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概况及产业现状
丽水基本情况介绍
丽水基本情况介绍丽水地处镇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势呈鼎足状,地貌属山地丘陵,山地面积占全市面积的66%。
其中,三清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享有“江南第一山”之称。
丽水地区的许多山水风光都十分秀丽,这也是丽水旅游业兴旺的重要原因。
丽水市区依山傍水,河流众多,境内有钱塘江、景宁江、石狮江等,水资源非常丰富。
特别是石狮江流经的古堰画乡,是一个有世界上最大的岭南古民居聚落的自然村落。
这里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具有浓厚的江南水乡风情。
丽水的气候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尤以春季和秋季最为宜人。
由于气候优秀,丽水是浙江省的重要农业基地之一、主要农产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和蔬菜等,其中以丽水优质水稻和绿色蔬菜最为出名。
丽水的工业发展也较为迅速,主要有建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
其中,建材业是丽水市最具优势和潜力的产业之一、丽水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灰石、花岗石、大理石等,给建材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此外,丽水也注重发展旅游业。
丽水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三清山、大龙湫、岩头山等著名景点。
根据统计数据,丽水每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业已成为丽水市的支柱产业。
丽水市政府也积极引导旅游企业发展,保护和开发更多的旅游资源。
在教育方面,丽水也非常重视。
市内拥有丽水学院、丽水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以及一批研究所和研究机构。
这些高等教育机构为丽水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丽水是一个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地方。
丽水的经济发展比较平衡,工农业和服务业都有相应的发展。
丽水市政府也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化建设。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丽水将会更加美丽和繁荣。
丽水市情概况
丽水市情概况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为省辖地级市。
位于东经118°41′~120°26′和北纬27°25′~28°57′之间。
东南与温州市接壤,西南与福建省宁德市、南平市毗邻,西北与衢州市相接,北部与金华市交界,东北与台州市相连。
市政府驻莲都区地处浙南腹地,东邻青田县,南与云和县、景宁畲族自治县毗连,西接松阳县,西北与武义县接壤,东北界缙云县。
距温州126公里,距金华市122公里,距杭州292公里,上海512公里。
丽水市以中山、丘陵地貌为主,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西南部以中山为主,有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东北部以低山为主,间有中山及河谷盆地。
山脉属武夷山系,分二支伸入境内,北支由福建浦城入龙泉、遂昌为仙霞岭;南支由福建载云山—鹫峰山入龙泉、庆元为洞宫山,向东延伸过瓯江称括苍山。
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山峰244座,龙泉市凤阳山黄茅尖海拔1929米,庆元县百山祖海拔1856.7米,分别为浙江省第一、第二高峰。
瓯江、钱塘江、飞云江、灵江、闽江、交溪等水系的部分支流均发源于我市,丽水为六江干支流源头区。
境内江河径流丰富,坡大流急,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水文丰、平、枯也非常明显,山溪性河流特征突出,由于落差大,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也很可观。
全市年平均气温17.7~19.2℃;,无霜期245~310天,年降雨量1674.2~2187.4毫米,年日照时数1102.3~1445.5小时。
丽水市是浙江省的重点林区,素有“浙南林海”之称。
森林覆盖率达80.79%。
适宜的气候,广阔的山林,孕育了我市丰富的生物资源。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3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7种,百山祖冷杉被列为世界最濒危的几种植物之一,现仅存三株;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28种。
野生动物有2618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7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10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61种。
简述丽水旅游业发展状况
简述丽水旅游业发展状况
随着“丽水”这一品牌的不断打造和营销推广,丽水旅游业发展状况日趋繁荣。
据数据显示,2019年,丽水市共接待游客7651.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82.11亿元,同比增长13.8%。
其中,国内游客数量达到7186.8万人次,境外游客数量达到464.32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14.1%和8.8%。
丽水市的旅游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丽水市的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以南浔风景区、云和天都景区、双龙峡景区、龙泉文化旅游区、芝山岩景区、缙云山区等为代表的景区备受游客青睐。
此外,丽水市还积极推进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健康等相关产业融合,打造丽水全域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型旅游形态。
同时,丽水市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
城市交通、旅游购物等综合配套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这些措施的实施,为丽水市旅游业打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推动了丽水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丽水市概况及产业现状
30.4 96.7 40.6 17.7 40.3 65.1 39.5 29.2 32.7 55.4 50.1 18.4 24.5 40.8 制玩具是丽水区域特色最明显、产业积聚度最高的产 业,要加大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力度,加大扶持中小企业力度, 在加快木制玩具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技术 创新、研发体系,建设木制玩具原辅材料、技术信息、资本交 易等市场,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产业升级,使其在国内外 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真正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性的木制玩具出口 生产基地。龙泉太阳伞和网球、丽水制笔文具等办公用品、庆 元和松阳铅笔以及石雕、宝剑、青瓷、黑陶等工艺美术已构成 了区域特色,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政策 扶持培育力度,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大力开发生产中高档产 品,不断做大生产规模,扩大出口数量。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 入80亿元。
100 12.1 11.0 4.5 8.2 5.7 8.2 9.2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 业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金属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丼水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是:建成长三角 经济边缘地区的先进制造工业基地、休闲度 假养生胜地、绿色、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工业布局
(1)日用化工制造基地 (2)特种材料制造基地 (3)五金机电制造基地 (4)竹木制品制造基地 (5)绿色食品制造基地 (6)羽绒鞋革制造基地 (7)文化旅游及办公用品制造基地 (8)现代中医药及精细化工制造基地 (9)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制造基地
201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为920.29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工 业总产值为1301.21亿元。丽水市统计的制造业28个行业中, 产值超10亿元的行业由2000年的1个行业发展到2008年的16个 行业,16个行业共实现产值682.9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的86.3%。
丽水市水果产业现状与思考
术产业示范区的科技优势和多年 的大力发展 , 取得了
丽水市水果种植集 中在莲都 、 青 田、 缙 云、 松阳四
显著成效。 果业的发展能够带动丽水农业和农村经济 县( 区) , 它们的面积 、 产量、 产值分别 占全市水果总量
的大力发展 , 提高农 民的收入水平 , 加快丽水市经济 的 8 2 %、 9 1 %、 8 9 %, 水果生产各县 ( 市、 区) 的比例情
种与发展不 同果树栽培模式创造 了有利条件 , 适宜柑 加 , 产量增幅较大 , 在水果中的地位也在逐年上升 , 经
橘、 枇杷等亚热带 常绿果树及梨 、 桃等多种落叶果树 过 前 几 年 的发 展 , 现在 已进 入结 果 期 , 产 量 将 有较 大 的经济栽培 , 是我国柑橘 的最适宜区域之一。 近年来 , 幅度的增长。其他水果在该产业 中所 占份额较稳定。
富, 大气环境质量均达 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 称之 达 6 6 . 1 万亩 ,常年产量 近 4 0万 吨 , 2 0 1 2年产值 近 “ 浙江绿谷 ” 。 丽水属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热量丰富 , 7 . 8 9 亿元 , 占种植业产值 的 1 1 . 8 %。总体趋势是柑橘 雨量充沛 , “ 山青 、 水秀 、 蓝天 、 碧水” 优异 的生态环境 、 面积 、 产量在结构调整中 , 以桃 、 杨梅 、 枇杷、 葡萄的发 垂直差异显著 的山地小气候条件为种植不 同果树 品 展势头较强 , 而且投产 面积在逐年增加 , 单产也在增
高效典型 ,水果产业省级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 中心 2 计, 全市百万元以上大户 4 0 0 余人, 千万元 以上营销
0 家。 松 阳的“ 浙 江大 富地农 业 个, 省 级水 果产 业强 县 2 个, 水 果产 业 强 乡 6个 , 特 色 组 织 和专业 流通 企业 1
丽水的特点
丽水的特点
丽水市位于中国浙江省,是该省的一个地级市,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
丽水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境优美:丽水市生态环境极佳,自然风光秀丽,被誉为“浙江绿谷”。
丽水市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水质清澈,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2.历史底蕴深厚:丽水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丽水市境内,有着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如缙云黄帝祠、松阳两座浙西南最古老的木拱廊桥等,这些景观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特色产业发达:丽水市的特色产业发达,如食用菌、茶叶、竹木制品等产业。
其中,丽水市的龙泉茶是全国名茶之一,其茶叶品质优良,口感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
4.旅游资源丰富:丽水市旅游资源丰富,有着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丽水市的古堰画乡景区、缙云仙都景区、龙泉山景区等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5.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丽水市经济发展迅速,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
丽水市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为丽水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丽水市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历史底蕴深厚、特色产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
这些特点是丽水市得以持续发展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一、本文概述1、丽水市简介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瓯江中下游,是浙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该市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上海经济区与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连接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近年来,丽水市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产业,致力于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
随着产业规模的逐渐扩大和旅游收益的持续增长,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关键词:丽水市、地理位置、自然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国际知名、经济发展支柱2、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产业概述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产业是一种结合了生态旅游和休闲养生旅游的全新旅游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强调在旅游过程中体验自然生态的享受休闲养生的服务,达到身心放松和健康的目的。
该产业主要包括生态旅游、休闲养生旅游、健康管理旅游等方面,其中生态旅游是基础,休闲养生旅游是核心,健康管理旅游是保障。
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生态为基础,通过旅游活动来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地方发展的旅游模式。
在生态旅游中,游客可以欣赏自然风光、了解当地文化、体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活动,同时旅游产业也能为地方带来经济收益。
休闲养生旅游是一种以休闲度假和养生保健为主题的旅游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停留时间长、旅游节奏慢、旅游形式多样。
在休闲养生旅游中,游客可以享受各种休闲活动,如温泉、SPA、健身等,以及各种养生服务,如中医保健、营养饮食、心理咨询等。
健康管理旅游是一种以健康管理和旅游服务相结合的全新旅游模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旅游服务来促进游客的健康管理。
在健康管理旅游中,游客可以接受专业的健康检查和健康指导,并参与各种健康活动,如健身训练、养生讲座等。
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向高品质、个性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高品质化是指旅游服务的质量越来越高,个性化是指旅游产品的个性越来越突出,多元化是指旅游形式的种类越来越丰富。
2023丽水经济报告
2023丽水经济报告1. 概述本文档是对2023年丽水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全面报告。
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我们将深入探讨丽水市的经济增长趋势、产业结构、城市建设以及改革措施等方面的情况。
2. 经济增长趋势2.1 GDP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丽水市的GDP总量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
这一表现超过了去年的增长率,并且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这主要得益于丽水市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政策,鼓励投资与创新。
2.2 一、二、三产业增长情况丽水市的产业结构较为完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了X%,第二产业增长了X%,第三产业增长了X%。
这表明,丽水市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2.3 外贸和对外投资2023年,丽水市的外贸和对外投资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出口额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进口额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
同时,丽水市对外直接投资额增长X%。
这些数据表明,丽水市的外贸和对外投资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3. 产业结构3.1 农业产业丽水市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农业一直是丽水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2023年,丽水市农业产值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
主要农产品包括水稻、小麦、茶叶等,其中茶叶以其优质和独特的风味在国内外市场上受到热捧。
3.2 工业产业丽水市的工业发展日益壮大,制造业成为丽水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电子制造等行业在丽水市的产值占比逐年增加。
2023年,丽水市工业产值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
3.3 服务业丽水市的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旅游、金融、文化创意等服务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丽水市依托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2023年,丽水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
4. 城市建设4.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丽水市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质。
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新建了多条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提升了城市的物流效率和交通便利性。
丽水全市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丽水全市旅游发展情况汇报丽水位于浙江省中部,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近年来,丽水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通过不懈努力,丽水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下面我将就丽水全市旅游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丽水市的自然风光十分优美,素有“浙南江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境内有着天然的山水资源,如丽水云和、丽水大洋、丽水七都等景区,都是国内外游客向往之地。
同时,丽水还拥有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如丽水丽阳温泉、丽水温泉度假区等,成为了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
其次,丽水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人文景观。
丽水古堰画乡、丽水古戏台、丽水古村落等景点,将古老的文化传统展现得淋漓尽致,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此外,丽水还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如丽水龙泉青瓷、丽水木雕等,为丽水的旅游业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再者,丽水市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产品的投入。
丽水市的交通建设日益完善,便利了游客的出行;同时,丽水市还大力发展旅游特色产品,如举办丽水云和梨花节、丽水古堰画乡文化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
最后,丽水市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界的支持和合作。
丽水市政府积极开展旅游宣传和推介活动,提升了丽水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丽水市旅游企业也积极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总的来看,丽水市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丽水市的旅游品质和服务水平,努力将丽水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相信在全市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丽水市的旅游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丽水城市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丽水城市现状分析报告范文引言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一个拥有着广阔山川和独特自然风光的城市。
本报告旨在对丽水市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以帮助了解丽水市的各个方面情况,并为城市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一、经济发展状况丽水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首先,丽水市的工业结构逐渐优化,由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
例如,丽水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发展了旅游业,成为浙江省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
此外,丽水市还鼓励发展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这些举措为丽水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二、城市规划建设丽水市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
首先,丽水市注重保护和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城市中的公园、绿化带等绿色空间得到了充分的规划和建设。
其次,丽水市还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方面的改善,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丽水市还加大了对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以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三、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丽水市在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丽水市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强了对环境的监管和治理。
其次,丽水市大力推进绿色工厂和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减少了污染排放,使城市的空气质量和水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此外,丽水市还注重生态保护,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动森林生态建设。
这些举措对于保护城市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社会文化发展丽水市注重社会文化发展,推动了城市的文化繁荣。
首先,丽水市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展览等形式,增进了居民的文化素养。
其次,丽水市注重培养和支持艺术、体育等方面的人才,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此外,丽水市还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文化品牌价值。
这些举措对于促进城市的社会和谐、文明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挑战与展望尽管丽水市在各个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丽水市产业的发展趋势
丽水市产业的发展趋势丽水市产业的发展趋势引言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
近年来,丽水市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创新驱动,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将探讨丽水市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丽水市产业的现状1.传统产业表现:(1)农业:丽水市农业资源丰富,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
农业产值占全市GDP的一半以上,但农业发展仍存在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2)工业:丽水市工业主要以纺织、建材、化工、机械等为主,近年来工业产值逐渐增长,但依然面临“低端、重工”等问题,发展空间有限。
2.新兴产业表现:(1)现代服务业:丽水市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积极推动金融、旅游、文化、创意设计等领域的发展。
近年来,丽水市金融业规模扩大,旅游业蓬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获得快速增长。
(2)电子信息产业:丽水市积极引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智能制造、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形成了以智能硬件、软件研发、信息技术服务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二、丽水市产业发展的机遇1.区位优势:丽水市地理位置优越,距离杭州和温州都在200公里以内,交通便利。
杭州作为浙江省会,温州作为浙江省经济中心,为丽水市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区位条件。
2.生态优势:丽水市地处江南山区,生态环境良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太湖、云和山、大温泉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兴起,丽水市发展生态旅游成为一大亮点,为推动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
3.政策支持:为了促进产业发展,丽水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引进人才等。
三、丽水市产业发展的趋势1.农业产业现代化的趋势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高品质食品需求的增加,丽水市农业产业正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未来,丽水市将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广先进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并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
丽水的介绍和评价
丽水,被誉为"浙江绿谷",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是瓯江、钱塘江和闽江等水系的发源地。
这个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展现出独特的自然风光。
下面是我对丽水的介绍和评价。
首先,丽水的自然风光无疑是它最大的特色之一。
这里拥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壮丽的自然景观。
丽水市内有许多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如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这些地方是动植物爱好者的天堂。
此外,丽水的山川秀美,溪流纵横,瀑布众多,被誉为"浙江的桂林"。
尤其是缙云仙都,那里的山水风光令人叹为观止,是摄影爱好者的必去之地。
在丽水,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为你的心灵带来宁静与平和。
其次,丽水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这个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众多的历史遗迹。
在丽水,你可以参观古朴的古村落,如松阳的竹舟村、云和梯田村等,这些村落保存了传统的建筑和文化,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技艺。
此外,丽水的戏曲文化也值得一提,这里的瓯剧是浙江省内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丽水还拥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如庆元香菇节、景宁畲族文化节等,这些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当地文化和传统的好机会。
再来谈谈丽水的经济情况。
尽管丽水不像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那样引人注目,但丽水的经济发展也在稳步前进。
丽水的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农业方面,丽水出产的各种绿色农产品在全国享有盛名,尤其是高山蔬菜和笋制品。
生态旅游业更是丽水的一张王牌,以缙云仙都、古田山等为代表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这也带动了丽水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当然,丽水也有它的挑战和问题。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失是丽水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去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这无疑给丽水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
但是,我相信丽水政府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比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水平,吸引人才回流等。
丽水常住人口
丽水常住人口丽水,位于浙江省中西部琵琶湖之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名镇中心城市。
丽水面积9.6万平方千米,有总人口98.43万,常住人口89.59万,其中农业人口50.47万,工业人口34.07万,居民总户数80.09万。
丽水的人口分布是以城市和乡村为主的。
目前,丽水市有4个区和14个县,形成7大城市群(丽水市区、金华市区、兰溪市、上虞市、婺源县、缙云县和龙泉市)。
城市群是丽水的经济支柱,其中丽水市是经济发展最迅速的部分。
丽水常住人口以兰溪高教区、金华高教区、丽水高教区、缙云县、上虞市等一线辐射县市为核心地区。
其中,丽水高教区功能明显,发展迅速,已形成未来丽水市经济新枢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丽水常住人口增速一直保持在8%以上,以至2020年以来,丽水常住人口突破90万,其中城市常住人口高位精英人才不断增加,城乡社会共存、和谐发展的局面逐渐形成。
丽水市的常住人口结构有明显的优势,农业人口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抵抗经济变动的能力强。
工业人口也有所增加,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休闲娱乐服务和文化教育服务尤其发达,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此外,丽水常住人口以人口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较多,比例达到14.84%,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常住人口中学龄儿童人口也较多,为丽水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但同时也对丽水的政策制定提出了挑战。
近年来,丽水市委、市政府努力加强廉政建设,针对常住人口特点,切实解决重点领域社会问题,完善社会治理结构,构建社会治理体系,努力把常住人口培养成具有优良品质的高素质人才,为丽水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增长,丽水常住人口分布呈现多样性,以农村、城市精英人才为主,高新技术及现代服务业增长迅速,引导常住人口成为具有优良品质的高素质人才,为丽水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浙江丽水缙云调研报告
浙江丽水缙云调研报告浙江丽水缙云调研报告为了解浙江丽水缙云地区的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及当地居民生活状况等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以下是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经济发展情况缙云地区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导,农产品生产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主要农产品有水稻、小麦、茶叶等,其中茶叶是当地的特色产品。
此外,缙云地区也有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产业,例如纸扇、木雕等。
这些手工制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为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缙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缺乏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科技支持,也限制了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旅游资源缙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例如秀丽的山水景色、清澈的溪流、古老的建筑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旅游投资者,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目前,缙云地区已建立了一些旅游度假区和景点,例如七彩丹霞景区、云崖山等。
这些景区在国内外游客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但还有更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然而,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交通不便的问题,缙云地区的交通网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其次是服务设施的不足,包括酒店、餐饮、娱乐等方面的配套设施。
三、居民生活状况缙云地区的居民以农民为主,他们过着简朴的生活。
农村居民多以种植农作物为生,生活相对较为困苦。
由于交通和通讯设施的不足,他们的生活难以得到现代化的改善。
当地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努力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开展劳务输出等方式,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同时,当地政府还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改善农村的交通和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条件。
总结综上所述,浙江丽水缙云地区在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和居民生活状况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尽管如此,我们也看到了这个地区的潜力和发展机遇。
相信通过进一步的努力和政策支持,缙云地区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丽水市林业建设现状及发展措施探讨
丽水市林业建设现状及发展措施探讨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素有“丰水“之称。
该市地处丘陵、山地交错之间,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其林业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丽水市林业建设现状及发展措施,旨在为丽水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
一、丽水市林业资源概况丽水市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适宜,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据统计,丽水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4.8%,其林地面积达到273.5万亩,是浙江省森林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丽水市的森林资源主要包括竹林、杉木林、松林等多种类型,这为该市的林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丽水市林业建设现状分析1.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尽管丽水市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在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一些地方的林地开发力度不够大,导致了林地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一些地方的木材加工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导致了木材资源的浪费和使用效率的不高。
2.林业产业链发展不完善丽水市的林业产业链发展相对薄弱,主要表现为木材加工、林产品加工等下游产业环节相对较弱。
这导致了丽水市的林业产业链的长期依赖外地进行加工深加工,增加了资源运输成本,制约了丽水市林业产业的发展。
3.生态保护工作亟待加强丽水市的一些地区的林业生态保护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些地方的乱砍滥伐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而丽水市的一些建设项目的规划和设计也存在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一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丽水市林业建设发展对策1.加强林地资源合理利用丽水市需加强林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林地资源管理机制,加大林地资源的保护力度,推动林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高林地资源的使用效率。
2.发展林业产业链丽水市需通过加大对林产品深加工的力度,培育龙头企业,推动林产品的深加工,增强产业链发展的韧性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丽水市林业产品的附加值。
3.加强生态保护工作丽水市需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严格禁止非法乱砍滥伐行为,加大林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丽水市竹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丽水市竹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追求,竹产业逐渐成为了当下的热门话题。
丽水市作为浙江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竹产业发展也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丽水市竹产业的现状出发,探讨其发展的瓶颈和对策,以期为该市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丽水市竹产业现状丽水市是中国竹之乡,拥有着得天独厚的竹资源优势。
据统计,该市竹林面积达到了100万亩以上,其中以峡谷竹、毛竹、箬竹等品种为主。
竹文化深厚,竹编、竹雕等传统手工艺也在该市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然而,丽水市竹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竹材的采伐和加工方式比较传统,难以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其次,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方面相对薄弱,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最后,竹制品加工技术相对滞后,产品的质量和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二、丽水市竹产业发展的瓶颈1.技术瓶颈丽水市竹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竹材的采伐和加工方面。
传统的采伐方式对竹林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同时也难以满足现代市场对竹材的要求。
竹制品加工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产品的设计和质量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营销瓶颈丽水市竹产业的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相对薄弱,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由于缺乏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渠道,竹制品的销售量和价格也难以得到提高。
3.政策瓶颈当前,国家对竹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相对较小,缺乏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来促进竹产业的发展。
同时,丽水市在推动竹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也相对滞后,难以为竹产业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
三、丽水市竹产业发展的对策1.技术创新丽水市竹产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竹材的采伐和加工水平,以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
应该加强对竹材的科学种植、养护和采伐等方面的研究,提高竹材的品质和环保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竹制品的设计和技术研发,提高产品的质量和设计水平。
2.品牌建设丽水市竹产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高竹制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丽水市竹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丽水市竹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丽水市竹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中国竹林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竹产业是丽水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
目前,丽水市竹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竹产业现状
丽水市竹林资源丰富,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年伐竹量超过300万立方米。
竹制品以及相关加工业是丽水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竹编、竹木家具、竹炭、竹制建筑材料等产品远销海内外,成为丽水市的特色品牌。
二、竹产业存在的问题
丽水市竹产业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竹产业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竞争压力较大。
其次,竹产业的加工技术和生产工艺相对滞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此外,竹产业的品牌建设和营销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竹产业发展对策
为了促进丽水市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高竹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竹产业向高端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
其次,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高竹制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
份额。
另外,还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竹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保障。
总之,丽水市竹产业是一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的产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只有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推进产业升级,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扩大市场规模,才能推动丽水市竹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
丽水介绍-丽水简介PPT(经典版)
3
旅游景点
பைடு நூலகம்
3、旅游景点
缙云仙都景区
缙云仙都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 境内,著名景点有芙蓉峡、鼎湖峰等。 获评“2017年度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基地”。2020 年1月8日,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
3、旅游景点
莲都东西岩风景区
丽水莲都东西岩景区座落在浙江丽水市西北28 公里的千年畲乡老竹镇境内,总面积9.04平方 公里,是浙江省1985年公布的首批省级风景名 胜区之一。 东西岩景区主要有石梁飞虹,穿身洞等景点。
3、旅游景点
中国青田石雕文化旅游区
中国青田石雕文化旅游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 景区; 位于侨乡青田的核心区,由青田石雕博物馆、 中国石雕城、千丝岩石文化公园等景点构成。
3、旅游景点
青田石门洞
石门洞位于浙江青田县城西北30千米的瓯江北 岸。在330 国道南岸。临江旗、鼓两峰劈立, 对峙如门,故称“石门”。 石门洞1963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旅游景点
龙泉山
龙泉山旅游度假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凤 阳山·百山,国家AAAA级景区,其主峰黄茅尖 为江浙第一高峰海拔1929米,年平均气温12 摄氏度,与云贵高原相似,形成了高原湖泊、 高山草甸、云海雾松等众多高原特有的自然奇 观,茂密的植物和森林,形成了纯天然的氧吧, 爬爬山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顿觉神气清爽。
谢谢大家
丽水城市介绍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姓名:
日期:
目录/contents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浙江丽水的别名为“莲都”。 丽水城依山傍溪,在环山 之中,形如莲瓣,宋代以 后别名莲城; 丽水又特产“处州白莲”, 今富岭乡为主产地。
丽水概况
丽水概况(一)历史沿革丽水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
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处州,592年改为括州,607年改为永嘉郡。
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复改为括州,779年改为处州。
元朝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为处州路,1359年改为安南府,随后改为处州府。
明朝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起,处州府辖丽水、松阳、缙云、青田、遂昌、庆元、宣平、云和、景宁10县。
1911年辛亥革命后设立处州军政分府。
民国元年(1912年)撤销处州军政分府,先后由瓯海道和丽水、第九、第六、第七行政督查区管辖,辖丽水、松阳、缙云、龙泉、庆元、宣平、景宁、云和8县。
1949年5月解放,10月设丽水专区,1952年撤销专区,各县分别划入温州、金华、衢州专区管辖。
1963年5月恢复丽水专区,辖丽水、青田、缙云、遂昌、云和、龙泉6县。
1968年改称丽水地区,1978年设立丽水地区行政公署。
其中:1973年恢复庆元县,1982年恢复松阳县,1984年设立景宁畲族自治县,1986年撤销丽水县,设立县级丽水市,1990年撤销龙泉县,设立县级龙泉市,2000年撤销县级丽水市,设立莲都区。
2000年7月19日撤销行署建制,设丽水市,辖莲都区、龙泉市和青田、缙云、云和、庆元、遂昌、松阳、景宁7县。
(二)地理位置丽水市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在东经118°41′~120°26′和北纬27°25′~28°57′之间。
东南与温州市接壤,西南与福建省宁德市、南平市毗邻,西北与衢州市相接,北部与金华市交界,东北与台州市相连。
市政府驻莲都区。
距温州126公里,距金华市122公里,距杭州292公里,距上海512公里。
(三)地形地貌丽水市以中山、丘陵地貌为主,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以中山为主,有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东北部以低山为主,间有中山及河谷盆地。
全市土地面积1729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8.42%,耕地占5.52%,溪流、道路、村庄等占6.06%,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木制品制造基地
2010年丽水市竹制品产业 集群区域产业总产值28.8亿 元,其中庆元13.2亿元、龙泉 6.5亿元和遂昌9.1亿元,竹制 品产业集群区域占到全市竹制 品产业总产值的80%以上,并 拥有规模以上企业45家,其中 产值达1亿元企业5家,5000万 元—1亿企业13家,1000万 元—5000万企业29家。庆元县 被国家轻工联合会授予“中国 竹制品生产基地”;遂昌县先 后被命名为“中国竹炭之 乡”、“中国竹炭产业基 地”。“遂昌竹炭”成为国家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09年丼水市规模以下工业主要行业分布
2009年产值(亿元) 比重(%) 2008年产值(亿元) 比重(%)
合
计
144.29 20.19 13.41 13.17 10.77 10.33 10.29 10.15
100 14.0 9.3 9.1 7.4 7.2 7.1 7.0
128.67 15.57 14.15 5.79 10.55 7.33 10.55 11.84
丼水市是浙西南的交通枢纽。金温铁路已经开通运行,金丼温高速公路横贯丼 水,是我国同江至三亚、上海至瑞丼两条国道主干线在浙江中部的重要连接线, 330国道横贯境内,丼浦等11条省道干线组成骨架,已形成高级和次高级公路为 主干的公路运输网络。丼龙龙丼高速公路、台缙(台州——缙云)高速均已建成 开通。同时丼水拥有两座500吨泊位的温溪港,货轮可直达全国各大港口和香港、 澳门。
现代中医药及精细化工 制造基地
以松阳、龙泉、丽水、景宁等现有制药企业和遂昌乳化 炸药及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龙泉林产化工、丽水有帮化 工等企业为基础,依托丽水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运用生物 制药、新型化工合成技术,大力开发生产技术含量和附加 值较高、环境污染少的现代中医药及精细化工产品,加快 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利用五至七年时间,到 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 制造基地
依托丰富的莹石、叶腊石、沸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 以综合开发利用与深度加工为前提,以提高附加值与经济效 益为目标,大力发展深度加工,不断拉长产业链。一方面有 计划有步骤地、合理地开发莹石、叶腊石、沸石、高岭土等 矿产资源。另一方面要用先进技术,开发生产氟化工、沸石 粉、叶腊石微粉等化工原料、高档建材产品如纳米涂料等, 以集约化经营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提高附加 值,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二)工业布局
(1)日用化工制造基地 (2)特种材料制造基地 (3)五金机电制造基地 (4)竹木制品制造基地 (5)绿色食品制造基地 (6)羽绒鞋革制造基地 (7)文化旅游及办公用品制造基地 (8)现代中医药及精细化工制造基地 (9)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制造基地
201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为920.29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工 业总产值为1301.21亿元。丽水市统计的制造业28个行业中, 产值超10亿元的行业由2000年的1个行业发展到2008年的16个 行业,16个行业共实现产值682.9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的86.3%。
绿色食品制造基地
依托丽水生态绿色和农副产品资源,以食用菌、茶叶、竹 笋、禽畜、水(干)果、高山蔬菜等农副产品为原料,广泛 应用生物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真空包装技术、脱水保 鲜等新技术,大力进行深度加工,发展天然食品、速冻食 品、方便食品、保健食品、有机食品,做大做强丽水富来森 食品有限公司、景宁大自然食品有限公司、庆元显丰食品有 限公司、浙江遂昌菊米有限公司、浙江仙都啤酒发展有限公 司等,力争在总量上明显扩大,质量上明显提高,打响“生 态食品”、“绿色食品”的品牌,提高制造业生态效益,着 力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发展领域和竞争优势。到2010年实现销 售收入50亿元。
丼水市概况及产业现状
五矿产业园杭州办事处
2011年5月30日
丽 水 市 概 况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两省的结合处,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2万,是浙西南的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辖莲都区、龙泉市及景宁畲族自治县、缙云、青田、遂昌、云和、庆元、松阳七县,是浙 江省面积最大而人口最稀少的地区。本区域内有十一个开发区,分别为:水阁工业园区、丽水市天宁工业区、 丽水市南山工业区、丽水庆元工业区、天宁寺工业区、丽水松阳工业区、丽水市 庆元县会溪工业区 、丽水市 龙泉塔石金岗工业区、丽水市碧湖工业区、缙云新碧工业园区、缙云县壶镇镇左库工业区。
羽绒鞋革制造基地
依托现有特色块状经济和产业集群,进一步发挥青田鞋 革、丽水羽绒制品的区域特色优势,积极引导与鼓励企业进 入工业园区走集聚规模化发展之路,通过工艺改进、技术改 造,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大力招商引资,努力引进温州鞋革 产业,借力做大做长产业链,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亚 泰、意尔康、格瑞斯、艾莱依等龙头企业要借助品牌优势, 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创新技术水平,不断改进工艺装 备,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并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动中 小企业快速发展,形成制革、皮鞋、羽绒服装、被褥等系列 产品全方位发展格局,使丽水的皮革羽绒制品业不断壮大。 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
日用化工制造基地
以纳爱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洗涤系列产品生产基地为基 础,以天然绿色为方向,加大培育扶持力度,继续发挥品牌效 应,大力发展沐浴系列、洗涤系列、保健系列等日用化工产 品,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
特种材料制造基地
充分发挥浙江凯恩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寿尔福化学有 限公司、浙江东方工具制造有限公司、青田剑石钼化工有限公 司等企业技术优势,加大技术投入,增强创新能力,不断研制 开发生产工业特种纸、巯基系列产品、特种工模具材料、纳米 应用材料、钼化工产品等特种材料和新材料,在专、精、尖、 特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努力提高制造业研发与创新能力及核 心竞争力,带动我市高新技术的发展。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 50亿元。
2000—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
2008年 2000年 2000-2008年均增速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行 业
规模以上工业合计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业 金属制品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 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塑料制品业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 品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业 纺织业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 品业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791.62 152.27 89.43 74.08 61.65 56.78 41.28 30.22 30.20 25.90 25.47 24.99 19.38 16.51 13.53 100.0 19.2 11.3 9.4 7.8 7.2 5.2 3.8 3.8 3.3 3.2 3.2 2.4 2.1 1.7 74.77 0.68 5.86 20.05 3.03 1.03 2.88 3.90 3.15 0.76 0.99 6.46 3.36 1.07 2.96 100.0 0.9 7.8 26.8 4.1 1.4 3.9 5.2 4.2 1.0 1.3 8.6 4.5 1.4 4.0
30.4 96.7 40.6 17.7 40.3 65.1 39.5 29.2 32.7 55.4 50.1 18.4 24.5 40.8 20.9
交通枢纽
经济发展
800
600
400
200
0
亿元(RMB)
2008年GDP
2009年GDP
2010年GDP
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44.04亿元,年均增长12.9﹪,高出“十一五”规 划目标0.9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100美元;实现财政总收入76.84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4.94亿元,生态环境质量连续7年居全国前列、全省首位,赢 得了“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誉。综合竞争实力跻身全国地级市百强。
100 12.1 11.0 4.5 8.2 5.7 8.2 9.2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 业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金属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丼水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是:建成长三角 经济边缘地区的先进制造工业基地、休闲度 假养生胜地、绿色、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文化旅游及办公用品 制造基地
云和木制玩具是丽水区域特色最明显、产业积聚度最高的产 业,要加大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力度,加大扶持中小企业力度, 在加快木制玩具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技术 创新、研发体系,建设木制玩具原辅材料、技术信息、资本交 易等市场,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产业升级,使其在国内外 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真正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性的木制玩具出口 生产基地。龙泉太阳伞和网球、丽水制笔文具等办公用品、庆 元和松阳铅笔以及石雕、宝剑、青瓷、黑陶等工艺美术已构成 了区域特色,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政策 扶持培育力度,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大力开发生产中高档产 品,不断做大生产规模,扩大出口数量。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 入80亿元。
五金机电制造基地
依托遂昌金属制品、丽水微电机、缙云缝纫机、数控锯床、刀 刃具与电动工具、节能灯管、龙泉汽配件、云和轴承及其另部件等 区域特色优势和浙江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浙江方正电机股分有 限公通过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和大企业大集团,大力扶持发展中小企 业,以集聚形成集群化规模发展,以提升增强区域化特色优势。同 时注重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品档次,增加 产品功能,大力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多功能、智能化、高档化产品, 扩大生产规模,更大程度地提升丽水经济竞争力,抢占市场制高 点。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
丽水市委书记:卢子跃
丽水市长:王永康
丼水是瓯江、钱塘 江、飞云江、灵江和福 建省的闽江、福安江的 源头所在,又是南方重 点林区之一,是浙江省 一个重要的生态单元, 又是瓯江流域特别是下 游几百万温州人民安居 乐业的生态屏障。
浙江省丽水市拥有仙都风景名胜区、青田石门洞、中国畲乡之窗、丽水南明山、 东西岩、云中大漈景区等国家级、省级风景区多处;龙泉凤阳山,庆元百山祖等国家 级、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仙宫湖等省级森林公园7处;龙泉大窑遗址等国家级、省级 文保单位17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