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梗死的病理简述

合集下载

出血性梗死

出血性梗死
体循环动脉栓塞 Systemic thromboembolism
下肢、脑、肾、脾等梗死
Fat embolism脂肪栓塞
循环血流中出现脂肪滴阻塞小血管,称脂肪栓塞。 栓子常来源于长骨骨折、脂肪组织严重挫伤和烧伤
Fat embolism脂肪栓塞
直径>20μm脂滴栓子--肺动脉分支,毛细血管栓塞 直径< 20μm脂滴栓子—肺泡壁毛细血管→ 左心→全身多器官栓塞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infarction
动脉血供应阻断 Occlusion of the arteries
Also depends:
供血血管的类型 Nature of the vascular supply 血管阻塞发生的速度 Rate of development of occlusion 局部组织对缺血的敏感程度 vulnerability to hypoxia 局部血氧含量 Oxygen content of blood
The abnormal mass is embolus) 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 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Types of emboli:
thrombi, fatty droplets, gas,
Amniotic fluid, tumor cells……
血管阻塞 局部组织缺血
坏死
梗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nfarction 梗死
Causes of infarction
动脉阻塞:血栓形成,栓塞 (99%)
Thrombosis, Embolic occlusion
血管受压闭塞

病理08名解问答小抄

病理08名解问答小抄

injury 组织和细胞遭到不能耐受的可引起细胞及其间质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乃至光镜和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称是指由于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多,导atrophy是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受 凋亡是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死亡细胞的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是由体内外某些因素出发细胞内预存的. 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 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等)崩解、结构自溶(坏死细胞被自身的 是身体内直接或间接地与外界大气并有腐败菌生器官或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充血,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为被动性充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静脉小叶中央区肝细胞受压而萎缩或消失,小叶周边区肝细胞因缺氧发生脂肪变性而呈黄色,致使肝切面呈现红黄相间的槟榔样花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成 血管内出现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至由血流阻断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inflammation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 当风湿性心包炎渗出以纤维素为搏动牵拉而成绒毛状,称为绒毛心(干性发生于黏膜的纤维素性炎,渗织和嗜中性粒细胞及细菌共同形成假膜,abscess脓肿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形成充蜂窝织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metastasis 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这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包括纤维结缔组织、)发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风湿细浆细胞等共同构成了特征性肉芽肿即风湿小体或阿少夫小体,它可小到由数个细胞组成大到近1cm ,以致眼观可见。

呈球形、椭圆形或梭形。

典型的风湿小体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并提示有风湿活动。

此期约2~3个(或)心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典型表现阵发性胸骨后部位的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感,可放射至心前区域左上肢,持续数分钟,可因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而缓解消(MI)指冠状动脉供血中断引起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不能完全缓解,伴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判断早期胃癌的标准不是其面积的大小和是否有局部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多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形、变硬而形成肝硬变。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兽医病理解剖学试题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兽医病理解剖学试题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兽医病理解剖学试题一、名词与概念(每小题2分,共20 分)1.休克肺2.包囊形成3.透明滴状变4.炎症5.干酪样坏死6.肺萎陷7.心力衰竭8.毛囊炎9.传染性肉芽肿10.心脏扩张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慢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也称为子宫积脓()2.组织器官完整性破坏时,由周围细胞组织修补的过程称为修复()3.不完全再生也称为瘢痕修复()4.淤血也是充血的一种()5.栓子的运动方向是由大血管向小血管运动()6.休克严重时,肾脏出现肾小管破裂病()7..HE染色,水肿液染成淡红色,如内有深红色的细颗粒,则蛋白含量多()8.网织增生病的特征是各内脏器官出现灰白色结节,呈弥漫性肿大()9.休克时,肠道内出现多量含有红细胞的血样液体,这是出血性肠炎所致()10.疖病指大而反复发作的疖()三、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共20 分)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1.简述软骨症的病理解剖学变化2.简述肝中毒性营养不良的病变五、试述血栓形成的条件、过程和类型(共20 分)一、名词与概念(每小题2分,共20 分)1.变性2.肥大3.出血4.肝假小叶5.肺褐色硬化6.肿瘤转移7.栓塞8.窦卡他9.菌血症10.髓外造血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甲状腺肿是甲状腺的非炎性肿大的总称()2.肝硬变后期可引起腹水()3.肿瘤细胞是由正常细胞演变而来()4.炎性渗出指血浆可通过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炎区组织中的过程()5.皮下水肿也称为浮肿,皮下组织呈胶冻状,表面紧张、指压无痕()6.血栓形成时所形成的固体物称为栓子()7.组织器官的完整性破坏时,由周围细胞组织修补的过程称为修复()8.黑色素沉着是一种病理性色素沉着病()9.休克肺与间质性肺炎都有透明膜形成()10.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全身皮肤可呈豹皮样外观()三、如何鉴别生前创口与死后破裂?(共20 分)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1.简述坏死组织的眼观和组织学病理变化特点2.简述大叶性肺炎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五、试述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共20 分)一、名词与概念(每小题2分,共20 分)1.再生2.病理性钙化3.脂肪变性4.肺肉样变5.基质积聚6.间变7.心肌病8.炎性细胞9.黑变病10.疙瘩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脂肪坏死也是一种凝固性坏死()2.水样变性和水泡变性是同一种病理过程的不同阶段()3.恶病质实质上是一种全身性萎缩()4.局部缺血包括血液红细胞量与质的改变()5.栓子的运动方向是由大血管向小血管运动()6.休克时内脏淤血,心肌细胞变性和坏死()7.炎性渗出指血浆可通过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炎区组织中的过程()8.脓性浸润指变性崩解的嗜中性白细胞弥散于炎区()9.异物进入肺脏常坠积于肺的下部,形成坠积性肺炎()10.卵泡和黄体内积聚大量液性分泌物称卵巢囊肿()三、纤维性骨营养不良与软骨症的病理学鉴别(共20 分)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1.简述贫血性梗死的病理变化2.简述精子囊肺和精子肉芽肺的病理变化五、说明白肌病的发生原因、机理和病理变化(共20 分)一、名词与概念(每小题2分,共20 分)1.坏死2.水泡变性3.败血症4.脑软化5.肝硬化6.脑血管套7.痛风8.钙化病9.纤维性骨营养不良10.角化不全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肝硬化、心力衰竭、门脉及脾静脉血栓形成、白血病、溶血病、淀粉样变等均可引起脾肿大()2.纤维素性肺炎转归常死亡()3.慢性息肉性子宫性内膜炎与慢性囊肿性子宫内膜炎都属于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4.肌肉旋毛虫病是一种肉芽肿性肌炎()5.疖病是反复发作的疖()6.髓外造血也称髓外化生()7.褥疮实质上是一种局部出血性梗死()8.DIC可使器官组织发生梗死()9.坏死性炎的特征是组织变性()10.心肌病是指心肌炎、心肌肿大、心肌扩张等()三、溃疡性心内膜炎病理变化(共20 分)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1.简述炎症细胞种类2.简述休克肺的病理解剖学变化五、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发生机理、形态学特征及其影响(共20 分)一、名词与概念(每小题2分,共20 分)1.机化2.肉芽组织3.充血4.肿瘤5.脂肪坏死6.疖7.肺气肿8.结缔组织病9.静脉石10.噬神经现象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紧张源性心扩张的特点是心腔的横径和纵径都增长,心肌纤维长而粗()2.肾盂肾炎是一种化脓性肾炎()3.秃毛的基本病理变化为毛缺损()4.纤维性骨营养不良、骨软症时,血钙降低,但病理组织学变化不同()5.慢性化脓性炎时常见脓肿周围形成以内皮组织为主的包囊,称之为酿脓膜()6.结核结节,过去称之为传染性肉芽肿()7.纤维瘤通常是恶性瘤,但对家畜常不会造成严重后果()8.炎症细胞即是白细胞()9.皮下水肿也称之为浮肿,皮下组织胶冻样,表面紧张,指压无痕()10.血栓共有三类,即红色血栓、白色血栓和混合血栓()三、死后血液凝固与生前血栓的病理鉴别诊断(共20 分)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1.简述心肌炎的病变特点2.简述骨软症的病理变化五、试述肠炎的类型与病变特点(共20 分)一、名词与概念(每小题2分,共20 分)1.萎缩2.颗粒变性3.淤血4.癌5.基质解聚6.肾病7.糜烂8.毒血症9.肝坏死10.瘢痕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脂肪细胞出现在器官间质内称为脂肪浸润()2.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肾小球集中现象()3.非化脓性脑炎脑血管细胞套主要为嗜中性白细胞、小胶质细胞和淋巴细胞()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首要病理变化为出血()5.良性肿瘤都有包膜,而恶性肿瘤大部分没有()6.痛风是一种钙盐代谢障碍疾病()7.海绵肝是一种液化性坏死变化()8.假性肥大指间质组织增生而造成的器官外形增大()9.胶原纤维坏死也称为纤维素样变或纤维素样坏死()10.当外渗的精子与基质接触时,产生一种特征性的肉芽肿,即精子肉芽肿()三、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形态学诊断(共20 分)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1.简述鳞状上皮癌的病理变化2.简述急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点五、详细说明亚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共20 分)一、名词与概念(每小题2分,共20 分)1.淀粉样变性2.贫血3.气疽4.栓子5.纤维素样坏死6.假性肥大7.溃疡8.虫血症9.血肿10.染色质溶解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肾上腺皮质部坏死时,皮质束状带的实质细胞索可变成似肾小管状结构()2.脑炎时少突胶质细胞也发生弥漫性和局灶性增生,形成神经结节()3.仔猪水肿病的致死原因是败血症()4.炎性细胞包围并侵入神经细胞体和突起的现象称为嗜神经现象()5.间质性肾炎是炎症集中在肾间质组织的化脓性肾炎()6.膨胀性生长是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7.实质器官水肿时体积明显肿大、重量增加、被膜紧张()8.嗜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网状内细胞系统的细胞都具有吞噬功能()9.生理条件下经常更新的组织再生能力强;反之,其再生能力弱()10.所谓的脓球就是浸润的嗜中性白细胞()三、化脓性与非化脓性脑炎的病理变化及主要区别(共20 分)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1.简述炎性渗出时炎性细胞种类2.简述肺萎陷的病理变化五、试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解剖学变化(共20 分)一、名词与概念(每小题2分,共20 分)1.化生2.透明滴状变3.血栓形成4.异型性5.炎症介质6.病毒血症7.卫星现象8.心肌肥大9.粘液样变性10.槟榔肝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颗粒变性也叫浑浊肿胀或实质变性()2.脂肪变性也为脂肪增生()3.血栓形成时,所形成的固体物称为栓子()4.梗死是由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5.炎症可导致炎区淤血()6.时间长,自溶和坏死均将软化,最后发生组织液化()7.在炎性渗出物中,凡是细胞核呈不规则形态的,大概都是嗜中性白细胞()8.坏死后肝硬变也称为急性黄色肝萎缩()9.肾上腺皮质部坏死时,皮质束状带的实质细胞索可变成似肾小管状结构()10.肉孢子虫病嗜酸性肉芽肿性肌炎特征是形成嗜酸性脓肿和假结核结节()三、鸡淋巴白血病与马立克氏病的病理形态学区别(共20 分)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1.简述实质性肝炎病理解剖学变化特点2.简述溃疡性心内膜炎的病理变化特点五、详述支气管肺炎的发生原因、发生机理和病理变化(共20 分)一、名词与概念(每小题2分,共20 分)1.增生2.肝气球样变3.坏疽4.痈5.脂肪浸润6.炎症渗出7.DIC8.出血性浸润9.病理性色素沉着10.腐离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在冰冻切片中用苏丹Ⅲ或油红染色,能将中性脂肪染成黄色()2.组织或器官由于其细胞体积增大而使整个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3.溢血指血液流出血管进入体腔或管腔内,例如脑溢血时血液进入颅腔()4.DIC能引起休克,休克也能引起DIC ()5.肿瘤是由实质与间质组成的()6.脓胞病是由葡葡球菌或链球菌引起的一种皮下组织脓肿()7.发生炎症时,炎症往往在某一部分特别严重()8.急性神经肿胀又称急性细胞病()9.白肌病特征为骨骼肌和心肌透明变性,故颜色苍白()10.弥漫性肝坏死,过去也称为慢性黄色肝萎缩()三、充血与淤血的发生原因、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共20 分)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1.简述出血性梗死的病理变化2.简述慢性肾炎病理变化特点五、试述大叶性肺炎的发生过程和病理变化(共20 分)一、名词与概念(每小题2分,共20 分)1.充血2.肿瘤3.炎症4.坏死5.再生6.化生7.梗死8.透明滴状变9.颗粒变性10.脑血管套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淤血也是充血的一种()2.慢性心功能不全可引起腹水()3.死后血栓可称为死后血块()4.菌血症是败血症过程中的一种现象()5.水泡变性是颗粒变性的同一病理过程()6.组织细胞是炎症渗出时细胞游出的一种()7.细胞坏死时细胞浆也出现变化()8.肺炎属于渗出性炎症()9.炎症有充血过程()10.肝硬化是肝结缔组织大量增生而引起的()三、实质性肝炎与肝硬化的病理组织学区别(共20 分)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1.简述凝固性坏死的病理形态学变化2.简述肺炎的分类及其病理变化五、试述坏死组织的眼观和组织学变化(共20 分)一、名词与概念(每小题2分,共20 分)1.肥大2.变性3.坏死4.化生5.炎症6.癌7.败血症8.栓塞9.非化脓性脑炎10.肝硬化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血栓形成时所形成的固体物称为血块()2.炎症时所渗出的各种成份可作为诊断炎症的依据()3.休克时,一但出现DIC,生命重要器官就出现微血栓()4.肺炎时,主要是淋巴细胞浸润()5.心肌炎是心肌纤维的变性坏死()6.坏死时细胞核不出现变化()7.机化是机体对异物的一种反应形式()8.炎症时血管不出现反应()9.脑炎时可出现单核细胞性血管套()10.鸡白血病的组织学变化特点是淋巴细胞大小不一()三、死后凝血和生前血栓的病理学鉴别诊断(共20 分)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1.简述心肌炎的病理变化2.简述实质性肝炎的病理变化五、试述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共20 分)一、名词与概念(每小题2分,共20 分)1.炎症细胞2.癌3.淀粉样变性4.梗死5.再生6.支气管炎7.肝硬化8.猪丹毒红晕9.死亡与坏死10.淤血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肝炎予后可发展为肝硬化()2.肺炎予后可发展为肺坏疽()3.肺炎可继发肺气肿()4.卡他性肠炎可发展为肠坏死()5.出血性浸润可谓出血的一种()6.肉芽组织由小动脉和纤维组织构成()7.脑软化的实质为脑组织坏死()8.纤维性骨营养不良是钙磷代谢障碍引起的()9.支气管肺炎通常可引起动物死亡()10.心肌炎可发展为心肌性扩张()三、肝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共20 分)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1.简述肠炎的分类和病理变化2.简述心肌炎的病理变化五、试述脑炎的分类和病理变化(共20 分)一、名词与概念(每小题2分,共20 分)1.败血症2.白肌病3.白血病4.肌肉透明变性5.恶性肿瘤6.炎症的变质7.肺气肿8.肝脓肿9.肾小管透明变性10.菌血症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肝细胞可出现气球样变()2.心肌炎是一种可复性的炎症()3.脑神经细胞一旦发生坏死就不可能再生了()4.细胞坏死时细胞核一般不出现变化()5.脑供血不全也可出现脑神经细胞的萎缩和变性()6.肝细胞坏死后也可以再生()7.肾小球萎缩后其所属肾小管亦可发生萎缩()8.马立克氏病是淋巴细胞增生而引起的()9.典型的结核结节没有郎罕氏多核巨细胞()10.慢性支气管炎时气管粘膜上皮可出现化生()三、实质性心肌炎与间质性心肌炎的病理学鉴别(共20 分)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1.简述炎症按经过和性质可分为几类2.简述心、肝、肾的颗粒变性病理变化五、肾炎的分类和病理变化(共20 分)一、名词与概念(每小题2分,共20 分)1.染色质溶解2.栓子3.化生4.恶性肿瘤5.间变6.肾病7.坏疽8.变性9.管型10.腐离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炎症即为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2.变性可谓急性病理过程()3.化脓性炎多为淋巴细胞的增生()4.败血症是一种不可逆的病理过程()5.肺肉变是大叶性肺炎的转归的必然后果()6.间质性炎症主要为嗜中性白细胞的浸润()7.急性猪瘟淋巴结炎是出血性的炎症()8.维生素E缺乏时可引起雏鸡脑软化()9.嗜酸性白细胞浸润可能是过敏反应引起的()10.饲料缺钙或磷过多可引起纤维性骨营养不良()三、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要点(共20 分)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1.简述间质性肺炎的病理变化2.简述间质性肾炎的病理变化五、试述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共20 分)一、名词与概念(每小题2分,共20 分)1.病毒血症2.梗死3.心力衰竭细胞4.疖5.肥大6.机化7.贫血8.出血9.充血10.栓塞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坏疽的实质是坏死()2.变性可转化为坏死()3.慢性炎症炎性细胞多是单核细胞()4.血肿可转化为脓肿()5.休克时发生DIC可加重原发病()6.卡他性炎可转化为纤维素性炎()7.心肌炎可转化为心肌硬化()8.肉芽组织由毛细血管和结缔组织构成()9.心肌梗死也可转化为心肌硬化()10.良性肿瘤也可转化为恶性肿瘤()三、急性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组织学区别(共20 分)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1.简述猪瘟的病理解剖学变化2.简述肺气肿的病理变化五、试述神经系统的基本病理变化(共20 分)。

病理学名词解释大题

病理学名词解释大题

1化生:为适应环境变化,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变为另一种分化组织的过程。

2坏死:以溶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中细胞的死亡3凋亡:是指机体细胞在某些因素作用下,通过细胞内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而发生的一种程序性的细胞死亡。

4肉芽组织:是新生的富含毛细血管的幼稚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由纤维母细胞、毛细血管及一定数量的炎性细胞等有形成分组成的。

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5血栓: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6梗死:局部组织因血流中断引起的缺血性坏死7、肉芽肿:炎症局部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物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为特征。

8异型性:无论在瘤细胞形态还是在组织学结构上,肿瘤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性称为异型性。

(反映了肿瘤分化程度)9:癌前病变:指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病变,这些病变长期存在有可能转变为癌。

-10、假小叶:是肝硬化的特征性病变,是指由广泛增生的纤维在组织将原来的肝小叶和再生的肝细肝细胞团。

11、结核结节:是在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上皮样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加上外周局部聚集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构成。

12、原发综合征: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13风湿小体:风湿性肉芽肿,也称阿少夫小体。

多见于心肌间质、心内膜下及皮下结缔组织,是一种肉芽肿型病变,形状略呈梭行形。

镜下中心见纤维素样坏死,周围有Aschoff细胞,外周有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心衰细胞: 左心衰竭肺淤血时,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胞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此时这种细胞称为心力衰竭细胞。

又称心衰细胞。

15. 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原位癌一般指粘膜鳞状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层内的重度非典型增生几乎*累及或累及上皮的全层(上皮内瘤变Ⅲ级)但尚未侵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生长者。

出血性梗死、心肌梗死、脑栓塞

出血性梗死、心肌梗死、脑栓塞

03
脑栓塞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阻塞血管,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 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分类
根据栓子的来源,脑栓塞可分为心源性、非心源性、来源不明性三大类。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心源性栓子主要来源于各种心脏疾病, 如心房颤动、心肌梗死等;非心源性栓 子可来源于空气、脂肪、肿瘤等;来源 不明性栓子是指经过全面检查仍未能明 确栓子来源的情况。
出血性梗死
治疗以止血、抗炎为主,预防措 施包括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
险因素。
心肌梗死
治疗以溶栓、介入治疗为主,预 防措施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 脂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保持
健康的生活方式。
脑栓塞
治疗以溶栓、抗凝治疗为主,预 防措施包括控制高血压、高血脂 等危险因素,积极治疗心脏病等
基础疾病。
THANKS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出血性梗死的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动脉瘤 破裂等。
病理生理
在缺血性梗死的基础上,由于血液重新流动,红细胞从血管 内渗出,导致梗死区出现红色。同时,由于红细胞释放出的 代谢产物刺激局部组织,可引起炎症反应和水肿。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出血性梗死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的部位和范围。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 、偏瘫、呼吸困难、血便等。
临床表现比较
出血性梗死
通常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剧烈疼痛 、呼吸困难、咳血等症状,严重
时可出现休克。
心肌梗死
通常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心前区疼痛 、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时可出 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脑栓塞
通常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头痛、偏瘫 、失语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昏迷 、癫痫发作等并发症。

3.2病理学-栓塞、梗死

3.2病理学-栓塞、梗死
肝血窦
小叶间动 脉
中央静脉 小叶下静脉
肝动脉
(30%)
肝静脉
下腔静脉
③ 来自门脉系统的栓子 →肝内门静脉分支。
④交叉性:
房缺、室缺:静脉、右心 →左心、大循环动脉(反常栓塞)
⑤逆行性:
胸腹压突然升高:下腔静脉 →下腔静脉小分支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室间隔缺损
(五)其它栓塞
肿瘤细胞栓塞; 寄生虫栓塞; 细菌栓塞
第五节 梗死
★ 梗死概念 梗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梗死的病变及类型 梗死对机体的影响与结局
概念
局部器官或组织因血流迅速 阻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称 为梗死(infarct)。
一、梗死的原因和条件
血栓形成
原因
动脉栓塞
血 管 阻
1. 贫血性梗死
贫血性梗死
梗死区 内缺血 呈灰白

白色梗死
贫血性梗死发生条件:
①组织结构致密 ②侧枝循环不丰富
贫血性梗死好发器官



贫血性梗死的病理变化
肉眼观察: 梗死区呈灰白色, 周围有明显充血和 出血带,形态与血 管分布状态有关。
脾、肺、肾梗死呈锥体形
心肌梗死呈不规则地图形
肠梗死呈节段形
肺毛细血管内脂滴栓塞,使血管扩张。特殊染色显 示红色为脂滴(苏丹Ⅲ染色)。
脂肪栓塞后果:取决于栓塞部位和脂滴 数量
直径大于20μm----肺内栓塞 直径小于20μm----体循环内栓塞:脑 少量---可被巨噬细胞吞噬 大量---窒息、心衰至死
患者因交通意外双腿多发骨折。脂肪 栓塞引起脑白质出血,致昏迷,死亡
(二)梗死的结局
与坏死 结局相同

2023年家畜病理学归纳及试题

2023年家畜病理学归纳及试题

家畜病理学名词解释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旳原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从而阐明疾病旳发生、发展和转归基本规律旳一门学科。

疾病:病因与动物机体互相作用旳损伤与抗损伤旳斗争过程。

充血: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和器官中旳血量增多旳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

淤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里,引起局部组织中旳静脉血含量增多旳现象,称为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

心力衰竭细胞:当左心衰竭引起慢性肺淤血时,肺泡腔中出现了吞噬有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旳旳巨噬细胞。

槟榔肝:由于淤血旳肝组织伴发脂肪变性,故在肝切面形成暗红色淤血与土黄色脂变肝细胞区相间,眼观似槟榔状花纹,故称为“槟榔肝”。

血栓:在活体旳血管或心脏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旳某些成分析出,黏集形成固体物质旳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旳固体物质称为血栓。

机化:肉芽组织取代多种病理产物旳过程。

梗死:由于动脉血流断绝,局部组织或器官缺血而发生坏死,称为梗死。

栓塞:血液循环中出现不溶性旳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并阻塞血管管腔旳过程,称为栓塞。

阻塞血管旳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出血:血液流出血管或心脏之外,称为出血。

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称内出血。

瘀点:漏出性出血时,在皮肤、粘膜、浆膜和实质器官呈点状出血,称为血点或瘀点。

瘀斑:严重时,呈斑块状出血,称为血斑或瘀斑。

休克:是指机体在受到多种有害因子作用时所发生旳,伊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器官微循环血液灌流量严重局限性为特性,并由此而导致旳多种重要器官代谢障碍和构造损害旳全身性病理过程。

变性:在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过多旳变化称为变性。

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或细胞旳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

西米脾: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白髓,切面上皮小体如高粱米大小,灰白色,半透明,与煮过旳西米相似。

火腿脾: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红髓,切面上红褐色旳脾组织与黄色旳淀粉样物质相间混杂,似火腿样花纹。

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器官、或机体对于内外环境持续性旳有害刺激所做出旳应答反应,这种反应一般是非损伤旳。

出血 血栓和栓塞的病理改变

出血 血栓和栓塞的病理改变
1. 静脉瓣膜内血流形成漩涡,血小板沉积
2. 血小板继续沉积形成小梁,小梁周有白细胞黏附
3. 血小板梁间形成纤维蛋白网,网眼内充满红细胞
4. 血管腔阻塞,局部血流停滞致血液凝固
静脉内血栓形成
(二)类型和形态
血栓类型可分为以下四种:
1. 白色血栓(pale thrombus)
➢ 常位于血流较快的心瓣膜、心腔内和动脉内,例如 在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时在二尖瓣闭锁缘上形成疣 状赘生物(verrucous vegetation)
二、病 理 变 化
(一)内出血
➢ 血液积聚于体腔内称体腔积血,如心包积血、胸腔积血、腹腔积血和关节腔积血。 ➢ 在组织内局限性的大量出血,称为血肿(hematoma),如脑硬膜下血肿、皮下血肿等。 少量出血时仅能在显微镜下看到组织内有数量不等的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的存在。
(二)外出血
➢ 鼻黏膜出血排出体外称鼻出血 ➢ 肺结核空洞或支气管扩张出血经口排出到体外称为咯血 ➢ 消化性溃疡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经口排出到体外称为呕血 ➢ 结肠、胃出血经肛门排出称便血 ➢ 泌尿道出血经尿排出称为尿血 ➢ 微小出血形成瘀点(petechiae)、紫癜(purpura)、瘀斑(ecchymoses)
过敏性紫癜是由于免疫 复合物沉着于血管壁引 起变态反应性血管炎
维生素C缺乏致 血管脆性和通 透性增加
2.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 血小板生成减少的疾病、血小板破坏或消耗的疾病、药物诱发 的免疫反应、细菌毒素破坏等。
3. 凝血因子缺乏 如凝血因子Ⅷ、Ⅸ,以及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的先天性缺乏;肝实质 疾患如肝炎、肝硬化、肝癌时,凝血因子减少;DIC时凝血因子消耗过多等。
➢ 发生空气栓塞时,其后果取决于空气进入的速度和气体量: 量少,吸收;量大可引起严重后果。

病理学栓塞和梗死

病理学栓塞和梗死

1. 贫血性梗死 好发于结构致密、血管吻合支不充分的组织和器官
脾梗死
脾梗死灶为灰白色,质地致密, 形状与血管分布方式一致
脾梗死(镜下)
脾贫血性梗死灶内细胞坏死,见 组织轮廓,病灶周见充血出血带
肾贫血性梗死(镜下)
肾贫血性梗死灶内细胞坏死, 见组织轮廓
病理学(第9版)
2. 出血性梗死 好发于结构疏松、双重血液供应或血管吻合支多的组织 (1)发生条件
病理学(第9版)
(三)气体栓塞(air embolism)
概念: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液循环或原溶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形成气泡而阻塞心血管。
空气栓塞 (air embolism)
气体栓塞 (gas embolism)
减压病 (decompression
sickness)
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流阻塞心血管所致 见于静脉损伤破裂,或因静脉腔内负压
循环障碍甚至迅速死亡
病理学(第9版)
(四)羊水栓塞(amniotic f症,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发生率为1∶50000, 死亡率大于80%
病因:羊水流出受阻
破裂的子宫静脉窦
肺动脉及毛细血管引起栓塞
证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肺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内有羊水的成分,包括角化鳞状上皮、
病理学(第9版)
二、梗死的病变及类型
(一)梗死的形态特征
1. 梗死灶的形状 取决于该器官血管分布方式
肾动脉分支栓塞及肾贫血性梗死模式图
锥形分支供血器官的梗死灶呈锥 形,如肾、肺
辐射状分支供血器官的梗死灶 呈节段形,如肠
动脉分支不规则供血的器官梗 死灶呈地图形,如 心、肝
病理学(第9版)
病理学(第9版)
3. 败血性梗死(septic infarct) 由含有细菌的栓子阻塞血管引起。 常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含细菌的栓子从心内膜脱落,顺血流运行而引起相应组织器

简述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的特点

简述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的特点

简述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的特点梗死,又称为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疾病。

根据梗死部位和时间的不同,梗死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透壁性梗死、非透壁性梗死、心内膜下梗死和微小梗死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种梗死类型及其病理变化的特点。

1. 透壁性梗死:透壁性梗死是指梗死灶穿透心肌全层,从心内膜至心外膜。

在病理上,透壁性梗死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在急性期,梗死区域呈淡黄色或灰色,边缘清晰,形状不规则。

梗死区域的心肌细胞大部分已坏死,只有一小部分心肌细胞仍保持完整。

此外,梗死区域还可见到出血、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

随着时间的推移,梗死区域逐渐形成瘢痕组织,瘢痕组织内可见到少量新生血管。

2. 非透壁性梗死:非透壁性梗死是指梗死灶仅限于心肌的一部分,没有穿透全层。

在病理上,非透壁性梗死的特点是梗死区域边缘清晰,形状不规则。

梗死区域内的心肌细胞大部分坏死,但仍有一部分心肌细胞保持完整。

梗死区域周围可见到轻度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

随着时间的推移,梗死区域逐渐形成瘢痕组织。

3. 心内膜下梗死:心内膜下梗死是指梗死灶主要限于心肌的内膜下层。

在病理上,心内膜下梗死的特点是梗死区域位于心肌的内膜下层,形状不规则。

梗死区域内的心肌细胞大部分坏死,但仍有一部分心肌细胞保持完整。

梗死区域周围可见到轻度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

随着时间的推移,梗死区域逐渐形成瘢痕组织。

4. 微小梗死:微小梗死是指梗死灶的面积较小,通常不超过2cm²。

在病理上,微小梗死的特点是梗死区域呈淡黄色或灰色,形状不规则。

梗死区域内的心肌细胞大部分坏死,但仍有一部分心肌细胞保持完整。

梗死区域周围可见到轻度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

随着时间的推移,梗死区域逐渐形成瘢痕组织。

总结起来,梗死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的特点主要取决于梗死灶的范围和位置。

透壁性梗死是最常见的类型,梗死区域穿透心肌全层,形成瘢痕组织;非透壁性梗死仅限于心肌的一部分,也会形成瘢痕组织;心内膜下梗死主要限于心肌的内膜下层,也会形成瘢痕组织;微小梗死梗死区域较小,病理变化与其他类型相似。

病理切片描述

病理切片描述

15. 异物肉芽肿
低倍镜:主要由多核巨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单核巨噬细胞等成分构成,为结节状的病变
高倍镜:病变部位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散在分布较多的异物多核巨噬细胞,边缘区可见纤维组织增生
16. 纤维肉瘤
低倍镜:瘤细胞束状排列成人字形,羽毛性或鱼骨状结构,间质胶原纤维较少。分化差者,瘤细胞弥散排列,间质纤维少,血管丰富
诊断要点:心肌间质形成具有特征性的Ashoff小体
32.主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of aorta
低倍镜:主动脉内膜部分增厚,表层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有玻璃样变。内膜深层见一片浅依红色无结构样坏死物,为粥样斑块。其中有许多呈斜方形,菱形和针样空隙,为胆固醇结晶
6. 肉芽组织
低倍镜:表面有一层炎性渗出物,其下可见大量的新生的毛细血管垂直表面生长,其间有成纤维细胞。深部血管减少,成纤维细胞逐步变为纤维细胞,并有胶原纤维生成
高倍镜:新生毛细血管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成纤维细胞大,胞浆丰富淡红色,成梭型或分支状,可见各种炎细胞
7. 慢性肺淤血
低倍镜:肺泡壁增厚,肺泡壁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10. 肾贫血性梗死
低倍镜:正常肾组织与梗死组织交错分布,梗死灶内可见轮廓模糊的肾小管和肾小球,梗死灶周边部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
高倍镜:坏死的肾小球及周围肾小管结构模糊,胞质红染,肾小管数目明显减少,残留的细胞核呈固缩状态
11. 肺出血性梗死
肺泡轮廓可见,肺泡壁细胞坏死,核消失,肺泡腔内聚集大量的红细胞
21. 胃腺癌
低倍镜:分化好者,癌细胞排列成腺管状,排列不规则,多层排列。分化差者,癌细胞形成癌巢,与间质分界清楚,癌细胞突破粘膜层向深层浸润

病理实习大体描述

病理实习大体描述
64. 骨肉瘤:股骨下端见一梭形肿物,灰白、质实,有处有沙粒感,可见出血、坏死及囊腔形成。肿瘤破坏骨皮质并浸入周围软组织,同时进入骨髓腔。
65. 胫骨结核:胫骨干骺端切面中央可见一黄白色干酪样坏死区,呈椭圆形,边缘不整,与周围组织有纤维组织分隔。病灶破坏一侧骨皮质,形成窦道,部分坏死已流出。
26. 局灶型肺结核:肺尖部可见直径约为1cm的圆形灰白色病灶,有处已钙化。病灶干燥,境界清楚,周围有纤维组织包绕。
27. 浸润性肺结核:肺上叶的上部靠近胸膜处有一黄白色干酪样坏死病灶,大小约为2×1.5,中央坏死脱落,周围边界模糊,有小的炎性渗出病灶。
28. 纤维空洞性肺结核:肺切面上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形状不一的空洞,空洞壁厚薄不均,壁粗糙,并附着有干酪样坏死物。空洞之间肺组织有处可见干酪样坏死灶,肺内纤维组织增生,胸膜增厚。
75. 弥漫浸润型胃癌(革囊胃):正常胃黏膜皱襞消失,代之以灰白色、弥漫增厚变硬的癌组织。切面灰白色癌组织侵入肌层达到浆膜下。浆膜明显增厚。由于胃壁弥漫性增厚变硬,故称为革囊胃。
76. 胃癌(巨块型):胃壁内可见一较大肿物,肿物向胃内凸起。
77. 胃癌(溃疡型):肿瘤发生于胃小弯幽门处,向壁内生长溃疡中心凹陷,边缘隆起,呈火山口状。并有出血坏死。
4. 肝脓肿:切面边缘锐利,可见直径为6cm的脓肿,中心见黄白色脓性渗出物,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脓肿壁,呈灰白色。
5. 阿米巴肝脓肿(肝液化性坏死):肝脏体积增大,表面呈结节状,切面见肝内有一个较大囊腔。腔内可见破絮状坏死组织,囊内壁不光滑。
6. 急性重型肝炎:肝脏体积显著减小,质量减轻,质较软,被摸皱缩。切面黄色或红褐色。有处呈不规则的红黄相间的斑纹状,肝大体结构模糊不清。
14. 肺出血性梗死:肺脏可见楔形、暗红色的实性病灶。底部靠近胸膜,尖段指向肺门,边界清楚。

出血性梗死病理

出血性梗死病理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出血性梗死病理
出血性梗死病理:
出血性梗死常见于肺、肠等具有双重血液循环的器官, 组织结构疏松伴严重淤血的情况下, 因梗死灶内有大量的出血, 故称为出血性梗死。

1.出血性梗死发生的条件。

(1)严重淤血。

(2)器官组织结构疏松。

2.肺出血性梗死:其病灶常位于肺下叶。

常多发, 病灶大小不等, 呈锥形, 尖端朝向肺门, 底部紧靠肺膜, 肺膜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梗死灶质实, 因弥漫性出血呈暗红色, 略向表面隆起, 机化后梗死灶变成灰白色, 病灶表面局部下陷。

镜下见梗死灶呈凝固性坏死, 肺泡腔、小支气管腔及肺间质充满红细胞。

3.肠出血性梗死:多见于肠系膜动脉栓塞和静脉血栓形成, 或在肠套叠、肠扭转、嵌顿疝、肿瘤压迫等情况下引起出血性梗死。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肠梗死灶呈节段性暗红色, 肠壁因淤血、水肿和出血呈明显增厚, 随之肠壁坏死致质脆易破裂, 肠浆膜面可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被覆。

贫血性梗死的病理简述

贫血性梗死的病理简述

贫⾎性梗死发⽣于组织结构⽐较致密,侧⽀循环不充分的器官,如肾、脾、⼼肌。

当其动脉分⽀阻塞时,局部组织⽴即陷于缺氧⽽使其所属微⾎管通透性增⾼,病灶边缘侧⽀⾎管内的⾎液可通过该通透性增⾼的微⾎管壁逸出于⾎管外,即出⾎。

在肾、脾、⼼肌等器官,由于组织致密,故出⾎量不多,出⾎的红细胞崩解后,⾎红蛋⽩溶于组织液被吸收,故梗死灶呈灰⽩⾊。

在梗死的早期,梗死的周围有明显的充⾎和出⾎,形成暗红⾊出⾎带,数⽇后该出⾎带内的红细胞已被巨噬细胞吞噬后转变为含铁⾎黄素,出⾎带遂变为褐黄⾊。

镜下,早期的梗死灶内尚见核固缩、核碎裂和核溶解等变化,细胞浆则均匀⼀致,组织结构仅见其粗略轮廓。

病灶内可见橙⾊⾎晶。

晚期,病灶表⾯下陷,质地坚实,原已呈褐黄⾊的出⾎带亦消失。

镜下,病灶呈均质性结构,边缘有⾁芽组织和瘢痕形成。

梗死灶⼩者,可完全被⾁芽组织和瘢痕组织所取代。

梗死的病理名词解释

梗死的病理名词解释

梗死的病理名词解释梗死是一个常见的疾病,其病理解释是指由于血流供应中断,导致组织部位缺血、缺氧,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的一种病理现象。

梗死是不同器官和组织可能出现的疾病,并常常导致严重的后果和并发症。

梗死的路径可以根据发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过程来进行分类。

首先,根据血供中断的原因,梗死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缺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

缺血性梗死是由于血液供应中断,导致组织缺氧和细胞死亡。

而出血性梗死则是因为血管破裂或血管壁脆弱,导致血液流入组织中形成血肿,引起局部组织死亡。

其次,根据梗死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干性梗死和湿性梗死。

干性梗死是指梗死部分的坏死细胞干燥和凝固,常见于心脏、肾脏等地方。

而湿性梗死则是指坏死组织与病理性液体混合而形成的梗死,可能出现于脑部或肺部等器官。

梗死可以发生在多个器官和组织,在心脏、脑部和肺部最为常见。

心脏梗死是心肌缺血导致的梗死,通常发生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下。

脑梗死通常发生在脑供血受阻的情况下,由于血栓形成或脑动脉狭窄等原因造成。

肺梗死则一般由于血栓或脂肪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

梗死的病理过程可以描述为几个主要的阶段。

首先是缺血期,此时血液供应中断,导致组织缺氧和供氧不足。

在此阶段,细胞开始逐渐受损,功能受限,但尚未发生不可逆的细胞死亡。

接下来是发病期,此时细胞损伤加重,细胞内的胞器出现异常,细胞死亡的征兆逐渐出现。

最后是坏死期,此时细胞已经死亡,出现大量坏死组织,常伴随有炎症反应和修复过程。

梗死的临床症状取决于发生梗死的器官和组织,但通常包括持续性剧烈疼痛、组织功能丧失、发热、出血等。

梗死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心肌梗死后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脑梗死后可能导致卒中、偏瘫等;肺梗死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缺氧等。

在诊断梗死时,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同时还会考虑到相应的影像学检查结果。

其中包括心电图、脑CT或MRI等。

同时,血液检查和生化指标检验也是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以进一步了解梗死的程度和对身体的影响。

脾出血性梗死实训报告

脾出血性梗死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脾出血性梗死是一种由于脾脏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病理状态,常见于脾脏增大、脾静脉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脾出血性梗死的病理变化,提高临床诊断能力,本次实训选取了脾出血性梗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观察脾脏的病理变化,分析其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训目的1. 了解脾出血性梗死的病因、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2. 掌握脾出血性梗死的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3. 提高实验室病理学诊断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实验材料:新鲜脾脏、病理切片、显微镜、病理学图谱等。

2. 实验步骤:(1)观察脾脏外观:选取新鲜脾脏,观察其大小、形状、色泽等,与正常脾脏进行对比。

(2)制作病理切片:将脾脏组织进行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切片等处理,制成病理切片。

(3)显微镜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脾脏病理切片,记录脾脏组织的形态变化,如梗死灶、出血灶、炎症细胞浸润等。

(4)分析病理变化:根据病理切片观察结果,分析脾出血性梗死的病因、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

(5)总结与讨论:结合临床病例,讨论脾出血性梗死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预后。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脾脏外观观察:新鲜脾脏呈暗红色,质地较硬,与正常脾脏相比,大小、形状、色泽略有差异。

2. 病理切片观察:显微镜下可见脾脏组织出现梗死灶,梗死灶周围伴有出血,梗死灶内可见坏死细胞、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

3. 病因分析:脾出血性梗死的病因主要包括脾脏增大、脾静脉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其中,脾静脉栓塞是最常见的病因。

4. 发病机制分析:脾脏增大或脾静脉栓塞导致脾脏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脾脏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导致梗死。

梗死灶周围出血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

5. 诊断方法:根据脾脏外观、病理切片观察结果及临床病例,可确诊为脾出血性梗死。

6. 治疗原则:治疗原则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病因治疗包括抗凝治疗、抗感染治疗等;对症治疗包括止血、止痛等;支持治疗包括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血性梗死的病理简述
出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发生于下述条件下:
(1)严重淤血:当器官原有严重淤血时,血管阻塞引起的梗死为出血性而非贫血性。

如卵巢肿瘤在卵巢蒂扭转时,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动脉供血随之停止,卵巢瘤组织随即坏死,同时血液由淤血的毛细血管内漏出,形成出血性梗死。

肺梗死多发生于患者已有左心功能代偿不全的先决条件下,此时的肺淤血是梗死灶内发生出血的原因。

(2)组织疏松:肠和肺的组织较疏松,梗死初起时在组织间隙内可容多量出血,当组织坏死而膨胀时,也不能把漏出的血液挤出梗死灶外,因而梗死灶为出血性。

但如肺先因肺炎而实变,则所发生的肺梗死一般为贫血性而非出血性。

需指出的是,肺梗死发生的先决条件为事先需有肺淤血的存在。

这是因为肺有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重血液供应,两者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有肺循环正常的条件下,肺动脉分支栓塞不会引起梗死,因为支气管动脉可借助吻合支供血于该区肺组织;但如肺原先已有淤血,致肺静脉压增高,当肺动脉分支栓塞时,单纯以支气管动脉的压力不足以克服局部范围内的肺静脉阻力,局部肺组织乃发生梗死。

这便是肺梗死常见于二尖瓣疾患而且是出血性的原因。

肺的出血性梗死为底靠肺膜、尖指向肺门的锥形病灶,暗红色,出血性梗死组织之镜下结构为组织坏死伴有弥漫性出血。

出血性梗死亦常发生于肠。

肠套叠、肠扭转、嵌顿性疝均可引起局部肠段出血性梗死,肉眼观该肠段呈暗红色。

梗死又可按有无细菌感染而分为败血性梗死(septic infarct)和单纯性、无感染性梗死。

前者的栓子含有细菌,因而梗死灶内有细菌感染。

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时,由心瓣膜脱落的含细菌栓子造成栓塞时可引起栓塞性脓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