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肾癌表现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肾癌CT诊断精品PPT课件
【临床表现】常见的症状为无痛性血尿,腹
部疼痛或出现肿块,也可以其他非特异性症状
为首发症状,全身检查时才发现肾癌。
CT表现』
CT检查是诊断肾癌不可缺少的手段,CT上可 显示肾癌的大小,部位,侵犯范围和有无淋巴 结肿大,静脉内癌栓及邻近器官的转移等。
CT上肾癌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密度肿 块,肿块较小时也可为形态规则的圆形或椭圆 形肿块,肾癌较大时可使肾外形扩大或肾局部 明显突起,部分肾癌有包膜,边界较为清楚, 大多数呈侵润性生长,边界不清,
CT表现
据统计,肾癌内含有囊变占11.3%;出血占3.7%; 钙化占11.3%;坏死占49%。平扫时肾癌与正常 肾实质密度相接近或稍低于正常肾实质,如果 没有肾外形的改变,没有肿块内密度不均匀的 表现,CT平扫很容易漏珍,增强后,肾癌密度 低于正常肾实质,可能是由于肾癌破坏了正常 肾实质浓集、排泄含碘造影剂的功能,而它本 身又没有浓集、排泄含碘造影剂的功能,另外, 肾癌常伴随没有血供的囊变、坏死等病理表现, 也是其增强后密度比正常肾实质低的原因之一。
3、血行转移,肾癌可侵范肾静脉,形成癌栓 -肺、骨、肝等。
分期、临床处理及预后
】准确的肾癌分期对临床处理和估计病人的预后有着重要价值,5 年生存率不仅与分期有关,还与细胞分化和肿瘤大小有关。
分期
病理表现
临床处理
5年生存率(%)
Ⅰ
局限于肾包膜内
根治术
60--70
Ⅱ
局限于肾筋膜内
根治+术后放疗
【病理】肾癌多为实质性不规则形肿块,常 伴出血和坏死,偶有大片状肿瘤囊变区,肾癌 多为富血管肿瘤,镜下可分为他们细胞癌和颗 粒细胞癌,一部分肾癌可伴有钙化。
【临床表现】常见的症状为无痛性血尿,腹 部疼痛或出现肿块,也可以其他非特异性症状 为首发症状,全身检查时才发现肾癌。
肾癌ppt课件
➢ 一、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 肾癌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各国或 各地区的发病率不同,发达国家发病率高 于发展中国家[1]。我国各地区肾癌的发病 率及死亡率差异也较大
➢ 透明细胞癌占89.6%、乳头状肾细胞癌占 5.8%、嫌色细胞癌占3.4%、集合管癌占 0.2%、未分类肾细胞癌占1%。
➢ 推荐采用将肾癌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 分化(未分化)的分级标准
➢ 常规随诊内容包括: ➢ ①病史询问; ➢ ②体格检查; ➢ ③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 ➢ ④胸部X线片(正、侧位)。 ➢ ⑤腹部超声波检查。
肾癌随访时限
➢ 每3~6个月随访一次连续3年,以后每年随 访一次;每6个月进行腹部和头部CT扫描1 次。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学习愉快!
课件仅供参考哦, 实际情况要实际分析哈!
➢ 分期 肿瘤情况 ➢ I期 T1 N0 M0 ➢ Ⅱ期 T2 N0 M0 ➢ Ⅲ期 T3 N0或N1 M0 ➢ T1,T2 N1 M0 ➢ Ⅳ期 T4 任何N M0 ➢ 任何T N2 M0 ➢ 任何T 任何N M1
临床表现
➢ 经典血尿、腰痛、腹部肿块“肾癌三联征 ”
➢ 副瘤综合征,表现为高血压、贫血、体重 减轻、恶病质、发热、红细胞增多症、肝 功能异常、高钙血症、高血糖、血沉增快 、神经肌肉病变、淀粉样变性、溢乳症、 凝血机制异常等改变。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 肾癌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各国或 各地区的发病率不同,发达国家发病率高 于发展中国家[1]。我国各地区肾癌的发病 率及死亡率差异也较大
➢ 透明细胞癌占89.6%、乳头状肾细胞癌占 5.8%、嫌色细胞癌占3.4%、集合管癌占 0.2%、未分类肾细胞癌占1%。
➢ 推荐采用将肾癌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 分化(未分化)的分级标准
➢ 常规随诊内容包括: ➢ ①病史询问; ➢ ②体格检查; ➢ ③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 ➢ ④胸部X线片(正、侧位)。 ➢ ⑤腹部超声波检查。
肾癌随访时限
➢ 每3~6个月随访一次连续3年,以后每年随 访一次;每6个月进行腹部和头部CT扫描1 次。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学习愉快!
课件仅供参考哦, 实际情况要实际分析哈!
➢ 分期 肿瘤情况 ➢ I期 T1 N0 M0 ➢ Ⅱ期 T2 N0 M0 ➢ Ⅲ期 T3 N0或N1 M0 ➢ T1,T2 N1 M0 ➢ Ⅳ期 T4 任何N M0 ➢ 任何T N2 M0 ➢ 任何T 任何N M1
临床表现
➢ 经典血尿、腰痛、腹部肿块“肾癌三联征 ”
➢ 副瘤综合征,表现为高血压、贫血、体重 减轻、恶病质、发热、红细胞增多症、肝 功能异常、高钙血症、高血糖、血沉增快 、神经肌肉病变、淀粉样变性、溢乳症、 凝血机制异常等改变。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ppt课件
颗粒细胞癌
总结词
粒细胞癌的特征是细胞质内含有嗜酸性颗粒,这些颗粒在显微镜下呈现深色。 颗粒细胞癌通常比透明细胞癌更具侵袭性,预后相对较差。
梭形细胞癌
总结词
较少见,占肾癌的1%~2%。
详细描述
梭形细胞癌的细胞形态呈梭形或长条形,与正常的肾脏组织结构差异较大。这种类型的肾癌通常生长较慢,但有 时会转移至其他器官。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ppt 课件
• 引言 • 肾癌分型 • 肾癌影像表现 • 肾癌诊断与鉴别诊断 • 肾癌治疗与预后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介绍肾癌的发病率和危害性,强 调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的重要性 。
02
阐述当前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的 研究现状和进展,说明本课件的 目的和内容。
肾癌概述
未分类肾癌
总结词
较少见,占肾癌的3%~4%。
详细描述
未分类肾癌是指那些无法归入上述类型的肾癌,通常是因为它们的显微镜下表现与其他类型的肾癌相 似,但又不完全相同。未分类肾癌的预后通常较差。
03
肾癌影像表现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初步筛查肾癌的方法 之一,可以观察肾脏形态和结构
的变化。
在X线检查中,肾癌通常表现为 肾脏轮廓不规则、局部突出或肿 块影,有时可见钙化或出血灶。
01
02
03
04
肾囊肿
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圆形或类圆 形囊性占位,内部无强化。
肾错构瘤
又称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 学检查表现为脂肪密度为主的
占位,内部可见钙化。
肾盂癌
影像学检查表现为肾盂内软组 织肿块,增强扫描可见强化。
肾结核
临床表现常有尿频、尿急、尿 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影像学检
肾癌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患肾癌的风 险。
控制慢性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与肾癌的 发生有一定的关联,控制这些慢性疾 病有助于预防肾癌。
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物质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重金属等有 害物质可能增加患肾癌的风险,应尽 量避免或减少接触。
康复指导
的变化,发现肿瘤。
血液检查
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 肌酐、尿素氮等,辅助诊断肾
癌。
尿液检查
检测尿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和细 胞,了解肾脏功能和病变情况
。
病理学检查
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部分 肾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确诊肾癌。
诊断流程
初步检查
通过影像学检查和血液、 尿液检查,初步判断是否 存在肾脏病变。
心理支持
肾癌康复期患者需要心理支持 ,帮助其缓解焦虑、抑郁等情
绪问题,增强治疗信心。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 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
定期复查
康复期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 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病灶 ,及早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医生可能会开 具一些药物帮助患者康复,应
肾部分切除术
对于较小的肿瘤或局限于肾脏一部分 的肿瘤,可采用肾部分切除术,保留 部分正常肾脏组织。
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
使用化疗药物杀死癌细胞或阻止 其生长,常用的药物包括顺铂、
卡铂等。
靶向治疗药物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 如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等,可抑制 肿瘤生长。
免疫治疗药物
利用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方法, 如PD-1抑制剂等。
肾癌表现ppt课件
镜下以不规则腺管状或腺管乳头状结构为主,右鞋钉样细胞被 覆于腺管内表面,肿瘤间质较致密,可见炎性纤维增生级胶原 分泌。
CT表现:平扫呈稍高-等-稍低密度区(肿瘤间质较致密,肿瘤 细胞呈不规则腺管状结构,而肿瘤内有时含黏液成分或不规则 坏死区,三者成分不同,导致平扫表现差异),边界不清(浸 润性生长),动态增强,由于集合管癌为乏血供肿瘤,其皮质 期一般轻度强化,实质期及分泌期强化程度有所增加(与肿瘤 间质中纤维成分有关)。延迟期可出现“轮辐状”强化(肿瘤 内含纤维成分或生长缓慢、长期缺血所致)。
临床与分型
肿瘤易发生在肾脏上下两极,上极更为常见,表现为肾实质内 肿块,周围可有假性包膜,血供多较丰富(主要指透明细胞 癌),乳头状癌可为多灶和双侧性。较大者易发生出血和坏死, 进展期肿瘤常侵犯肾周组织器官、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病发生 局部淋巴结转移和(或)远隔部位转移。
临床表现:常见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肋腹部痛和腹部肿块, 但患者同时具有三种表现者较少见(不足10%)。无痛性血尿 是肾癌的主要症状,血尿常为间歇性,早期可仅表现为镜下血 尿。肿瘤可产生异位激素和激素样物质,病人可出现多种副肿 瘤综合症,如红细胞增多症、高钙血症、Cushing综合征和高 血压等。
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呈立方或矮柱状,乳头状排列。乳头中轴间 质内常见砂粒体和泡沫细胞,并可发生水肿。
CT表现:平扫主要表现为密度不均,边界清,钙化、坏死囊变、 出血多见。增强后强化程度较低,张京刚等研究皮髓期和实质 期CT值在32~69Hu和52~82Hu。皮质期到实质期平缓递进,且强 化减退缓慢(可能因其乏血供,对比剂进入少,在瘤内需要更 长时间扩散和排泄)。
肾透明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多位于肾皮质,单发多见,通常大小不一圆形或椭圆 形,和周围肾实质分界较清晰,可有假包膜,常有钙化、出血、坏 死及囊变。
CT表现:平扫呈稍高-等-稍低密度区(肿瘤间质较致密,肿瘤 细胞呈不规则腺管状结构,而肿瘤内有时含黏液成分或不规则 坏死区,三者成分不同,导致平扫表现差异),边界不清(浸 润性生长),动态增强,由于集合管癌为乏血供肿瘤,其皮质 期一般轻度强化,实质期及分泌期强化程度有所增加(与肿瘤 间质中纤维成分有关)。延迟期可出现“轮辐状”强化(肿瘤 内含纤维成分或生长缓慢、长期缺血所致)。
临床与分型
肿瘤易发生在肾脏上下两极,上极更为常见,表现为肾实质内 肿块,周围可有假性包膜,血供多较丰富(主要指透明细胞 癌),乳头状癌可为多灶和双侧性。较大者易发生出血和坏死, 进展期肿瘤常侵犯肾周组织器官、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病发生 局部淋巴结转移和(或)远隔部位转移。
临床表现:常见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肋腹部痛和腹部肿块, 但患者同时具有三种表现者较少见(不足10%)。无痛性血尿 是肾癌的主要症状,血尿常为间歇性,早期可仅表现为镜下血 尿。肿瘤可产生异位激素和激素样物质,病人可出现多种副肿 瘤综合症,如红细胞增多症、高钙血症、Cushing综合征和高 血压等。
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呈立方或矮柱状,乳头状排列。乳头中轴间 质内常见砂粒体和泡沫细胞,并可发生水肿。
CT表现:平扫主要表现为密度不均,边界清,钙化、坏死囊变、 出血多见。增强后强化程度较低,张京刚等研究皮髓期和实质 期CT值在32~69Hu和52~82Hu。皮质期到实质期平缓递进,且强 化减退缓慢(可能因其乏血供,对比剂进入少,在瘤内需要更 长时间扩散和排泄)。
肾透明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多位于肾皮质,单发多见,通常大小不一圆形或椭圆 形,和周围肾实质分界较清晰,可有假包膜,常有钙化、出血、坏 死及囊变。
病理学肾癌PPT课件
筛查肾癌的重要手段。
CT或MRI检查
CT或MRI检查可以进一步明 确肿瘤的位置、大小、侵犯范 围等,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04 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治疗肾癌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切除肿瘤和部分或全部肾脏来达到治疗 目的。
手术方式包括根治性肾切除术和保留肾单位的手术,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和患者情 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手术切除的优点是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肿瘤,减少肿瘤负荷,但也可能带来一些并 发症和后遗症。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也是治疗肾癌的重要手 段之一,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
免疫治疗等。
药物治疗的优点是可以全身性治 疗,对转移性肾癌和晚期肾癌效
果较好。
药物治疗的缺点是可能会有副作 用和耐药性问题,需要定期评估
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发灶或周围淋巴结。
转移
肾癌细胞可能通过血液或淋巴系 统转移到其他器官,如肺、肝、
骨等。
预防复发和转移
术后定期复查,早期发现复发或 转移病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康复指导
饮食指导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 入,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运动指导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增强体质 和免疫力。
病理学肾癌PPT课件
目录
• 肾癌概述 • 病理学特征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治疗方法 • 预后与康复
01 肾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肾癌是起源于肾脏实质的恶性肿 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 瘤之一。
分类
根据组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特点,肾癌可分为透 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 癌、集合管癌等。
发病机制
01
02
病理分期与分级
CT或MRI检查
CT或MRI检查可以进一步明 确肿瘤的位置、大小、侵犯范 围等,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04 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治疗肾癌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切除肿瘤和部分或全部肾脏来达到治疗 目的。
手术方式包括根治性肾切除术和保留肾单位的手术,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和患者情 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手术切除的优点是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肿瘤,减少肿瘤负荷,但也可能带来一些并 发症和后遗症。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也是治疗肾癌的重要手 段之一,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
免疫治疗等。
药物治疗的优点是可以全身性治 疗,对转移性肾癌和晚期肾癌效
果较好。
药物治疗的缺点是可能会有副作 用和耐药性问题,需要定期评估
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发灶或周围淋巴结。
转移
肾癌细胞可能通过血液或淋巴系 统转移到其他器官,如肺、肝、
骨等。
预防复发和转移
术后定期复查,早期发现复发或 转移病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康复指导
饮食指导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 入,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运动指导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增强体质 和免疫力。
病理学肾癌PPT课件
目录
• 肾癌概述 • 病理学特征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治疗方法 • 预后与康复
01 肾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肾癌是起源于肾脏实质的恶性肿 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 瘤之一。
分类
根据组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特点,肾癌可分为透 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 癌、集合管癌等。
发病机制
01
02
病理分期与分级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ppt课件
T4
肿瘤超出Gerota包膜
淋巴结(N)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
N0
无淋巴结转移
5%
肾嗜酸性细胞瘤
2-4%
集合管癌
1%
未分类肾细胞癌
2-3%
肾透明细胞癌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乳头状肾细胞癌 Xp11易位性肾癌
肾嫌色细胞癌
神经母细胞瘤相关 性肾细胞癌
Bellini集合管 癌
未分类肾细胞癌
肾髓样癌
粘液性管状及梭形 细胞癌
ppt课件
4
病理学分级( Fuhrman 分级 )
• 1级 癌细胞具有小而圆的深染核,染色质模糊,无核仁。
ppt课件
11
ppt课件
多房性囊性肾 细胞癌
12
ppt课件
13
CT值约25-29HU
• (左肾囊肿壁)送检囊壁样组织,囊壁灶区见胞浆淡染或 透明的细胞呈腺管样或小巢状排列,并见薄壁血管分隔, 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符合多房性囊性肾透明细胞癌。
ppt课件
14
乳头状细胞癌
第二常见的病理类型,占15%, 常多灶或双肾起病 一种具有乳头状或小管乳头 状结构的肾实质恶性肿瘤
T1a
肿瘤局限于肾内,肿瘤最大径≤4cm
T1b
肿瘤局限于肾内,4cm<肿瘤最大径≤7cm
T2
肿瘤局限于肾内,最大径>7cm
T3
肿瘤侵及主要静脉、肾上腺、肾周围组织,但未超过肾周筋膜
T3a
肿瘤侵及肾上腺或肾周脂肪组织和(或)肾窦脂肪组织,但未超过肾周
筋膜
T3b
肉眼见肿瘤侵入肾静脉或肾静脉段分支(含肌层)或膈下下腔静脉
ppt课件
9
ppt课件
10
肿瘤学肾癌.ppt - 幻灯片1
左肾中下极占位。病理:左肾乳头状腺癌。
左肾癌 的IVP
左肾癌 的IVP
左肺腺癌伴右肾转移、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肾癌-临床分期
原发肿瘤(T) T0 无原发肿瘤 T1 肿瘤最大直径≤7cm,局限于肾脏 T1a 最大直径≤4cm; T1b 最大直径≥4cm,≤7cm T2 肿瘤最大直径>7cm,局限于肾脏 T3 肿瘤侵及主要静脉或侵及肾上腺或肾周组织,但未超过肾周筋膜 T3a 肿瘤直接侵犯肾上腺或肾周组织未超出肾周筋膜; T3b 肾静脉或分支肉眼见瘤栓或膈下的下腔静脉瘤栓 T3c 膈上下腔静脉瘤栓或侵及腔静脉壁 T4 肿瘤侵透肾周筋膜(Gerota)
早期症状
转移症状
肾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最常见的症状是肉眼可见 的血尿或显微镜下的血尿
侧腹部疼痛和(或)扪及肿块
血尿、肿块、疼痛称为肾癌三联症 具备三联症者仅占10%
副瘤综合征:10%-40%患者出现 高血压、发热、体重减轻、贫血等。
有些病例以转移灶的 症状和体征为起始表现 如骨痛、咳嗽、胸痛等
肾癌-诊断要点
2006年NCCN将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舒尼替尼、索拉非尼、贝伐单 抗联合干扰素-α)作为转移性肾癌的主要一二线治疗用药。
肾癌-小结
1、早期肾癌,通过根治性切除,预后良好。
2、出现淋巴结转移,预后差,生存期极少超过5年。 3、对放疗、化疗不敏感,但对免疫生物治疗疗效显著。
肾癌-流行病学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 在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膀胱癌。
肾肿瘤常见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2 ~3:1,发病高峰年龄50- 70岁。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瑞典及冰岛发病率较高。 城市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农村。
肾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ppt课件
• 大小 • 血供 • 部位 • 血尿
完整版课件
28
• 肾淋巴瘤(renal lymphoma) • 肾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 of kidney) • 肾平滑肌肉瘤(renal leiomyosarcoma)
完整版课件
29
Thank you!!!
完整版课件
3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完整版课件
8
肾癌分期
完整版课件
9
完整版课件
10
完整版课件
11完Biblioteka 版课件12Robson分期(Ⅰ)T1
完整版课件
13
Robson分期(Ⅰ) T2 N0
完整版课件
14
Robson分期(Ⅱ)T3a
完整版课件
15
Robson分期(Ⅲa)T3b
完整版课件
16
Robson分期(Ⅲb)T3cN1
完整版课件
6
• 肾实质后期及排泄期
肾实质密度逐渐下降,癌灶可出现短暂的等 密度,进而渐为低密度
完整版课件
7
• CT双期扫描时
多血管癌灶动脉期增强明显,CT值至少提 高20HU以上,表现为血管显影期,即皮髓质 交界相癌灶密度增加,等于或略高于肾实质, 以后便很快下降,而少血供癌灶的检出,肾实 质期优于动脉期
肾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301医院放射诊断科
完整版课件
1
概述
•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 • 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2%,占原发性肾恶性
肿瘤的75~85% • 50岁以上多见 • 绝大多数发生于肾的一侧,双侧发病仅占5%
完整版课件
28
• 肾淋巴瘤(renal lymphoma) • 肾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 of kidney) • 肾平滑肌肉瘤(renal leiomyosarcoma)
完整版课件
29
Thank you!!!
完整版课件
3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完整版课件
8
肾癌分期
完整版课件
9
完整版课件
10
完整版课件
11完Biblioteka 版课件12Robson分期(Ⅰ)T1
完整版课件
13
Robson分期(Ⅰ) T2 N0
完整版课件
14
Robson分期(Ⅱ)T3a
完整版课件
15
Robson分期(Ⅲa)T3b
完整版课件
16
Robson分期(Ⅲb)T3cN1
完整版课件
6
• 肾实质后期及排泄期
肾实质密度逐渐下降,癌灶可出现短暂的等 密度,进而渐为低密度
完整版课件
7
• CT双期扫描时
多血管癌灶动脉期增强明显,CT值至少提 高20HU以上,表现为血管显影期,即皮髓质 交界相癌灶密度增加,等于或略高于肾实质, 以后便很快下降,而少血供癌灶的检出,肾实 质期优于动脉期
肾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301医院放射诊断科
完整版课件
1
概述
•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 • 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2%,占原发性肾恶性
肿瘤的75~85% • 50岁以上多见 • 绝大多数发生于肾的一侧,双侧发病仅占5%
常见肾癌表现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 最常见的肾细胞癌;源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病理制片中胞浆糖原和脂质溶解而致细胞“透 明”。 • 不均匀性、出血、坏死和囊变。 • 形态学:实变、囊泡、腺泡样。囊变15%,钙 化10~15%。 • 多位于肾皮质,膨胀性生长。 • CT和MR增强扫描呈富血供改变,不均匀强化。 • MR:T1WI低或等信号,T2WI等或高信号。正、 反相位序列可识别瘤内脂肪。
• 肾脏粘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特点为: 1) 以女 性为主; 2) 偏离髓质的结节性肿块; 3) 管状和梭形 结构穿插于粘液样间质内; 4) 低级别圆形核和嗜酸 性至泡状胞浆; 5) 超微结构特征与远端肾单位一致; 6) 良性或静默的临床过程。
•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 肾癌相关的神经母细胞瘤 未分类肾癌
静脉栓塞-对手术方式有影响
• T3a:仅肾静脉栓塞 • T3b:下腔静脉栓塞,未超过横隔 • T3c:下腔静脉栓塞,超过横隔(需胸腹联 合术)
化)
• 囊性乳头状肾细胞癌可见周围结节性强化。
嫌色细胞肾细胞癌
• 发病平均年龄为60岁。
• 大体病理:边界清晰、实性、宗褐色肿瘤, 浅分叶。
• 发生于皮质集合管。具有显著细胞膜的大 多形细胞。胞浆胶体铁沉积。 • CT和MR呈相对均匀性轻度强化。 • T2WI可呈低信号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 形成机制可能是先有肾的多发性囊肿,在此基础上 被覆上皮发生恶性转化,成为透明细胞癌;也有可 能肿瘤本身呈多囊性生长。 • 病理:多分隔囊性肾细胞癌,分隔含小簇透明细胞。 • 年龄20~76岁,男:女为3:1。预后很好。 • 大小不等纤维分隔的囊性改变,囊液为浆液或出血。 • 多囊性肿瘤,形态各异,非对称性隔膜增厚。 • 20%隔膜或囊壁钙化。 • 囊液为浆液性或出血性。
• 最常见的肾细胞癌;源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病理制片中胞浆糖原和脂质溶解而致细胞“透 明”。 • 不均匀性、出血、坏死和囊变。 • 形态学:实变、囊泡、腺泡样。囊变15%,钙 化10~15%。 • 多位于肾皮质,膨胀性生长。 • CT和MR增强扫描呈富血供改变,不均匀强化。 • MR:T1WI低或等信号,T2WI等或高信号。正、 反相位序列可识别瘤内脂肪。
• 肾脏粘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特点为: 1) 以女 性为主; 2) 偏离髓质的结节性肿块; 3) 管状和梭形 结构穿插于粘液样间质内; 4) 低级别圆形核和嗜酸 性至泡状胞浆; 5) 超微结构特征与远端肾单位一致; 6) 良性或静默的临床过程。
•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 肾癌相关的神经母细胞瘤 未分类肾癌
静脉栓塞-对手术方式有影响
• T3a:仅肾静脉栓塞 • T3b:下腔静脉栓塞,未超过横隔 • T3c:下腔静脉栓塞,超过横隔(需胸腹联 合术)
化)
• 囊性乳头状肾细胞癌可见周围结节性强化。
嫌色细胞肾细胞癌
• 发病平均年龄为60岁。
• 大体病理:边界清晰、实性、宗褐色肿瘤, 浅分叶。
• 发生于皮质集合管。具有显著细胞膜的大 多形细胞。胞浆胶体铁沉积。 • CT和MR呈相对均匀性轻度强化。 • T2WI可呈低信号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 形成机制可能是先有肾的多发性囊肿,在此基础上 被覆上皮发生恶性转化,成为透明细胞癌;也有可 能肿瘤本身呈多囊性生长。 • 病理:多分隔囊性肾细胞癌,分隔含小簇透明细胞。 • 年龄20~76岁,男:女为3:1。预后很好。 • 大小不等纤维分隔的囊性改变,囊液为浆液或出血。 • 多囊性肿瘤,形态各异,非对称性隔膜增厚。 • 20%隔膜或囊壁钙化。 • 囊液为浆液性或出血性。
肾细胞癌ppt课件
3、被膜:皮肤→肉膜(浅筋膜)→精索外筋膜 (腹外斜肌)→提睾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睾丸鞘膜(为腹膜,只包绕睾丸和附睾。分脏、 壁两层,壁层衬附于精索内筋膜内面;脏层为纤 维膜(白膜),紧贴在睾丸和附睾表面。两层在 睾丸后缘相互移行,形成密闭的睾丸鞘膜腔,内 有少量浆液。如有炎症则形成睾丸鞘膜积液。白 膜的睾丸后缘增厚并突入睾丸内形成睾丸纵隔; 又从睾丸纵隔发出许多放射状的睾丸小隔,将睾 丸实质分成200多个锥体形的睾丸小叶。睾丸小 叶内精曲小管,其管上皮产生精子。精曲小管结 合成精直小管,→睾丸纵隔内,吻合形成睾丸网 。从睾丸网发出睾丸输出小管。经睾丸后缘上端 ,汇入附睾头,→附睾管→附睾体→附睾尾→输 精管。
肾细胞癌
主讲人:姚铁祥
1、肾细胞癌是最多见的肾恶性肿痛, 40岁以上多见,以男性为主。肿瘤来 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易发生于肾上 极或下极,呈实性肿块,内部常发生 坏死、囊变或出血。肿瘤与临近实质 分界部分清楚,部分不清。肾细胞癌 无包膜,但可有假包膜。少部分(5% -10%)可钙化。晚期转移,包括局 部、淋巴和血行转移。
IVP(A)示左肾盂肾盏受压移位,上下 盏牵张拉直,未见侵蚀破坏,肾影明显 增大。左肾动脉造影(B)示左肾内动 脉明显受压移位,牵张拉直呈“抱球状 ”,可见迂曲和粗细不均的肿瘤血管; 实质其(C)见周边肿瘤染色,其内为 更低密度区,肾影明显异常增大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主讲人:姚铁祥
1、好发于40-60岁 的女性,常为单侧。 2、一般无症状。偶 有肿块及血尿。
①肿瘤实体T1↓,T2-混杂高 信号; ②假包膜T1T2均呈低信号环 。 ③增强:肿块呈不均一强化 。
(6)MRI:
4、鉴别诊断: (1)肾囊肿:均匀水样密 度,不强化。 (2)肾盂癌:肾轮廓一般 无改变。 (3)肾平滑肌脂肪瘤(肾 错构瘤):肿块内有脂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2
13
治疗
• 局限性肾癌的治疗:T1-T2N0M0期,临床分期为Ⅰ、Ⅱ期。 • 根治性肾切除术:不推荐对局限性肾癌患者行区域或扩大
淋巴结清扫术。但术中可触及到明显增大的淋巴结或CT扫 描发现增大淋巴结时,为了目前病理分期可行肿大淋巴结 切除术。 • 保留肾单位手术(NSS):适应症和相对适应症多考虑术 后肾功能的保留;可选择适应症-对侧肾功能正常,临床 分期T1a(肿瘤≦4cm),肿瘤位于肾脏周边,单发的无症 状肾癌患者。临床分期T1b(4~7cm)也可选择实施。 • 肾癌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以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为代 表的靶向抗肿瘤药物是晚期肾癌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对转 移性肾癌的疗效十分有限,并且容易产生耐药。
• 肾脏粘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特点为: 1) 以女性 为主; 2) 偏离髓质的结节性肿块; 3) 管状和梭形结构穿 插于粘液样间质内; 4) 低级别圆形核和嗜酸性至泡状 胞浆; 5) 超微结构特征与远端肾单位一致; 6) 良性或静 默的临床过程。
2020/12/12
9
•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正、反相位序列可识别瘤内脂肪。
2020/12/12
1
乳头状肾细胞癌
• 第二常见的肾细胞癌,源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 主要为乳头状突起生长,大体可见出血、坏死、
囊变。
• 病理:含胆固醇结晶的泡沫巨噬细胞为基质,纤 维血管为核心。分2个亚型(乏胞浆的单层小细胞和富嗜酸细
胞浆的高级别细胞)
• 双侧性和多灶性。 • 影像:乏血供-CT和MR强化不明显;均匀 • MR:T2WI呈高、低信号(肿瘤较大时可出血、坏死和钙化) • 囊性乳头状肾细胞癌可见周围结节性强化。
嫌色细胞肾细胞癌
• 发病平均年龄为60岁。 • 大体病理:边界清晰、实性、宗褐色肿瘤,
浅分叶。 • 发生于皮质集合管。具有显著细胞膜的大
多形细胞。胞浆胶体铁沉积。 • CT和MR呈相对均匀性轻度强化。 • T2WI可呈低信号
2020/12/12
5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 形成机制可能是先有肾的多发性囊肿,在此基础
上被覆上皮发生恶性转化,成为透明细胞癌;也 有可能肿瘤本身呈多囊性生长。
• 病理:多分隔囊性肾细胞癌,分隔含小簇透明细 胞。
• 年龄20~76岁,男:女为3:1。预后很好。
• 大小不等纤维分隔的囊性改变,囊液为浆液或出 血。
• 多囊性肿瘤,形态各异,非对称性隔膜增厚。
• 20%隔膜或囊壁钙化。
• 囊液为浆液性或出血性。
2020/12/12
6
囊性肾癌,肾癌囊变
• 广义的囊性肾癌:肾癌囊性坏死、 单房囊性肾癌、MCRCC和单纯性囊 肿癌变。
• 诊断标准,即EBLE标准: 大体上MCRCC 与正 常肾组织间有完整的纤维包膜,肿瘤完全由 大小不等的囊组成,肿瘤内无膨胀性生长的 实性成分,可有钙化或骨化生; 肿瘤有完好的 囊壁,囊壁衬覆单层上皮细胞,偶尔缺如, 少数有多层瘤细胞衬覆或排列成小乳头状, 胞质呈透明状至淡染; 囊壁内富于胶原纤维。
• 但一项有关细胞亚型与RCC患者预后的多中心研究结 果显示,与TNM分期、癌细胞(Fuhrman)分级和体 能状态评分相比,组织学亚型并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在肿瘤的分期、分级相同情况下各亚型之间的预后没 有显著性差异
2020/12/12
11
肾癌TMN分期
2020/12/12
12
肾癌TNM分期
2020/12/12
14
静脉栓塞-对手术方式有影响
• T3a:仅肾静脉栓塞 • T3b:下腔静脉栓塞,未超过横隔 • T3c:下腔静脉栓塞,超过横隔(需胸腹联
合术)
20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 最常见的肾细胞癌;源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病理制片中胞浆糖原和脂质溶解而致细胞 “透明”。
• 不均匀性、出血、坏死和囊变。 • 形态学:实变、囊泡、腺泡样。囊变15%,
钙化10~15%。 • 多位于肾皮质,膨胀性生长。 • CT和MR增强扫描呈改变,不均匀强化。 • MR:T1WI低或等信号,T2WI等或高信号。
• 肾癌相关的神经母细胞瘤 未分类肾癌
2020/12/12
10
预后
• 影响肾癌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是病理分期,此外,组织 学分级、患者的行为状态评分、症状、肿瘤中是否有 组织坏死、一些生化指标的异常和变化等因素也与肾 癌的预后有关。既往认为肾癌的预后与组织学类型有 关,肾乳头状腺癌和嫌色细胞癌的预后好于透明细胞 癌;肾乳头状腺癌Ⅰ型的预后好于Ⅱ型;集合管癌预 后较透明细胞癌差。
2020/12/12
7
集合管癌
• 高侵袭性,浸润性生长; • 源于髓质集合管。男:女=2:1,年龄13~83岁。 • 体积小时多见于髓质,大的肿瘤与其它类
型不易区别。 • 不均匀性,出血、坏死、钙化。低血供。 • T2WI常呈低信号。
2020/12/12
8
粘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 低级别多形性上皮癌;起源于Henle袢 • 女性多发;无症状,发病平均年龄53岁 • 大体病理:边缘清晰,均匀的灰色或驼色 • 以往误认为是肾肉瘤样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