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解决问题(两个数之间有多少)精备(春霞)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解决之间有几个的问题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实验小学肖琴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p79页例6.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在解决“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中继续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检验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序数含义的认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和优化策略。
学生学情分析:《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 各数的认识》课本第79 页例 6 和做一做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11-20各数的基数及序数含义,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实际排队中学问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谈话。
猜数游戏。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熊猫吗?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来到了动物园,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动物园参观大熊猫。
你们看,他们在排队入场,多遵守秩序呀!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排队中的数学问题。
1、知道了什么?师:仔细观察,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并解决该问题。
师:小丽和小宇之间的“之间”是什么意思?2、怎样解答?(1)数一数师:信息找到了,问题也弄清楚了。
那这个问题怎么解答呢?师: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他们之间有几个人呢?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用手指帮助数一数再回答,排在小丽和小宇之间的人有4人。
师:小丽排在第10,你们为什么从第11开始数,而不是从第10开始数呢?师:除了用手指帮助我们数数,还可以用直尺帮助我们数数。
(2)摆一摆师:还有什么方法能帮助我们更清楚的数数呢?师:摆的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图形来代替人,这样更快、更简3、解答正确吗?师:同学们,你们真棒!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那这样解答正确吗?我们还要检查检查才行!4、回忆并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之间有几个
《之间有几个》教学设计江海小学黄凤仪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9页的《解决问题》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
2、在解决“之间有几个”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并能用数数、画图等方法解决简单的“之间有几个”的问题。
体会到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3、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感受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解决“之间有几个”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观察问题情境,捕捉有用的数学信息,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用数数法和画图法等方法解决“之间有几个”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数一数:这条珠链用了几颗珠子?(20颗)2、下面的珠链被遮住的是第几颗?被遮住了几颗?3、小结:刚才我们数被遮住了几颗珠子时,都是先补上被遮住的珠子,然后再数出遮住了几颗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出示教科书第79页例6主题图。
1、回忆解决问题三步骤。
(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2、你知道了什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学生说说找出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请大家把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说说“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的“之间”是什么意思?3、怎样解答?(1)从图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小丽和小宇去熊猫馆参观,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求“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呢?(2)同学们先自己试试,写在练习纸上。
完成的同学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3)学生汇报解题方法。
(预设:数数法、数手指法、画图法、看尺子等)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板书。
交流解题方法。
4、解答正确吗?解答正确吗?我们来检验一下。
可以怎样检查?(1)回头看(2)想方法(3)查结果5、新课小结(1)刚才同学们用了数数法、画图法、看尺子等方法解决了问题,你们真聪明!今后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些方法了。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解决问题两个数之间有多少精备春霞.doc
课题解决问题(两个数之间有多少)课型新授课设计人侯春霞指导教师白艳霞审批人乔主任学习内容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 6 单元P791. 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有关本课的要求是:让学生经历一些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
让学生初步体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这就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2.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一节解决问题,为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创造了机会,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化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它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目标确定的依据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启蒙课。
本节课的关键就是如何准确、恰当的向学生渗透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利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3.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 各数的认识、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口算及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之后的一节解决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说,继续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同时,使学生理解“画示意图”是帮助理解题意的重要手段、数数是一种有效的解题策略,因此,应多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解决问题。
1. 借助主题图,能正确说出图中信息和问题。
学习目标2. 通过讨论交流的方法,能说出“两个数之间有多少”不包括两头的数,会用数数或画图的方法解决这种问题。
学习重点会用数数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两个数之间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能说出“两个数之间有多少”不包括两头的数。
1. 利用主题图,能说出图中信息并找出图中问题。
2. 结合具体情景,能说出“两个数之间有多少”不包括两头的数。
评价任务3. 在合作交流中,会用数数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两个数之间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解决问题(数数策略)
教课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本79 页例 6.教课目的:1、使学生能够在解决“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中体验剖析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个体验回首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用数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之间有几个”的问题。
2、使学生深入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和数序含义的认识。
教课要点:理解“之间”的含义,深入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
教课难点:理解“之间”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
1课时课时安排:教课过程:一、游戏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在课间嬉戏的时候做过排排队的小游戏吗?生:有(没有)师:有好多小朋友没有做过这个游戏,那我们今日就和大家一同坐坐这个游戏。
老师先看看我们班哪一组的小朋友坐的最正直,,那么做得最那就让哪组的小朋友来玩。
老师先说明游戏规则:点到哪个同学呢,哪个同学就举手,并高声说:我做得对吗?而后全班同学一同当当小老师,判断这名同学能否做做得正确。
(找一组做得正直的同学站到座位的旁边,排好队)师:好了,我们看到这一组的同学已经排好队了,那我们就请这一组的同学集中注意力,老师要开始说口令了。
以前去后数,第 3 名同学举手。
(生举手并回答:我做得对吗?全班齐答:对)师:我们看到了这名同学有点紧张,还没来得及反响,可是没相关系,你是第一名回答下列问题的同学,也值得鼓舞一下。
师:我们看到以前去后数第 3 名同学举了手。
那此刻老师有一个问题,这名同学也就是以前去后数的第 3 名同学的前方有几人?生:两人(注意指引学生将这句话说完好:以前去后数,第 3 名同学的前方有 2 人。
)师:特别好。
那我们接着玩。
以前去后数第 5 名同学举手。
生举手,并回答我做得对吗?全班齐答:对。
师:此次很显然同学们反响变快了。
那有谁知道以前去后数第 5 名同学前方有几人?第 3 名同学在第 5 名同学的哪里呢?生:以前去后数,第 5 名同学的前方有 4 人,第 3 名同学在第 5 名同学的前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解决问题(两个数之间有多少)课型新授课设计人侯春霞指导教师白艳霞审批人乔主任学习内容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P79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关本课的要求是:让学生经历一些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
让学生初步体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这就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解决问题,为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创造了机会,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化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它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启蒙课。
本节课的关键就是如何准确、恰当的向学生渗透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利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3.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口算及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之后的一节解决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说,继续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同时,使学生理解“画示意图”是帮助理解题意的重要手段、数数是一种有效的解题策略,因此,应多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借助主题图,能正确说出图中信息和问题。
2.通过讨论交流的方法,能说出“两个数之间有多少”不包括两头的数,会用数数或画图的方法解决这种问题。
学习重点会用数数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两个数之间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能说出“两个数之间有多少”不包括两头的数。
评价任务1.利用主题图,能说出图中信息并找出图中问题。
2.结合具体情景,能说出“两个数之间有多少”不包括两头的数。
3.在合作交流中,会用数数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两个数之间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学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问题导学”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环节1 知识链接激趣引入
复习导入: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
(学生自由说,老师引导按照一定的顺序说)
1、按要求数数:
(1)从8数到16;
(2)从20数到14;
2、出示羊羊排队图,羊羊们来到羊羊实验室参观(课件出示一列小羊排
队参观实验室),美羊羊说我排第10(课件出示),喜羊羊说我排第15(课件
出示),美羊羊和喜羊羊之间有几人
学生能快速说出答
案,并能正确回答问
题.
环节2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发现问题。
问题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美羊羊排第10,喜羊羊排第15)
美羊羊排第10是什么意思?你从“喜羊羊排第15”又知道了什么?
(从前面数,美羊羊排在第10个。
算上它有10个人。
)
(从前面数,喜羊羊排在第15。
)
问题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中有个关键词,你找到了吗?“之间”
是什么意思?
(美羊羊和喜羊羊之间有几人?)
(不包括美羊羊也不包括喜羊羊。
)多找学生说。
2、解决问题
问题3:怎样解决“美羊羊和喜羊羊之间有几羊?”
活动1:孩子们独立思考解决。
活动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
活动3:汇报方法
方法一:数数
美羊羊第10,后面是第11、12、13、14,第15 是喜羊羊中间有4人。
方法二:借用直尺上的数字数一数。
美羊羊第10,在直尺图上圈出数字10;喜羊羊第15,圈出数字15
小结:“之间”不包括美羊羊也不包括喜羊羊,也就是10和15它们之间
有数字11、12、13、14,有4个数,所以美羊羊和喜羊羊之间有4只。
方法三:画一画。
(用○表示小羊,画一画找到第10个和第15个,数数中间有几
个)
第10 第15
既然不包括我们就可以用斜线把代表美羊羊和喜羊羊的圆去掉。
答:美羊羊和喜羊羊之间有4只。
问题4:刚才的解答正确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1:同桌讨论,集体交流后汇报,教师引导总结。
3、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
归纳小结: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我们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
1、能找出信息和问
题,至少用一种方法
正确解决这类问题。
环节3 巩固新知及时反馈
做一做
(1)看,小羊们又遇到难题了,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喜羊羊排第15,暖羊羊排第19)
(2)课件继续出示问题: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喜羊羊和暖羊羊之间有几只羊?)
(3)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之间”不包括两头的人)多找学生说。
(4)我们今天学习了两种方法:数一数和画一画,你要用哪种方法解决
这个问题?
指名提问。
能正确回答所提出的
问题。
我们一起用数一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生一起数16、17、18.
(5)你会用画一画的方法吗?画在本子上,集体订正。
2、路边停了一排汽车,第4辆是红色的,第11辆是黄色的,你知道红色汽车和黄色汽车之间有几辆汽车?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
环节4 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总结学习收获,教师适时、适当补充。
)
学生能简单说出本节
课所讲的知识。
环节5 拓展延伸今天有雨,运动会推迟3天再开,那你知道运动会星期几开吗?
独立思考,再反馈交流。
能说出题中信息和问
题,部分学生会解答。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两个数之间有多少个数)
1、数一数
2、画一画
(1)借助直尺数
(2)数数
第10 第15
答:美羊羊和喜羊羊之间有 4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