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晚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正文定稿)

合集下载

浅析晚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正文定稿)综述

浅析晚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正文定稿)综述

浅析晚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姓名:周燕指导教师:黄英)科举考试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教育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止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多年,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可自科举建立时起,就存在一些弊端,也招来很多批判,特别是明朝中后期八股取士确立以后,士人的批判浪潮更是迭起,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发生在封建社会最高决策层的六次争论或改制”①。

争论的结果是科举考试数次被废,不过少则几年,多则三十余年便重新复活。

鸦片战争以后,晚清政府腐败无能,科举制自身的弊端日益暴露,再加上其考试内容已不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严重与国际脱轨,国内废除科举考试制度的呼声不断高涨。

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政府不得不采取改革、完善科举制的建议,终于在1905年9月2日正式下诏,宣布废除科举,“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亦即停止”。

②至此,在古代中国社会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终于走向了它的末路。

本文是对科举考试制度在晚清时被彻底废除的原因、过程以及对我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晚清科举考试制度废除的原因科举考试制度从创立以来就表现出很多弊端,在康熙时期还曾下令废除八股文,可不久又被迫恢复。

虽然许多有识之士深刻感受到了科举的不可行之处,但是仍然无法动摇其根深蒂固的地位。

可到了清朝末年,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却走到了它的尽头。

这其中有科举制自身的弊端不断暴露以外,也和当时那个时代紧密相连。

(一)自身原因1 封建制度的腐朽我们所说的科举考试制度,就是封建科举考试制度。

而自从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建立以来,整个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带有严重保守封闭色彩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根深蒂固。

这将导致整个封建王朝对外面的世界孤陋寡闻,只活在自己的天朝上国里。

可是鸦片战争一声巨响,打破了作着天朝美梦的清王朝,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浅议科举制度废除之得失

浅议科举制度废除之得失

浅议科举制度废除之得失2009.No1523摘要:1905年,在中国废除了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科举制度。

这⼀⽂官考试选拔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的弊端⽇益显现,并成为社会思想⽂化发展进步的滞碍,在⼀些仁⼈志⼠的疾呼下,被迅速废除了。

但是这⼀制度的骤废,虽然对中国的教育制度的⾰新及其它⽅⾯产⽣了深远的影响,但同时也由于其仓促的废除⽽⽆对应的替代制度,导致社会动荡,政局更加腐败、混乱,并最终使得清政府顷刻间⼟崩⽡解。

关键词:科举制度 废除 得失⼀、科举制度的由来及作⽤在中国古代社会,科举制度起着功不可没的作⽤,曾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发明”。

科举开考,始于隋炀帝时期,它是在废除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办法后,吸收了汉代察举制度的某些合理成分,⽤公开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封建官吏。

国家统⼀设定考试的内容、科⽬、时间,通过公平竞争,不论门第出⾝,选取成绩优异者为官,这就是科举制度。

唐代继承并发展了这⼀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已被视为正途。

唐以后,除元代外,历代王朝都继承了科举制,并使之不断发展和完善。

到了明清时代,科举制度达到了⿍盛时期。

从隋炀帝⼤业元年(605)科举制创⽴,到清光绪三⼗⼀年(1905)废科举⾏学堂,科举制度在中国⾛过了长达1300年的漫长历史,肯定有其⾃⾝的优势,也必然有其合理性内核,如报名公开、考试公平、择优取仕、机会均等等。

他在中国封建社会所起的作⽤有如下⼏点:⾸先,机会均等、平等竞争。

这不仅在⼀定程度上彰显了⼀种公平性,⽽且更为重要的是有益于封建统治者巩固其中央集权的统治。

其次,社会上下层的流动,不仅有利于统治阶级不断地补充新鲜的⾎液,⽽且对于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磨灭的作⽤。

最后是有利于⽂化知识的普及以及⽂化统制。

为了通过科举考试进⼊仕途,他们就必须按照政府规定的考试内容进⾏学习。

⼆、科举制度的废除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史上乃⾄世界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在近代,其平等、公开和择优录⽤政府官员的⽅式为欧美乃⾄世界上多数国家所效仿。

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晚清教育改革

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晚清教育改革

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晚清教育改革在清末的新政中,教育制度的改革是一项重要内容。

主要包括“废科举”、“设学堂”和“奖游学”。

1.科举制度的废除清政府规定从1902年起废除八股文章。

1905年9月,清政府宣布宣告废除科举考试以及相关的教育体制,在全国范围内兴办新式学堂。

12月设立学部。

科举制度的废除,不仅是一种教育制度的退出,而且是一种政治制度的终结。

2.设立学堂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为大、中、小学堂。

1904年制定了一套以日本教育为模式的学堂行政管理制度,学堂分为初等和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和高等学堂三级。

随着新学堂的大规模兴办,从幼儿园到研究院,各级各类学堂配套成体系,这表明资产阶级性质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确立。

《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第一个规定学制的文件,又称壬寅学制。

由清末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拟定,1902年颁布。

他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全学制共20年,与高等小学堂平行的有简易实业学堂;与中学学堂平行的的有中等实业学堂,师范学堂;与高等学堂平行的有仕学馆,高等实业学堂,师范馆。

该学制的颁布促进了新式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民国学制改革与教育发展的基础,虽正式公布,但未付诸实施。

1904年为癸卯学制颁布后废止。

《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关于学制的法令,又称癸卯学制。

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等草拟。

除规定学制系统外,还订立了学校管理法,教授法及学校设置方法等,施行至辛亥革命为止。

癸卯学制规定教育年限,小学为9年,中学为5年,高等学堂及大学6至7年,入学年龄为六岁。

该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为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它对近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3.奖励留学: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

4.科举制度废除的负面影响:首先是新教育出现贵族化倾向。

其次是新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失落。

最后是新教育依然没有脱离科举陋习的侵蚀。

科举制度废除

科举制度废除

科举制度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考试和选拔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科举制度也逐渐开始暴露出许多问题,最终被废除。

本文将从历史、社会、教育等角度来探讨科举制度的废除,并对废除后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制度,起源于北周时期。

后来,唐朝将科举制度完善,并继承了后世的宋、元、明、清等朝代。

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其选拔资格不仅仅是通过世袭和官僚的身份,而是通过考试来选择才能出众的人才。

它是中国古代士人世界的中心,因此也被视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象征之一。

二、科举制度的弊端然而,科举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

首先,科举制度过于注重文言文和朝廷知识,忽视了实际技能和实用知识的培养。

其次,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僵化,缺乏变通和适应性,容易被过时和陈旧的思想所束缚。

再次,科举制度的选拔标准过于刻板,强调对考试内容的死背硬记,忽视了考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此外,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

例如,科举制度的考试范围过于狭窄,难以体现综合能力和素质;另外,科举制度的考官和出题人存在腐败、贿赂等问题,阻碍了公平竞争和公正选拔。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晚清时期提出了废除科举制度的主张,并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和响应。

清末民初时期,废除科举制度成为了广泛的社会议题。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逐渐得到了政治权力,成功推动了废除科举制度的改革。

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开创性变革,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废除科举制度打破了士人世界封闭的局面,开放了社会选拔的新渠道。

其次,废除科举制度实现了人才选拔的多元化,打破了单一的选拔标准。

再次,废除科举制度提高了教育的社会意义,倡导了实用性教育,大力发展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四、废除科举制度后的影响废除科举制度后,中国社会和教育发生了巨大变革。

科举制废除

科举制废除

科举制废除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起源于隋朝,经唐代发展而成熟,一直延续至清朝末年。

在这个制度下,官员通过参加一系列严格的考试,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人才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并且能够获得升迁的机会。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科举制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最终废除成为必然的选择。

首先,科举制度存在着阶级壁垒。

按照科举制,只有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人才能够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

由于贫困家庭难以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贫苦家庭出身的人往往无法有机会通过科举制晋升官员,这导致了社会上的阶级分化,削弱了社会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废除科举制度,可以消除这种阶级壁垒,为每个人提供更公平的机会竞争。

其次,科举制度存在着知识偏执。

科举制以文化知识为唯一评判标准,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才能和素质,这使得一些有实际才能的人无法得到体现和重视。

科举制的内容主要是注重经典文化的掌握和应用,而忽视了实际技能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对多元化的人才需求越来越高,废除科举制度有助于更公正地选拔和使用各方面的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

此外,科举制度也存在腐败现象。

为了能够通过科举考试,一些考生和官员之间产生了勾结、贿赂和舞弊等不正当行为。

这些行为破坏了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使得真正有才能的人无法得到应有的机会和回报。

废除科举制度,可以降低腐败发生的机会和空间,促进廉洁选人用人的环境建设。

最后,科举制度过于繁琐而且成本高昂。

科举制度需要考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学习大量的经典文化,对考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与此同时,科举考试通常还需要千里迢迢地前往考场,这对于考生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负担。

废除科举制度,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科举制度的废除是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

废除科举制度有助于消除阶级壁垒、推动人才多元化发展、降低腐败风险、节约社会资源。

当然,在废除科举制度之后,我们也应该及时建立起一套更为科学、公正和有效的选拔官员的制度,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素质,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浅谈清末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

浅谈清末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

浅谈清末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作者:范子乐来源:《山东青年》2018年第09期摘要: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在随后的封建王朝里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考试制度,即使到现代选拔公务员的制度也有科举制度的影响。

1905年清廷正式废除科举制度,但是这一决定并非其制度积弊难返,而是体现了科举与学堂之争。

本文基于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角度,探讨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深层次的原因。

关键词:科举制度;清末;考试制度前言:学界关于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制度本身的缺陷,越来越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

部分学者对科举制度的批判,来作为清廷废除科举制度的主要论据。

但是这一论据,并不能有效支持此论点。

早在明末清初,科举制度就已出现清末时期的缺陷和弊端,随着对其制度的完善和改革,才使得这一制度沿用至清末。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新式学堂的推广和普及有关。

一、新式学堂的出现冲击了科举制度的存在价值以洋务运动为开端,随着越来越多的进步人士开眼看世界,站在世界的角度看待问题,使得科举舆论的控制态势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同时庚子事变作为科举舆论的重要转折点,其所造成的舆论影响已越来越小。

当时对于科举制度的反思和批判,立足于八股文而非制度本身,批评者反而肯定了该制度对国家、社会的重要作用。

但是这种对待科举的主流看法,随着新式学堂的出现和推广,产生了对科举制度合理性的怀疑和否定。

在庚子事变后,关于科举的改革已从考试内容转变为减少选拔人才数量,实现逐渐废除该制度的思路。

新式教育体系的建立,强调了通过人才培养实现国家富强,新式学堂的出现,为清廷提供了选拔人才的又一途径,并且这些人才更符合改革的需要。

加之,清廷对新式人才的重视,使得科举制度影响力和吸引力降低,这位清廷废除科举奠定了一定的舆论基础。

自鸦片战争以来,清廷与列强的战争败多胜少,加之国外思潮对国人的强烈冲击,使当时的国人产生“中不如外”的自卑情绪,在这种情绪影响下人们对于改革的愿望日趋强烈,态度也更加急功近利。

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

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

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简介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

这个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一千多年,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社会和政治的特点。

然而,科举制度在清朝末年被废除,废除的原因有许多。

本文将探讨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并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 社会变迁科举制度在废除前的近百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尤其是近代工业化和西方文明的冲击,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传统的科举制度难以适应这些变革,并且在面对外国势力的侵略时也暴露了脆弱性。

科举制度依赖于对经典文化的传承和学习,而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因此,废除科举制度成为了中国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

2. 腐败和贿赂科举制度的运作方式使得贿赂和腐败成为晋升的主要途径。

由于科举考试的竞争激烈,官员们常常采取贿赂考官的手段来获取高分。

这种情况导致了权力和地位的不正当积累,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和社会道德。

科举制度的废除为国家改革机构和选举制度提供了机会,减少了贿赂和腐败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官员选拔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3. 教育局限科举制度侧重于对经典文化的考察,忽视了对现代科学、技术和实践知识的培养。

这种局限性使得科举制度的毕业生缺乏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造成了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

废除科举制度为教育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契机,重视现代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有实际能力的专业人才。

4. 政治改革需求科举制度的废除也与政治改革的需求有关。

由于科举制度追求的是社会地位和名誉,而非具体的政绩和治理能力,导致官员们的治理水平和责任意识不够强。

废除科举制度为政府的管理体制和官员选拔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使得政府能够更好地回应社会需求,并提高效率和效果。

结论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社会变迁、腐败和贿赂、教育局限和政治改革需求。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废除科举制度,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政治和教育改革开辟了新的道路。

科举制度的废除

科举制度的废除

科举制度的废除一、背景介绍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宋时期,延续至清朝。

该制度以考试方式选拔人才,被视为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的巅峰之作。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

这些问题的累积最终导致了科举制度的废除。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科举制度的废除过程。

二、弊端的逐渐显现1. 考试内容浅薄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主要以经典文献为基础,重视文论而忽略实务能力。

这导致了许多人会死记硬背,而无法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官员无法胜任各种实际问题和处理政务的能力。

2. 考试范围狭窄科举制度以文言文为主要考察内容,对汉字和古代文化的传承有一定的意义,但同时也忽视了对其他学科的培养。

这限制了人才在其他领域的发展,导致社会上缺乏全面发展的人才。

3. 阶层固化科举制度以出身和地域为考量,剥夺了许多人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

由于科举制度的存在,封建思想盛行,社会阶层难以流动。

这也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废除的过程1. 变革的呼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对科举制度的弊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开始呼吁废除这一制度。

人们普遍认为,只有通过公平竞争和多元化选拔方式,才能真正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2. 试刀小组的设立为了废除科举制度,政府成立了试刀小组,负责研究和制定科举制度的废除方案。

这个小组由教育界、学术界、官员等各行各业的代表组成,通过多方面的讨论和研究,最终提出了废除科举制度的方案。

3. 新制度的建立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政府开始推行新的人才选拔制度。

这个制度采取了多种选拔方式,包括考试、面试、实践等。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四、废除科举制度的影响1. 人才流动的加速废除科举制度,打破了原有的封建思想和社会阶层的束缚。

人们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清末废除科举制度

清末废除科举制度

清末废除科举制度背景科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自唐代开始实行,至清朝末年仍然存在。

科举制度虽有其优点,但在清朝晚期已经逐渐破产。

在面对外界压力和国内改革呼声的同时,废除科举成为时代的产物。

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竞争激烈清朝时期,科举制度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应试教育的考试模式,许多拥有高才名的年轻人都将他们的全部心血投入到应试备考当中,往往甚至一生都无法摆脱。

科举制度的选择难度极大,在每一场考试中都需要展现出超凡的才华,因此科举制度反而造成了一种竞争激烈的竞赛模式。

违背实际另一个弊端是科举制度与实际岗位的需求不符。

科举制度长期以来追求的是理论上的最高水平,但实际上在日常工作中,官员所需要的是一些其他的能力,例如应变能力、领导才能、与人为善等。

这就使得科举制度在如何选拔实际上有所缺失。

明显的人情和贿赂科举制度也孕育了大量的官场腐败现象。

许多人通过贿赂、纵火等手段谋求自己的利益,而结果就是使科举制度从进口口吐出了大量的腐败烟雾。

废除科举制度的历程外来压力在19世纪末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动荡,西方列强前来压迫,中国陷入了深重的危机之中。

面对列强的压力,中国政府认为科举制度的矛盾和不足已经越来越明显,需要寻找是否有新的替代方案。

内部呼声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并逐渐显现,在这个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怀疑科举制度是否有继续留下去的必要。

推动废除科举制度的呼声也逐渐在国内范围内响起。

此外,庚子事变和群众日益激化的抗议让废除科举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

总理李鸿章主持的废科大会面对这样的呼声,清朝时期的政府开始考虑采取行动。

此时的总理李鸿章担任了主要责任,便在清朝晚期发起了“废科大会” 。

此次会议上,他和一些清朝朝臣商讨如何废除科举制度,考虑了各种可能的改革方案,即使最终未能取得最想要的结果,但是废除的呼声已经越来越强烈,并在新政府成立后被立即执行。

结论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原因是由于科举制度已经出现了太多瑕疵和弊端,同时面临着外界压力和国内呼声。

光绪帝废除科举改革

光绪帝废除科举改革

光绪帝废除科举改革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朝光绪帝颁布了废除科举制度的改革政策,这一举措对于当时的中国教育体制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的问题与局限以及光绪帝废除科举的原因与后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政治、文化精英而设立的考试制度。

其起源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达到鼎盛,明清时期逐渐衰落。

科举制度的核心内容是通过乡试、省试、殿试的层层选拔,最终选拔出进士,从而晋身官僚阶层。

科举制度的存在确实为封建社会提供了一个选拔人才的渠道,促进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局限,这些问题日渐凸显。

二、科举制度的问题与局限1. 重视经典而忽视实用性。

科举制度以经典为基础,考核内容主要是诗、书、礼、乐等经典知识,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2. 社会地位固化。

科举制度重视门第背景和官方身份,阻碍了社会流动性,导致社会阶层固化。

3. 官僚腐败与学术浅薄。

科举取士往往重视应试技巧和攀附权贵,导致一些官员腐败无能,学术狭隘。

4. 地方特权和族群歧视。

科举制度产生了一些地方官员的特权问题,同时也存在族群歧视等问题。

五、光绪帝废除科举的原因与后果面对科举制度在当时中国社会中的问题与局限,光绪帝决定废除科举制度,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

废除科举的决策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反对声音,但也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1. 推进现代教育体制建设。

光绪帝废除科举之后,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教育体制,推动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

2. 提升人才选拔标准。

废除科举制度后,政府开始通过考试、面试等方式选拔人才,注重综合素质和实用能力。

3. 打破地方封建势力。

废除科举制度有助于打破地方特权,减轻族群歧视,对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具有积极意义。

4. 推动社会变革。

光绪帝的废除科举改革为中国社会带来了一次思想观念的解放,激发了社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晚清“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及其意义(全文)

晚清“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及其意义(全文)

晚清“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及其意义(全文)晚清教育改革是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中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个多世纪前,清政府为维护自身风雨飘摇的统治地位,被迫实行一系列改革,其中“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改革就是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科举制度与八股文的危害科举制始于隋朝。

隋文帝首先下诏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取士。

隋炀帝大业年间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应试者对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见解,科举制度从此正式诞生并沿用。

明成化年间,科举取士制度大为变更,不仅继承北宋改试经义之法,而且格式固定,据此形成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部分组成的文体,即“八股文”。

清承明制,教育及应试重心都在八股文上。

这种死板的特殊文体使试子无自由发挥之余地,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及才华,造成举国人才匮乏的局面。

八股文使学子埋首故纸堆中,多不事科技,不知世界大势,误国误民,成为晚清一切危机的根源。

直到鸦片战争,此种腐朽的取士制度受到西方近代教育思潮的冲击。

无奈之下,清王朝实行教育改革。

二、晚清“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晚清“废科举、兴学堂”分为三个阶段,即洋务教育、戊戌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与清末新政时期的学制改革。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开端。

洋务教育辛酉政变后,为适应“中外和好”的局面,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些开明士大夫掀起以“自强”为目的希图御侮的洋务运动,洋务教育随之出炉。

1.兴办新式学堂。

“兴学堂”的教育改革为洋务教育的重要方针之一。

洋务学堂包括外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

其中,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即其时的外语学堂,福州船政学堂为最早的军事学堂,天津电报学堂为著名的技术学堂。

这些学堂均中西兼学,引入物理、数学、外语等西学,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方针。

这恰是其时科举与学堂并行的原因之一。

2.京师同文馆之争。

洋务运动使中国官僚分为洋务派与顽固派。

京师同文馆之争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文化之争。

洋务派顶着顽固派的压力坚持在同文馆内增设天文算学馆、引入西学的自然科学,使教育改革未走回头路。

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科举制度的利弊,并深入分析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选拔官员的制度,曾长期占据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地位。

它既为中国社会带来了稳定与公正,也孕育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清朝末期,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中国官僚体制的重大变革,本文将通过分析科举制度的运作机制、历史背景以及废除过程,揭示科举制度的利弊,并从中汲取教训,以期对当今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公务员选拔制度提供启示。

二、科举制度的利与弊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其历史之长、影响之深远,无疑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一大特色。

科举制度自隋唐时期开始,直至清末才被废除,其存在的时间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的中后期。

科举制度的存在,无疑有其积极的方面,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弊端。

科举制度的利在于,它为封建社会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拔官员的渠道。

通过考试选拔官员,避免了世家大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得有才干但出身贫寒的士子有了进入仕途的机会。

这种选拔方式,使得封建政府的官员队伍得以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同时,科举考试的内容,如经史子集等,也促进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和繁荣,对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科举制度的弊端也同样明显。

科举考试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和应试技巧,而忽视了对考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察。

这导致了许多士子为了应试而死记硬背,缺乏实际行政能力和创新精神。

科举制度导致了“读书做官”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得许多人将读书的目的仅仅定位于获取功名和地位,而忽视了知识的真正价值。

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产生。

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阶层固化。

虽然科举考试为贫寒士子提供了上升的渠道,但真正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的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人仍然被束缚在原有的社会阶层中,无法实现社会流动。

科举制度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科举制度的废除

科举制度的废除

科举制度的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始于隋朝,经唐、宋、元、明一直延续到清朝废止。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代政府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存在一些弊端和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问题,因此废除科举制度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首先,科举制度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人才选拔标准的单一性。

科举制度以经书为依据,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忽略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科举所选拔出来的官员往往只擅长书本上的知识考核,而在具体执政和管理能力方面欠缺,不能适应现代化需要。

其次,科举制度容易导致贪污腐败。

科举考试需要考生购买考题、请教书法名家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支出。

而后来科举制度庞大的官员层级和复杂的选拔程序,也为贪官提供了大量的腐败机会。

这些现象为社会带来了严重损害,不利于国家治理和社会进步。

再次,科举制度过于强调纸上谈兵和克己奉公的理念,忽视了对人的实际品德和道德素养的考察。

清朝末年科场上发生的舞弊案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官员拥有高学历和品级,但进行的舞弊行为显示了道德缺失和腐败败坏的一面。

这些负面因素对社会稳定和政府信誉带来了负面影响。

最后,科举制度阻碍了社会流动性和公平竞争的体现。

科举制度通常要求考生来自特定家庭背景,对社会阶层流动形成一定的障碍。

同时,科举制度的选拔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裙带关系、权力干预等,导致社会精英层面的公平竞争无法实现。

综上所述,虽然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其积极的一面,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废除科举制度可以促使政府选拔官员更加注重全面素质和实际能力,提高社会流动性和公平竞争机会,从而促进社会进步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浅析清末废除科举制对当时知识分子的影响

浅析清末废除科举制对当时知识分子的影响

15神州文化浅析清末废除科举制对当时知识分子的影响石伟西华师范大学摘要:清政府在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

而当时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主要来源于他们依靠科举制得到的政治权力。

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对知识阶层的作用、及社会地位也会受到冲击。

本文分析了清末废除科举制的原因,探讨清末废除科举制对当时知识分子的影响,同时研究当时知识分子面对科举制的废除转变与付诸的实践和他们重新返回政治地位上的“中心”的方式。

关键词:科举制;废除原因;对当时知识分子影响;知识分子的转变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隋朝开始创立的文人考试的制度,同时还是主要的选官制度,唐宋时期逐渐完善,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但是到了清朝末期,由于受到各种变革的潮流冲击,科举制被废除,这一重要举措直接影响到的就是当时的知识分子。

一、清朝废除科举制的原因(一)科举制自身的问题日益凸显首先从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考生不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只能去根据“圣人”的思想来写作答题。

因此大部分读书人为应对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性,还是独立思考能力,都被大大限制。

其次是公平性逐渐丧失,在当时的科举制考场上经常会出现作弊的情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读书人越来越多,参与科举考试的人数剧增。

科举制考试带来的巨大利益,让他们可以不择手段去取的好名次。

(二)近代社会的转型与变化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国人的起义与暴动,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在政治上实施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在经济上出现了洋务运动,近代民族企业的兴起与发展。

在思想上的维新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等。

这些变化推动了近代文化的变动,大批出国留学生在考察了西方的文化教育制度后,开始了解到本国的文化缺陷,认为是科举制阻碍了我国的文化教育发展,无法培养出近代国家需要的人才,迫切的要求废除科举制。

二、废除科举制对当时知识分子的影响(一)丧失原有的社会地位晚清时期的知识分子处于中国传统政治权利结构中心地位,他们可以直接参政,而参政的唯一途径就是科举制。

清朝废除科举制度封建制度的终结

清朝废除科举制度封建制度的终结

清朝废除科举制度封建制度的终结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帝国,其统治时间长达268年之久。

在其统治期间,科举制度一直是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和不足。

终于在清朝末年,废除科举制度成为了推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终结。

本文将从废除科举制度的背景、推动因素和影响等方面来探讨清朝废除科举制度封建制度的终结。

一、废除科举制度的背景清朝废除科举制度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清朝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推进现代化的重要尝试。

该运动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对传统的科举制度产生了冲击。

洋务运动的成功启发了一些开明的清朝官员,使他们认识到科举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需要进行改革。

二、推动废除科举制度的因素1. 外部压力: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列强不断入侵中国,使清朝的统治威信受到严重挑战。

清朝为了维护国家的强盛,意识到必须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

科举制度过于封闭和保守的特点使其无法为清朝提供急需的现代化人才,因此废除科举制度成为了必然选择。

2. 社会变革的呼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科举制度的优越性逐渐被人们质疑。

科举考试过于繁琐,注重记忆和应试能力,对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缺乏培养。

人们开始呼吁改革科举制度,鼓励实用性教育和现代化人才的培养。

3. 内部改革派的倡导:清朝末年,一些开明的官员深受洋务运动的启发,开始倡导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废除。

他们注意到科举制度的弊端,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并积极推动实施。

三、清朝废除科举制度的影响1. 推进现代化进程:废除科举制度为推进清朝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新的选拔制度和教育体系的建立使得更多优秀的人才得以涌现,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传播。

这对清朝实施现代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 搭建社会平等的舞台:废除科举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士人贵族的垄断地位,为其他社会阶层的人才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

浅论清代科举制度的废除

浅论清代科举制度的废除

浅论清代的科举制度的废除11历史师范班范天文201124143113【摘要】:科举制度始于隋,完备于唐、宋,终于清。

在中国前后存在了1300多年,它的存废曾对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科举制的终结有着复杂的原因,一方面是近代社会转型,另一方面是科举制度本身危机重重致使废除科举制势在必行。

科举制废除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科举制的废除促进了我国教育近代化和价值观的转变,但同时科举制度废除后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关键词】:清代科举制度特点废除影响【正文】:科举制度由隋朝开创,期间经过唐宋两朝的完备,是隋朝以后的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

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

隋文帝废除为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公元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

炀帝时始置进士科。

唐代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

武则天亲行殿试,并增设武举。

其由皇帝特诏举行者称制科。

诸科之中,惟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

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

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

到了清代,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发生改变。

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

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

同时,应康有为等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严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晚清时期,买官鬻爵和科举舞弊现象屡禁不绝(早在明景泰五年就出现了“捐官”制,买官一度被合法化)。

当时中国的风气,读书人考不上功名的,不是去当幕僚,就是经商做买卖。

当幕僚要托关系,会走后门;经商则自然需要一笔本钱,这两者对于众多的下层民众来说几乎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鸦片战争之后,“船坚炮利”的西洋舰队让国人猛醒。

1901年9月清廷实行“新政”后,各地封疆大吏纷纷上奏,重提改革科举,恢复经济特科,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时,科举考试已改八股为策论,但尚未废除。

论晚清科举制度的废除

论晚清科举制度的废除

论晚清科举制度的废除作者:黄健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31期摘要科举制度存续上千年,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废于晚清有着必然性,既是废于时,亦废于制。

今日再看科举,就考试论考试,科举考试只是考试选官中的一部分,考试选官本身并没错,不合时宜的是封建社会晚期专制王权下的考试陈腐内容和冗繁的程序。

关键词晚清科举选官制度废除中图分类号:D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287-02一、存续千年,影响深远(一)科举制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意义科举制是古代一项重要的考试制度,也是选官制度,始于隋。

进士科的创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开始。

①唐代时有所完善,延续上千年。

封建社会上升时期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对于之前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扩大了人才选拔的门路,更看重才学。

尤其对寒门学子敞开了一扇门。

而俗话所说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也寄托了无数读书人的梦。

(二)选拔形成定制,权利收归中央,也削弱了地方势力科举考试也极大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还是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也选拔了一批贤良之士。

尽管是为封建统治服务,但是也提高了执政水平,办事效率。

宏观上来说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

也出现了一些统治者津津乐道的“盛世”、“治世”。

在那样的时期科举制度确实选拔了一批又一批人才,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 ,促进了社会政治结构的稳定。

(三)存在说明了其曾经的合理关于科举存在的原因,有学者归纳为四条:“一是科举制与贤能治国、精英统治的儒家理论相符合;二是科举制标榜公平竞争, 具有客观标准; 三是牢笼天下英才,有利于巩固统治秩序; 四是立法取士, 不过如是。

”②非常的精辟。

这也道出了,科举制度在当时条件下的积极意义,和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既废于时,亦废于制(一)内外交困,无奈之举晚清史是国人的一段灾难史。

“康乾盛世”最后的风光不再,面对洋枪样炮的攻击,国门大开、不平等条约纷至、大量国土沦丧。

清末科举制度残余略论

清末科举制度残余略论

清末科举制度残余略论清末科举制度残余略论一、引言清末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一部分,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科举制度的地位逐渐式微,甚至遭到了许多人的批评和质疑。

本文将就清末科举制度残余的问题展开讨论。

二、科举制度的背景和演变1. 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经过唐朝、宋朝等朝代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的教育选拔制度。

它通过考试选拔士人,使得人才得到了广泛的提拔和使用。

2. 科举制度的演变随着时代的变迁,科举制度出现了一系列的演变。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科举名额也不再限于士人阶层,甚至出现了贫寒士子登科的例子。

三、清末科举制度的问题与批评1. 制度僵化与缺乏灵活性科举制度在清末阶段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制度的僵化和缺乏灵活性使得其无法适应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需求。

对于新兴学科的发展和士人学识的提升,科举考试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2. 官场腐败与选拔失误清末政府的腐败和官场的黑暗现象使得科举制度的公正性和选拔能力受到了广泛的质疑。

许多官员通过贿赂、关系等手段买官卖官,使得能力不符合要求的人士得到了晋升,而真正有才华的人却因为各种原因被拒之门外。

四、科举制度的残余与启示1. 学府与学派的存续尽管科举制度已经逐渐式微,但是清末科举制度残余的影响还在。

在中国古代的学府和学派中,很多都是在科举制度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儒学的传承、文人雅士的涌现等都与科举制度离不开关系。

2. 主考官与命题方式的影响科举制度虽然存在问题,但是其主考官和命题方式对于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深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主考官的评卷标准和命题方式往往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综合素质。

五、个人观点与总结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一环,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科举制度逐渐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制度僵化、官场腐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晚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姓名:周燕指导教师:黄英)科举考试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教育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止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多年,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可自科举建立时起,就存在一些弊端,也招来很多批判,特别是明朝中后期八股取士确立以后,士人的批判浪潮更是迭起,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发生在封建社会最高决策层的六次争论或改制”①。

争论的结果是科举考试数次被废,不过少则几年,多则三十余年便重新复活。

鸦片战争以后,晚清政府腐败无能,科举制自身的弊端日益暴露,再加上其考试内容已不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严重与国际脱轨,国内废除科举考试制度的呼声不断高涨。

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政府不得不采取改革、完善科举制的建议,终于在1905年9月2日正式下诏,宣布废除科举,“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亦即停止”。

②至此,在古代中国社会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终于走向了它的末路。

本文是对科举考试制度在晚清时被彻底废除的原因、过程以及对我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晚清科举考试制度废除的原因科举考试制度从创立以来就表现出很多弊端,在康熙时期还曾下令废除八股文,可不久又被迫恢复。

虽然许多有识之士深刻感受到了科举的不可行之处,但是仍然无法动摇其根深蒂固的地位。

可到了清朝末年,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却走到了它的尽头。

这其中有科举制自身的弊端不断暴露以外,也和当时那个时代紧密相连。

(一)自身原因1 封建制度的腐朽我们所说的科举考试制度,就是封建科举考试制度。

而自从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建立以来,整个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带有严重保守封闭色彩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根深蒂固。

这将导致整个封建王朝对外面的世界孤陋寡闻,只活在自己的天朝上国里。

可是鸦片战争一声巨响,打破了作着天朝美梦的清王朝,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列强入侵,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对封建体制都有着很大的冲击。

就像有学者所提出的:“科举制衰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而铲除腐败,吐故纳新,不断行自身改革,所以最终被历史吞没。

”③因此可知,晚清科举考试制度废除的根源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

2 考试内容的落后,文体形式的僵化科举考试内容一直是注重《四书》《五经》,注重儒学之道,长期在这种文化①刘海峰.科举长期存在原因析论[J].厦门大学学报,1997.②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M].北京:中华书局,1958.③蒋平,阳德华.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4).118,120.氛围的影响之下,培养出来的只是引经据典的行家,驯服、愚忠的官员。

而统治者却正是靠着这一点,以图自己的长治久安。

而在科举制度后来的衍变中,也表现出考试文体的走向极端,严重偏于形式化。

我国古代对科举考试的文体有着严格的要求,较为突出的表现是自明朝中后期开始的八股取士制度,这对明、清文风的影响很大。

如有学者在提到的:“破题、承题、起讲、领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成为考试文体的定制,非八股文章一概不录。

更甚者,连有文字笔画错误的好文章也不能录取。

”①内容何其陈腐,程序何其僵化!因此八股文文体成为了科举制度被彻底废止的一个重要原因。

3 科场舞弊甚多,公平逐步丧失科举考试制度从一开始就存在考试的不公平性,特别是到了晚清时期,科场舞弊之风盛行,扰乱了正常的录取秩序,破坏了考试的公平性。

许多有才华才能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出身卑微、来自寒门学生,即使拥有满腔报国的热情,也只能哀叹报国无门。

有书中写到:“清朝末年,安徽的科举考试同全国各地一样,舞弊之风盛行,诸如顶替、通关节、联号等作弊手段,无奇不有。

”②一些有钱人家的子弟则只需花钱就能买到秀才、贡生、举人的资格,而无需参加科举考试。

这种乱象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是科考长期发展以来一直存在的弊端,虽然各朝各代也曾采取过相应的完善措施,可效果一直不明显。

透过科场舞弊,表现出的也是科举考试制度衰亡的迹象。

③4 捐纳成灾,公平丧失殆尽由于晚清西方列强的欺凌以及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等的威胁,晚清清政府恩荫特权、捐纳制泛滥,使科举考试的公平性荡然无存。

甚至出现了“无官不捐纳,无人不能捐纳”的卖官鬻爵之风。

许多有识之士根本无法通过科考而入仕为官、为国报效,而科考选拔出来的大都是一些毫无学识,只知挥霍的慵懒之人。

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功能已存在很大的危机。

上述诸因导致科举取士公平择优尽失,是科举制最终走向覆灭的主要原因(二)外在原因1 国门被迫打开,统治者急求救国之路1840年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西方现代文明冲击着中国,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局面,使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等领域出现了起了急剧的变化,使清王朝看到了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看到了自身的封建落后。

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求变的人士越来越多,求变的呼声日益高涨,清朝统治内部和地方有识官员,也都积极寻求救国之路。

众所周知,国家强盛依靠人才,科举考试是国家的“抡才大典”,自然成为求变的焦点。

2 洋务运动爆发,“西学”的冲击为了维护和延续风雨飘摇的封建专制统治,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爆发,洋务派本着变器不变道的原则,提倡“西学”张之洞认为:“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人才日多,国势日盛”;“非育才不能图存,非兴学不能育才”④。

同治元年(1862年)七月二十五日,总理各国事务奕 等奏请清廷,要①蒋平,阳德华.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4).118,120.②翁飞.安徽近代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322.③黄建.论晚清科举制度的废除.法制与社会.2009.11(上).④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 A] . 中国近代史教育资料[ C]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求设立京师同文馆。

奏折中说:“以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

”①于是于1862年8月先办英国馆,1867 年又增设天文算学馆,此后各地争先效法。

其中1867年设立的天文算学馆,使得洋务教育从重“西学”转向重“西艺”。

洋务派还认为“靖内患,御外辱,非讲求兵制不可”,“整顿陆营则内患不作,整顿水师则外寇不兴。

”于是开办了天津水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等,以整顿自己的水师。

这些措施,都对传统的科举取士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科举考试与新式学堂的矛盾日益尖锐,对彻底废除科举考试制度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 维新改良思潮的推动洋务运动对西学的宣传,打开了维新改良的大门。

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力陈“非立即变法不足以救中国”,维新变法运动达到高潮。

同年六月十一日, 光绪皇帝下“明定国是诏书”:“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

着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会同妥速议奏。

”②要求立即运行京师大学堂,以挽救清廷已无人才可使用的惨淡局面。

戊戌年六月二十三日,光绪皇帝又下令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试时务策论。

并命令开设经济特科,设立法律、财政、外交、物理各专门之学科,具体章程由礼部研究制定。

尽管顽固派在维新变法失败以后恢复了八股取士,可是人们仍然留恋着富有朝气的新式教育。

新式教育的日渐兴起,给传统的科举考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些地方爱国官员积极寻求救国之路,把眼光放在了改革并最终废除科举考试制度之上,为科举制度的寿终正寝创造了条件。

4 “壬寅”、“癸卯”学制的冲击由于洋务教育和维新变法都要求大兴新式学堂,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而封建教育仍以《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选拔人才仍以八股取士,这就存在着新式学堂与科举取士的矛盾。

由于新式学堂的毕业生可直接出任官职,就把传统教育相沿千年的科举取士制度突破了缺口。

随着洋务运动思潮的广泛深入传播,各级各类新式学堂的不断建立,促进了书院改制,必然要求有新的学制加以规范。

1902年1月,清政府认命礼部尚书张百熙为管学大臣。

受命后的张百熙网罗各方通达实务之士,参照日本学制,开始新学制的制定活动。

新学制的草稿几经修改之后,于1902年8月上奏,经清廷批准颁布,是为《钦定学堂章程》。

③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由政府公布的法定学制系统。

因1902年为旧历“壬寅年”,故又称为“壬寅学制”。

可由于第一部学制在内容上还存在不足,因此清政府又认命张之洞对学制进行修改。

1904年1月,几经磋商后,学堂章程终于修改完毕,清廷批复该章程“立法尚属周备,著即次第推行”④,是为《奏定学堂章程》,因其颁布年份为旧历“癸卯年”,故亦称其为“癸卯学制”。

“壬寅”、“癸卯”学制对旧式学堂造成的冲击,为新式学堂扫除了障碍,标志着科举考试即将走到尽头。

总之,清末已经到了封建社会奄奄一息之际,新型社会形态呼之欲出,适者1961: 47、49、5 9.①宝等修. 筹办夷务始末: ( 同治朝) 卷八[ C] . 台北: 文海出版社, 1996: 29- 35.②江德松,汪宏.清末废科举的原因及启示.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5月第23卷第2期.③张小莉.清末新政时期文化政策.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第65页.④《奏定学堂章程.上谕》,第一页.生存,不适者——科举考试也走到了尽头。

二晚清科举考试制度废除的过程晚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并不是从一开始就采取完全彻底废除科举的方式进行的,自道光中叶至新政初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议改科举的主流,多以保存科举为主旨,以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为基本方向。

①换言之,当时清政府的初衷并不是彻底废除科举,而是希望经过充实与调整来改造科举,使科举考试能够兼容实学和西学,以便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形势。

因此晚清政府通过议改科考的内容、废除八股文、递减中试名额等几个步骤,最终在更加紧张尖锐的局势之下,不得不在1905年彻底废除了科举考试制度。

(一)议改科举考试的内容的艰难历程古代的科举考试按内容与类别,大致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种。

二者都是以选拔人才为基本目的,但是常科是具有固定时间、固定科目的考试,包括岁试、院试、乡试和会试;而制科则是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各地方保荐或推荐,时间和科目不像常科那样固定。

唐朝时期常科的内容比较丰富,科目包括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诸科,制科名目也繁多,有贤良方正、博学通艺等数十种②。

鸦片战以后,清朝统治者议改科举的途径,便正是从试图改变科举考试原有的内容,扩展科举考试的科目开始的,主要方向即为变常科与开特科。

目前可以查实的晚清第一份议改科举奏章,应是鸦片战争结束后的1842年两广总督祁熕所呈《请推广文武科试疏》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