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 自然地理事象的垂直分布规律试题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十三)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十三)

专题强化练(十三)自然地理第一组选择题仿真练(一)一、选择题(2019·衡水金卷四)下图是2019年10月22日某区域气压形势图(粗线),细线表示某地理事象的非等间距等值线,读图,完成1~3题。

1.推想图中乙地旁边的数值“125”表示的是()A.海拔高度B.风速C.降水量D.蒸发量2.图中甲地数值可能是()A.1 016 B.1 008C.1 024 D.293.图中势力最强的天气系统()A.中心降水量最大B.可能向东北方向移动C.中心位置可见烈日当头D.顶部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散解析:第1题,图中的乙地旁边位于低压系统旁边,低压盛行上升气流,中心旁边降水量大,故数值“125”最可能是降水量,选C。

第2题,依据图中信息可知区域有上升气流,因此甲地应当处于低气压旁边,甲的数值应当是较小的那个数值,据此选B。

第3题,图中势力最强的天气系统位于乙地旁边,为低压系统,北半球的低压系统气流呈现逆时针方向移动,结合选项选B。

中心旁边降水量最大;中心位置盛行下沉气流,但不行能烈日当头,底部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据此,A、C、D错。

答案:1.C 2.B 3.B(2019·银川一中模拟)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80 mm,蒸发量3 000 mm。

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1 080~1 590m)环绕湖泊的景观。

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 mm,全年蒸发量1 261 mm。

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

据此完成4~6题。

4.苏木吉林湖的主要水源补给来自()A.降水B.地下水C.积雪融水D.冰川融水5.苏木吉林湖()A.主要排泄方式是外流B.夏季降水量大于蒸发量C.冬季降水量大于夏季D.全年净补给量基本为零6.探讨表明,苏木吉林湖区的蒸发量远低于巴丹吉林沙漠平均蒸发量,其主要缘由是湖区()A.多阴雨天气B.植被茂密C.风速较小D.海拔更高解析:第4题,苏木吉林湖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理论上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但据图可知,湖泊补给量在一年中比较稳定,在众多河流补给方式中地下水补给最为稳定,所以B正确;解除其余选项。

(通用版)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综合题技法事象分布类题型专练

(通用版)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综合题技法事象分布类题型专练

事象分布类题型专练时间:15分钟满分:29分1.[高考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下图是甲国地图。

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 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

(6分)解析:由图例可以看出该国等级较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东部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两侧,而西部城市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的铁路沿线、沿湖、沿海地区;东部城市比较稀疏,而西部城市分布比较密集。

答案: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城市分布较密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

2.[高考安徽卷]如图为2010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

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

(6分)解析:描述等压线的分布特征,应从气压的高低变化(数值的递变)、气压中心的分布、等压线的疏密状况等角度分别说明。

答案:西南和东南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3.[高考北京卷]如图为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示意图。

简述规划绿地的分布特点。

(4分)解析:图中绿地在城市中心与边缘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分布形态,而边缘地区的绿地分布与主干道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答案:城市中心为片状分布,边缘呈网状分布(环状分布,沿主干道呈楔形或条带状或放射状分布)。

4.[高考上海卷]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地区之一,但其内部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存在差异。

下图为2010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

按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中、西部划分,归纳该地区2010年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3分)解析:人口分布格局是指人口的实际分布状况。

由图可知,该地区人口数分级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进而归纳出东、中、西部人口分布状况的差异。

答案:人口分布中部最密,东部其次,西部最稀。

5.读中国风电场分布图及上海风电站规划建设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5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高频考点4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25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高频考点4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高频考点42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024·北京人大附中模拟]气候改变会引起垂直自然带的移动,下图为我国某山地约4 800年前至今的垂直带谱改变状况。

据探讨表明,此山地气候变暖干,自然带上移,基带面积扩大,气候变冷湿则相反。

据此完成1~2题。

1.阶段Ⅲ为该山垂直带谱现状,据此推断该山地最可能位于( )A.天山山脉 B.秦岭山脉C.太行山脉 D.冈底斯山脉2.据图推想( )①受热量条件影响,自然带呈现从5到1的垂直分异②北坡水分条件较南坡好,针叶林分布范围广③阶段Ⅰ,气候较阶段Ⅲ暖干,荒漠草原面积较小④阶段Ⅱ,气候较阶段Ⅲ冷湿,荒漠面积较大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①④[2024·山东淄博市模拟]下图示意新疆天山北翼中段森林面积随高程改变的累积百分比。

据此完成3~4题。

3.天山北翼中段森林集中分布的高程约为( )A.1 300米以下 B.1 300~1 600米C.1 600~2 700米 D.2 700米以上4.影响天山北翼中段森林下限、上限高度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水分、热量 B.水分、坡度C.光照、风力 D.热量、土壤生物量是指一个有机体或群落在肯定时间内积累的有机质总量,其在生物器官(干、枝、根、叶、皮)的安排比例与器官功能强弱有明显关系。

一般而言,根系从土壤中获得的水分和养分首先供应树枝生长,水分多少影响着树枝生物量的占比。

下图为“天山雪岭云杉个体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占比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5~7题。

5.图中水分条件最好的垂直范围是( )A.1 500~1 800 m B.1 800~2 100 mC.2 100~2 400 m D.2 400~2 800 m6.影响干、皮生物量占比在图示垂直范围内改变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C.光照 D.风向7.根、叶生物量占比随着海拔的上升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根、叶生物量占比在高海拔处增大的缘由是( )A.大风和降水少 B.土层厚和光照强C.低温柔光照强 D.低温柔病虫害[2024·福建福州市模拟]某校中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开展野外研学活动。

高中地理上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测试题

高中地理上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测试题

高中地理上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测试题2019.2本试卷共4页,100分。

考试时长6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高纬度地区。

山地中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山地中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

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

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

下图为秦下图为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太白山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是A .700700——900米B .10001000——1300米C .18001800——2200米D .35003500——3700米2.太白山35003500——3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A .气温低,冰川广布B .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C .降水少,光热不足D .坡地面积小,水热条件差热带云雾林一般分布在热带山地的山顶或山脊,热带云雾林一般分布在热带山地的山顶或山脊,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植株相对植株相对矮小、树干弯曲。

海南岛热带云雾林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上,下图为该岛云雾林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推测海南热带云雾林水汽的主要来源是.推测海南热带云雾林水汽的主要来源是A.东南季风.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西南季风C.盛行西风.盛行西风D.东北信风.东北信风4.海南热带云雾林植被类型最可能是.海南热带云雾林植被类型最可能是A.热带雨林.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C.针叶林.针叶林D.苔原.苔原5.热带云雾林植株矮小、树干弯曲的原因是.热带云雾林植株矮小、树干弯曲的原因是A.热量不足.热量不足B.土壤贫瘠.土壤贫瘠C.地质灾害多.地质灾害多D.风力强劲.风力强劲下图是“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自然地理事象的垂直分布规律试题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自然地理事象的垂直分布规律试题

自然地理事象的垂直分布规律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受大气干湿状况的影响,干燥状况下约为0.98℃/100米,湿润状态下约为0.65℃/100米。

读某区域地形图(左图)和地形剖面图(右图),完成1~2题。

1.脐橙为亚热带水果,多分布在光、热、水条件较好的肥沃沙壤土地区。

图中甲、乙、丙三地的脐橙生产规模()A.甲>乙>丙B.乙>丙>甲C.甲>丙>乙D.乙>甲>丙2.若由图所示②地1月、7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15℃,则①地7月与1月平均气温年温差最有可能为()A.6℃B.9℃C.16℃D.20℃答案 1.B2.D 解析第1题,由图中纬度分布和海陆位置可知乙、丙属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区,光热条件好于甲(温带海洋性气候);由等高线地形图可知乙地处河流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多肥沃沙壤土,比甲、丙条件好,故生产规模应是乙>丙>甲。

第2题,由题干可知②地1月、7月平均气温年温差为16℃,①地和②地同处山地迎风坡,且海拔①地较②地低1 000 m左右,所以①地大气较干燥,气温垂直递减幅度较大,故平均气温年温差应该大于16℃,直接由选择项或计算可知最可能为20℃。

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大气中某一等压面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判断,甲地此时高空的风向为()A.正西B.东南C.正东D.西北4.若用此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则此季节()A.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B.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C.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快D.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答案 3.C4.C 解析第3题,图中甲地南面对应的高空是高压,北面对应的高空是低压,甲地位于南半球,南半球高空的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向左偏转成与等压线平行,因此甲地此时高空的风向为正东。

第4题,图中35°S对应的高空是低压,说明近地面是高压。

说明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此时当地是夏季。

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是冬季,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A错。

华北平原冬小麦正值冬眠,B错。

南极是极昼时期,冰川融化速度快,C对。

2022届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含答案

2022届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含答案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图为2020年11月底拍摄的长江入海口附近某公园照(2022•山东•模拟预测) 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区,旱、广布,与岛上其他地区相比,这里旱季更显干旱,部分地区呈现出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如下 图)。

完成下面小题。

A .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5.与岛上热带稀树草原形成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有()(2020•辽宁营口 •模拟预测)A . 水分多少B . 热量高低C . 风力大小D . 光照强弱 2. 图中砾石滩是(A . 人为堆积B . 流水侵蚀C . 流水堆积D . 潮水堆积 3. 砾石的作用主要是(A . 保护植被B . 保护岸线C . 美化环境D . 保持水土雨季分明。

岛屿西部石灰岩 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导致图示小树枝叶产生疏密差异的原因是) 1. 4.图中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①雨影效应②焚风效应③热岛效应④岩溶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21•陕西渭滨•一模)近日,某网友在乘飞机跨越秦岭时的一张航拍图冲上微博热搜。

据图文材料答下题。

6.下述网友对秦岭及附近区域的描述错误的是()A.”壮观的南北分界线”B.“秋天时,一侧郁郁葱葱一侧落叶纷飞”C.“我们关中平原属于半干旱地区”D.“秦岭主峰太白山属于断块山,险峻陡峭,快来旅游吧”7.秦岭对暖湿气流北上,干冷空气南下都有阻挡作用。

图中秦岭两侧“泾渭分明”,一侧“云腾雾绕”,一侧“万里无云”。

根据所学大气性质等知识推测,有丰富云层的一侧更有可能是()A.北方B.南方C.东方D.无法判断(2021•江苏江苏•高三零模)生物土壤结皮在维持荒漠地表稳定性、调节水分和养分循环过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生态功能。

齿肋赤藓往往附着在生物土壤结皮上,一旦水分充足就会快速从休眠中的黑色复苏成嫩绿色,成为“荒漠中的绿毯”。

202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试题(新教材) 技法二专项练(含答案)

202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试题(新教材) 技法二专项练(含答案)

技法二专项练(2023·河北张家口一模)为了研究太阳视运动特点,三位中学生在北半球夏至日这一天的甲、乙、丙三地分别观测了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并绘制了太阳高度曲线图。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A.乙、甲、丙B.甲、丙、乙C.甲、乙、丙D.丙、甲、乙2.根据该图信息,可了解到()A.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B.天文四季的时段划分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昼越长D.三个观测点日出东南,日落西北3.乙、丙两地的时间相差()A.1个多小时B.2个多小时C.3个多小时D.4个多小时(2023·北京海淀二模)北京某校学生在校园进行气温观测实验,选择夏季晴朗天气,上午10时将甲、乙、丙、丁四个透明玻璃箱装置(下图)放在校园空旷操场上,静置两小时后,观察温度计数值(初始温度相同)。

读图,完成4~5题。

4.推测四个装置中温度计数值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5.若使丙玻璃箱内气温上升更快,以下方法最可能有效的是()A.在玻璃箱中加入更多的水B.在水中加入一瓶黑墨水C.用泡沫塑料包裹玻璃箱四壁D.将实验时间调整到16时(2023·广东佛山二模)巴芬湾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巴芬岛与格陵兰岛之间,通过戴维斯海峡和大西洋相通,其两侧海水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1616年5月,为探寻北极西北通道,航海家威廉·巴芬从戴维斯海峡进入海湾,沿格陵兰岛西岸北上,历经3个月完成了环绕巴芬湾一周的航行。

下图示意巴芬湾海域及其洋流分布,据此完成6~8题。

6.巴芬湾西侧表层洋流的流向及形成动力分别是()A.自南向北盛行西风B.自南向北极地东风C.自北向南极地东风D.自北向南盛行西风7.与同纬度西侧海域相比,巴芬湾东侧海域()A.盐度更高B.降水更少C.蒸发更少D.结冰更早8.航海家威廉·巴芬在环绕巴芬湾一周的航行途中,最可能会感觉到()A.日落时间越来越晚B.正午太阳高度始终不变C.极光现象频繁出现D.正午船上杆影始终朝北(2023·湖北荆州5月模拟)下图为我国天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含解析)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含解析)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一、选择题在高寒地带,积雪发生升华对积雪覆盖的减少有重要作用,同时风力作用也会改变这些区域积雪的分布状况。

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面积增加。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地区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该图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积雪量大致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多后减少B.夏季积雪量大致随海拔的升高先减少后增多C.海拔3 000 m以下,冬季积雪面积均比上一季节有所增加D.海拔4 000 m以上,夏季积雪面积均比上一季节有所增加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海拔3 800 m以上积雪面积的变化主要是受气温的影响B.冬季,海拔3 800 m以上积雪面积的变化主要是受降水的影响C.夏季,海拔5 200 m以上积雪面积的变化主要是受降水的影响D.夏季,海拔5 200 m以上积雪面积的变化主要是受气温的影响解析第1题,积雪覆盖变化率表示积雪面积相对于上一季节的变化情况,所以不能判断积雪量随海拔的变化情况,A、B错;冬季,海拔3 000 m以下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说明积雪面积较上一季有所增加,C对;夏季,海拔4 000 m以上有部分区域积雪覆盖变化率小于0,说明积雪面积有所减少,D错。

选C。

第2题,冬季,海拔3 800 m以上积雪面积减少主要是因为积雪升华以及风力大。

夏季,海拔5 200 m以上积雪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增多,但高海拔地区全年气温都较低,能够满足积雪的温度条件,所以降水成为积雪面积增加的决定性条件。

选C。

答案 1 C 2 C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是武陵山脉的主峰。

近年来,梵净山山顶地区的高山草甸和灌丛分布面积不断缩小。

如图为梵净山植被垂直带谱图。

读图完成3~4题。

3、梵净山南、北坡各自然带高度差异极小,其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度差异小B.水热条件差异较小C.风速差异较小D.光照差异较小4、导致近年来梵净山高山草甸和灌丛分布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山体高度较低B.山顶风速较大C.居民过度破坏D.全球气候变暖解析第3题,水热条件是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 题型二 地理事象判断型综合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 题型二 地理事象判断型综合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题型二地理事象判断型综合题【提分狂练】1.读某区域地形图(单位:m),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在海边建油港码头,应建在A处还是B处?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在油田区向港口铺设输油管道,线路如图中虚线所示,请说明理由。

(3)B处位于甲山顶的什么方向?判断D、G两地的相对高度X围。

解析第(1)题,此题属于答题模板中的第一类,即判断是什么。

解答时,先要判定选址地点是A处还是B处,然后再说明判断依据。

交通运输站、点区位选择需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考虑,包括水深、地形、运输需求、经济腹地等内容。

第(2)题,设计输油管线时,需要考虑地形、气候、经济发展状况、能否实现自流等。

第(3)题,根据指向标定方向,B处位于甲山顶的东方;D地海拔是100米,G地海拔为100~150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X围是0~50米。

答案(1)B处。

该处等深线密集,水深;是小港湾,便于避风;离油田近,运输方便。

(2)基本与等高线走向一致,坡度小,工程施工难度小,且石油从高处流向低处。

(3)东方。

0~50米。

2.读图文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央电视台美食栏目《舌尖上的中国》曾介绍,南岭美食自成一派,如“清炒蕨菜——蕨菜是最为普遍的野菜”;“石头猪肉——精干瘦小、脾气执拗的山猪”;“米味十足肠粉——本地的好水、靓米”;“紫苏爆炒螺蛳——奇香紫苏叶去螺蛳腥味”等。

(1)请结合材料分析“南岭美食自成一派”的地理原因。

(2)在南岭区域境内旅游一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说明判断理由。

解析第(1)题,本题可以联系题目举例从气候、水源、资源、生活习惯、交通状况等展开分析。

第(2)题,图示区域多喀斯特地貌发育、丹霞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地质构造复杂,虽然降水较多,河网密布,但是由于地势起伏大,水流急促,航运条件差,修建铁路的难度大,造价高,适宜建设公路,并且公路具有灵活性,适宜区域旅游发展的需要。

答案(1)①气候温暖湿润,生物品种多,山区有可供食用的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②河湖众多,高山泉水多,水量大,有水生动物植物;③无工业污染,纯天然食材;④山区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少,烹饪手法质朴天然自成一派。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 自然地理规律 2-5-1-1a Word版含答案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 自然地理规律 2-5-1-1a Word版含答案

[真题体验](2017·北京卷)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

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

下图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1题。

1.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A.西二区B.西十区C.东十区D.东二区[解析]本题考查区时计算。

机动车流量大的时间应该是交通高峰期。

读图可知,北京时间2:00为交通最高峰,出现于上班时间前1个小时左右,根据上班时间为当地时间9:00左右可知,当北京时间为3:00时,当地区时为9:00,计算可知,甲城市所在时区为西十区。

[答案] B2.(2016·浙江卷)5月23日,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W)时,北京时间是( )A.24日2时52分B.24日2时08分C.23日3时08分D.22日2时52分[解析]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W)时,即103°W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北京时间为120°E 的地方时,120°E位于该市东侧经度相差223°,通过计算得到时间相差14时52分,该市为5月23日12时,根据“东加西减”的规律,需加上14时52分,则北京时间为24日2时52分。

[答案] A(2016·江苏卷)下图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

读图回答3题。

3.下列时间点中至少有4个城市该主题公园都在开放的是( )A.北京时间8点B.北京时间11点C.北京时间14点D.北京时间17点[解析]本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当北京时间11点时,香港时间为10时36分,东京时间为12时40分,洛杉矶时间为19时8分,奥兰多时间为21时36分;结合各地主题公园开放时间可知,此时与城市中仅有巴黎的不开放,其他四个都开放,所以B项正确。

[答案] B(2015·全国卷Ⅱ)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 自然地理事象的水平分布规律试题(2021年整理)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 自然地理事象的水平分布规律试题(2021年整理)

福建省建瓯市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自然地理事象的水平分布规律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福建省建瓯市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自然地理事象的水平分布规律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福建省建瓯市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自然地理事象的水平分布规律试题的全部内容。

自然地理事象的水平分布规律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3题.1.由H地乘船经甲海域驶向Q地()A.一路逆水B。

航向为东北C.一路逆风D.航向为东南2。

P、L两地的气候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P地全年温和湿润B。

P地各月降水差异较大C.L地夏季高温多雨D。

L地最低月均温在0℃以上3.Q地比H地( )A.正午太阳高度大B.7月黑夜时间长C.日出时间相同D.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答案1。

D 2。

A 3.B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指向标的指向,可知该区域为南半球,甲海域位于西风漂流带上,从H地乘船经甲海域驶向Q地,航向为东南方向,H附近海域处于西风带上,南半球吹西北风,所以一路是顺风顺水。

第2题,根据上题可知,P、L两地位于南美洲,P靠近太平洋,L靠近大西洋,P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各月降水量较均匀,L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最低月均温在0℃以下。

第3题,Q地位于南极大陆上,纬度高于H地,所以Q地正午太阳高度小,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7月南半球为冬季,纬度越高黑夜越长,即Q地7月黑夜时间长,Q地位于H地的东侧,日出时间早。

下图是某种地理现象在全球的分布。

读图完成4~5题。

4。

202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试题(新教材) 题型七专项练(含答案)

202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试题(新教材) 题型七专项练(含答案)

题型七专项练1.(2023·福建莆田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由于黄赤交角的变化(图1),回归线在地表每年移动14.7米,这使得我国最早的北回归线标志碑(位于台湾省嘉义市,建于1908年)目前并不位于北回归线上(图2)。

图1图2(1)据图概括黄赤交角的变化特征并指出目前的变化趋势。

(2)在地图上用虚线绘制现在北回归线的位置。

2.(2023·山东德州、菏泽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香坝河特大桥是成贵高铁的重点控制工程,位于云南省镇雄县,桥区属剥蚀低中山地貌,桥区跨越香坝河峡谷,桥址无公路通往。

香坝河大桥长652.20米,最高的跨河两桥墩分别高107米和106米。

下图为香坝河特大桥所在区域示意图。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地质特点。

(2)在下图中绘制MN沿线地形垂直剖面,并计算河面距桥面的高差。

(3)图示区域高铁线以典型的桥隧结合方式修建,说明这样修建的优点。

3.(2023·山东枣庄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马赛人是东非高原著名的游牧民族,主要分布在肯尼亚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红色披风是其标志性装束。

数百年来,马赛人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的季节变化迁徙与游牧,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20世纪中叶,两国政府在马赛人游牧区内相继建立塞伦盖蒂、马萨伊马拉等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建设需要从土著手中征地,建成之后除旅游和研究外,人类活动受到严格限制,保留在国家公园内的马赛人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

图1为马赛人放牧景观,图2示意马赛人游牧路线。

图1图2(1)在图2中的相应位置绘制箭头以表示马赛人游牧的迁移方向,并完善下面的思维导图。

(2)简述在国家公园内保留马赛人游牧生产方式的必要性。

4.(2023·湖南娄底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鉴于我国耕地紧张和粮食生产成本较高带来的国内外市场粮价倒挂(国外粮价低于国内),有人建议维持我国粮食安全应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特别是应继续增加大豆的进口量来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

高考地理二轮冲刺 垂直地域分异微考点练

高考地理二轮冲刺 垂直地域分异微考点练

冲刺2023年高考二轮垂直地域分异微考点练(原卷+答案)山地植被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反映的是随着海拔变化,水热状况不同而呈现的垂直变化现象,但由于受到某些原因影响,也有可能打乱垂直分布规律,从而出现异常。

读我国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完成1~3题。

1.该山地基带类型异常,最有可能是( )A.气温异常 B.降水异常C.物种入侵 D.人类活动2.M处原有的自然植被已完全消失,其植被可能是( )A.热带雨林 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 D.高山苔原3.该山地可能位于我国( )A.吉林 B.山西C.河北 D.福建在长白山西坡海拔2 140~2 220 m处分布着高山苔原带,原生植被以耐寒矮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草本植物很少。

但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原先位于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入侵该区域,使原有的灌木植被逐渐退化,被侵入地土壤水分增加。

如图示意该区域不同海拔和坡度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

据此完成4~5题。

4.据图判断高山苔原带最容易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的区域是( )A.较低海拔的缓坡地带B.较低海拔的陡坡地带C.较高海拔的缓坡地带D.较高海拔的陡坡地带5.与灌木相比,该区域草本植物入侵使土壤水分增加的原因是( )A.植被生长耗水减少B.枯枝落叶量增加C.植株高度减小 D.土壤蒸发加剧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对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影响明显,高原山地垂直带谱类型(如图)的分布模式解释了其自然带景观的地带分异,形成独特的自然带地域格局,呈现同心弧状(由东南暖湿向西北寒冷干旱的递变趋势)。

据此完成6~7题。

6.青藏高原从内部到边缘山地的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为( )A.带谱由繁到简 B.带谱数目增多C.植被种类减少 D.降水逐渐减少7.青藏高原地域分异在空间上呈“同心弧状”的分布态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纬度C.太阳辐射 D.海拔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8~9题。

8.该山地是( )A.武夷山 B.长白山C.天山 D.秦岭9.该山地南、北两侧自然带基带的不同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下图是我国某山东坡的垂直自然带谱。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练19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练19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专练19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20·江苏卷,13~14]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两山地属于()A.昆仑山脉B.秦岭C.祁连山脉D.横断山脉2.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B.海拔更高,山谷风强C.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D.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2020·湖北省七市高三联考]横断山区由南北走向的7条山脉6条大江构成了山高谷深、相间分布的地貌,多地分布着干热的河谷,形成了“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景观。

下图为金沙江(28°N)某地两岸植被的垂直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3~4题。

3.干热河谷中“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全年受干热的东南风影响②越过山体的风在背风坡下沉增温致使河谷干旱即“焚风效应”显著③受山谷风环流的影响④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干热河谷成为一种珍稀的资源,阿署达是位于金沙江畔的一个彝族小山村,全村靠种植芒果致富。

据图推测,该村芒果集中种植的海拔高度在()A.1 500~2 700 m B.2 700~3 100 mC.1 500~3 100 m D.1 500 m以下[2020·泰安市一轮质检]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山地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

读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5~7题。

5.与南坡相比,秦岭北坡()A.气候垂直分异更明显B.坡面面积较小C.常绿阔叶林分布广D.黄土厚度较薄6.关于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叙述错误的是()A.呈单峰曲线变化B.海拔2 000米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C.海拔1 300米以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D.海拔1 300米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7.太白山3 500~3 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低,冰川广布B.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C.土层厚,水分过多D.坡地面积小,水热条件差[2020·长春市二模]湖北神农架是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三大保护制度共同录入的“三冠王”名录遗产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提升专练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提升专练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课件
第23页
15.(2020·济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白马雪山地处横断山脉中段,该地区气候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化, 形成河谷干热和山地严寒的特点。干热河谷出现在海拔 2 300 m 以下, 为疏林灌丛草坡带,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海拔 3 000~3 200 m,分布着 针叶阔叶混交林;海拔 3 200~4 000 m 分布着亚高山暗针叶林。下图 示意某大学科研工作者对云南境内白马雪山年降水量与海拔关系的调 查情况。
第4页
第 3 题,图中显示太行山区农田分布上限较低,仅仅分布在 2 000m 以 下的地区,而黔桂喀斯特山区各海拔高度均有分布,两山差异较大, 主要跟水热条件有关,太行山区位于我国北方,纬度较高,水热条件 相对较差,随着海拔的升高,2 000 m 以上的高度已不适合农耕,导致 其分布上限较低。
第5页
考点19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坡度差异不大
D.坡面相互影响小
第22页
解析 第 13 题,三峡大老岭和米仓山南坡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带,可以得出这两座山靠南。三峡大老岭的基带与米仓山南坡基带 一致,得出三峡大老岭比米仓山偏南。偏北的太白山和草链岭相比, 太白山的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分布的上限更高,下限更低,优势自然带 更宽,因此太白山比草链岭偏南。加上草链岭的基带和太白山北坡的 基带一致,由此确定草链岭偏北。第 14 题,太白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 甸带均位于山顶。在山顶处,不同坡向的水分、热量相互交换较强, 水热条件基本一致,两坡在山顶处坡面环境差异小,水热条件差别小, 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B 项正确。
第17页
(2020·济 宁 模 拟 )西 藏 色 季 拉 山 位 于 青 藏 高 原 的 东 南 部 , 地处 94°28′E~94°51′E,29°21′N~30°50′N,最高海拔为 5 300 m,被誉 为“世界植物的博物馆”。由于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谷地对印度洋暖 湿气流的引导作用,该山东坡降水比西坡丰富。下图示意色季拉山土 壤垂直分布。据此完成 11、12 题。

(统考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篇高频考点精准练专练21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统考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篇高频考点精准练专练21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专练21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021·山东卷]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 )A.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 B.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 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2.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东南季风 B.局地环流C.山地坡度 D.土壤肥力[2021·福建漳州适应性测试]下图为北半球某山地南、北坡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图中线段分别代表南、北坡自然带的分布海拔)。

每年3~5月该山地都会迎来登山客的流量峰值。

据此完成3~4题。

3.该山地( )A.南坡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缺失甲带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C.南坡乙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分布较低D.北坡自然带少和海拔高度小有关系4.每年3~5月适宜攀登该山,其原因主要是( )A.季风转向期,风雪较少 B.太阳高度大,气温较高C.冰雪消融多,线路安全 D.白天时段长,用时充足[2021·江苏适应性考试]我国西部山地内某小流域面积23.1 km2,海拔2 960~4 800 m,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95 mm,主要集中在7~9月,并随高程增大而增加。

流域内景观类型多样,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

下图为“某小流域景观类型图”。

据此完成5~7题。

5.该小流域内的( )A.高寒草原是其所在山地的基带B.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基本相同C.稀疏林地可出现于各自然带内D.降水变化特点决定了带谱结构6.高寒草甸与高山寒漠分属不同山地自然带,导致两者发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量C.风速大小 D.太阳辐射量7.高寒草甸与高寒灌丛同属一个山地自然带,导致两者发生分异的原因是( )A.土壤肥力 B.空气湿度C.日照长短 D.地表水分[2021·河北选考模拟]青藏高原分布有两种类型的冰川,海洋性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大陆性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内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事象的垂直分布规律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受大气干湿状况的影响,干燥状况下约为0.98℃/100米,湿润状态下约为0.65℃/100米。

读某区域地形图(左图)和地形剖面图(右图),完成1~2题。

1.脐橙为亚热带水果,多分布在光、热、水条件较好的肥沃沙壤土地区。

图中甲、乙、丙三地的脐橙生产规模( )A.甲>乙>丙B.乙>丙>甲C.甲>丙>乙D.乙>甲>丙2.若由图所示②地1月、7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15℃,则①地7月与1月平均气温年温差最有可能为( )A.6℃B.9℃C.16℃D.20℃答案 1.B 2.D解析第1题,由图中纬度分布和海陆位置可知乙、丙属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区,光热条件好于甲(温带海洋性气候);由等高线地形图可知乙地处河流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多肥沃沙壤土,比甲、丙条件好,故生产规模应是乙>丙>甲。

第2题,由题干可知②地1月、7月平均气温年温差为16℃,①地和②地同处山地迎风坡,且海拔①地较②地低1 000 m左右,所以①地大气较干燥,气温垂直递减幅度较大,故平均气温年温差应该大于16℃,直接由选择项或计算可知最可能为20℃。

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大气中某一等压面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判断,甲地此时高空的风向为( )A.正西B.东南C.正东D.西北4.若用此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则此季节( )A.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B.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C.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快D.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答案 3.C 4.C解析第3题,图中甲地南面对应的高空是高压,北面对应的高空是低压,甲地位于南半球,南半球高空的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向左偏转成与等压线平行,因此甲地此时高空的风向为正东。

第4题,图中35°S对应的高空是低压,说明近地面是高压。

说明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此时当地是夏季。

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是冬季,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A错。

华北平原冬小麦正值冬眠,B错。

南极是极昼时期,冰川融化速度快,C对。

印度半岛盛行东北季风,D错。

下图是某时刻某市附近地区垂直温度变化(℃/100米)分布图。

读图完成5~7题。

5.图示发生大气逆温现象距市中心的范围是( )A.1~6.5 kmB.1.5~5.2 kmC.1.5~5.5 kmD.1.5 km以内和5.2 km以外6.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500米B.100米C.350米D.150米7.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 )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B.抑制污染物向高空扩散C.有利于成云致雨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答案 5.C 6.C 7.B解析第5题,逆温现象为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观察图示区域可判断0℃等温线内的部分出现逆温现象,利用逆温区的左右界限与市中心比较即可。

如下图中阴影区为逆温区,水平范围出现逆温现象的范围为图示两实线箭头所指区域1.5~5.5 km,选C项。

第6题,0℃等温线最高点的高度即是。

图示虚线箭头所指高度为350米,选C项。

第7题,当出现逆温现象,由于气温下低上高,大气不能形成对流运动,从而抑制污染物向高空扩散,选B项。

下图为“信风带中的某海区水温空间分布(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情况”。

读图回答8~9题。

8.甲处的水温可能为( )A.16.5℃B.19.5℃C.18.5℃D.17.5℃9.图示海区表层洋流性质和位置可能是( )A.暖流,北半球大洋东岸B.寒流,南半球大洋西岸C.暖流,南半球大洋西岸D.寒流,北半球大洋东岸答案8.B 9.C解析第8题,图中甲处有一暖流流经,温度较高。

图示等温线温差是1℃,所以甲的取值范围是19℃~20℃之间。

第9题,全球气温变化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图示海区海水温度北高南低,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是南半球海区;该洋流是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是暖流;南半球低纬暖流在大洋西岸。

林树下线是指干旱河谷地区由低至高出现的灌丛到森林的混合交错带的平均海拔。

下图示意四川省北部某干旱河谷山区自然带垂直分布及林树下线1999年和2009年的分布变化。

回答10~12题。

10.林树下线平均海拔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分B.气温C.气压D.光照11.关于该地山区林树下线与坡向的关系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南坡高于北坡——南坡为阳坡,比北坡热量条件好B.西坡高于东坡——西坡为背风坡,比东坡热量条件好C.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西南坡为迎风坡,水分条件比东北坡好D.东南坡高于西北坡——西北坡为阴坡,水分条件比东南坡好12.林树下线的海拔受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与1999年相比,引起2009年林树下线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全球变暖B.坡度变大C.城镇建设占地D.退耕还林答案10.A 11.D 12.D解析第10题,森林适宜生长在水分条件好的地区。

读左图可知,图中1处为地带性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为干旱河谷小叶灌丛,说明水分条件差,海拔再升高又出现了森林,是由于随着海拔升高,地形雨的影响,水分条件好所致,所以影响林树下线的因素为水分。

如果是气温的话,气温随海拔升高降低,不会出现森林-灌丛-森林的变化。

气压和光照对林树下线没有什么影响,故选A。

第11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影响林树下线的因素主要为水分,AB错。

读右图西南坡和东北坡林树下线高度相差无几,且我国四川北部地区不受西南季风影响,C错。

东南坡高于西北坡,西北坡的水分条件好,是由于西北坡属于阴坡,蒸发量小所致,D对。

第12题,读图可知,与1999年相比,2009年林树下线降低。

全球变暖会导致蒸发量加剧,水分条件变差,下线升高,A错。

人类活动对坡度的影响较小,B错。

城镇建设用地增多会压缩林树生长空间,导致下线升高,C错。

退耕还林会使当地的局地气候发生变化,水汽的含量增多,降水增加,林树下线降低,D对。

雪线是指常年积雪的下限,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读以北半球山峰为主的一些著名山脉与山峰雪线高程图,完成13~14题。

13.影响图中雪线高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坡度B.降水C.海陆位置D.气温14.下列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数量最多的是( )A.珠穆朗玛峰B.横断山C.乞力马扎罗山D.阿尔卑斯山答案13.D 14.C解析第13题,图中显示纬度越低雪线分布的海拔越高,则与气温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所以主导因素是气温。

第14题,乞力马扎罗山纬度低、海拔高(山体相对高度大),所以自然带谱最多。

秦岭东段支脉伏牛山系北麓重渡沟,植被覆盖在98%以上,且区内有800亩竹林密密层层,可与蜀南竹海相媲美。

2015年暑假洛阳市某中学地理夏令营考察了重渡沟,体验了沟内海翠河和金鸡河沿岸“高峡飞瀑藏幽径,绿水秀竹怀古情”的独特环境。

据此,完成15~16题。

15.夏令营登顶依剑锋途中穿过的自然带依次是( )A.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冰川带B.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C.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带—针叶林带D.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16.海翠河沿岸的800亩竹林,其主要自然形成因素是( )A.地形和水源B.纬度和土壤C.水源和技术D.土壤和植被覆盖率答案15.B 16.A解析第15题,重渡沟地处秦岭北麓温带季风气候区,山地基带应是落叶阔叶林带,随海拔升高更替为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C、D项错误。

最高海拔1 668米,没有冰川带,A项错误、B项正确。

第16题,我国竹林适宜生长在水热丰富的南方地区。

海翠河沿岸位于阳坡、冬季风背风坡,山谷水热条件较好,能够满足竹子生长要求。

A项正确。

下图为“山地城镇农业产业垂直布局特征示意图”。

读图回答17~19题。

17.图示低海拔地区发展精细农业的主导因素是( )A.土地面积广大B.土壤肥沃,单产高C.气候适宜,水热组合好D.人多地少,土地价值高18.图示海拔、地租高低、农业区产值之间的关系是( )A.海拔越高,农业区产值越高B.海拔越高,土地租金越低C.农业区产值与海拔无相关性D.距市中心越远,土地租金越低19.图示表明,山地城镇农业不同海拔上布局何种类型农业区取决于( )①农民意愿②市场需求③土地租金④生态因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17.D 18.B 19.C解析本题组以山地城镇农业产业垂直布局特征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农业的区位选择及图形的判读分析能力。

第17题,从图示看,低海拔地区土地租金最高,精细农业投入高,产出大,是最关键的因素。

第18题,从图示看,海拔越高,土地租金越低,受土地租金影响,海拔越低,农业区的产值也应越高。

第19题,从图示看,中低海拔上发展何种农业,主要取决于土地的租金。

但高海拔地区生态脆弱,以生态保护为主要考虑因素。

读“某国某地区人口密度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完成20~21题。

20.该图所示最有可能反映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B.恒河平原与喜马拉雅山过渡地带C.亚马孙平原与巴西高原过渡地带D.刚果盆地与东非高原过渡地带21.该地区海拔400米以下地区人口密度低的原因是( )A.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B.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C.峡谷地带,交通不变D.气候干燥,水源缺乏答案20.D 21.A解析第20题,读“某国某地区人口密度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可知该地人口主要分布于海拔500~1 500米之间,尤以1 000米人口密度最大,可确定该地在热带地区,排除A选项,B选项人口集中于海拔200米左右的恒河平原上,不符合。

C选项亚马孙平原湿热,人口集中于海拔500~1 000米的巴西高原上,也不符题意。

选D。

第21题,该地海拔400米以下地区,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