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经典文献之十六——创新规则
管理决策的创新原则
管理决策的创新原则在当今快节奏的商业环境下,管理决策的质量和速度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的管理决策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企业的需求。
因此,管理决策的创新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管理决策的创新原则,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现代商业环境。
1. 数据驱动决策数据驱动决策是管理决策创新的重要原则之一。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利用海量数据来进行决策分析和预测。
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企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和消费者行为,从而制定更有效的管理决策。
2. 快速迭代和敏捷决策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下,企业需要能够快速做出决策并不断调整策略。
敏捷决策是管理决策创新的关键原则之一。
通过采用快速迭代的方法,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制定出初步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调整,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3. 多元化思维和团队合作在管理决策过程中,多元化思维和团队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背景、经验和专业领域的人员能够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观点,帮助企业更全面地考虑问题和做出决策。
4. 风险管理和决策后果评估在制定管理决策时,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可能的风险和后果。
风险管理和决策后果评估是管理决策创新的重要原则之一。
通过对潜在风险和后果的评估,企业可以更好地衡量决策的风险和利益,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提高决策的成功率。
5. 创新思维和持续学习管理决策的创新需要领导者和团队具备创新思维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学习,以适应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领导者需要鼓励团队持续学习和思考,创造开放的创新文化,从而促进管理决策的创新和成功。
总的来说,管理决策的创新是现代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快速迭代和敏捷决策、多元化思维和团队合作、风险管理和决策后果评估以及创新思维和持续学习,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制定更有效的管理决策,实现业务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创新管理规程
创新管理规程一、引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而良好的创新管理规程是推动创新的基础和保障。
本文将详细阐述一套创新管理规程,以指导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提高创新效率与成果。
二、创新意识培养1. 推崇创新文化企业应树立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倡导员工敢于提出创新思想和观点,并营造容错的工作环境。
2. 培养创新思维通过组织创新培训、设立创新实践项目等方式,引导员工形成开拓进取、勇于突破的创新思维。
三、创新管理流程1. 创新项目筛选设立专门的创新项目分析小组,定期对提出的创新项目进行评估,选择具备市场前景、技术可行性和资源可支持的项目。
2. 创新项目立项针对选定的创新项目,制定详细计划,明确项目目标、时间计划和资源安排,并成立项目团队负责执行。
3. 创新项目推进项目团队应按照计划推进各项任务,确保项目进展符合期望,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和风险。
4. 创新成果评估在项目完成后,进行创新成果评估,通过市场调研、用户反馈等方式,对创新成果进行验证,以评估其商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四、创新资源保障1. 人才培养与引进企业应加强创新人才培养,通过培训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创新人才加入,并注重知识的保护和交流。
2. 技术研发投入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建立科研基地或合作机构,与高校、研究院所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享最新技术和研究成果。
3. 资金支持和管理设立创新基金,专项用于支持创新项目的研发和推广,同时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与合规。
五、创新成果应用与转化1. 推广与应用对于具备商业价值的创新成果,进行市场推广和应用,结合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推广策略和销售计划,实现商业化落地。
2. 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及时申请专利、商标等,维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合法权益。
六、创新绩效评估建立创新绩效评估体系,以量化的方式评估创新项目的实施效果、创新成果的商业价值,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和改进方向。
创新管理规定
创新管理规定1. 目的本文档旨在制定创新管理的具体规定,以促进公司内部的创新活动,提高创新成果的产出和利用效果。
2. 定义2.1 创新:指在现有的知识、技术、经验基础上,通过引入新思想、新方法,创造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流程等。
2.2 创新管理:指对创新活动进行组织、协调、推动和评估的管理行为和体系。
3. 创新管理原则3.1 开放和包容:鼓励员工主动提出新观点和创新想法,对各种创新形式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3.2 鼓励与奖励:对于那些具有创新思维和行动的员工,应给予适当的激励和奖励,以鼓励更多的创新活动。
3.3 跨部门合作:鼓励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跨领域的合作共享资源和知识,促进创新的产生和发展。
3.4 研究与反馈:建立研究型组织和创新的研究机制,及时总结和借鉴创新经验,并对创新的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4. 创新项目流程4.1 创意收集:设立创新意见箱、创新交流平台等形式,收集员工的创新想法和意见。
4.2 评估和筛选:对收集到的创意进行评估和筛选,确定具备进一步开发和实施价值的创新项目。
4.3 资源分配:根据创新项目的优先级和需求,合理分配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4.4 实施和管理:组建创新项目团队,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管理,确保项目按时、按质量要求完成。
4.5 成果评估:对创新项目的成果进行评估,包括技术效果、经济效益和市场反应等方面的评估。
4.6 创新共享:将创新项目的成果进行广泛共享,促进创新成果的交流和应用。
5. 创新管理责任5.1 高层领导:负责制定创新管理的整体策略和目标,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组织氛围。
5.2 创新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创新管理的具体规定和操作流程,组织和推动创新项目的实施。
5.3 部门经理:负责在本部门范围内组织和推动创新活动,并协调跨部门的创新合作。
5.4 员工:积极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提出创新想法和意见,推动创新项目的实施。
6. 创新成果保护6.1 保密措施:针对创新活动涉及到的专有技术和商业机密,建立保密制度和控制措施。
创新管理规定
创新管理规定一、背景介绍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企业如何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管理成为重要的策略之一。
本文旨在制定创新管理规定,为企业提供实施创新管理的基本准则和步骤。
二、创新管理的重要性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通过创新管理,企业可以加强内部的研发能力和创新意识,建立创新驱动的企业文化,实现跨部门合作和知识共享,推动组织持续创新。
三、创新管理规定的制定原则为了确保创新管理规定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以下是制定该规定时需要考虑的原则:1. 综合性原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环境的各种因素,创新管理规定需要全面反映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价值观。
2. 灵活性原则:创新管理规定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
3. 参与性原则:制定创新管理规定时,应该广泛征求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以形成共识。
4. 持续性原则:创新管理规定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性的项目。
四、创新管理规定的内容1. 创新策略:明确企业的创新目标、方向和战略重点,例如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
2. 创新流程:建立全面的创新管理流程,包括创意收集、评估、开发、测试和推广等各个环节,并制定相应的指标和评估方法。
3. 创新文化:营造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激励和奖励创新行为,并积极推动组织学习和知识分享。
4. 创新团队:建立跨部门的创新团队,汇集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共同解决问题和推动创新。
5. 创新资源:提供必要的创新资源,包括资金、技术支持、培训等,以支持创新活动的开展。
6. 创新评估和监控:建立创新项目评估和监控机制,定期评估创新成果的贡献和效果,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创新管理策略。
7. 创新保护: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确保企业的创新成果得到合法的保护和运用。
五、创新管理规定的实施步骤1. 确定创新管理团队:由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创新顾问组和创新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创新管理规定。
《管理学》第十六章习题与详解
《管理学》第十六章习题与详解管理学习题与详解第十六章管理的创新职能1.何谓创新,创新与维持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有何联系和区别?答:(1)创新的含义创新首先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
创新工作作为管理的职能表现在它本身就是管理工作的一个环节,它对于任何组织来说都是一种重要的活动;创新工作也和其他管理职能一样,有其内在逻辑性,建构在其逻辑性基础上的工作原则,可以使得创新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创新工作是管理过程的重要一环,是重要的管理活动,具有逻辑的结构。
(2)创新和维持的联系和区别维持是保证系统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手段,也是系统中大部分管理人员,特别是中层和基层的管理人员要花大部分精力从事的工作。
管理的维持职能是要严格地按预定的规划来监视和修正系统的运行,尽力避免各子系统之间的摩擦,或减少因摩擦而产生的结构内耗,以保持系统的有序性。
仅有维持是不够的。
为适应系统内外变化而进行的局部和全局的调整,便是管理的创新职能。
由于社会的需要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向系统供应的资源在数量和种类上也在不断改变,系统如果不能适应这些变化,以新的方式提供新的贡献,则可能被社会所淘汰。
系统不断改变或调整,取得和组合资源的方式、方向和结果,向社会提供新的贡献,这正是创新的主要内涵和作用。
作为管理的两个基本职能,维持与创新对系统的生存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
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发展,而维持则是创新的逻辑延续;维持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而创新则是为更高层次的维持提供依托和框架。
任何管理工作,都应围绕着系统运转的维持和创新而展开。
只有创新没有维持,系统会呈现无时无刻无所不变的无序的混乱状态,而只有维持没有创新,系统就会缺乏活力,适应不了任何外界变化,最终会被环境淘汰。
卓越的管理是实现维持与创新最优组合的管理。
2.组织变革与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阻滞因素?如何克服这些阻滞因素?答:(1)组织变革和创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障碍,组织中对于创新的抵触力来自于复杂的系统因素:①组织的文化。
周三多《管理学》第六篇创新
流程再造(BPR)的基本观念
根本目标:追求在既定组织目标与组织文化、 工艺技术和管理风格下的组织的效率
BPR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BPR的根本目标是建立顾客满意的工作流程 BPR追求实现目标、技术和人的动态平衡
提出构想 迅速行动 坚持不懈
三、(二)领导创新(科特)
1. 树立紧迫感 2. 建立强有力的领导联盟 3. 构建愿景规划 4. 沟通创新愿景 5. 广泛的授权运动 6. 夺取短期胜利 7. 巩固已有成果,深化创新 8. 将创新成果制度化
三、(三)创新管理的技能
1. 正确理解和扮演“管理者”的角色 2. 创造促进创新的组织氛围 3. 制定有弹性的计划 4. 正确地对待失败 5. 建立合理的奖酬制度 ① 注意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结合 ② 奖励不能视作“不犯错误的报酬”,而应是对特殊贡
二、技术创新的源泉
1. 意外的成功或失败 2. 企业内外的不协调 3. 过程改进的需要 4. 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5. 人口结构的变化 6. 观念的改变 7. 新知识的产生
三、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
(一)创新基础的选择:要解决在何种层次组织创 新的问题,即是进行基础研究还是应用性研究
(二)创新对象的选择:材料、产品、工艺、手段 (三)创新水平的选择:是“先发制人”,还是
企业制度的功能: 导向功能:引导经营方向的选择,引导资源的配置和使用 激励功能:诱导各类参加者提供符合企业要求的贡献 协调功能:通过制度安排,使各类参与者在企业经营的不同
时空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
企业制度分类的线索
企业制度分类的参与者因子 劳动与劳动者 资本与资本供应者 知识与经营者 企业制度分类的关系因子
创新16法则范文
创新16法则范文创新是指在解决问题或满足需求时,采用独特的思维方式,产生新的创造性想法和新的方法。
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遵循一些原则或法则,以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16个常用的创新法则,并且针对每个法则进行探讨。
1. 刨根问底法则(Root Cause Rule)创新不仅仅是在表层上追求解决问题,更要深入寻找问题的根源。
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创新。
2. 多角度思考法则(Multi-perspective Rule)创新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观察问题和需求。
多角度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多种可能性,并找到创新的方向。
3. 借力法则(Leverage Rule)创新不一定要从零开始,可以借鉴已有的经验、知识和资源。
借力可以加速创新的过程,同时也可以降低风险。
4. 小步快走法则(Small Steps Rule)创新并不一定是一次大的突破,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小的创新步骤来实现目标。
小步快走可以降低创新的风险,同时也可以加快创新的节奏。
5. 多样化法则(Diversity Rule)创新需要有多样化的团队成员,这样可以获得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多样化可以带来更广泛的创新思路和更好的创新结果。
6. 跳出思维框架法则(Out of the Box Rule)创新需要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不受限于已有的观念和规则。
跳出思维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打破固有思维定势,发现新的创新空间。
7. 用户导向法则(User-centric Rule)创新应该以用户需求和体验为中心,从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解决方案。
只有满足用户的需求,才能实现真正有价值的创新。
8. 敢于失败法则(Dare to Fail Rule)创新过程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失败并不意味着创新终止。
敢于失败可以帮助我们吸取教训,不断迭代和改进。
9. 交叉融合法则(Cross-pollination Rule)创新需要从不同领域或行业中借鉴和融合,通过将不相关的元素结合在一起,产生新的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管理创新:管理创新的原则和方法》
《管理创新:管理创新的原则和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创新已经成为各大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为了实现管理创新,我们必须掌握一些管理创新的原则和方法。
本文将从管理创新的概念出发,探讨管理创新的原则和方法,以期为企业创新提供参考。
一、管理创新的概念管理创新是指在组织的管理过程中进行的创新。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的绩效,增加组织的竞争力。
管理创新有时也被称作管理革新或管理创造。
它包括了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创新。
在管理理念方面,主要是通过创新管理思维,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观念,研发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以适应变化多端的经济环境。
在管理方法方面,主要是通过创新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
二、管理创新的原则1、创新思维原则创新思维是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拥有创新思维,才能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创新。
创新思维需要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想、敢于尝试和勇于冒险的精神。
通过开展有关“管理创新”的研究活动,可以培养创新思维。
2、实用原则管理创新的目的是提高组织的绩效,实用是管理创新的关键原则。
实用原则要求管理创新必须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到对组织最为有利的方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提高组织的绩效。
3、团队合作原则管理创新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团队的事情。
团队合作原则要求我们在管理创新的过程中注重协作,借助团队智慧,分享经验,最终实现管理创新的目标。
4、变革原则管理创新需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重建新的理念与观念,才能实现创新的目标。
变革原则要求管理者在推动管理创新的过程中不害怕变革,要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三、管理创新的方法1、提高组织的学习力组织学习是指各级组织学习知识、技能和经验,快速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提高组织的学习力,需要企业发展以学习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通过学习和研究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打造一个“学习型组织”。
2、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人才是管理创新的核心,通过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在员工学习和创新方面给予支持和激励,提高员工的绩效。
管理学原理 第十六章 组织创新
16.2.2 业务流程重组的关键成功因素
16.2.3 业务流程重组融合的趋势
16.2.1 业务流程重组的特征和作用
1. 业务流程的特征
(1) 本性的改变。
(2) 基于流程的组织形式 (3) 具有潜在的利益。 (4) 面向顾客 (5) 信息技术担任重要角色。
(6) 高风险性。
第十六章、组织创新
主 讲:
结构简明与体系完整相结合 传统知识与现代理论相结合 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相结合
第16章
组织创新
16.1组织创新 16.2业务流程重组 16.3 学习型组织
结构简明与体系完整相结合 传统知识与现代理论相结合 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相结合
教学要求
了解组织创新的涵义和基本原则、组织 创新的影响因素、作用和内容 ; 理解业务流程重组的作用、业务流程重 组的关键成功因素 ; 理解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和特征、学习型 组织的策划
2)分权制 首先,我国企业面临着规模扩大、市场竞争加 剧、竞争核心环节向研发和营销转移、环境动荡 性增加以及人员成长需求增强等趋势 相对与西方企业而言,我国企业的分权基础能 力普遍较弱,这是造成我国企业实施分权代价过 高的根本原因。
16.2业务流程重组
16.2.1 业务流程重组的特征和作用
购进面料 发工厂生产 收购服装 出口
由于服装的规格、品种、式样多,每笔合同有节余导致库存积压 面料达到6000万元。 公司与生产厂 订合同 生产厂 自行购布 按合同收购 服装出口
再造后节省仓储费用,退货率降低,质量提高,双方风险共担。
3、流程再造的作用与意义:
• (1)提高顾客满意度。再造是为了适应变化, 但其直接驱动力量是更好更快地满足顾客需求。 •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时间”成了稀缺资源,节 省时间、快速服务成为企业争取客户的有效手段。
第十六章 创新管理
二、技术创新的相近概念
1)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
技术进步是指技术所涵盖的各种形式知识的积累与改进。技 术进步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技术转移 与引进。 技术创新是“生产函数的移动”,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 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作用催生的产 物。 目前在科技创新体系还更多的注重技术进步,对面向用户的 应用创新较少给予关注。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实用性和推广性 差等很多科技管理体系的弊病都与此相关,技术发展与用户需求 对接出现了问题,造成技术进步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脱节。
二、技术创新的相近概念
3)技术创新与模仿、扩散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 模仿是指企业仿制生产创新者的产品。模仿是创新 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模仿不只是简单地仿制,它包 含着渐进的创新、对原设计的不断改进。 扩散是指创新的成果被其他企业通过合法手段采用 的过程。创新的潜在效应一般通过扩散逐渐得以发挥。 正是因为模仿、扩散,创新才引起产业结构的改变。
二、技术创新的相近概念
2)技术创新也不同于研究开发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研究开发定义为: “研究和实验开发是在一个系统的基础上的创造性工 作,其目的在于丰富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库, 并利用这一知识进行新的发明。” 研究开发是创新的前期阶段,是创新的投入,创新 成功的物质基础和科学基础。
一、创新概述
创新: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不断拓展对客 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 的活动。 具体讲,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 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 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
二、创新的内容
理论创新 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 其他创新
三、创新的主体
创新管理规定
创新管理规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管理规定至关重要。
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因此,制定一套适应时代需求、鼓励创新的管理规定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创新管理规定的意义在于为企业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氛围和环境,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通过合理的规定,可以有效地整合资源,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风险,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首先,创新管理规定应明确创新的目标和方向。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战略规划和市场需求,确定创新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这既能避免创新的盲目性,又能使创新成果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例如,一家科技公司可以将研发新型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创新的主要方向,而一家制造业企业可能侧重于生产工艺的创新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其次,要建立开放的创新平台和沟通机制。
鼓励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打破信息壁垒。
可以通过定期的创新研讨会、跨部门项目组等形式,促进不同思维的碰撞和融合。
同时,企业还应积极与外部合作伙伴、客户、科研机构等进行交流合作,获取更多的创新灵感和资源。
在人员管理方面,创新管理规定应注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激励。
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知识水平。
设立创新奖励机制,对有突出创新成果的个人或团队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
例如,给予创新项目的核心成员晋升机会、高额奖金或者荣誉称号等。
资源配置也是创新管理规定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分配资金、技术、设备等资源,确保创新项目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持。
同时,要建立灵活的资源调整机制,根据项目的进展和需求及时调整资源配置,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创新管理规定还应注重风险管理。
创新活动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企业需要建立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
在项目启动前,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密切关注风险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管理学》16创新
二、创新和维持的关系
1. 2.
3.
维持是保证系统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手段 任何社会系统都是一个由众多要素构成的 开放的、动态的、非平衡的系统 系统的社会存在是以社会的接受为前提的
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发展,而维持是创 新的逻辑延续; 维持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而创新是 为更高层次的维持提供依托和框架。
目标创新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 环境创新
创新的类以及创新对系统的影 响程度来考察,可分为局部创新和整体 创新。 2.从创新与环境的关系来分析.可分 为消极防御型创新与积极攻击型创新。 3.从创新发生的时期来看,可分为系 统初建期的创新和运行中的创新。 4.从创新的组织程度上看,可分为自 发创新与有组织的创新。
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第十六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创新及其作用
创新:创新首先是一种思想以及在这种 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种原则以及在 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 一种基本职能。 管理内容的核心就是:维持与创新。
创新的源泉
一、意外的成功或失败 二、企业内外的不协调 三、过程改进的需要 四、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五、人口结构的变化 六、观念的改变 七、新知识的产生
管理制度创新规定
管理制度创新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管理体制创新,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企业职工,包括领导、中层管理人员、普通职工等。
第三条制度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企业应当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第四条企业应当积极倡导员工参与管理制度改革,形成共同的管理理念和文化。
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管理制度创新机制,不断调整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促进行业内部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六条企业应当加强对管理制度创新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职工对管理制度改革的认知和理解。
第七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于管理制度创新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要给予相应的惩罚。
第八条企业应当建立监督管理制度创新的机制,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和落实。
第二章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第九条立足企业实际,符合公司的发展需求和战略目标。
第十条科学合理,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一条尊重员工的参与和创新,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十二条健全的评估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十三条适度的保守和激进,避免盲目跟风和一刀切。
第十四条开放包容,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及时调整和改进。
第三章管理制度创新的具体要求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和绩效评价的公正性。
第十六条企业应当建立灵活的组织架构,促进信息和资源的充分交流和共享。
第十七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用人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等。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促进上下级、部门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
第十九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风险的识别和管控。
第二十条企业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第四章管理制度创新的保障措施第二十一条企业应当加强对管理制度创新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职工对管理制度改革的认知和理解。
第二十二条企业应当加强组织引导,建立制度创新项目推进小组,全力支持制度创新工作。
创新管理规定
创新管理规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并持续发展,创新管理规定至关重要。
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已经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内部发展的要求,因此,创新管理规定成为了企业寻求突破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创新管理规定并非简单地对现有规定进行小修小补,而是要从根本上重新审视和构建一套符合企业战略目标和发展需求的全新体系。
这意味着要打破旧有的思维定式和管理模式,引入新的理念、方法和流程。
首先,创新管理规定需要建立一个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在企业内部,要让员工们明白创新不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而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这就需要领导者以身作则,积极倡导创新思维,并对创新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
同时,要营造一个包容失败的环境,让员工们敢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不必因为害怕失败而裹足不前。
其次,在制定创新管理规定时,要充分考虑市场的动态变化和客户的需求。
过去,企业可能更多地关注内部的生产和运营流程,而忽视了市场的反馈。
如今,应当建立起一套灵敏的市场监测机制,及时捕捉市场的变化和趋势,将这些信息快速转化为管理规定的调整和优化。
例如,如果市场对某一类产品的需求出现了新的特点,企业的管理规定就应当迅速做出反应,调整生产计划、质量控制标准以及营销策略等。
再者,创新管理规定需要注重团队的协作和知识共享。
在一个企业中,不同部门和岗位的员工都有着独特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激发更多的创新灵感。
比如,定期组织跨部门的研讨会,让员工们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和创新想法,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知识共享平台,让员工们能够方便地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提高创新的效率和质量。
另外,创新管理规定还应当关注人力资源的管理。
人才是创新的源泉,企业要吸引和留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需要制定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政策。
这包括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丰富的培训机会等。
创新原则的名词解释内容
创新原则的名词解释|内容创新原则的名词解释:管理的创新原则是权变管理原理最有效的体现。
一个企业要创新的时候,只有完成了技术的创新,产品的创新,管理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更多的所谓管理机制的改革是所有创新的基础,同时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一个企业最高层级的创新。
企业首先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最后是管理的创新,这样的话,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逐步的提升。
只有核心竞争力提升了,企业才能做得更好。
创新原则的内容:系统在运行中的创新,涉及到许多方面。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从社会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企业系统为例来介绍创新原则的内容。
(一)产品创新产品创新就是研究开发和生产出更好的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使其性能更好,外观更美,使用更便捷、更安全,总费用更低,更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因为产品是满足社会需要,参与竞争,直接体现企业价值的东西,因而这是企业创新的主要任务。
产品创新可在3个层面上实现:1、开发出具有新功能的产品。
例如,三九集团开发出999健康煲,用于家庭煎药,有文火、武火、文武火三档选择,有药液循环系统、回流系统、蒸汽回流系统、时限报警、水位报警等功能,保证药效稳定,操作安全方便,大受市场欢迎。
2、产品结构方面的改进。
例如,使产品轻、巧、小、薄,携带和使用方便,节省材料、降低能耗。
电子记事本、摄像机、手提电脑、超薄洗衣机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3、外观方面的改进。
例如,服装款式及色彩的改变都可以使顾客需求得到新的满足,从面增加销售收入; 苹果电脑一度依靠推出彩壳流线型PC机,而显著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指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或新的原料生产产品,以达到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保护环境或使生产过程更加安全和省力。
技术创新可在4个层面上实现:1、工艺路线的革新,这是生产方式思路的改变。
例如,用精密铸造、精密锻造、粉末冶金代替金属切削生产复杂的机械零件,可大大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
创新管理规定
创新管理规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管理规定至关重要。
创新管理规定并非简单地对现有规则进行修修补补,而是要从根本上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以全新的视角和理念来制定适应时代发展的规则体系。
传统的管理规定往往注重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强调层级分明的组织结构和严格的控制机制。
这种模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企业的稳定运行。
然而,随着市场的快速变化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传统管理规定的局限性逐渐显现。
它可能导致企业反应迟缓,无法及时捕捉市场机遇,员工的创新积极性也受到抑制。
创新管理规定首先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这意味着企业要摒弃那种害怕失败、惩罚错误的观念,转而倡导一种勇于尝试、宽容失败的价值观。
当员工明白他们的创新努力即使失败也不会受到过度指责时,他们更有可能主动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比如,设立专门的创新奖励机制,对那些为企业带来创新成果的团队或个人给予丰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让创新者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
在组织结构方面,创新管理规定要求打破传统的层级壁垒,建立更加灵活、扁平化的架构。
减少繁琐的审批流程,赋予基层员工更多的决策权和自主权,使他们能够迅速响应市场变化,做出及时的决策。
同时,加强跨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促进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交流融合,激发创新的火花。
例如,可以组建临时的跨部门项目团队,针对特定的创新任务集中攻关,提高创新效率。
资源配置也是创新管理规定的关键环节。
企业需要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向创新项目倾斜。
这包括招聘具有创新能力和思维的人才,投入足够的研发资金,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实验条件等。
此外,还应建立有效的资源评估和调整机制,根据创新项目的进展和市场需求动态调整资源配置,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
创新管理规定还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果往往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和权益分配,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创新管理规定
创新管理规定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制定和执行一套创新管理规定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创新管理规定的制定、内容和执行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创新活动。
一、制定创新管理规定的意义创新管理规定是指明企业关于创新活动的管理方式和要求的文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明确创新的重要性:制定创新管理规定能够将创新置于企业战略的核心位置,提高各级管理者对创新的重视程度。
2.规范创新活动:通过规定创新流程、制定创新标准等,能够规范创新活动,提高创新效率和质量。
3.激励创新意识:创新管理规定可激励员工参与创新活动,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
二、创新管理规定的内容创新管理规定的内容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流程:明确创新需求收集、创意生成、创新筛选、创新实施、创新评估等环节的流程和相关要求。
2.创新标准:制定创新成果评估标准,明确对创新的期望和要求,为创新活动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3.创新资源配置:明确企业将投入到创新活动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管理。
4.创新团队建设:规定创新团队的组建机制、角色和职责,促进跨部门协作和知识共享。
5.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如奖励制度、晋升通道等,激发员工对创新的积极参与和投入。
三、创新管理规定的执行创新管理规定的制定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将规定落实到实际的创新活动中。
以下是创新管理规定的执行步骤:1.宣传和培训:将创新管理规定的内容和重要性向全体员工进行宣传,开展相关培训,确保员工理解和支持规定。
2.流程管理:建立创新活动的跟踪和监控机制,对创新流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绩效评估:建立创新绩效评估体系,对创新活动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和激励。
4.经验分享:鼓励和组织创新团队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学习,形成创新的良好氛围和文化。
5.持续改进:根据创新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进行规定的修订和更新,不断提升创新管理水平。
创新管理规定
创新管理规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已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为了有效管理企业的创新活动,许多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创新管理规定。
本文将探讨创新管理规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和实施这些规定。
一、创新管理规定的重要性创新管理规定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创新管理规定提供了一个框架,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创新活动。
例如,规定可以明确创新项目的申请和评估流程,确保项目能够得到适当的资源支持。
此外,规定还可以制定创新过程的指导原则和标准,确保创新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价值观。
其次,创新管理规定有助于激发和保护创新活动。
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和风险。
管理规定可以明确创新项目的所有权、知识产权和报酬机制,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动力和保护,以促进创新活动的持续进行。
最后,创新管理规定有助于改进创新绩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企业需要追踪和评估创新项目的绩效,并及时提供反馈和调整措施。
规定可以明确绩效评估的指标和方法,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和反馈机制,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创新项目的进展和效果,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二、制定创新管理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创新管理规定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规定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创新需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契合,规定应明确创新的重点领域和目标,确保创新活动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
其次,规定应该灵活适应不同的创新活动。
不同的创新项目可能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规定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创新活动,避免过度规范化和创新的阻碍。
再次,规定应鼓励多元化的创新方法。
创新的方式和方法有多种多样,规定应该鼓励员工使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来进行创新,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鼓励跨部门和团队之间的合作和共享。
最后,规定应注重监督和反馈机制。
创新管理规定不仅应包括创新活动的支持和激励机制,还应建立相应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为绩效评估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三、创新管理规定的实施步骤实施创新管理规定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
创新管理制度原则
创新管理制度原则1. 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因此为了激励员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
包括奖励机制、激励计划等等,通过资金和名誉双重激励,鼓励员工提出创新建议、开发新产品、提出新的经营理念等。
同时,建立专门的激励评定机制和激励专家组,提高激励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2. 开放的创新环境创新需要开放的环境和氛围,因此企业需要建立鼓励思想碰撞、多元化观点的开放式创新环境。
包括开展内部创新大赛、创新讲座、创新活动等,鼓励员工分享创新成果和思路,提高员工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同时,打破部门壁垒,鼓励员工跨部门合作和跨领域创新,推动企业不同领域的资源整合和创新共享。
3. 灵活的创新组织架构创新需要灵活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因此需要建立能够适应变化和快速响应的创新组织架构。
包括建立创新项目组织架构、设立创新孵化器等,推动企业管理体系向扁平、灵活化转型,加速决策和执行速度,提高创新实施的效率和质量。
4. 鼓励失败的创新文化创新是需要尝试和冒险的,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包括鼓励员工敢于创新和尝试,能够接受失败并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尊重和保护创新者的尝试权,推动企业创新实践的风险投入和创新实验的多样性。
5. 强化创新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创新管理需要科技支撑,因此企业需要借助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强化创新管理。
包括建立创新管理信息化系统、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在创新流程管理、团队协同、成果评估等方面提高效率和质量,辅助企业更好地洞察市场趋势和技术变化,推动企业创新战略的优化和调整。
6. 持续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是一种能力,企业需要持续培养和提升创新能力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持续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建立专门的创新学习平台、导师制度、创新培训计划等,从源头上提高员工的创新素质和能力,推动企业创新文化的深入和持续。
以上便是我对创新管理制度的一些原则设计构想,希望能够对组织创新发展有所启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规则*彼得·德鲁克【作者简介】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1909-2005),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
自1971年起,一直任教于克莱蒙特大学的彼德·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
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2002年6月20日,成为当年的美国“总统自由勋章”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他的著作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传播到130多个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管最近有许多关于企业家特质的讨论,但我过去30年的职业生涯中所接触的企业家中很少有人具有这种特质。
我认识的许多人——销售人员、外科医生、杂志编辑、学者、甚至音乐家——确实具备这些特质,但他们却同“企业家”毫不沾边。
我所遇见的成功企业家的共同特点不是一种特质,而是一种对创新的系统实践的使命感。
无论是在现有企业,公共服务机构,还是由一个长期呆在厨房不见外人的新手所创办的企业中,创新都是创业精神的特殊标志。
它是一种企业家创造新的财富生产资源的方式,也是企业家发挥现有资源潜力创造财富的方式。
今天,还没有一个关于创业的明确定义。
一些人用这个词泛指小企业;另一些人,则用来指所有的新企业。
然而,事实上,许多成熟企业从事高度成功的创业活动。
这时,创业这个词不是指企业的规模或者历史,而是指某种类型的活动。
这种活动的中心内容是创新:创造有目的的、聚焦于企业经济或社会潜力变化的努力。
创新的源泉当然,有些创新是来自于天才的灵感。
然而,多数创新,特别是成功的创新来自于对创新机会有意识和有目的地搜寻,这些机会往往很少。
在企业或产业内存在四种这样的机会领域:●出乎意料的情况●不一致●过程需要●产业或市场变化公司外的社会和智力环境还有另外三个机会来源:●人口变迁*原文发表于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1985: 67-72. 本文由彭学兵翻译,梁欣如校对。
——编者注●认识的变化●新知识确实,尽管这些创新来源在风险程度、困难程度及复杂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它们也可能有重叠。
在某个特定时间,创新的潜力可能不只在一个领域,但这些来源解释了大多数创新机会。
出乎意料的情况先来看看最容易、最简单的创新机会来源:出乎意料。
20世纪30年代早期,IBM开发了第一台现代会计计算机,这是为银行设计的,但1933年,银行没有购买新设备。
是什么挽救了这家公司——按照公司创始人及长期担任公司总裁的Thomas Watson先生经常讲叙的——是它利用了出乎意料的成功:当时纽约公共图书馆想买一台计算机。
与银行不同,在新政时期,图书馆有钱。
Watson卖了一百多台计算机给图书馆,否则这些计算机将一台也无法卖出去。
15年以后,当每个人都相信计算机是为高度发达的科学研究而设计的时候,出人意料的是,商业企业对可以处理工资表的计算机产生了兴趣。
拥有最先进的计算机的Univac却蔑视企业应用计算机。
但IBM立刻意识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成功机会,它对Univac用于处理工资这种普通应用的计算机进行了重新设计。
不到五年时间,IBM就成了计算机产业中的领导者,并且将这一地位保持至今。
意外的失败可能也是重要的创新机会来源。
人人都知道,福特汽车公司的Edsel车型是汽车工业史上最大的新汽车失败案,但似乎很少人知道,Edsel的失败为以后公司一系列成功奠定了基础。
福特对Edsel作了美国汽车史上最仔细的设计,目的是给公司装备全品种的生产线来与通用汽车公司竞争。
但尽管经过全盘计划,进行市场研究和认真的设计,这一车型还是以惨败告终。
然而,福特意识到,汽车市场发生了某些变化,它颠覆了通用和其他人设计和营销汽车中的一些基本假设。
突然之间,市场细分不再主要根据收入,而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生活方式”。
福特立刻作出反应,推出野马(Mustan)和雷鸟(Thunderbird)——这两款汽车给公司一种独特个性,并重新确立了福特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
出乎意料的成功和失败之所以能成为创新机会的丰富源泉,是因为大多数公司采取拒绝、忽视甚至厌弃的态度。
德国科学家1906年合成了第一种不使人上瘾的麻醉剂——奴佛卡因(novocaine),他们打算将其用在像截肢这样重要的外科手术中。
然而在这种手术中外科医生宁愿使用全身麻醉术,今天也仍然如此。
相反,奴佛卡因在牙科医生中找到了一个现成的应用。
其发明者将余生花在去一个个牙科学校进行演讲,目的是阻止牙科医生将他获诺贝尔奖的发明误用到并非他本意的地方。
这真是一个讽刺,但它说明管理者面对出乎意料的情况时经常采取的态度:“不应该是这样的”。
公司里的报告制度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反应,因为它们将人们的注意力从未预料到的可能性上转移开了。
典型的月报和季报在首页都会列出一系列问题,说明结果未达到预期的地方。
这种信息当然是必要的,它有助于阻止绩效变差。
但它也阻碍认识新机会的可能。
对可能机会的第一次注意通常是由于某一业务方向的业绩好于预期。
这样,真正的企业家会考虑两份首页——一份记载问题,另一份记载机会——管理者在这两个问题上花同样多的时间。
不一致Alcon是20世纪60年代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因为Bill Connor,这位公司的奠基人,利用了医药技术的不一致。
白内障手术是世界第三或第四位普及的外科手术。
过去30年内,医生们将这种手术进行了系统化的改进,只有韧带切除采用旧式的手术方式。
眼科医生已经学会了成功地切割韧带,但这一操作同手术过程中其它环节差别很大,令医生经常感到恐慌。
这就是不一致。
50年来,医生们就知道有一种酶可以稀释韧带而不需要切除。
Connor做的就是给这种酶添加一种保护剂,以将其活性期限延长几个月。
眼科医生立刻接受了这种新的化合物,Alcon公司在这一领域建立了世界性的垄断地位。
15年以后,雀巢公司(Nestle)以相当高的价格收购了该公司。
这种某一过程出现的逻辑或节奏不一致,只是创新机会出现的一种可能性。
另外的不一致来源是经济现实的不一致。
例如,当产业市场需求稳定增长,但利润额却下降时——例如,1950年到1970年间发达国家的钢铁产业即是如此——就存在不一致。
创新的反应应该是:小型钢铁厂。
期待与结果的不一致也为创新提供了可能。
世纪之交后50年里,船舶建造者及船运公司一直努力使船更快,且消耗燃料更低。
即使这样,他们在提高速度和削减原料需求上做得越成功,海洋运输越不经济。
大约20世纪50年代,海洋运输工具即使没有完全消失,也正逐渐走向衰亡。
然而错误的是,产业假设与现实不一致。
真正的成本不是来自于船舶的运转(比如航海过程),而是来自于船舶的停运(比如延滞在港口)。
一旦管理者懂得成本真正来自何处,创新就立刻出现了。
滚装装卸和集装箱货轮,这些包含旧技术的解决措施,只不过是将铁路和公路卡车用了30年的运输手段应用到了航海上。
观点而非技术的改变,彻底改变了海上运输的经济性,并将其变成了过去20-30年里最主要的增长产业之一。
过程需要在日本有过驾驶经验的人都知道,日本没有现代化高速公路系统。
其道路仍旧沿着10世纪牛车的行进路线。
汽车和卡车能在这样的道路上行驶,得益于其应用了美国高速公路自20世纪30年代早期就使用的反射望远镜。
这种望远镜可以向每辆汽车显示六个方向正在驶近的汽车。
这使得交通能平稳运作,而交通事故极少,少量创新适应了过程需求。
大约1909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统计员画了两条15年期的曲线:电话线路繁忙情况和美国人口趋势。
将两者综合起来,其结论是,大约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每一个单身女性都将不得不充当接线员的角色。
这明显出现了过程需求,两年之内,A T&T开发和安装了自动转接台。
我们现在所称谓的媒体,起源于大约1890年两个过程需要创新。
一个起源是默根特勒的(Mergenthaler’s)行型活字排版机(Linotype),它使得快速且大量地生产报纸成为可能。
另一个起源是一项社会创新,由第一个真正报纸出版者,纽约时代杂志的Adolph Ochs,纽约世界的出版者Joseph Pulitzer和William Randolph Hearst发明的现代广告业。
广告带来的利润使得它们能够无成本的分销其报纸。
产业和市场变化管理者可能相信产业结构是由上帝安排的,但事实上它们能突然改变——而且经常是这样。
这种改变创造了巨大的创新机会。
DL&J(Donaldson,Lufkin &Jenrette)经纪公司是近十多年美国企业最成功的故事之一,它近来被平等寿险公司(Equitable Life Assurance Society)收购。
DL&J公司于1961年由三位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年轻人创建,他们发现,当机构投资变成主流时,金融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这些年轻人实际上既没有资本也没有关系。
但在几年之内,他们的公司变成协议佣金业务中的领导者,华尔街上的明星企业之一。
它也是第一家注册和上市的公司。
与此类似,产业结构变化为美国健康护理提供商创造了巨大的创新机会。
过去10到15年,独立的外科医院和临床心理诊所、急救中心和健康保全组织(HMOs)在美国获得了迅速发展。
随着产业的提升——既有设备领域的提升(如ROLM这样的私人部门交换台制造商的出现),也有传送领域的提升(如提供长途电话服务的MCI和Sprint的出现)——类似的电信产业机会出现了。
当某个产业快速成长时——关键指标大约是在10年里或更短时间内保持40%的增长速度——其结构也会随之改变。
集中精力保全已有利益的成熟公司,对新进入者的挑战往往不采取反击策略。
事实上,当市场或产业结构改变时,传统的产业领导者总是一再忽视成长最快的细分市场。
新机会很少出现在产业习以为常的目标市场。
因此,创新者能够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领先地位。
人口变迁外部创新机会来源中,人口统计是最可靠的。
人口统计的资料有可能走在整个时代的前面。
例如,在2000年的劳动力数目现在就可以知道了。
然而,因为政策制定者经常忽视人口统计,那些看到并利用它们的企业将获得较大回报。
日本人之所以在机器人产业方面居于领先地位,是因为他们关注人口统计资料。
大约20世纪70年,发达国家中无人不知婴儿潮和教育大爆炸的含义。
年轻人中一半或超过一半现在还在高中以下的学校里。
因此,制造业中蓝领工人的数量必定下降,到1990年将出现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