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文学
现代水文学(新1版)第15章-水文学与城市化

15.1 城市与城市化 15.2 城市水文效应与水环境 15.3 城市水问题及解决措施 15.4 城市水文学主要内容及研究进展
研究生适用教材: 现代水文学(新1版).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
15.1 城市与城市化
15.1.1 城市和城市特点
城市是人口集 中、工商业发达、
① ②
③
①
1939.7.10-12
②
1940.11.22-25
③
1941.9.23-25
④
1953.5.12-19
⑤
1959.4.8-11
⑥
1960.6.23-27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超渗降雨后的时间(S)
城市化过程中,相似暴雨对应单位线对比图
15.2 城市水文效应与水环境
15.2.4 城市水环境及生态环境
地面径流
地下径流
地下径流
(a) 城市建设前
(b) 城市建设后
城市建设前后水循环过程变化示意图
15.2 城市水文效应与水环境
15.2.2 城市气候及降水特征
城市对气候的影响作用及机制:
城市热岛效应 (1)
城市阻碍效应
DDi(iaagg2rra)amm
22
D(Diai3ga)rgarm am
33
城市凝结核效应
流过程时间向前提,径流过程线
形状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60
80 时间 (秒)
15.2 城市水文效应与水环境
15.2.3 城市水文效应
(3)城市径流过程变化及雨洪
城市暴雨形成的洪水 具有流量大、洪峰高、
城市水文过程模拟与预测研究

城市水文过程模拟与预测研究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文问题愈发突出。
城市的硬化地面、高密度建筑、大规模排水管网等人为因素的增加导致了城市内部的水文过程越来越复杂。
同时,城市化带来的降雨径流增加也对城市的防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水文过程模拟与预测对城市水管理、防洪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城市水文模拟、径流预测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城市水文模型城市水文模型是将城市中的水文过程建模,以预测城市内部水文变化、制定防洪计划、评估城市内水文工程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软件模型。
目前常用的城市水文模型有SWMM、EPANET、MOUSE等。
SWMM是美国谷歌公司开发的集雨-径流-污染三位一体的城市水文模型,可用于城市内径流产生的模拟和处理系统的累加,支持多种流量估算方法和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EPANET是美国环保局开发、基于网络流计算的城市供水系统水力模型。
该模型可用于模拟城市供水网络的水头、流量、压力、消防水力等。
MOUSE是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开发的城市水文模型。
该模型考虑到了多种可能影响城市水文的因素,如暴雨、雪影响等,可用于对城市水文特征进行建模和预测。
三、城市径流预测城市径流产生是城市水文过程模拟与预测的重点之一。
城市径流产生受到城市地表覆盖、土壤条件、下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通常采用径流产生模型对其进行预测。
其中常用的径流产生模型有Simplified SCS-CN方法、曼宁公式等。
Simplified SCS-CN方法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采用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覆盖类型分组的方法,将不同类型的区域进行分类,从而构建简单的Simplified SCS-CN模型对径流进行预测。
曼宁公式是流量计算中常用的公式之一。
该公式基于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考虑河道液流表面粗糙度、水深、河槽断面形状等影响因素,是一种流量预测理论。
四、城市水文模拟与预测在城市水管理中的应用城市水管理中,城市水文模拟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雨水管理、供水管理、排水管理、泛滥管理等。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考试)城市水文学

考试须知本试卷总分160分,及格分 90分。
考试限时120分钟,到时将自动交卷,学员不限考试次数,系统将取历次考试中的最高分作为最终成绩。
本试卷总题量32道,(判断:15题、单选:9题、多选:8题)试卷类型:固定试卷一、判断题(每题 5 分,共 15 题,总分 75 分)•1、设计工业废水量应根据工业企业的工艺特点确定。
A、对B、错A正确•2、设计生活污水量可按当地相关用水定额的80%计算。
A、对B、错B正确•3、就城市规划而言,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大阶段,防洪规划的编制内容在深度上应与城市详细规划阶段相一致。
A、对B、错B正确•4、在城市上游修建防洪水库储蓄洪水,以达到削减洪峰的目的。
这类工程不用结合水资源开发、发电、渔业、航运诸方面综合考虑。
A、对B、错B正确•5、模型最近的发展趋势是建立通用的模型程序包,由多个程序块组合而成,适用于各种条件和不同区域的组合,包括由简单到复杂,根据用户要求调用组合。
□对A、对B、错A正确•6、城市化的水文效应:指在快速城市化区域,由于屋顶和硬质地面等不渗透面积的大幅增加,导致该地区的雨水汇流特征改变的现象,其表现为洪水总量增多,洪峰流量加大,洪水汇流时间延长。
A、对B、错B正确•7、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是“大雨不积水,暴雨不内涝,水体无污染,热岛有缓解”。
A、对B、错B正确•8、水文效应是指:地理环境变化引起的水文变化,包括自然和人为两组因素变化引起的水文变化。
A、对B、错A正确•9、城市水文学涉及水文科学、水利工程科学、环境科学、景观园林学和城市科学等,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
A、对B、错A正确•10、观测事实表明,在市区及城市下风向的地区有降水量增多的现象。
A、对B、错A正确•11、STORM能够模型可以长时间连续模拟排水区域降雨径流过程,根据不同的管网内外蓄水池容量、污水处理厂处理速率计算出排水系统每年的溢流次数,并输出各种污染物过程线,很适用于排水系统规划计算;SWMM适合于对排水系统进行详细论证计算。
《城市水文学》第一章城市水文学的基本概念

n
i
f i Ai H i
i 1
n
式中: fi——各多边形在流域内的面积,km² ; F—流域面积,km² ; Ai—各雨量站的权重系数。
适用条件:①雨量站分布不太均匀;②地形起伏较大时 包含假定:流域内任何一点的降雨量,都可用和它距离
最近的雨量站代表。
与算术平均法相比较:泰森多边形法适用条件较宽,
降水量过程图
时 段
(2)降雨量累积过程线:从降雨开始至某时刻的降雨量
与该时刻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
时间 13:42 14:00 14:30 15:34 17:00 18:10 19:00 时段降雨 0 11.5 33.5 31.9 1.6 2.2 累积降雨 11.5 45.0 76.9 78.5 80.7
为了纠正蒸发测量仪 器的误差,需将测量值乘 以蒸发折算系数。
E kE
'
式中E为天然水面蒸发量 E`为蒸发器实测蒸发量 k为蒸发器折算系数。
(二)土壤蒸发 土壤蒸发是土壤中所含水分以水汽的形式逸入大气 的现象。湿润的土壤在蒸发过程中逐渐干燥,该一般分 为三个阶段:
流域的地形特征可以用流域平均高度和流域平均坡 度来反映。
3.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经纬度。 气候条件:气温、气压、湿度、降水、蒸发。 4.下垫面条件 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土壤、植被、湖泊与沼泽、 人类活动措施。
第三节 降 水
降水的定义:
大气中的液态水滴或固态冰雪颗粒,在重力作用下, 克服空气阻力,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当河段纵剖面为折线时,河段平均比降为:
J=[(z0+z1)L1+(z1+z2)L2+…+(zn-1+zn)Ln-2z0L]/ L2
城市水文效应

(hydrological effect of city )
• 概念 • 产生原因 • 产生效应 • 研究意义 • 雨水管理新技术的特点和实例分析
概念
• 水文效应:地理环境变化引起的水文变化。包括自然和人 为两组因素变化引起的水文变化。
• 城市化水文效应 :指在快速城市化区域,由于屋顶和硬质 地面等不渗透面积的大幅增加,导致该地区的雨水汇流特 征改变的现象,其表现为洪水总量增多,洪峰流量加大, 洪水汇流时间缩短。
选择=结果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欢迎提出您பைடு நூலகம்宝贵意见!
2、巴黎:古老的排水道
• 对国外游客来说,巴黎似乎意味着繁华、浪漫、灯红酒绿 一般的快乐生活。可是很多人或许都不知道,就在繁灯初 放的夜市中,仅仅隔着一层薄薄的柏油马路和泥土,巴黎 的地下世界——下水道,却是另外一番样子。
•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欧洲名城,巴黎的下水道系统, 就想埃及的金字塔一样,是一个绝世的伟大工程,这里没 有黑水横流的垃圾,也没有臭气熏天的各种腐烂物体。
• 我国正处于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应大力加强城市雨水管理 新技术的研究,争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 并尽快发展成为相应产业,使我国城市化过程能够避免不 利生态后果产生的困扰。
实例分析 • 1、中国古代建筑流派之一徽派建筑 • 集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
• 天井:通风、排水、换气、 取光的功能
简单说就是城市化产生的不渗透地面把 本应渗入土中的一部分雨水给截留了,从而 更易产生洪灾。
•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一天内,市气象 台连发五个预警,暴雨级别最高上升到橙色。全市平均 降雨量164毫米,为61年以来最大。
• 北京的一场暴雨给城市交 通带来的不便,实际上是 一个现在我国许多城市都 遇到的问题。这场降雨提 醒人们注意快速城市化本 身所带来的不利的生态后 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城市水文学

一、定义:水文学〔hydrology〕是地球物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研究存在于大气层中、地球外表和地壳内部各种形态水在水量和水质上的运动、变化、分布,以及与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是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
城市水文学〔urban hydrology〕研究发生在大中型城市环境内部和外部,受到城市化影响的水文过程,为城市建设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供水文依据的学科,又称都市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
二、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化的水文效应、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城市水文气象的观测实验、城市供水与排水、城市水环境、城市的防洪除涝、城市水资源、城市水文模型和水文预测以及城市水利工程经济等。
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三、作用&意义对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市政管理以及工商企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都有重大意义。
四、主要特点1.综合性2.动态性五、研究的基本问题城市水文气象、城市暴雨径流及防洪、排水,城市水资源及供需平衡,以及城市水质评价及水污染控制。
在城市防洪和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中,首先需要解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系。
以往都用超过某一量级的洪水流量发生的频率或重现期作为设计标准。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设计标准不仅要考虑重现期,而且要考虑风险率和可靠度。
风险率是某一重现期的水文要素在工程运行期间可能出现的概率。
可靠度可用安全因素来反映,安全因素为设计值与实际观测值之比值。
由于局部短历时大强度的暴雨是形成洪水的主要原因,因此,城市区域设计暴雨一般只须研究超过短历时〔5~60min〕点暴雨规律。
但对于较大的城市集水区,或研究城市非点污染源的迁移扩散,则还应当确定计算暴雨的时空分布。
第一章城市化对水文的影响第一节城市化对水文的影响一、城市化定义: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商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人口不断地向城市集中和城区面积的扩张,这一过程称之为“城市化”。
城市化与城市水文学面临的问题

、........ 、....... 、....... ........ ’. . . . , , 一
防涝 I
_/
. . ..... . .... ..... ....
态 H 缺 问 水 H 题
图 1 城 市 化 的水 文 效 应
F g Hy r l gc efc so r niain i .1 d o o i fe t fu ba z t o
收 稿 日期 : 0 1 0 — 5 2 1 — 8 0
作者简 介 : 张建云 (9 7 ) 男 , 15 一 , 江苏沛县人 , 国T程院院士 , 中 主要从 事流域水 文模拟 、 气候变 化 、 防汛抗旱 、 利信息化 水 等研究 .Ema : yhn @n r c — i jza g hi n l .
2
水 利 水 运 工 程 学 报
21 0 2年 2月
多 , 气 上升 时会 引发 周边 郊 区气 流 向城市 汇 聚的运 动 . 升 的热 气 流在 高 空 遭遇 强 对 流 的 冷气 团 , 热 上 则会 形 成暴 雨 , 因此 大城 市往 往 更容 易成 为暴 雨袭 击 的 中心 , 即城市 雨 岛效应 . 有关 研究 表 明 , 市 的热 岛效应 、 结核 效应 、 层建 筑 障碍 效应 等 的增 强 , 城 凝 高 使城 市 的年 降水 量 增 加 5 %
上升 到 1 3亿 , 市人 口从 2亿 发展 到现 在 的 6亿 多 , 市 城 城 人 口净增 了 4亿 多. 速 推 进 城 市 化 是 我 国实 现 第 三 步 加
战 略 目标 的 重要 战 略措 施 , 因此 我 国 的城 市 化 进 程 还 将
进 一 步加 快 . 有 关规 划 , 2 5 据 在 0 0年 前 后 , 国人 口达 到 我 高 峰时 , 总人 口为 1 6亿 左 右 , 时 城 市 化 水 平 将 可 能超 届 城市 化进 程 的加快 , 市水 文 效 应 越 来越 显 著 , 市 水 问 城 城 题越 来越 突 出 , 展相 关水 文研 究 的需求 也 越来越 迫 切. 开 城市 化 的进 程直 接影 响 到水 文要 素 循 环 的各 个 方 面 ( 图 1 , 市水 文 学 的研 究 颇具 挑 战性 . 见 )城
城市水文学的概念及特点

城市水文学的概念及特点
城市水文学是研究发生在大中型城市环境内部和外部,受到城市化影响的水文过程,为城市建设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供水文依据的学科。
它也可被称为都市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
城市水文学的主要特点包括:
1、受城市化影响的水文过程:城市水文学主要研究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如雨水的径流、污水的排放、水资源的利用等。
2、为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提供依据:城市水文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的建设和规划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3、综合性强:城市水文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它涉及到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以及各种应用科学。
4、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市政管理以及工商企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都有重大意义。
城市水文学注册咨询师考试试题

考试须知本试卷总分160分,及格分90分。
考试限时120分钟,到时将自动交卷,学员不限考试次数,系统将取历次考试中的最高分作为最终成绩。
本试卷总题量32道,(判断:15题、单选:9题、多选:8题)试卷类型:固定试卷一、判断题(每题5 分,共15 题,总分75 分)•1、设计工业废水量应根据工业企业的工艺特点确定。
A、对B、错正确•2、设计生活污水量可按当地相关用水定额的80%计算。
A、对B、错错误正确答案B•3、就城市规划而言,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大阶段,防洪规划的编制内容在深度上应与城市详细规划阶段相一致。
A、对B、错正确•4、在城市上游修建防洪水库储蓄洪水,以达到削减洪峰的目的。
这类工程不用结合水资源开发、发电、渔业、航运诸方面综合考虑。
A、对B、错正确•5、模型最近的发展趋势是建立通用的模型程序包,由多个程序块组合而成,适用于各种条件和不同区域的组合,包括由简单到复杂,根据用户要求调用组合。
□对A、对B、错正确•6、城市化的水文效应:指在快速城市化区域,由于屋顶和硬质地面等不渗透面积的大幅增加,导致该地区的雨水汇流特征改变的现象,其表现为洪水总量增多,洪峰流量加大,洪水汇流时间延长。
A、对B、错正确•7、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是“大雨不积水,暴雨不内涝,水体无污染,热岛有缓解”。
A、对B、错错误正确答案B•8、水文效应是指:地理环境变化引起的水文变化,包括自然和人为两组因素变化引起的水文变化。
A、对B、错正确•9、城市水文学涉及水文科学、水利工程科学、环境科学、景观园林学和城市科学等,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
A、对B、错正确•10、观测事实表明,在市区及城市下风向的地区有降水量增多的现象。
A、对B、错正确•11、STORM能够模型可以长时间连续模拟排水区域降雨径流过程,根据不同的管网内外蓄水池容量、污水处理厂处理速率计算出排水系统每年的溢流次数,并输出各种污染物过程线,很适用于排水系统规划计算;SWMM适合于对排水系统进行详细论证计算。
《城市水文循环》课件

3 污染治理
城市水文循环中的污染物需要适当处理和治理,以保护水资源。
城市水文循环的影响因素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影响城市水文循环的 布局和设计。
气候条件
气温、降水量等气候条件会直 接影响城市水文循环的过程和 效果。
人类活动
城市内的人类活动会对城市水 文循环产生影响,如排污、用 水等。
《城市水文循环》PPT课 件
城市水文循环是指城市中水分的循环过程,包括降水、蒸发、地表径流、地 下径流等各个环节。
城市水文循环的定义
城市水文循环是指城市中水分的循环过程,包括降水、蒸发、地表径流、地 下径流等各个环节。
城市水文循环的重要性
城市水文循环的良好运行对于城市防洪、供水、保护水资源等方面至关重要。
城市水文循环的应用
Hale Waihona Puke 绿色基础设施通过绿化、湿地建设等措施改善 城市水文循环。
雨水管理
合理处理城市雨水,减轻城市排 水系统压力。
水资源回收
通过处理和净化废水,实现城市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结论和展望
城市水文循环的优化和提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需要政府、企事 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共同努力。
城市水文循环的学科内容
气象学
研究城市气候和降水规律,为城市水文循环提 供基础数据。
地下水文学
研究城市地下水的形成、迁移和利用。
水文学
研究城市降水、蒸发、径流等水文过程及其规 律。
生态学
研究城市水资源的生态环境效应。
城市水文循环的基本原理
1 水循环
城市中的降水通过蒸发、径流等过程循环利用。
2 水量平衡
城市水文学

城市水文学城市水文学(urban hydrology)研究发生在大中型城市环境内部和外部,受到城市化影响的水文过程,为城市建设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供水文依据的学科,又称都市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
城市水文学有两个主要特点:①综合性。
城市水文学涉及水文科学、水利工程科学、环境科学和城市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
②动态性。
由于城市地区的人类活动十分频繁,随时而变,因此城市水文学不能只研究较长时间内的准平衡状态,还须着重考虑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
1851年T.J.摩尔凡尼提出的计算洪峰流量的合理化公式可看作是城市水文学的开始。
1851~1967年为城市水文学的早期发展阶段,主要沿用一般的水文学方法来处理城市水文学问题。
1967年以后城市水文学发展较快,逐步建立了一些具有城市水文特点的分析方法,先后提出了多种能统一考虑防洪、排水、供水和水质控制的城市水文学模型。
城市水文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城市水文气象、城市暴雨径流及防洪、排水,城市水资源及供需平衡,以及城市水质评价及水污染控制。
着重探讨的具体课题有:①城市防洪、排水规划中的设计标准问题(含设计洪水流量或设计暴雨)。
在城市防洪和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中,首先需要解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系。
以往都用超过某一量级的洪水流量发生的频率或重现期作为设计标准。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设计标准不仅要考虑重现期,而且要考虑风险率和可靠度。
风险率是某一重现期的水文要素在工程运行期间可能出现的概率。
可靠度可用安全因素来反映,安全因素为设计值与实际观测值之比值。
由于局部短历时大强度的暴雨是形成洪水的主要原因,因此,城市区域设计暴雨一般只须研究超过短历时(5~60min)点暴雨规律。
但对于较大的城市集水区,或研究城市非点污染源的迁移扩散,则还应当确定计算暴雨的时空分布。
②城市流域暴雨径流模拟。
城市中的道路、屋面和飞机场跑道都是不透水的,因此处理这些地区的降雨损失比较简单。
城市水文学

城市水文学城市水文学(Urbanhydrology)讨论发生在大中型城市环境内部和外部,受到城市化影响的水文过程,为城市建设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供应水文依据的学科,又称都市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化的水文效应、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城市水文气象的观测试验、城市供水与排水、城市水环境、城市的防洪除涝、城市水资源、城市水文模型和水文猜测以及城市水利工程经济等。
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
对城市进展规划、城市建设、环境爱护、市政管理以及工商企业的进展和居民生活都有重大意义。
城市水文学有两个主要特点:①综合性。
城市水文学涉及水文科学、水利工程科学、环境科学和城市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
②动态性。
由于城市地区的人类活动非常频繁,随时而变,因此城市水文学不能只讨论较长时间内的准平衡状态,还须着重考虑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
1851年TJ摩尔凡尼提出的计算洪峰流量的合理化公式可看作是城市水文学的开头。
1851~1967年为城市水文学的早期进展阶段,主要沿用一般的水文学方法来处理城市水文学问题。
1967年以后城市水文学进展较快,逐步建立了一些具有城市水文特点的分析方法,先后提出了多种能统一考虑防洪、排水、供水和水质掌握的城市水文学模型。
城市水文学讨论的基本问题是:城市水文气象、城市暴雨径流及防洪、排水,城市水资源及供需平衡,以及城市水质评价及水污染掌握。
着重研讨的详细课题有:①城市防洪、排水规划中的设计标准问题(含设计洪水流量或设计暴雨)。
在城市防洪和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中,首先需要解决平安性和经济性的关系。
以往都用超过某一量级的洪水流量发生的频率或重现期作为设计标准。
近年来的讨论认为,设计标准不仅要考虑重现期,而且要考虑风险率和牢靠度。
风险率是某一重现期的水文要素在工程运行期间可能消失的概率。
牢靠度可用平安因素来反映,平安因素为设计值与实际观测值之比值。
由于局部短历时大强度的暴雨是形成洪水的主要缘由,因此,城市区域设计暴雨一般只须讨论超过短历时(5~60min)点暴雨规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水文学_精品课件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1) 传统水文学按研究的水体来进行划分: 河流水文学 湖泊水文学 沼泽水文 冰川水文学 海洋水文学 地下水水文学 土壤水文学 大气水文学 2) 由水文学采用的实验方法,派生出三个分支学科: 水文测验学 水文调查 水文实验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3) 由水文研究内容分为: 水文学原理 水文预报 水文分析与计算 水文地理学 河流动力学 4) 作为应用科学,水文学分为: 工程水文学 农业水文学 土壤水文学 森林水文学 城市水文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1.2 水文学的研究领域及发展 1.2.1 水文学的研究领域 (1) 水文学定义 研究水存在于地球上的大气层中和地球表面以及地壳内的 各种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学科。包括水体的 形成、循环和分布,水体的化学成分,生物、物理性质以及它 们对环境的效应等。 (2) 研究领域(分类) 水文学主要研究陆地表面的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等, 以后逐渐扩展到地下水、土壤水、大气水和海洋水。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课程要求
课堂要求 1. 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 2.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课后要求 1.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2. 认真做好作业 结 业 1. 形式:开卷考试 2. 成绩:平时成绩(30%)+ 卷面成绩(70%)
第一章 绪论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内 容: 1.1 水文现象及水文循环 1.2 水文学的研究领域及发展 1.3 水文学与给水排水工程的关系 1.4 水文现象的特性 1.5 水文现象的研究方法 重 点: 水文现象表现的运动形式; 水文循环的定义和分类; 水文现象的研究方法 难 点: 水文现象的特性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1.1 水文现象及水文循环
1.1.1 水文现象 指地球上的水受外部作用而产生的永无休止的运动形式。 (1) 水的相关基本概念 1) 水体:水的聚积体。 2) 水圈:地球上的水以液态、固态和气态的形式分布于海洋、 陆地、大气和生物机体中,这些水体构成了地球的水圈。 (2) 外部作用 主要指太阳辐射、地心引力,还有其它如周围星球的作用力。
城市水文与地质的概念与特征

城市水文与地质的概念与特征题目姓名学号所在学院年级专业指导教师城市水文学(urban hydrology)研究发生在大中型城市环境内部和外部,受到城市化影响的水文过程,为城市建设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供水文依据的学科,又称都市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化的水文效应、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城市水文气象的观测实验、城市供水与排水、城市水环境、城市的防洪除涝、城市水资源、城市水文模型和水文预测以及城市水利工程经济等。
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
对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市政管理以及工商企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都有重大意义。
城市水文学有两个主要特点:①综合性。
城市水文学涉及水文科学、水利工程科学、环境科学和城市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
②动态性。
由于城市地区的人类活动十分频繁,随时而变,因此城市水文学不能只研究较长时间内的准平衡状态,还须着重考虑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
1851年T.J.摩尔凡尼提出的计算洪峰流量的合理化公式可看作是城市水文学的开始。
1851--1967年为城市水文学的早期发展阶段,主要沿用一般的水文学方法来处理城市水文学问题。
1967年以后城市水文学发展较快,逐步建立了一些具有城市水文特点的分析方法,先后提出了多种能统一考虑防洪、排水、供水和水质控制的城市水文学模型。
城市水文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城市水文气象、城市暴雨径流及防洪、排水,城市水资源及供需平衡,以及城市水质评价及水污染控制。
着重探讨的具体课题有:①城市防洪、排水规划中的设计标准问题(含设计洪水流量或设计暴雨)。
在城市防洪和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中,首先需要解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系。
以往都用超过某一量级的洪水流量发生的频率或重现期作为设计标准。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设计标准不仅要考虑重现期,而且要考虑风险率和可靠度。
风险率是某一重现期的水文要素在工程运行期间可能出现的概率。
可靠度可用安全因素来反映,安全因素为设计值与实际观测值之比值。
城市水文学试题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试题参考科目:城市水文学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1.英国水文学家M.J. HA.ll 出版UrB.A.n HyD.rology的年份是()。
A.1985B.1851C.2010D.1984正确答案:[D]2.以下哪个模型不属于城市水文模型()。
A.SWMMB.WRFC.STORMD.ILLUD.A.S正确答案:[B]3.城市洪涝的形成原因不包括()。
A.强降水B.外江洪水漫溢C.城市排水不畅D.城市绿化率增加正确答案:[D]4.一个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过程通常呈现出一条“S”型曲线,也被称为()。
A.库兹涅茨曲线B.诺瑟姆曲线C.布朗曲线D.希尔伯特曲线正确答案:[B]5.城市防洪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提高投资效益B.区别轻、重、缓、急,近、远期相结合,全面规划,分期实施C.结合城市特点,考虑保护环境、美化城市D.一步到位,高标准规划正确答案:[D]6.处于城市化成熟阶段的城市,其城镇化化率一般()。
A.大于等于70%B.位于50%和70%之间C.大于80%D.大于90%正确答案:[A]7.城市水文的四大基本问题不包括()。
A.城市防洪排涝B.城市水环境C.城市水资源D.城市交通拥堵正确答案:[D]8.造成城市洪涝风险增加的因素不包括()。
A.城市水面比例减少B.气候变化C.海绵城市建设D.雨岛效应正确答案:[C]9.下列不属于圣维南方程组的简化形式的是()。
A.惯性波方程B.扩散波方程C.运动波方程D.动力波方程正确答案:[D]10.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流量一般要求汇水区域面积小于()hm2。
A.50B.150C.200D.400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1.设计流量过程线可以用于如下()工作中。
A.排水系统优化设计B.管渠溢流计算C.调节池与泵站设计D.雨水污染分析E.工程控制调度正确答案:[ABCDE]2.排水管网设计计算包括如下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定义:水文学〔hydrology〕是地球物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研究存在于大气层中、地球外表和地壳内部各种形态水在水量和水质上的运动、变化、分布,以及与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是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
城市水文学〔urban hydrology〕研究发生在大中型城市环境内部和外部,受到城市化影响的水文过程,为城市建设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供水文依据的学科,又称都市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
二、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化的水文效应、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城市水文气象的观测实验、城市供水与排水、城市水环境、城市的防洪除涝、城市水资源、城市水文模型和水文预测以及城市水利工程经济等。
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三、作用&意义对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市政管理以及工商企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都有重大意义。
四、主要特点1.综合性2.动态性五、研究的基本问题城市水文气象、城市暴雨径流及防洪、排水,城市水资源及供需平衡,以及城市水质评价及水污染控制。
在城市防洪和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中,首先需要解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系。
以往都用超过某一量级的洪水流量发生的频率或重现期作为设计标准。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设计标准不仅要考虑重现期,而且要考虑风险率和可靠度。
风险率是某一重现期的水文要素在工程运行期间可能出现的概率。
可靠度可用安全因素来反映,安全因素为设计值与实际观测值之比值。
由于局部短历时大强度的暴雨是形成洪水的主要原因,因此,城市区域设计暴雨一般只须研究超过短历时〔5~60min〕点暴雨规律。
但对于较大的城市集水区,或研究城市非点污染源的迁移扩散,则还应当确定计算暴雨的时空分布。
第一章城市化对水文的影响第一节城市化对水文的影响一、城市化定义: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商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人口不断地向城市集中和城区面积的扩张,这一过程称之为“城市化”。
二、城市化过程农村阶段:土地处在耕作或放牧状况。
早期城市:大量修建城市型房屋,但仍有相当部分土地被原有植物所覆盖。
中期城市:住房、商贸中心、学校、工厂等建筑物大规模地发展和建设阶段。
后期城市:使已残留很少的原有植物缩减为零,地面完全由人工建筑和一些其他设施所覆盖。
三、城市化与城市水文过程城市化的发展对水环境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城市水文问题,即城市水源资源紧缺、水质污染控制和洪水控制问题。
1.城市水源紧缺随着人口增加,对水的需求量也就随之增大,产生了一个寻求充足水源这一水文第一重要的问题。
2.洪水控制问题城市污水增多、降雨的径流量变大和流速的增大,使短时间内的大流量径流发生,不可防止地要使洪峰流量增大,从而引起了洪水控制问题。
3.水质污染控制问题城市化扩大时,枯水流量减小,城市污水的增加及雨水径流水质恶化,引起水源水质恶化。
另外,固态及液态致病污染物的处置对地下水水质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产生了水质污染控制问题。
四、城市化过程对当地水文的影响主要表现〔1〕城市地貌和排水系统的改变〔2〕水资源的重新分配〔3〕水环境的改变〔4〕大气环境的改变构成城市的供水、排水、防洪、水环境等水文问题一、城市热岛:与周围乡村相比,城市气温明显偏高。
其特征往往是城市中心气温最高,而向周围乡村逐步递减,在郊区递减速度较快。
城市气温明显高于周围乡村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
二、造成城市热岛的原因主要为:〔1〕人为热源;〔2〕建筑材料的热容性;〔3〕建筑结构峡谷形式增加接受辐射的面积;〔4〕大气污染增强了吸收太阳辐射能力。
凝结核〔condensation nucleus 〕:大气中的水汽能在其上凝结而成小水滴的悬浮微粒。
第三节城市化对径流特性的影响1.大规模建造房屋,铺砌道路,使下垫面不透水性大大增加,其结果是下渗量和蒸发量减少,而地表径流和径流总量增加,洪峰流量加大;2.城市排水系统管网化,使暴雨径流尽快地就近排入水体,使洪水汇流速度增加,洪量更为集中;3.对城市汇水河道整治与改建,整治后的特点是河道直线化,断面规则化,呈梯形或矩形,边坡用砖石衬砌。
增加了河道输水能力,使洪量集中;4.侵占天然河道洪水滩地,减小了洪水滩地储洪容量和泄洪能力,使城市遭遇大洪水时,河道调蓄能力减弱,洪水浸溢积聚城市地面而形成积水;5.设立各种类型的控制性闸坝,进行人工调节,影响城市径流过程;6.来自城市外的引水和城市本身污水排放,造成径流水量和水质的变化。
降水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假定无渗漏,不流失,也不蒸发,累积起来的水的深度.次降雨量是指某次降雨开始至结束连续一次降雨的总量。
用雨量计或雨量器测定,以mm为单位。
第二章城市防洪与排水措施第一节城市地区的洪水问题第一,城市本身暴雨引起的洪水。
第二,城市上游洪水对城区的威胁;第三,城市本身洪水下泄造成的下游地区洪水问题。
一、防洪工程措施城市上游洪水的防洪工程措施:1.疏通和治理城市上下游河道,增加河道过水能力,或者使河流改道,直接进入城市下游区域;2.建造堤防和防洪墙保护城市,阻挡洪水侵入,傍临大江大河的城市大部分采用这一措施;3.在城市上游修建防洪水库储蓄洪水,以到达削减洪峰的目的。
为了防止水库失事造成严重后果,还应制定水库失事的应急措施;4.在城市上游建造分洪区分洪。
减缓稀遇大洪水对下游城市的威胁。
城市下游的防洪措施:1、疏通和整治汇水河道;2、建造下游河道堤防;3、减小上游城市下泄洪量和洪峰流量。
排水综合治理措施:1.建立人工蓄洪池塘。
2.设立等高绿地。
3.采用透水铺面。
4.利用屋顶蓄水滞水。
5.采用透水性排水管道。
6.地下水回灌。
城市防洪与排水非工程措施1.植树绿化;2.洪水预报和警报;3.洪水调度;4.洪水保险;5.水利管理条例;6.城市水利规划.第三章排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等流时线法的优点:1、无须已知设计流域的径流资料;2、城市排水系统调蓄能力不大。
等流时线法的缺点:1、需要对进行广泛的调查或勘测,绘制等流时线工作非常繁复;2、为考虑管渠调蓄作用。
第五章城市雨洪水质模型第二节雨洪管理模型〔SWMM〕在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中,不但考虑正常运用条件,而且要考虑到在非常条件下,即系统内出现回水、环流和超载等各种特殊情况时,系统的运行状态,以便对排水系统进行综合评价。
还需研究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以及暴雨径流污染冲刷对城市径流和承受水体水质的影响,确切了解城市水质变化规律,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和污水处理方式的规划提供合理的依据。
正是为了这一目的,美国环境保护局研制了雨洪管理模型,简称SWMM。
SWMM把排水系统划分成地面径流子系统,地下输送子系统,污水处理子系统和承受水体子系统四部分。
三、模块功能介绍:1.“径流”程序块;2.“输送”和“扩充输送”子程序块3.“蓄水”子程序块;4.“承受水体”子程序块。
第三节蓄水、处理、溢流模型〔STORM〕蓄水、处理、溢流模型简称STORM。
它是美国陆军工程兵团水文中心1976年研制的,是一个水量水质模型。
STORM程序共分四大部分:径流形成、水质处理、蓄水与溢流、土壤侵蚀。
沃林福特模型〔1〕修正推理方法〔2〕过程线方法〔3〕优化方法〔4〕模拟方法第六章城市防洪规划第一节城市防洪标准一、确定设计标准的基本原则:城市防洪标准关系到防洪工程规模、投资及建设期限等问题。
在确定城市防洪工程设计标准时,除了进行保护范围内的安全效益与工程造价比较外,还应考虑以下几项基本领项:〔1〕充分调查研究历次洪水的成因及灾害情况。
〔2〕根据防护对象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受洪水威胁的程度、洪水所造成的淹没损失、工程修复难易程度以及人口多少等。
〔3〕根据城市防洪建设的需要与投资的可能,全面规划,分期实施,对近远期工程分别定出不同的防洪标准。
〔4〕在同一城市中,可以根据市区、工业区、郊区等不同防护对象的重要性,采用不同的防洪标准。
〔5〕对超过设计标准的洪水,应采取对策性措施〔如分洪、滞洪、临时扒口、水库调洪等〕。
〔6〕与流域防洪规划相适应,不得低于流域防洪标准。
第二节城市防洪总体规划的原则一、城市防洪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1〕做城市防洪总体规划时,要贯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
在充分发挥堤防作用的同时,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以到达提高防洪标准、保护城市工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城市防洪总体规划不仅要与流域防洪规划相配合,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而且还要兼顾市政建设各有关部门的要求。
〔3〕根据城市大小及其重要性,在充分分析防洪工程效益的基础上,合理选定城市防洪标准。
重要城市,对超过设计标准的特大洪水要作出对策性方案。
〔4〕要充分发挥城市防洪工程的防洪作用,并考虑与流域防洪设施的联合运用。
修建水库和分〔蓄〕洪工程时,要尽可能地考虑综合利用。
〔5〕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提高投资效益。
〔6〕区别轻、重、缓、急,近、远期相结合,全面规划,分期实施。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逐步提高城市防洪设施的抗洪能力。
〔7〕结合城市特点,考虑保护环境、美化城市。
〔8〕强调非工程措施的防洪作用。
二、沿江河城市防洪总体规划:1.以城市防洪设施为主,与流域防洪规划相配合首先应以提高城市防洪设施标准为主,当不能满足城市防洪要求或达不到技术经济合理时,需要与流域防洪规划相配合〔如修建水库,分洪蓄洪等〕,并纳入流域防洪规划。
对于流域中可供调蓄的湖泊,应尽量加以利用,采取逐段分洪、逐段水量平衡的原则,分别确定防洪水位。
对于超过设计标准的特大洪水,规划上要作出必要的对策性方案。
2.泄蓄兼顾,以泄为主市区内河道一般较短,河道泄洪断面往往被市政建设侵占而减小,影响泄洪能力,所以城市防洪总体规划应按泄蓄兼顾,以泄为主的原则;尽量采用加固河岸,修筑堤防,河道整治等措施,加大泄洪断面,提高泄洪能力。
在无法以加大泄量来满足防洪要求或技术经济不合理时,才考虑修建水库或滞洪区来调蓄洪水。
修建水库和滞洪区还应考虑综合利用,提高综合效益。
3.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城市防洪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根据防护地段保护的重要性和受灾损失等情况,可以分别采取不同防洪标准。
建筑物选型要表达就地取材的原则,并与当地环境相协调。
4.全面规划,分期实施总体规划要根据选定的防洪标准,按照全面规划,分期实施,近、远期结合,逐步提高的原则来考虑。
对现有工程应充分利用,加以续建、配套、加固和加高。
根据人力和财力的可能性分期分批实施,尽快完成关键性工程设施并及早发挥作用,为后续治理工作奠定基础。
5.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1〕滨江河堤防作为交通道路、园林风景时,堤宽与堤顶防护应满足城市道路、园林绿化要求,岸壁形式要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