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研究学术观点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3-12-02
[作者简介]王志义(1956-),男,内蒙古包头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列教研部副教授,南开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2004年3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M ar.,2004
第33卷 第2期 Journal of Inner M 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 Vol.33 No.2
人性研究学术观点综述
王志义
(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列教研部,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 要] 中国古代人性论可归结为性善论、
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亦善亦恶论四种观点。外国人性论可归结为人性平等论与人性利益论、人性神性论与人性禁欲论、人性利益论与人性需要论、人性理性存在论与人性自然属性论、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五种观点。笔者还介绍了王海明先生新人性善恶论。
[关键词] 古代人性论;西方人性论;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新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B82-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7623(2004)02-0038-03 人性是哲学中的重要范畴,也是伦理学即道德哲学中的基本概念。人性概念很复杂,几千年来一直众说纷纭,在中、外哲学史上形成很多理论观点。
一、中国古代人性论
人性善恶是中国哲学的重大问题,自古以来人们争论不休,可归结为四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亦善亦恶论。
1.性善论。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本善的理论。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他认为,人性即/人所以异于禽兽0的本质属性,具体指/恻隐0、/羞恶0、/辞让0、/是非0等四种道德心理,它们是仁、义、礼、智四德的根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0。肯定/四德0之善是/四端0之心的扩充和发展。后儒的人性论,虽各具形式,但大多肯定人性中具有为善的心理根据,并赋予/无不善0的价值规定,以为人性之根本。孟子都以为只有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人之所以为人者才是人性。这就将人性与人性的一部分(亦即人的特性、人性的高级部分)等同起来,因而是片面的、错误的。
2.性恶论。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本恶的理论。战国荀子首先提出。荀子认为,论性必先明/性
伪之分0:/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0(5荀子#性恶6)。/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0等不待事而后生的感性欲望就是/人之所生而有0的自然本性。礼义道德则是后天的人为。强调:如/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0(同上)。认为孟子视人性为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0(同上)。否定善的先验论,而赋予人的自然属性以恶的价值评价,或以自然属性为后天行为恶的根源。据此论证了礼义的起源和礼法兼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同时又为/化性起伪0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提供了理论依据。汉以后,由于正统儒家一般都尊德性而贬情欲,/性恶论0的影响不及/性善论0大。
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二者看似相反,实则错误相同。这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人性本来是多元的:既固有同情心而能利他,又固有自爱心而必利己。可是,孟荀对于人性的界定却都同样是片面的:孟子以为人性仅仅是同情利他;荀子则以为人性仅仅是自爱利己。另一方面,道德之真正目的、道德终极标准本来是增进社会和
#
38#
每个人利益。可是,孟荀却都是道义论者,都误以为道德目的在于完善每个人的品德,因而便把品德的完善境界无私利他亦即所谓的仁奉为评价行为善恶的终极标准。荀子用它来衡量他所谓的人性,自然要说人性是恶的,因为自爱利己不是品德的完善境界,不符合他所理解的道德目的和道德终极标准;反之,孟子同样用它来衡量他所谓的人性,自然要说人性是善的,因为同情利他是品德的完善境界,符合他所理解的道德目的和道德终极标准[1](P259)。
3.性无善恶论。战国告子的人性论观点。语见5孟子#告子上6。从/生之谓性0立论,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本不具道德意义,善恶的产生乃后天习俗所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0(5孟子#告子上6)。还以杞柳为喻:/性犹杞柳也,义犹木否
木卷
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木否木卷。0看到/性0和/仁义0道德的联系与区别,对以后人性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北宋王安石认为性生于情,/有情然后善恶形为0,情/当于理0,则善;/不当于理0,则恶。/而性不可以善恶言也0(5原性6)。明清之际王夫子提出/性日生则日成0,/习成而性与成0,认为纯疵,善恶并不决定于初生/顷命0之性,而主要由后天/习成0,体现于现实人性即/成性0之中。近代康有为曾肯定告子之说:/凡论性之说,皆告子是而孟子非。0认为:/性者,生之质也,未有善恶。0(5万木草堂口说6)而人之为善或为恶则决定于后天的/学0,否定了善恶天赋的道德先验论。性无善恶的错误,就在于把人性这种人生而固有的自然本性当做自然界之事物,因而由自然物不可言善恶而得出结论说:人性无所谓善恶。
4.性亦善亦恶论。此观点始于战国时的儒家世硕,发展于汉儒董仲舒,至杨雄则提出/性善恶混0的著名论断:/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为恶人。气也者,所以适善恶之马也与!0认为在人的天性中,并具善、恶两种因素,两者混杂。而善人、恶人之分则决定于后天的修养;发扬善的因素则为善人,发扬恶的因素则为恶人。而人的气质,就是向善或向恶的凭借。其说是对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折中。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人性既固有同情心而能利他,又固有自爱心而必利己,是比较全面的,避免了性善论和性恶论的片面性。但是,对于另一个前提,即善恶标准,它却与性善论、性恶论犯了同样的错误:片面地把仁、无私利他奉为评价行为是否道德的惟一准则。这样,它便与性善论和性恶论一样,认为自爱利己是恶,而同情利他是善,只不过它把二者均看做人性罢了。
二、外国人性论
人性问题也是外国哲学史上几千年来争论的焦点。长期以来形成许多不同的人性论观点。
1.人性平等论与人性利益论。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出现自然说,主张人生来平等;约定论主张社会政治制度是人为了自己与自身利益而制定的。智者普罗塔哥拉认为,人的感情欲望和利益是人的本性,道德以满足欲望为标准。柏拉图认为,人性来源于理性世界,提出清洗人的灵魂,除去人的欲望,以达到绝对完满的至善的境界。
2.人性神性论与人性禁欲论。中世纪宗教神学占绝对统治,认为人性来自神性,人的情感欲望是万恶之源,主张通过禁欲主义恢复人的神性。基督教相信耶稣是完美人性的代表,人的堕落与失败在基督耶稣身上找到盼望。人性不能在今生达到完善境地,只有在上帝的神园里人类和一切受造之物才将达到上帝预定的理想目的。
3.人性利益论与人性需要论。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从唯物主义感觉论立场来论述人性。17世纪英国的F#培根、霍布斯、洛克等和18世纪法国的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卢梭等都认为人性是由感性的利益和需要规定的,/趋乐避苦0、/自爱、自保、自私0是人生而具有的自然本性。同时,为了利己而顾及他人利益,就产生公共利益。他们都把社会是否能获得个人的现实利益作为道德的来源和标准。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人的自然本性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当不破坏公共利益就不能实现其自爱、自保的本性时,就表现为/恶0。当只有实现公共利益才能实现自爱、自保的本性时,就表现为/善0。善、恶都是人的自然本性在特定环境的变形,自然本性则永恒不变。/任何人都没有一种自然的权利驾驭他的同类0 (卢梭),天赋予每个人以平等的权利,封建专制制度违反人的自然本性,应该被推翻。这一理论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力的论证,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
4.人性理性存在论与人性自然属性论。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强调人是理性的存在物。康德认为,人的本性是理性存在物,它能按先天的理性原则,即/善良意志0去行动,不受感性的物质利害关系支配,人以立法和守法区别于动物。黑格尔也认为,人之区别于动物之处,在于有思想和理性。人是/自
#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