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学设计一、教学主题咱这堂课啊,就是想让二年级的小宝贝们学会用除法去分东西。
让他们能明白平均分是啥意思,还能把除法算式写得顺顺当当的呢。
而且呀,在这个过程里,也得让小宝贝们学会跟小伙伴们一起合作,一起分享,这多好呀。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小宝贝们得能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这可重要啦。
就像分苹果,得让每个小朋友拿到的差不多,这就是平均分。
还有啊,能根据分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这也是重点内容呢。
2. 难点对于小宝贝们来说,理解除法算式每个部分代表的意思可能有点难。
比如说被除数、除数和商,这得好好给他们讲讲,让他们能明白。
三、教学方法咱就用那种特别有趣的方法来教学。
比如说做游戏啦,让小宝贝们在玩的过程里就把知识学会了。
还有小组合作,小宝贝们一起分东西,互相讨论,这样学得可快啦。
再加上老师我在旁边耐心地引导,就像一个大朋友带着一群小朋友探索神秘的数学世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宝贝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苹果哦。
咱们来玩个分苹果的游戏好不好呀?老师把这些苹果分给你们,但是呢,要分得公平公平的,每个小朋友拿到的苹果数量都一样多。
这时候小朋友们肯定就会想啦,怎么分才公平呢?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的平均分哦。
2. 新授那咱们就开始分苹果啦。
老师把苹果拿出来,比如说有10个苹果,要分给5个小朋友。
那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呢?咱们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分一分。
这时候呀,小朋友们就会发现,每个小朋友能分到2个苹果。
那这个分苹果的过程,咱们就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啦,10除以5等于2。
这里的10就是苹果的总数,也就是被除数,5呢是小朋友的人数,也就是除数,2就是每个小朋友分到的苹果数,就是商啦。
然后咱们可以多举几个这样的例子,让小朋友们多动手分一分,多写一写除法算式。
3. 小组活动现在呢,老师把小宝贝们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都有一些小道具,比如说小木棒啦,小卡片啦,就当成是苹果。
然后让他们自己设定要分的总数和要分给的人数,然后互相分一分,再把除法算式写出来。
二年级数学上册分苹果教案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分苹果教案北师大版第一篇:二年级数学上册分苹果教案北师大版分苹果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2、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教学重点:进一步领会等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挂图、20个圆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1.谈话:淘气家里来客人啦,妈妈拿出了一些苹果招待客人,要淘气把苹果分一分.2.板书二、问题探究1.出示12个苹果图片和4个盘子图片贴在磁力板上。
2.问:看到了什么,能帮淘气分一分吗?3.老师收走盘子,问:现在没有盘子了,还可以怎样把这些苹果平均分呢?A老师巡视,指导。
B老师边听汇报边板书:12个苹果,每个盘放()个,需要()个盘子。
三、体验感悟尝试第1题你还发现了什么?基本练习试一试第2题,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四、实践应用试一试第4题1.出示做操图2.还可以怎样排?五、小结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板书设计分苹果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6个盘子第二篇:(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苹果 2.范文分苹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体验等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望小熊家里来了四个客人,小熊非常高兴,拿出12个苹果热情招待客人,可是小熊不知道该怎样分好,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帮小熊吧。
(二)小组讨论怎样分公平合理(分的一样多)(三)实践操作分的方法1.用12块小圆片表示苹果,想想怎样分一样多,动手摆一摆。
2.小组交流各自分的步骤方法。
3.交流汇报:分的方法。
一个一个地分,分完为止。
一盘一盘地分,每盘分两个,刚好分完。
4.如果现在有15个梨子,想把这些梨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怎么分?5.用小棒分组分一分,摆一摆,互相说说是怎么分成的一样多。
分苹果-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分苹果-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将苹果平均分配的方法;2.能够应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3.培养学生分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认识苹果的形状、颜色、数量等特征;2.了解将苹果平均分配的方法;3.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分组进行合作讨论。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将苹果平均分配的方法;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2.情景教学法;3.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苹果的形状、颜色和数量等属性,以激发他们对苹果问题的兴趣。
2. 情景模拟(10分钟)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篮子苹果,要求学生将苹果平均分给身边的同学。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分配公平、合理。
3. 示范教学(15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将苹果平均分配,如何维持分配的合理性;2.教师解释一些基本的分配方法,如公平分配和有利分配;3.学生跟随老师操作,并进行实际练习。
4. 合作学习(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四到五人;2.要求每组在10分钟之内完成一次苹果的平均分配,要求分配合理公平;3.老师监督并指导学生,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10分钟)展示结果,探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难点,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和思考。
六、板书设计1.苹果的形状、颜色和数量;2.分配方法;3.有利分配和公平分配。
七、教学作业完成课堂难题,探讨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难点。
八、教学反思本堂课注重实际练习,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讨。
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配方法,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与此同时,由于许多学生对分配方法不熟悉,实际操作时不够理性和公正,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合理引导等手段对分配方法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教学。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分苹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分苹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苹果》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通过分苹果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好处,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除法和平均分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平均分的概念。
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苹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平均分的好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平均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分苹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平均分的概念。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平均分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苹果图片、卡片、小棒等。
2.学具:苹果卡片、小棒、计算器等。
3.教学PPT:包含相关教学内容和活动指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张苹果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有很多苹果,想要平均分给每个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分苹果的情境,比如说有10个苹果,要分给3个人,让学生观看并思考如何分。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比如说用小棒代表苹果,分给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亲自体验分苹果的过程。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比如说:“如果我们有12个苹果,要分给4个人,每个人会得到几个苹果?”让学生用除法计算并回答。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案2022
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案2022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案2022,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案20221教学目标:1、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2、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和表述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情感体验,感受到探索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的带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1、我们已学过了哪些分数加减法?(板书:分数加减法)(学生回答:同分母加减法,异分母加减法,1减真分数)2、根据你的学习经验想一想:接下去我们还会研究哪些分数加减法?(学生叙述,教师调控)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同分母加减法,异分母加减法。
通过复习旧知引新,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带分数的加减法。
(补充课题:带分数加减法)二、研究算法,探索算理1、你能举几个带分数吗?这几个数能组成哪些加减法算式?(学生举例,教师板演,注意分类。
黑板上应有一道同分母的加法、一道同分母减法、一道异分母加法、与一道异分母减法)2、请大家从这四题中选一道加法与一道减法进行计算,边算边思考下列两个问题(1)是怎样计算带分数加减法的?(2)能找到其他不同的方法吗?(教师巡视,让不同方法的学生板演)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
3、组织学生讨论:你觉得哪种方法好?为什么要这样计算?(让学生说清楚算法与算理,对板演的不同方法进行对比,得出优化的.方法;注意发现有没有将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的方法出现,如有的话,也可集体认识、辨析一下这样的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苹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苹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苹果》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平均分的意义,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情况。
教材通过两个小朋友分苹果的故事,引出除法的概念,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除法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分东西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加减法,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但除法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以及除法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体会除法的产生。
2.让学生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情况。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情况。
2.难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体会除法与加减法的区别。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实际操作,体验除法的意义。
3.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苹果的图片、苹果贴纸等教具。
2.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时间。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老师讲述一个小朋友分苹果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使每个小朋友分到的苹果数量一样多?b.学生回答问题,老师总结:把苹果平均分给每个小朋友,就是每人分得同样多的苹果。
2.呈现(5分钟)a.老师出示一张苹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上有几个苹果?b.学生回答问题,老师继续提问:如果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几个?c.学生回答问题,老师进行总结:把这张图片上的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3个。
3.操练(10分钟)a.老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苹果贴纸,让学生把贴纸贴在桌子上。
《分苹果》(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苹果》(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学习“分苹果”这一概念,学生能够掌握如何平均分给每个同学苹果,并且学会用各种方式表示这种平均分配关系。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合理的分配苹果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分享精神与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到如何平均分配苹果(2)通过探究问题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苹果分配可以有多种方式。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分配苹果的多种方式(2)如何让学生有意识的学习合作与分享三、教学步骤1.引入新知教师用一些色彩鲜艳的苹果展示在黑板上,并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要把这些苹果分给每一个人,并且要让每个人分到相同的数量,我们该怎么做呢?2.探究问题教师让学生在课堂竞赛的方式下,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把苹果分给每个人。
首先我们假设有5个人,每个人都要拿到苹果。
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人数的不同灵活设置。
方式一:五个人把苹果平均分割,每个人得到了相同的苹果,结果是什么呢?方式二:如果学生们商量,决定让每一个人得到三个苹果,这样是否能行呢?最终可让学生总结这两种方式的异同并分享出来。
3.总结归纳让学生根据归纳总结出分苹果的两种方法:均分和总和平分。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种分法的优点和缺点,并让学生发现:均分法可以让每个人得到相同数量的苹果,但是总和平分法虽然可能会给某个人分得更多的苹果,但是也会有人分得少一些。
4.拓展练习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各种活动,自我探究,丰富自己的思维,并可选做相关练习。
四、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策略通过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智力潜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究。
2.合作学习策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反复探讨,以达到互相讨论,互相协助,互相学习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精神。
五、教学评价1.教师监控评估学生在探究问题时的思维方式,评估学生合作学习的表现和认知成效,对于学生的思维深度、探究广度、思维逻辑、合作性、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分苹果》优秀教案
《分苹果》教案一、学情分析“分一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遇到,学生对之比拟熟悉,也积累了一些的生活经验。
通过上节课的“分物游戏〞,学生初步认识了“平均分〞、“同样多〞等含义,在知识上做好了一定的积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
低年级学生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
而这些学生活泼好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因此在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分一分〞的活动中,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感知和体验平均分的意义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本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内容,即教科书第60—61页。
教科书从“分苹果〞的情境引入两个“分一分〞活动,既可以按份数平均分,结果是每份分到几个;也可以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结果是可以分几份。
这两种平均分是常见的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它们分的前提与过程虽然有差异,但分的每份同样多。
知识的前后联系:1、分苹果这一课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意义和2-5的乘法口诀以及本单元第一课时学习了分物游戏〔小数目的平均分〕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的根底上进行学习活动的。
2、本课在具体情境与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去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3、为下一课学习大数目物品平均分做好铺垫,同时也为今后学习除法的意义奠定根底,理解“平均分〞的具体含义,是今后突破学习除法难点的关键,除法是生比拟难理解的数学概念。
三、课程目标与重难点(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1)按份数平均分,结果是每份分到几个;(2)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结果是可以分几份;2、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能力目标:1、能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2、根本能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分实物的过程。
情感目标:1、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快。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2023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2023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2023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够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2、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正比例的简单问题。
3、通过观察、实验、计算等方法,逐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5、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6、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商店里有两种包装的手套,一种是5双一包的,售价为25元,一种是8双一包的,售价为32元,哪种手套更便宜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提问:你们是怎么比较的(求出手套的单价再进行比较)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的(单价=总价÷数量)如果单价不变,商品的总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正比例。
老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1、教学例1,学习正比例的意义。
⑴出示例1表格,让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思考表中有哪两种量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表中有数量和总价两种量,数量增加,总价增加;数量减少,总价减少。
数量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总价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数量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总价也随着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⑵认识相关联的量。
像这样,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叫做“相关联的量”。
2、计算表中的数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⑴计算相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值,看看有什么规律。
0.5/1=1.0/2=1.5/3=2.0/4=2.5/5=3.0/6=3.5/7=4.0/8,比值相等。
⑵说一说,每一组数据的比值表示什么(圆珠笔的单价)⑶让学生用公式把圆珠笔的总价、数量、单价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总价/数量=单价(一定)⑷明确成正比例的量及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七单元《7.2 分苹果》教学设计 教案
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平均分物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快。
教学重点
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过程,认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能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
学具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练习本
教
学
活
动
师:上节课,通过分物游戏我们学习了平均分,那么什么是平均分呢?
师:本节课我们继续用分一分的方法来帮助小动物分苹果吧!(板书:分苹果)
师:机灵狗家的果园今年大丰收,他请来动物明星们到家里做客,看看他们是谁呢?(出示三个动物)
师:(出示分苹果情境图)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12个苹果,三个盘子)
板
书
设
计
分苹果(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一个一个分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
两个两个分12个苹果
三个三个分每4个为一份,分3份。
四个四个分
说一说分的结果是什么。
(12个苹果每4个一份,分成3份)(找学生重复)同桌说一说。
板书:12个苹果平均每4个一份,需要分三份。
师:同学们,你能说一说这两次分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1、都是分12个苹果,
2、都是平均分
3、分完后每份的个数都是一样
但是分法不同结果却相同,这就是平均分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第二个是把12平均每4个一份,分3份。
师:还有别的分法吗?
通过摆一摆同学们想到了4种办法,现在老师也想完整的演示一遍(PPT演示)思考一下,通过这四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师:谁来重复一下。同桌说一说
师总结:把12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案教学目标: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过程;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能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快。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分物游戏”;初步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能够具体操作平均分的过程;这节课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同时也为下一节课的大数平均分做铺垫。
在课本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够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小熊猫笨笨新开了一家笨笨超市;他正在忙着打理超市呢;想去看看吗?师播放动画片。
二、新课学习活动一:按份数平均分。
明确任务。
师:熊猫笨笨现在做什么呢?谁来读一读师:读懂要求了吗?这节课我们就和笨笨一起来分苹果;师: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帮小白兔分胡萝卜的吗?出示师:都可以怎样分?预设:生1:可以1个1个分。
生2:可以2个2个分。
生3:还可以3个3个分…师:是啊;方法可真不少!现在请你用圆片代替苹果帮助熊猫笨笨来动手分一分。
动手操作。
组内交流。
师:老师看每个同学都分的很认真;把你的分法和组内和小伙伴交流一下。
交流时要说清楚这3个问题谁来读一读?师:任务明确了吗?那就开始吧!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演示你的分法?师总结:现在我们回忆一下;方才在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盘时;同学们想到了好几种方法;有的是1个1个分;有的是2个2个分;有的是先3个3个分;再1个1个分;还有同学是4个4个分;在这些方法中;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谁来说一说?孩子们;虽然我们分的过程不同;但是我们分的结果都是的;谁来总结我们分的结果是什么?师板书师:12个苹果分成3盘;可以说成分成3份;结果就是每份4个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分苹果》教案
《分苹果》教案一、情境创设师:周六,淘气家来客人啦,妈妈拿出了一些苹果来招待客人,请淘气帮忙把苹果分一分。
(板书:分苹果)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忙吗?师:哇,这么多的苹果有多少个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二、探究新知1.师:现在妈妈想让淘气将这12个苹果分成3堆,每堆一样多。
同学们什么叫做每堆一样多呢?你能说一说吗?要想每堆一样多,那就要将这12个苹果进行平均分,那同学们你们能将这12个苹果分均分成3堆吗?师:同学们有什么分法吗?你是怎么分苹果的?谁来说说你的想法(找人回答)师:那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小圆片代替苹果来进行分一分,分别用刚刚同学们所说的一个一个分和两个两个分,看看谁的动手能力最强。
师:同学们,你们都成功平均分成三堆了吗?那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堆,每堆是几个苹果吗?(4个)师:没错,我们一个一个分的话,每堆4个,两个两个分,每堆也还是4个。
(展示课件动画)师:同学们真棒,顺利的帮助淘气将苹果给分好了。
老师这里有个问题想考考同学们,你们敢挑战吗?2. 同样还是12个苹果,每袋装4个,需要几个袋子呢?师:请同学们利用小圆片摆一摆,每袋装4个看看需要几个袋子。
(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汇报,在黑板上展示过程。
)师:同学们说他摆的对不对。
也就是说我们把12个苹果,平均每袋装4个,需要多少个袋子?(3个)下面的同学,你们摆对了吗?恭喜你们挑战成功。
3.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两次分苹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4. 那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找学生尝试回答)师:第一种分法,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有多少个;而第二种方法,是把12个苹果每4个分为一份,求可以分成多少份。
5. 小结:这两种分法都是“平均分”,因为每份分得的个数是相同的,只是在分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不同。
6. 师:老师想提高难度看看聪明的你能不能回答出来。
12个苹果还可以平均分成几袋呢?每袋又是多少个呢?(出示课件)平均分成2袋,每袋6个。
《分苹果》(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苹果》(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分苹果 (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数目的感知能力。
2. 掌握将苹果进行平均分配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苹果、小刀、小盘子、纸牌【教学过程】【导入】1. 通过观察苹果的数量,提出以下问题:“如果有5个苹果,你会怎样将它们平均分给你的4位朋友?”2. 继续提问:“如果有7个苹果,你会怎样将它们平均分给你的6位朋友?”请学生们尝试回答。
【探究】1.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发放苹果和小盘子。
2. 每组选择一位学生操作,取一个苹果放在小盘子中。
3. 由该学生将苹果分给组内的其他成员,确保每个成员获得相同数量的苹果。
4. 注意观察学生如何进行分配,引导他们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
5. 组内讨论,找出最有效的分配方法,并进行改进。
【拓展】1. 出示纸牌,每张纸牌上写有苹果的数量。
2. 学生随机抽取一张纸牌,并根据上面写的数字将苹果平均分给同组成员。
【总结】1.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分苹果的方法,落实到数学记忆中。
2. 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归纳:“我们可以通过将苹果数量除以分给的人数,来找出每个人应该得到的苹果数。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个方法,例如在分享食物或玩具时。
【作业】1. 布置作业: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进行操作和计算。
2. 下节课前请学生将作业带来,进行展示和讨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操作,学生掌握了将苹果进行平均分配的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拓展环节加入纸牌的元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应用所学方法。
通过作业的布置和展示,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将分苹果的问题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分苹果》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本节课通过分苹果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平均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本运算能力,对简单的加减法和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平均分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平均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难点:理解平均分的过程,能正确进行平均分的操作。
五.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游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苹果图片、苹果道具2.分组标签3.教学PPT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篮子苹果,引导学生观察苹果的数量。
提问:“如果把这些苹果分给你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一个苹果篮子,里面有数量不同的苹果。
要求学生将这些苹果平均分给小组成员,每人都得到相同数量的苹果。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多次平均分的操作,教师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
同时,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除法计算出每组应该分得的苹果数量,验证自己平均分的结果是否正确。
教师挑选几组进行点评,让学生理解除法在平均分中的应用。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如果苹果的数量是三位数,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平均分?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分苹果》(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七单元《分苹果》(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材的第七单元《分苹果》。
在本单元中,学生开始接触分数的概念,并学会用半和四分之一分别表示一个苹果被分为两份和四份。
二、教学目标1.认识分数概念;2.学会用半和四分之一表示一个苹果被分为两份和四份;3.能够通过绘制图形或手算方法进行分数拼接;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分数概念;2.学会用半和四分之一表示一个苹果被分为两份和四份;3.能够通过绘制图形或手算方法进行分数拼接。
难点1.观察出分数的基本形式;2.进一步理解相等原理。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1.引入(5分钟)板书“1/2”和“1/4”,请同学们自己想一下,这些是什么?2.交流(20分钟)分类讨论,了解同桌中有哪些同学知道“1/2”和“1/4”的意思。
3.发现规律(20分钟)教师通过板书、实物、幻灯片等展示方式,引导学生从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个方面找规律,理解“1/2”和“1/4”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4.练习(30分钟)教师出示有关分数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学生们通过绘制图形或手算方法进行分数拼接,巩固所学知识。
5.展示(20分钟)学生们通过PPT、黑板报、小组展示等形式,展示出他们学习中的成果,并在展示过程中相互交流、学习。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应该掌握“1/2”和“1/4”这两个分数的基本形式,学会用半和四分之一表示一个苹果被分为两份和四份,同时也能够通过绘制图形或手算方法进行分数拼接,完成有关分数加法和减法的简单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随堂测试、课堂练习等方式进行掌握情况评价。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2《分苹果》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2《分苹果》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分苹果》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体会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教材通过分苹果这个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分东西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能准确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学习了乘法,对乘法的意义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未能将乘法与除法建立起联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体会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让学生体会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难点:让学生体会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分苹果的故事情境为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平均分的概念。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苹果图片、苹果实物等教学资源。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分苹果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故事中,小明hosting a party and wants to share a bag of apples with his friends. He wants to make sure that each friend gets the same number of apples.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使每个朋友得到同样多的苹果?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幅画有苹果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二年级《分苹果》教学设计(通用7篇)
二年级《分苹果》教学设计二年级《分苹果》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分苹果》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分苹果》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过程,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2、能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快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难点:进一步体验平均分四、教学策略xx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淘气家里来客人啦,妈妈准备了一些苹果招待客人,要淘气把苹果分一分。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帮淘气分一分苹果好吗?【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引出教学内容,将问题形象化,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
】(二)自主探究出示“分苹果”情境图1、观察情境图从这幅图当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按份数分,每份有几个(1)布置任务活动请同学们在学习单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一分(2)学生活动学生在算术本上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3)反馈交流方法一:1个1个分,分了4次,最后每人分4个苹果。
方法二:2个2个分,分了2次,最后每人分4个苹果。
方法三:根据乘法口诀“三四十二”分,分了1次,最后每人分4个苹果。
3、按每份4个分,求份数(1)问题情境可是这些客人都吃饱了才过来,大家又不想浪费,打算把这些苹果带到福利院中去送给老爷爷老奶奶。
(2)分析数学关系苹果总共有12个,每4个装一袋,需要几个袋子?(3)学生活动,分一分学生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4)交流反馈每4个放一堆,一共分了三堆,说明要3个袋子。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初步的抽象概括才能.2.使学生在探究知识规律的过程中开展思维才能.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和与同学亲密合作的才能.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课前准备电脑软件、实物投影、以及师生操作用的苹果图片、小圆片、小棒等.教学设计一、探究新知.1、准备:老师设计一组电脑动画,组成一个小故事,创设情境导入新2、小朋友去红红家里做客,妈妈端来一些苹果,请同学们数一数,妈妈端来几个苹果?旁边有几个盘子?平均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请学们用小圆片代替苹果分一分吧.小组交流并在全班汇报,说出各种分法.3、第二次分苹果.师:假如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几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让我们怎样分?学生讨论并动手试分一下.教学点评:通过实际操作和口头表述,进步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和口头表达才能,而且还能使学生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4、比照讨论:对这两种分法你有什么发现吗?教学点评:通过比照小结,浸透除法的含义,突出两种分法的共性:“平均分”.这些苹果你还可以怎样分?教学点评:在组织平均分的同时,不规定统一的方法,有学生自主来分,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还有哪些弄不明白的问题?”接着老师及时解答或请同学帮助解答.教学点评: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二、尝试练习1、〔1〕假如每2个装1袋,可以装〔〕袋.〔2〕假如每3个装1袋,可以装〔〕袋,还剩〔〕个.让学生用小棒进展操作,把结果填在方格内.教学点评:此题的练习,以进一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三、应用拓展1、〔1〕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个篮子.〔2〕有6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个松果.可以让学生圈一圈,把结果填在方格内.教学点评:两种不同分法的比拟,有利于学生对于平均分含义的理解,同时可以理解一下学生的思维程度.2、需要〔〕只小兔才能运走?学生可以边动手操作边讨论.教学点评: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四、发散进步.同伴对说游戏:还可以怎么排?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探究不同的排法.教学点评:此题的练习,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时机,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兴趣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同时,一题多解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发散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五、课堂总结.同学们都学得很好,我们对“平均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分东西的有关知识.教学点评: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并预告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做到了承先启后.。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苹果》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苹果》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苹果》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分苹果的游戏,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其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知识,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学生在进行除法运算时,还可能存在一些困难,如对除法的理解不够深入,运算速度慢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苹果的游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除法运算有深入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其中。
2.游戏教学法:通过分苹果的游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苹果图片、苹果卡片、除法计算器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张苹果卡片,一份除法计算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分苹果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故事中,主人公小明分苹果给朋友们,每个人分到的苹果数量一样多。
引导学生思考:小明是怎么分的?为什么每个人分到的苹果数量一样多?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图片,图片中有不同数量的苹果,要求学生用除法计算出每个人分到的苹果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苹果。
(教材第60、61页)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用具体操作或图示的方法进一步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重点: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难点:进一步体验平均分。
课件、小圆片。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平均分的知识,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分苹果,好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第一幅图。
1.分成3堆,每堆一样多。
师:请你用圆片代替苹果,把这些苹果分成3堆,要求每堆一样多。
可以怎样分?
学生用圆片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交流。
生1:我是1个1个地分的,结果每堆都有4个苹果。
生2:我是2个2个地分的,结果也是每堆都有4个苹果。
生3:我是根据乘法口诀“三四十二”,一次分好的,每堆都有4个苹果。
师:同学们这些分法都是正确的,分的结果也都是一样的。
2.每袋装4个。
师:如果还是这12个苹果,老师要求大家每4个装一袋,那么需要几个袋子呢?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操作后,交流汇报:
生:每4个装一袋,我就数出4个放成一堆,再数出4个放成一堆……这样一共就分成了3堆,说明需要3个袋子。
师:说得很好,就是需要3个袋子。
3.比较。
师:说一说两次分苹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可能会说:
·都是分12个苹果,都是平均分的。
·分完后每份的个数都是同样多的,每份都是4个苹果。
……
师:是啊,都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尽管分的方式不同,但是结果是相同的。
【设计意图:通过变式练习,进一步体会平均分问题的两种不同情形。
初步感受“等分除”和“包含除”。
】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呢?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
分苹果
A类
把这些花每2枝插在一个花瓶里,需要几个花瓶?
(考查知识点:平均分;能力要求:会两种不同情形的平均分。
)
B类
把2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4份、5份、10份,每份各是多少根?你知道怎么分吗?
(考查知识点:等分;能力要求:会多种方法的等分。
)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4个
B类:把2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10根;把20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5根;把2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4根;把20根小棒平均分成10份,每份2根。
教材习题
第61页“练一练”:
1. 5
2. (1)9(2)3
3. (1)3×8=24(个) (2)6个
4.还可以每排8人。
(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