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三基培训大纲记录
“三基三严”记录本

富顺县赵化镇中心卫生院“三基三严”记录本科室“三基三严”培训制度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9号)《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5号)《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五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经常对医务人员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把…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加强“三基三严”训练,是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的重要措施,是不断提升基础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各级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切实把“三基”训练贯穿于医疗、护理工作全程,以严谨的态度,严格要求,严密组织,真正取得实效。
3,医院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基三严”训练工作领导组,负责领导全院“三基三严”训练工作;制订院年度训练计划;督促、检查、考核“三基三严”训练情况;对科室“三基三严”训练工作提出奖惩意见。
4,在医院“三基三严”训练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由医教科牵头,负责全院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训练工作,院年度训练计划的拟定、院年度计划实施、年度考试考核、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等日常工作。
5,各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三基三严”训练管理小组。
根据科室专业特点,制定本科室“三基三严”训练计划,并组织实施。
做好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日常工作。
6,医院把“三基三严”训练工作纳入基础医疗质量管理,与科室质控、医务人员职称晋升等挂钩;对“三基三严”训练工作做得好的给予表彰;对不重视“三基三严”训练工作,缺乏规范的原始记录,“三基”考试考核不合格者,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7,医教科每年组织医生理论考试2次;护理部每年组织全院护理业务查房2次;每季度组织“三基”理论或技能操作考试1次。
8,科主任每月组织科内业务学习1次;护士长每月组织护理业务学习及护理查房1次;每季度组织“三基”理论和技能操作考试1次。
赵化镇中心卫生院培训记录培训时间:年月日培训地点:培训题目:主持人:主讲人:记录人:参加人员签名:培训内容:。
三基三严培训记录文本

病历书写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之三)各种病历资料严禁丢失和缺损病历记录容完整:1、病人病情;2、所进行的检查、诊断、治疗等;3、医务人员的分析;4、对患者或家属的告知。
5、每次记录应尽可能详细、具体。
6、各种表格栏(包括眉栏)必须认真填写,无容者划“/”,不得空格。
病历书写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之四)客观容客观记录:临床症状、体格检查、抢救和治疗经过等,严禁凭主观猜想记录症状和体征。
不得删划、贴补,出现错字、错句划双横线不得采用刮、粘、涂、贴等方法掩盖和抹去原字迹;原则性错字句必要时及时重写。
审查、修改要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辨。
病历书写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之五)严肃性规性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及无正式中文译名者除外),病历格式和容按照《病历书写规》;患者叙述的疾病、手术名称要加引号。
各种记录应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语句简练、表述准确、字迹清楚。
规使用汉字,标点正确,杜绝错字。
疾病诊断、手术及诊疗操作名称符合国际疾病分类要求;中医术语使用依照最新版的国家及行业标准(《中医诊疗术语》、《中医病症分类与代码》、《中医诊断疗效标准》)及新版教科书,中药名称按照新版药典。
各项记录均有完整的日期和签名;各种报告单按日期顺序粘贴。
病历书写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之六)修改原则和要求1、上级医师有权利、有责任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
谁决定,谁修改。
上级医师修改要签名以示负责,并在签名的右下角写明修改时间。
时限原则上要求在72h以;2、书写者可以自我修改,但要用原色墨水;3、修改时不得掩盖原来字迹,要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辨(采取划双横线办法)。
二、重视医疗文书的证据作用病历是医疗活动的真实记录,属于民事诉讼法证据第六十三条中的“书证”。
病历是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医方举证的主要依据,也是患方最容易找到的证据。
病历容有错误、漏洞,病历书写不及时,病历涂改,门急诊患者未书写病历,知情告知签字制度执行不严等,是医疗诉讼中医方败诉的主要原因。
三基三严培训考核记录本

精心整理
三基三严
培训考核记录本
科室
何光国廖杰吴杰易容汪琼朱学武向立平
彭远帆林家国邢弟林王群刁秋月段登洪颜继琼
李昌兵吴显卿李宾杨玉平吴辉燕熊春林古??凌
杨锐古成晋黄文平刘圣芳陈明双杨旭蒋圣容
杨宝书陈勇黄伟丁春兰唐丽孙林燕周世清
石跃进邓??凤黄余清谢毅卢建国李小林陈东兰
“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实施方案
“三基三严”培训是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保障医疗
安全的重要途径。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实施方案:
一、根据卫生部要求,“三基”培训为全员培训,各级医师、技师均应参加。
晨会交班及每周业务学习时进行相关知识讲解讲座,并对急救常用技术采用现场操作演示、考核,定期进行急救模拟演练。
(二)科室考核小组负责本科室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训练工作,要求各级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两次考核,并把考卷及考核成绩交医务科存档。
医院考核小组定期对全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系统考核,督查各科室“三严”训练考核工作。
(三)各科室如未能如期上交本科人员考核记录及成绩的,纳入科室年度考核。
五、医院有针对性的进行急诊、急救知识的集中培训,以督促提高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三基”水平和操作能力。
六、为确保各级医务人员切实达到“三基”培训效果,医务科将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现场考核和抽查,成绩记入个人档案。
定期
连续2。
三基培训、考核记录

各级各类护理人员“三基”培训、考核登记本护理管理人员和护理骨干培训制度1. 针对专科的特点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不定期选送表现优秀、有进取心的护理人员,去国内外、省内外、院外的相关科室进修,学习先进经验,熟练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等,培养护理管理专科和技术骨干。
2. 医院为不同技术职称的护士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鼓励护士外出参观学习及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并做到学习前有任务交代,学习结束两周后将学习心得上交护理部,并以多媒体形式向全院护士传达会议内容且外出学习获得的资料属于公共财务,应上交图书馆、供护理人员共享3. 医院支持护士参加全脱产学习班,获取本科或研究生的学历。
4. 聘用护士外出参加业务活动视为院内正式人员看待。
5. 护士长应对本病区外出学习人员统筹安排,必须保证正常的护理工作不受影响。
6. 护士长外出学习,提出外出期间病区护理工作负责人选,报护理部审核。
7. 各专科选送护长或护士外出学习、进修时,护长或护士须向其上级申报。
对于参加学习需占用工作时间者,参照医院有关规定执行。
护理人员培训管理制度1、成立护理继续教育委员会,一名副院长分管,护理部主任负责组织实施。
2、对每年新分配到岗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岗前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周。
3、在职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培训时间及内容依据大学本科、专科、中专三个不同学历层次分别安排。
依据需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并实施。
4、培训以自学、轮转、查房、带教、专题讲座、参观学习、进修等方式进行。
5、对护理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并且每年有计划的安排护理新知识、新技术及护理管理知识培训。
6、每年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并记录,在护理人员技术档案中设立继续教育项目。
7、按照国家继续教育试行办法及本院继续教育实施细则贯彻执行。
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制度1、按不同职称、不同职务与应聘的岗位进行相应考核。
2、护理部每年组织全院性考核2次,内容有理论、技术操作等。
3、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发现问题,随时反馈。
三基培训记录范文

三基培训记录范文近日,我参加了一场为期三天的三基培训,其中包括了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三个部分。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深感受到了对三基的重要性,并且对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在培训的第一天,我们学习了基础知识。
培训讲师针对我们的岗位需求,给我们讲解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
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工具和技巧,如市场调研方法、销售技巧等,这些知识对于我今后的工作非常有帮助。
此外,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和其他参与培训的同事进行了互动和讨论,这让我对这些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接下来,在第二天的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基本技能。
这一天的课程主要是针对我们的实际操作进行的,我们通过模拟案例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学习了一些实用的技能,如团队合作、沟通技巧等。
这些技能对于我们在工作中的表现和与他人的合作都非常重要。
通过课堂上的练习,我发现自己在团队合作和沟通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我下定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这些方面的提升。
最后,在第三天的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基本素养。
这一天的课程主要是培养我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
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工作礼仪,如诚信、守时、以人为本等。
这些素养对于我们的职业生涯发展非常重要,它们关系到我们与客户、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影响着我们的职业形象。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意识到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才能在职场上脱颖而出。
总的来说,这次三基培训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和启发。
通过学习基础知识,我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学习基本技能,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通过学习基本素养,我明白了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三基水平,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也会将这些理念传递给身边的同事,共同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三基培训内容、重点-计划

“三基三严” 培训内容、要求及培训计划为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础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操作程序,加大临床、医技、护理人员“三基”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理论和操作考核力度,把“三严” (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特制定2013 年“三基三严”培训计划及考核实施方案,具体如下:一、指导思想“三基三严”培训要求全员参与,人人达标。
要把“三严”的作风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管理工作中。
按照“三基”训练与专科训练相结合,一般训练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业务学习、操作训练、派出进修、专科培养、自学函授等途径,对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多种形式、全方位的培训,从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确保我院医疗质量的持续发展。
二、组织领导医院“三基三严”培训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院“三基三严”培训计划,组织落实考核工作,科技教育处、护理部负责安排“三基”知识培训讲座,确定参加考试的各级人员等。
各学科“三基三严” 考核小组具体负责本科室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要利用科室会议、晨会交班时间对全科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提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开展“三基”训练。
三、培训考核目标全院“三基”培训覆盖率应达到100%,考核合格率》90%。
四、培训及考核内容1、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及护理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
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医院感染、基础护理、输血、水电解质平衡、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临床药学、临床营养、核医学、超声诊断学等部分的基础理论。
2、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护理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
如:医疗诊疗规范、临床常用护理技术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
3、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急救技术。
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注射法、各种穿刺技术,穿脱隔离衣、鼻饲及胃肠减压;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脱手术衣、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打结、基本缝合方法等。
三基培训内容、重点,计划

“三基三严”培训内容、要求及培训计划为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础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操作程序,加大临床、医技、护理人员“三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理论和操作考核力度,把“三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特制定2013年“三基三严”培训计划及考核实施方案,具体如下:一、指导思想“三基三严”培训要求全员参与,人人达标。
要把“三严”的作风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管理工作中。
按照“三基”训练与专科训练相结合,一般训练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业务学习、操作训练、派出进修、专科培养、自学函授等途径,对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多种形式、全方位的培训,从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确保我院医疗质量的持续发展。
二、组织领导医院“三基三严”培训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院“三基三严”培训计划,组织落实考核工作,科技教育处、护理部负责安排“三基”知识培训讲座,确定参加考试的各级人员等。
各学科“三基三严”考核小组具体负责本科室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要利用科室会议、晨会交班时间对全科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提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开展“三基”训练。
三、培训考核目标全院“三基”培训覆盖率应达到100%,考核合格率≥90%。
四、培训及考核内容1、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及护理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
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医院感染、基础护理、输血、水电解质平衡、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临床药学、临床营养、核医学、超声诊断学等部分的基础理论。
2、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护理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
如:医疗诊疗规范、临床常用护理技术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
3、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急救技术。
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注射法、各种穿刺技术,穿脱隔离衣、鼻饲及胃肠减压;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脱手术衣、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打结、基本缝合方法等。
三基培训内容资料三篇

三基培训内容资料三篇篇一:三基培训内容资料一、呼吸机使用(一)呼吸机的指征1.由于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所致的急性决氧和二氧化碳气体交换障碍。
2.肺内巨大分流所造成的严重低氧血症,外来供氧无法达到足够的吸入氧浓度。
3.在重大外科手术后,(如心、胸或上腹部手术)为预防术后呼吸功能紊乱,需进行预防性短暂呼吸机支持。
4.某些情况下,可暂时人为过度通气,以降低颅内压,或在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增加呼吸代偿。
5.在某些神经,肌肉疾病中,由于肺活量受限,无法产生有效自发呼吸,可应用机械呼吸,增加通气,以避免肺不张和分泌物滞留。
(二)呼吸机治疗的相对禁忌证1.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
2.伴肺大泡的呼吸衰竭。
3.张力性气胸。
4.心肌梗塞继发的呼吸衰竭。
5.重症肺结核(三)每分钟通气量是什么概念:通常是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乘积所决定。
通常潮气量在10-12毫升/公斤,频率12-16次/分(四)控制呼吸(C)适合什么情况下使用适用于呼吸完全停止或呼吸极微的患者。
(五)何为辅助呼吸?何时采用?呼吸频率由病人控制,吸气由病人吸气动作所产生的气道内负压所触发,但输入气量则由机器的预定值提供,采用压力或流量触发形式,适用于有自主呼吸,但通气不足。
(五)何为控制辅助呼吸(A/C);何时使用?同时具有上两种模式功能。
如病人自主呼吸能产生足够负压则可产生吸气触发,反之,则由机器预定频率送气,当病员呼吸增强,由控制呼吸过度到辅助呼吸时,可采用此种方式(六)机械呼吸的并发症1.气管插管、套管有关的并发症:⏹气管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喉损伤,气管粘膜损伤,皮下气肿。
2.机械通气治疗引致的并发症:⏹通气不足,通气过度,低血压,气压伤,其它脏器的损害;肾、肝、肠道。
3.氧中毒;4.呼吸道感染现场心肺复苏术(一)适应证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脏骤停、心室颤动及心搏极弱)或呼吸骤停(脑疝、脑干损伤引起)。
(二)禁忌证1.胸壁开放性损伤。
临床三基培训内容记录

临床三基培训内容记录一、引言在临床医学领域,临床三基培训是培养医学生和医生的基本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系统的培训,医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和知识,提高临床操作能力,为将来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技能培训1.病史采集与分析病史采集是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培训中,医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以及病症的起源。
通过分析病史,医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因,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体格检查技巧体格检查是临床医生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培训中,医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观察、触诊、叩诊和听诊等技巧。
通过体格检查,医学生可以获取患者的体征信息,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3.临床技术操作临床技术操作是临床医生必备的技能之一。
在培训中,医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各种临床技术操作,如静脉采血、皮下注射、导尿等。
通过临床技术操作的培训,医学生可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三、医学知识学习1.疾病诊断与治疗医学知识的学习是临床医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培训中,医学生需要学习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掌握合理的治疗方案。
通过医学知识的学习,医学生可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和规范的治疗。
2.药物应用与副作用药物应用与副作用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之一。
在培训中,医学生需要学习各种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适应症和副作用等。
通过药物应用与副作用的学习,医学生可以提高对药物的合理应用和安全性的认识,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药物治疗。
四、沟通与人际关系在临床医学中,良好的沟通与人际关系是医生必备的素质之一。
在培训中,医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关注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通过沟通与人际关系的培训,医学生可以提高与患者和医疗团队的合作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贴心的医疗服务。
三基培训计划及内容

建昌县谷杖子乡卫生院“三基”培训、考核计划为了增强我院医务人员的执业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促进医务人员练好基本功,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加强人才培养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特指定我院“三基”培训计划如下:一、组织领导:“三基”培训是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的重要途径;“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基”培训工作在院长的领导下督查与考核;“三基”考核成绩将与执业医师/护士注册挂钩,未能完成培训或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不给予执业注册及复注;二、指导思想:“三基”培训要求全员参与,人人达标;按照“三基”训练与专科技术训练相结合,一般训练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相结合以及分层次分级培训的原则,以业务学习、操作训练、派出进修、专科培养、自学等途径,对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多种形式、多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达到经济、社会、人才三大效益为目标,使各级人员提高理论与技能水平,保持和增进专业工作能力;三、目标分层管理完成医师及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培训;一临床基础:医院负责组织实施1医师参加规范化培训,按要求取得规定学分;2. “三基”、法律法规、传染病知识培训参与率达到98%以上,考试合格率要求为100%;二专科知识与技能:医院负责组织实施着重运用基础理论,培养训练专业知识技能和临床工作能力;四、实施细则1.全院制定出“三基”训练计划、内容和考核目标;要求全院每季度有一次业务学习,每年度组织一次专科操作技能的训练并定期组织考核;2.全院性业务学习原则上每月一次,以最新、急用、实用知识为主,结合法律法规以及传染病防治知识;3.新员工参加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院史介绍、医院文化、服务理念、医院规章制度、母婴保健、“三基”训练,要求培训参加率为100% ,培训后考试合格率100% ,合格分为80分;4.每年医院组织1-2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三基”理论或技能操考试;五、培训内容1、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输液、输血、水电解平衡的基本理论,休克、感染、发热等病因及发病机理,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危重病人营养、热量供应以及护理基础理论;2、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3、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注节、穿刺技术、心肺复苏技术;和能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病人的病情,拟定出诊断治疗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如病历、医嘱、处方的书写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门急诊处理能力、阅读辅助检查报告能力等;4、诊疗规范/指南:危重患者管理、输血与药物不良反应处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精麻药品的使用管理、合理使用血和血制品、危急值报告制度;5、十四项核心制度、常用卫生法律法规、本部门本岗位屡职要求:执业医师法、输血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条例、病历管理规定等;6、技能培训与考核内容: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呼吸机的使用与维护技术;无菌技术;体格检查;消菌隔离技术;7、专科知识及技能:医院根据各专业情况自行制定实施;六、考核考试成绩记入个人技术档案,并作为考核及外出进修学习、晋升晋级的重要依据;凡对未参加或参加未达到规定要求的人员根据医院奖惩规定有关条例执行;。
科室三基培训记录

2、实验室和楼道内必须配置足够的安全防火设施。消防设备要品种合适,定期检查保养,大型精密仪器室应安装烟火自动报警装置。
3、走廊、楼梯、出口等部位和消防安全设施前要保持畅通,严禁堆放物品,并不得随意移位、损坏和挪用消防器材。
4、易燃、易爆药品专人专柜存放保管,并符合危险品的管理要求。剧毒药品应由两人保管,双锁控制,存放于保险箱内。建立易燃、易爆、剧毒药品的使用登记制度。
2、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及可能摄入的其它物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
3、眼睛和面部的防护: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使用安全镜及其它保护眼睛和面部的防护用品。使用、处理能够通过粘膜和皮肤感染的试剂,或有可能发生试剂溅溢的情况时,必须佩带护目镜、面罩。被血液或其它体液溅到,立即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
5、普通化学试剂库设在检验科内,由专人负责,并建立试剂使用登记制度。领用时应符合审批手续,并详细登记领用日期、用量、剩余量,并有领用人签字备案。
6、凡使用高压、燃气、电热设备或易燃、易爆、剧毒药品试剂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岗位。
7、各种电器设备,如电炉、干燥箱、保温箱等仪器,以实验室为单位,由专人保管,并建立仪器卡片。
宁老庄中心卫生院检验科培训记录
实验室安全制度与流程管理的培训
培训时间
2017.3.22
培训地点
五楼会议室
护理三基培训内容记录

护理三基培训内容记录
《护理三基培训内容记录》
哎呀呀,今天来给大家讲讲咱这护理三基培训的事儿哈。
就说那次培训量血压吧,可有意思啦。
老师把我们分成小组,然后就开始教我们怎么用那血压计。
我当时就特别紧张,心想着可千万别弄错了呀。
老师一边讲解,一边亲自示范,那动作熟练得很呢。
等轮到我自己上手的时候,我那手啊,都有点微微发抖。
我小心翼翼地把袖带缠在模拟人的胳膊上,就怕缠得太紧或太松了。
然后呢,我就开始打气,眼睛紧紧盯着那个水银柱,心里默默祈祷一定要测准啊。
结果第一次测出来的数值感觉不太对呢,我就又重新来了一次,这次更紧张了,就怕又不行。
好在第二次终于测出来一个比较靠谱的数值啦。
哎呀,当时我可松了一口气,感觉像是完成了一个大任务似的。
经过这次培训啊,我可算知道了,护理工作真的是一点都不能马虎呀,每个小细节都得特别注意。
就像量血压这样看似简单的操作,都得认真对待。
以后我可得更加努力学习,把这些技能都牢牢掌握住,这样才能更好地照顾病人呀。
嘿嘿,这就是我在护理三基培训中的一个小体验啦,大家觉得有意思不?。
医院三基培训计划内容

医院三基培训计划内容一、前言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压力的行业,医院三基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声誉。
为了提高医院三基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我们制定了以下医院三基培训计划,旨在提升医院三基服务水平,增强患者的就医体验,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医院三基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2. 增强医院三基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3. 增强医院三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危机处理能力;4. 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培训内容1. 专业技能培训(1)医疗知识培训:包括各类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等知识;(2)医疗技能培训:包括急救技能、护理技能、医学影像学技能等;(3)医疗器械使用培训:包括医疗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维护保养等知识。
2. 服务意识培训(1)患者沟通技巧培训:包括有效沟通技巧、患者情绪理解与处理、信息透明度等;(2)患者服务技能培训:包括接待、挂号、导诊、就诊、出院等环节的服务技能;(3)投诉处理技能培训:包括投诉处理流程、投诉态度、投诉解决等。
3. 安全意识培训(1)医疗安全培训:包括使用医疗设备时的安全操作、病房内安全措施、医疗废物管理等;(2)职业健康培训:包括职业病防护知识、工作环境卫生管理、个人防护常识等;(3)医患关系安全培训:包括医患沟通的安全性、误诊误治的防范等。
四、培训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专业培训机构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医疗知识和技术交流研讨,向医院三基员工普及先进的医疗理论和实践经验。
2. 实操训练医院设立专门的模拟训练场所,组织医院三基员工进行实际操作和情景演练,帮助员工熟悉实际工作流程,提高应变能力和服务意识。
3. 学习交流鼓励医院三基员工之间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如经验分享会、案例讨论、学习小组等,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4. 考核评估设立医院三基员工的考核评估机制,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的跟踪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五、培训保障1. 培训经费医院将为医院三基培训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确保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
基层医院三基三严培训资料

基层医院三基三严培训资料三基三严培训资料一、心肺复苏部分:1.判断心跳骤停的步骤:确认环境安全,轻摇患者肩部,高喊“喂,你怎么啦?”检查有无呼吸,开放气道后,先将耳朵贴近患者的口鼻附近,感觉有无气息,再观察胸部有无起伏动作。
如头后仰、下颌上提,畅通呼吸道。
若无上述体征可确定无呼吸,判断及评价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
2.急救人工呼吸标准:每次吹气必须使患者的肺膨胀充分。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在患者气道通畅和口部张开情况下进行。
按于前额的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捏闭患者鼻孔,术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嘴包住患者的口用力向患者口内吹气,要求吹气时快而深,直至患者胸部上抬。
吹气完毕后,放松捏鼻的手,再做下一次人工呼吸。
每次吹气量为700-1000ml,吹气时暂停胸部按压,按压吹气比为15:2.3.胸外按压的方法:掌根置于按压部位,两手手指抬起。
肘部绷直,以髋关节为支点,以肩臂力量垂直向下按压。
放松时掌根部不离开胸骨定位点。
4.判断按压是否有效的指征: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神志昏迷变浅,扩大的瞳孔缩小,面色转红润,可扪及大动脉搏动即为胸外按压有效。
5.除颤如何做:开启除颤器,在电极板上涂以导电膏。
选择心电监护,看心电是否一条直线或室颤。
选择非同步除颤键。
选择能量,第一次除颤用200J,第二次300J,第三次360J。
按充电键充电,正确安放电极于胸部(心尖部、右锁骨下),确定无周围人员直接或间接和患者接触,同时按压两个放电按钮进行电击。
二、气管插管部分:1.适应证: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需心肺复苏以及气管内麻醉者,加压给氧,防止呕吐物分泌物流入气管及随时吸除分泌物,气道堵塞的抢救,复苏术中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等。
明显喉头水肿或声门及声门下狭窄者。
2.用品:麻醉喉镜、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导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以及供给正压通气的呼吸器及氧气等。
3.方法:待补充。
1.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仰卧并将头向后仰,手术者需要使用右手的拇指、示指和中指分别拨开上下唇,提起下颌并打开口腔。
卫生院三基培训大纲记录

卫生院三基培训大纲记录XXX三基培训大纲记录第一季度急性腹痛诊治思考内容提纲一。
由内、外科疾病所致急性腹痛的不同特点1.外科疾病所致急性腹痛的特点:外科疾病所致急性腹痛表现为腹痛突然发作,剧烈,迅速恶化(处理不及时)。
伴随表情痛苦、大汗、面色苍白、、被动体(蜷曲静卧)和发热。
腹膜刺激症状明显,如腹肌紧张呈板状、压痛、反跳痛,可有肝浊音界消失。
如果有内出血,可能出现头晕、心慌、多汗、面色苍白、脉细速、血压下降等。
急诊腹透可见膈下游离气体、高度肠胀气或胃扩张、梯形液气平面。
发病短期内血细胞明显增高,核左移、中毒血象、进行性贫血等。
主要常见疾病有急性穿孔(胃、肠、胆囊、子宫)、急性炎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内出血(脏器破裂出血、胆道出血、宫外孕破裂)和急性梗阻、扭转(结石嵌顿性绞痛(肾、胆、输尿管)、急性肠坏死、急性肠套叠、卵巢囊肿蒂扭转)。
2.内科疾病所致急性腹痛的特点:内科疾病所致急性腹痛表现为腹痛可轻可重,短期内病情不会变化,腹痛可忍受。
症状与体症不一致,主观感觉腹痛剧烈,表情痛苦,但检查腹部体症不显著,多腹软,局部轻压痛或深压痛,无反跳痛。
发病短期内血象正常或稍高,无中毒血象。
腹透无阳性发现。
二、病因1.粘膜性:粘膜性疾病包括食管炎、急性胃肠炎、胆囊炎、胆管炎和急性胰腺炎。
抗感染、制酸治疗后,腹痛程度很快减轻及持续时间很快缩短。
2.平滑肌性:平滑肌性疾病包括平滑肌扩张和平滑肌痉挛。
胃扩张、肠管扩张提示扩张下段有梗阻。
腹部平片及B超可发现扩张胃及肠管。
查体振水音、气过水声。
完全性梗阻表现为腹痛伴有不排便排气,腹部疼痛经抗感染、解痉、胃肠减压等治疗,腹痛可有一定程度减轻,但不能完全缓解。
可能原因为肿瘤、粘连、肠套叠等,需手术治疗。
不完全性梗阻表现为腹部疼痛伴排大便排气,经抗感染、解痉、胃肠减压等治疗,腹痛可缓解。
可能原因为炎症、肿瘤、粘连等。
如炎症粘连所致不需手术,如肿瘤所致需手术治疗。
“三基三严”基本技能培训资料精编版

海南省人民医院2010年“三基三严”基本技能培训资料海南省人民医院医务处2010年2月体格检查(一)一般检查1.全身状况生命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包括身高、体重、头围)、体型、营养状态、意识状态、面容、体位、姿势、步态。
2.皮肤3.淋巴结浅表淋巴结:头颈(顺序:耳前、耳后、枕后、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检查颈部淋巴结时可站在被检查者背后。
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入深进行滑动触诊。
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让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用双手进行触诊,左手触右侧,右手触左侧。
检查液窝淋巴结时应以手扶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检查者以右手检查左侧,左手检查右侧。
腹股沟淋巴结,手指平放于腹没沟部由浅及深从上向下滑动触诊。
淋巴节肿大应注意部位、大小、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等。
(二)头颈部1、眼1)、眼睑,睑内翻,上睑下垂,眼睑闭合障碍,眼睑水肿。
眼球运动检查: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2)、对光反射:(1)直接: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变化。
(2)间接:是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缩小,检查时应以手挡住光线以免对检查眼有光照射而形成直接反射。
3)、辐辏反射:嘱病人注视1m以外的目标(通常是检查者指尖),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球约10cm)正常人此时双眼内聚瞳孔缩小。
2.口、咽部、扁桃体。
(三)颈部(甲状腺、气管)1、甲状腺视诊:检查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可见甲状腺随吞咽而向上移动。
触诊:(1)前触诊:一手拇指施压于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食、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
(2)后触诊:一手食、中指施压于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食、中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
2、气管检查方法,医师食、无名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上进行观察。
(四)胸部体表标志:1、线:(1)前正中线(2)锁骨中线(3)腋前线(4)腋后线(5)腋中线(6)肩岬线(7)胸骨线(8)胸骨旁线2、窝:(1)腋窝(2)胸骨上窝(3)锁骨上窝(4)锁骨下窝3、区:(1)肩岬上区:(2)肩岬下区:(3)肩岬间区:两肩岬骨间与下角以上区域。
三基三严培训内容

高峰镇中心卫生院三基三严培训内容一、指导思想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精神,根据各级医疗机构的工作任务和各类医务人员的岗位职责,坚持“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按照“全员参与,强化基础,注重实效”的要求,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为重点,在全区各级医疗机构大力掀起强基础、练技术、抓服务的岗位练兵热潮,切实增强全区医务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保障。
二、主要内容各医疗机构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抓紧对医务人员进行岗位练兵,内容分为共同科目和专业科目两个部分。
(一)共同科目共同科目是全体医务人员必须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相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医患沟通的能力和防范医疗纠纷的方法。
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和机械通气的技能等。
(二)专业科目专业科目是不同岗位医务人员按照工作要求必须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其中,医师学习训练的重点内容是: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实验室检查报告、心电图、医学影像结果的判读,休克、呼吸和心跳骤停的救治,电解质代谢紊乱及酸碱平衡的调节,合理用药等。
护士学习训练的重点内容是:护士交班,无菌操作、血压测量、密闭静脉输液、静脉血采集、鼻导管吸氧、口腔护理、超声雾化吸入、输液泵使用、心肺复苏等基本操作技术。
医技人员学习训练的重点内容为检验报告单、血气分析结果的判读及医技设备操作、影像审阅等。
三、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力争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医疗行为更加规范。
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得到落实,医务人员自觉做到依法行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医学专业知识进一步强化,临床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
(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基础医疗和护理管理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明显提高。
(三)医患关系不断改善。
三基培训资料

2016年“三基”操作培训计划及考核内容院前创伤急救培训颅脑损伤(de)院前急救1. 头皮损伤⑴裂伤-迅速包扎伤口-加压包扎止血⑵血肿-早期冷敷、加压包扎、24h后改热敷(血肿较大,穿刺抽血、加压包扎)⑶头皮撕脱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休克)止血(加压包扎)、止痛、抗休克 ,保存撕脱头皮2. 脑损伤与颅骨骨折⑴病人平卧⑵解开领扣、裤带-利于呼吸⑶脑积液漏:体位:抬高头部15-30cm清除耳、鼻液体-防阻塞避免:填塞.冲洗.滴药.咳嗽.喷嚏.用力排便禁腰穿-以防颅内感染⑷昏迷伤员颈后仰,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⑸无昏迷-也应禁食禁水⑹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瘫痪⑺补液:液量-1500-2000ml,速度-15-20滴/分(尿量600ml)⑻迅速转送颈部损伤1. 颈部大血管出血—无菌纱布填塞止血,然后将健侧(de)上肢上举过头做为支架,施行单侧加压包扎法.(勿环形包扎)2. 保持呼吸道通畅(消除呼吸道血块)胸部损伤1. 胸部挫伤:注意是否存在肋骨骨折及脏器损伤2. 胸部裂伤:立即包扎3. 肋骨骨折:单根骨折—多头带 / 宽胶布(呼气之末)多根多处—胸廓塌陷—反常呼吸 ,厚棉垫 / 布料包扎(多头带/ 其他)4. 气胸:适当垫高上半身—利于呼吸闭合性(有症状)—胸壁伤口—包扎闭合—排气(锁骨中线第 2 肋间穿刺排气)开放性—包扎变为闭合性—排气(凡士林 / 敷料封盖伤口)张力性—胸壁伤口—包扎闭合—排气胸内裂伤—连续排气5. 血胸:防治休克腹部损伤1.保持安静,避免不必要搬动2.禁食、禁水(疑有脏器损伤)3.平卧位4.伤口包扎5.肠外露:少量—盐水纱布—碗覆盖—包扎/ 大量—放回腹腔6.防治休克—补液、止痛(诊断未明禁用中枢神经镇痛药)骨折(de)现场抢救一、局部表现1.骨折(de)专有体征:畸形 /反常活动/骨擦音 / 骨擦感2.一般症状:疼痛压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二、现场急救1、初步简单检查-抢救生命除有生命危险,如面临爆炸、起火、有毒气体、淹溺等,均应就地抢救.出血-止血/ 休克-抗休克/ 昏迷-保证呼吸道通畅肿胀明显-剪开袖子/裤筒/ 疑有骨折-都应按骨折处理2、伤口包扎(绷带. 三角巾. 毛巾. 头巾. 手帕. 衣服. 领带等)目(de):保护伤口-减少伤口感染和再损伤/ 止血、减轻肿胀要求:快准轻牢包扎注意事项:简单清创-盖敷料-包扎/ 勿触伤口-以免加重疼痛、出血、污染松紧适宜-过紧影响血运,过松易致敷料脱落或移动/ 保持舒适、保护皮肤-皮肤皱褶(如腋下. 腹股沟等)/ 骨隆突处用棉垫 / 纱布保护功能位置: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以助静脉血液(de)回流忌在伤口上、骨隆突处打结,应在肢体外侧面3.妥善固定四肢骨折均应固定(脊椎、骨盆骨折相对固定)目(de): 防止对血管、神经、脏器(de)损伤、减轻疼痛、预防休克/ 扶托肢体、舒适安全,便于运送方法: 超过骨折端上下关节/木质/金属夹板、可塑性/充气式夹板/紧急-就地取材,如树枝、木棍等/纱布/毛巾、衣物、绷带和三角巾等 /将上肢与胸壁、下肢与对侧健肢固定在一起固定注意事项:①不要盲目复位,以免加重损伤;②外露伤口骨折断端-禁止送回伤口内;③松紧适宜-不影响血运,又能固定为度;④指(趾)外露-便以观察血液循环;⑤功能位置;⑥夹板不可与皮肤直接接触;⑦在夹板两端、骨骼突起部、悬空部位应加衬垫,夹板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适合;⑧避免不必要(de)搬动与强性活动骨折临时固定法:1. 锁骨骨折:用毛巾/敷料垫于两腋前上方,将三角巾折叠/ 成带状,两端分别绕两肩呈“8” 字形,拉紧三/ 角巾(de)两头在背后打结,尽量使两肩后张./ 如仅一侧锁骨骨折,用三角巾把患侧手臂悬兜/ 在胸前,限制上肢活动即可.2. 肱骨骨折:用长、短两块夹板,长夹板放于上臂(de)后外侧,短夹板置于前内侧,在骨折部位上下两端固定.将肘关节屈曲90°,使前臂呈中立位,再用三角巾将上肢悬吊,固定于胸前.3. 前臂骨折:协助患者屈肘90°,拇指向上.取两块合适(de)夹板,其长度超过肘关节至腕关节(de)长度, 分别置于前臂(de)内、外侧,然后用绷带于两端固定牢、三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呈功能位.4. 大腿骨折:取一长夹板放在伤腿(de)外侧,长度自足跟至腰部或腋窝部,另用一夹板置于伤腿内侧,长度自足跟至大腿根部,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分段将夹板固定.5. 小腿骨折:取长短相等(de)夹板(从足跟至大腿)两块,分别放在伤腿(de)内、外侧,然后用绷带分段扎牢. 紧急情况下无夹板时,可将伤员两下肢并紧,两脚对齐,然后将健侧肢体与伤肢分段绷扎固定一起,注意在关节和两小腿之间(de)空隙处垫以纱布或其他软织物以防包扎后骨折部弯曲.6. 脊柱骨折:仰卧 / 俯卧于硬板 / 硬质担架上,腰不能弯曲;必要时,可用绷带将伤员固定于木板上.7. 骨盆损伤:用三角巾或大块布料将骨盆作环形包扎,仰卧于硬板或硬质担架上,膝下加垫使之微屈.踝关节扭伤五项原则—1.保护(Protection) ;2.休息(Rest) 减少疼痛、出血、肿胀并防止伤势恶化;3.冰敷(Icing) 20-30分钟/3-4小时(可以缓解肿胀)48h后改为热敷;4.压迫(Compression);在关节周围包一层厚棉花,外用绷带/ 弹性绷带包扎,可减轻肿胀5.抬高(Elevation) (利于静脉回流)伤口(de)现场处理伤口暴露—重度损伤:剪、撕一般损伤:单侧健→伤两侧轻→重伤口包扎—保护伤口. 止血. 固定敷料注意事项—勿用污染物品接触伤口、禁用碘酊涂擦伤口、禁用非消毒水冲伤口、钢筋、木棍不可拔出伤口断肢(指)(de)现场处理1.断肢处理:勿强行拉出、停机拆开取出,冷藏保护.2.创面处理:包扎、止血、固定(不完全)3.迅速送院—力争 6 h 内再植手足 36h 内, 指(趾)可适当延长.高位断肢常温下> 6 h 不宜再植.现场心肺复苏术(一)适应证各种原因所造成(de)循环骤停(包括心脏骤停、心室颤动及心搏极弱)或呼吸骤停(脑疝、脑干损伤引起).(二)禁忌证1.胸壁开放性损伤.2.肋骨骨折.3.胸廓畸形或心脏压塞.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三)操作方法心肺复苏(CPR)是一个连贯、系统(de)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间断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de)步骤如下:1.判断环境是否安全.2.证实迅速用各种方法检查病人,快速判断有无损伤,是否有反应.确定病人意识丧失后应立即进行抢救.3.体位仰卧在坚固(de)平(地)面上.如果患者面朝下时,应把患者整体翻转,即头、肩、躯干同时转动,避免躯干扭曲,头、颈部应与躯干始终保持在同一个轴面上.将双上肢放置身体两侧.4.畅通呼吸道清除患者口中(de)异物和呕吐物,有假牙托者应取出.采用仰头举颏法及托颌法使呼吸道畅通.操作方法是仰额托颌法: 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使头部向后仰,另一只手(de)手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抬颏,使牙关紧闭,下颏向上抬动.托颌法:把手放置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de)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如患者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5.人工呼吸一般可采用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方法:①在保持呼吸道通畅(de)位置下进行;②用按于前额之手(de)拇指和示指,捏住病人(de)鼻翼下端;③术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de)嘴,把病人(de)口部完全包住;④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钟以上,确保呼吸时胸廓起伏;⑤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病人(de)口张开,捏鼻(de)手也应放松,以便病人从鼻孔通气,观察病人胸廓向下恢复,并有气流从病人口内排出;⑥吹气频率:10~12次/分,但应与心脏按压成15:2比例.吹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⑦吹气量:一般正常人(de)潮气量10ml/kg,约700- 1000ml.6.胸外心脏按压在人工呼吸(de)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1)按压部位胸骨下1/2处(2)按压方法①近侧放示、中指在胸廓下缘,沿肋弓向中间滑移,摸到胸骨下切迹后,抢救者一手(de)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使手指脱离胸壁;②抢救者肘关节固定,双臂垂直,双肩在双手正上方,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5~13岁3cm,婴幼儿2cm);③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de)停顿,不能冲击式(de)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de)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④按压频率: 100次/分.小儿90~100次/分.不论单人还是双人抢救,按压与呼吸比均为15:2,但气管插管成功者仍可用5:1.(3)按压有效(de)主要指标:①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0kPa(60mmHg);②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③扩大(de)瞳孔再度缩小;④出现自主呼吸;⑤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4)在胸外按压(de)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7.重新评价:行4个按压/通气周期后,再检查循环体征,如仍无循环体征,继续行心肺复苏术.(四)注意事项1.四早生存链(早启动急救系统,早CPR,早除颤,早高级生命支持)2.在CPR进行1分钟,重新评价时,尽早判断有无除颤指征,明白“四早”(de)关键环节是造除颤3.尽早开通静脉通道(近心静脉),使用复苏药物.伤口换药(一)操作方法1.先换无菌之清洁伤口,后换污染伤口;2.用75%酒精棉球由伤口边缘向外围拭擦,避免将伤口外细菌带入伤口内;3.用扭干(de)盐水棉球吸去伤口之渗液,轻柔祛除沉着(de)纤维素、坏死组织或线头;4.观察伤口深浅、大小、肉芽是否健康.若肉芽不健康,有坏死组织存在,需应用适当外用药物;5.伤口有引流物时,应松动引流或拔除调换;6.粘着于皮肤(de)胶布痕迹应用松节油擦净;7.盖好消毒敷料,用胶布固定,并加以软绷带包扎;8.换下(de)敷料及脓血物应放置在另一个专盛污物(de)容器内;9.取得病人合作,解除思想顾虑,换下及脓血污物避免给病人看见,以免产生不良影响;10.换好敷料后,应将伤口情况、分泌物性质和多少等详细记录;11.针对破伤风、气性坏疽、溶血性链球菌和绿脓杆菌感染(de)伤口,在换药时应穿隔离衣,器械应严格隔离,对污染(de)敷料必须焚毁,以免交叉感染.(二)注意事项1.工作人员必须戴好口罩、帽子.2.每次换药前必须洗手.3.取盛敷料之碗盘时,仅可托持,不允许手指接触到碗边盘口,或深入碗盘内.4.应有两把镊子,一把专为清洁伤口,.另一把专为递取碗盘内之消毒敷料,两者不能交替使用,以免污染.5.估计伤口大小和渗出多少,准备足量(de)敷料和药品.穿脱隔离衣一)目(de)1.保护工作人员和病人;2.避免相互间交叉感染;3.避免无菌物品或无菌区域被污染.二)操作方法1.穿隔离衣1)戴好口罩及帽子,取下手表,卷袖过肘(冬季卷过前臂中部即可).2)手持衣领取下隔离衣,清洁面朝自己;将衣领两端向外折齐,对齐肩缝,露出袖子内口.3)右手衣领,左手伸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使左手套入后露出.4)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举双手将袖抖上,注意勿触及面部.5)两手持衣领,由领子中央顺着边缘向后将领扣扣好,再扎好袖口(此时手已污染),松腰带活结.6)将隔离衣一边约在腰下5cm处渐向前拉,直到见边缘,则捏住;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注意手勿触及衣内面.然后双手在背后将边缘对齐,向一侧折叠,一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压住折叠处,将腰带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系好.这些步骤可用以下口诀概括;右提衣领穿左手,再伸右臂齐上抖;系好领扣扎袖口,折襟系腰半屈肘.2.脱隔离衣1)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2)解开两袖口,在肘部将部分袖子套塞入袖内,便于消毒双手.3)消毒清洗双手后,解开领扣,右手伸入左手腕部套袖内,拉下袖子过手;用遮盖着(de)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de)外面,将右侧袖子拉下,双手转换渐从袖管中退出.4)用左手自衣内握住双肩肩缝撤右手,再用右手握住衣领外面反折,脱出左手.5)左手握住领子,右手将隔离衣两边对齐(若挂在半污染区,隔离衣(de)清洁面向外,挂在污染区,则污染面朝外),挂在衣钩上.不再穿(de)隔离衣脱下清洁面向外,卷好投入污染袋中.上述步骤可用以下口诀概括:松开腰带解袖口,套塞双袖消毒手解开领扣退双袖,对肩折领挂衣钩. 清洁隔离衣只使用一次时,穿隔离衣方法与一般方法相同,无特殊要求.脱隔离衣时应使清洁面朝外,衣领及衣边卷至中央,弃衣后消毒双手.(三)注意事项1.保持隔离衣里面及领部清洁,系领带(或领扣)时勿使衣袖及袖带触及面部,衣领各工作帽等.隔离衣须全部覆盖工作衣,有破洞或潮湿时,应即更换.2.穿隔离衣时避免接触清洁物;穿隔离衣后,只限在规定区域内进行工作,不允许进入清洁区及走廊.3.隔离衣应每天更换一次.接触不同病种病人时应更换隔离衣.(一)适应证1.常用于检查腹腔积液(de)性质,协助确定病因或腹腔给药.2.穿刺放液,减轻因大量腹水引起呼吸困难或腹胀症状.(二)操作方法1.患者通常取半卧位或仰卧位,少量腹水可取向患侧侧卧位,并嘱患者排尿.2.穿刺点选择①通常选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②少量腹水病人取侧卧位,取脐水平线与腋前线交点,此常用于诊断性穿刺;③包裹性分隔积液,需在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3.自穿刺点自内向外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以2%利多卡因自皮肤逐层向下浸润麻醉直到腹膜壁层.4.术者以左手示指与拇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作诊断性穿刺时,右手持带有适当针头(de)20ml或50ml消毒注射器,针头经麻醉处垂直刺入皮肤后以45度斜刺入腹肌再垂直刺入腹腔,当针头阻力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进入腹膜腔,即可抽取腹水20~100ml送验.当大量腹水作治疗性放液时,通常用针座接有橡皮管(de)8号或9号针头,在麻醉处刺入皮肤,在皮下组织横行0.5~1.0cm,再垂直刺入腹膜腔,用胶布固定针头,腹水即沿橡皮管进入容器中记量.橡皮管上可用输液夹调整腹水流出速度.5.放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以手指压迫数分钟,再用胶布固定.大量放液后需用多头腹带包扎腹部,防止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三)注意事项1.腹腔穿刺前须排空膀胱,以防穿刺时损伤充盈膀胱.2.放液不宜过快过多,一次放液通常不超过4000ml.3.若腹水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4.术后嘱患者仰卧,使穿刺孔位于上方,可防止腹水渗漏.若大量腹水,腹腔压力太高,术后有腹水漏出,可用消毒火棉胶粘贴穿刺孔,并用蝶形胶布拉紧,再用多头腹带包裹腹部.5.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观察病情变化.6.作诊断性穿刺时,应立即送验腹水常规、生化、细菌培养和脱落细胞检查.(四)禁忌证1.肝性脑病先兆放腹水可加速肝性脑病发作.2.结核性腹膜炎有粘连性包块者.3.非腹水患者,包括巨大卵巢囊肿,包虫病性囊性包块.(一)适应证1.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de)诊断与鉴别诊断包括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等.2.脑血管意外(de)诊断与鉴别诊断包括脑溢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3.肿瘤性疾病(de)诊断与治疗用于诊断脑膜白血病,并通过腰椎穿刺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脑膜白血病.(二)操作方法1.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立于术者对面,用一手搂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搂住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突,以增加椎间隙宽度,便于进针.2.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交会处为穿刺点,通常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也可在上一个或下一个椎间隙进行.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以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椎间韧带作局部浸润麻醉.4.术者以左手拇、示二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方向缓慢刺入,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脊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成人进针深度为4~6cm,儿童为2~4cm),此时将针蕊缓慢拔出,即可见无色透明脑脊液流出.5.当见到脑脊液即将流出时,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准确读数,亦可计数脑O或40~50滴/min).若压力不高,可令脊液滴数估计压力(正常为70~180mmH2助手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s,然后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若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s,又迅速降至原来水平,表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静脉后压力不升高,表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压迫后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表示不完全阻塞.6.撤除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验常规、生化及细菌培养等.7.如作脑膜白血病治疗,通常以4ml生理盐水稀释氨甲喋呤(MTX)10mg,加地塞米松5mg,缓慢椎管内注射,边推边回抽,用脑脊液不断稀释药物浓度,通常在10min内注射完毕.8.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9.术后去枕仰卧4~6h,可避免术后低颅压性头痛.(三)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时避免引起微血管损伤.2.穿刺时如患者出现呼吸、脉搏、面色苍白等异常改变时,应立即停止操作.3.在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给予等量容积(de)药物注入,避免引起颅内压过高或过低性头痛.(四)禁忌证1.颅内压升高患者.2.休克、衰竭或濒危病人.3.部皮肤(穿刺点附近)有炎症者.胸膜腔穿刺术(一)适应证常用于查明胸腔积液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给药等.(二)操作方法1.患者面向椅背骑跨在坐椅上,前臂交叉置于椅背上,下颏置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45°仰卧位,患侧上肢上举抱于枕部.2.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通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隙为穿刺点.中、小量积液或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胸透或B超检查定位.穿刺点可用蘸龙胆紫(de)棉签在皮肤上作标记.3.常规皮肤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盖消毒洞巾.4.用2%利多卡因沿下一肋骨上缘(de)穿刺点进行浸润麻醉,直至胸膜壁层.5.术者用血管钳夹闭穿刺针后(de)橡皮管,以左手、示指、中指固定穿刺部位(de)皮肤,右手将穿刺针(de)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徐徐刺入,当针锋阻力突然消失时,表明已进入胸膜腔,接上50ml注射器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胸腔相通或令助手放开止血钳,并用止血钳沿皮肤固定穿刺针,以防止穿刺针位置移动.进行注射器抽液,抽满后助手再次用止血钳夹闭橡皮管,而后取下注射器,将胸水注入量杯中计量.6.抽液毕,用止血钳夹闭橡皮管,拔出穿刺针,穿刺部位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三)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胸膜腔感染.2.进针不可太深,避免肺损伤,引起液气胸.3.抽液过程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膜腔,始终保持胸膜腔负压.4.抽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持续性咳嗽、气短、咯泡沫痰等现象,或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胸痛、昏厥等胸膜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抽液,并进行急救术.5.一次抽液不可过多,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立即送检胸腔积液常规、生化、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脱落细胞检查.治疗性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应尽量抽净,若脓液粘稠可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后再行抽液.6.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刺破膈肌损伤腹腔脏器.一般情况及头颈部检查(一)准备工作1、器具齐备.2、站在病人右侧,问候,告知查体注意事项.3、被检查者体位、姿势正确.(二)一般检查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检查脉搏(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测量右上臂血压(测量两次,间歇1分钟)(三)头部检查:观察头发、触诊头颅眼:结膜、巩膜、瞳孔(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眼球(检查左右眼球运动六个方向)、集合反射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听力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触压两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观察口唇,用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体、咽后壁,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四)颈部检查:颈静脉:1.正常:立位或坐位颈静脉不显露,平卧时可稍见充盈,充盈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de)下2/3以内 .2.颈静脉充盈:30-45°(de)半卧时静脉充盈度超过正常水平,见于右心衰、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3.颈静脉搏动:见于三尖瓣关闭不全颈部血管检查颈动脉搏动:1.正常:正常安静时不明显2.搏动增强:主动脉关闭不全,高血压,甲亢,严重贫血甲状腺正常甲状腺检查内容1.视诊;2.触诊:大小,质地,表面,形态,压痛,震颤肿大程度:I度:能触不能见II度:能触又能见,在胸锁乳突肌以内III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3.听诊:血管杂音,见于甲亢甲状腺肿大(de)意义:1.甲亢2.单纯性甲状腺肿3.甲状腺癌4.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5.甲状旁腺腺癌气管1.正常:居中2.检查方法:3.气管移位:偏向健侧:见于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瘤,单侧甲状腺肿大偏向患侧:见于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一般情况及前侧胸肺部检查(一)准备工作1、器具齐备.2、站在病人右侧,问候,告知查体注意事项.3、被检查者体位、姿势正确.(二)一般检查1、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2、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3、检查脉搏(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4、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对称性.5、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6、测量右上臂血压(测量两次,间歇1分钟).(三)前侧胸肺部检查蹲下观察胸廓外形;视诊前胸部皮肤、呼吸运动、肋间隙、胸壁静脉;视诊两侧乳房、乳头(de)位置.触诊腋窝淋巴结:右手触诊左侧、左手触诊右侧,五群.触压胸廓、了解胸廓弹性,检查皮下气肿、胸壁压痛、胸骨压痛.检查胸廓扩张度:双拇指沿肋弓指向剑突,拇指尖在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拇指距离2公分)、深呼吸.触诊语音震颤:上、中、下胸部对称交叉比较.触诊胸膜摩擦感:下侧胸部、。
三基培训内容、重点-计划

“三基三严”培训内容、要求及培训计划为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础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操作程序,加大临床、医技、护理人员“三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理论和操作考核力度,把“三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特制定2013年“三基三严"培训计划及考核实施方案,具体如下:一、指导思想“三基三严”培训要求全员参与,人人达标。
要把“三严”的作风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管理工作中.按照“三基”训练与专科训练相结合,一般训练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业务学习、操作训练、派出进修、专科培养、自学函授等途径,对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多种形式、全方位的培训,从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确保我院医疗质量的持续发展。
二、组织领导医院“三基三严”培训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院“三基三严”培训计划,组织落实考核工作,科技教育处、护理部负责安排“三基"知识培训讲座,确定参加考试的各级人员等。
各学科“三基三严”考核小组具体负责本科室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要利用科室会议、晨会交班时间对全科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提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开展“三基”训练。
三、培训考核目标全院“三基”培训覆盖率应达到100%,考核合格率≥90%。
四、培训及考核内容1、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及护理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
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医院感染、基础护理、输血、水电解质平衡、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临床药学、临床营养、核医学、超声诊断学等部分的基础理论。
2、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护理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诊疗规范、临床常用护理技术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
3、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急救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镇卫生院三基培训大纲记录第一季度急性腹痛诊治思考内容提纲一.由内、外科疾病所致急性腹痛的不同特点二.病因三.诊疗程序末四.治疗一.由内、外科疾病所致急性腹痛的不同特点1: 外科疾病所致急性腹痛的特点(1) 腹痛突然发作,剧烈,迅速恶化(处理不及时)(2) 伴有表情痛苦、大汗、面色苍白、呻吟、被动体(蜷曲静卧)、发热。
(3) 腹膜刺激症(腹肌紧张呈板状、压痛、反跳痛明显),可有肝浊音界消失。
(4) 如有内出血,可出现头晕、心慌、多汗、面色苍白、脉细速、血压下降等。
(5) 急诊腹透可见膈下游离气体,高度肠胀气或胃扩张,梯形液气平面。
(6) 发病短期内血细胞明显增高,核左移、中毒血象、进行性贫血等。
(7) 主要常见疾病:急性穿孔:胃、肠、胆囊、子宫急性炎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内出血:脏器破裂出血、胆道出血、宫外孕破裂急性梗阻、扭转:结石嵌顿性绞痛(肾、胆、输尿管)、急性肠坏死、急性肠套叠、卵巢囊肿蒂扭转2:内科疾病所致急性腹痛特点:1) 腹痛可轻可重,短期内病情不会变化,腹痛可忍受。
2) 症状与体症不一致, 主观感觉腹痛剧烈,表情痛苦,但检查腹部体症不显著,多腹软,局部轻压痛或深压痛,无反跳痛。
3) 发病短期内血象正常或稍高,无中毒血象。
4) 腹透无阳性发现。
二、病因1. 粘膜性2. 平滑肌性3. 血管性病变4. 腹膜病变5. 腹壁病变6. 肿瘤病变7. 腹腔外脏器疾病8. 神经官能症1. 粘膜性:①主要为粘膜炎症:食管炎、急性胃肠炎、胆囊炎、胆管炎、急性胰腺炎。
②抗感染、制酸治疗后,腹痛程度很快减轻及持续时间很快缩短。
2. 平滑肌性:(1)平滑肌扩张:胃扩张、肠管扩张提示扩张下段有梗阻。
腹部平片及 B超可发现扩张胃及肠管。
查体振水音、气过水声。
完全性梗阻:腹痛伴有不排便排气,腹部疼痛经抗感染、解痉、胃肠减压等治疗,腹痛可有一定程度减轻,但不能完全缓解,可能原因:肿瘤、粘连、肠套叠等,需手术治疗。
不完全性梗阻:腹部疼痛伴排大便排气,经抗感染、解痉、胃肠减压等治疗,腹痛可缓解,可能原因:炎症、肿瘤、粘连等。
如炎症粘连所致不需手术,如肿瘤所致需手术治疗。
(2) 平滑肌痉挛:胃肠平滑肌痉挛:功能性,解痉(654-2)治疗有效。
3. 血管性病变:动脉性: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肠系膜动脉栓塞及血栓形成、肾、脾梗塞。
静脉性: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血栓及癌栓、腹型紫癜。
主要特点:(1) 腹痛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波动性,但一般腹痛不缓解。
(2) 有伴随疾病:高血压、房颤、肝病等。
(3) 血象升高、血尿淀粉酶轻度升高。
(4) 如无腹膜炎,腹部一般无压痛。
(5) 经抗感染、制酸、解痉等治疗后3-5天,腹痛不缓解。
(6) CT、B超:可发现栓子或血栓,动脉瘤。
(7) 动脉栓塞、血栓形成及静脉血栓形成:抗凝(肝素)治疗,腹痛迅速好转。
4. 腹膜病变:腹膜炎症:多为继发性。
原发性自发性腹膜炎:肝硬化、腹水。
结核性腹膜炎:腹水、发热、年轻人、血沉快,PPD阳性。
腹膜转移性肿瘤:胃肠肿瘤多见,腹水找到癌细胞腹膜癌:少见。
5. 腹壁病变:如腹壁肌肉损伤或感染。
6. 肿瘤病变:(1) 腹部各种脏器都可能发生肿瘤,一般有原发脏器肿瘤的临床表现:肝癌、胃癌、结肠癌等。
(2) 伴有体重下降。
(3) 腹痛持续存在,一般治疗无效。
7. 腹腔外脏器疾病:胸部:心脏: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包炎。
肺、胸膜:下肺肺炎、脓肿、癌、胸膜炎、气胸。
全身性:腹型流感、糖尿病、尿毒症、SLE、多种中毒(铅、砷、汞、酒精)。
8. 神经官能症肠易激综合症:排除器质性疾病。
三. 诊疗程序1. 详细采取病史:询问腹痛发作的特点、部位、性质、诱因、常见伴随症状(发热、呕吐、黑便、腹泻、腹胀、腹水、黄疸、血尿、体位、休克、包块、是否外伤、月经)2. 体检认真仔细,重点突出:BP、P、R。
腹部体检:视、触、叩、听。
3. 常规实验室检查:(1) 三大常规:血生化、血尿淀粉酶。
(2) EKG: 心肌缺血。
(3) 腹部平片:胃肠穿孔和肠梗阻。
(4) B超:肝、胆、脾、胰、肾及腹腔。
(5) CT、多排CT:小肠及血管病变。
(6) 内镜:胃镜、结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
(7) 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可确定炎症、出血。
(8) 胃肠动力检查:食管测压、直肠测压。
四、治疗1) 抢救生命第一,外科性腹痛:积极维持呼吸和循环,为手术作准备。
(2) 常规:抗感染、制酸、解痉(654-2)、补液等治疗。
3) 在明确诊断之前,禁用强镇痛、镇静治疗,以免掩盖病情,造成恶果。
4)诊断明确后,则按相应的疾病进行治疗。
第二季度高血压危象的处理高血压危象的分类高血压危象是指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在某些诱因作用下,使血压急剧升高,病情急剧恶化以及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心脏、脑、肾等主要靶器官功能严重受损的并发症。
此外,若舒张压高140~150mmHg和/或收缩压高于220mmHg,无论有无症状亦应视为高血压危象。
此类疾病原统称为高血压急诊1997年JNCVI统一称为高血压危象,并根据靶器官损害和是否需要立即降压将高血压危象分为高血压急诊和次急诊。
高血压急诊指高血压伴有急性进行性靶器官病变,舒张压大于130mmHg,需要立即降压治疗(但并不需要降至正常范围)以阻止或减少靶器官损害,常需要静脉用药。
高血压急诊1 高血压脑病2 急进性/恶性高血压伴有心、肾、眼底的损害3 高血压合并颅内出血/蛛血4 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严重高血压5 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肺水肿6 高血压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7 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8 子痫9 嗜铬细胞瘤高血压次急诊也称为高血压紧迫状态,指血压急剧升高而尚无靶器官损害。
允许在几小时内将血压降低,不一定需要静脉用药。
包括急进性/恶性高血压无心、肾和眼底损害、先兆子痫、围手术期高血压等。
高血压脑病1.定义: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发生急性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任何类型高血压只要血压显著升高均可引起高血压脑病。
多见于既往血压正常而突然发生高血压者高血压危象的分类1.高血压脑病2.病因和发病机制:过度调节或小动脉痉挛学说自动调节破裂学说3.病理生理:内膜增生和纤维素样坏死高血压危象的分类高血压脑病3.临床表现:以舒张压升高为主,常超过120mmHg,主要有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的表现,眼底有视网膜小动脉痉挛,但不一定有出血、渗出或水肿,降压治疗后可恢复。
治疗原则与预后应迅速降低血压以尽快改善症状,在最初一小时内将血压降低 20%或将舒张压将至100~110mmHg。
本病起病较急,若不及时治疗,可使脑水肿加剧,严重者可出现脑疝而死亡急进性/恶性高血压1.定义:急进性高血压指高血压发病过程中由于某种诱因使血压骤然上升而引起一系列的神经-血管加压效应,继而出现某些脏器功能的严重障碍。
通常其舒张压大于140mmHg,眼底检查示视网膜出血或渗出。
恶性高血压指急进性高血压出现视乳头水肿,常伴有严重肾功能损害,若不积极降压治疗则很快死亡。
急进性高血压是恶性高血压的前驱,两者病理改变、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相似,为高血压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2.病理生理与病理解剖动脉内膜增生和纤维素样坏死血浆肾素活性水平与儿茶酚胺水平升高3.预后:虽病情不及高血压脑病危急,但若不及时降压,一年生存率也仅10~20%,多数在半年内死亡。
颅内出血1.包括脑实质、脑室内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2.如收缩压大于200mmHg或舒张压大于110mmHg可考虑应用降压药。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降压治疗以不影响患者意识和脑血流灌注为原则。
急性肾功能衰竭1.主要的病变有 1)入球小动脉和小叶间动脉增殖性内膜炎;2)小动脉呈粘液变性;3)纤维蛋白变性是较严重的改变。
2.抗高血压治疗常影响氮质血症的程度,严重的高血压可以掩盖氮质血症,血压降低可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肾功能恶化。
有实验证明经过几周的血压控制可以逆转肾血管纤维素样坏死的改变,并可改善肾功能。
急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是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心肌肥厚和冠状动脉病变。
1)高血压时血流动力学变化使外周阻力增加,心室压力负荷过度,引起心室肥厚,神经内分泌的影响也很重要。
2)高血压心肌肥厚使冠状动脉阻力血管管壁增厚。
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全如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加速动脉硬化主要原因是压力升高引起的内膜受损、脂质沉积、肥大的平滑肌从血管中层向损伤的内膜移行浸润,使动脉纤维化。
高血压和主动脉夹层血肿1.超高速CT和MRI能明确诊断,必要时主动脉造影。
2.一旦诊断立即进行解除疼痛、降低血压、减低心率和左室射血力量和速度。
先兆子痫和子痫1. 先兆子痫是指血压》160/110mmHg,或尿蛋白(++)~(+++),伴水肿、头痛、头昏、视物不清、恶心呕吐等自觉症状;三项中有两项者。
2.子痫指再妊高征的基础上有抽搐或昏迷.3.辅助检查:血液浓缩、血粘度升高、重者肌酐升高、凝血机制异常,眼底可见视网膜痉挛、水肿、出血。
嗜铬细胞瘤危象1.定义:是指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节等嗜铬组织的肿瘤,间歇或持续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所产生的病情急剧加重的征象。
2.临床表现特点:多见于年轻人;阵发性或持续性血压升高伴发作性头痛、出汗、心悸、面色苍白;3.辅助检查:血中儿茶酚胺升高3倍以上,CT、B超等可发现肿瘤可乐定急性停药综合症停药24~48小时后血压突然升高处理:重新加用可乐定,必要时加用交感神经系统抑制剂或扩血管药。
如有必要停药则需逐渐递减撤药。
高血压危象的治疗需立即治疗的高血压急症♦高血压脑病和主动脉夹层需紧急降压,将血压稳定于160/100mmHg为宜,首选硝普钠,20μg/min开始视血压和病情可逐渐增至200~300μg/min,对合并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者可选用硝酸甘油,副反应较少,其次可选用二氮嗪、拉贝洛尔等。
嗜铬细胞瘤危象:可选用酚妥拉明5~10mg静注使血压降至180/110mg可减量改口服药维持。
高血压次急症的治疗♦急进型高血压若一般情况良好可选用口服降压药,以免血压下降过快过低,造成心、脑肾供血不足。
可选用药物有硝酸甘油、硝普钠、利尿剂(如双克)、钙拮抗剂、美托洛尔、ACEI、压宁定等。
第三季度儿童发热的诊断与治疗小儿正常肛温为36.5-37.5℃, 舌下温度比肛温低0.3-0.5℃,腋下温度为36-37℃。
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影响。
如肛温超过37.8℃,舌下温度超过37.5℃,腋下温度超过37.4℃,就可以认为是发热。
但年龄不同,发热的定义有所差异。
一般认为肛温38.5℃以下为低热,超过39℃为高热,超过40℃为超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