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一体化自动化系统研究设计
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中调控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电力系统 自动化运行 中调控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李 丽
( 陕西省地 方电力 ( 集团 ) 有 限公司汉 中供 电分公 司 ,陕西 汉中 7 2 3 0 0 0)
【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 和社 会经济的进步 ,我国电力事业 在 不断的发展 ,电网规模 也越 来越 大;随着科 学技 术的革新 ,电力 系统 自动化 水平越 来越 高,其 中,非常重要 的一个应 用就是调控一
体 化 。 本 文 简要 分 析 了电 力 系统 自动化 运行 中调 控 一 体化 技 术 的 应 的 技 术 平 台 , 从 而 在 设 计和 配置 上 来 有 效 的优 化 模 块 ,更 好 的体 现调控 系统的智能化 、开放化和灵活化 。建 设软件构架包括很多方 面的内容,比如报表服务 、调度与监控一体化 图模库 的建设、 图形 服务的一体化、数据服务的一体化 和报警服 务的一体化等等 ;通过 建 设 软 件 构 架 , 可 以 更 加 灵 活 的配 置 现 实应 用 功 能 ,业 务 也有 了针 对性的信息发布功能,从而实现一体化 的适应调度 、灵活控制和运 维操作。 3调控一体化的应用 设 备 建 模 层 : 目前 ,还 不 能 充 分 的应 用 电 力 自动化 管理 的二 次 设 备 描 述 的 监 控 业 务 ,那 么 就 需 要 继 续 的研 究 和 开 发 ,健 全 二 次 设 备描述模型 。因此 ,在设备建模层方面 ,两次设备分析 目前的电力 自动 化 ,应 用 面 向对 象 的建 模 技 术 ,建 设 为 三个 层 次 的模 型 , 包 括 间 隔层 、站 控 层 和 设 备 层 。还 可 以对 设 备 层 进 行 划 分 ,包 括 一 次 设 备和二 次设备 , 目前 已经非常成熟 的应用一次设备模型, 比如间隔 层 、站控层等等 。但是 ,二次设备模型应用范围却 比较的狭窄,在 装置信 号点和关联测量 点有应用 ,因此 ,就需要对二次设备模型进 行 完善 , 同时 ,建 立 完 整 的 变 电站信 息模 型 。 S C B D A功能: S C B D A功能 的主要 目的是让电力 自动化管理系统的 检测和控制功 能具有较高 的性 能,不断 的趋于完整 ,这个功能包括 很多方 面的内容 ,比如采集数据 、通信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过滤数据 以及计算和 统计等等 ,然后还 要建立 支撑平 台,这样 可 以有效 的收集和 保存 S C B D A 的历史数 据,并且实现 其他 的一些功能 ,比如事件 的紧急处 理、输入 输出人 工数据等等 。 调控一体 化系统关键技 术:在 电力系 统自动化运行 中应用调控 体化 技 术 的过 程 中 , 为 了 能够 提 高 电 力系 统 自动 化 管 理 水 平 ,还 需要更高质量的人机 展示技术 、自动化应用层技术 以及信 息分层技 术等等 。人机展 示层 中的调控 一体化技术 ,需要充分 的进行监控 ; 在 应 用 层 中 的 调 控 一 体化 技 术 , 需 要 充分 的 融合 调 度 和 监 控 功 能 , 从 而 有 效 的 分 类 各 个 功 能 、 分 流 各 种信 息 以 及划 分 责任 分 区等 等 。 同时,还需要处理信息分层,在分 类信 息告警的基础上 ,进行系统 的备份 、合并 以及处理,有效的保 护信 息的安全 ,从而达 到统一管
智能电网调控集成一体化系统研究
筑过程 中, 不仅耍实现电网实时运行的智能监测和控制、 提高电网调
度运 行监 控 效率 , 同时 还应 实现 对 电网事 故 的智 能 分析 判断 和 事 故 处 理辅 助决 策的 制定 , 确保 电网具 有较 高调度 运行 可靠性 、 事故 处理
及时性 和准确性 。
2 智能 电 网调 控 集成 一体化 系统 总体 方案 对 于 区域复 杂 大 电网而 言, 照一 个 地市 建 立一 个集 中调 控 中 按
据信 息和监 控 点。 控子系统 间相互 独立 运行模 式 , 监 使整 个电 网调 控 子系统 关联性 差 且 效率低 , 相互 数据 信息共 享和 互操 作能 力差。 智能 电网调 控 一体化 集 成 系统 需要 结合 前置系统 (E )S AD P S F S、 C A、 A 等 多个功 能子 系统 进行综 合 分析预测 判 断, 实现 电网调度 运行 的智能 自 动化 功 能。 合 子系统 间进行智 能综 合分 析, 综 可以 为电 网调 度运 行监 控人 员提供 准确 、 全面的 数据 信息 和分析 结果 , 于其制定 高效合 理 便 的调 度运 行计 划 。 另外 , 控集 成一体 化 系统 实现 对异 常量测 数据 信 调 息 的进 一 步分 类排 序 和预 测 诊 断, 电网系统 中最 薄 弱点 进行 提 示 对 与告 警 , 便于 运 行 维护人 员制 定 科学 合 理 的维 护 计 划和 处 理措 施 方
就要 负 责对 设 备 运 行状 态 的巡 视 、 消缺 、 场 操作 以 及事 故 应 急处 现 置等 工作 。 控集 成一 体化 管 理模 式 中, 调 调度 中心 运行 人 员不仅 要根 据 电网运 行数 据 制定 高 效节 能 的调 度运 行计 划 , 同时还 要 掌 握 设备 的实 时运 行工 况状 态 , 据 运行数 据 信息 及时 、 面 、 根 全 准确 的制 定各 类运 行 维护 策 略 , 当出现事 故时 , 达事 故异 常处 理命令及 时排 除 故 下 障。 智能 电网调控 集成一 体化系统可 以提高 电网调度 经济性 和运 行可 靠性 , 短 故障 处理 时 间, 高人 力资 源的 综 合使 用效 率 , 监控 维 缩 提 其 护管 理 范 围大 , 够适应 智能辅 助大 电网建 设 发展需 要 。 能 智能 电网调 控集 成一 体化 系统 中调 控 中心应 具 有一 套先 进 的调 度运 行监 控 系统 作为技 术支 撑 , 实现 电网调 度运 行的监 视 、 分析 、 培训 、 以及信息 发布 等功 能 , 另外 还应 具 备信 息数据 分流 分 区处理 、 遥控 校 验与操 作 、 故 障动 态分析 判断 等监 视控 制功能 口 】 。 3 智能 电 网调控 集 成一体化 系 统关 键技 术
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1. 引言1.1 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的概念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电网调度、输电、配电、用电等各个环节整合起来,实现电网运行的统一调度和管理。
通过建立统一的调度中心、统一的数据平台和统一的监控系统,实现电网内外各种资源的协调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的核心在于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无缝衔接和高效协同,使得整个电力系统呈现出更加智能、灵活和高效的运行状态。
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的概念在电力系统领域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
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和复杂度不断增加,传统的分散式调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系统日益增长的需求。
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的提出和应用成为了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整合各个环节的资源和信息,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挑战,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1.2 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在经济、社会和生活方面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行业和生活用电需求日益增长,电力系统不仅需要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要不断提高供电的有效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
电力系统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电力系统是支撑现代工业生产的基础,工厂、企业和机械设备都依赖于稳定的电力供应;电力系统在城市和乡村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电力的支持,比如照明、取暖、空调等都需要电力;电力系统还对公共服务、交通运输等领域具有关键意义,比如医疗设施、教育机构、交通信号灯等都需要电力支持。
电力系统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方面,更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实现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
智能电网环境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
动化 功能。 ( 二) 信息系统的集成 在 现有信 息系 统的 基础 上 , 建设 并统 筹 实现 P MS 、 G I S 、 OMS 、
E R P 之 间的集成 , 各 系统 之间通 过数 据 中心 实现信息共 享。 不 断扩 充 社会在不断 的进 步, 科技 水平也在 不断的提高 。 为了有效 推动信息 P MS 等系统 的应 用功能 , 实 现信息化 对生 产管理 的强劲支撑 , 健全了电 化的 不断发 展, 智 能化必 然是一 条必经之 路。 在 电力系统 中, 国家 电网 网精益化 管理 的信息平台。 同时 , 加 强P MS 、 G I S 等 系统 在配 网中的应 不断加大 对配 网的投 入, 现有配 网管理 模式也面临 着改革 , 配网调控一 用 , 统一设备图形与台帐、 以及设备 运行、 检修管理等工作流程 , 使配电
键 恩技 术
智能电网环境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
陈丽君 张涛 湖北省电力公司十堰供 电公司
4 4 2 0 0 0
包 括基于拓扑 的配电网络、配 【 摘 要l随着电力系 统 的不断发展 , 智 能电网已经成 为电力系统发展 能化 ,同时实现 对配 电网的数字化 描述 , 参数 、 状态、 特 性等)、 分布式 电源 、 分布式 储能等 静态数字 化 的必然方向。 而在智能电网环境 下的配 网调控一体 化则是确 保电网的可靠 电设 备 ( 运行, 达到配 网调度 与监控一 体化管理 的可行 模式。本文就智 能电网环 境 描述 , 以及 基于配电 网的监测 、 运行与控制动 态数字化描 述实现配 网自 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原则和配网调度存在 的一些问题 进行研 究, 并对配网 调 控 一 体 化 的实现 做 相 关介 绍 【 关键 词l智能电网; 配电网 调控 ; 一体化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肥一体化调控技术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肥一体化调控技术研究智能水肥一体化调控技术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一项重要研究领域,该技术可以实现对农田中水肥供给的精确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力和品质。
本文将围绕着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肥一体化调控技术展开研究,并从技术原理、应用案例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一、技术原理智能水肥一体化调控技术的核心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通过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的协同应用,实现对农田中的水分和肥料供给进行智能化调控。
具体来说,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传感器网络:通过在农田中布置一定数量的感知设备,如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站等,实时监测农田中的土壤水分、气象等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
2. 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传感器网络中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平台或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的数据监测与采集。
3. 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结合农作物的生长特点、生理需求以及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水肥调控策略,并通过控制设备进行水肥供给的精确控制。
二、应用案例智能水肥一体化调控技术已经在农田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以下是几个代表性的应用案例:1. 节水灌溉系统: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灌溉系统的智能化调控。
系统可以根据农田中土壤的实时湿度情况和气象数据,自动调节灌溉水量和灌溉频率,以达到节水的目的。
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农田的水利效率。
2. 减少肥料的过量施用:智能水肥一体化调控技术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和土壤肥力情况,合理制定施肥方案,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肥料的精确供给。
通过减少肥料的过量施用,既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又可以减少农田的环境污染。
3. 种植工厂系统:智能水肥一体化调控技术在种植工厂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通过对种植环境中的水分和肥料供给进行精确调控,可以实现农作物的高效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种植工厂也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环境条件的智能监控和控制,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调控一体化系统技术规范要点
黑龙江调控一体化系统技术规范要点系统根据功能可以划分为数据采集层、支持平台层、应用层、人机展示层。
在采集层实现远动信息、保护信息的分组采集,统一管理,实现信息的分流。
在支持平台层,调度和监控采用统一的支持平台,实现数据库管理、系统运行管理、网络通讯、模型维护、图形生成、参数维护的统一管理。
在应用层,针对调度和集控的功能融合,突出实现了信息分层分流、智能事项分类、责任区划分、智能语音报警、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冗余备份管理等。
在人机展示层,实现了调控的一体化人机展示。
关键技术包括二次设备建模、信息分层分流、智能事项分类、动态责任区划分、统一的权限管理、调控一体化展示人机界面、一体化操作票系统及防误操作、继电保护信息管理、冗余资源均衡管理。
设备层建模、支持二次设备模型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对变电站一、二次设备进行分析,模型分为站控层、间隔层、设备层三个层次,设备层包含一次设备模型和二次设备模型两种,其中站控层、间隔层、一次设备模型在CIM模型中已经有完整模型描述,二次设备模型仅简化为保护装臵容器和关联信号点和量测点,因此建立完整变电站信息模型的关键是完善二次设备模型。
二次设备主要包含微机保护、测控装臵、自动装臵、直流装臵、通讯装臵、安防装臵等。
二次设备都是电子智能装臵,具有量测、信号、保护、通讯功能,并且都具有数据通讯接口,在关联关系上是一次设备或变电站的辅助设备。
因此二次设备模型建模要体现信号(量测)的存储、报警、事项标志,信号(量测)通讯接口描述,二次设备运行工况描述,二次设备通讯工况描述,与一次设备(或变电站)的关联关系等,为二次设备信号(量测)接入和处理、二次设备工况监视、事项智能分析、智能光字牌、一二次设备信号一体展示提供支持。
由于二次设备数量多,信号(量测)复杂,造成二次设备的建模工作量大,并且容易出错,为了保障系统维护工作的效率,系统要提供完整的二次建模方案和相关建模工具,并且要求最大程度实现二次设备自动建模。
调控一体化新模式研究与应用
调控 一体 化系 统建 设是 将地 区 电网变 电站 的实 时量 测 数据 、 保护动作数据、 装 置 运行 数 据 、 一 次设 备本 体 状 态 数据 、 I E D设 备 运行 数 据 及 对 变 电站 的 控制 等 诸多 信 息进 行 综 合 处 理 和集 成 , 构成 功 能完 整 的 集 中控 制 自动 化系 统 。集 中控 制 自动化 系统 监 测 控 制范 围包 括 主 网 2 2 O k V、 l l 0 k V、 3 5 k V 变 电站 , 其 中主网变 电站 自动 化 系统 采用 模拟 和 网络 结合方
具 备 多通 道冗 余 机 制 ; 三 是 无人 值 班子 站 的采 集装 置、 控 制 装置 、 保护装置、 运 动通 讯 装置 要 求 高度可 靠, 能 够准确 实 时发 送 、 接 收和 转换各 种远动 信号 。 1 . 2 . 2 高性 能 由于调 控 中心拥 有全 面 、 完 整 的变 电站信息 , 信 息量巨大( 为 同等 规 模 调度 主 站 5 倍 以上 ) , 这就 要 求 调控 系统 具有 极 高 的 处理 容 量 和速 度 , 必须保 证 系 统 响应 时 间满 足各项 指 标要求 。 1 . 2功 能要 求
可靠性 一是 需要 调控 系统 要有极 高 的可 靠性和
稳定性 , 要求 功 能 完备 , 能对 变 电站 实 现 五遥 , 系统 具 备 适 当 的冗 余 设 计 ; 二 是 调控 与 元人 值 班子 站之 间 的远动 通 道 要求 高度 可 靠 、 抗 干扰 、 通讯 速率 高 ,
采用数据服务镜像技术 , 网络互连符合全国电
力二 次 系统安 全 防护总 体 框架 的“ 三层 四安全 区” 的 有关 规定 。 完 备 的防误 操作 功能 , 提供 可视化 的防误 规 则 编辑 界 面和 严 密 的操 作 预 演流 程 , 实现 集控 五 防一 体化 。 1 . 2 . 4 开放 性 遵循 开放 性原 则 , 采用 通用 的 、 主 流的计 算 机软 硬 件 及 通 讯 协议 , 遵循 I E C6 1 9 7 0 C I M/ CI s和 I E C 6 1 9 6 8等 标 准 ; 支 持 相 关 的 国际 、 国家 、 部 颁标 准 通
汉中电网“调控一体化”项目实施研究
汉中电网“调控一体化”项目实施研究摘要:为建设坚强可靠的智能电网,实现智能调度,作为国网公司第二批试点-汉中电网“调控一体化”项目已从前期调研分析、建立资源信息共享平台逐步深入从软硬件结合发展的角度建立健全汉中智能电网。
关键词:智能调控一体化实施电网是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础组成部分。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智能电网已站上现代舞台的最中央,而中国的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的电网为基础,发展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电网。
智能调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的坚强智能电网的关键内容之一,是维系电力生产过程的基础,是保障智能电网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汉中供电局结合实际情况做了扎实的前期调研、科学制定实施细则及运维体系建设方案,为汉中电网“大运行”模式的创建做足准备。
1 “调控一体化”项目前期调研传统电网运行控制业务主要集中在地区调度、电网监控中心、县级调度部门,汉中地调作为其中的主体负责本级电网的调度管理,组织、指挥、协调电网的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
电网监控中心主要负责辖区内41座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监视,执行调度下达的遥控、遥调操作指令,完成电网监控和操作任务。
汉中供电局针对当前电网运行控制业务组织结构、职责状态、业务流程进行全面分析后,发现现行运维模式下存在的诸多制约“调控一体”项目实施的问题。
(1)地调与监控各自执行相关专业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得业务执行与协调管理存在欠缺。
(2)调度系统轻设备,主要针对电网的潮流控制、电压及关键点断面负荷监视,重遥测轻遥信,主要针对电网的宏观控制;监控系统重设备轻系统,重遥信轻遥测,主要针对一、二次设备监视、控制。
调度对设备状况掌握不全,监控对系统情况不很清楚,部分职责交叉,不利于电网综合运行管理,不满足“大运行”管理模式要求。
2 汉中电网运行集中监控系统建设2.1 统一平台、资源共享为实现调度与监控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实现信息的一体化维护和全景可视化展示,满足智能电网调度各项实时和准实时的业务需求,建立规范设备的一体化维护流程,汉中局已完成了对地调自动化系统的升级改造,建设了OMS系统及调度数据网主站,建设了故障录波组远程管理网。
基于智能控制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基于智能控制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于智能控制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的广泛,智能控制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智能控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和优势,并以智能机器人为例,分析智能控制技术在其设计中的具体实现。
一、智能控制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智能控制技术是将计算机、传感器等先进技术与机电一体化系统相结合,实现对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中,智能控制技术具有以下应用:1. 优化控制:通过对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各个部分进行智能调控,实现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和提高效率。
2. 故障诊断与预测: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对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各个部分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够及时发现系统故障,并提前进行预测和预防,减少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
3. 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和系统自身的状态进行自适应调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4. 人机交互:智能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与人的智能交流和协作,方便操作和管理。
二、以智能机器人为例的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智能机器人是一种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机械装置中,具有自主感知能力和自动执行任务能力的机器人。
下面以智能机器人为例,介绍智能控制技术在其设计中的应用。
1. 传感器与感知模块设计:智能机器人通过搭载多种传感器,如视觉传感器、力传感器等,实现环境感知和任务感知。
通过智能控制算法的处理,能够使机器人对周围环境和任务需求有准确的感知和理解。
2. 运动控制与路径规划:智能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和路径规划是实现其自主移动和任务执行的关键。
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环境感知结果和任务需求,利用运动控制算法和路径规划算法,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路径选择,以便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3. 任务执行与决策:智能机器人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智能控制系统会不断地对环境和任务情况进行感知和分析。
基于智能算法和决策模型,对任务执行过程进行优化和调整,以便机器人在复杂的环境中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基于网络保护的调控一体化系统
基于网络保护的调控一体化系统摘要:基于网络保护的调控一体化系统对电网保护、调度、控制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提高电网运行和事故处置效率,提升电网安全和应急水平。
首先介绍了基于网络保护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构成,包括过程层、设备层和调控层,其次阐述其数据唯一、建模统一、高度融合等特点,最后对其两环逻辑、三层结构和六个环节的架构方式进行设计。
关键词:网络保护调控一体化全景数据平台控制和保护目前,国内电网的运行和管理采用分设调度中心和电网运行集控中心的模式。
区域电网调度中心监测整个管辖区域内电网的主要运行状态,以保证电网连续、稳定、可靠地运行;对电网的电压与无功进行控制,保证电能质量;根据负荷变化进行合理负荷分配和制订负荷计划;指挥本网内的事故处理和分析电网事故等。
电网运行集控中心一般按区域或电压等级进行建设,每个集控中心主要负责该集控中心下辖各个厂站信息的实时监测、设备的操作和控制以及运行维护管理。
调度中心和集控中心分设的模式,在电网发展的一定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智能电网研究和应用的逐渐深入,此种模式存在的调度与监控信息沟通不畅、不能够实现信息高度共享、管理链条长、资源配置效率低等问题逐步显现。
基于光纤通信、计算机、传感等技术,实现了电网的区域化集中保护,并扩展到调度层面,将调度范围内的保护集中配置,实现电网的保护与调度控制一体化。
1 基于网络保护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构成基于网络保护的调控一体化系统,采用网络通信传输和同步对时国际标准,变电站内取消间隔层和站控层,过程层信息通过高可靠的通信网络上传至调度设备层,将调度范围内的保护控制功能集中实现,为调控一体化和智能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调控一体化系统分三层结构,各层结构由两层网络连接。
1.1 过程层过程层设备置于变电站内,主要完成网络化保护、调控、计量等功能所需全景实时数据的采集及上送,同时接收保护调控中心设备层下发的控制命令并完成执行。
主要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电压互感器等一次设备及其所属的智能组件以及独立的智能电子装置。
地区电网调控一体系统技术规范
3.5
微机保护装置是变电站最重要的二次设备,是变电站设备运行监视、故障分析是最重要、详细的信息来源。为了提供变电站监控需要的详细设备运行信息,系统必须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IEC 103格式(或常用的专用微机保护规约)软报文的接入,并提供功能可以将繁多的软报文信号和事项进行智能分析整理,以层次化、组织化的光字和事项展示。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TU-T----国际电信联盟标准
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
EIA------电子工业协会标准
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D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IEC 870-5 远动设备及系统传输规约
DL/T634.5101-2019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 传输规约第101 篇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由于二次设备数量多,信号(量测)复杂,造成二次设备的建模工作量大,并且容易出错,为了保障系统维护工作的效率,系统要提供完整的二次建模方案和相关建模工具,并且要求最大程度实现二次设备自动建模。
5.2
数据采集服务器分成两组,分别采集调度EMS和集控数据,实现前置端的数据分流。新增的两台集控前置服务器具备综自软报文处理能力,对于厂站端上送的转遥信的综自信息具备转回软报文处理功能。
******省地区电网调控一体系统
技术规范
(征求稿)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2009年5月
1
******省电力有限公司各电业局采用统一“调控一体”系统,即在在建或新建的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EMS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或修改硬件配置和软件功能,实现调度、监控功能的一体化设计、统一管理、分责维护、相互促进。
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系统及技术分析
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系统及技术分析闫卫国;蒋菱;徐青山【摘要】随着智能电网和新一代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电网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电网调度压力进一步加大.基于调度监控结合的概念提出一种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并对调控一体化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分析.首先分析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水平和系统研究现状,提出建设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现实需求和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支撑系统,设计系统四层次架构,并从调控和运维两方面研究设计了调控一体化下的管理运行模式;最后,详细了阐述调控一体化的可靠性保障、智能监视、数据处理技术.%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mart power grid and the new generation of power system,the power grid automation and its information level have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and the dispatching pressure of power grid has increased further.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combination of dispatching and supervisory control,an integrated sys?tematic solution for the dispatching and control of power system is proposed,and key technologies of integration are summarized.First,the corresponding technology level and the status of systematic research are analyzed,and the realis?tic demand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integrated system are put forward.On this basis,a support system for the dispatch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of power system is proposed,and a four-layer architecture is designed.Moreover,an operation management mode is designed from two aspects,i.e.,dispatching and control,as well as operation andmain?tenance.At last,the reliability assurance,intelligent monitoring anddata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integrated dispatch?ing and control are discussed in detail.【期刊名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年(卷),期】2018(030)002【总页数】7页(P144-150)【关键词】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电网调度;电网运行管理【作者】闫卫国;蒋菱;徐青山【作者单位】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天津300010;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天津300010;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南京2100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34当前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在电源、输配电、负荷方面呈现新的变化和特点,建设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控的新一代电力系统逐渐成为共识[1]。
调控一体化概述.ppt
电网调度的基本原则
统一 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协调 调度 下级服从上级、全网服从国网
分级 管理
按调度管理范围分工负责
四、电网调度机构
调度机构设置
国调 网调 省调 地调 县调
国家调度机构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度机构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调度机构 省辖市级调度机构 县级调度机构
重要发电厂
调度 机构 设置
线路电压等级
373500k、V50输0电线超路高压
1000kV 特高压 (±1100、
输电线路 ±800kV)
交流 高压 110 输电线路
220kV (±600kV)
电压等级 高压
配电线路
低压 配电线路
0.4kV
6、10 35kV
第一条110kV线路?52年 逐渐形成京津唐110kV输电网
第一条220kV线路 54年 丰满—李石 逐渐形成东北220kV寨骨干网架
远程 监视
远程 控制
监视设备状态 监视处理运行信号
遥调主变、电抗分头 遥控开关、刀闸
保护投退、信号复归
调控员与运维操作队工作界面分工
调度监控员 不需到现场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关远方操作
(正常及事故时的远方开关操作)
运维操作队
需要到现场的开关刀闸操作 所有一、二次设备现场操作
“调控一体化”模式的优势
实时控制效率高 电压调整、异常处置
调压 原则
无功调整分层分区、就地平衡 避免长距离、多级变输送无功
无功备用储存于运行中的发电机、 调相机和电容器,快速增加无功出
力
电压质量
改变发电机、调相机励磁
投停电容器、电抗器
调压 办法
改变变压器分头 开启、停运机组 改变电厂间及内部机组的负荷分配
调控一体化集中控管系统方案的设计
调控一体化集中控管系统方案的设计【摘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规划和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三集五大”方针,本文设计了“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新模式——集中控管方案,在本方案中采用了datcent em5300系列的多显卡延长器,通过datcent1664专用转换器进行切换管理,主站安装dclive it设施运营综合管理平台和ics风险控制系统,变电站部署dse108\npc108,实现了“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新模式的有效、完全的运行,满足了电网快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集中控管;dclive it引言随着电网主站调控一体化的改造和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和发展,其传统的运行管理模式已逐渐显现出诸多不足:(1)变电站的智能管理业务系统不断上线,如视频监控系统、故障录波系统、监控后台等等,呈现出“功能齐全,孤立管理”,缺乏有效的统一集中管理系统;(2)变电站业务系统设备众多,一旦异常,按照“人工申请,审批响应”的运维模式,运维人员急急忙忙奔赴各站点,故障恢复缓慢;(3)变电站运维过程无法实时跟踪记录、监控和审计,缺乏监管;变电站环境复杂,存放业务系统设备存在潜在风险;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陈旧,无法保障业务系统连续性运行;运维效率、运维监管等都是变电站运维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建设一套完善的科学标准化运维管理体系已成为必然。
1、系统方案需求根据调控一体化项目具体情况,主站部分要求提供对调度员工作站实现人机分离和对机房内的所有调度工作中服务器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所有操作用户全部位于值班室控制操作不用进机房实现真正的无人值守。
对于变电站厂站后台机综自系统,主要内容为:实现部署对变电站自动化远动后机远程集中管控维护,试对12座220kv,110kv变电站远程后台机系统进行维修和升级。
保证自动化设备或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运行维护效率,提高自动化系统和数据对电网运行和电网调度的可用性,从而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
电力系统中调控一体化的设计 沈劲松
电力系统中调控一体化的设计沈劲松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同时对电网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由此对电力系统中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阶段,电力系统中传统的运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相关人员越来越重视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的设计与应用,为此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1 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应用的重要性电力系统中调控一体化指的是电网控制管理体系,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变电集控和电网调度,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该体系应用过程中需要通过调控中心监控电力系统中的电网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电网运行中出现的故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电子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从另一种角度来讲,对电能的供应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为了减少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困扰,需要保障电能的稳定输出。
在此背景下,电力系统中调控一体化体系的应用,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电能系统供应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满足社会各领域对电能供应的需求。
2 电力系统中调控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基于社会各领域对电能供应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调控一体化管理理念,并将其付诸行动,实现电网调度系统与电网遥测遥控功能的高效结合,在原有电网运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集约化。
目前,第5代电网调控系统是我国电网中最先进的系统,该系统的应用范围广泛且功能全面,推动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但是调控一体化体制中的监测监控系统因为各地区差异在应用过程中采用的监控模式存在一定的不同,如天津、大连等地采用集中监控管理模式;北京、杭州等地采用调控一体化体系。
据统计得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电网调度系统仍然以传统模式与集中控制管理模式为主,以上两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当前社会电能供应需求的矛盾日益显现。
县级调控一体化系统探析
县级调控一体化系统探析摘要:完成调度和监控一体化系统的建设,既实现了数据、技术、设备等资源的共享,也节约了人力维护、系统建设与运行等成本,同时也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该文研究了县级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 scada系统电力通信网调度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256-01为响应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新型电网管理体制机制,整合优化公司业务管理体系,加强核心资源管控,实现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管理。
县局的调控一体化建设,将调度和监控合一,让视频监控系统、scada转发数据处理系统和五防系统实现信息关联和联动,这样不仅实现了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输变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与分析业务,也极大地改善了维操队的检修反应机制与工作效率,为电网安全调度、可靠操作提供了一套全电网自动监控与操作的可视化电力生产管理平台。
1 县调度现状监控中心通过视频监控机和scada监控系统来监视全网设备运行情况,负责执行调度下发的远方操作指令。
调度属于变电工区上级单位,除了受理下面检修单位的停电申请,还直接下令给变电操作人员远方或现场操作开关。
为了完成“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成立了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从县调实际情况来看,为实现资源整合,提高工作效率,调度和监控操作人员不仅要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得相互学习,实现合二为一。
县调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下设调控运行班、二次运维班及综合性管理岗位[1]。
县调组织架构图如图1。
目前新成立的县级调控一体化系统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1 责任意识淡薄由于操作人员观念更新慢,尤其是调度监控人员,长期远离现场,有人认为并无多少安全工作,不少值班人员安全意识不够,工作责任心不强,对监控机的操作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1.2 软硬件系统薄弱(1)主站scada系统运行多年没有升级,随着这几年变电站数量猛增,数据量也成几何数增长,造成主站系统的功能日趋瓶颈状态。
调控一体化模式AVC运行管理研究 张拥军
调控一体化模式A VC运行管理研究张拥军发表时间:2018-05-14T10:05:04.94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作者:张拥军[导读] 摘要:随着电网系统的不断升级和优化,调控一体化模式A VC运行管理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电网运行系统的安全性,使其自动化功能更强,智能化程度更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也体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优势。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徐州市供电分公司 221000)摘要:随着电网系统的不断升级和优化,调控一体化模式AVC运行管理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电网运行系统的安全性,使其自动化功能更强,智能化程度更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也体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优势。
因此,本文对AVC的实际操作、控制策略、管理流程、功能优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实例分析,来对相关理论进行验证,以此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和价值性。
关键词:运行管理;AVC;控制策略引言AVC运行管理是自动电压控制系统的英文简称,该系统功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对电压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电网,规避了人工操作所带来的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差的问题,增强了电网集中控制能力。
因此,该系统的使用范围在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
下面笔者结合相关的经检验和实际的理论知识,对调控一体化模式AVC运行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详细论述,助力于AVC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
1AVC相关操作和控制策略1.1AVC操作介绍对于AVC的操作介绍主要分为四个重点环节:①对状态进行调整并核对。
对于这一环节需要采取人工操作模式,并对AVC当前控制模式的状态进行改变,还要注意AVC的动态变化,进行实时考量,及时进行状态刷新,确保AVC状态的正确性;②对于故障跳闸的应对措施。
如果线路出现故障跳闸,要及时的将AVC进行功能开环,避免事故扩大以及对操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③对倒闸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控一体化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基于智能电网自动化调度思想,技术先进、功能实用的调控一体化系统已成为电网发展的客观要求。
通过对调度运行管理模式的分析研究,结合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科学、合理、高效的调控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案。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调控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c)-0036-01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生产和电网调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尤其随着智能电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现电网调度由“分析型”向“智能型”的转化,对电网进行智能化的监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污染,提高收益。
1 调度运行管理模式
目前,国内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调度运行管理模式:
(1)传统模式:按变电站分站监控和操作变电站有人24h轮换值班
优点:事故异常响应速度快。
缺点:人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需要大量的运行人员。
(2)集控中心模式:按区域设置24小时值班监控和操作的集控中心,每个集控中心管理一定范围内的变电站,变电站无人值班。
优点: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值班人员。
缺点:监控系统在各集控中心重复建设,值班运行人员较多,需建设多个集控中心。
(3)操作队+监控中心模式:每个地区级调度建立一个监控中心,按照作业半径分设若干操作队。
每个监控中心24h有人值班。
一个监控中心监控可以监控整个地区的变电站。
优点:人力资源利用率高,值班人员从一定程度上减少。
自动化技术得到充分利用;适应各级电网发展需要。
缺点:监控范围大,随着电网发展,监控中心需相应增加监控席位。
2 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
为适应智能电网的发展,实现调度智能化,提高电网运行效率,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推行的大运行模式要求,每个地区建立一个调控一体的调控中心。
调度功能与监控功能合并,按照作业半径分设若干操作队。
变电站无人值班,调控中心24h有人不间断值班。
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特点:①人力资源利用率高,管理模式简单。
调度中心能够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电网运行工况,快速、准确下达事故异常处理命令。
②调度/集控一体化设计,调度、集控融为一体。
③调度、集控、运维操作三级运行管理架构。
④系统可靠性高,容量大,投资最省。
⑤系统建设复杂,功能分布与责任分区等要求高。
⑥多系统、多级别,互备功能极大的扩展与提升。
⑦集控系统和调度系统互为备用,提供系统级冗余。
⑧通道级、前置级、
系统级多种级别的互备。
⑨集控系统免维护,由调度系统统一维护。
⑩正常情况各自独立运行;系统级故障,调度可完全接替集控,集控可接替调度的scada功能。
适用于调度与集控单独建设或者建设多个大型集控系统。
3 调控一体化系统硬件配置
硬件系统主要由各类服务器、工作站、网络设备和其他辅助计算机设备组成。
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数据采集、通信、数据库服务、数据处理和服务以及人机系统等。
(1)前置通信专用硬件设备:①终端服务器:用于点对点专线通道的通信。
②modem:用于点对点专线通道的通信。
③数字通道板:用于点对点专线通道的通信,具备光电隔离功能。
④其他前置硬件设备:前置设备屏柜、切换装置等。
(2)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服务器接入经过专线远动通道通信的监控系统,设置主/备通信接口,支持主/备通道的自动切换。
通信接口数量易于扩充。
数据采集服务器可作为广域网通信服务器,实现与其他调度系统的数据通信。
(3)历史数据服务器:①利用集群功能实现双重化配置的历史数据服务器的负载均衡,维持调控一体化系统的运行,同时作为整个系统的实时数据库,用于实现电网各项实时监控功能。
②充分利用双重化配置的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实现负载均衡;其中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另一台承担全部计算任务,自动实现故障切除。
(4)pas服务器:主要用于实现网络分析应用功能。
应满足网络
分析等应用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5)dts服务器:主要用于实现dts服务功能。
应满足dts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6)web服务器:主要用于实现电力二次系统安全iii区的数据服务和实时信息web查询与计划发布功能。
(7)工作站:系统应根据专业分工要求分别配置相应的mmi终端设备,并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安全区内。
4 调控一体化系统软件配置
(1)通用功能:图形工具、报表工具、曲线工具、商用数据库服务、实时数据库管理、电网模型(数据库)维护界面、告警服务、权限管理、web浏览、case管理、研究态工具、系统管理等。
(2)应用功能:scada功能: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控制和调节、控制和调节、事件顺序记录(soe)、事故追忆(pdr)、拓扑着色、图形显示、大屏幕控制数据考核、计算和统计及系统对时等。
(3)高级应用软件pas功能:它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可选用网络拓扑、状态估计、调度员潮流、负荷预测、静态安全分析及网络等值等六个功能模块,并对无功电压优化与控制系统提供必须的接口支持。
(4)web子系统功能:ems的web子系统部署在安全ⅲ区,具有数据服务与信息发布双重功能,以紧耦合方式和松耦合方式对外提供电网数据访问,这些数据包括电网模型信息数据、电网运行实时数据、电网历史数据、电网告警与事件数据等。
这些数据完全是i
区ems的数据镜像。
同时,利用存储的描述数据、图形数据、实时数据,以web页面的形式发布电网运行的相关数据。
(5)调度员培训模拟(dts)功能:调度员培训模拟提供一个综合的工具来培训和提高电网调度和管理人员的技能。
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双重应用模拟培训功能,即电网调度运行控制模拟培训、ems 系统应用操作模拟培训,为调度和管理人员提供与实际运行的ems 系统完全一致的应用操作环境。
(6)其他应用功能:①电子值班。
②厂站实时功率测量平衡监视统计。
③与将来应用系统的接口。
5 结语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网调度和变电监控的重要技术支持系统,为了保证提供不间断的电力监控和调度指挥,迫切需要建立调度控制中心,同时将智能调度等先进技术成果引入调度自动化系统。
实现调控一体化,通过共享信息、共享设备,既能节约成本,还能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安全可靠性,不断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许晓慧.智能电网导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 朱松林.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 姚建国,杨胜春.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展望[m].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1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