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周边国家共66页
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
![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e0ac160290c69ec3d5bb751d.png)
机,已由单一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正演变为 整个欧元区的债务危机,进而发展为制约 并影响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场"债务 风暴"。目前,欧元区各国正希望通过多方 面合作和共同努力来摆脱困境,但步履蹒 跚。欧债危机到底会走向何方,已成为举 世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欧债危机
菲律宾12日派遣一艘海岸警卫队搜救船,配合菲最大军舰在中菲冲突区的活动。 但菲律宾海军中将亚历山大-帕马说,该菲律宾军舰为补充燃料和补给已撤离该海 域,目前停靠在拉乌尼翁港。 菲律宾称不相信中菲船只对峙会擦枪走火。
13日菲律宾无视中 方警告再向黄岩岛 派海岸警卫队船只, 中国最先进的渔政 310船抵达黄岩岛 将常态化巡航护渔。
(一)欧债危机
2 、 欧 债 危 机 的 根 源 国家经济结构失衡是"危机的元凶"
欧元区制度固有缺陷是"潜伏的恶因"
老龄化、高消费、高福利是"长期的难题"
(一)欧债危机
3、未来走向
第一,向危机国家提供救助, 延缓危机的爆发 第二,希腊等危机国家退出, 成立核心欧元区
第三,欧元区协同作出强有力的承 诺,通过发行"欧元共同债券"共同 担负起相关债务,并着手建立有共 同货币、统一财政机制的联邦制。
世界经济L型发 展已成定局,二 次探底可能性已 然存在。欧洲债 务危机已经令全 球市场陷入混乱。
(一)世界经济发展前景不乐观
西方经济困境将对包括中国 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带来挑战
西方经济增长乏力将制约中 国出口增长,贸易摩擦也可 能随之加剧。 全球经济放缓将拖累中国经 济,中国在过去30年享有的 外部经济环境已发生巨变。
27日电: 外交部:望菲方遵守南海宣言不要 一再做小动作 我国暗示外交官在菲律宾 遭遇不便 国防部:军方将配合海监维护国家 海洋权益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自动保存的]详解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自动保存的]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49622b7eff9aef8951e0657.png)
边 国
南部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V型线的左端是一条西北东 南走向的大陆线,有中亚五国问题,阿富汗冲突、印巴 冲突、印中争端等问题;V型线右端是一条东北西南走
家
向的海洋线,有日俄北方四岛之争,日韩的竹岛(独岛)
之争、朝鲜半岛之争、中朝黄海大陆架之争、中日东海
大陆架和钓鱼岛之争以及南中海之争等.
中 国 周 边 国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中 国 周 边 国 家
中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
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
问题,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
中
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
国 周
强权政治。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形热点
线”,呈放射状特点,在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
中亚五国突然对中国发难日在中亚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 什凯克举行的“日本与中亚五国外长对话”的日本外相岸 田文雄日本时间上与中亚五国外长发表了《联合声明》。 这一六国外长对话包括了日本、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 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外长们。 媒体称,中亚国家在东海问题上对日本的立场表示理解。
地,这不仅打通连结扩大了北约和强化了北约和美日安保同盟的战
边 略通道,还可以以中亚为地缘战略支点,以北约组织和美日安保同 国 盟为两翼,抑制俄罗斯的复兴,阻止伊斯兰原教有旨主义的扩展,
遏制中国的崛起。
家 安全问题之 中亚国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作为中国的 邻居,中国在中亚的经济利益是显而易见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将日趋增加,进入21世纪,中国同中亚国家 中亚诸国 加强了经济合作,扩大了在中亚国家影响力,间接损害了俄罗斯的 传统利益。而美国、俄罗斯在中亚角逐加剧,以获得经济利益。
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51130c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7.png)
地缘政治示贝角下的巾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一童晋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要古语云:‘遽亲不如近邻”。
高速发展的中国需要一个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本文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恰如其分地分析了中国与俄罗斯、东南亚、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东北亚地区的关系.关键词地缘政治俄萝斯东盟朝鲜中图分类号:D82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6.7833(2008)01.110.02在球一体化的时代,很难将哪些国家排除在地缘政治之外。
特别是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在全球范围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试图将他的势力范围遍及世界各地的背景尤其如此。
但是,更重要的是如如何何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中国的陆上疆界绵延22800多公里,拥有十五个邻国:朝鲜、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锡金、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此外,东面有韩国和一衣带水的日本,东南与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
中国是世界上邻国第二多的家,面对如此众多的邻国,这对我国如何处理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首先,谈一下曾经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前苏联主要继承者俄罗斯无论从经济实力上还是政治影响力上都无法与前苏联相提并论,客观的说当前俄罗斯的处境并不是很乐观,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及华约解散后,北约这一当年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而成立的组织并没有做出相应的举动,北约不仅保存了下来而且还在不断的扩大.北约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苏联的收缩和解体在世界各地留下了许多力量真空地区,为各大国的地缘政治争夺提供了机会和空间。
其次,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围绕世界和地区事务主导权的新一轮争夺已拉开帷幕,各主要大国都想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一边在国际竞争中居于有利的战略地位。
美国积极加强在中亚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将中亚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也是为了从南侧挤压俄罗斯的传统地缘政治空间。
如何客观评估我国的周边外交环境以及当前我国面临的领土争端问题
![如何客观评估我国的周边外交环境以及当前我国面临的领土争端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5e4b26cfc789eb172dc86e.png)
如何客观评估我国的周边外交环境以及当前我国面临的领土争端问题近年来,中国与邻国关系中连续发生了一些摩擦和纠纷,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中国的边海形势日益严峻,对中国的周边外交构成了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那么中国的周边外交环境如何?为什么存在着领土的争议和摩擦?我们将采取哪些应对策略?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考虑与深思。
(一)我国所面临的严峻的外交局势东海,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继续僵持;在南海,中国同菲律宾等国的海洋权益争端不断加剧,而且中菲南沙争端还因菲律宾的恶意扩大事态而冲破了以往的外交谈判框架。
无论是在东海还是在南海,除了争端当事国之外,都有非争端当事国势力介入。
美国宣布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并以“航行自由”为幌子积极介入南海问题;日本也试图介入南海争端。
印度、越南有关公司签署了在南海争议海域共同开发海上油气资源的合作协议,还与日本就从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这一“海上交通路线”的航行安全重要性进行了确认。
在陆上,中国与印度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僵持不下,去年出现了中印“帐篷对峙”事件。
此外,陆地边疆的安全问题较之往年更为突出。
“东突”势力在新疆的恐怖活动没有停止;西藏的一些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此外,由于朝鲜半岛问题持续升温,我国东北边疆的安全形势也面临考验。
有现今局势可以看出当前中国边海形势的特点是:第一,与周边国家领土争议明显化、激烈化;第二,与中国存在领土或海上权益争端的国家间正在相互靠近,使东海与南海联动、陆地与海洋内联的边海形势进一步演进;第三,域外大国特别是美国,对中国与周边邻国边海争端的升级有直接联系;第四,陆地边疆的安全问题再次凸显,且受到周边国家安全形势的影响(二)为什么会存在这些摩擦与纠纷呢?1、中国周边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
中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等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它们是中国的海上邻国。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23482b3c77da26924c5b005.png)
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中国的前途命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面对国际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中国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
因此,全面理性认识和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特点和趋势,对于制定正确的对外战略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发展趋势及特点分析一、国际安全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1.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促使各国人民下定决心维持和平,以使后代免除战争的浩劫。
2.核武器的大规模杀伤力和威慑力足以将地球毁灭很多次,因此谁也不愿意因打核战争与地球同归于尽。
3.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使世界各国依存度提高,共同利益的领域扩大,进一步减小了爆发世界性大战的可能性。
二、传统安全领域中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并有新的表现1.局部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尤其是这些热点问题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或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更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和变数。
2.各国的国防开支逐年增长。
这种状况意味着各国仍然把军事发展作为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因素,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
3.主要核大国进一步加强战略力量,全球核武扩散问题依然严重,这对世界安全构成了极大隐患。
三、非传统安全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战争1.国际恐怖主义问题。
2012年以来,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
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及袭击规模扩大;恐怖袭击方式令人防不胜防;国际反恐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使得国际反恐阵线有破裂的倾向。
2.环境安全问题。
3.金融安全问题。
还有愈演愈烈的贩毒走私、严重传染性疾病扩散、肆无忌惮的海盗活动,以及日益严重的非法移民等问题,这些都对国际安全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
当前国际形势对中国的影响一、中国的传统安全环境面临的挑战1.表现在亚太及中国周边各国军费开支不断增长。
目前,不少亚太国家普遍加大军费投人,加速军事战略调整,提高武器和人员的作战水平。
简析中国与各邻国之间的关系
![简析中国与各邻国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91754efaef8941ea76e0522.png)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论文题目:简析中国与各邻国之间的关系姓名:系别:专业:学号:成绩:2013年5月2日简析中国与各邻国之间的关系摘要: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利益融合前所未有,各国都在同一条船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单独应对所有挑战和风险,不可能做到一枝独秀。
不能再用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观点来看待和处理彼此关系。
基于这一认识,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各国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发展伙伴关系,共享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
中国的崛起在很大的程度上,将取决于周边关系的稳定,而周边关系的稳定将取决于一些敏感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利益;周边关系;稳定。
由于中国周边地区的复杂性,加之安全机制尚未成形,有些地区甚至仍深陷在冷战阴影的影响之中,如何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特别是解决好周边出现的问题,已成为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紧迫挑战。
一、中国友善的“友人”不论在军事还是经济上,俄罗斯和中国都是相辅相成的。
在经济上中俄两国的贸易可以促进两国之间的关系;在军事上,目前中俄两国是友好战略关系,感受到北约的压力,正积极地活跃在亚太地区。
冷战以来,中俄关系特别好,在这段友好的时间里,保持中国发展先进的军事科技,同时缓解周边紧张的压力。
所以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现在看来还是系在同一条绳上的蚱蜢,双方互礼互利。
而曾经是中国一份子的蒙古,由于民族和历史的原因脱离了中国,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蒙古对中国是友好的。
很大原因是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缝隙里,成了军事的战略缓冲,因此两边都不能得罪。
哈克克斯坦,哈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这三个国家原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因此跟俄罗斯关系很好,因此跟中国也保持友好关系,并且跟中俄等国组成上海合作组织,这几个国家也成了北约和美国直接战略打击中国西部的缓冲地。
缅甸,越南这两个国家长期受到中国各方面的照顾,与中国的关系友好。
印度洋战略价值决定了中国和缅甸的关系是扶植的伙伴关系。
浅析与周边邻国外交战略
![浅析与周边邻国外交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2155747da45177232f60a297.png)
日本
中国应加强同日本之间的经贸关系。中国需要日本的资金和科技。 中日之间的矛盾有很多。比如历史问题,东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等,这些矛 盾在短时间之内是无法彻底消除的,但中日之间应该把矛盾尽量缩小到最小。 中日关系的特征是在经济上一直比较热,而在政治上时冷时热。这是中日之间 的特有的特点。 两国之间尽量宣传中日友好,这样对中国和日本都有好处。加强中日之间的国 家互访,政党交流,民间交往。让日本民众和政治人物知道,中国的和平崛起 对日本是利大于弊。做这些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给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 的环境和提供强大的动力。 在东海问题和钓鱼岛问题上,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因为 在短时间之内双方是很难解决问题的。东海和钓鱼岛对于中国的长远利益是相 当重要的,绝不能向日让步和妥协。等到中国强大了,再和日本叫板不就是水 到渠成了嘛!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不怕等,越等对中国越有利。
在国际事务上有很多共同的利益,应不断加强在国际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尤其是在联合国 等重要国际组织上的合作。
还应加强军事合作。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武器禁运,中国唯一武器来源就是俄罗斯,应 不断加强俄罗斯的对华武器出口。 在经贸上,中俄应该不断加强经济往来。 在能源方面,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本国能源的不断减少,越来越依赖国际能源的进口。来 自中东的石油要走水路,很容易受到美国、印度等国的威胁。应不断拓展多方位的能源来源 渠道。而俄罗斯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与俄罗斯加强能源合作有利于加强中国的能源 安全。 由于中国的不断强大,俄罗斯开始减少对中国的军事出口,并且国内也有一些中国威胁论支 持者。中国应加强与俄罗斯的文化交往,使其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和平崛起的战略。让其认识 到中国的发展对于俄罗斯是机遇而不是挑战。 中俄将是未来多极化世界中的亲密两级。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共66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共6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70623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5.png)
民族 对外 关系 交往
主讲:陈老师
01
先秦与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目录
02 三 国 两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的 民 族 关 系
03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
CONTENTS 04
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
05
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06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01 先 秦 与 秦 汉 时 期
先秦时期的民族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第一次民族大交融,民族关系从夷夏 之辨走向华夏认同。
秦朝的民族关系
秦朝地位
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 开始
民族分布
秦朝周边生活着众多民族,如 东北的夫余、乌桓 [wū huán], 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 南方的夷、越。
《三国志·夫余传》载, “夫余在长城之北, 去玄冤千里,南与高 句丽、东与抱娄、西 与鲜卑接,北有弱水, 方可二千里。”
东北
在东北,西汉设护乌桓校尉。
汉朝的民族关系
屯戍政策
汉朝政府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与 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向北方大 量移民屯田;在西域也设置田官, 督率戍卒屯田。以军屯为主
屯戍政策的影响 (1)有利于在西域地区发展农耕,加强对 西域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2)有利于促进民族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 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开发与民族交融 (3)有利于加强边防建设,有利于就地解 决了军队的给养,为守边、作战提供了重 要的物质保障,有利于减少内地转输劳务 费和人民徭役之苦(军屯) (4)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总结: (1)春秋战国时期:第一次民族大交融,民族关系从夷夏之辨走向 华夏认同。 (2)秦汉时期: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秦汉是中 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第一次民族大发展。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第二次民族大交 融。
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及解决机制
![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及解决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cd60c094f111f18582d05a78.png)
一、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现状及产生原因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中国所属的海域面积为300万平方公里左右。
但是,在这些海域内,不少区域和海上邻国存在矛盾和争议,我国的海洋权益正受到严峻的挑战。
一般地说,海洋权益的内涵主要有:一是海洋政治权益,如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这是海洋政治权益的核心。
二是海洋经济权益,主要包括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资源,发展国家的海洋经济产业等。
三是海上安全利益;四是海洋科学利益。
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主要集中在海洋政治权益与海洋经济权益这两方面。
海洋经济权益是伴随海洋政治权益而产生的,因此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争端主要集中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分问题,以及岛屿归属问题方面。
下面按照我国的海域分别阐述我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现状。
1、黄海,总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应划归中国管辖的有25万平方公里,可是在海域划界问题上,韩国主张等距线为界。
如果按此划分,他们可以多划18万平方公里,因此中国与朝鲜和韩国存在着18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区。
韩国去年开始在远离朝鲜半岛西部海岸大陆架勘探石油,勘探地点越过两国等距线50千米。
可以看出韩国在与中国争夺海洋资源咄咄逼人的态势。
在大陆架划分问题上,韩国采取的是实用主义的态度,它在处理与日本的海底底土时主张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而在处理与中国的海底底土问题时就“忘记”了这一原则。
韩国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中国大陆边缘自然延伸的大陆架延伸到距朝鲜半岛较近的地方,以大陆自然延伸原则划分大陆架对其不利。
此外,在领海划分上我国与朝鲜以124°10′6″E为领海分界线,存在的问题是我国船只一出海就是朝鲜水域,虽然两国确定在123°59′E至124°26′E间两国一切船舶可自由航行,但这毕竟是一个被动的权宜之计。
中朝在专属经济区(朝鲜称为经济水域)的划分上存在较大分歧,朝鲜在1977年6月颁布的“关于建立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水域的政令”中声称其经济水域在不能划至200海里的海域划至海洋的半分线,即中间线,这是我国不能接受的,在北黄海,中国一侧岸线长度为688公里,朝鲜一侧仅为414公里,其比例为1∶,且黄海沉积物大部分来源于中国大陆,按中间线法划分显然有失公平。
空白地图+高清区域地理地图
![空白地图+高清区域地理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48ddbbd1bceb19e8b8f6ba66.png)
区域地理填图题库(66页)进行区域地理学案的编制时,肯定需要基础图示要求学生填写。
尽管目前高考早已不再考察死记硬背的区域地理知识,但是缺少必要的区域地理知识是肯定不行的。
这里整理了适合填图的题目66页,可以通过目录较快地找到所需要的内容。
世界地理部分大陆与大洋 (2)世界地理部分地形与气候 (5)世界地理部分人口与人种 (9)世界地理部分亚洲 (11)世界地理部分非洲 (23)世界地理部分欧洲西部 (25)世界地理部分东欧及俄罗斯 (29)世界地理部分北美及美国 (31)世界地理部分拉丁美洲及巴西 (34)世界地理部分大洋洲及澳大利亚 (37)世界地理部分两极地区 (39)中国地理部分中国的疆域、政区、自然资源 (42)中国地理部分中国的地形 (49)中国地理部分中国的气候 (51)中国地理部分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52)中国地理部分中国的农业 (53)中国地理部分中国的工业 (55)中国地理部分中国的交通运输 (56)中国地理部分四大地理分区分界线 (59)中国地理部分北方地区 (59)中国地理部分南方地区 (62)中国地理部分西北及青藏地区 (64)中国地理部分台湾省 (66)世界地理部分大陆与大洋填绘要求:①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②填出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
③填绘各大洲的分界线。
④填出沟通四大洋的海峡名称。
填出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岛屿(半岛)、海峡等名称。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填出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大洲名称。
A ;B ;C ;D ;E ;F ;G ;填出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大洋名称。
甲;乙;丙;丁;根据陆地和海洋的轮廓特点、经纬度分布(见下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图,海峡名称是,A是国,B是国,向北沟通海。
②图,海峡名称是,重要资源是。
③图,海峡名称是,A是半岛,B是岛,沟通洋和洋。
④图,海峡名称是,A是洲,沟通了洋和洋。
⑤图,海峡名称是,A是半岛,B是岛,C是岛,北通海。
⑥图,海峡名称是,大陆名称是:A ,B 。
第四章中国外交与周边安全
![第四章中国外交与周边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b0b97bf6aef8941ea76e05cb.png)
五、中国应对之策
1、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和资源,加强软实力建设 2、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妥善处理好中国与美国 及周边国家的关系 3、推进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变革,最大限度地获取参与 国际事务的话语权
东海防空识别区划
• 11月23日国防部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防法》(1997)、《中 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 空法》(1995)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 本规则》(2001),宣 布划设。
•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自北向南,濒临渤海 、黄海、东海和南海,拥有18000多公里的 大陆岸线和14000余公里的岛屿岸线,渔业 资源比较丰富,海洋生物物种繁多,滨海砂 矿资源储量和海洋能理论蕴藏量可观。但是 ,中国目前周边海洋权益维护面临着严峻的 形势,包括岛屿主权争议、海洋资源争端、 海上划界争议、海上通道安全,涉及政治、 经济、外交、军事等多个方面
• 第四梯队是美国与越南、印度尼西亚以及印度的关系
是美国塑造亚洲地区秩序的最广阔依托。 印度学者曾提出了 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观点,即中国寻求一个多极世界、单极 亚洲的格局,而美国需要的是一个单极世界、多极亚洲。
• 美国已累计在中国周边部署了8个基地群,总兵力超过30万人;派驻5名上 将,占美国驻外上将的40%以上。 • 中亚地区深入欧亚大陆腹地,该基地于阿富汗战争期间建立,夹在中、俄两 国之间。目前美国已在阿富汗四周的9个国家建立了13个军事基地 • 驻日美军总兵力约5万人,该基地驻有海军9800人,为美海军第7舰队司令 部驻地 驻韩美军司令部所在地,设有42个陆军兵营,覆盖约300平方公里,戒备程 度高 该基地群分布于日本、韩国,可应对朝鲜半岛的海战,构成“第一岛链”中 最重要的一环驻有空军7000人,装备F-22战斗机等 该基地群力压欧亚大陆东北角,扼守白令海峡,控制经北极圈进入欧亚大陆 的空中航线 •
我国东部-中西部及周边国家FDI区位优势比较
![我国东部-中西部及周边国家FDI区位优势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53ed2e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e.png)
我国东部\中西部及周边国家FDI区位优势比较内容提要通过对我国沿海地区与中部、西部、周边国家越南、印度的投资环境比较,分析我国不同地区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与周边国家之间的fdi区位优势,提出我国中西部地区应抓住机遇,更好地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fdi转移,以加快工业化进程,化解就业压力。
关键词fdi区位优势产业转移一、我国东部fdi向中西部及周边国家转移的现状由于外商直接投资(fdi)有利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我国一直重视对fdi的吸引和利用。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力成本低廉,吸引外资的政策优惠,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吸收fdi最多的国家。
虽然fdi发展迅速,但fdi在我国的分布非常不均衡。
从区域分布来看,85%左右的fdi分布在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
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相对优势有所上升,引导外资转移的市场条件开始形成,而且政府因势利导,加大了引导和鼓励力度。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fdi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集中投向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和重庆等地,尤其是上述省市交通便利、信息沟通快捷、劳工成本较低的中心经济区,成为吸引沿海地区fdi的新热点。
2008年,中部和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分别为66.2和74.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6.4%和79.8%,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12.8和56.2个百分点。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fdi除了向中西部转移外,也谋求向周边国家转移。
《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是中国和印度,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吸引力增强。
印度、越南、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外资企业转移投资的目标地。
尤其是以印度、越南为代表的周边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fdi的政策,对我国沿海地区的fdi有一定的吸引力。
印度自20世纪90年代经济改革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发展迅速。
19901995年外商投资额仅为25.41亿美元,1999年上升到21.68亿美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联合声明(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联合声明(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4b6d9e6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d.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联合声明(全文)文章属性•【缔约国】斯里兰卡•【条约领域】文化教育,经济•【公布日期】2023.10.20•【条约类别】声明/宣言•【签订地点】北京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联合声明(全文)(2023年10月20日,北京)一、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斯里兰卡总统拉尼尔·维克拉马辛哈于2023年10月16日至20日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二、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同维克拉马辛哈总统举行会见,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会见维克拉马辛哈总统。
两国领导人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就深化中斯传统友谊、扩大两国互利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三、两国元首一致对1957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表示满意。
66年来,两国始终弘扬《米胶协定》精神,坚持独立自强、团结互助,始终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共同应对包括自然灾害、新冠疫情、经济困难在内的风险挑战,不断巩固战略互信,弘扬传统友谊。
中斯真诚互助、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经成为大小国家友好相处、互利合作的典范,对两国均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四、双方同意保持高层交往势头,扩大两国政府和其他利益攸关方交流合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及睦邻友好原则基础上,加强战略沟通,为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明确重点和方向。
五、双方重申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
斯方重申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支持中国政府为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所作的一切努力,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
斯方重申决不允许利用斯领土从事任何反华分裂活动。
中方重申将继续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坚定支持斯里兰卡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和支持斯方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八上地理中国的邻国知识点
![八上地理中国的邻国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e54a7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9.png)
八上地理中国的邻国知识点摘要:一、中国的地理位置1.地理位置特点2.亚洲的地理位置二、中国的陆上邻国1.陆上国界2.陆上邻国数量3.邻国地理位置关系三、中国的海上邻国1.海上国界2.海上邻国数量3.邻国地理位置关系四、中国与邻国的合作与冲突1.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2.边界争端与解决办法五、中国的外交政策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3.外交成就与挑战正文: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
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中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中国的陆上邻国中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2万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包括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这些邻国与中国在地理位置上紧密相连,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的海上邻国中国濒临太平洋,拥有较长的海岸线,海上国界长达1.8万公里。
中国的海上邻国包括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
这些国家与中国在地理位置上相隔较远,但依然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
中国与邻国的合作与冲突中国与邻国之间既有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也存在边界争端等问题。
在经济合作方面,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邻国实现互利共赢。
文化交流方面,中国与邻国共享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不断加强人文交流。
然而,边界争端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通过和平谈判与协商解决。
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的外交政策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在处理与邻国关系时,中国秉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致力于发展双边关系,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5篇范例]》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a22d111dda38376bae1fae1a.png)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5篇范例]》第一篇: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简史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近代国际关系体系之前,地球上还没有全球性的国际体系,只是存在着相互隔离封闭的区域性国际体系。
就地缘关系和相互接触作用性来说,古代东亚地区的确存在一种秩序。
这种秩序就是由中国历代中央王朝与周边国家长期外交关系互动而形成的“朝贡—册封”秩序。
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势力相对强大的政权,为了保卫其核心地区的政治安全,都或多或少地有自己的“朝贡—册封”秩序。
朝贡的范围所包含的具体国家,随着时代的变迁,会有相应的缩小或扩增,但其基本地域并无多大出入。
“朝贡—册封”秩序所涵盖的范围主要包括:东边的高句丽、百济、新罗等朝鲜半岛国家、琉球群岛及日本列岛(其中日本与体系互动是间接性的);西边经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中亚、西亚的爱乌罕、浩罕王国等诸国,南边主要包括安南、缅甸、老挝、柬埔寨。
古代历代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贡封秩序”,经过两千年的发展,衍生出古代区域性国际体系的外交规范和制度。
一、“怀柔远人”“尚德抑武”的和平主义不干涉政策中国古代外交思想深受孔孟的“仁”“义”“礼”影响,强调大国要对小国施之以礼,不欺压和威胁小国的生存。
因而皇帝往往推崇“怀柔远人”“尚德抑武”的精神,以道德感化外邦,来表达自己仁慈的胸怀。
武力扩张征伐,只会徒损国力,带来沉重的经济社会负担。
例如汉朝由于对朝鲜兴兵动武,损兵折将,消耗粮饷,遭受重大损失。
隋朝时期隋炀帝杨广三征朝鲜更是断送了大隋朝的xx。
所以才会有“驭夷之道,守备为上”,也就是说,驯服蛮夷,以防守为主,讲究“来而不拒,去而不追”之道。
即便是汉武、唐宗之伟业,也不是依托军事征服,他们在军事打击之后多班师回朝,退回原地。
这与西方国家间的关系是截然相反的。
在西方历史上,只要有强国的出现,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军事征服与远征,无论是亚述帝国、罗马帝国还是后来的奥斯曼帝国,皆是如此。
二、文化制度上的吸引与归依“贡封秩序”所构筑的东亚国际秩序维护,一方面来自中国强大实力的存在,另一方面,周边国家主动融入这种秩序,内化吸收当时先进的文化制度。
中国近年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国近年与周边国家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faa440bbb68a98271fefa5d.png)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2010年9月7日发生的“中日钓鱼岛事件”将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推向了今年来最紧张的时期,同时也使世人再次开始关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我国的陆地边界全长约2.2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长1.84万公里,另有岛岸1.4 万余公里,海岸线总长超过3.2 万公里。
同时我国有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14个陆上邻国,还有日本、韩国、菲律宾等6个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的海上邻国,是世界上邻国数目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
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有着极其复杂的关系。
经过3O年改革开放,中国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关系在近20年的全面改善和发展之后,正在步人新的历史阶段,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东亚篇在与我国相邻或隔海相望的东亚国家中,最为复杂的当属中日关系,其次为中朝与中韩关系。
中国与日本关系之间,既有每每引起矛盾和冲突的历史遗留问题,又有紧密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现实关系。
钓鱼岛、参拜晋国神社、历史教科书、慰安妇、日军遗留毒气弹、南京大屠杀等等的历史遗留问题,就像中日关系航船所在航道之中的暗礁,每当甜蜜航行之时,必然要跳出来搅局,给中日关系蒙上层深深的阴影,引起抗议与反抗议、制裁与反制裁,成为最为中日两国首脑头疼的症结。
就像这次的“中日钓鱼岛事件”,就是历史遗留问题和东海石油资源问题同时引爆的一颗水雷,险些将这艘大船掀翻。
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不散,右翼势力的抬头,一次又一次的跳梁小丑般的举动,成为中日之间友好关系最大的障碍。
近几年,日本经济持续萎靡不振,而我们在今年年内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引起了日本国内右翼分子的不满与敌视,也使日本政府对我国的态度更加捉摸不定。
同时伴随着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或“正常国家”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我国的行动不断升级,使中日关系在发展中又存在着许多隐患。
日本政府对周边国家,特别是对中国的时而强硬时而温和的态度,严重影响地区的稳定局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Βιβλιοθήκ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