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数学博士申请总结 – Uchicago Math PhD(世毕盟学员)
数学博士申请本人自述范文
数学博士申请本人自述范文尊敬的招生委员会:您好!我叫[你的名字],我想给您讲讲我和数学之间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就像两个老友之间的趣事分享一样。
我与数学的缘分,那得追溯到我小时候。
当别的小朋友还在为1 + 1等于几而苦恼的时候,我就已经对那些神奇的数字和图形着了迷。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摆弄家里的积木,我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只是简单地堆房子,而是开始数每个形状的积木有多少个面,并且尝试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去构建对称的结构。
那时候的我,可能还不懂什么是数学思维,但我知道我在做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就像发现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秘密宝藏。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数学的热爱就像火箭一样直线上升。
在学校里,数学课堂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之旅。
每次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难题,我就感觉像是接到了一个神秘的挑战任务。
我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我的大脑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小马达,各种公式和定理在我的脑海里跳舞。
当我最终解出那道题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比吃了一大桶冰淇淋还要爽。
我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对数学的探索更是充满了惊喜和挑战。
在本科期间,我像一个贪婪的小书虫,一头扎进了数学的各个领域。
我学习数论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侦探,在数字的迷宫里寻找那些隐藏的规律和线索。
那些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却有着无比复杂而又迷人的关系,就像一个神秘的宇宙等待我去探索。
而在学习概率论的时候,我又仿佛变成了一个预言家,试图预测那些随机事件背后的可能性。
每一次的理论推导和实际应用,都让我对这个世界的随机性和规律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到了硕士阶段,我就像一个勇敢的探险家,开始深入到数学研究的丛林中。
我选择的研究方向是[具体研究方向],这个方向就像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我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有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迷失在黑暗森林里的小可怜,找不到方向。
但是,我可不会轻易放弃。
我会反复查阅资料,和导师、同学们激烈地讨论,就像一群志同道合的冒险者在分享宝藏的线索。
申请美国数学博士全额奖学金地经验总结材料
申请美国数学博士全额奖学金的经验总结连续两年申请了美国的数学博士,终于拿到了几个博士全奖的offer,接下来我会陆续整理一些以前看到的申请经验类资料,造福后人。
这是第一篇:Zhang, Qi (NYU)先结合我的申请经历简单谈谈。
那是大二寒假的一次中学同学聚会。
在聊天中我惊奇地发现居然以前的同学有那么多人都在准备GRE 等出国相关的事情。
当时的感觉就是这世界太疯狂了,以前怎么没觉察出来啊?自己那时候想法不多,生活也很平淡。
转念一想,与其闲着不干正事,到不如花点时间背下单词,就算以后不出国也是有好处的(汗,说白了也就是跟风)。
其实个人当时是很反感学英语的,大概很多理工科学生看到英文都会有一种抵触情绪。
尤其是看到那本著名的红宝上每页只有一两个认识的单词时不由得就产生一种抵触情绪。
不过怎么说呢,看多了也就麻木了,一切逆来顺受。
花了一学期的时间,把单词过了两三遍。
(我记忆力太差,尤其是背单词、诗词这类。
估计大多数人都用不了这么长时间)后来就是做些题,大三的上学期把GRE 考掉了,进而大三下学期考了TOEFL。
补充一下,GRE 和TOEFL 相对于之后的琐碎的申请过程来讲真的不难,况且分数也没必要考得特别高。
相信有决心走这条路的各位只要花些功夫一定不成问题。
大四的上学期很累。
申请中总能遇到一些意向不到的问题,比如材料寄出了便杳无音讯,ETS 迟迟没有把TEOFL 成绩送到学校,等等。
那段日子经常要赶时间,一学期下来挺累的。
最重要的工作我想大概就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了。
由于GPA 之类的硬指标已经定下来了,能准备的就是选学校、写文书(PS 等),和学校联系,等等。
而这几项无一不是至关重要。
如果有时间的话建议一定要在这上面多花些心思,成败的关键很可能就在于此了。
顺便说一句,写PS 的时候一味地狂吹意义不大,因为总有更能吹的:)可以写一些研究兴趣方面的内容,最好结合申请学校的特点。
比如一个学校的代数很强,如果在PS 里面写的都是自己如何喜欢分析,估计对方看了兴趣不大。
科研硬伤的美国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博士申请总结[全文5篇]
科研硬伤的美国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博士申请总结[全文5篇]第一篇:科研硬伤的美国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博士申请总结科研硬伤的美国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本科院校:四川大学数学学院GPA排名:1/152 TOEFL:104(R28+L26+S22+W28)GRE:V157+Q170+AW3.5 GRE SUB Math:93% 去向:USC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 PhD写在之前我是在大三下签约世毕盟的。
说实话,在签约世毕盟之前,我觉得自己只能以申请一个不错的硕士为目标,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可能申请到博士。
虽然自己的成绩不错,但是因为没有任何科研经历,而且距离开始申请也就只剩不到半年的时间,所以我觉得申请博士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
科研——永不言弃是成功路上的制胜法宝世毕盟留学: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1.科研经历之一波三折来到世毕盟之后,世毕盟的培训师却有不同的看法,她认为现在开始准备科研还不算晚,努力好这半年还是很有可能申请到博士的。
虽然当时我不太相信,但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还是照着老师的要求来做了,开始着手联系国外的暑期科研。
我几乎每天都发送七八十封邮件,但是回复的数量很少,而且回复的大多还是些客套鼓励的话,根本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就当我感到绝望的时候,世毕盟的培训师再次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她让我坚持发下去,在数量的堆积下一定会出结果的。
后来我又发了两周左右的邮件,终于联系到了宾大生统的一个教授,他人很好,同意我来宾大做暑期科研。
这个积极的回复顿时让我充满斗志,我迅速投入到办理去美国的各种手续的工作中。
但就在这时,坏消息又来了,由于去宾大做暑期科研必须办理J1签证,而这个签证办理的时间特别长,可能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而这时留给我的时间也只有一个多月了,想办理好这个签证已经是不可能了。
因此,我只得放弃去宾大做暑期科研的想法,而这一结果也自然让我非常失望。
从南开大学到UChicago Stat, Columbia MFE,我的2018申请总结 (世毕盟学员)
从南开大学到UChicago Stat, Columbia MFE,我的2018申请总结 (世毕盟学员)背景:本科:南开大学数学院统计系GPA:92.5 / 100rank:1/82TOFEL:106GRE:V164 Q168 W3.5其他:两段量化实习+一段四大实习+一段科研录取:uchicago stats ms, duke stats ms, uw stats ms, umich stats ms, ucla stats ms; columbia MFE一、关于申请规划我觉得申请规划越早确定越好,这样一来你的申请准备都会很有针对性,从而极大提升效率。
尤其对于非大神的学生(比如我自己)来说更是如此。
当然如何在大一大二就能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是个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关于这一点我自己其实也没有太好的建议。
我本身的申请规划就有很多曲折,大三之前一直坚定不移想要念金工硕士,后来在申请的途中变成了想念博士。
这当中自然是有很多原因,但也是因为我自己想法太多,总是在变,这点我觉得是自己不好的地方。
不过我回顾这个转变的过程,感觉实习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通过实习我更加清晰地了解了我想要的工作和想要走的道路,也促成了我的转变。
所以我觉得早点开始接触自己也许感兴趣的方向,能够帮我们节省很多的时间。
我由于想转博士的时间比较晚,所以准备不充分,因此所做的选择是先念个适合做博士跳板的硕士项目,然后再申请博士。
我还算幸运,最后在这条退而求其次的路上走得还算不错。
但是需要提醒,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很好的退路。
所以早尝试、早规划绝对是适用于大多数人的建议。
二、关于GPA如果说我大学期间有哪件事我绝对不会后悔,那也许就是好好学习。
我认为我最后拿到的所有录取,很大程度都是靠我还不错的GPA取得的。
这一点上我也还是建议大家,要是没什么太特别的经历加持,还是好好把GPA弄得漂亮一些。
我感觉成绩好的人,虽然不一定能申得特别好,但是基本不会申得特别差。
美国化学博士申请经验总结(世毕盟学员)(范文模版)
美国化学博士申请经验总结(世毕盟学员)(范文模版)第一篇:美国化学博士申请经验总结(世毕盟学员)(范文模版)美国化学博士申请经验总结Offer: Northwestern,TAMU,UMich(Interview)Decision:Northwestern Chemistry PhD, 2016 fall 关于选择对于所有申请者而言,首先要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要转行,决定工作、出国还是保研,若出国,读master还是PhD…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对于身在其中的我们而言,做出选择并不容易,选择也因人而异。
我的感悟是遵从本心即可。
其实这些选择没有绝对的优劣,有的只是合适与否。
对于申请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尽早做出合理的决定,并发自内心地认同、坚持下去。
我在做出这些选择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毕竟做出决定用五年时间读化学博士是需要勇气的。
在此期间,世毕盟的龚老师提供了各个专业的详细资料以及申请难度方面的信息。
可以想象,若是没有龚老师的帮助,仅凭我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想要搜集这么完整的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
此外,世毕盟微讲座平台也对了解不同专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关于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考试在整个申请过程中不会成为加分项,然而却可以成为申请中的硬伤,或者在申请过程中耽误很多宝贵时间。
对于英语功底较弱的同学,提前准备好足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可以避免它占用其他申请材料的准备时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化学专业的申请而言,标准化考试还包括GRE sub考试。
一般会选择在大四时参加sub考试,但是如果大三及海外科研期间时间方便的话,选择这段时间参加考试可以多一次考试机会。
关于选校和套瓷在此我想着重分享我对选校和套瓷的看法。
选校和套瓷是一脉相合成的。
对绝大多数PhD申请者而言,套瓷是申请中最重要(没有之一)的一步,也应当是最费心力(没有之一)的一个过程。
它贯穿整个申请过程,其中的trick很多。
多数所谓“逆袭”的申请者都是凭借套瓷中的优异表现得到对方教授的认可的。
从北大信科,到Berkeley EECS PhD,走心的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从北大信科,到Berkeley EECS PhD,走心的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阿甘他妈说过人生就像一块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就像你每递交一份申请也完全不知道小秘教授committee会根据什么标准筛选这种期待offer却又不知道对方招数的设定我们称之为薛定谔的申请一、写在前面这篇申请总结是在最最最可爱靠谱又萌又猛又懵的GGU小姐姐的三番五次的监督下写好的,内容总体靠谱,偶尔歪楼。
主要是写给各位即将面对申请季的想要读博士的计算机系的学弟学妹们,希望你们能少走一些弯路,申到dream school,踏上科研的道路,发表paper无数(单压x1)。
申请季的一切,起自一个决定。
在你开始准备各种繁杂的材料前,我还是希望你能够仔细地想一想自己为什么选择了出国读博而不是工作或者保研。
同样地,那些选择了其他道路的孩子也可以想一想为什么不出国读博?如果你仅仅担心自己条件不够好而放弃,我觉得还是有些可惜。
但是如果你还没想好就决定出国读博,good luck!一旦做出了这个决定之后的申请季可以基本总结为两句话↓↓↓没有勇气,就不能战斗没有套路,就不能战胜勇气我给不了你但是套路还是有一些滴下面就来看看吧~二、自救指南之基本材料篇(按重要程度排序)❶论文Paper,paper,paper,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没有paper的申请,就像没有培根的手抓饼,就像没有自我要求的人生,就像没有赵本山的春晚。
这样的春晚你还看吗?不看!所以committee基本也不会看…好吧我承认我危言耸听了,但是如果你想申计算机方向的四大(MIT, Stanford, UCB, CMU)的话,没有论文真的基本就是一首凉凉,那么本科生怎么能发出高质量的co-author论文甚至一作论文呢?❷早做打算从开始接触科研,到能够独立地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一般几个月到甚至几年不等。
这中间你所接触的人(导师,师兄)的科研习惯和科研水平会对你有非常大的影响。
美国数学博士申请总结——Uchicago-Math-PhD(世毕盟学员)
申请结果:Chicago Math PhD (with scholarship)UW-Madison Math PhDUC Davis Math PhDUW Math PhD (with scholarship)自我介绍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
我本科是清华数学系,申请的学校都是数学博士,方向是离散概率。
先介绍一下基本情况,本人GPA年级前十,托福115,GRE V168+Q170+AW3.5,GREsub Math 910,暑假在西雅图微软研究院跟P教授和L教授做了一个月理论概率的科研,给教授们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我最终取得UChicago和UW的数学博士offer。
我基于自己的体验和见闻讲一下我对于申请的认识。
申请准备数学博士项目的申请基本要求和其他方向博士申请非常相似,要求有toefl, gre, gresub, gpa, 三封推荐信。
但这些都是基本要求,通常不是决定性的。
toefl考得好能防止博士项目时选修针对TA的英语课程〔不同学校有不同分数要求〕;gre能够提高英语词汇量和复杂英语的使用能力,对于未来有志于需要较多语言描述的数学分支比较有帮助〔比方应用数学〕;gresub都是微积分,对于普遍分数较高的中国学生没什么用;gpa非数学课程没什么用。
基本层面最重要的在于通过你的各种经历展现你拥有从事前沿数学研究的能力,途径包括但不仅限于:学习高年级本科生课或研究生课程并取得高分〔通常是目标方向的入门课程〕,参加老师的seminar读书读论文并取得推荐信,跟中国导师科研或出国暑研并取得推荐信,通过丘赛证明自己实力并取得Yau 的推荐信,参与学生学术杂志编辑工作等。
其中前两项是比较可行的选择,杂志编辑只要有这份心和能力也能够做好,当然收益也较小。
但是数学某些子方向的本科生科研的障碍比较大可以不考虑,丘赛除非实力逆天则准备周期较长风险较大。
另外所在本科学校相关方向的风评也是一个基本面的重要因素,放在最后也是因为这是无能为力的因素,仅剩的选择只有转校或者换方向。
申请美国博士的个人陈述
The working of the brain (like most of nature) is all about synchrony. My interest in the brain and biology of behavior gained fresh impetus during my undergraduate studies at St.Paul's. As a volunteer at the Social Involvement Program in my college, I helped with children who had cerebral palsy, attention deficit and learning disorders and were autistic. Each of them had special needs. Their individual personalities complete with likes and dislikes shone through their disorders. However it soon became clear that in spite of all their differences, what lay at the crux of their problems was asynchrony. They lacked the correct interplay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signals between their brains and their bodies.I want to know why these "crossed" signals make their learning and memory processes different from mine. Is it possible for us to remedy the altered perspective they have of life? My brain communicates in synch with my body. But who is waving the baton that conducts this perfect symphony? How would it be any different if I had a glass of champagne, a snort of cocaine or was 60 years older?As my undergraduate studies at St. Paul's progressed, I was introduced to many more players that eventually chisel out a unique brain. Aging and neuro degenerative disorders raised a few questions in my mind. In what way are the two related to each other? What effect do they have on our brain and behavior? How do the same molecules (whether hormones, alcohol, drugs or neurotransmitters) elicit a confluence of physical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s in us?While reading about the research being done in the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program at Binghamton, I have come across work that can provide answers to my questions about the brain and its link with behavior. When I graduated, I knew how the brain looked and worked. I want to continue my education with a study that will help me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brain.I am looking forward to being a part of the work being done in the labs of Dr. Paul Silverand Linda Steele. Like most of us, I started out with the same sheet of epithelial cells that developed into a perfect little brain.However, I think the power of this brain lies in the way it has changed with experiences, environment and me to become a structure that is uniquely mine.Aging,chemicals and disease are just a few of the many tools that chisel out an individual brain. Their mechanisms of action have been a source of interest to me ever since my first encounter with them. I hope to turn this interest into a learning experience at Binghamton.The highlight of my undergraduate years was the Honors Program, which taught me to apply the knowledge I had gain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aim. One of my projects was as a teacher at the Open Ended Experiments (OEE). I helped my juniors understand vital theories, which they could apply to perform simple experiments. Sometimes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learn is by teaching someone else and thanks to the OEEI have gained new insight into many aspects of my subject. I enjoyed watching the way my questions made someone think and finally learn. I see teaching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my future.The sharing of ideas and new findings has always been a vital part of my undergraduate life. Presentations were a perfect opportunity for me to explore beyond the syllabus and were instrumental in giving me a competitive edge over my peers. I relish a chance to indulge my creative side and gain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my work in the process make presentations a good bargain! I enjoy diving into a flood of data, picking out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delivering it all to an appreciative audience! The dynamic natur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as revealed to me as I worked on my presentations. Often new theories replaced old ones so fast that I was updating my work right up till the morning I had to present.Once out of college, I was thirsting to put into practice all my undergraduate education.Interning at Wellcome Institute of Fundamental Research (WIFR) under Dr. Ray has given me the perfect opportunity to glimpse at the career I am entering. As my education has progressed, my resolve to have a career in research has strengthened.At WIFR I saw first hand, the effect that improp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brain and body had on behavior. A defect in a transporter for cholineacetyltransferase results in a lack of acetylcholine at the synapses, which among other things gives rise to an uncoordinated fly. Besides opening up the worl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o me, my experiences here have taught me that mistakes do not always have to hold you back, and often take you closer to your goal. Things often look easy to do at first glance, but a lot of hard work is involved in making them seem that way. After standardizing some protocols myself, I now understand the kind of effort that goes into developing the techniques that make my work so much easier. I have expanded on my work and my motivation to join WIFR in an attachment to this essay.I am interested in the study of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because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fining us as a species. The study of organisms as diverse as humans, birds, mice and flies brings us closer everyday to the answers we seek. Perhaps there will come a time when research about the brain will eventually culminate in an understanding soprofound that it will allow us to tell just from a simple MRI, the kind of life an individual has led. Right from the substances he has abused to the molecules that make him the person he is.My life experiences have moulded me in to a hard-working and what I would call an "unflappable" person. I have learnt that in science (and life) it doesn't hurt to have a healthy sense of humor. My future goals include establishing a career in research and educating people about science. Scientific research has its origins in a very fundamental human character -- curiosity. It is very important though, to ask the right question. Research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at Binghamton has raised many relevant questions and I would like to be one of the people working towards the answers.。
数学博士申请本人自述范文
数学博士申请本人自述范文尊敬的招生委员会:您好!我叫[你的名字],今天怀着无比激动又有点小紧张的心情,来向您讲述我与数学的那些事儿,就像分享一个藏在心底很久的宝藏故事一样。
我对数学的热爱,那可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萌芽了。
小时候,别的小朋友在玩泥巴、过家家的时候,我就对那些数字和图形特别着迷。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看日历,就突然发现每个月的天数好像有规律,然后就像个小侦探一样,自己琢磨出了大月小月的规律。
当时那种发现新大陆的感觉,就像吃到了超级美味的冰淇淋,整个人都兴奋得不行。
这可能就是我和数学最初的浪漫邂逅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数学的喜爱就像火箭一样直线上升。
在中学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挑战那些难题。
每次攻克一道难题,就感觉自己像是打败了一个超级大怪兽,特别有成就感。
比如说,做几何证明题的时候,我就把那些线条和角度当成是迷宫里的路,而我要做的就是找到那条正确的出口。
有时候为了一道题,我能坐在书桌前好几个小时,茶不思饭不想的,就像着了魔一样。
但当我终于找到答案的时候,那种喜悦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感觉自己都能飞起来了。
到了大学,我就像掉进了数学的海洋,尽情地遨游。
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高深的数学课程,像抽象代数、拓扑学这些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学科。
一开始,确实被它们的难度吓了一跳,感觉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一样。
但是,我这个人就是有点不服输的劲儿。
我就想,别人能学会,我为啥不行呢?于是,我就开启了疯狂学习模式。
每天除了上课,就是泡在图书馆里,看各种数学书籍和论文。
我发现,这些看似抽象的数学知识,其实背后都有着非常美妙的逻辑和结构。
就像拓扑学里的那些奇怪的形状,虽然看起来很怪异,但当你深入了解之后,就会发现它们就像是一个个神秘的宇宙,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在大学期间,我还积极参加了数学建模竞赛。
这可真是一段又刺激又有趣的经历。
我们要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它。
就像我们有一次做一个关于城市交通流量优化的项目,我们要考虑到道路的宽窄、车流量的高峰低谷、行人的影响等等各种复杂的因素。
数学博士申请个人工作总结
数学博士申请个人工作总结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的数学博士申请工作已接近尾声。
回首这一路走来的历程,我深感成果的来之不易,这也让我更加珍惜这段时光。
在此,我对我的博士申请工作进行简要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学术生涯和成长奠定基础。
一、明确目标,规划申请进程在数学博士申请之初,我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争取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研究人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详细规划了申请进程,从挑选合适的研究方向、寻找潜在导师,到准备申请材料、参加面试,每一个环节都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和计划。
二、扎实基础,提高学术能力在申请过程中,我意识到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学术经历对于成功申请至关重要。
因此,我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如研讨会、讲座和课题研究等。
此外,我还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掌握了国内外数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为我的博士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精心准备申请材料,展现个人实力在准备申请材料的过程中,我认真撰写了自己的个人陈述、研究计划和推荐信。
我以真诚的态度,如实展现了我的学术背景、研究兴趣和未来目标。
同时,我还积极与潜在导师沟通,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和课题,以便更好地突出自己的优势和与导师的契合度。
四、积极参加面试,展示自身魅力面试是申请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在面试中脱颖而出,我提前了解了面试官的研究方向,准备了一系列与面试话题相关的问题和解答。
在面试过程中,我积极展示自己的学术能力和个人魅力,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学术追求和未来规划。
五、总结经验,不断成长在数学博士申请过程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深知自己的不足。
我认识到,申请博士不仅是一场学术实力的较量,更是一次个人品质和能力的全面考验。
通过这次申请,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学术信念,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总之,我的数学博士申请工作取得了圆满的成果,这离不开我坚定的目标、扎实的基础、精心的准备和不懈的努力。
在未来的学术生涯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为实现自己的科研目标而努力拼搏。
从北大到Columbia IEOR博士offer, 我自己的申请总结
从北大到Columbia IEOR博士offer, 我自己的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背景: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数学方向概率与统计专业)TOEFL: 106GRE: 155+170+3GRE math sub: 910(99%)Offer: Columbia IEOR PhD, Cornell ORIE PhD, Northwestern IEMS PhD前言出国读博是我一个比较晚的决定。
在大三时我还在犹豫要不要出国,读硕士还是博士,最终我在大三快要结束的时候决定了要出国申请博士,然后我就找到了世毕盟的老师们,按照他们制定的方案,度过了一个极为充实(并痛苦)的大四上,并幸运地最终达到了理想的目标。
运筹学在决定申请前,身边的同学们对这个学科都不甚了解,我也是在申请过程中才慢慢接触并了解这个学科,并且最终决定走这条路的。
一句话概括,运筹学是在实行管理的领域,运用数学方法,对需要进行管理的问题统筹规划,作出决策的一门应用科学。
主要有优化(凸优化,离散优化,鲁棒优化等)和概率(随机模拟,随机控制,排队系统等)两大块,实际运用中这两大内容也常常交叉,是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
金融工程也是这个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想学金工并且想读博士的同学可以考虑这条路。
GPA和课程在我还没有决定出路的时候,我当时只有一个信念,不论以后做什么,有个高一点的成绩总不是错的,这也成了我申请季之前的指导目标。
关于如何提高成绩,我觉得主要是认真听讲,多刷题,多和同学交流。
专业课尤其是核心课程是国外教授挑选学生的准则之一。
概统系的学生想要申请运筹学专业,比较重要的课是数分实变概率论测度论;计算系的同学应该要学好数分高代值代值分(脑补的)。
如果成绩好自然是好的,如果有个别课程不佳也不要紧。
成绩是可以通过科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的。
科研因为在决定申请出国的时候我已经错过了暑期科研的时间,所以我找到了北大光华的李老师,主要原因还是对他的研究比较感兴趣。
丘成桐申请理由
丘成桐申请理由
我是丘成桐,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教授。
我在此申请研究生院高级研究员职位,我相信我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我自幼喜欢数学,曾获得过中国国家数学竞赛金牌,并在哈佛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
我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多所著名大学担任教职,也曾获得过许多荣誉和奖项。
我长期从事代数几何和拓扑学的研究,对于数学的深度和广度都有着深入的理解。
我对于科学研究充满热情,也一直是一个愿意分享和传授知识的人。
我曾担任过许多国际学术会议的组织者和主席,也曾指导过许多优秀的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员。
我相信我可以为研究生院带来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智慧,并且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在数学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发展。
通过此申请,我希望能够取得这个职位,成为研究生院的一员,与其他优秀的科研人员共同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感谢您的时间和考虑。
- 1 -。
CMU CS PhD之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2016 FALL CMU CS PhD之申请总结Part 1. 谈谈我的申请申请是一件很靠运气的事情,实力越强,运气的成分越少。
一直打算再等一年再申请的,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可以变得更好的地方,觉得自己之前的research有点trivial,不够solid。
清华的老板跟我说,你总不能今年不申请吧,总得看看底线是什么,所以还是鼓足勇气申请。
世毕盟的培训师也断了我想在国内读硕士再申请的念头。
一路上有很多人的鼓励和支持,才一直坚持下来。
也许很多年后,我可以想明白为什么CMU选择要我,以及为什么学长会和我聊天之后觉得我会是一个work的人。
但是现在,我自己其实是不清楚的,也希望我不会辜负他们对我的信心和期待。
我进实验室很早,成绩也不错,很多关键的课程都能拿到满分和前几名,比如数据库和网络之类的。
虽然刚入学的时候都没有碰过编程,但是我相信现在我的编程能力并不比那些金牌的小伙伴们差。
曾经很痛苦三周讲一次组会,一开始讲组会看论文一看就要看一周,一开始也讲不好。
后来逐渐地就看的更快了,会有自己的idea,会自己思考改进方案,会了解到这个这个地方大家一般都怎么去做,会有逻辑地把事情讲清楚。
讲组会的机会多,也就尝试看过各种各样的论文,不仅仅是自己的课题相关,还有其他的小方向。
做的课题虽然没有发论文,但是做的是比较基础的问题,大家也都了解难发论文,好处就是这样的经历在之后做很多更进一步的工作中都用的上。
这样的能力和基础对未来做科研很重要,但是其实不太能表现的出来。
很多人说PS和CV是申请的软实力,对我来说这些能力和基础是科研的软实力。
如果有人来问我,我说不定会建议他们找一些容易发论文的课题,或者是起先抱一个大腿,不要像我傻傻的上来就自己独立做课题。
当然,这些基础的最大的帮助就是找教授不用太费心,基本上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选就是了。
Part 2. 我与我的留学指导机构谈到留学指导机构,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目的。
有的是为了节省时间,就像算法里用空间换时间一样,这也是一件金钱换时间的事情;有的是为了指导,自己对对方学校想要什么不太清楚,希望可以通过机构的经验告诉我,少走弯路;有的是为了安心,希望有人可以帮我来review PS或者CV。
世毕盟战绩: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全奖offer(每年32000美金全额奖学金)
【捷报】祝贺世毕盟学员H同学,收获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全奖offer(每年32000美金全额奖学金)!!!2016-01-11GGU世毕盟教育热烈祝贺学员H同学在世毕盟的精心指导下收获University of Chicago数学博士全奖 offer!每年32000美金全额奖学金!Dear XXX,It is my pleasure to offer you admission to the PhD program in mathema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with full support. The basic 9 month academic year stipend is $23,625. Twelve month health fees and insurance coverage of $4,576 (at this year's rate) and $4000 summer support are added to that, giving a total of just over $32,000 per year for five years.You will also be offered a named special fellowship which will give you $3,000additional support for each of your first two years here,making a total of around $35,000.More details and a written offer will be sent out shortly. We wanted to give you a definite admit as soon as possible.Of course, your offer will include an invitation to visit with reimbursement of expenses (up to a maximum of $900), and I hope to meet you here in due course. In the meantime, feel free to ask any questions you may have. Benson Farb (farb@) is co-chair of graduate admissions, and he will also be happy to answer questions. A list of graduate student contacts will be sent out soon, and they will also be happy to answer any and all questions.Sincerely yours,Peter May(may@)芝加哥大学简介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简称芝大(UChicago),位于美国国际金融中心芝加哥,是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在2015-16年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世界第9,在2015-16年QS、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以及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均位列世界第10。
美国统计、金工项目同时申请之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美国统计、金工项目同时申请之申请总结基本背景:北大金融系GPA:3.79,计算机辅修:3.83语言成绩:TOEFL 108, GRE 159+170+3.5录取结果:Baruch MFE, Cornell MFE, Chicago MSFM, Columbia MAFM, NYU MathFin写在前面申请季落下帷幕也有一段时间了。
我是到大三下的4月份才下定决心放弃清华经管金融硕的推研资格而出国念书,然后立刻就去世毕盟报了名。
虽然看似有些晚,但是根据世毕盟mentor和培训师的科学规划,我开始了有序的留学准备。
后面的日子就是疯狂地赶进度:考G, T,准备科研实习,以及推荐信。
从五月份到9月份,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我考了两次GRE,一次托福,做了两份实习,一份科研。
现在回想那4个月的忙碌而充实的时光,也是感触良多。
非常幸运的,在世毕盟的帮助下,我这么紧凑的申请准备也收获了令自己满意的结果。
关于T&G金工项目不像传统的商科项目那样卡GRE和托福的成绩。
据哥大招生官所透露的信息,GRE的verbal≥155就行,Quant尽量满分(但我个人认为≥168也可以),写作≥3。
托福总分≥103,其中口语越高越好,不能低于23分。
关于G&T,我的建议是尽早准备,越早考完越好,可以给之后的任务腾出时间。
虽然我大三下准备申请的时间十分紧张,但是因为我从大一开始就有意识的准备GRE和托福,所以最后语言考试也并没有花费我很多的时间。
但是还没有开始准备的师弟师妹也不用紧张。
因为大多数项目的截止时间在12月份和1月份,所以大家只要在大四上的11月份前考完GRE和托福就可以了。
关于课程金融工程其实是数学、计算机、金融的交叉学科,其中数学和编程是最重要的。
因为我本身在北大就是辅修计算机,所以编程方面的课程,我已经上了很多了。
至于数学课,我是在大三上前往UCLA交换的时候修了3门数学系的课:多元统计、最优化、金融数学。
世毕盟战绩:威斯康星麦迪逊数学PhD OFFER
祝贺世毕盟学员收获威斯康星麦迪逊数学PhD OFFER 2017-02-14世毕盟教育今日捷报祝贺来自清华大学的世毕盟学员收获2017 FALL威斯康星麦迪逊数学 PhDOFFER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简称UW-Madison,创建于1848年,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首府麦迪逊,是一所世界一流的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学,位列2015-16年上海交大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24位、2015-16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26位、2015-1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50位。
该校是威斯康星大学系统的旗舰学府,是北美顶尖大学学术联盟美国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的创始会员之一,也是美国知名的十大联盟的创始成员之一,被誉为“公立常春藤”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等代表了美国公立大学的最高水平。
一百六十多年以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威斯康星思想”的发源地,对美国和世界的教育、科技、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并依靠其卓著的学校声誉,浓厚的学术氛围,一流的科研实力,强大的校友网络,多元的文化生活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一流学子到此深造。
<世毕盟留学>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子共同创建, 定位于美英名校申请的留学咨询机构和个人发展的平台。
<成功案例>2017 Fall部分申请结果:Princeton 23例,Harvard 44例,MIT 48例,Stanford 45例,Caltech 13例,Berkeley 42例,CMU 50+例....。
美国MPPMPA之详细申请总结经验贴(世毕盟学员)
美国MPPMPA之详细申请总结经验贴(世毕盟学员)第一篇:美国 MPP MPA 之详细申请总结经验贴(世毕盟学员) 美国MPP/MPA之详细申请总结经验贴Admitted: Columbia University MPA University of Chicago MPP New York University MPA Cornell University MPA(with scholarship)Georgetown University MPP(with scholarship) GRE: V163 Q170 AW5.0 TOEFL: 112/120吃我一颗安利:MPA & MPP 公共管理硕士和公共政策硕士项目都致力于为公共领域输送灵魂搬砖工。
顾名思义,公共管理偏向管理,注重实践经验,而公共政策偏向学术,注重政策研究。
课程通常涉及许多管理、数学、统计、经济内容,以及基于兴趣的专攻课程。
因为有学习数理、经济和金融知识的机会,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也非常多元。
举例而言,Chicago毕业生进入public: private: NGO的比例约为1:1:1,而NYU将近一半毕业生进入了美国各级政府部门,也有许多Columbia毕业生任职于投行、咨询以及各种盈利企业。
MPA/MPP项目内的分类非常丰富,包括但不限于(以Columbia为例):economic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energy and environment, human rights & humanitarian policy,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economic polic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以及urban and social policy。
作为一块尚未被大量开发的申请沃土,MPA/MPP并不要求申请者的学术背景(有些学校会要求一点数学/统计/经济背景),即,张开双臂,欢迎大家来申请!搬砖工教育哪家强常见的热门项目包括但不限于Harvard MPP,UC Berkeley MPP, Columbia MPA, Chicago MPP, NYU MPA, Cornell MPA, Brown MPA, USC MPA, UCLA MPP, Princeton MPA, Oxford MPP, Duke MPP, JHU MPP, Georgetown MPP, CMU MsPPM。
艰难放弃CMU, Columbia金工——NYU金数之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学校:清华大学专业:数理基础科学Overall GPA: 92/100 (2/55)双学位:经济学Overall GPA: 91/100TOEFL: 28(R) + 29(L) + 24(S) + 29(W)GRE General: 157(V) + 170(Q) + 3.5(AW)GRE Subject Mathematics: 900 (97%)Ad: NYU MSMF (accepted), CMU MSCF, Columbia MSFE, Cornell MFE, UChicago MSFM, Columbia MAFNRej: Princeton MFin, Baruch MFE前言“还是选NYU吧。
”作出决定后,我长舒一口气,选校的最终敲定终于为我的申请季画上了句号。
回过头看,申请真的是一场漫长的战斗,从大学前三年的背景塑造开始,到去年年末准备材料、填写网申,再到今年年初的各路面试,这些都需要付出相当多的精力,而当你努力尽完“人事”之后,还将面对更加扎心的“听天命”阶段。
我至今仍记得××项目发出offer而自己的未读邮件空空如也时,内心有多么焦急;我也记得寒假里一次次早晨6点的迷之惊醒,就为打开手机看一眼是否收到了新的邮件。
不过幸运的是,在这场辛苦的战斗之后,我尝到了甜美的果实。
我在刚入大学时就已经做好了出国的决定(最初没啥理由,迷之信仰…),并且在大二选定了金工这一方向。
因此我很早就开始着手准备出国,比如我在大二的3月份就攻下了托福(但这其实是给自己挖个了坑,后面会介绍…)。
总之在出国申请方面,我始终保持着比较积极的态度,节奏掌握得还是比较好的。
下面我分几个具体的方面谈谈我的体会吧。
G/TG/T是去美国留学不得不跨过的坎,这是实打实的分数,只能认真准备。
我在G/T考试上还是比较顺利的,都是一遍过,托福是大二3月份考的,GRE General 是大三3月份考的。
除此之外,为了强化数学方面的背景,我还特地在大四10月考了GRE Sub。
博士申请总结范文
博士申请总结范文博士申请总结今年八月,我将前往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在杰克逊国际关系学院(The Henry M. Jackso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攻读博士学位,方向为 ___。
虽然我的背景并不具有代表性,申请过程中的失误也远远多于可分享的成功经验,但还是有必要写一个总结。
xx年年初,在网申工作快要结束时,我才读到前南方周末记者,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博士生方可成的Ph.D申请心得。
我们的背景颇多相似之处,优势和劣势也差不多,他在此文中分析的非常明白。
如果早一点看到这篇文章,我应该会适当优化自己的选校和申请策略。
因此不管多个人化和片面的总结,总有可能提供一些帮助,甚至对不知道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里的陌生人。
更何况,失误本身的价值,并不逊于成功的样本。
关于选校就博士申请而言,我的选校的不靠谱程度,等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方可成总结自己的博士申请选校,是按照赵鼎新的建议,“广种薄收”。
而他也很感谢赵鼎新的建议,因为结果完全验证了这一点。
就我所知,申请十个以上的项目都很常见,算得上“广种”的基准线;也有申请二十多个的。
其中有碰运气的因素,因为你也不知道招生委员会到底看中什么,何况不同学校的招生委员会口味也不同,没有一定准则。
选校是很考验申请者知识储备和眼光的一件事,选校和定位的靠谱程度对申请结果有着决定性 ___。
靠谱的选校,要求申请者对自己、和对自己所要研究的学科和主题有着一定的了解:了解学术史的谱系,了解当下的研究前沿,了解自己的研究兴趣。
归结到操作化的一点上,就是要知道在你要去的国家,目前有哪些与你兴趣和风格相关的学校和教授,开设可供申请的项目,从中选择十到二十个。
在这一点上做的比较好的,要么是国内较好的高校科班出身,长期追踪某一学科的研究动态,训练扎实;或者要么是美本或美硕,占有天然信息优势。
美博士申请书大学模板
敬爱的招生委员会:您好!我谨借此申请信向您表达我对贵校博士学位项目的浓厚兴趣。
作为一名热衷于学术研究的青年,我希望能在贵校优越的学术环境和严谨的学风中,深入研究我所热爱的领域,为实现我的学术梦想奠定坚实基础。
我出生在我国一个热爱知识的家族,从小就在家人的熏陶下,对知识充满了渴望。
在求学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对学术的严谨态度和强烈的事业心。
本科阶段,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一所知名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
紧接着,我进入了一所著名的研究机构,开始了对某一领域的研究。
在这段时间里,我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然而,我深知,要想在学术道路上更进一步,就需要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因此,我决定申请贵校的博士学位项目。
贵校作为世界知名的学府,拥有卓越的师资和丰富的学术资源。
我相信,在贵校的学术氛围中,我能够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更深入的思考。
此外,贵校在我就读的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背景和一流的研究设施,这将为我的研究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在未来的博士研究中,我希望能以某一问题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机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具体而言,我希望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 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了解,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分析现有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案的优缺点。
2. 设计创新性的实验方案,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某一假设或理论。
3. 分析实验结果,归纳总结规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4. 撰写学术论文,将研究成果与学术界分享,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5. 在学术会议上展示研究成果,与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为了实现以上研究目标,我将全力以赴,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
同时,我也期待在贵校的学术氛围中,与志同道合的同行一起,共同探讨学术问题,推动学术发展。
最后,请允许我再次表达对贵校博士学位项目的热忱。
如果能有机会在贵校深造,我将倍感荣幸,并一定会全力以赴,为实现我的学术梦想而努力。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申请材料,期待您的青睐和好消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数学博士申请总结– Uchicago Math PhD
申请结果:
Chicago Math PhD (with scholarship)
UW-Madison Math PhD
UC Davis Math PhD
UW Math PhD (with scholarship)
自我介绍
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
我本科是清华数学系,申请的学校都是数学博士,方向是离散概率。
先介绍一下基本情况,本人GPA年级前十,托福115,GRE V168+Q170+AW3.5,GREsub Math 910,暑假在西雅图微软研究院跟P教授和L 教授做了一个月理论概率的科研,给教授们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我最终取得UChicago和UW的数学博士offer。
我基于自己的体验和见闻讲一下我对于申请的认识。
申请准备
数学博士项目的申请基本要求和其他方向博士申请非常相似,要求有toefl, gre, gresub, gpa, 三封推荐信。
但这些都是基本要求,通常不是决定性的。
toefl 考得好能避免博士项目时选修针对TA的英语课程(不同学校有不同分数要求);gre能够提高英语词汇量和复杂英语的使用能力,对于未来有志于需要较多语言
描述的数学分支比较有帮助(比如应用数学);gresub都是微积分,对于普遍分数较高的中国学生没什么用;gpa非数学课程没什么用。
基本层面最重要的在于通过你的各种经历展现你拥有从事前沿数学研究的能力,途径包括但不仅限于:学习高年级本科生课或研究生课程并取得高分(通常是目标方向的入门课程),参加老师的seminar读书读论文并取得推荐信,跟中国导师科研或出国暑研并取得推荐信,通过丘赛证明自己实力并取得Yau的推荐信,参与学生学术杂志编辑工作等。
其中前两项是比较可行的选择,杂志编辑只要有这份心和能力也能够做好,当然收益也较小。
但是数学某些子方向的本科生科研的障碍比较大可以不考虑,丘赛除非实力逆天则准备周期较长风险较大。
另外所在本科学校相关方向的风评也是一个基本面的重要因素,放在最后也是因为这是无能为力的因素,仅剩的选择只有转校或者换方向。
当然性别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
以上都是基本面上的准备,除非两位竞争者有极大的差距,i.e.经历中展现的未来科研能力有极大的差距,那他们比拼的就是“关系”。
这里的关系并不是通俗意义上的关系。
取得关系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直接跟心仪教授暑研,和心仪教授陶瓷,通过其他导师间接认识心仪教授,参与和心仪导师关系密切合作的教授组织的暑研和讨论班获得推荐信,在讨论班和暑研中选择和心仪导师相同的方向,和心仪导师有着相同国籍等。
需要强调的一点,针对某个心仪导师,只有与这个导师有着密切关系的教授的推荐信是所谓的关系,并不是越知名越牛的教授越合适。
我们总是说推荐人地位越高越好,但这并不总是成立的。
申请过程
申请过程并不是高考用成绩论高低的竞争,更应该理解为项目和学生的适配过程,供给需求共同决定。
因此决定录取结果的,除了上述的基本面和所谓关系,还充斥着随机因素。
申请是否成功取决于同校竞争者的实力,取决于全世界同方向竞争者的实力,取决于项目前几年的招生enroll情况,取决于教授的个人计划,取决于系内新晋升tenure的教授数量,取决于系内科研方向发展的偏好,取决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兴衰等等。
总的来说,数学博士套路上是和其他学科的博士申请类似的,但是纯数因为其独特性有着更大的障碍。
纯数分支大多有门槛较高,进入前沿慢的特点。
这就带来
了取舍:选择未来博士工作的领域需要广博的知识,尽可能了解更多的方向以便做出更全面的选择;但是也要求精深的知识,为了套瓷或者与心仪导师做科研,需要更多地了解心仪导师从事的小方向。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通常有几种方法:
1.提前准备,避免被紧迫的申请时间线逼着选择方向,选定方向后也有充足时间深入了解并取得推荐信。
如果能力足够,就算高中阶段大学数学零基础,尽早完成数学方向的基础课程,基础打牢了,大二暑假就可以开始讨论班和暑研。
现代数学已经庞大到就连最顶尖的天才都无法全面精通,不要等着学完全部知识再选择某一方向精深,要在研究的过程同时学习。
也要有信心,只要基础知识牢固掌握,之后的坎咬咬牙都能过去。
2.一般直接和心仪导师科研申请难度较大,就连和教授套瓷在对学科情况一无所知的情况也很困难。
一个折衷的方法是在国内选择教授讨论班或暑研,这时一定要选择美国归来的教授,可以一举多得。
这些教授一般研究方向与美帝学术圈相同(这段经历能增大与心仪教授方向相近的可能),跟随他们容易了解前沿动态(这对套瓷和选择方向很有用),而且与美国的学校和教授很有可能存在联系(推荐信能派上用处)。
注意以上括号内都是直接针对上文所述的几种“关系”,可谓拳拳击在要害之处。
跟着美国教授也有同样的效果,但是在国内可以在学期内与学业进行,时间充分,相对暑研短短两个月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而且美国教授可能会导致最后的申请结果集中在该教授关系较好的几所学校上,这种情况有时会出现,俗称吊死在一棵树上。
国内跟教授好处很多,但不见得是能如愿以偿的。
前提是本校得有符合上述条件的教授,这些教授大多集中在几所大学,而且就连某些顶尖院校也不一定各类方向齐全,所以拥有这类机会的同学们一定要珍惜,没有的也一定到邻近高校找寻。
申请小Tips
另外再提一些小tips:
1.选择数学类导师时,一个叫math genealogy的网站非常有用,上面记录了数学家和他们所带学生的族谱,可以进一步利用google和linkedin进行搜索,了解某个教授所带学生毕业去向。
这可以帮助你了解这个教授是否善为人师,是否愿意帮学生找教职,研究方向是否仍是学术圈主流等。
2.本文主要叙述的都是选定方向后的申请策略,但确实有些同学走的是名校流,目标为六大,毕业后明确打算去业界,不在意学什么方向。
为了达成这种目标,能够去到竞争激烈的名校,鉴于申请是一个适配过程,仍然要伪装自己:如上文所述选定方向,建立关系。
但是注意选择类似偏微分方程的主流大方向,名校都有很多教授,而且小方向之间差别较小。
另外选择名校的弱势方向也是不错的选择。
3.龚老师开设的培训课程是世毕盟服务流程中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
龚老师的课浓缩了他在研究生留学领域多年的经验,能够很快地帮助新人了解留学领域的规律,尤其是避免一些前人触犯的雷区。
据我观察有很多报名世毕盟的同学(尤其是比较理想化的理科生们)根本就没有听过这些课程,错过了重要的信息。
其中一些也因此在申请中错过了宝贵的机会。
最后的话
最后,申请过程中要感谢龚老师信息丰富的课程。
感谢我在世毕盟的NYU柯朗研究所的mentor大牛G学长,他非常热心地解答我申请中遇到的问题,指出存在的盲区。
感谢世毕盟两任培训师在填写申请上提供的帮助。
也希望学弟学妹们未来都能申到自己理想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