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两次革命之共性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尔吉斯斯坦两次革命之共性及其对中国的
影响
宋蕾
2012-03-26 15:32:03 来源:《阴山学刊》2011年第2期
(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管理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要:吉尔吉斯斯坦在2005年3月和2010年4月分别爆发了两次革命。这两次革命都促使了前任政府的下台。两次革命在爆发原因、背后推手及其民族矛盾等方面都有着共性。这两次革命同时也对邻国的中国产生了一定影响。
关键词:吉尔吉斯斯坦;革命;原因;共性;中国
中图分类号:K3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869(2011)02-0094-05 作者简介:宋蕾(1977-),女,内蒙古包头人,硕士,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管理学院讲师,论文有《浅析冷战后美国进军中亚的原因》等。
吉尔吉斯斯坦地处中亚地区,与我国的新疆相邻,曾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 1991年“8·19”事件后获得独立。独立后,这个国家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政局较为平稳。不过这一切到了2005年发生改变。2005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爆发了西方所谓的“郁金香革命”。这次革命为南部的反对派发起,引起群众呼应,他们涌入首都比什凯克,占领总统府和国家广播电台,将执政达14年之久的原总统阿卡耶夫推下执政舞台,由反对派巴基耶夫代行权力。革命过后吉尔吉斯斯坦政局恢复平稳,但非常遗憾,时隔五年之后局势再次动荡。2010年4月,反对派再次行动起来,他们在首都比什凯克举行游行示威,占领总统府、议会大楼,迫使巴基耶夫辞职流亡,反对派领导人奥通巴耶娃成立临时代政府。
这次冲突导致数百人死亡,千余人受伤,目前事态已平息。从吉国独立到如今,不过20年却接连发生了两次革命,透视这两次革命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许多方面有着共性。
一、两次革命的共性因素
吉尔吉斯斯坦在2005年和2010年分别发生的两次革命,都将前任总统推下执政舞台,这两次革命在爆发原因、背后推手及其民族矛盾等方面都有着共同点。
(一)经济长期低迷,南北差距大,总统家族势力膨胀等是两次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经济是一国发展的动力,也是一国最基本的物质力量。吉国的经济在“郁金香革命”发生时非常糟糕,长期低迷,本来该国经济在原苏联时期就非常落后,独立后由于缺少联盟中央的财政补贴、经济结构畸形等因素使经济形势并没有扭转。吉国人口有500万左右,而在2002年全国贫困人口就高达52%,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6%,且乡村70%没有自来水, 41%没有医院和保健机构, 60%没有交通服务和公路[1](P48),农民的收入只够维持最基本的生存。此外经济发展不平衡,吉国绵延的群山将其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方地区集中着国家的大工业,是国家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中心,居民生活比较富裕。南方则相反,南方以农业为主,在国家经济结构中不占优势,人口多,收入又低,居民相对北方来说更加贫困。南部地区青年人口失业率高达50%,平均月工资只有10美元[1](P48)。生活成本高、收入低、贫困、落后、发展不平衡,这是吉国经济的写照。面对这种局面,时任总统阿卡耶夫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却利用自己手中权利为自己家族谋利。其女儿和儿子都当上了议会议员,女儿还成立“政权党”并担任议员,家人都拥有豪宅,过着腐化的生活。阿卡耶夫治下的政府官员也是利用手中权力大肆敛财,贪污之风盛行。经济不景气,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总统官员却
过着奢华的生活,这些情况都为反对派所掌握,终于促使2005年“郁金香革命”的爆发,将阿卡耶夫推下执政舞台。
继“郁金香革命”之后上台的是巴基耶夫。巴基耶夫上台时经济面临的局势仍很严峻。由于受“郁金香革命”的影响,吉国当年的经济为近十年来宏观经济状况最差的一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0·6%,工、农业产值分别减少了12·1%和4·2%。面对经济低迷,各项指数下降,时任总统巴基耶夫也没有大刀阔斧进行整顿,挽救这种局面。2006年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微增2. 6%,通货膨胀率却高达5. 6%。2007年至今,吉国失业率一直徘徊在20%左右。许多国人在本国无以为生,不得不到国外打工,据统计吉国约有一百多万人在国外打工,占全国人口的1/5,每年邮回国内的汇款占GDP的30%—40%左右。[2](P26)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无着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政府官员的奢侈、腐败生活。首先总统及其家族过着奢侈的生活,巴基耶夫在老家贾拉拉巴德的住所宛如行宫,里面甚至还有私人动物园。他的家族中有五个成员在政府大楼中执掌大权,还有许多亲戚占据了政府大楼的每一层。儿子马克西姆担任“中央投资改革发展署”署长,掌控吉国经济金融大权。他将政府拥有的两家电力公司80. 49%的股份以不到市价3%的价格出售给亲信,致使政府蒙受1. 2亿美元的损失,他还控制本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世界最大的昆托尔金矿等等。巴基耶夫在革命发生时仓皇出逃,竟带走两亿美元[2](P23),可见总统家族腐败程度。对此俄罗斯总理普京曾发表言论说:“当初巴基耶夫刚刚执政时,他对阿卡耶夫的家族统治给予了严厉批评,然而现在给我的感觉是,巴基耶夫重蹈覆辙。”总统治下的官员也不例外,大肆贪污。吉国2008年贪污感指数竟达到1. 8(0为最腐化、10为廉洁)。欧洲一家民意调查公司显示:吉国政府机构中有55%公务人员受过贿,在吉经商的外国商人中有60%行过贿。[2](P26)
经济长期低迷,官员贪污腐化,再加上在2010年年初政府大幅增加水、电、燃气和供暖等公共服务收费,这些做法大大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负担,令社会各界怨声载道,终于在2010年4月爆发了第二次革命。俄中亚及高加索问题专家萨娜巴尔·谢尔玛托娃指出“吉尔吉斯斯坦民众原本不想再发生新的革命。如果不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以及一系列‘不适当’措施,巴基耶夫完全还可以平静地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3]正是两位总统不关注民生,不注重经济,只顾自己的利益,才断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二)美国在中亚推行民主观念暗中使劲是两次革命发生的外因
美国是当今世界的头号强国,它一直都想将自己的价值观念、民主观念推行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中亚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丰富的资源更是吸引着美国。
自1997年到2003年,美国国会国际关系委员会先后召开八次有关中亚的听证会,对美国在中亚的利益、角色及中亚的民主化等问题予以关注。2003年5月1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一个关于中亚国家政治制度的决议案,指出美国总统、国务卿和国防部在同中亚国家领导人高层会晤中要敦促后者高度尊重人权和民主自由。2005年3月,美国国会散发的《2005年推进民主法令》指出美国应利用所拥有的手段,支持和协助外国巩固民主原则、民主秩序和价值观念,包括自由和公正的选举,保证全民的选举权利等。为此目的,美国每年拨出约2. 5亿美元的经费,用于支持“非民主国家”的民主改造。在吉尔吉斯斯坦,美国用于改造吉民主的资金累计就有3亿美元。[4](P5)美国驻吉大使斯蒂文·杨也明确表示,“作为美国大使,他的使命就是支持和帮助吉尔吉斯斯坦人民和政府推行民主。”[5](P5)
美国还资助“自由欧洲电台”、“自由广播电台”这两家电台在吉国建立了特许运营的阿扎特克电台,还设立美利坚大学,将美国的“民主观念”传输给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