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形态学--胸腹部
《昆虫的胸腹部》课件
胸肌的发达程度与昆虫的飞行 能力密切相关,一些飞行能力 强的昆虫拥有更为发达的胸肌
。
腹肌
01
腹肌是昆虫腹部的主要 肌肉群,负责控制腹部 运动和某些行为。
02
腹肌分为外腹肌和内腹 肌,分别腹肌通过收缩和舒张来 控制昆虫的呼吸、排泄 、生殖等生理活动。
作用
作为血液的储存和缓冲区,调节 昆虫体内血液的流动和压力,同 时也有助于回收和循环利用血液
中的营养物质。
07
昆虫胸腹部的排泄系统
马氏管
总结词
昆虫的排泄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详细描述
马氏管是昆虫体内一种细长的管状结构,主要负责收集和运输代谢废物。它们分 布在昆虫的胸腹部,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理机制,将废物排出体外。
《昆虫的胸腹部》ppt 课件
目 录
• 昆虫胸腹部的简介 • 昆虫胸腹部的骨骼结构 • 昆虫胸腹部的肌肉结构 • 昆虫胸腹部的呼吸系统 • 昆虫胸腹部的消化系统 • 昆虫胸腹部的循环系统 • 昆虫胸腹部的排泄系统
01
昆虫胸腹部的简介
昆虫胸腹部的定义
01
昆虫胸腹部是昆虫身体结构的一 部分,位于头部和腹部之间。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昆虫胸腹部的呼吸系统
气孔
气孔是昆虫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腹部两侧,是外界与体内的气体交换通 道。
气孔通常由两个半圆形或椭圆形的孔洞组成,周围有气孔瓣膜,可以控 制气体的进出。
气孔在昆虫的呼吸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气孔昆虫可以进行 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气管
气管是昆虫体内的一个复杂的气体运输 系统,由一系列细长的管道组成。
昆虫胸腹部的结构特点
昆虫的外部形态(胸、腹、体壁)-教案
教案模板(试行)教研组长审阅年月日日期:课程:茶树病虫害防治班级:茶叶1601 章节:昆虫的外部形态(胸、腹及体壁)【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昆虫翅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2.了解昆虫雌性和雄性外生殖器的基本构造类型;昆虫体壁的作用。
能力目标:1.掌握昆虫的胸、腹的构造及其器官的作用。
2.掌握昆虫体壁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同学们对昆虫的胸、腹及体壁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1.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昆虫翅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2.昆虫体壁的作用。
【教学难点】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昆虫翅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课时安排】组织教学1min回顾上一节课内容4min本节课的新内容80min重点内容的总结3min考勤、组织教学2min【教学过程】1、昆虫具有哪些主要特征?答:体躯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
头部具有口器,1对触角,1对复眼和0-3个单眼,是昆虫取食和感觉的中心。
胸部具3对足,2对翅(多数种类),是昆虫运动的中心。
腹部包含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无行动附肢,多数有外生殖器,是昆虫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2、昆虫口器类型与化学药剂防治有何关系?答:咀嚼式口器的农业害虫取食固体食物,咬食植物各部分器官,造成寄主的机械损伤。
在进行化学防治时,一般采用胃毒剂或触杀剂进行防治。
对于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一般使用内吸杀虫剂,防治效果最好,触杀剂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胃毒剂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则不能奏效。
虹吸式口器的昆虫吸食暴露在植物体表的液体,根据这一习性可将胃毒剂制成液体毒饵,使其吸食后中毒。
如目前常用的糖酒醋混合液诱杀多种蛾类等。
导入新课:昆虫的胸部胸部是昆虫的第二体段,是运动中心。
胸部由前胸(prothorax)、中胸(mesothorax)和后胸(metathorax)三节组成。
每一胸节各具胸足一对,分别称为前足(fore legs)、中足(middle legs)和后足(hind legs)。
第二章 昆虫外部形态胸、腹
内骨骼非常发达,着生着强大的肌肉系统,包括间接
翅肌(背纵肌、腹纵肌、背腹肌)、直接翅肌(上侧
肌);
侧面的内骨骼
侧板的内骨骼叫侧内突,是侧内脊向内下方延伸 形成的臂状内脊。一般比较简单。
腹面的内骨骼
腹板的内骨骼叫腹内突,是腹内脊沟内陷形成的一对突 起,基部与腹内脊相连。
在较高等的昆虫中,两个腹内突基部合并而成叉状的叉 突,并与侧内突相接,起着加强侧板和供腹纵肌着生的 作用。
等 翅:等翅目昆虫、部分蜻蜓目昆虫 前翅大: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等
后翅大:直翅目、鞘翅目
5.5 翅脉和脉序
翅脉:组成翅的双层体壁之间的气管在翅面上 的增厚,高度硬化形成翅脉。 作用:(1)起骨架作用,加强翅的强度; (2)与翅的运动有关(扭曲有关) 脉序: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
翅脉的类型
常与股节紧密相连而不很活动。蜻蜓目昆虫的转节中部
狭镒,似为两节。
腿节
又叫股节,通常是胸足中最粗长的一节。在善跳
昆虫中,后足腿节明显膨大。
胫节
一般细长,
末端常有距。在螽斯 和蟋蟀等昆虫中,胫 节上还有听器。
跗节 分1~5个亚节,各亚节间以膜相连,可以活动。 如原尾目、双尾目、部分弹尾目和多数全变态昆虫的幼 虫的跗节为1节,有翅亚纲的成虫和不全变态类的若虫和 稚虫的跗节多为2~5节,第一跗节又叫基跗节。
称为鳞瓣或腋瓣。
翅痣:多数蜻蜓目、啮虫目和膜翅目昆虫翅的前缘近顶 角处有1个深色斑叫翅痣。
昆虫翅的基本结构
5.4 翅的基本类型
根据翅的形状、质地与功能,可将昆虫的翅分为
下列8种常见类型。
普通昆虫学-第三章昆虫的胸部
第二节 胸足
行动附肢,着 生在胸节侧腹面,6节 组成。 基节:粗短,与侧基突
转节:短小,少数2节。 腿节:强大,与胫节以
胫节:细长,边缘有刺,
跗节:1~5个亚节,常 有跗垫。
前跗节:多退化为侧爪, 或有爪间突。
Insect Department, College of Grassland Science, GAU
棒翅(双翅目后翅)
Insect Department, College of Grassland Science, GAU
第三节 翅
Insect Department, College of Grassland Science, GAU
第三节 翅
翅的连锁 贴接式—— 翅轭——蝙蝠蛾 翅缰连——多数蛾类 翅钩—— 翅褶——半翅目等
第三章 昆虫的胸部
胸部体节着生有主要运动器官 胸足和翅,是昆虫的运动中心 第一节 胸节的构造 第二节 胸足 第三节 翅
第一节 胸节的构造
胸部由三节组成, 依次叫做前胸、中 胸和后胸。每个胸 节下方各着生一对 胸足,分别为前足、 中足和后足。中胸 和后胸常在背面各 着生有一对翅,分 别叫前翅和后翅,因 而中、后胸也叫具 翅胸节。
Insect Department, College of Grassland Science, GAU
第三节 翅
翅脉由气管伸入双层翅面形成。翅脉的与排列形式称脉序。为
便于分析比较, 人们抽象归纳出了假象脉序。此外,有的还在翅 面上形成翅痣和翅室。
前缘脉(Costa,C) 亚前沿脉(Subcosta,Sc) 径脉(Radius,R) 中脉(Media, M) 肘脉(Cubitus,Cu) 轭脉(Jugal veins, J) 横脉(crossvein)
第二篇昆虫的外部形态第八章昆虫的腹部
❖ (一)水生有翅亚纲昆虫幼期腹部的附肢 ❖ 蜉蝣目和部分广翅目昆虫幼虫水生,腹部附肢与
呼吸和水中运动有关。如蜉蝣稚虫腹部前7节上分 别有1对气管鳃。广翅目泥蛉属幼虫腹部前7节两 侧各有1对分节附肢。
蜉 蝣 稚 虫
气管鳃
❖ (二)陆生有翅亚纲昆虫幼期腹部的附肢 ❖ 鳞翅目、长翅目、部分膜翅目幼虫腹部有用
2、产卵器的变异与适应
蝗虫产卵器
蟋蟀的产卵器
螽 斯 产 卵
同翅目昆虫产卵
姬蜂的产卵器
蛾产卵
蜜蜂的产卵器
马 尾 蜂
二、交配器
❖ 1、交配器的类型 分为两大类: ❖ 一类较原始,如原尾目、蜉蝣目及部分革翅目,
交配器具成对的阳茎; ❖ 另一类为多数有翅亚纲昆虫,阳茎为单一管状
或叶状构造(螳螂目、蜚蠊目的阳茎叶)。
❖蜉 蝣 的 尾 须
尾须
中尾丝
一种缨尾目昆虫,示尾须和中尾丝
二、无翅亚纲的腹部附肢
1、弹尾目的腹部附肢
该目昆虫的腹部具 3 对附肢: 粘管 弹器 握弹器
跳虫腹部的附肢
A. 虫体侧面观, 示弹器折于腹面的情况; B. 黏管; C. 握弹器; D. 弹器
2、缨尾目、双尾目、原尾目昆虫的腹部附肢 ❖ 缨尾目和双尾目 ❖ 昆虫在第 2—9 腹节各有一对附肢:一根
刺突,泡。
石鱼第 6腹节 腹面观, 示附肢 与肌肉
❖原尾目成虫仅在第 1—3 腹节上各有1对短 小的圆柱形附肢。
原尾虫
三、有翅亚纲昆虫幼期腹部的附肢
❖ 有翅亚纲昆虫只有幼虫期才有腹部附肢, 分2大类,水生和陆生。
❖ 全变态类有广翅目、鳞翅目、长翅目及膜 翅目的叶蜂类幼虫具有腹部附肢。最常见 的有鳞翅目和膜翅目的叶蜂类的幼虫,它 们的腹足用于行动。
昆虫的形态结构及分类
昆虫的形态结构及分类昆虫是一类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中数量最多的类群之一,其形态结构和分类非常丰富。
下面将从昆虫的外部形态结构、内部解剖结构以及分类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昆虫的外部形态结构:1.体表:昆虫的体表被坚硬的外骨骼覆盖,称为壳。
壳由多个相互连接的体节构成,每个体节上有特定的附属器官。
壳保护了昆虫内部的软组织,并提供了肌肉附着的场所。
2.头部:昆虫有明显的头部,头部上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对咬口器。
触角是昆虫感觉外界环境的重要器官,复眼用于辨别光线和运动,咬口器可用于取食。
3.胸部:昆虫的胸部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三个体节。
每个体节上都有一对关节足,用于行走和捕食。
4.腹部:昆虫的腹部没有附肢,主要用于消化、呼吸、排泄和繁殖等功能。
腹部上有一对和两对翅膀,有些昆虫还具有长短不一的鞭状器官,称为尾丝。
5.体大小:昆虫的体型大小各异,从微小的数毫米到巨型的几十厘米不等。
二、昆虫的内部解剖结构:1.消化系统: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器、食管、贮量、中肠、结肠和直肠等器官。
它们的功能是摄取、储存、分解和吸收食物。
2.呼吸系统:昆虫的呼吸系统由一系列细小的管道组成,称为气管。
气管通过体壁上的气孔与外界相连,气体通过气管直接输送到细胞内部进行氧气交换。
3.循环系统:昆虫的循环系统是开放式循环系统,由心脏、血液和血管组成。
血液流经昆虫的体腔,起到输送营养物质、氧气和代谢产物的功能。
4.神经系统:昆虫的神经系统由大脑、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组成。
它们负责昆虫的行为、感受、运动和协调等功能。
5.生殖系统:昆虫的生殖系统包括交配器官、生殖腺和生殖导管等。
雌性昆虫通常具有卵巢和子宫,雄性昆虫则有睾丸和精囊。
三、昆虫的分类:昆虫的分类非常庞大和复杂,目前已知的昆虫约有100万种,不同的昆虫根据其形态、生态、行为等因素被分为多个不同的类。
下面是昆虫的主要分类群:1.鞘翅目(甲虫类):主要包括甲虫、金龟子、毛虫等。
2.膜翅目(蝴蝶和蛾):主要包括蝴蝶、天蛾、蛾等。
昆虫形态学--胸腹部
• 翅脉可分为纵脉和横脉两种。
• 纵脉是从翅基部伸向翅边缘的脉;横脉是两条纵脉之间的 短脉。
• 纵脉:
前缘脉(C)、 亚前缘脉(Sc):第1亚前缘脉(Scl)和第2亚前缘脉(Sc2)、
径脉(R):通常是最发达的脉,共分5支。主干是凸脉,先分成2支,第1 支称为第1径脉(R1),直伸达翅的边缘;后一支称为径分脉(Rs),是凹 脉,再经2次分支,成为4支,即第2、3、4、5径脉(R2— R5)。
侧板:
背面上方的一块为主侧片,下方的为基侧片,腹面的小骨片与腹板合 并成腹侧片。 侧板:侧沟--前侧片、后侧片 前上侧片和后上侧片,统称为上侧片 基前桥和基后桥
腹板:具翅胸节的腹板, 节间膜--间腹片(具刺腹片)、主腹片 腹脊沟--基腹片和小腹片 前腹沟--前腹片
胸部内骨骼:
• 背面:前内脊、悬骨 • 侧面:侧内脊、侧内突 • 腹面:腹内脊、腹内突、内刺突
石蛃目腹部的附肢 :第2—9腹节上 每一附肢:肢基片、刺突、1~2个能伸缩的泡。
衣鱼目:第2—9腹节上有成对的刺突和泡囊
幼虫的腹足 如蜉蝣目的稚虫,在第1-7腹节有成对的气管鳃,它是由各 节的附肢演化而成的。
鳞翅目幼虫通常有5对腹足,着生在第3 - 6和第10腹节上。 第10腹节的腹足又称为臀足。 膜翅目叶蜂类幼虫的腹足为6 - 8对,有的可多达10对。
第二节 昆虫的外生殖器
生殖系统的体外部分,是用以交配、授精、产卵器官,主要 由腹部生殖节上的附肢特化而成。
一、雌性外生殖器 --- 产卵器 (一)基本构造: 用以产卵的器官,由第8、9腹节的生殖肢形成的,生殖孔 即位于第8、9节间的节间膜上。 第1产卵瓣(腹产卵瓣):附肢,第8腹节,其基部有第1载瓣片; 第2产卵瓣(内产卵瓣):附肢,第9腹节,其基部有第2载瓣片 ; 第3产卵瓣(背产卵瓣):第9腹节附肢基肢节上的外长物。 在第2载瓣片上常有向后伸出的1对瓣状外长物。
《昆虫的胸腹部》课件
胸部和腹部通过神经和血管系统相互联系,共同维持昆虫的生命活动。
3
胸腹部的关系对昆虫的生存和繁殖的影响
胸部和腹部的结构、功能和变异对昆虫的生存和繁殖具有深远的影响。
胸腹部的应用ຫໍສະໝຸດ 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昆虫的胸腹部在医学、农业和 工业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价值。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昆虫胸腹部的变异和功能对生 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 作用。
腹部结构
1 腹部的组成
昆虫腹部由数个体节组成,其中包括内脏器官和生殖器官。
2 腹部的功能
腹部负责消化、呼吸、排泄和繁殖等重要功能。
3 腹部的变异
不同昆虫腹部的形态和结构在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食性上存在差异。
昆虫的胸腹部区别
1
胸部与腹部的区别
胸部位于前方,与头部连接,而腹部位于胸部之后。
2
胸部与腹部的联系
昆虫的胸腹部
昆虫的胸腹部结构和功能对其生存和繁殖起着重要作用。本课件将介绍昆虫 胸腹部的组成、变异以及其在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胸部结构
胸部的组成
昆虫胸部包括三个体节, 每个体节上有一对足和一 对翅。 <
胸部的功能
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枢, 控制昆虫的步态和飞行能 力。
胸部的变异
不同昆虫胸部的形态和结 构在适应不同生态环境方 面存在差异。
研究的应用前景
对昆虫胸腹部的深入研究将有 助于推动科学的发展和创新。
河北农大普通昆虫学-第二篇-昆虫的外部形态(胸腹部)
第三节 昆虫腹节的非生殖性附肢
一、尾须(cerci,单数cercus) 尾须是第11腹节的附肢。
蜉蝣
二、无翅亚纲昆虫腹部的附肢
广义无翅亚纲的昆虫除了部分种类生殖后节上
具尾须外,成虫脏节亦有成对的附肢,这是无翅亚 纲区别于有翅亚纲的重要特征之一。
(1)弹尾目腹部的附肢 此目昆虫有了3对附肢: 黏管(collophore):第一腹节 握弹器(tenaculum):第三腹节 弹器(spring organ):第五腹节
五、翅的变化及适应
翅的变化主要包括翅的退化、消失、大小、形状及 质地的变化、多型与畸形的出现等,这些变化与昆虫 本身的遗传物质的改变、环境条件的影响密切相关, 有时形状与质地的改变常引起翅功能的转变。
{外寄生昆虫:食毛目、虱目、蚤目
翅的消失 社会型昆虫:蚂蚁、白蚁 其它:蚜虫、介壳虫、尺蠖、蓑蛾等
3.侧背叶起源说(paranotal theory)
1875年Mllüer、1876年 Woodward发现,1898年 Packard提出,1916年 Crampton完善学说。
被广为接受的学说。
二、翅的基本结构与类型
(一)翅的基本结构 翅一般近三角形,所以有3缘3角。 前缘 (costal margin) 后缘 (inner margin) 外缘 (outer margin) 肩角 (humeral angle) 顶角 (apical angle) 臀角 (anal angle)。 基褶(basal fold)、臀褶(vannal fold) 轭褶 (jugal fold) 腋区(axillary region)、臀前区(remigium)、 臀区(vannal region)、轭区(jugal reg-ion)。
昆虫形态学
昆虫形态学昆虫形态学是研究昆虫外部形态结构的学科,它对于了解昆虫的分类、进化以及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昆虫作为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动物类群之一,其形态特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昆虫的适应性进化,还可以为昆虫分类和昆虫病害防治提供基础。
昆虫形态学主要研究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昆虫的体型、体节、附肢和触角等。
首先,昆虫的体型通常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个部分。
头部是昆虫的感觉器官和摄食器官的集中部位,其形态特征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种类的昆虫。
例如,蚊子的头部较小,而苍蝇的头部则较大。
胸部是昆虫运动和呼吸的重要部位,昆虫的六条腿就位于胸部上。
腹部是昆虫的消化、排泄和繁殖器官所在的部位,其形态特征对昆虫分类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昆虫的体节是昆虫身体的基本单元,每个体节上都有一对附肢。
附肢是昆虫的运动器官,通常包括触角、口器和足。
触角是昆虫的感觉器官,可以用来感知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味等信息。
不同种类的昆虫触角的形态和数量也不尽相同,这也是昆虫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口器是昆虫的摄食器官,不同种类的昆虫的口器形态差异很大,有些昆虫的口器可以用来针刺、咬取或吸食不同类型的食物。
足是昆虫的运动器官,通常分为前、中、后三对。
不同种类的昆虫的足形态也存在差异,有些昆虫的足适应于跳跃,有些昆虫的足适应于攀爬。
昆虫的外部形态还包括其他一些特征,如翅膀、鳞片和颜色等。
翅膀是昆虫独特的特征之一,可以用来进行飞行。
不同种类的昆虫翅膀的形态和结构也存在差异,这对于昆虫分类和进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鳞片是昆虫体表的一种特化结构,可以起到保护和伪装的作用。
不同种类的昆虫体表鳞片的形态、颜色和分布也不尽相同,这些特征可以用来区分昆虫的种类。
颜色是昆虫外部形态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种类的昆虫体色鲜艳或暗淡,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环境适应有关。
昆虫形态学是研究昆虫外部形态结构的学科,通过对昆虫的体型、体节、附肢和触角等特征的研究,可以揭示昆虫的分类、进化以及生物学功能。
昆虫的形态学与解剖学特征
昆虫的形态学与解剖学特征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动物类群之一,其独特的形态学与解剖学特征使其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昆虫形态学与解剖学特征的主要内容。
一、昆虫的身体结构昆虫的身体通常由头部、胸部和腹部三个部分组成。
头部上有复眼、触角和口器;胸部上有三对足和两对翅(部分昆虫没有翅);腹部上有呼吸器官和生殖器官。
这种身体结构使得昆虫在飞行、觅食和繁殖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昆虫的外骨骼昆虫的外骨骼由硬蛋白质组成,具有保护内脏器官和提供运动支持的作用。
外骨骼还限制了昆虫体型的大小,使得其无法像脊椎动物一样长时间生活。
三、昆虫的触角昆虫的触角是其感知外界环境的主要器官之一。
触角上分布有感觉毛,能够感知气味、温度和物体的触感。
不同种类的昆虫触角形状和结构也存在差异,这与其生活习性和行为有关。
四、昆虫的口器昆虫的口器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种类的食性和取食方式,昆虫的口器可以分为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针吸式口器和舔吸式口器等。
这种多样性使得昆虫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资源。
五、昆虫的呼吸系统昆虫的呼吸系统是通过气管实现的。
气管从昆虫的体表延伸到各个组织和器官,通过气管分支可以将气体传输到细胞层面。
这种呼吸系统的特点使得昆虫具有高效的气体交换能力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六、昆虫的循环系统昆虫的循环系统是开放性的,血淋巴液在体腔内循环。
体腔内的血淋巴液通过心脏的收缩和体壁的运动进行循环。
这种循环系统虽然简单,但足够满足昆虫的生存需求。
七、昆虫的消化系统昆虫的消化系统由口器、食道、贮食器官、中肠和肛门等组成。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根据昆虫的食性和生活习性存在差异。
某些昆虫还具有共生细菌,能够协助其消化纤维素等难以消化的食物。
综上所述,昆虫的形态学与解剖学特征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昆虫的外骨骼、触角、口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器官和系统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具备独立生存和繁衍后代的能力。
对于人类而言,了解昆虫的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昆虫共存,并发挥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二昆虫外部形态和头胸腹部特征
2、了解昆虫胸足基础结构及类型。
❖
3、了解昆虫翅基础结构和类型
❖ 材料及用具:
❖ 蝗虫、蜜蜂、角蝉、螳螂、蝼蛄、蝴蝶、天牛、 苍蝇、麻皮蝽等液浸标本和相关玻片标本及图片;。
❖ 解剖镜、解剖针、扩充镜、镊子、蜡盘等。
二昆虫外部形态和头胸腹部特征
第5页
(一)具翅胸节背板
二昆虫外部形态和头胸腹部特征
第6页
二昆虫外部形态和头胸腹部特征
第2页
❖ 头部:是由4或6个体节愈合而成,头壳上已找 不到分节界限、头部着生有取食用口器和感觉 器官—眼和触角,所以头部是取食和感觉中心。
❖ 胸部:由三个体节组成,分别称前胸、中胸、 和后胸。中、后胸着生前翅和后翅,各节侧腹 面着生前足、中足和后足。
❖ 腹部:由8~11节组成,分节显著,节与节之间, 以节间膜连接;用镊子轻轻拉其腹末,能够伸 缩,在腹部末端着生有附肢演化来尾须和外生 殖器。在1-8腹节两侧各着生有一对气门。腹 部是消化、呼吸及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
二昆虫外部形态和头胸腹部特征
第11页
❖ 三、内容和方法: ❖ (一) 昆虫腹部普通结构: ❖ (二)昆虫腹部附肢──无翅亚纲成虫和有翅亚纲昆
虫幼虫期腹部附肢 ❖ (三)腹部外生殖器: 1、雌性外生殖器──产卵器
以蝗虫为例进行观察 蝉产卵器结构有何特点?注意产卵管鞘有何形成? 2、雄性外生殖器──交配器 观察蝗虫雄虫,用镊子轻轻拉下(或压下)下生殖 板,可见其褐色阳具呈钩状,无抱握器 四、作业: 绘雌性蝗虫腹部末端侧面图,并注明各个别名称。
二昆虫外部形态和头胸腹部特征
第12页
腹部是昆虫第三个体段,与胸部运动机械相配合;成
虫腹部没有用于行政附肢,与生殖相关附肢特化成外生殖 器——雄性抱握器和雌性产卵器;腹部包藏主要内脏器官, 所以腹部是昆虫活动和生殖中心。
昆虫学-形态:腹部
昆虫的 外部形态
Insect external morphology
16:45
第一章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四节 昆虫的腹部
一、腹部的基本构造
二、外生殖器
三、腹部的非生殖附肢
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
腹部(abdomen)的外部结构
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
雌虫腹部末端构造模式图
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
腹部的形状
昆虫的外生殖器
膜翅目昆虫的产卵器:
昆虫的外生殖器
膜翅目昆虫的产卵器:
昆虫的外生殖器
膜翅目昆虫的产卵器:
昆虫的外生殖器
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昆虫都无特化的产卵瓣,产卵器是由腹 部末端可以伸缩的几节变细形成,产卵时可伸出很长,称伪产卵 器。
双翅目昆虫的产卵器
昆虫的外生殖器
鳞翅目昆虫的产卵器:
昆虫的外生殖器
纺锤形、圆筒形、球形、扁平或细长等,类群间变化较大。
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
腹部的节数
昆虫腹部的原始节数为12节(11个体节和1个尾节),现代昆 虫腹部一般为9~11节。
1 2 3
原尾虫
青
蜂
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
腹部的变化
在膜翅目细腰亚目中,原始第1腹节并入胸部,成为胸部的一部分,
叫并胸腹节。
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
蜉蝣目稚虫、广翅目泥蛉 幼虫:气管鳃。 襀翅目、毛翅目和水生鞘 翅目昆虫的幼虫腹部也常 有附肢。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
陆生全变态昆虫幼虫的腹足
长翅目、鳞翅目和部分膜翅目昆虫幼虫的腹部具有用于行走的 附肢,称为腹足,呈筒状,构造简单,由亚基节、基节和趾组 成。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
鳞翅目幼虫的腹足与臀足:
昆虫形态学-胸部特征观察
7、半鞘翅(hemielytron,复hemielytra):又称半 翅,其基部革质,端部膜质;如大多数蝽类前翅。
8、鞘翅(elytron,复elytra):全部骨化,坚硬,主 要用于保护后翅与背部;如鞘翅目前翅。
9、棒翅(halter):称平衡棒,呈棍棒状,能起感觉与 平衡体躯的作用;如双翅目后翅,捻翅目前翅。与膜 翅同源,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变成膜翅,如果蝇的后 翅。为翅型名称统一而改称棒翅。
R1后的室为R1室;当某一翅脉消失,命名时应考虑已消失的 脉名,如R3消失,R2后的翅室叫R2+3室。 • 如小室极多,不一定每翅室都予以命名,如蜻蜒、脉翅类中 。此外,在蜂类中又有中室、盘室、缘室等。 翅痣(pterositma):一些昆虫翅两端部前缘具1深色斑。
翅 的 适 应 与 变 化
基节窝
昆虫的足
(股节)
螳螂的前足
基节
胸
足
的
基
本基 类节
型
变
化
蜜蜂前足
胫节
基跗节
跗节
腿节
蜜蜂后足
转节 基节
胸足的基本构造
着生在侧腹面基节臼(或称基节窝),与侧板的关节: 仅与侧板的侧基突相支接的单关节构造; 同时与侧基突和基前转片相支接的双关节构造
昆虫的胸腹部.ppt
㈡体壁的衍生物
衍生物:指由皮细胞和表皮发生特化构造
1.非细胞性突起:小刺、脊纹、翅面上的微毛 2.细胞性突起:单细胞(刚毛、毒毛、感觉毛、鳞
片);多细胞(刺、距)
总结
昆虫的体壁又称外骨骼,由外向里分为表 皮层、皮细胞层和底膜。其中皮细胞层具 有再生能力,可形成新的表皮;上表皮是 表皮的最外层,含有脂肪层、蜡层和护蜡 层,可阻止水溶性毒物入侵。要注意的是: 认识昆虫体壁特性的目的是设法打破其保 护性能,提高农药穿透体壁的能力,杀灭 害虫。
1.膜翅:蜂、蜻蜓 膜质,薄而透明,翅脉 明显
2.复翅:蝗虫(前)革质,不透明或半透明,有翅 脉
3.鞘翅——甲虫(前)角质,用于保护背部及后翅
4.半鞘翅——蝽(前)基半部革质或角质,端半部 为膜质有翅脉
七星瓢虫的前后翅及飞翔
5.鳞翅——蛾、蝶 膜质,密被鳞片 6.缨翅——蓟马 翅狭长,膜质,边缘着生细长缨毛 7.平衡棒――蝇(后)
昆虫的胸腹部.ppt
(一)基本结构
• 胸部由前胸、中胸和后胸3外体节组成 • 各胸节具足1对,分别称前足、中足、后足 • 中胸、后胸各具1对翅,分别称前翅、后翅
(二)胸足的构造和类型
1. 胸足的结构:成虫的胸足一般分6节.
2. 胸足的类型 原是
行走器官,由于适应生 活环境及方式不同而变
化。
(1)步行足——步行虫。 (2)跳跃足——蝗虫(后) (3)捕捉虫——螳螂(前) (4)开掘足——蝼蛄(前) (5)游泳足——龙虱 (6)抱握足——尤虱前足 吸盘状 (7)携粉足——蜜蜂(后 足)
昆虫的体壁又称外骨骼.体壁具有皮肤、外骨骼的双重作 用保持形体、防止水分蒸发和外物侵入。 • ㈠构造 由内向外 • 1.底膜:皮细胞层分泌.N.微气管 • 2.皮细胞层:单层,具再生能力。可形成新表皮,刚毛, 鳞片,刺距等 • 3.表皮层.由皮细胞向外分泌 • ⑴ 内表皮. Pr、几丁质 • ⑵ 外表皮.不超1um. • (3)上表皮:脂肪层.蜡层.护蜡层
昆虫的胸部全解课件
气管和气孔
气管
昆虫通过气管进行呼吸, 这些气管穿过胸壁并与外 界相通。
气孔
在昆虫的外表面,存在一 些气孔,这些气孔是气管 的开口,用于呼吸和交换 气体。
气孔的功能
气孔允许昆虫通过气管吸 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昆虫的胸部功能
03
飞行和运动
飞行
昆虫的胸部是主要的运动器官,具有 翅膀和飞行肌肉,能够进行飞行活动。
加强跨学科合作
未来的研究将需要生物学、生态学、医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合作,以解决昆虫胸部研究的重大 问题。
提高教育和公众意识
通过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昆虫胸部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的认识,促进社会对昆虫 研究的支持和理解。
参考文献
07
参考文献
Dubois, A., et al. (2004). "The Arthropoda."
昆虫性信息素
通过使用昆虫性信息素等化学物质干扰昆虫交配,减少繁殖数量。
生物农药
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农药控制有害昆虫的数量和繁殖。
在科学研究和教育中的价 值
生物学研究
01
昆虫作为生物学研究对象之一,对于理解生物学基本原理和机
制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和林业应用
02
昆虫在农业和林业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如蜜蜂授粉提高农作
昆虫的胸部全解课件
目录
• 昆虫的胸部概述 • 昆虫的胸部结构 • 昆虫的胸部功能 • 昆虫的胸部多样性 • 昆虫的胸部与人类的关系 • 昆虫的胸部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昆虫的胸部概述
01
胸部的结构和功能
01
昆虫的胸部是由三节组成的,每 节都包括背板、腹板和侧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有减少的趋势。
• 腹节有发达的背板和腹板,没有发达的侧板 • 节间膜、侧膜
成虫腹节均由次生分节形成,后一节的前缘套叠在 前一节的后缘内。 腹殖系统的体外部分,是用以交配、授精、产卵器官,主要 由腹部生殖节上的附肢特化而成。
趾钩: 鳞翅目幼虫腹足末端生有成排的小钩,称为趾钩,是幼虫 分类最常用的鉴别特征。
翅的放置: 平放于后翅之上 或作屋脊状斜覆背侧
平 展
竖 立
第三章 昆虫的腹部
体躯的第3个体段
消化、排泄、循环和生殖系统等主要内脏器官即位于腹腔 内,腹部后端还生有生殖附肢---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第一节 腹部的基本结构
一、形状:腹部多为纺锤形、圆筒形、球形、扁平或细长。
二、节数和分区
第二章
昆虫的胸部
运动与生殖的中心 胸部的分节
背板:前胸背板在各类昆虫中变异很大。
昆虫的足
一、结构:基节窝 成虫的胸足常分为6节
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
爪间突、爪垫、 爪垫、中垫
二、类型 步行足、跳跃足、开掘足、捕捉足、携粉足、游泳足、 抱握足、攀缘足
翅:觅食、求偶、寻找产卵和越冬越夏场所以及逃避敌害
第三节 腹部的其它附属器官
一、尾 须 由第11腹节附肢演化而成的l对须状外突物,形状变化较大 尾须上生有许多感觉毛,具有感觉作用。
幼虫的腹足 如蜉蝣目的稚虫,在第1-7腹节有成对的气管鳃,它 是由各节的附肢演化而成的。
鳞翅目幼虫通常有5对腹足,着生在第3 - 6和第10腹节上。 第10腹节的腹足又称为臀足。 膜翅目叶蜂类幼虫的腹足为6 - 8对,有的可多达10对。
• 翅脉: 翅面在有气管的部位加厚,就形成了昆虫的翅脉。 翅脉的主要作用是加固翅膜。 • 脉序或脉相:翅脉分支与排列形式。 • 早在1898年美国昆虫学家Comstock和Needham将昆虫的脉 序归纳成假想的原始脉序,这一命名系统被称为康—尼脉系 (Comstock—Needham system)。
一、翅的起源和发生 侧背板翅源说、气管鳃翅源说和侧板翅源说。
二、翅的基本构造
昆虫的翅通常呈三角形,具有3边和3角。 前缘、内缘外缘; 肩角 、顶角、臀角。 基褶、臀褶、轭褶;臀前区、臀区 、轭区。
翅的类型:主要作用是飞行,一般为膜质。
• 膜翅、复翅、鞘翅、半翅鞘、鳞翅、毛翅、缨翅、平衡棒、 拟平衡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