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相关成语

合集下载

有典故的古代词语

有典故的古代词语

有典故的古代词语
以下是一些有典故的古代词语:
1. 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2. 望洋兴叹:出自《庄子》,原意是面对大海而感叹自己的渺小,后来比喻办事力量不够,无从着手,缺乏条件,从而感到无可奈何。

3. 烽火戏诸侯:出自《史记》,形容国君荒淫,因迷惑女色而亡国。

4. 鸿雁传书:出自《汉书》,指投寄书信或书信往来。

5. 鸿鹄之志:出自《史记》,形容志向远大,而用“燕雀”指安于现状、平庸无能的人。

6. 渐入佳境:出自《晋书》,比喻境况一点点好起来。

7. 投笔从戎:出自《后汉书》,指文人从军,扔掉笔去参军。

8.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出自汉·王充《论衡·道虚》,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9. 推敲:形容反复研究措词,斟酌字句,又可引伸为对某种情状、思想意图或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10. 梦笔生花:比喻文人才思大进,或者形容文笔秀丽俊逸。

上述这些词语背后都有着深远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每一个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故事。

关于文学的四字词语或成语

关于文学的四字词语或成语

关于文学的四字词语或成语◎骑鲸捉月:文人墨客仙逝的雅称。

◎纸上苍生:指的是书本上、历史中出现的人和事物。

◎星河鹭起: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

可在写景时用。

◎犀燃烛照:传说中犀牛角可以在水中照明,使真相毕露。

比喻目光税利,洞察事理。

◎豆蔻词工:形容某人的文学功底深厚。

◎岁月不居:居:停留。

指时光流逝。

◎愿受长缨:比喻愿为家国效力。

◎钟漏并歇:比喻年老衰残。

◎抱薪救火:比喻因为方法错误,虽然有心解决问题,结果却使问题更加严重。

◎走马章台:意思是原指骑马经过章台。

后指涉足风月场所之间。

◎知水仁山: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

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寸阴尺璧: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壁玉还要珍贵。

极言时间可贵。

◎及锋而试:比喻趁人有为之时加以任用;也比喻乘可行之机而行事。

◎夏炉冬扇:夏天的火炉和冬天的扇子。

比喻做不合时宜而不切益用的事。

◎林下风致: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蚍蜉撼树:蚍蜉:一种大蚂蚁。

撼:摇动。

蚂蚁想摇动大树。

比喻不自量力。

◎沂(yi)水弦歌:意思是指知时处世,道遥游乐,出自《论语•先进》。

◎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

用于指时间流水般流去。

◎陈陈相因:粮仓里的米谷一年接一年地堆积起来。

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改进。

◎流水桃花: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浮生若梦:人生短暂。

◎楚囊之情:意思是指爱国之情。

◎月落星沉:指天将亮时◎寒木春華:比喻各具特色。

◎担风袖月:比喻没有负担,无忧无虑。

◎望风希指:说话行事见机迎合他人旨意。

◎餐云卧石:指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青松落色:松树失去了青翠的颜色。

旧时比喻世道衰败时人情的冷落、淡薄。

◎桃蹊柳陌:意思指春景艳丽的地方,亦作“桃蹊柳曲”◎星霜荏苒:星辰运转一年一次循环,每年秋季始降霜,因以批岁月。

指岁月渐渐流逝。

◎温澜潮生:内心涌起一阵阵暖意,充满温柔的情怀。

◎怀瑾握瑜:比喻人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古人读书的故事四字词语

古人读书的故事四字词语

古人读书的故事四字词语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韦编三绝、废寝忘食、牛角挂书、程门立雪、闻鸡起舞、圆木警枕、卧薪尝胆、手不释卷、艰苦卓绝、聚萤映雪、临池学书、孙康映雪1.悬梁刺股[xuán liáng cì gǔ]:形容刻苦学习。

【成语典故】:这个成语由两个故事组成,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悬梁”的故事见于 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 汉书》: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

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刺股”的故事见于 战国策·卷三秦一》: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2.凿壁偷光 [záo bì tōu guāng]: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成语典故】: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

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

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

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

文学艺术所在地的成语

文学艺术所在地的成语

文学艺术所在地的成语
1. 洛阳纸贵: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

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2. 寿陵失步:比喻仿效不成,反而丧失了固有技能。

3. 临池学书:指刻苦练习书法。

4. 兰亭集序:出自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5.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

6. 吴带当风:出自唐代画家吴道子的画作,形容画中人物衣带随风飘动的样子。

7.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

后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这些成语都与文学艺术所在地相关,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描写文学的成语

描写文学的成语

描写文学的成语1、残膏剩馥释义:残:剩余;膏:油脂;馥:香气。

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

出处:《新唐书·杜甫传赞》:“唐诗人杜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

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2、出神入化释义:神、化:指神妙的境域。

极其高超的境界。

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

金圣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

”3、春回大地释义: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

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出处: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岁杪雨雪连日闷题二首》:“树头雪过梅犹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4、出人意料释义: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出处:《南史·袁宪传》:“宪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新义,出人意表,同辈咸嗟服焉。

”5、大气磅礴释义:形容气势浩大。

出处:荀况《荀子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

”6、咳唾成珠释义: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谈吐、议论。

“咳”也写作“欬”。

比喻言辞精当,议论高明。

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

出处:《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后汉书·赵壹传》:“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7、释义: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出处:宋·周密《清平乐·横玉亭秋倚》词:“诗情画意,只在阑杆外,雨露天低生爽气,一片吴山越水。

”8、击碎唾壶释义:唾壶:古代的痰盂。

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9、吉祥如意释义:祥:祥瑞。

如意称心。

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

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再休想吉祥如意,多管是你恶限临逼。

”10、力透纸背释义: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

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出处: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先秦典籍中的成语典故

先秦典籍中的成语典故

先秦典籍中的成语典故鄙⼈从2004年起,研读诸⼦百家和先秦时期。

鄙⼈不但遍读诸⼦经典,还做有详细的读书笔记,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和历史中,贡献了不计其数的成语典故。

先说先秦典籍。

⼀、道家经典。

《⽼⼦》:根深蒂固、⼤器晚成、⼤成若缺、⼤巧若拙、哀兵必胜、得⼨进尺、⾦⽟满堂、虚怀若⾕、知⾜常乐、出⽣⼊死。

《列⼦》:⾼⼭流⽔、迫在眉睫、杞⼈忧天、愚公移⼭、朝三暮四、⼀⽑不拔。

《庄⼦》:相濡以沫、庄周梦蝶、鹏程万⾥、⽩驹过隙、越俎代庖、扶摇直上、望洋兴叹、邯郸学步、失之交臂、捉襟见肘、庖丁解⽜、东施效颦、井底之蛙。

⼆、儒家经典。

《论语》:愚不可及、举⼀反三、任重道远、死⽽后已、后⽣可畏、巧⾔令⾊、察⾔观⾊、欲速则不达、当仁不让、尽善尽美、循序善诱、欲罢不能、过犹不及。

《荀⼦》:青出于蓝、开源节流、积⼟成⼭、兵不⾎刃、约定成俗。

《孟⼦》:杯⽔车薪、⽣于忧患,死于安乐、揠苗助长、五⼗步笑百步。

《礼记》:负薪之忧、杜举、杞梁之妻、苛政猛于虎、嗟来之⾷、节哀顺变、美伦美奂、⽟不琢不成器、孤陋寡闻、教学相长、半途⽽废、固执、特⽴独⾏、同志。

《诗经》:忧⼼忡忡、新婚宴尔、信誓旦旦、⼀⽇不见,如隔三秋、孔武有⼒、万寿⽆疆、风⾬飘摇、桃之夭夭、袍泽。

《周易》:否极泰来、歧途同归、⽆妄之灾、突如其来、匪夷所思、⾰命。

三、法家经典。

《韩⾮⼦》:守株待兔、⾃相⽭盾、智⼦疑邻、三⼈成虎、令⾏禁⽌、滥竽充数、买椟还珠、分桃。

四、杂家经典。

《吕⽒春秋》:竭泽⽽渔、掩⽿盗铃、⼀鸣惊⼈、刻⾈求剑。

最后,再说春秋战国历史中的成语。

先秦历史的成语,主要出⾃儒家经典《左传》。

⼀、《左传》:⼤义灭亲、⼀⿎作⽓、庆⽗不死,鲁难不已、风马⽜不相及、结草、退避三舍、包藏祸⼼、踊贵履贱、楚⼦问⿍、东道主、尾⼤不掉、数典忘祖、执⽜⽿、⾷⾔⽽肥、众叛亲离、知难⽽退、量⼒⽽⾏、⾃求多福、城下之盟、皇天后⼟。

⼆、《战国策》:龙阳之癖。

最后,再说⼀个先秦时代,常说的成语——唇亡齿寒。

古代文学的成语

古代文学的成语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美好的女子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寤寐求之比喻迫切地希望得到某种事物。

《诗经〃邶风〃谷风》德音莫违别人的好话不要不听如兄如弟情如兄弟。

比喻彼此感情好,关系密切宴尔新昏本是被休弃的妇人对前夫在再婚婚礼上的得意样子的不满“宴尔新昏”,本是被休弃的妇人对前夫在再婚婚礼上的得意样子的不满泾渭分明渭水清,泾水浊。

比喻界限分明葑菲之采不可因葑菲根茎味苦而连叶也不采。

原比喻夫妻相处,应发德为重,不可因女子容颜衰退而遗弃。

后常用作请人有所采取的谦词。

《诗经〃卫风〃氓》、载笑载言边笑边说话。

夙兴夜寐早起晚睡。

形容勤劳。

信誓旦旦誓言说得真实可信《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指不计日月,没有期限。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伊人指一心寻求思恋而不曾会面的人蒹葭之思指恋人的思念之情。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它的真实含义,并不是说七月的酷暑炎热,而是与一种天文现象密切相关,即夏历(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意思。

万寿无疆万年长寿,永远生存。

用于祝人长寿《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再衰三竭指力量一再消耗,已经衰减耗竭。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辙乱旗靡辙错乱,旗子倒下。

形容军队溃败逃窜。

《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秦晋殽之战》拜赐之师用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

《国语〃周语上》邵公谏弭谤道路以目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

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前倨后恭以前傲慢,后来恭敬。

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悬梁侧股形容刻苦学习。

古代文学中出现的成语及其出处

古代文学中出现的成语及其出处

69。在水一方。<<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70。同仇敌忾。<<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14。不忮不求。<<邶风-雄雉>>:“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15。黾勉同心。<<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16。德音莫违。<<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48。颜如舜华(颜如舜英)。<<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49。德音不忘。<;:“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31。泣涕涟涟。<<卫风-氓>>:“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32。载笑载言。<<卫风-氓>>:“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3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卫风-氓>>。
34。二三其德。<<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小雅-白华>>:“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国学经典:100个成语及解释

国学经典:100个成语及解释

国学经典:100个成语及解释1、阿斗太子解释: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

此人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

指懦弱无能的人。

2、哀鸿遍野解释: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

3、暗礁险滩解释:暗礁:隐没在水中的岩石;险滩:水流湍急的地方。

比喻隐藏的祸患和危险。

4、黯然失色解释:怛:畏惧,恐惧。

指因害怕而变脸色。

5、大放厥词解释: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

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

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6、阿谀奉承解释: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奉承:恭维,讨好。

曲从拍马,迎合别人,竭力向人讨好。

7、法外施恩解释:施:施行,给予。

超越法律而给予恩惠。

指宽大处理,免施刑罚。

8、爱屋及乌解释: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

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9、矮人看戏解释: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

也比喻见识不广10、爱憎分明解释:憎:恨。

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11、爱不释手解释:释:放下。

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12、爱莫能助解释:爱:爱惜;莫:不。

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13、爱毛反裘解释: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

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14、安分守己解释:分:本分。

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15、安居乐业解释: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

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16、安然无恙解释:恙:病。

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

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17、按部就班解释: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

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18、按图索骥解释:索:找;骥:良马。

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

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19、黯然神伤解释: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

情绪低沉,心神忧伤20、暗无天日解释:形容在反动势力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21、嗷嗷待哺解释: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

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关于文学方面的四字成语

关于文学方面的四字成语

关于文学方面的四字成语白雪阳春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

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别有滋味原意是另有一种别人无法体会的离愁别恨的滋味,指亡国之痛。

后泛指文学艺术的情调、意蕴另有种动人的美感和趣味。

出处:南唐·李煜《乌夜啼》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尽头。

”才过屈宋屈、宋: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和宋玉。

比喻文才极高。

出处:唐·杜甫《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

”才华横溢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

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残膏剩馥残:剩余;膏:油脂;馥:香气。

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

出处:《新唐书·杜甫传赞》:“唐诗人杜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

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出神入化神、化:指神妙的境域。

极其高超的境界。

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

金圣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

”传神阿堵传神:指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语,即这、这个。

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得其精神。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睛)。

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善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呼之欲出呼:叫,喊。

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出处:宋·苏轼《郭忠恕画赞序》:“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辉光日新常指一个人在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日有长进。

出处:《周易·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慧业才人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

同“慧业文人”。

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

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

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的成语也被流传至今。

成语,又称俗语、习语,是中国汉语中的一类传统文化,字面意思为“定语”。

它是由一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现象或思想,表达出它的原意和真谛,然后作为比喻、比较、讽刺、提醒等使用。

论语中被广泛流传至今的成语有许多。

其中,有一些比较经典的成语,有的是千古经典,有的源自现在,但仍活跃在人们的日常对话之中。

首先,论语中流传至今的经典成语有“老骥伏枥”、“乘龙快婿”、“囊萤映雪”、“卓尔不群”、“物极必反”、“凤毛麟角”、“滔滔不绝”、“骐骥一跃”、“豹变飞燕”等。

这些经典成语字里行间充满了智慧,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例如:“老骥伏枥”,比喻年老体弱的人受困在家中无法出行;“乘龙快婿”,比喻得遇良缘,有当之无愧的人;“囊萤映雪”,比喻几朵小草,可以映照出小雪的娇美;“卓尔不群”,比喻天赋异禀,成就出众;“物极必反”,比喻过分一极将导致反噬;“凤毛麟角”,比喻珍稀异常,寻寻觅觅无法找到;“滔滔不绝”,比喻水汪汪,通滞不断;“骐骥一跃”,比喻跃跃欲试,欲往高处;“豹变飞燕”,比喻变化神速,毫不费力。

其次,论语中流传至今的现代成语也很多,一些比较熟悉的有“欲速则不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文章合为时而著”、“鱼与熊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酒逢知己千杯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宁可折本逐末”、“众口铄金”等。

这些成语都带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深刻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以上便是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

无论是经典成语,还是现代成语,它们都是千古流传的文字宝典,更是中华文化的写照。

它们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文学精华的展示。

如果把它们融入日常对话,不但能丰富对话的内涵,还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良好审美情趣,进而提升民族精神文化的素养。

描写“中华文化”的四字词语和句子有哪些?

描写“中华文化”的四字词语和句子有哪些?

描写“中华文化”的四字词语和句子有哪些?描写“中华文化”的四字词语和句子有哪些?一、四字词语有:忠肝义胆、五行八卦、泰山北斗、儒道互补、文韬武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二、句子有: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蹟,我辈复登临.——《与诸子登岘山》作者:[唐]孟浩然2、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禹尊九州汤伐夏,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顺治皇帝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刘禹锡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6、大风泱泱,大海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7、男为龙,女为凤,龙凤呈祥共飞腾。

8、老为姜,少为浪,姜是老的辣,后浪推前浪。

9、中华人才代代出,千年文化共传承。

10、五千年的风和雨,世世代代将美德传。

喝着黄河的水,站在长江口,感慨万千,中国历史渊源流传。

11、虽有普通话,方言亦发扬光大,千年的文化,怎能忘了它。

馁好啊,侬好啊,趣味实在大!莫要忘了它!15、中华儿女文化情,代代传承代代行,你传承来我传承,弘扬文化你我同行16、中华民族文化多,我把语言说一说,南腔北调多丰富,各地都用自己的,普通话是通用语,全族人民都会说。

17、华夏文明五千年,现代之人莫等闲,孔孟讲仁义,老庄乐逍遥,墨家行游侠,韩非是法家,张弛有度,文武兼备,深入研习,如痴似醉。

描写篆刻的四字词语和句子有哪些金石华彩知白守黑方寸之间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和句子有哪些春去秋来、平分秋色、秋水伊人、微察秋毫、秋毫见捐、千秋万古、秋风落叶、落叶知秋、春蛇秋蚓、洞察秋毫、多故之秋、春蚓秋蛇、千秋万代、秋风团扇、秋荼密网、秋毫无犯、有事之秋、秋月春花、秋高气和、秋波盈盈、千秋万岁、秋实春华、春露秋霜、秋收冬藏、春华秋实、万古千秋、秋高气肃、秋毫不犯、秋毫之末、冰壶秋月描写春天的句子四字词语有哪些?句子:1.春天来得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得灿烂多姿。

文人作品中的成语

文人作品中的成语

文人作品中的成语
1. 画龙点睛:
龙鳞具似,点睛成章,古人把画龙点睛用以比喻文章细节之精细,把复杂的步骤一一连续匀称,达到完美的境界。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源于诗经,指画出龙身后,刻画出龙爪,是最难的部分,那和文章写得最精细一样,今天你写出的文章也要把细节写得清晰,以达到完美的效果。

2. 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的出处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比喻受到了别人嘲笑,仍坚持自己的信仰,重拾信心,继续前行的血性勇士。

古人用这个成语形容那些困苦的事业者,他们一切从头开始,只有靠自己的勇气、毅力坚持不懈。

3. 寸步不离:
寸步不离这个成语出现于许多古文,源自古代传说中邹忌与孟尝君的故事。

传说,孟尝君以寸步不离为节操之本,以不负责任的精神来激励士兵前进。

而今,这一成语,则常用来比喻彼此坚定而又牢不可破的友谊和忠诚。

4. 讲究始终:
讲究始终这个成语出现在《道德经》当中,意思是坚持到底,从始至终,不辜负别人的信任和期望,一点都不差,那么就能够体现出自己对事业的负责态度,正所谓讲究始终,是成功事业的必要素质。

5. 天衣无缝:
天衣无缝这个成语来自春秋时期,意指古代的匠人在制衣时,天衣无缝,遵循的都是完美的细节处理。

所以这个成语比喻一件事情的完美无缺,亦指一切完美无缺。

因此,多用于形容技术完备,做事一丝不苟,完美无缺,行事真诚踏实,作风谦和婉约等。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部分成语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部分成语
向若而叹以管窥天用管窥天一日千里曳尾涂中
贻笑大方遗笑大方鱼游濠上盈盈秋水以锥刺地
养生论
【游刃有余】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出处】语出《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示例】从前他们又要办厂,又要做公债,也居然稳渡了两次险恶的风波,现在他们全力来做公债,自然觉得~。 ◎茅盾《子夜》十七【近义词】挥洒自如、滚瓜烂熟、炉火纯青【反义词】:捉襟见肘、一筹莫展【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胠箧
盗亦有道出自《胠箧》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唇亡齿寒出自《胠箧》故曰:唇竭而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道起。
老死不相往来出自《胠箧》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逍遥游》不近人情、大有径庭、尘垢秕糠、大而无当、越俎代庖、扶摇直上、饮河满腹
《秋水》不分畛域餐腥啄腐大方之家孤雏腐鼠顾盼多姿
管中窥天邯郸匍匐邯郸学步濠梁之上咳唾成珠
虹销雨霁井底之蛙井蛙之见见笑大方秋水盈盈
寿陵失步视死若生双瞳剪水水天一色太仓稊米
太仓一粟望穿秋水瓮天之见望洋兴叹非愚则诬
学步邯郸夏虫不可以语冰夏虫疑冰夏虫语冰夏虫朝菌
民生原指人生逍遥游不近人情大有径庭尘垢秕糠大而无当越俎代庖扶摇直上饮河满腹秋水不分畛域餐腥啄腐大方之家孤雏腐鼠顾盼多姿管中窥天邯郸匍匐邯郸学步濠梁之上咳唾成珠虹销雨霁井底之蛙井蛙之见见笑大方秋水盈盈寿陵失步视死若生双瞳剪水水天一色太仓稊米太仓一粟望穿秋水瓮天之见望洋兴叹学步邯郸夏虫不可以语冰夏虫疑冰夏虫语冰夏虫朝菌向若而叹以管窥天用管窥天一日千里曳尾涂中贻笑大方遗笑大方鱼游濠上盈盈秋水以锥刺地养生论游刃有余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

古代汉语的四字成语

古代汉语的四字成语

古代汉语的四字成语1. 中国古代成语中国古代成语数量众多,包罗万象。

常用的汉语成语有4000条左右,其中四字成语占96%,其余是两个字到14个字的。

据统计,出自《诗经》的成语有177条,出自《论语》的成语有173条,出自《孟子》的成语有136条,出自“春秋三传”的成语有255条,出自《庄子》的成语有161条,出自《史记》的成语有265条,出自《汉书》的成语有158条,出自唐诗的成语有310条,出自宋代诗词的成语有140条。

四字成语的语法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主谓式: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动宾式: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联合主谓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联合动宾式: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联合名词式: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动补式:逍遥法外、问道于盲;兼语式:以邻为壑、令人生畏。

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上面只是简单举例的性质。

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

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

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

所以文学家对成语的运用都非常注意。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

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

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

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一、出自《诗经·国风》的成语1、【诗经·国风·周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逃之夭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赳赳武夫——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2、【诗经·国风·召南】鹊巢鸠占——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忧心忡忡——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有女怀春——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3、【诗经·国风·邶风】泣涕如雨——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悠悠我思——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新婚燕尔——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我心悠悠——思须与漕,我心悠悠。

携手同行——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4、【诗经·国风·庸阝风】胡天胡帝——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5、【诗经·国风·卫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螓首蛾眉——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泣涕涟涟——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二三其德——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言笑晏晏——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6、【诗经·国风·王风】遇人不淑——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7、【诗经·国风·郑风】人言可畏——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孔武有力——羔裘豹饰,孔武有力。

邂逅相遇——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8、【诗经·国风·魏风】夙夜无寐——予季行役,夙夜无寐。

9、【诗经·国风·唐风】硕大无朋——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悠悠苍天——父母何食?悠悠苍天!10、【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苍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1、【诗经·国风·曹风】衣冠楚楚——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12、【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万寿无疆——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风雨漂摇——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二、出自《诗经·大雅》的成语1、【诗经·大雅·文王之什】自求多福——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小心翼翼——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天作之合——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2、【诗经·大雅·生民之什】不可救药——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同仇敌忾——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3、【诗经·大雅·荡之什】投桃报李——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进退维谷——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兢兢业业——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明哲保身——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爱莫能助——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长舌之妇——妇有长舌,维厉之阶。

三、出自《诗经·小雅》的成语1、【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兄弟阋墙——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寿比南山——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杨柳依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乔迁之喜——出于幽谷,迁于乔木。

2、【诗经·小雅·白华之什】不醉无归——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3、【诗经·小雅·彤弓之什】载沉载浮——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4、【诗经·小雅·小旻之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巧言如簧——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生不逢辰——我生不辰,逢此鞠凶。

5、【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景行行之。

绰绰有裕——此令兄弟,绰绰有裕。

四、出自《诗经·颂》的成语1、【诗经·颂·闵予小子之什】高高在上——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

2、【诗经·颂·商颂】无所适从——寝成孔安,无所适从。

《左传》成语1.东道主《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郑国在秦国东面,故称东道主。

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2.肆其西封《左传·僖公三十年》:“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是说晋国不知满足,往东向郑国扩展疆界,又为所欲为地向西去开拓疆土。

今成语“肆其西封”谓任意侵略。

3.退避三舍《左传·僖公二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又《僖公二八年》:“子犯曰:‘……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

’”辟:同“避”,舍:春秋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后以“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4.及瓜而代《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两人都是齐国的大夫)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

’”及:等到。

代:代替,接替。

等到明年瓜熟时派人接替。

泛指任职期满,由他人继任。

5.言归于好《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言:句首虚词,无实际意义。

彼此重新和好。

6.魑魅魍魉《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本为传说中的鬼怪,现用以喻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7.狼子野心《左传·宣公四年》:“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

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

’谚曰:‘狼子野心。

’是乃狼也,其可畜乎?”本谓狼崽子虽小,却具有凶恶的本性。

后喻凶暴的人必有野心。

8.外强中干《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张脉偾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

”原指所乘之马,貌似强壮,实则虚弱,后用以泛指人或事物,谓表面强有力,实则虚弱。

9.表里山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战而捷,必得诸候;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山:太行山,河:黄河。

泛指外有山内有河,地势十分险要。

10.厉兵秣马《左传·僖公三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厉:磨,砥砺;兵:兵器,秣:喂。

磨好兵器,喂饱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11.馀勇可贾《左传·成公二年》:“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馀勇。

’”还有剩余的勇力可以卖给别人,即尚有馀力可使。

12.灭此朝食《左传·成公二年》:“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

”谓等待消灭了敌人再吃早饭。

形容斗志坚决,急于求取胜利。

13.困兽犹斗《左传·宣公十二年》:“困兽犹斗,况国相乎?”比喻在绝境中还挣扎抵抗。

14.风马牛(风马牛不相及)《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言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

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15.剑及屦及《左传·宣公十四年》载:春秋时楚庄王派往秦国的使臣申舟路过宋国时,被宋人所杀。

楚庄王急于出兵给申舟报仇,迫不及待地奔跑出去,奉屦(麻、葛等制成的单鞋)的人追到寝门的通道,奉剑的人追到寝门之外,驾车的人追到蒲胥之市才追上他。

后用以形容行动坚决迅速。

16.鞭长莫及(鞭不及腹)《左传·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原意是鞭子诚然很长,但不能打马肚子。

后比喻力量达不到。

17.城下之盟《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人伐绞…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在敌人兵临城下时被迫订立的盟约,现指事发因条件限制而不得不做出的让步。

18.尔诈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指你诈骗我,我诈骗你。

19.贪天之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原意把天的功绩,说成是自己的力量。

后谓抹杀别人的力量,把功劳算到自己身上。

20.居不重席(居不重茵)《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

”席:铺垫用具。

坐卧处不铺设两重垫子,意谓节俭。

21.一之谓甚(一之为甚)《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犯一次错误,已经过分了。

表示不可一错再错。

22.假途灭虢《左传·僖公五年》载:春秋时期,晋国向虞国借路去灭虢,晋灭虢后,在归途中又灭了虞国。

后指以向对方借路为名而行消灭对方的计策为假途灭虢。

23.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记述了庄公十年是曹刿请求论战,是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

其它还有:骄奢淫逸;众叛亲离;大义灭亲;惟命是听;居安思危;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等等。

24.经天纬地《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慈和徧服曰顺,择善而从曰比,经纬天地曰文。

”25.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战国策》成语一尘不染——圣人具有三者之德,而无一尘之累。

大庭广众——以敞大众。

两败俱伤——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南辕北辙——犹至楚而北行也。

亡羊补牢——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四》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羽毛未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引锥剌股——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血流至足。

门庭若市——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战国策·齐策一》返璞归真——颜斶知足矣,归反于璞,则终身不辱也《战国策·齐策》。

狡兔三窟——狡兔有叁窟,仅得免其死耳。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战国策·齐策四》狐假虎威——虎得狐,狐曰:子勿敢食我,天帝使我长百兽,子若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百兽见我敢有不走者?虎以为然,遂与之偕行,兽见皆走,虎不知兽之畏己,以为畏狐也。

《战国策·楚策一》惊弓之鸟——弓弦响,惊密林之鸟。

安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不遗余力《战国策·赵策》不翼而飞《战国策·秦策》侧目而视《战国策·秦策》高枕无忧《战国策·魏策一》汗马功劳《战国策·楚策》画蛇添足《战国策·齐策二》挥汗成雨《战国策·齐策一》三人成虎《战国策•魏策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