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分析导论
空间分析原理和方法PPT讲稿

• 计算地表单元法矢量
i jk nij a b xa ya za
xb yb zb ( ya zb yb za )i ( xb za xa zb ) j ( xa yb xb ya )k
写成坐标表示法为:
nij y(zi1, j zi, j1 zi1, j1 zi, j ),x(zi1, j1 zi, j zi1, j zi, j1),2xy
➢ 空间分析的根本目的
通过对空间数据的深加工,获取新的地理信息。
➢ 空间分析的主要内容 • 空间位置:借助于空间坐标系传递空间对象的定位信息,
是空间对象表述的研究基础,即投影与转换理论。
• 空间分布:同类空间对象的群体定位信息,包括分布、趋
势、对比等内容。
• 空间形态:空间对象的几何形态。 • 空间距离:空间物体的接近程度。 • 空间关系:空间对象的相关关系,包括拓扑、方位、相似、
栅格相对正北方向的的坡向(从0-360变化)
2、曲面面积的计算
地表单元的曲面面积可用数字高程模型 计算,其计算可看作是所包含各个网络的 表面积之和。
根据空间矢量的几何性质,单元曲面的 面积可以用单元边的中点所建立的矢量a,b 确定的法矢量n的模定义。
地表单元曲面面积(S I,j)可以用该单 元边的中点所建立的矢量及由它们 所确定的法矢量的模来定义。
N
NW
NE
4
3 W
E 3
2
SW
SE
坡向的S综合表示
Grid DEM 上制作坡度、坡向图
在DEM上计算坡度和坡向,就是利用 DEM规则格网上高程数值,来计算出每个 网格点或格网单元的坡度和坡向数值,生 成栅格形式的坡度和坡向数据,可以说坡 度和坡向数据是有DEM派生出来的DTM数 据。
第6章空间分析原理和方法分析

三类主体
缓冲区分类 点的缓冲区
线的缓冲区 面的缓冲区
第6章空间分析原理和方法分析
三类主体
缓冲区分类
点的缓冲区
线的缓冲区
面的缓冲区
第6章空间分析原理和方法分析
三类主体
缓冲区分类
点的缓冲区 线的缓冲区
面的缓冲区
第6章空间分析原理和方法分析
三、空间缓冲区分析的三类模型 A.线性模型:用于当主体对邻近对象的影响度
第6章空间分析原理和方法分析
No Image
1.5 DEM的应用领域
3、遥感:作为分类的辅助数据。它还是地理信息系统的 基础数据,可用于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合理规划等; 4、军事:可用于导航及导弹制导、作战电子沙盘等; 5、数字水文分析:水系自动提取、流域划分、洪水险情 预报等。
第6章空间分析原理和方法分水析淹示例 三维规划设计
第6章空间分析原理和方法分析
§5-5 缓冲区分析
一、缓冲区分析概述
2、缓冲区是地理空间目标的一种影响范围或服 务范围,具体指在点、线、面实体的周围,自动建 立的一定宽度的多边形。
3、缓冲区分析:根据地理对象点、线、面的空 间特性,自动建立对象周围一定距离的区域范围 (缓冲区域),以分析该对象对缓冲区内邻近对象 的影响程度的过程。
第6章空间分析原理和方法分析
3.实施缓冲区操作
道路通达度的缓冲区操作适宜选择指数形式的 分析模型。
(1)由设定di 求取Fi值 输出缓冲区图形技术。
首先,根据应用需求和道路的最大影响距离,分 别设定他们的di值。例如,A分别为100,200…
其次,根据计算式分别计算所有道路在不同di时
的ri和Fi
最后,依据di值在道路的两边绘制平行线,于线 的端点处绘半圆,生成缓冲区多边形,并赋予相应 的属性。
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DEM的表示方法 某地区地表高程的变化可用多种方法模拟。用数学 定义的表面或点、线影像都可用来表示DEM。 数学分块法 数学方法拟合表面时需依靠连续的三维函数,连续 的三维函数能以高平滑度表示复杂表面。局部 拟合法是将复杂表面分成正方形像元,或面积 大致相同的不规则形状小块,根据有限个离散 点的高程,可得到拟合的DEM。 图形法 线模式:表示地形的最普通线模式是一系列描 述高程曲线的等高线。地图(有等高线)便是 数字地面模型的现成数据源,用扫描仪在这些 图上自动获取DEM数据方面已做了许多工作。 • 另外是根据各局部等值线上的高程点,通过插 值公式计算各点的高程,得到DEM。
V5
e5
e6
e1 V2 V1 V2 V3 V4 V5
v1 0 v2 1 D (G ) v3 1 v4 1 v5 1 1 0 1 0 0 1 1 0 1 0 1 0 1 0 1 1 0 0 1 0
e3
e4 V3
e2
v1 v2 D (G ) v3 v4 v5
• 坡度图与坡向图:坡度定义为水平面与局部地表之 间的正切值。它包含两个成分:斜度——高度变化 的最大比率(常称为坡度);坡向——变化比率最大 值的方向。这两个因素基本上能满足环境科学分析 的要求。 • 地貌晕渲图:制图工作者用一种“阴影立体法”表 示地表形状即地貌晕渲法。有了DEM,地貌晕渲图能 自动精确地实现。
距离
O
A
B
C
P
视线平面投影
通视剖面图
第二节
空间叠合分析
一、什么是空间叠合分析?是指在统一空间参照系统条件 下,每次将同一地区两个地理对象的图层进行叠合,以产生 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 关系。
第五章 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按相片上的规则格网利用数字影像匹配进行数据采集。 全数字化摄影测量系统在市场上已有比较成熟的产品。优 点是自动化,不需太多的干预。但是在生成DEM时需要采集 地忙特征点线,才能保证DEM的高保真度。特别是在平坦地 区、森林覆盖地区和房屋密集的地区,仍需要相当多的人 工干预和编辑工作,否则,DEM的精度将难以保证。
DTM作为空间数据库的某个特定的数据集合, 可以包括在GIS中,成为其核心部分。DTM的提出 的时间比GIS早,因此,可以认为DTM是GIS在概念 上和方法上的萌芽。
DTM是描述地表单元空间位置和地形属性分 布的有序集合,是定义于二维区域上的一个有限 项的向量系列。它以离散分布的平面点来模拟连 续分布的地形。从测量学的角度看,它是新一代 的地形图。它通过存贮在介质上的大量地面点空 间坐标和地形属性数据,以数字形式来描述地形 地貌。
①数字地貌模型(Digital Geomorphic Model)。 它是描述地表起伏形状的数据集合或总体。数字高程 模型是建立数字地貌模型的基础,换句话说,数字地 貌模型中描述地表起伏的数字数据都是从数字高程模 型中派生出来的。 ②非数字地貌模型。非数字地貌模型是指描述地 面特性的地理背景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如土壤质地 数字地面模型,土壤有机质含量数字地面模型,人口 分布数字地面模型等等。实际上,数字地貌模型和非 地貌特性取值数据的集合,构成了数字地面模型的总 体。
上面所述的功能分类间界限并不是很严格的。 例如缓冲区分析,从查询角度看属于区域查询,而 从分析过程看又属于邻域分析。
第二节
1.概述
数字地面模型分析
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以 下简称DTM,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MIT摄影测量 实验室主任米勒(C. ier)首次提出的,并用 其成功地解决了道路工程中土方估算等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第6章 基本空间分析

35
6.5 试比较栅格数据叠加分析和矢量数据叠加 6.6 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空间分析各有什么优 6.7 熟练掌握和使用ArcGIS的各种空间分析 工具。
36
7
(1)长度量算的基本原理
①两点之间的距离量算 其基本原理为两点之 间的距离公式,即
②点到直线间的距离量算 其基本原理为点与 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即
8
③线目标长度的计算 其基本原理是点与点之 间距离的求和,即
9
(2 几何量算对点、线、面、体4类目标物而言, ① ② ③ ④体状目标:表面积、体积等。
20
(1 1 2)线与多边形叠置 3)多边形叠置
21
图6.7 线与多边形叠置分析
22
图6.8 多边形与多边形叠置分析
23
矢量数据叠置中常用的两种方式 ①统计叠置 ②类型合成叠置
24
(2)基于栅格数据的叠置分析 栅格数据由于其空间信息隐含属性信息明确的 特点,可以看作是最为典型的数据层面,通过数学 关系建立不同数据层面之间的联系是GIS提供的典 型功能,空间模拟尤其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 不同的数据层面进行叠加运算,以揭示某种空间现 象或空间过程。在栅格数据内部,叠加运算是通过 像元之间的各种运算来实现的。
28
(1)网络分析基础 ①链(Link) ②障碍 ③拐角点 ④中心 ⑤站点
29
(2)网络分析类型及应用 ①路径分析 ②地址匹配 ③资源分配
30
6.2.5 空间统计分析 (1 空间统计分析即是对空间数据进行分类、分级 和评价,找出空间数据之间的主要特征和关系。 (2 空间统计分析与经典统计学的内容往往是交叉 的。空间统计分析使用统计方法解释空间数据,分 析数据在统计上是否是“典型”的,或“期望”的 3) 分级统计是对数据的进一步处理分析,以便于 更好得揭示数据规律或在制图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第1章导论

– ArcSDE是管理地理信息的高级空间数据服务器 – ArcIMS 是可伸缩的,通过开放Internet协议进行GIS地图,数
据和元数据发布的地图服务器 – ArcGIS Server是应用服务器,用于构建集中式的企业GIS应用,
• 参考书目
– ARCGIS 8 Desktop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指南,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2
– ARC/INFO应用与开发技术(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 ARCGIS 8 开发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4 –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系列丛书
• 三维分析实用指南 • 空间分析使用指南 • 地统计分析实用指南
三、ArcGIS9概述
• 体系结构 • 数据模型 • ArcGIS9新功能 • ESRI简介
ArcGIS简介
• ArcGIS是一个全面的、可伸缩的GIS平台, 为用户构建一个完善的GIS系统提供完整的解 决方案,ArcGIS9由ESRI在2004年推出 , 由数据服务器ArcSDE及4个基础框架组成
– 桌面GIS( Desktop GIS ) – 服务器GIS (Server GIS) – 嵌入式GIS( Embedded GIS ) – 移动GIS (Mobile GIS)
ArcGIS组成
• 桌面GIS:ArcView,ArcEditor和ArcInfo,分享通用结 构、代码基础和扩展模块和统一的开发环境,功能由简单 到复杂
ArcGlobe
图1.9 ArcGlobe示例图
ESRI简介
• Environmental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 • 美国环境系统研究公司,成立于1969年,是世
第五章 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

空间统计叠合
• 用于提取某个区域范围内某些专题内容的 数量特征。
第二节 空间叠合分析
• 基于矢量数据结构的叠合分析
– 参与分析的两个图层均为矢量数据 – 优点:数据量小 – 缺点:运算过程比较复杂
• 基于栅格数据结构的叠合分析
第二节 空间叠合分析
• 空间叠合分析(Spatial Overlay analysis): 又称叠加分析、叠置分析,在统一空间参 照系统条件下,每次将同一地区两个地理 对象的图层进行叠合,以产生空间区域的 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 间对应关系。
• 空间合成叠合 • 空间统计叠合
空间合成叠合
步 骤: (1)明确目的和标准: (2)空间数据准备:商业中心服务数据、名 牌高中750米之内数据、名胜古迹500米之 内、主要交通要道200米之外 (3)空间操作:进行叠合分析 (4)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在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图层 martket
距名牌高中在750米之内图层 school
距名胜古迹500米之内,环境优雅图 层famous
第一节 数字地形模型分析
• 二、地形剖面线的计算 • 地形剖面线:从一个点出发到另一个点的 地形变化情况。 • 方法:通过DEM得到,运用插值算法在剖 面的两点间插值出相应的高程数据。
第一节 数字地形模型分析
• 三、DEM的通视分析 • 实现方法:在任意两点间生成剖面线,在 需要分析的两点间画直线,若直线与剖面 线有交点则不能通视,无交点则判断这两 点是否高于剖面线的高程。
空间分析概述
根据空间数据的形式将空间分析分为: 矢量数据空间分析 栅格数据空间分析
第6讲 空间分析导论

15
3)基于空间关系的查询
距离空间关系查询
— 就是处理形如 “离某个机场最近的旅馆是哪个?在某个工业园区 1KM内部共有多少个居住区?” 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方法一:距离空间查询 方法二:缓冲区分析+包含 “拓扑”空间关系查询 (coming soon…)
3)基于空间关系的查询
距离空间关系查询(1)
1
Y
2 3 n-1 n
S
1 2
i
n 1
x x
i i 1
y y
i i 1
1
2) 栅格数据面积的计算 统计相同属性的格网数目。
X
8
3)辛普森公式的用处 (1)编程时自动计算面积的公式 (2)判断多边形闭合坐标链走向 计算出面积为正,坐标链走向顺时针 计算出面积为负,坐标链走向逆时针 (3)判断线段(矢量)和空间的关系 计算ABPA的面积,如为正,坐标链走向顺时针, P在右面 计算ABPA的面积,如为负,坐标链走向逆时针, B P在左面
D C
这一功能常用于城市中各种服务设施分布情况的分析。
32
1、点与多边形的叠置
算法原理(一般情况下):
(1)假设研究区域的一个封闭多边形T。域内的一个点状要素为Pt, 由Pt作一铅垂线; (2)计算铅垂线与多边形的所有交点; (3)如果交点数为偶数,那么,点在多边形外;如果交点数为奇数, 那么点在多边形内 如果铅垂线与多边形的交点等于多边形的结点或中间点,那么, 在结点或中间点处将得到两个交点。此时,在编制算法时就必须处理 如下两种情况: (1)如果与交点相邻的多边形上的两点位于垂线的异侧,那么,需 删除两个交点中的一点; (2)如果与交点相邻的多边形上的两点位于垂线的同侧,那么,不 能删除两个交点中的一点。
P09第九章 空间分析概论

– ):counties, census tracts – Points as representation of areal units(表示面域单元的点) :centroids of counties
• 研究内容:
– interest in absence of spatial randomness of attributes(研究属 性值的空间随机性,邻域单元之间的相似性) • similarity between ―neighbors‖ • 基于格的空间依赖性、空间自回归、马可夫随机场
What is Spatial Analysis ——Luc Anselin
From Data to Information beyond mapping: added value transformations, manipulations and application of analytical methods to spatial (geographic) data
General Format for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Statistics(空间自相关统计的一般形式)
• Locational Similarity(位置相似性:采用空间权重矩阵) – spatial weights Wij(基于距离或基于连通性) • Types of Value Similarity Aij(值的相似性) – cross-product: xi.xj交叉积 – squared difference: (xi - xj)2差值平方 – absolute difference: | xi - xj |差的绝对值 • Formal Test of Match Between Locational Similarity and Value (Attribute) Similarity(位置相似性和值相似性之间 的匹配) – γ = Σi Σj Wij.Aij
第一讲 空间分析导论及ArcGIS应用基础

ArcGIS生产商:ESRI简介
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公司(Environmental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 Inc. 简称 ESRI公司)成立于1969年,总部设在美 国加州RedLands市,是世界最大的地理信 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技术提供商
26
ArcGIS的数据模式: 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矢量图
武胜县 华蓥市 邻水县 垫江县 县区政府驻地 主要公路 区县界线 机场 河流 区县区划图 丰都县 北碚区 渝北区 长寿县 李渡区 忠县
合川市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沙坪坝区 江北区 璧山县 渝中区 南岸区 九龙坡区 大渡口区 巴南区
0.0 7.5 15.0 22.5 30.0 37.5 km
江津市
武隆县 南川市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27
ArcGIS的数据模式: 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栅格图象包含有网格单元,有点像扫描的地 图或照片,如Dem图 栅格格式的数据处理速度快 不管是矢量模式还是栅格模式,用来存储地 理数据,都有优点和缺陷 现代的GIS都可以处理这两种模式。
28
栅格图
西北望
(1)数据组操作快捷菜单
在内容表中的当前数据组上单击右键,或将鼠标放 在数据视图中单击右键,均可以打开快捷菜单。
(2)数据层操作快捷菜单
在内容表的任意数据层上单击右键,就可以打开数 据层操作快捷菜单。
45
1. ArcMap基本操作
8) 快捷菜单功能
(3)地图输出操作快捷菜单 在版面视图中单击右键,可以打开此菜单。 (4)窗口工具设置快捷菜单 将鼠标放在ArcMap窗口的主菜单、工具栏等处单击 右键,可以打开此菜单,分别用于设置主菜单、标 准工具、数据显示工具、绘图工具、地图输出工具、 编辑工具、地图出版工具、地理统计分析工具等。
浅析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导论

浅析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导论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是指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应用工程科学和技术手段,在城市地下进行开发利用的一种综合性工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已经成为缓解城市地上资源短缺和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手段。
在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地下空间结构的合理布局与设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效率以及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衔接等问题。
背景介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人口密度增大、资源供给压力增大,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成为缓解城市压力的重要途径。
城市发展对于地面资源有限的限制,迫使城市向地下空间延伸,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实施不仅可以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高城市功能和服务水平,还可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
背景介绍中的内容将为深入探讨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提供必要的背景认识和理论基础。
1.2 研究意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是指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进行建设、开发和利用的工程项目,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缓解城市地面压力:随着城市人口和建筑密度的不断增加,城市地面空间日益紧张。
利用地下空间进行建设可以有效减轻城市地面建筑密度,缓解城市地面压力,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
2.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城市地下空间不仅可以作为建设新项目的空间,还可以用来保护和修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通过在地下空间建设文化遗产展览馆、博物馆等设施,可以有效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
3.提升城市功能和服务水平: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功能服务空间,如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地下交通系统等。
这些地下设施能够方便市民生活和出行,提升城市的功能和服务水平。
4.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发展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地下空间,可以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推动城市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六章空间分析导论

图6.10 泰森多边形分析
第六章 空间分析导论
6、矢量数据的量算
矢量数据的量算主要是关于几何形态量算,对于点、线、 面、体4类目标物而言,其含义是不同的。
➢点状对象的量算主要指对其位置信息的量算,例如坐标; ➢线状对象的量算包括其长度、方向、曲率、中点等方面的内容; ➢面状对象的量算包括其面积、周长、重心等; ➢体状对象的量算包括表面积、体积的量算等。
图6.9 网络分析
第六章 空间分析导论
5、泰森多边形分析
荷兰气候学家A.H.Thiessen提 出了一种根据离散分布的气象站 的降雨量来计算平均降雨量的方 法。该方法是将所有相邻气象点 连接成三角形,做这些三角形各 边的垂直平分线,于是每个气象 站周围的若干垂直平分线围成一 个多边形,如图所示。用这个多 边形内所包含的一个唯一的气象 站的降雨强度来代表这个多边形 区域的降雨强度,并称这个多边 形为泰森多边形。
三维空间分析不仅包括对三维地形的坡 度、坡向、地表粗糙度、复杂度、地表曲率 等地形属性的计算和提取,还可以应用到其 他领域,如降水分析、土壤酸碱度分析、气 温分析、可视域分析、水文分析等。
图6.13 三维空间分析
第六章 空间分析导论
6.3 ArcGIS 9空间分析模块和功能
ArcGIS9功能强大、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社会公共安全与应 急服务、国土资源管理、遥感、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水利、电力、 石油、国防、公共医疗卫生、电信等方面和领域都有深入的应用。
第六章 空间分析导论
1、栅格数据的聚类、聚合分析
栅格数据的聚类是根据设定的聚类条件对原有数 据系统进行有选择的信息提取而建立新的栅格数据系 统的方法。下图是提取要素“2”的聚类结果。
图6.1 聚类分析
第二章 空间分析

和时间经验相联系的许多神秘现象进行思考,但他们却很难达成一致意 见。
2
第一节 空间
1、空间概念的缘起
日常用语中的“空间”通常是指两个事物 之间的空白地带。例如当我们要找一个地 方停车,这就是地理学的空间问题。
4
第一节 空间
2、空间的科学含义
与牛顿观念不同,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莱布尼兹(独创了微积分的概 念和算法、动能守恒、折射定律等)及其追随者将空间看作是一种关系 的概念,它意指事物之间的数学上的共有关系。
他反对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认为“没有物质也就没有空间,空间本身不 是绝对的实在性”,“空间和物质的区别就象时间和运动的区别一样, 可是这些东西虽有区别,却是不可分离的”。
(一)地方的概念
美国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Yifu, Tuan)在1977年出版的“空间与地方”一 书中认为:“地方”除为人们提供生活空间外,也是人们价值观念和经验 的汇集点。因为人们对地方产生感情,因此它也有其特性或“地点的身份 特色”。
英国地理学家马西( D Massey)在1984年出版的“劳动地域分工”一书 中认为:区域研究需要解决个别与普遍的关系,一方面要注意区域间不平 衡发展和区域间相互依存的主次系统,另一方面要注意各个地方的特性。
8
第一节 空间
(二)解释性空间
2、行为空间(action space):指个人进行区位决定的区域,如在何处 购物、选择何处居住、参加哪所教堂。该空间中的相应区位被评价和定义 为场所效用,如果任何一种使用价值都不足够高,那么行为空间将会被扩 大,并在其中发生寻找的行为。
3、感知空间(Cognition space):人文地理学最初的空间分析是建立在 有关人类行为的确定性假设基础上的。然而,事实上,人们的行为决策通 常是建立在他们所感知的环境而不是客观实际的环境基础上的(Brookfie ld,1969)。因此,感知空间决定了人们在真实空间上的实际行为。1960 年代初期,罗文索提出了感知研究的方法(Lowenthal,D.,1961)。此后, 地理学家、规划学家以及心理学家对感知环境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展 开。
第一章 空间分析概论

如何使用GIS进行道路拓宽的路线和费用分 析?流程是怎样的?
1.1 空间分析的概念
• 流程
数据采集 和建库
(现状道路图、 建筑物分布图 及相关信息)
缓冲区 分析
叠加 分析
统计 分析
1.4 空间分析的方法分类
• 按照功能
空间查询与量算 空间叠置分析 缓冲区分析 邻域分析 数字地形分析 网络分析 空间信息的再分类
……….
1.5 GIS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间分析的结合方式
用户界面
空 间 分 析 模 块
GIS 与空 间分析紧 耦合
用户
GIS 与空 间分析松 耦合
统计 分析 专业 模型
参考文献
• 汤国安.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 教程.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 刘湘南.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 社.2008年第二版 • 张成才.GIS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武汉大学出 版社. 2004第一版
• 空间分析理论不成熟,缺乏权威的、大型的、全面的软 件包。 • 空间分析过于专业化的算法阻碍了软件开发 • GIS开发者和空间分析建模人员之间缺乏交流,对GIS空 间分析功能的研究不够深入,成果欠深度。
1.6 学习空间分析的方法
• 掌握空间分析理论和方法是起点
• 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是 目的。
三维场景与天际线分析
第一章 空间分析概论
• • • • • • 1.1 空间分析的概念 1.2 空间分析的研究对象 1.3 空间分析的核心问题 1.4 空间分析的方法分类 1.5 GIS与空间分析的结合方式 1.6 学习空间分析的方法
第五章 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2解剖

因此,叠置后产生的新的图形属性就是原叠置相应位置 处的图形对应属性的函数,可用下述关系式表达:
u=f(A,B,C,……)
式中u 表示叠置后图形的属性,A,B,C,……表示原叠置 层的图形的属性,f函数取决于各层上的属性与用户需要之 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建立小范围大比例尺(比 例尺大于1:5000)区域的DEM,对高程的精度要求较高。 另外气压测高法获取地面稀疏点集的高程数据,也可用 来建立对高程精度要求不高的DEM。
DEM的表示
1、规则格网表示法 我们通常见到的是规则格网的DEM,它可以表示为高程
矩阵。
DEM={Hij}, i=1,2,3…,m-1,m (4-19) j=1,2,3…,n-1,n
例:工厂选址与水库选址,水土流失
应用模型无可枚举,而空间分析技术是有限的。
空间图形数据的拓扑运算;
非空间属性数据运算;
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联合运算。
应用模型建立过程比较复杂,有些还不能用数学方法 描述,空间分析技术为解决复杂的应用模型提供基本 的分析工具。
空间分析和空间模型是零件和机器的关系
back
空间合成叠合:通过区域多重属性的模拟,寻找和确定 同时具有几种地理属性的分布区域,或者按照确定的地 理指标,对叠置后产生的具有不同属性级的多边形进行 重新分类或分级。因此,合成叠置的结果为新的多边形 数据文件。
空间统计叠合:精确的计算一种要素在另一种要素的某 个区域多边形范围内的分布状况和数量特征,或提取某 个区域范围内某种专题内容的数据,因此,叠置的结果 为统计报表或列表输出
1第一章 空间分析导论 - 2

1.2 空间分析的概念空间分析的概念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SA)是地学领域的重要概念,是GIS的核心功能。
空间分析定义还不统一,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空间分析是对数据的空间信息、属性信息或二者共同信息的统计描述或说明(Goodchild,1987)。
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是指从GIS目标之间的空间关系中获取派生的信息和新的知识(李德仁1993)。
空间分析是指为制定规划和决策,应用逻辑或数学模型分析空间数据或空间观测值(Landis J,1995)。
1.2 空间分析的概念空间分析的研究对象空间目标——空间分析的具体研究对象空间目标具有空间位置、分布、形态、空间关系(度量、方位、拓扑)等基本特征。
不同类型的空间目标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描述,对形态结构的分析称为形态分析。
例如,可以将地理空间目标划分为点、线、面和体四大类要素,面具有面积、周长、形状等形态结构,线具有长度、方向等形态结构。
考虑到空间目标兼有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描述,因此必须联合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分析。
1.2 空间分析的概念空间分析的研究目标1)认知。
有效获取空间数据,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组织描述,利用数据再现事物本身,例如绘制风险图。
2)解释。
理解和解释地理空间数据的背景过程,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例如住房价格中的地理邻居效应。
3)预报。
在了解、掌握事件发生现状与规律的前提下,运用有关预测模型对未来的状况做出预测,例如传染病的爆发。
4)调控。
对地理空间发生的事件进行调控,例如合理分配资源。
1.2 空间分析的概念空间分析的研究目标空间分析的根本目标是:建立有效的空间数据模型来表达地理实体的时空特性,发展面向应用的时空分析模拟方法,以数字化方式动态地、全局地描述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关系,从而反映地理实体的内在规律和变化趋势。
GIS空间分析实际是一种对GIS海量地球空间数据的增值操作。
1.2 空间分析的概念空间分析的应用:主要研究空间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在以下领域的应用: 卫生健康领域、水利领域、城市管理、地质灾害、地震灾害、交通领域、电力领域、环保领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GIS空间分析导论第一节空间数据一、空间数据的基本概念及内容地理信息系统能够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主要原因就是其具有管理空间数据,并利用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为各行各业服务的能力。
空间数据(也称地理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空间数据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等。
它是GIS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后的内容,一般通过扫描仪、键盘、磁带机或其它通讯系统输入GIS。
在GIS中,空间数据主要包括:1、空间实体的位置即在某一个已知坐标系中的几何坐标,标识了地理现象在自然界或某个地图区域的空间位置,如经纬度、平面直角坐标、极坐标等。
对空间实体的位置进行描述,必须对其进行抽象表示。
一般来说,在二维分析空间,根据分析问题的尺度,我们把自然界中的物体抽象为点、线、面三种,在三维分析空间,则区分为点、线、面、体四种。
2、空间实体的关系实体之间的关系通常包括:①度量关系,如两个实体之间距离的远近;②延伸关系(或方位关系),定义了两个实体之间的方位;③拓扑关系,定义了两个实体之间的关联、邻接、包含关系。
3、空间实体的非几何属性一般简称属性,是指与地理实体相关联的地理变量或地理意义。
属性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定性数据包括名称、类型、特性等,如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类型、行政区划等,定量数据包括数量、级别等,如土地面积、道路长度、人口数量、高程等;非几何属性一般是经过抽象、概括,通过分类、量算、统计得到。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分析、检索大部分都是通过对属性的操作运算实现的,因此,属性数据的分类系统、量算指标、准确性对系统功能的实现有较大的影响。
4、空间实体的时间特征指现象或空间实体随时间的变化。
空间实体的位置数据和属性数据相对于时间来说,常常呈相互独立的变化,即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位置不变,但是属性特征可能已经发生变化,或者相反。
二、空间数据的表示空间数据的表示,就是指将以图形模拟的空间物体表示成计算机能够接受的数字形式。
计算机对上述空间数据内容的描述,主要的差别体现在对空间数据位置及其关系的表达,对非几何属性的记录,一般都用关系表的形式或指针来完成。
计算机描述空间实体(位置及关系)有两种形式:显式描述和隐式描述。
显式表示,就是把表示的空间栅格化,通过给定栅格中一系列像元的编码、颜色、数值或符号来表示。
隐式表示是用一些坐标点或定义了起点和终点的线及某种连接关系的矢量来描述。
显式描述和隐式描述,从数据结构角度,一般称为栅格数据结构和矢量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结构是最简单最直观的空间数据结构,又称为网格结构或像元结构,是指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大小均匀紧密相邻的网格阵列,每个网格作为一个像元或像素,有行列号定义,并包含一个代码,表示该像素的属性值,或仅仅包含指向其属性记录的指针。
因此,栅格结构是以规则的阵列来表示空间地物或现象分布的数据组织,栅格中的每个数据表示地物或现象的非几何属性特征。
在栅格结构中,点用一个栅格单元来表示;线状地物则用沿线走向的一组相邻栅格单元表示;面或区域用记有区域属性的相邻栅格单元的集合来表示(如图8-1)。
一般,每个栅格单元都会和这个栅格单元的一个或一组属性值相连(如图8-2)。
矢量数据结构,是另一种常见的图形数据结构,它是通过记录坐标的方法尽可能精确地表示点、线、面等地理实体,坐标空间为连续的,可以允许任意位置、长度、面积的精确定义。
在矢量数据结构中,每个点用一个X ,Y 坐标来记录,线用一组有序的X ,Y坐标来图8-1 点、线、面数据及其栅格表示记录,面用一组线段(这些线段可构成一个封闭的区域)的X ,Y 坐标来记录。
在面的表示中,多边形的第一个坐标和最后一个坐标总是相同的,在GIS 软件中,一般是通过拓扑检查来实现的。
在Arc View 中,每一个点、线或面要素都有一个ID 号,和其属性值相连。
如图8-3是一条公路的位置及其属性信息。
空间数据的这两种基本表示方法主要是对二维平面上的实体进行描述,除此之外,为了表示三维地形,对地表形态进行模拟,有一种特殊的栅格数据结构数字地面模型—DTM 和不规则三角网模型—TIN 。
DTM (Digital Terrain Model )——数字地面模型是利用一个任意坐标系中大量选择的已知x 、y 、z 的坐标点对连续地面的一个简单的统计表示,或者说,DTM 就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
地形表面形态的属性信息一般包括高程、坡度、坡向等。
当数字地形模型中地形属性为高程时称为数字高程模型(DE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所以说DEM 是DTM 的一个子集。
由于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都是二维的,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是对二维空间信息描述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DEM 通常用地表规则网格单元来表示。
这个网格可以是矩形、正方形,也可以是三角形。
为了在数学上用矩阵来表示和计算机实现的方便(在计算机中,可以用一个二维数组来表示),DEM 对地表的表示都是用正方形的规则网格来实现的。
每个网格的行、列数表示地表的相对位置,每个网格的数值表示这个网格的高程值(见图8-4)。
对于每个网格的数值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第一种认为该格网单元的数值是其中所有点的高程,即格网单元对应的地面面积内高程是均一的高度。
这种数字高程模型是一个不连续的函数,一般用来表示离散空间。
第二种认为该格网单元的数值是网格中心点的高程或该网格单元的平均高程值,这样则需要用一种插值方法来计算每个点的高程。
ArcView 中,空间分析的主要内容就是基于这种规则格网数据——栅格数据(DEM数图8-3 查询矢量数据的属性值据就是栅格数据的一种)的。
在Arc View 中,每个网格的值被认为是栅格中心点的值。
通过DEM 数据,在ArcView 中,可以得到地表的坡度信息、坡向信息。
数字高程模型既然是地理空间定位的数字数据集合,因此凡牵涉到地理空间定位,在研究过程中又依靠计算机系统支持的课题,一般都要建立数字高程模型。
从这个角度看,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面特性进行空间描述的一种数字方法途径,数字高程模型的应用可遍及整个地学领域。
在测绘中可用于绘制等高线、坡度图、坡向图、立体透视图、立体景观图,并应用于制作正射影像图、立体匹配片、立体地形模型及地图的修测。
在各种工程中可用于体积和面积的计算、各种剖面图的绘制及线路的设计。
军事上可用于导航(包括导弹及飞机的导航)、通讯、作战任务的计划等。
不规则三角网(TIN ——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是另外一表示数字高程模型的图8-5 根据等高线构成的TIN图8-4 格网DEM方法,它是通过从不规则分布的数据点、线生成的连续三角面来逼近地形表面。
因格网DEM 数据模型不能精确表示地形的结构和细部,并且数据量很大,所以利用TIN模型可以在某一特定分辨率下能用更少的空间和时间更精确地表示更加复杂的表面。
特别是当地形包含有大量特征如断裂线、构造线时,TIN模型能更好地顾及这些特征从而能更精确地表达地表形态。
图8-5是根据等高线所构成的TIN模型,图8-6是构成的TIN在Arc View中的光照显示。
图8-6 TIN的光照显示TIN模型的基本要求有三点:①TIN是唯一的;②每个三角形应尽量接近等边形状;③保证最邻近的点构成三角形,即三角形的边长之和最小。
第二节空间分析一、空间分析的基本内容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的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
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空间隐含信息的提取和传输能力)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方面,也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成功与否的一个主要指标。
传统的地图学中的地图应用就是一种空间分析。
在现代GIS领域,空间分析是指利用计算机分析、获取和传输空间信息。
对于空间分析的具体研究内容,目前还没有一个一致的定义。
根据空间分析作用的数据性质的不同,把空间分析分为:①基于空间图形数据的分析运算;②基于非空间属性的数据运算;③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联合运算。
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其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
二、空间分析基本方法概述空间分析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方法差别很大,要全部归纳是不现实的,在此,仅对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做一简要介绍。
1、 空间查询与量算空间查询空间查询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空间查询主要包括图形查属性、属性查图形、图形与属性混合查询;图形查属性是根据图形的空间位置来查询有关属性信息。
如根据鼠标所指的空间位置(或通过矩形、圆、多边形等选择空间范围),系统可以查出该位置或范围的空间实体及属性,并显示出该空间对象的属性列表,并可进行有关统计分析。
通常这种查询分为两步,首先,根据空间索引,在图形库中找出空间实体,再通过图形库和属性库的连接查出空间实体的属性列表,并显示。
在Arc View 中,是通过视图下的快捷键 点击空间物体来完成对属性信息的查询。
属性查图形是根据一定的属性条件来查询满足条件的空间实体的位置。
如在中国人口信息系统中查出城市人口大于500万的城市。
这类查询主要的操作是在属性库中进行,利用关系数据库的SQL 操作,得到查询结果,又利用属性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在图上亮显出选定实体的空间位置。
在ArcView 中,是通过TABLE 下的QUERY 命令来完成。
图形与属性的混合查询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查询,查询的条件并不仅仅是某些属性条件或某个空间范围,而常常是两者的综合,如用户想查询满足以下条件的县城:县城人口大于5万;距离某条铁路不超过10K M ;位于选定的某个区域等。
这样的查询常常是基于某些空间关系和属性特征,比较复杂,在空间查询中,是比较难于完成的。
在Arc View 中,这类混合查询可以通过几个命令的综合来完成。
如上述例子可以通过Map query 和Neighborhood statistic 命令的结合来完成。
1、空间量算空间量算是指对空间信息的自动化量算,是地理信息系统所具有的重要功能,也是进行其它空间分析的定量化基础。
其中的主要量算有:①质心量算质心是描述地理空间分布的一个重要指标。
地理目标的质心是目标的半径位置。
它是目标保持均匀分布的平衡点,它可通过对目标坐标值加权平均求得。
其中,i 为离散目标物,W i 为该目标权重,X i 、Y i 为目标。
质心的量算,可以跟踪某些地理分布的变化,例如人口的变迁、土地类型的变化,也可以简化某些复杂目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方便的导出某些预测模型。
②几何量算几何量算对点、线、面、体四类目标物而言,其含义是不同的:·点状目标:坐标;·线状目标:长度、曲率、方向;·面状目标:面积、周长等;·体状目标:表面积、体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