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间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一个动态比较-2019年文档

合集下载

增量经济和存量经济

增量经济和存量经济

增量经济和存量经济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包括了生产、分配、消费和再生产等各个方面。

其中,经济发展也是宏观层面的重要篇章,涵盖了增量经济和存量经济两大方面。

本文将以此为线索,探讨两者的定义、联系和发展趋势。

一、增量经济与存量经济的定义在经济领域中,增量经济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经济总量因新增生产要素而增加的部分,包括了人口、土地、资本和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增加,而存量经济则指的是一定时间内已经形成的总量,也就是所谓的存量资源,其中包括了既有的人口、资本、土地和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

增量经济和存量经济之间既存在联系,又存在差异。

二、增量经济与存量经济的联系在经济中,增量经济和存量经济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

首先,增量经济是建立在存量经济的基础上的,它不能离开存量经济来单独谈论。

从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无论是人口增长还是技术的发展,都需要依靠经济前期的存量资源进行支撑。

其次,增量经济和存量经济之间也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

在生产中,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将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加速经济的增长;而这一部分增长将进一步带动各种经济要素的增长和积累,促进存量经济的发展。

三、增量经济与存量经济的发展趋势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着转型期,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增量经济和存量经济的发展。

在增量经济方面,各国政府普遍加强了相关政策效果的考量和公共政策的设计,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工智能的推广等领域的进步;而在存量经济方面,当前多数国家都开始关注着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约型社会的构建以及绿色经济的实施等关键热点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全球经济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同时,新技术、新业态和新产业的崛起也正在助力增量经济的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应该抓住机遇,通过合理规划和科技创新等手段,协调好增量经济和存量经济之间的关系,推动经济向更高层次的可持续、智能、自主和企业化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让经济发展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根本目标得以落实。

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差异与联

通透地表达出来,需要标题。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差异与联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讨论已经成为国内外重要的议题之一。

但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别和关联,只有少数人完全看得清楚。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差异与联系。

首先,让我们谈谈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不同和区别。

简而言之,“区域经济增长”指某一特定时期内,特定地区经济结构内所有要素投入总和(劳动力、资金、资源等)的总体发展水平,即,某一特定时期内地区的经济数量性发展水平。

而“区域经济发展”则指的是,特定时期内地区的经济质量性发展水平,这包括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热点经济产业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力,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性空间等。

其次,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

地区经济增长作为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具有支撑性作用,但不具有领导性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则可以将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化为有效的发展推动力,建立正确的发展目标,推动企业有希望的发展,激发经济活力,同时将地区经济迅速有效地推向繁荣。

最后,总结一下,“区域经济增长”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特定地区经济结构内所有要素投入总和的总体发展水平;而“区域经济发展”则指特定时期内,地区经济质量性发展水平。

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且彼此依存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这种内在联系,才能有效推进地区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题整理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题整理

一、名词解释1、增长极: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特定城市的集聚而使经济的高效发展,同时在这种集聚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散,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2、产业:是指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3、产业结构:是指各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4、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形态;5、产业集群cluster: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6、城乡边缘区:是指大城市建成区外围在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处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过渡地带;7、: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8、回波效应:是指别国由于“”所引起的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增加使最初引起“”的国家的再增加;二、概念辨析1、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区域regional economy 在一定区域内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反映不同地区内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发展除包含经济增长外,还包含经济结构的变化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消费结构的改善和升级,社会结构的变化如人口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寿命的延长,婴儿死亡率的下降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收入分配的变化如社会福利的增进,贫富差别的缩小等;3、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主导产业,顾名思义,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三、简答题2.简述增长极形成的条件1在一个地区内存在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和企业家群体,这实际上是熊彼特关于创新学说的反映,即创意与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元动力而非简单的或消费拉动;2必须具有;即发育成为增长级的地区需具备相当规模的、和存量,通过不断扩大,提高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率,形成规模经济;3要有适宜经济与人才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它包括既要有便捷的交通、良好的等“硬”,还要有政府高效率运作,恰当的经济政策、保证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度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等“”;3.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1研究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尤其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2研究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多长经济区域体系,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经济效益最佳的途径,3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区域政策和效应规律;4研究区际经济关系发展变动规律,主要包括区际间的均衡与国民经济总效率的关系,区域分工与经济技术协作、区域差异与区际关系的调整等;5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学科成果,完成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和开拓区域经济研究领域;6引进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交流;4.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类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2劳动力资源 3资本 4技术条件 5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 6制度安排与区域经济增长5.增长极理论的内涵“增长极”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的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当时这个概念是建立在抽象的经济空间上;他认为经济空间是不平衡的,其发展中存在着极化作用,即经济空间中会有在一些中心或极这些中心或极的作用就类似于磁铁的磁极;这些中心或极在对外部因素起吸引作用时,还在相互之间起到吸引和排斥的作用并产生向心力和离心力,这些向心力与离心力相互会形成一定范围的“场”,“场”的中心就被佩鲁定义为增长极;6.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的标准1区域产业结构总体评价:已形成的产业结构砼区域的资源结构是否相适应,能不能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区域产业系统的功能,是否能承担起全国地区分工的重要任务;区内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如何;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如何;结构性效益的高低怎样;2区域产业结构多层次分析:区域社会总产值结构分析;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分析;农轻重产值结构分析;农业行业结构分析;工业结构分析;生产要素密集度结构分析;3区域产业结构的定量分析:产业的比较优势度;工业化结构比重数;产业专门化率;区位商;产业专业化系数;产业结构变化率7.产业链的内涵1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2产业链是程度的表达; 3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 4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8. 简述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波特认为,由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程度四个关键要素以及机会、政府两个变数共同组成的竞争优势钻石体系, 是形成产业集群的主要原因;9.影响产业结构转换内里的因素1需求因素;从需求角度看,地区的需求水平、需求规模等需求因素拉动了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消费层次越高,消费结构变化的越快,对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压力越大;2供求因素;供给推动因素主要包括技术创新能力、积累能力和供给弹性;技术创新能力是推动产业结构转换的源动力;地区的创新能力越强,产业结构的转换动力越大;高的投资与储蓄,高的供给弹性为产业结构的转换提供了空间;3外商投资因素;随着生产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越来越多地与其开放程度、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有很大的联系;所以一个地区的吸引外资情况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区的需求与供给,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转换能力;10. 威廉姆逊倒u假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区域间增长差异呈“倒U”型变化;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总体,区域差异逐渐扩大,然后区域差异保持稳定,但是经济进入成熟增长阶段后,区域差异将随着总体经济增长而逐渐下降;四、论述题1、区域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答:一个国家的经济之所以会出现地域空间上的分异、形成不同的专业化产业和分工、经济结构和水平相异的区域,有其内在的、本质的必然原因;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或理论,与其他任何学科一样,其产生和发展有其赖以存在的逻辑前提和客观基础;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人类的经济活动总要落脚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上,而这个地域空间经过亿万年的沧海桑田变迁,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一些地方的自然条件适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另一些地方就不适宜或难以适应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些地方宜于粮棉油农业生产,另一些地方则宜于矿业开发建设;还有一些地方,资源在这里组合效率优于其它地方;由此产生了区域差异、区位优势或区位的不同,这可以理解为自然形成的区域“级差地租”;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相比较,无论是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还是社会经济资源及社会财富,都是有限的;这些稀缺的资源,即使分布均匀,由于区位效用的作用,也会向某些地区集聚;由此产生了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经济发展质量达到最大化的生产力布局这一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倘若资源不是在稀缺的,而是无限的,那么区位将失去优势,区域差异消失,区域经济就成为无本之源了;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和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使得人类的经济活动不可能形成空间均衡化;假如生产要素分布是均衡的,或者即使不均衡但却在空间上可自由流动,各要素供给自然会从要素富集地区流向稀缺地区,形成世界大同的“均质”状态,要素可随时随处供给,这样,将不会存在交换,不会有要素价格,实际上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停滞、窒息和死亡;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毫无疑问,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可以导致区域经济分异,但并不是自然禀赋完全一致时就不产生分异;自然条件的不同、资源的稀缺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只是解释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从不均衡性来看,它是流动性产生的前提条件,只有不均衡才会产生流动的需要,但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阻止了要素均衡的实现途径,产生了产生流动的需要,但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阻止了要素均衡的实现途径,产生了区域差异;从均衡条件看,即使要素分布完全一致,理论和现实都证明经济的空间格局也将不完全一致;我们知道,经济从来不是完全在自然力作用下产生的,区域经济的差异实际上还有更深刻的因素在发挥作用;自然因素毕竟只是客观条件,它需要人类的主观活动才会发挥作用;否则就会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信条中;确实,自然因素在区域经济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但这些因素如不通过人类有目的的经济活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自然条件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因此,不论在自然条件均质的情况下,还是自然条件不均质的情况下,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更为根本的因素是人为因素,这就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经济活动的计划性表现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它是有经济本身的趋利性和节约性而导致的;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要素的流向总是趋向于使其增值或提高效率的方向;一个企业生产规模在一定限度内增大,一般可收到节约单位产品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好处,这就是企业的规模经济;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这就是集聚经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使得各生产要素和经济单位集结在一定空间上,形成极化点或经济增长极,这些极化点、增长极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不断壮大、强化,从而形成以城市为极化中心的区域经济;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人类的经济活动离不开地域空间,有空间就有距离,既然要进行经济活动,就会产生运动,产生位移,就要克服空间的距离限制,支付距离成本;在均质的条件下,距离的远近也会导致费用成本的不同,因而经济活动也会因空间距离因素而发生分异;距离因子是区位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尽管现代科技和现代交通、通讯业的发展已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空间距离对人类活动的限制越来越少,但只要距离存在,经济活动就要支付距离成本,就要占用时间,而“时间就是金钱”;这些距离成本仍对区域的自然禀赋优势的发挥和空间集聚经济的实现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使得经济活动局限于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综上所述,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这是自然力形成的,靠人力是难以改变或消除的,人类只能顺其自然,趋利避害,加以利用;这不仅是区域经济多样化、区域分工的前提,也恰恰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中心内容;经济活动的极化性,是人类经济活动对区域条件的利用、改造,它既有扩大区域经济差异方面的作用,也有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方面的影响,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即是使所有区域在发挥各自优势、尽可能获得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条件下,走向更高层次的均衡,使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趋于均等化;上述三个方面构成了区域经济存在和分异的重要基础,围绕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也就相应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支柱;2、人口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作为生产者的人口即为劳动人口,这些人口要作为劳动人口,必须具有一定的体力、技能与经验结合而形成的劳动能力;虽然有这种劳动能力的人口只是区域人口的一部分,但其生产却要为整个区域的人口服务;作为生产者,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数量对区域发展的的影响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在一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下,区域劳动人口的多少及其所在区域总人口中的比重大小,直接影响到区域生产规模、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和区域发展的投资积累水平;后两者又反过来通过消费和投资再次影响到区域生产的发展规模,进而影响区域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人口素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发展的经济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由等方面构成;区域人口的素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人口的体质状况、文化技术水平、道德修养共同作用的集成;人口素质好的地区,创造的价值也高,经济区域发展水平也高;相反,人口素质低的区域则低;另一方面,人口素质与人口数量又一起影响到区域生产的部门构成;3人口迁移与分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口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资源的开发,生产的发展总是从人口分布稠密的中心区域向外围区域不断发展,因此人口分布是影响生产布局的重要因素;。

区域经济学教程重点资料整理

区域经济学教程重点资料整理

名词解释区域经济学: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关系的科学。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我国区域经济学界一般主张将区域经济学划分为三大部分,即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

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人力资本: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还包括对人口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

区域经济开发:是指人类运用发展经济的各种手段作用于特定区域的区域经济过程。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人们福利提高等在内的更为宽泛、更为深刻的过程。

增长极: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

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地区生产的专业化:是指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新产业区: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

(产业集群相关知识)P126 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

要素禀赋理论:每个区域都应该专门生产本区域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并用于出口,同时进行那些本区域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

贸易条件: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输出商品价格与输入商品价格的比率,一般用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表示。

区域经济学资料

区域经济学资料

比较优势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例如良好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矿藏或廉价的劳动力使该国或该地区某些产品获得相对成本低廉的优势。

竞争优势主要是指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政府、企业的其他经济活动对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容易形成较强的竞争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区域的概念因研究领域不同而各不相同。

⏹《牛津地理学词典》:区域是指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单元,它以自然或人文特征有别于周围的地区。

⏹作为整体的地理范畴,区域的真正属性建立在对区域共同利益的一般认识之上,即区域内必然有某组事物具有同类性或联系性,而区域间则表现为差异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区域的认识和定义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区域的特征⏹1、可度量性任何一个区域的位置、面积、边界等都可用文字和数字等加以刻画和描述。

⏹2、整体性每一个区域都是内部各要素按照一定秩序、一定方式和一定比例组成的有机整体。

⏹3、结构性区域的各构成单元按一定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

⏹区域类型的划分标准(1)自然标准或物理标准--→自然区划(2)政治或行政管理标准--→行政区划(3)经济标准或社会标准--→经济区划(4)历史标准或文化标准--→乡土区划⏹区域类型的划分多种多样,但任何划分都可以归并为两类,即根据区域内要素间在特性上的相关性,可分为:均质区域和结节区域。

均质区域⏹也称同质区域,是由具有某些共同特点的多个不同的空间单元组成的区域,如气候区、农业区、城市内部的职能区(住宅区、工厂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均质区域是功能离散、均匀分布的连续区域,且总是以某项职能为主、其他职能为其服务或遭排斥。

⏹均质区域是相对的、动态的。

结节区域⏹又叫功能区域或极化区域,是由在功能上彼此紧密联系和空间上一体化的异质单元组成的区域,如,一个中心城市和环绕它的贸易区。

⏹其构造可分为结节点和吸引区。

仅凭某一项职能活动联系的--→单一性结节区如电话通讯服务区域。

模型对比

模型对比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就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是一般社会再生产动态过程的共性实质。

它代表的是一国潜在的GDP或国民产出的增加。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中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无庸置疑,没有谁不希望经济增长,但是,用什么方法实现经济增长,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

一些经济学家强调投资的重要性,还有一些人则提倡提高劳工素质。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经济增长中各种决定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从而提出了种种经济增长理论。

诞生于20世纪早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近年来新的经济现象的不断出现,新古典增长理论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明显,于是,新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了。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对这两种经济增长理论进行简要的比较。

◎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是人均实际GDP的增长是由于技术变革引起人均资本增加的储蓄和投资水平的观点。

如果技术进步停止,增长就结束。

一、代表人物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的经济学家、MIT的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以及英国的经济学家斯旺(Swan)。

早在1956年,他们就分别提出了他们的经济增长模型。

但是剑桥大学的弗兰克·拉姆(Frank Ramsey)在上世纪20年代就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理论后来,英国经济学家米德又进一步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并对其作了系统的研究。

美国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等在他们的经济增长理论中也提出了与索洛基本相同的观点。

二、假定条件索落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以下假设:(1)萨伊定理:供给可以创造自身的需求。

(2)I=S,即储蓄永远等于投资。

(3)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利息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由以上假定条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社会上不会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分析r——基于长三角实证研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分析r——基于长三角实证研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分析r——基于长三角实证研究都泊桦;刘洪涛;廖明球【摘要】结合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地区经济变化的相关数据以及经济地理分析方法,对传统计量模型进行改进,运用所选的数据进行建模分析,构建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经济增长情况的分析模型,并利用Matlab等软件,实现对模型的求解.借此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产生的影响,并且根据模型检验的结果对经济变化情况进行内在分析,揭示了地区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空间关联性、空间差异性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下的经济增长的变化过程,对于提升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有重要的意义.【期刊名称】《河南社会科学》【年(卷),期】2017(025)012【总页数】4页(P55-58)【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作者】都泊桦;刘洪涛;廖明球【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70;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7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包含地理、经济等诸多学科,是当前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1]。

1982年,随着国务院在上海成立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带着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如今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已经包含上海、无锡、宁波等16个城市。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地处沿海,地理位置绝佳,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范围很广,从而带动了更多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空间计量经济学是将经济学理论与空间统计学结合起来,是研究时空维度上相互作用关系与数量规律性的一门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模型设定、模型参数的数值估计方法、模型稳健性的检验方法,以及应用于研究现实问题的实证分析与空间政策分析。

空间计量经济学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与方法框架体系。

人均资本存量、土地、经济发展

人均资本存量、土地、经济发展

土地、人均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师文明(武汉大学商学院99级数理经济试验班)摘要:本文是在OLG模型(世代交叠模型)的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双生产部门的模型。

该模型包含了一个工业生产部门和农业生产部门。

工业生产部门生产工业品,可供消费和投资;农业生产部门生产农产品,只能用于消费。

我们不仅将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引入农业生产部门的生产函数,而且视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品,可以作为储蓄的一种方式。

因此,我们还将土地引入了代表性个体的效应函数中。

我们对两个生产部门分别在土地市场存在并完全竞争和土地市场不存在这两种情况下进行讨论,并和经济的黄金律水平进行比较,得出了三个和经济均衡状态下的人均资本存量相关的结论。

最后,我们还分析了土地的偏好程度 对经济均衡状态的影响。

关键词:土地、人均资本存量、劳动力比例引言:本文在OLG模型的框架下建立了一个双部门经济增长的模型。

模型中包含了工业生产部门和农业生产部门两个生产部门,并把土地引入到了农业生产部门的生产函数中去。

关于双重经济增长模型,Arthur Lewis,1954;Gustav Ranis and John Fei,1961;Dale Jorgenson,1961; and Avinash,Dixit,1973先后进行了发展。

双生产部门的经济模型对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工具和描述工具。

进行部门分离的关键在于农业生产部门与工业生产部门之间的区别。

农业生产部门生产食品,并且只能用于消费;而工业生产部门的产品不仅能用于消费,也能用于投资。

产品的用途不同不是两个生产部门的唯一区别。

两个生产部门的要素投资和生产方式也是很不相同的,就像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一样。

农业生产部门位于农村地区,采用土地和劳动作为要素投入,而工业生产部门位于城市地区,采用资本和劳动作为要素投入。

而且两个部门的经济的和社会的组织方式也很不一样。

在很多的国家和地区,工业生产部门几乎是完全竞争的,而农业生产部门大都是非完全竞争的,尤其是土地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这一点将在我们后面的假设里予以体现。

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

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

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一、引言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两大关键因素。

经济增长指的是国家或地区总体产出和生产能力的扩大,而资本积累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增加的资本储备。

本文将探讨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的关系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首先,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资本的积累不仅可以增加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促进技术水平的提升,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其次,经济增长可以为资本积累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经济的繁荣和增长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本流入,为资本积累提供充足的资源和市场需求。

因此,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

三、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的重要意义1. 促进就业和减少贫困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人民提供更多的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

通过产业的发展和资本的流动,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获得工作机会,从而减少了贫困人口的数量。

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对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 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资本积累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市场需求。

只有拥有足够的资本储备,企业才能进行长期的研发投入和创新实践。

而经济增长为资本积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和更高的回报,进一步推动了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加速发展。

3. 提升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不仅可以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还可以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经济增长带来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和消费能力的提升,使得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具备更大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

同时,资本积累的增多也为国家提供了更大的投资能力和扩张空间,进一步提升了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四、总结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是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它们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的发展动态,积极探索促进两者良性互动的途径,为构建更加繁荣、稳定和可持续的社会经济环境做出贡献。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

DOI:10.19995/10-1617/F7.2024.06.028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唐娟莉 冯梅(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摘 要:本文基于数字经济内涵构建中国省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综合测度了2013—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揭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来源、分布动态演进特征。

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总体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态势,且具有两极分化现象。

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省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呈先缩小后扩大的态势,区域间差异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

Kernel核密度结果显示,省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逐渐扩大,且在2021年出现极化现象,表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仍面临“数字鸿沟”问题。

本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经济;区域差异;分布动态;Dagum基尼系数;Kernel核密度估计本文索引:唐娟莉,冯梅.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J].商展经济,2024(06):028-032.中图分类号:F124;F207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以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逐渐融入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

2017年起,“数字经济”连续6年出现在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1]。

在新旧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继工农型社会之后发展速度最快、影响范围最广的一种新型社会形态,但由于地区基础设施、政策支持、创新能力等因素不同,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出现差异,区域间的“数字鸿沟”依然存在。

因此,深入了解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差异来源,是缩小区域间数字经济发展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

如何看待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如何看待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如何看待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摘要]:区域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加剧了地区之间的矛盾。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区域发展差距的现状,分析了其内在的成因,提出了缩小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对策。

即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公平的市场宏观调控体系和适当的调整区域发展战略,以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缓和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关键词]:发展经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自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

社会主义下的经济在此期间蓬勃发展,GDP呈飞速上涨之势,已经翻了几番,东部沿海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先锋地带,为中国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当我们欣喜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其中对比最鲜明的莫属沿海城市与西部偏远内陆地区了。

从世界范围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地区差异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当这种地区差距长时间存在并持续扩大时,就会影响整体经济发展,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比如不同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差距较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经济建设水平不均衡等。

因此,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对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很重要,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以求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自然就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当下不同区域发展背景1.1工业化水平不同区域之间发展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工业化的水平及阶段差异方面。

部分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这部分地区主要位于沿海地区,如福建、浙江、广东一代。

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开始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时期。

而中西部地区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中主要以采掘业、原材料工业为主,长期以来扮演着东部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角色,而加工工业基础薄弱,产品附加值低,增值能力弱,致使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索罗增长模型

索罗增长模型

状况,即 k ( t ) 0 平衡增长(balanced growth): 如果各主要的总量指标彼此间保持相同的比例,这样的经济增 长成为平衡增长。在我们讨论的大多数增长模型中,稳定状态 的路径也是平衡增长的路径。
2、稳态
单位有效劳动资
本存量的变化:
k ( t) s( k f( t) ) ( n g ) k ( t)
围绕k*的一阶泰 勒展开式:
上式的解析解意 味着k与稳态值 k*之间的距离以 λ的速度减少。
k
k k
kk* (k k*) (k k*)
k(t) k *k(0) k * et
(1)(x n )
五、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收敛速度:
在稳态的邻域内,产出和资本具有相同的增长速度。可以证明
y ( t) y * e ( 1 K )n (g ) t( y ( 0 ) y *)
根据规模报酬不变假设可以得到
F ( K ,A ) A L F ( K L /A , 1 ) L A f( K L /A ) L
于是生产函数可以写出以下集约形式(intensive form): y=f(k) 其中y=Y/AL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k=K/AL 单位有 效劳动的资本
假设的含义
稻田条件意味着,在资本存量充分小时资本的边际
2、关于生产函数的假设
第一,每种投入的边际产品为正且递减。 第二,规模报酬不变。F(λK,λAL)= λ F(K,AL) 第三,稻田条件:
lim
K 0
FK
lim
L0
FL
lim
K
FK
lim
L
FL
0
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生产函数被称为新古典生产函数。因
此,索罗增长模型又被称为新古典增长模型。

区域经济学重点整理

区域经济学重点整理

名词解释区域开发: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人力资源: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人力资本: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产权:人们拥有的对资源的用途、收入和可让渡性的权利。

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区域经济开发:区域经济开发指人类运用发展经济的各种手段作用于特定区域的经济的过程区域经济发展: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产业结构:指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

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情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区位商: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

地区生产专业化: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布局指向:在各种因素和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大范围区域的产业布局往往具有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趋势。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职能各异、规模不等、经济社会密切联系的城镇群体所组成的空间体系。

区域发展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和区域合作的影响

区域发展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和区域合作的影响

区域发展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和区域合作的影响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议题。

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同时也引发了对区域合作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差异以及区域合作对这些差异的影响。

一、区域发展的差异不同地域的发展水平可能存在巨大差异。

一方面,一些地区可能因为具有更好的地理条件、资源禀赋以及人力资本优势等原因,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从而取得了相对较高的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可能由于缺乏发展要素、历史原因或制度限制等因素,发展水平较低。

此外,区域发展的差异还体现在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城乡差距等方面。

发达地区通常拥有更先进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相对于欠发达地区更具竞争力。

同时,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二、经济增长对区域差异的影响经济增长往往会对区域差异产生重要影响。

一方面,经济增长可以推动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赶上和迎头赶上。

通过加强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放等措施,可以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可能进一步加大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的差距。

在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地区往往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能够吸引更多资源和投资。

与此同时,资源和人才的集中也会导致贫困地区的人口和资源外流,加剧了区域差距。

因此,经济增长虽然对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具有带动作用,但也可能加剧区域差距。

这就引出了区域合作的需求。

三、区域合作的意义和影响面对区域间的差异,区域合作成为了推动发展的重要手段。

区域合作可以通过减少贸易壁垒、促进跨区域投资、提高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人才交流等方式,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势互补。

首先,区域合作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各区域可以依托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通过合作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例如,一个地区可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另一个地区则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市场渠道,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协同发展。

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共哈尔滨市呼兰区委党校高级讲师李颖“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正在打破区域界限而呈现出新的竞争态势,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具有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成为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

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不竭动力,是加大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增强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所在。

它是现阶段中国经济提质升级、增强整体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区域经济是指在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各具特色和以密切联系为基础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区域经济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经济体,处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交叉结合部分。

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区域经济有两种类型:经济区域经济和行政区域经济。

现阶段,我国的区域经济呈现明显的行政区域经济特征,区域经济的形成决定于行政区划体制的规定性,因而范围相对固定,即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形成的区域经济。

我国行政区划一般为省、市、县(区)、镇(乡)四级。

区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区域为其自身发展而在其从属的大区域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换言之,就是一个区域较之于其它区域、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对资源的吸引力和市场的抢占力。

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高低,可用该区域输出产品占全国或全世界输出产品总量的比重以及吸引要素资源占全国或全世界要素输出总量的比重来表示。

分析一个区域的经济竞争力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初始竞争力,指由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口与劳动力、资本存量等自然或静态因素所决定的区域竞争优势;二是潜在竞争力,指由基础设施、法规体系、政府管理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社会条件、保障体系、企业家精神等人为可变的软硬环境因素构成的动态区域发展优势;三是现实的竞争力,指经济实际运行效果与效率:如GDP、增长速度、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概述
(1) 经济周期的定义与特征(2) 经济周期的类型 (3) 经济周期的一般原因
(1) 经济周期的定义
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和过程。或说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反复出现并具有规律性的扩张与衰退相互交替的经济现象。古典经济周期是指GNP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现代经济周期是指经济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根据这一定义,对衰退的理解。
新古典模型的基本假设
基本假定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储蓄函数为S=sY,0<s<1,且为常数使用两种生产要素:L和K规模收益不变该模型与H-D模型在假设中不同的是生产中的资本与劳动比率是可以变的它考虑到技术进步
没有技术进步下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可以用Y=AKaLb,且a+b=1模型来证明(略)其中,Y=AKaLb——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在长期中,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即对Keynes储蓄等于投资这一短期均衡条件的长期化。如果s=S/Y不变, 不变,则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是:
通过市场调节,可以在长期中保持
从而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2 经济周期
(1) 经济周期概述(2) 乘数—加速数理论
由实际增长率公式有:GAv=s由合意增长率公式有:Gwvr=s因此有GAv= Gwvr 如果实际增长率等于企业家意愿增长率,则v=vr即实际资本—产出比能够按照资本家意愿的资本-产出比,就会使企业家保持“愿意进一步实现类似增长”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国民收入保持年复一年的按照Gw增长下去。这就是有“有保证的增长率”的含义
什么是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imo.Kuznets)1971年接受诺贝尔经济奖时曾给经济增长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存量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存量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存量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近年来,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推进经济增长,而存量资本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对经济增长有着较大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存量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首先,存量资本对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存量资本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积累起来的资本总量,包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在市场经济中,积极发展存量资本可以促进企业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效率,从而带动整体经济增长。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展存量资本可以填补投资缺口,推动经济迅速发展。

因此,存量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另一方面,存量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存量资本的增长速度逐渐减缓,资本边际报酬递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逐渐减弱。

此外,过度依赖存量资本的增长模式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因此,经济发展需要更加注重提高存量资本的质量,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本再配置,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此外,存量资本的发展还受到国家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来引导和促进存量资本的发展,例如减税、贷款支持等。

而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也会主动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存量资本,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因此,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是保障存量资本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存量资本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

金融机构作为经济中重要的资源配置机构,能够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推动存量资本的发展。

通过促进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和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可以有效提高存量资本的投入效率,实现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最后,存量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

在初始阶段,积极发展存量资本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并创造就业机会。

但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逐渐必须加大对新兴产业和高端技术产业的投资,以提高经济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因此,在积极发展存量资本的同时,也需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间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一个动态比较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主导着全国性的地区经济差距,区域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差异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

本文利用我国1990-2013年省际数据分别测度东部、中部、西部物资资本、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水平,并采用协整分析法和建立VEC模型动态比较各区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以及各区域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变动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进而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区域间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的差异分析(一)中国区域物质资本的度量本文对物质资本的度量采用Goldsmith的永续盘存法,即先估算某个基准年的资本存量,再按不变价格计算相应年份的资本存量,其基本公式如下:kit=kit-1(1-δit)+Iit(1)其中kit为第i个省区市第t年的资本存量,kit-1为第i 个省区市第t-1年的资本存量,δit为第i个省区市第t年的经济折旧率,Iit为第i个省区市第t年的净投资。

在计算各省区市的资本存量时主要涉及当年净投资、投资品价格指数、经济折旧率的确定、基年资本存量,其中当年净投资量指标指各省市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投资品价格指数采用张军等(2004)算法,以1952年为基年分别计算各省市区当年固定资本总额指数;经济折旧率均假定为96%;基年物质资本存量的估算与张军等(2004)相同,即各省市区的初始资本存量是基年固定资本形成额的10倍(1952=1)。

根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中国统计年鉴》、分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出各省市区历年资本存量后,再除以各省历年人口额,得到各省市区人均资本存量,最后根据区域划分计算得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历年人均资本存量数据,最终计算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1990年以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均物质资本存量均不断增长,分别从1990年的3 8393元、9981元、1 2901元增加到2013年的47 1915元、20 1536元、24 2874元。

但是,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均物质资本存量差距呈明显扩大的趋势,分别从1990年的2 8412元、2 5492元扩大到27 0380元、22 9041元。

(二)中国区域人力资本的度量目前,人力资本的度量方法主要有平均受教育年限法、人口核算法、教育经费法、入学指标法、人才与非技术劳动分解法等。

本文采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法估算我国各区域的人力资本水平,其估算过程如下:首先,将各省市区受教育水平分文盲或半文盲(指未上学)、初等教育水平(指小学)、初中教育水平、高中教育水平、高等教育水平(指大专及以上)5大类,各类受教育年限分别为0年、6年、9年、12年和16年,计算总体受教育水平。

其次,统计各省市区6岁及以上人口规模,计算各省市区平均受教育年限。

最后,按照各区域划分,分别计算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平均受教育水平。

在测算平均受教育年限时,数据主要通过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人口文化程度数据整理得到,但是1992年各省市区的人口普查数据缺失,以及吉林省1995年的人口文化程度数据失真,相应部分的数据采用相邻两年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平均值予以估算,计算结果见图2。

从各区域人力资本的总体情况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分别从1990年的799 年、765 年、748年增加到2013年的987 年、911 年、852年。

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均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最为薄弱。

(三)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度量1.区域人均GDP总量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主要以1952年为基年分别计算各省市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而获得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均GDP值,最终计算结果见图3。

从人均GDP 的绝对量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1990-2013年期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均GDP分别从1 9031元、5768元、6389元增加到17 6573元、5 7773元、6 0016元,东部与中部地区、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的差距分别为1 3263元、1 2642元;2013年区域间的人均GDP差距进一扩大到11 8800元、11 6557元。

从区域人均GDP的占比情况来看,虽然1990-2013年期间中部和西部人均GDP占比有所提高,但是从整体来看,东部地区人均GDP占比平均为6342%,远远高于中部地区(1809%)和西部地区(1849%)。

2.区域人均GDP增速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均实际GDP增长率的情况来看显现出很强的政策效应,具体情况见图4。

1990-2000年期间,东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分别从33%增长到83%,基本上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2001年快速提高,人均GDP增长率从2001年的86%提高到2013年的10 1%,高于同期东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2005年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使中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快速提高,高于同期东部地区,略低于西部地区增长速度。

二、区域间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变量设定和数据处理经济增长变量(y):基于区域经济增长分析的需要,本文分别用ye、ym、yw表示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研究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人均GDP水平,并取对数,记为lnye、lnym、lnyw。

物质资本变量(k):采用永续盘存法分别计算各区域的物质资本存量,用ke、km、kw代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均物质资本存量水平,取对数,记为lnke、lnkm、lnkw。

人力资本变量(h):指各地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用he、hm、hw代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水平,取对数,记为lnhe、lnhm、lnhw。

其中,经济增长变量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各省统计年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整理得到,以1952年为基年,计算各地区人均实际GDP值;物质资本变量数据主要根据张军(2004)的计算方法得到各地区人均实际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变量数据沿袭传统的受教育年限方法计算整理得到。

所有变量均通过Eviews80软件检验。

关于区域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本文主要借鉴扩展的Solow模型,并建立我国三大区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lnyit=lnait+αlnkit+βlnhit+εt(2)其中a代表其它随机因素,α、β表示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εt为误差项。

(二)实证分析1.单位根检验由于很多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在采用传统计量分析法以验证序列相关关系时容易导致“伪回归”问题。

为了验证各序列时的协整关系需要对其展开单位根检验,而传统的DF检验中各序列可能存在高阶相关。

因此,本文采用Philips和Perron的非参数检验方法(即PP检验)验证东部、中部、西部lny、lnk、lnn各变量的平稳性,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三大区域的lny、lnk、lnn变量在经过一阶差分后均为平稳序列,在90%的置信水平上通过了PP平稳性检验,各变量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

2.协整检验在进行协整分析三大区域的lny、lnk、lnn各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前,本文采用5个评价标准(LR、FPE、AIC、SC和HQ)确定东部、中部、西部地区lny、lnk、lnn变量的最优滞后期时,分别有8333%、6667%、6667%准则选定的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4阶。

对三大区域无约束条件时的lny、lnk、lnn各变量间的协整关系采用Johansen的最大特征值法和迹检验法,检验结果如表2如示。

Johansen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最大特征根检验证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下lny、lnk、lnn各变量间至少存在两个协整关系,本文取第一个协整方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lny、lnk、lnn各变量间仅有一个协整方程。

由三大区域的协整方程可知我国各区域的物质资本(k)和人力资本(h)的增长促进了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其中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最大,为4002;东部地区次之,为3174;西部地区的弹性系数最小,仅为0449。

分别代表中部、东部、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每提高1%,将促进其人均GDP提高4002、3174%、0449%。

物质资本在三大区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低于人力资本,其中东部地区的物质资本的经济增长弹性系数最大,为1416;西部地区次之,为0561;中部地区最小,为0250。

从区域内部来看,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弹性系数均大于物质资本的弹性系数,西部地区则相反,这说明从长期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果较物质资本明显,西部地区的物质资本的经济增长效果较人力资本明显。

3.建立误差修正模型(1)东部地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VEC模型从东部地区lnye、lnke、lnne各变量间误差修正模型来看,AIC值和SC值都较小,R2较大,VEC模型的整体效果较好。

结合各变量滞后期影响的t值来看,在经济增长的误差修正模型中,滞后1、2、3期的短期经济增长变动对本年度经济增长的调整系数分别为0536、-0118、0003,其中滞后2期的影响并不显著;滞后1、3期的短期物质资本变动对本年度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明显,其调整系数分别为0189、0063;滞后1、2、3期的短期人力资本波动对本年度经济增长的影响均为负,但并不明显。

在物质资本的误差修正模型中,滞后2期的短期经济增长变动、滞后1、2期的短期物质资本变动均显著影响本年度的物质资本变动,其调整系数分别为0690、0314、0214,其它变量滞后项的变动对本年度的物质资本变动的弹性影响不明显。

在人力资本的误差修正模型中,滞后1、2期经济增长变动均显著影响人力资本变动,调整系数分别为1282、1607;滞后1、2、3期人力资本变动均显著影响本年度人力资本,调整系数分别为1422、1055、0458;其它滞后期变量并不显著影响本年度的人力资本变动。

(2)中部地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VEC模型从中部地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误差修正模型中AIC值、SC值和各变量方程的判决系数R2来看,各VECM整体较为稳定。

在经济增长的误差修正模型中,滞后1期的经济增长变动、滞后1期的物质资本变动、滞后1、3期的人力资本变动均显著影响本年度的经济增长变动,对本年度的经济增长的调节系数分别为0563、0189、0083、0083,其它变量的短期变动当年的经济增长变动影响并不明显。

在物质资本的误差修正模型中,滞后1、2、3期的经济增长变量、滞后2、3期的短期物质资本变量均显著影响本年度的人均物质资本变动,其对本年度的物质资本变动的调节系数分别为0574、0582、0138、0554、02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