①主要学说:表现说:文学艺术是作家内心世界的表现,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中国:《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
”《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荀子·乐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西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严羽《沧浪诗话》:“诗者,吟咏性情也。
”西方:表现说正式出台于18、19世纪之交的浪漫主义思潮。
•18世纪欧洲浪漫诗人的主张: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1880年序言》)雪莱:“诗人的职责就在于:把他自己从这些形象和感觉中所得到的愉快和热诚传达于他人。
”(雪莱《<伊斯兰的起义>序言》)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史达尔夫人:诗表现的是诗人“灵魂中的感情”,当热情激动灵魂时,诗人就借助形象和比喻来表现“内心的东西”。
(史达尔夫人《论德国》)托尔斯泰:艺术就是一种“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的人类活动。
(托尔斯泰《艺术论》)表现说与摹仿说的区别:(1)表现说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
摹仿说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说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
(2)表现说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
摹仿说不否认这一点,但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因而看重考据式的批评。
(3)表现说不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而是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
第三,作品(形式主义文论: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侧重从作品的形式角度去研究作品);主要学说:俄国形式主义(20年代中期):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的形式,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应是作品的形式价值,是“文学性”,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的东西,主要包括文学的语言、结构和形式。
英美新批评(20、30年代):同样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文学本体论,它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结构主义(60年代):它强调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模式研究,追踪作品的“深层结构”,认为深层结构式潜藏在作品中的模式,必须用抽象的手段从作品中加以挖掘。
第四,读者5、文学活动的发生,主要学说有: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
6、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7、文学的审美含义:①时间:魏晋南北朝时期(3到6世纪):审美的文学观念从文化中分离出来——“文学的自觉”。
②三个标志: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5世纪,宋文帝建立“四学”:“文学”、“儒学”、“玄学”、“史学”)第二,区分了文学的各种体裁并对其体制和风格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曹丕:奏议、书论、铭诔、诗赋。
(“四科八体”)陆机: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十体”说)刘勰:明诗、乐府、诠赋、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论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
(二十体)>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曹丕《典论·论文》:“诗赋欲丽”——语言形式美;“文以气为主”——作家创作个性;南朝刘宋时期范晔《后汉书·文苑传赞》:文学“情志既动,篇辞为贵”。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
蕴思含毫,游心内运,放言落纸,气韵天成,莫不禀以生灵,迁乎爱嗜。
”)8、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9、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也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
文学这一意识形态具有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首先,和政治法律制度相比,文学距离经济基础要远一些,是一种“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
”因而是通过政治法律制度来间接的领受经济基础的制约。
其次,文学一经产生就有自身的独立性,会对经济基础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是一种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艺术形式和美感的联系而与社会发生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
10、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11、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12、文学话语五要素:说话人、语境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13、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一)含蓄: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二)含混:含混是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
14、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15、为什么说文学材料具有主体性特征?答:因为文学创造的主观性很强,所以文学创造的主体特征很明确,对于文学创造来说,真正的材料是那些进入了作家大脑并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烙印的刺激和信息。
因为只有这些刺激和信息可以直接参与艺术构思,并通过无意识地“改头换面”之后悄无声息的进入未来的文学作品中。
16、艺术发现:①含义: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根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②心理特征:第一,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第二,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第三,外在事物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第四,以独特眼光在知觉中产生新创造物。
17、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像、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18、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需要理解)第一,回忆与沉思。
回忆:(含义)积极地和有意义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应该指出的是,回忆所提取的信息不是对记忆材料的机械重现,而是在理性思维的参与下对以往经验地筛选;被筛选出来的材料也不可能原模原样进入作品,还需经过加工、改造和感情的浸润。
(例子:直接回收法澳大利亚诗人劳森创作《街头的面庞》;挨次扫描法王安石寻找“绿”字;林逋寻找“暗香”、“疏影”四字。
按层次推论法)沉思:(含义)在寂静和孤独中对心中的某个形象或某种意念的深沉思索。
(例子: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作《命运攸关的时刻》;苏轼写悼亡词)第二,想象与联想想象:(含义)把过去经验的记忆和先前形成的心中之象在某种新刺激下重新合成一个新结构的过程。
(例子:再现现象对母亲的回忆;比拟想象“想做成某事却偏偏做不到”→“吃不到葡萄是酸的”;虚构想象蚂蚁想成大象)联想:(含义)由此形象出发,瞬间涉及彼形象,在延展中所思索的形象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过程。
(例子:接近联想从刘邦想到项羽,从项羽想到陈胜;类似联想以鲜艳、烂漫为中介,少女与鲜花、鲜花与春天被联结;对比联想从月亮想到太阳)第三,灵感与直觉灵感:(含义)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特征)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思维过程)作家在内心长期积累、比较、分析材料、艰苦地思索、无意间获得结果。
直觉:(含义)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例子:作用对独特事物或现象的瞬间把握英国女作家伍尔夫《墙上的斑点》;发现背后的内蕴托尔斯泰《复活》)灵感与直觉的区别①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觉是从整体上对事物作出的突兀判断②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③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则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第四,理智与感情理智:(含义)作家有意识的、理性的认知和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