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含2课时)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四》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课文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成语故事、古诗欣赏、语文常识等,旨在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知识,提升语文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独立阅读短篇文章,理解基本的故事情节。
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一些生词、成语、古诗的理解仍存在困难。
此外,学生对语文园地这种教学形式的兴趣浓厚,积极性较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词,理解成语故事和古诗的意思,掌握一定的语文常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展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的正确认读与理解。
2.成语故事和古诗的解读。
3.语文常识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及相关资料。
2.生词卡片。
3.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
4.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频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播放成语故事的相关动画片段,让学生回顾成语的来历。
2. 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学生自学生词,查找不理解的字词,并与同桌交流。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成语故事和古诗的理解。
4. 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教学设计(学历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教学设计(学历案)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教学内容课文教学- 通过朗读、模仿、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让学生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语言特点和意义- 教授生字词和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阅读教学- 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绘本或文章,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写作教学-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练,如写日记、写小作文等- 教授写作技巧和写作要点,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教学方法-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游戏教学: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记忆力教学评价- 组织课堂活动,观察学生的参与和表现情况- 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 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资源-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绘本、文章等阅读材料-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软件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课文教学,朗读和分析课文- 第二课时: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阅读并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第三课时:写作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 第四课时:复和评价,进行小测验和教学评价教学补充-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研究进度,适时进行教学调整和补充-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练,提高语文素养和研究能力- 注意课堂纪律和学生的安全,创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以上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研究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精卫填海》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精卫填海》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精卫填海》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精卫鸟填海的故事,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的探索和挑战。
本文语言简练,情节紧凑,富有想象力,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神话故事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图片和文字来感受和理解故事情节。
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一些文言文词汇和表达方式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帮助学生掌握关键信息,引导他们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阅读神话故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精卫鸟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自己面对困难勇敢坚持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情节。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阅读神话故事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原文和相关图片,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展示和讲解。
2.准备课文翻译和相关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准备相关神话故事的视频或音频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音乐引导学生进入神话故事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精卫填海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篇课文:《麻雀》、《灰雀》和《手术台就是阵地》。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通过描写自然界中的生物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在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正确认读“雀、雀儿”等10个生词,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感受作者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学会作者观察和描写自然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生词卡片,方便学生认读和复习。
2.准备相关图片和音乐,用于创设情境。
3.准备课文课件,方便学生跟随教师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然后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用课件展示课文,引导学生跟读,注意生字的发音和词义。
教师讲解生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回答。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习作我和________过一天》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习作我和________过一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我和________过一天》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的一篇习作。
这篇习作要求学生以自己和某位人物过一天的经历为题材,通过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人物的特征和事情的经过,展现出自己对这位人物的敬仰之情。
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写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表达和写作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和段落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但是,学生在写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描写不够具体生动,对人物特征的把握不够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通过具体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特征和事情的经过。
三. 教学目标1.能够选择一个自己敬仰的人物,通过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人物的特征和事情的经过。
2.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这位人物的敬仰之情。
3.能够学会通过观察和描写来展现人物的特征和事情的经过。
四. 教学重难点1.选择一个自己敬仰的人物,并通过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人物的特征和事情的经过。
2.学会通过观察和描写来展现人物的特征和事情的经过。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实例分析法:教师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写,提高写作能力。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素材:关于人物描写的文章3.纸张和笔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篇关于人物描写的文章,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特征和事情的经过的?让学生认识到观察和描写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习作要求,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目标:选择一个自己敬仰的人物,通过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人物的特征和事情的经过。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教案(含单元教学计划)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神话故事”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古代神话故事中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1)能引导学生根据想象描写人物,感受神话故事中人物的神奇。
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精卫的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性格,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与献身精神,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都跃然在纸上,展现在我们面前。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神话的神奇。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奇。
学习并运用想象来写故事,同时抒发自己的感受。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2 盘古开天地13 精卫填海第三课时一、组词。
帝()溺()返()衔()啼()弱()饭()街()二、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 美其名()()记(2)违伟:()反()大(3)弱溺:()亡微()(4)古故:()诗()事三、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而填海,用西山上的_____和____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的故事。
14 普罗米修斯A.慢条斯.理(sī)肝脏.(zàng)B.宽恕.(sù)穷凶极恶.(è)C.押.往(jiǎ)遭.遇(zāo)D.深恶.痛绝(è)坚.定(jiān)二、读拼音,写字词。
1.面对贩毒分子的反kàng(),叔叔顽强不qū(),擒huò()了歹徒,我真pèi()服他。
2.人类wéi()背自然规律,乱砍滥伐,森林中的野shòu()少了,珍稀动物xi āo()失了。
如今,恶劣的huán()境使人类遭受了cǎn()痛的教训。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大单元整体分析本单元以神话这一文体组织单元,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和略读课文《女娲补天》。
这些神话是中国古代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中的经典。
通过四篇课文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从神话故事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神奇想象,还能感受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勇于献身的盘古、坚韧执着的精卫、勇敢不屈的普罗米修斯和甘于奉献的女娲。
”这两个核心要素,每一篇课文学习内容中的体现各有侧重点。
《盘古开天地》两个课后题分别是重点体会盘古开天地中描写神奇的词句,感受神话神奇想象特点和盘古人物形象;《精卫填海》是一篇文言文,选自神话古籍《山海经》,用原文形式呈现;《普罗米修斯》改写自希腊神话故事,文章内容叙述完整,起因、经过、结果明显,根据课后题“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一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
重点落实把握文章内容这一语文要素;《女娲补天》通过课前提示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这个要求是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和按顺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基础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为发挥想象创编故事作铺垫。
中国神话传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语文课程标准》学段要求第二学段总结:在落实以上要求过程中,注重感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和智慧。
教材既编排有中国神话故事,又编排了古希腊神话故事,再加上快乐读书吧的神话故事整本书阅读,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中,进一步发现中国神话故事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因子,发现中国古代神话对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涵养。
那“神话”蕴含着怎样的思想和智慧呢?“神话”中蕴含着人们如何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的思想:盘古开天地,睡了一万八千年后不甘愿待在混沌的世界中,拿斧头劈开,有了天地,逐步有了天下万物,女娲开始创造人类,有了人类,燧人氏钻木取火,有了火种后,人类才能取暖、烧煮食品,之后神农的创耕种尝百草、仓颉造字等。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04 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04 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单元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围绕“探索与发现”,选取了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探索故事,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内容涉及《扁鹊治病》、《蝙蝠和雷达》、《蝴蝶的家》以及《幸福是什么》四篇课文。
通过学习,学生将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探索的乐趣,学习科学家们的钻研精神,并从中汲取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智慧。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关键信息,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用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未知的好奇心,培养其勇于探索、积极实践的态度。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和探索精神,并能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和讨论。
2. 正确使用本单元所学生字词,能够运用到写作和口语表达中。
3.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幸福”,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引入单元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简介每篇课文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探索的过程和科学的精神。
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和关键信息,分享学习心得。
5.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深入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探索的意义。
6. 实践活动: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科学小实验或探索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
7. 总结反思:课堂结束前,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收获。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有条理,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可以采用图表、流程图、关键词等形式,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语文四上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

2.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1)能引导学生根据想象描写人物,感受神话故事中人物的神奇。
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精卫的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性格,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与献身精神,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都跃然在纸上,展现在我们面前。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神话的神奇。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奇。
学习并运用想象来写故事,同时抒发自己的感受。
(3)认识41个生字,读准两个多音字,会写32个生字,会写27个词语,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精卫填海。
(4)能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5)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交流,对神话的认识,能感受神话的神奇,并说出其他神话故事中神奇的地方,感受阅读神话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6)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神话人物,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并誊写清楚。
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二、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完整。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句子把比喻成,写出了盘古的巨大。
以“晚霞”为内容写比喻句。
三、课内阅读。
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见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一()缝,一()微光透了进来。
巨人见身边有一()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
只听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按原文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量词。
2.这段话中有很多意思相反的词,找出来写在下面。
()---()()---()()---()3.形容速度很慢的词语有很多,文中就有两个,你能够找出来吗?四、看图片,选择正确的神话故事名称。
A.后羿射日B.嫦娥奔月C.女娲补天D.精卫填海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1,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借助插图梳理课文内容,让学生看看图中的连环画一共有几幅组成,说说每幅图画了什么,再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与图画相对应的段落,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梳理规整,初步理清课文依次写了,盘古在混沌中沉睡盘古开天辟地,盘古撑住天地以及盘古化为万物等内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单元《语文园地》围绕“探索与发现”主题,通过多种文体,如诗歌、故事、说明文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涉及对自然界的观察、对生活现象的思考以及对科学知识的初步了解。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文学素养,同时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理解单元中的各类文章。
- 学生能够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 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科学的热爱,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1. 文章理解:部分文章涉及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完全理解。
2. 词汇运用:本单元引入了一些新的科学词汇,学生在准确运用这些词汇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3. 写作表达:指导学生如何将观察和思考转化为流畅的书面语言是教学的另一个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学生笔记本和文具- 实验材料和工具(如放大镜、植物样本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单元主题。
2. 新授:逐篇讲解课文,分析文章结构,解释生词,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就文章内容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发现。
4. 写作练习: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鼓励他们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
5. 小组活动: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个小实验或观察任务。
6. 总结反馈: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反馈。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每个课文的主题,以图表、关键词和核心句子的形式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计划(学历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计划(学历案)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与能力:- 掌握课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流利朗读。
- 研究《词语解释》一课,掌握常见词语的意思与用法。
- 研究《选词填空》一课,培养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 研究《找规律》一课,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研究《写作指导》一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课: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流利朗读。
- 教学步骤:1.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 分段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与短语。
3. 学生小组朗读练,互相纠正发音。
4. 整体朗读练,注意语音语调。
第二课:词语解释- 教学目标:掌握常见词语的意思与用法。
-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生词,并与实际生活联系。
2. 合作讨论,学生自行解释生词的意思。
3. 教师解释并补充生词的正确释义。
4. 学生完成相关练,巩固词语的使用。
第三课:选词填空-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 教学步骤:1. 学生阅读相关句子,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2. 学生分享填空答案,并进行讨论。
3. 教师解释答案的正确性与相关语法知识。
4. 学生完成相关练,提高词语运用能力。
第四课:找规律- 教学目标: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教学步骤:1. 学生观察一系列数字、图形或文字等,找出其中的规律。
2. 学生合作讨论,总结规律并进行解释。
3.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方法与技巧。
4. 学生完成相关练,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第五课:写作指导-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教学步骤:1. 学生阅读范文,理解文章的结构与内容。
2. 学生合作讨论,总结写作的要点与技巧。
3. 教师示范写作,引导学生注意写作过程中的细节。
4. 学生完成写作任务,互相交流与修改。
教学评价- 采用观察法、讨论法、练法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 通过课堂表现、练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与困难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家乡”,通过一组描写家乡风光、物产和习俗的课文,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和独特,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的课文有《观潮》、《葡萄沟》、《古诗两首》和《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家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家乡的美丽和独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掌握。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写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生字词卡片。
4.写作素材。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美丽景色,激发他们对本单元课文的兴趣。
2. 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之后,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3. 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 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和评价。
5. 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家乡的美。
6.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7. 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快乐读书吧》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快乐读书吧》优秀教案一、引言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快乐读书吧》是一个重要的单元,旨在通过精彩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本教案旨在针对该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特点,设计出一份优秀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题思想;2.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中的细节信息;3.能够培养学生对中文阅读的兴趣和爱好;4.能够通过诵读、背诵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3.学生练习册:用于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4.其他: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题目等。
四、教学过程1.开场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本课的主题,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篇目:–聚焦课文中核心内容,逐段进行解读,让学生理解文章情节,把握主题。
3.阅读训练:–设计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独立阅读并回答问题,检验理解能力。
4.诵读练习:–经典段落诵读,提升学生语感和表达能力。
5.团体讨论:–小组讨论文章中的亮点和值得思考的地方,促进学生思维交流。
6.课堂作业:–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表达能力、思维深度等方面。
2.收集学生书面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收集学生口头表达情况,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感。
六、教学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对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次教学做出调整和改进。
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能够有所进步,并且在未来的阅读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这份教案旨在覆盖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2 盘古开天地[教学目标]1.会认“劈、缓”等8个生字,会写“睁、翻”等14个生字,会写“黑乎乎”等14个词语。
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
【语文要素】3.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
【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1.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
2.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随文识记本课生字词。
2.自由读课文,提炼关键词来概括故事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重点)3.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
(重点)一、引神话,学概括1.感受世界的美好。
过渡:你们看,我们每天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多彩。
(引读跟课文第5自然段有关的短语)2.了解创世神话。
(1)谈话:你是否想过这美丽世界是怎么来的?关于世界的起源,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流传着很多创世神话故事。
(板书:创世神话)创世神话就是关于创造世界的神话故事。
(2)播放音频,了解印度、希腊创世神话。
3.概括故事开头。
过渡: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创世神话,比如盘古开天地(齐读)。
小时候,你的爸爸妈妈可能给你讲过这个故事。
(1)朗读第1自然段。
①读正确;②用讲故事的语气来读一读。
(2)理解“混沌”:指名读,选择图片理解。
(3)图文对照,随机概括:宇宙(混沌),盘古(沉睡)。
二、读神话,说过程1.自由读课文。
2.给课文插图找到相对应的段落,标在书上插图旁边。
3.学习活动,提炼关键词概括故事情节。
过渡:刚才我们用“宇宙混沌,盘古沉睡”来概括故事的开头,故事的结局是“身体变化,创造世界”,我们也用关键词来补充故事的过程。
(1)自主学习,借助关键词,补充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填完后借助图示说一说。
(2)反馈交流。
预设:盘古苏醒,开天辟地;顶天踏地,天地成形。
(随机指导书写“劈”)(3)修改订正。
4.简单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普罗米修斯》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普罗米修斯》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普罗米修斯》是一篇古希腊神话故事,讲述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带来火种,勇敢地挑战众神之王宙斯的故事。
课文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智慧,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爱。
本课教材内容丰富,情节跌宕起伏,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神话故事的热情,并从中汲取普罗米修斯的精神品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神话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并能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部分学生对古希腊神话故事的背景知识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希腊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的背景,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分析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的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人类、勇敢挑战权威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普罗米修斯的精神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神话故事的韵味。
3.学会分析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习兴趣。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取长补短。
4.情感教学法:以情促知,以情促行,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图片和相关背景知识。
2.课文: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朗读。
3.参考资料:收集与《普罗米修斯》相关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普罗米修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普罗米修斯是谁吗?他做了什么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单元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围绕“人与自然”。
内容包括了《大自然的语言》、《爬山虎的脚》、《蝙蝠和雷达》以及《带刺的朋友》四篇课文。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学生将深入了解自然界的奥秘,以及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理解本单元的课文内容,识别并运用新词汇和成语。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信息归纳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 课文理解:由于课文内容涉及一些专业术语和深层次的生态概念,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理解障碍。
2. 语言表达:如何引导学生准确、生动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是教学中的另一个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 实物模型:如蝙蝠的模型、爬山虎的标本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 教学挂图:展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图表,辅助讲解。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风光图片或播放自然声音,引起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逐篇讲解课文,结合多媒体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后作业布置:设计相关的思考题和写作练习,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呈现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同时标注重点词汇和成语。
通过图表、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展示课文中的科学原理和自然现象。
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2. 写作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自然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
3. 思维拓展:鼓励学生收集关于自然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重点关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课堂参与情况以及作业完成质量。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背景与目标1. 教学背景《语文园地四》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四单元。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有关古诗词和作文的知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2. 教学目标•能够正确朗读古诗词;•能够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简单的作文;•能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古诗词的学习和作文的写作。
通过学习古诗词,能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通过写作,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
2. 教学方法•导入式教学法:通过引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互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
三、教学过程设计1. 第一课时内容:古诗词《春晓》活动设计: 1. 通过欣赏图片和视频介绍春天的美景,引入《春晓》这首古诗词;2. 听老师朗读《春晓》,学生跟读;3. 分析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4. 小组讨论,共同体会《春晓》中的意境; 5. 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整首古诗词。
作业:听录音朗读《春晓》,感受春天的美好。
2. 第二课时内容:作文《我的家乡》活动设计: 1. 老师带领学生复习写作要点:主题明确、结构合理、语言生动;2. 以《我的家乡》为题目,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心目中的家乡; 3.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文,互相展示,老师进行点评; 4. 整理作文,挑选优秀作品在班级展示。
作业:以《春晓》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春天的景色和感受。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合作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全面教学设计(学历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全面教学设计(学历案)一、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和重点词汇。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能流利朗读本单元的课文。
2.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课文:《小草的心愿》、《小蚯蚓》、《种子的奇妙旅行》、《小鸟的窝》。
2. 重点词汇:草地、小溪、心愿、蚯蚓、种子、旅行、鸟巢等。
四、教学安排第一课时:《小草的心愿》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图片引起学生对草地的兴趣。
2. 学习课文: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并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课文中的问题。
4. 上台演讲: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上台表演课文,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第二课时:《小蚯蚓》1. 导入:通过观察一段视频引起学生对蚯蚓的兴趣。
2. 学习课文: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并进行课文分析和讨论。
3. 词汇练习:设计词汇拼写和填空题,巩固学生对重点词汇的掌握。
4. 阅读理解:让学生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课时:《种子的奇妙旅行》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动画视频引起学生对种子的兴趣。
2. 学习课文: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并进行情感体验和角色扮演。
3. 创意绘画: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绘画,展示他们对种子旅行的想象。
4. 分享展示: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进行简短的描述。
第四课时:《小鸟的窝》1. 导入:通过观察一段纪录片引起学生对鸟巢的兴趣。
2. 学习课文: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并进行课文分析和讨论。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课文中的问题,并进行小组间的比较和讨论。
4. 课堂展示: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话故事一、单元分析本单元以“神话故事”为单元主题,以“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为学习专题。
包括4篇课文,1个习作,1个语文园地。
每篇课文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讲述了一个故事。
其中《盘古开天辟地》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精卫填海》是一篇文言文,用精炼的语言赞美了精卫鸟坚韧不拔的意志。
《普罗米修斯》改编自古希腊神话,讲述了普罗米修斯从阿波罗那里盗取了火种,送给了人类,但不幸被众神之王宙斯发现,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但最后被大力神救出的故事,赞美了他为民造福、不畏强暴、坚强不屈的精神。
《女娲补天》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颂了女娲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习作4《我和过一天》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实践与运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编写一个故事。
《语文园地4》亦围绕“神话”这一主题,积累词语、古诗,并进行拓展阅读《炎帝尝百草》,由课内走向课外,拓宽语文学习的广度。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能读懂神话故事,对故事情节比较感兴趣,但学生过多地关注故事情节,阅读浮于表层。
对于读懂其中的内涵,品味字里行间作者表达的的情感,还有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一学情,我们确立了“借助神话故事,学习和运用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为主线,以开展“阅读神话故事”语文实践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体现“学-练-用”的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尝试读懂文章,感受作者想象的合理、新奇与有趣这一教学重点,强化表达方法的学习与运用,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养。
三、单元教学目标:1.能运用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学会正确规范地书写“翻、劈”等32个生字,认识39个二类字,理解课文中“精疲力竭”“混沌一片”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学会运用。
2.借助课文,学习、运用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读懂课文,了解神话故事具有想象丰富、语言优美、结构清楚的特点;感受故事中人物伟大的献身精神,并从中受到启发,树立“奉献”的人生价值观。
3.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一讲故事。
从主要内容中感受神话鲜明的人物形象,学会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4.拓展阅读《山海经》、《神话故事》等书籍,感受故事的魅力,拓宽知识面,培养阅读的习惯。
四、单元重难点:重点:1.学会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要内容。
2.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难点:初步学会抓住起因、经过、结果、展开想象写一个简单完整的故事。
五、前置性学习: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查字典理解难懂的词语。
3.搜集中国及希腊神话故事读一读。
六、课时分配:《12盘古开天辟地》 2课时《13精卫填海》 1课时《14普罗米修斯》 2课时《15女娲补天》 1课时《习作4》 2课时《语文园地4》 2课时12盘古开天地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混沌一片”“化为万物”等关键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结合键词句串联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结合关键词句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神力无比、意志坚定的高大形象及无私献身的伟大精神。
3.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感受神话故事充满神奇想象的特点,学会想象画面,串连画面的复述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混沌一片”“化为万物”等关键词语,体会盘古的神力无比、意志坚定的高大形象及无私献身的伟大精神。
难点:感受神话故事充满神奇想象的特点,学会想象画面,串连画面的复述方法。
三、前置学习活动学生:1.利用早读时间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
2.学生搜集有关神话故事,对神话有更全面的了解。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四、教学课时 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一)激发兴趣,精彩导入1.板书“神”字,给“神”组词。
教师板书“神”,让生给“神”字组词。
(神仙、神话、天神……)2.简介神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这些与神有关的词语,都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在远古时候,科学不发达,古人就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虚构了一个个与“神”有关的故事,非常神奇,就叫神话故事,它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有一位巨人,他身高九万里,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盘古,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12 盘古开天地3.板题读题、据题质疑。
(1)板题、读题。
(2)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盘古为什么开天地?怎样开天地?结果怎么样?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二)初读课文,感知故事1.自由朗读,读通故事。
要求:做到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换字;遇到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两遍;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查查字、词典。
2.小组检查、夯实初读。
(1)前后四人为一组,由组长带领按照1到4号的顺序检查读书,互相纠正,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小组间展开挑战,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组织学生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读错或读断的地方。
①重点强调读准:“混沌昏睡崩裂巍峨血液精疲力竭”等词语。
②随机强调“劈”字的书写,上半部分右侧起笔高于左侧,左侧第三笔撇稍微舒展开;“撑”字是左窄右宽,右边的“掌”字中间的“口”要写得扁一些。
③随机指导学生正确断句、停顿。
(根据学情而定)(3)评选优胜初读小组。
3.概括故事、理清脉络。
(1)同学们,盘古为什么开天地?他是怎样开天地的?结果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再浏览课文,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指名交流、相机梳理。
起因:昏天黑地混沌一片经过: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结果:化为万物改天换地(3)让生根据提示,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4.拓展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同学们,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很多,如果让你们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请浏览课文看看文中的那句话最能概括出来?课件出示最后一段: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5.小结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一是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要内容;二是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可以抓住题目概括主要内容。
(三)自主学习、细读故事。
1.同学们,神话故事都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这篇故事神奇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结合关键的词句,在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写写自己的感受。
2.小组内讨论交流。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梳理这个神话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谁能根据提示简要地说一说这个故事。
2.出示提示,让生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过渡:神话故事都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这篇故事神奇在哪里呢?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故事,感受盘古开天地的神话魅力。
(二)交流想象,感悟神奇第一幕:昏天黑地混沌一片过渡:同学们,在遥远的古代天地没有分开之前,你觉得神奇在哪里呢?1.指名交流。
相机结合“混沌一片”“大鸡蛋”“一万八千年”等词,引导学生感受天地未开之前混沌不分及历史久远。
相机理解“混沌一片”。
2.指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神奇。
3.指名学生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这份神奇。
第二幕:开天辟地顶天立地那么盘古开天辟地又神奇在哪里呢?让生再细读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标盘古的动作表现的词句,用心批注。
1.抓动作、悟形象。
指名交流:引导学生抓住盘古的动作描写“睁眼”“翻身坐起”“拿起”“劈过去”“头顶天”“脚踏地”“跟着长高”“撑”等词语,体会盘古神力无比、意志坚定及追求美好生活、改变世界的愿望。
2. 悟心里、塑形象。
点拨心里一:(1)出示提示,想象盘古的心里。
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此时望着这丝微光,他心里一定在默默地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名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盘古向往光明,想创造世界、改变世界的强烈心里愿望。
(3)指导朗读。
①渲染:正是这向往光明,想创造世界、改变世界的强烈愿望,支撑着他!他翻身坐起,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②采取多种方式练读:“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碎了。
”点拨心里二:(1)出示提示,想象盘古的心里。
天地被分开了,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他们的变化而变化。
这样整整过了一万八千年!此时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他一定又在默默地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指名交流盘古的心里想法,引导学生体会盘古一心创造世界、绝对不让天地合拢的坚定信念。
(3)出示插图,让生做支撑动作,感受顶天立地的辛苦。
(4)渲染朗读:为了不让天地合拢,盘古数十年、数百年、数万年头顶蓝天,脚踏大地,撑在在天地之间,这是怎样的毅力!怎样的信念呀!——引读第四自然段。
为了一个创造世界的坚定信念,他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一万八千年过去了,又一个一万八千年,又一个……不知有过了多少年,他始终像一个巍峨的巨人,矗立在天地之间!——再读第四然段。
3.再回顾,升形象。
(1)盘古开天辟地的壮举,此时一定深深地震撼了你,透过这一幕你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盘古?(2)交流认知:神力无比、意志坚定、神奇人物4.拓说神奇,重温二三四自然段。
(1)同学们,再浏览读一读盘古开天地的段落,你还从哪里感受神奇?(2)出示句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3)齐读句子,感受天地变化的神奇。
第三幕:化为万物改天换地过渡:盘古累得精疲力竭,倒下了,他的身体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1.男女生对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2.补充省略号、深化文本: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他的头变成了(),他的头发变成了(),他的牙齿变成了(),他的()变成了(),总之,盘古的一切都献给了他亲手开辟的世界。
3.说感悟、话形象:此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盘古?(无私奉献)4.配乐诵读,定格形象。
让我们一起记住这样一位伟大的神,伟大的创造者,他神力无比、意志坚定、无私奉献、开天辟地——齐读五自然段。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三)总结全文、深化中心1.想象画面,复述课文。
引导学生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关键词“混沌一片、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为万物”等词语想象画面复述课文。
2.盘古把一切都献给了他亲手开辟的世界,让我们永远记住他,齐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阅读,延展课堂1.链接阅读,另个一个版本《盘古开天地》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