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真实来历
[龙的来历和传说]龙的来历
[龙的来历和传说]龙的来历第一篇龙的来历:龙的传说故事集锦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
那么,关于,龙的传说故事有哪些?龙是不是真的存在?龙的由来有多种解释,在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考证,人们终于取得了一个较为一致的共识: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
许多人认为龙的起源应该不仅仅是先民的臆造,而是有其深刻的文化传承,是先民对生活在地球上某几种强大生物的综合,一些人认为十二生肖中的生物都是真实存在的,不会只有龙一种是杜撰的。
可能先民记忆中的龙和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龙并不完全相同,但显然中间有着一定的传承性。
商周时期商周时期的龙比较简单、笨拙、粗犷,从史书上的记载和考古中的发现都证实,那时的龙大部分呈圆曲状,头尾相接。
大眼、巨头,没有明显的角和四肢。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手工艺有了一定发展,工艺美术也出现了兴旺的局面,这一时期的龙从造型上已经向写实方向发展,内容也相对丰富,有龙凤与人的组合,双龙图的组合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龙纹,用云纹去衬托.更显得神秘。
战国时期的龙身体呈长曲状,有两爪、长尾、耳,龙角已开始出现分支。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的龙从造型上变化是比较大的,出现形式有蛇形、兽形等。
兽形龙是继承了战国时期的龙形,而蛇身龙是从西汉时期开始出现的,并且赋予它崇高的政治地位,把龙作为皇帝权力和仁德的象征。
西汉时期的龙和现在的龙基本是一致的,它聚集了其他动物如蛇、虎、鱼等各自特点,先分离,再重新组合而成,它的特点是头大、眼巨、牙齿锋利、蛇身、鱼鳞、张口,且开始有肘毛、有双翼,可以飞腾。
身体造型已经具备了艺术美感,其体态生动、气势威猛、豪迈。
隋唐时期唐朝时期的龙,不仅追求造型完美,而且强调龙的生动传神。
《画龙点睛》这一典故就来自唐朝。
相传,南梁画家张僧繇画了四条龙,为其中两条点了眼睛后,它们竟破壁而出,腾云飞去,这也充分体现了唐朝时期的龙是非常有神韵的。
这一时期,鱼化龙的图案也颇多,如“鎏金鱼化龙纹盘”,“鲤鱼跳龙门”。
中国龙的起源与演化历程
中国龙的起源与演化历程中国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它是中国人民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中国龙的起源与演化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传说和文化传统。
一、中国龙的起源中国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传说。
根据《山海经》等古籍记载,中国龙起源于黄帝时代,是由黄帝的神兽“蛇”演化而来。
相传黄帝是中国的始祖,他的神兽“蛇”具有神奇的力量和智慧。
随着时间的推移,蛇逐渐演化成了中国龙,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形象。
二、中国龙的演化历程中国龙的演化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原始龙、神龙和龙王。
1. 原始龙原始龙是中国龙的最早形态,它具有蛇的形状,身体长而细长,没有翅膀和四肢。
原始龙是一种神秘而强大的生物,它能够掌控天地之间的力量,代表着自然界的力量和神秘的力量。
2. 神龙神龙是中国龙的中期形态,它在原始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了翅膀和四肢。
神龙是一种神圣而威严的生物,它能够飞翔于天空,游泳于大海,代表着权力和尊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龙被视为皇帝的象征,只有皇帝才能使用龙的图案和符号。
3. 龙王龙王是中国龙的最终形态,它是神龙的升华和完美。
龙王具有人的形象和龙的特征,它是龙族的统治者和领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王被视为海洋的主宰,能够掌控海洋的力量和资源。
三、中国龙的象征意义中国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首先,中国龙代表着中国人民的精神和气质,象征着中国人民的勇敢、智慧和力量。
其次,中国龙代表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象征着中国的伟大和繁荣。
最后,中国龙还代表着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象征着中国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美德。
总结:中国龙的起源与演化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传说和文化传统。
它起源于黄帝时代,是由黄帝的神兽“蛇”演化而来。
中国龙的演化历程可以分为原始龙、神龙和龙王三个阶段。
中国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中国人民的精神和气质,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以及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十二生肖龙的故事和传说
十二生肖龙的故事和传说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生肖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和传说。
其中,龙是十二生肖中最为神秘和神圣的存在。
以下是一些关于龙的故事和传说:
1. 龙的起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被视为神秘、神圣和尊贵的存在,代表着权力、威严和吉祥。
传说龙是一种神秘的生物,原本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但随着中华文明的兴起,人们开始将龙视为一种图腾,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髓和灵魂。
2. 龙的传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龙的传说和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龙宫的传说。
据传,龙宫是一个神秘的宫殿,里面有许多宝藏和珍贵的文物。
龙宫的缔造者是一条巨龙,它建造了龙宫并在里面生活。
龙宫的墙壁和天花板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和花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龙的图像,它象征着龙的精神和力量。
3. 龙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被视为神秘、神圣和尊贵的存在,它代表着权力、威严和吉祥。
龙的形象通常是以黑色或灰色为主,身体庞大,鳞甲坚硬,有着强大的力量和威严。
龙在中国社会中被视为吉祥物,常常出现在婚礼、生日、节日等庆祝活动中。
4. 龙的传说和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被视为神秘、神圣和尊贵的存在,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髓和灵魂。
龙的传说和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艺术、文学、宗教和哲学等。
在现代,龙被视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常常出现在各种文化和艺术活动中。
以上是一些关于龙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和传说反映了中国传
统文化中对龙的崇拜和敬畏,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髓和灵魂。
龙的知识和文化
龙的知识和文化龙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象征,无论是在神话传说中还是在现实中,都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龙一直被视为最高权力、最高尚的象征之一,被人们视为凶猛、神秘、高贵、神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龙的知识和文化。
一、龙的起源龙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被认为是中国民族的重要象征。
但是,龙的起源却没有明确的证据。
有一种说法认为,龙是古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将各种动物的特点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龙是古代人类对于恐龙的神话化表现。
但是,这些说法都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
二、龙的象征意义龙在中华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它被视为权力、高贵、神圣、神秘和凶猛的象征。
龙是一种富有创造力的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龙代表着富有创造力的力量。
龙的形象也被用来代表一种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自然界和宇宙。
因此,龙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使用,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
三、龙的分类龙在中华文化中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分类方式:1.按照形态:龙分为有角龙、无角龙、鸟龙、蛇龙、鱼龙等。
2.按照地域:龙分为东海龙、黄河龙、长江龙、南海龙等。
3.按照神话:龙分为神龙、霸王龙、凤凰龙、龙王等。
四、龙的文化影响龙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龙的形象被广泛应用在建筑、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各个领域。
同时,龙也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被视为神圣、高贵的象征。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各种文化传统中赞美龙的美德和力量,龙也成为了一种精神信仰。
龙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它被视为一种神秘、高贵、神圣、凶猛的象征。
龙不仅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同时也在中国的艺术、文学、音乐等各个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龙的形象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符号,也是一种精神信仰,这种信仰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龙的由来
龙的由来篇一:关于龙的来历关于龙的来历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是古代原始部落的图腾,是黄帝部落的图腾,关于这个图腾形象的由来其实非常简单,非常单纯。
在中华民族还处在原始社会时期,分布着很多部落,各个部落都有自已崇拜的图腾,这些图腾基本上都是动物,比如:鹰、马、蛇、鹿等等,各个部落为了生存资源经常发生战争,最后黄帝部落在战争中统一了各个部落,当时黄帝部落为了让统一后的其他部落人都能团结在一起,共同为了生存与自然而战,不让被统一的部落人有一种被打败、被统治、被吞并的感觉,因此,黄帝下令,废除各个部落原有的图腾,包括黄帝部落的图腾也一并废除,重新创造一种新的图腾,这种图腾包括所有原来被统一的部落图腾的一部分,让所有人认为这是新创建的部落,不是谁吞并了谁的部落,因此新的图腾就包括了马脸、鹿角、鹰爪、蛇身等,因此龙图腾诞生了。
篇二:龙的起源龙的起源一、蟒蛇说有一种大蛇名为“龙”。
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接受了兽类的脚、马的头、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
二、鳄鱼说扬子鳄除了没有角之外,面容酷似龙在华夏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流域,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洪涝灾害对人威胁极大,所以渴求有一种能主宰雨水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神灵便是古代先民的最大愿望。
处在不同地域和环境中的古代人类,由于受到身边不同自然物的益处和害处,因此,人们心目中代表自然物精华和灵气的对象各不相同,某种生活在身边的动物就是最常用的造神素材,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创造出一种以我国特有的鼍属鳄科爬行动物扬子鳄为原型的寓意性主水神灵形象--龙。
扬子鳄这种曾与恐龙共同生活了一亿多年延续至今仍奇迹般保持了原始形态的“活化石”是如何被塑造成龙呢?夏商朝以前黄河流域的环境像《水经注》记载的“杂树交荫,云垂烟接”,曾是山清水秀植被丰富的地方,古气象学表明气候还相当温暖潮湿,因此生活着许多扬子鳄。
由于扬子鳄狰狞的相貌,能在水中和陆地两栖生活的奇特习性以及经常半潜水中似隐似现的诡秘行踪,引发古人对它产生了既恐惧又敬畏的心理,所以在众人眼中具有威严和神秘感的动物--扬子鳄便成了主水神灵形象的必然选择对象。
关于龙的 知识
关于龙的知识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神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古至今,龙的形象一直被人们所崇敬和喜爱,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本文将从龙的起源、形象特征、文化意义等方面,对龙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解析。
一、龙的起源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图腾崇拜,而其具体形态则源于多种动物的特征融合。
据考古学家研究,龙的原型可能是蟒蛇、鳄鱼、蜥蜴等动物,这些动物在古代都被视为神秘、力量和长寿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的形象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神性和象征意义,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代表性图腾之一。
二、形象特征龙的形象通常被描述为具有鳞甲、鹿角、蛇身、鱼鳍、虎爪等特征的综合体。
这些特征都与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理解密切相关,如鳞甲代表了龙的坚硬和力量,鹿角则象征着勇猛和力量。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龙的形象也有所变化,但其基本特征一直得以保留和传承。
三、文化意义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首先,龙被视为吉祥、富贵和权力的象征,常被用于皇室和官方的装饰和建筑中。
其次,龙在民间信仰中也有着广泛的影响,人们相信龙能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运。
此外,龙还与文学、艺术等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龙的形象经常出现在诗词、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龙的种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龙种:1. 黄龙:黄龙是五方五帝中中央黄帝的象征,也是中国四大神兽之一。
其形象通常为黄色,具有鳞甲和蛇身等特征,被认为是掌管五行中土行的神兽。
2. 青龙:青龙是东方之龙,代表春季和东方。
其形象为青色,具有鳞甲和鹿角等特征,掌管东方七宿,是五行中木行的象征。
3. 白龙:白龙是西方之龙,代表秋季和西方。
其形象为白色,具有鳞甲和虎爪等特征,掌管西方七宿,是五行中金行的象征。
4. 赤龙:赤龙是南方之龙,代表夏季和南方。
其形象为红色,具有鳞甲和蜥蜴等特征,掌管南方七宿,是五行中火行的象征。
中国神话中的”龙“到底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中国神话中的”龙“到底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说到上古神兽那么龙则是不能不提的一种生物。
可以说龙在我国是有着深厚影响和重大意义的生物,是最具代表的生物。
关于龙的起源,有两种最为可靠的说法。
第一中说法当然就是图腾传说。
在远古时期,人类都是以部落为根基而生存的。
因为资源有限,所以各个部落之间经常会因为抢夺资源而爆发冲突,有冲突就会有战争。
为了让自己的队伍能够更加有辨识度有威慑力,于是人们便发明了图腾来标榜自己的部落。
一开始人们一般都是选择各种现实中存在的动物形象作为图腾,直到强大的轩辕氏族的出现,开始把其他部落逐渐吞并。
而每吞并一个部落轩辕氏就把被吞并的部落图腾加到现有的图腾之上,随着被吞并的部落越来越多,因而图腾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而后轩辕氏就将各个部落的图腾加以融合,于是便创造出了”龙“这种并不存在的生物,而龙图腾就此诞生。
关于龙的起源,第二种说法和昆虫有关。
《庄子》中有一句话是说”唯虫能天。
“意思就是说虫子能够变化成可以飞天的动物。
而龙也一直是被认作可以傲游天空的生物。
因此说龙的起源根本是虫演变而来也是有一定依据的。
除此之外,汉朝史书《大戴礼记》中也曾说到龙、凤、龟、麒麟和圣人其实就是长着翅膀的昆虫而已。
而在古人的认知当中,虫子可以破茧化蝶而飞,这一神奇的变化让昆虫的形象在他们心中更是变得无比高大。
因此昆虫才是所有生物的起源,这也和古代人们羽化再生的观点相符合。
因此说龙的起源是昆虫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然关于龙这种神秘的生物究竟是不是真实存在过的一直是个迷。
而从古至今关于龙的传说从未间断过,甚至电视新闻也多次报道过关于龙的相关发现和研究。
然而时至今日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就龙这种生物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的十二生肖有十一种动物是能够在现实中找到原型的,唯独龙这个生肖是没有现实原型的,只有蛇和龙在形象上有一定的相似度但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中国古代关于 龙的传说和故事
中国古代关于龙的传说和故事中国古代对龙的崇拜和传说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龙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权力、力量和神秘,被视为神灵和吉祥的象征。
从古代神话故事到现代文化表现,龙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以下是对中国古代关于龙的传说和故事的全面评估和深入探讨。
一、龙的起源和传说1. 龙的起源中国古代关于龙的传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最早见于甲骨文和金文等古老的文字记载中。
龙的形象来源于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神秘力量的向往。
2. 龙的类型和特征根据中国古代文献和传说记载,龙可分为天龙、地龙、水龙、神龙等不同类型,每种龙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象征意义。
二、龙的神话故事1. 龙的神话故事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龙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黄帝与蚩尤之战》等。
这些故事通过龙的形象表达了古人对自然、宇宙和人生命运的探索和向往。
2. 龙的文化意义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代表着皇权、权力、吉祥和祥瑞。
龙文化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标识之一。
三、龙的传承和现代表现1. 龙的传承中国古代龙的传说和故事不仅在古代文献和艺术作品中有所体现,而且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龙舞、龙灯等习俗在中国传统节日和庆典中广泛存在。
2. 龙在现代文化中的表现龙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不断在现代文化中得到表现。
无论是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剧、美术作品还是手工艺品,龙的形象都被广泛运用,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价值。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中国古代关于龙的传说和故事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而且是对中国人民智慧和文化创造力的生动展现。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精神图腾,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对历代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龙文化,让其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和魅力。
总结回顾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龙的传说和故事在中国古代文献、艺术作品以及民间传统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标识之一。
中国龙的传说故事
中国龙的传说故事
中国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被誉为“龙的国度”。
中国龙的传说故事源远流长,下面就为大家讲述几个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
1. 龙的起源传说:相传,古代的中国大地上有“九黄龙”和“一黑龙”,这十条龙在大地上漫游,后来为了寻找新的栖息地,它们来到了华夏大地。
在这里,它们遇到了黄帝,黄帝被这些龙的形象所吸引,决定将它们画在自己的身上,并且学习了龙的吉祥之意,最终成为了一个“龙人”。
2. 龙的护卫传说:相传,有一个国家正遭受着外族的入侵,国王非常担心自己的国家会被彻底摧毁。
于是,国王求助于中国龙,希望它能够守护整个国家。
中国龙热心助人,听从国王的请求,最终它成功驱逐了外族入侵者,并且为这个国家带来了和平与幸福。
3. 龙的化身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女娲”的女神,她用五彩石粉捏制了很多人类,但是她发现这些人类不够完美,于是她决定自己变成一个龙,用龙身体内的血肉来补全人类的身体。
女娲变成了龙,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最终她化作一朵云彩飘散天际。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龙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 1 -。
龙的历史演变过程
龙的历史演变过程龙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图腾崇拜阶段: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已经有了自己的祖先形状,这表明龙的产生实际上与当地氏族祖先尊敬和敬畏的动物直接相关,并与当地生存的动物种群有关。
中国远古的某些部落把龙视为图腾,作为自己部落的祖先和标志。
例如,龙(原形为蛇)原为伏羲氏族的图腾,后来成为太暤部落的图腾。
太暤部落是龙图腾崇拜最为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神灵崇拜阶段:在农牧业逐渐形成,宗教信仰也得到发展的时期,龙图腾崇拜也发展为龙神崇拜。
人们把龙神化,奉龙为水神、虹神。
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相结合的阶段:龙被神化后,又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
秦汉时期,中国大统一,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大神,以整合各地、各民族的信仰,龙崇拜便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
中国古代帝王把自己说成是龙神的化身或龙神之子,或把自己说成是受龙神保护的人,借助龙树立权威,获得人们普遍的信任和支持。
这样,龙获得了更为显赫的地位,对中国龙文化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印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在隋唐时代,佛教在中国迅速传播,佛教中的龙王崇拜也传入中国。
在中国本土的龙崇拜中,原来只有龙神崇拜,没有龙王崇拜,龙王崇拜是在佛教传入后引进的。
随着佛教的传播,龙王、龙宫、龙女等也得到迅速流传。
龙的形象也经历了由初级形态到具像化的演变过程。
在初级阶段,龙的形象更多是一种有明确头和身体的一种蛇状的龙。
到了成形阶段,龙的形象已经出现了后世所有的一些环节,如角、鳞、爪、尾、鼻、鬣发等,这些环节在之后被不断的丰富和改变。
至南北朝开始,龙形已经非常的成熟,大量的圆雕和高浮雕开始出现,表现手法也趋于娴熟。
到了唐朝,龙的形象演变成一个高峰期,龙吻细长,顶部收尖,鼻孔的形态开始出现牛鼻的状态。
总的来说,龙的历史演变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经历了从图腾崇拜到神灵崇拜,再到与帝王崇拜和印度龙崇拜相结合的过程,同时龙的形象也经历了由初级形态到具像化的演变。
龙的由来和特点介绍
由来:龙,诞生于想象之中。
自古以来,龙在我们的传统中一直是祥瑞的象征,其实龙并非传说中的奇异动物,而是实实在在每日从人们头上掠过的星象。
通过对“龙”等星象的观测,中华先人完成了时空定位,踏上数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征程。
古人为观测天象,把天球赤道和黄道一带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组,每七宿为一组。
其中,“东方苍龙”包含的七宿,连起来的形状像一条龙。
苍龙七宿的出没与降雨相互对应,古人认为是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农耕的收成则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龙成了农耕社会最主要的“图腾”。
特点:古埃及神话出现的一个龙的雏形是上半身为鹰而下半身为狮身的形象。
上半部分的鹰形代表了太阳神,而下半部分的狮身则是母神丰饶女神哈托尔的形象之一。
这个龙的形象,代表着一切有关水的特性,包括使大地丰饶的好的一面与其摧毁性的一面。
龙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龙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关于龙的来历,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据古代传说,龙是天地间的神灵,它们居
住在深邃的海洋或幽深的山林之中,是自然界的主宰者。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龙被视为吉祥、权力和神圣的象征,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崇拜和敬畏。
龙的形象也经常出现在中国的文学作品、艺术品和建筑中,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关于龙的传说故事,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龙的传说。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
《山海经》中的龙的记载。
《山海经》记载了许多关于龙的传说,描述了龙的形态、习性和生活习惯。
另外,中国古代还有许多关于龙的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辟地、黄帝与蚩尤的战斗、舜登基的传说等,都与龙有着密切的联系。
除了《山海经》中的记载,龙的传说还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广泛流传。
在中国
的许多地方,都有关于龙的传说,如龙的起源、龙的活动轨迹、龙的形态特征等。
这些传说丰富多彩,充满着神秘和想象,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它的来历和传说故事充满着神秘
和传奇色彩。
龙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人们对神秘世界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龙的形象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
希望我们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龙的传统文化,让龙的神话故事继续在中国文化中流传下去。
龙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龙的来历和传说故事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秘生物,它的来历和传说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龙被视为中国的国宝,象征着权力、尊贵和吉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那么,龙的来历和传说故事又是怎样的呢?关于龙的来历,据古代文献记载,龙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夏朝时期,被认为是一种神灵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龙被描绘为一种巨大的蛇形生物,全身覆盖着鳞片,能够控制风雨、掌管水域,是自然界的主宰者。
龙的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广泛应用,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符号之一。
而关于龙的传说故事,中国古代文化中流传着许多关于龙的传说故事。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山海经》中的龙神传说。
据《山海经》记载,龙神是海中的神灵,能够操纵风雨,掌管水域。
古人认为龙神是水的象征,具有强大的神秘力量,能够保护人们免受自然灾害的侵扰。
因此,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崇拜为神明,人们常常祈求龙神的保佑。
另外,中国的龙舟文化也与龙的传说故事密切相关。
龙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水上竞技活动,据说起源于古代祭龙的习俗。
龙舟上的龙头造型就是模仿龙的形象,寓意着祈求丰收和平安。
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会举行龙舟比赛,以此来纪念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并祈求龙神的保佑。
总的来说,龙的来历和传说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龙被视为中国的国宝,象征着权力、尊贵和吉祥,其形象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中。
龙的传说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中国古代文化增添了神秘色彩和历史韵味。
龙的来历和传说故事,无疑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着光芒,永远流传下去。
四条龙的故事
四条龙的故事【引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作为一种神秘、强大的神话生物,一直备受尊崇。
四条龙,分别是青龙、白龙、黑龙和红龙,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寓意和神奇力量。
本文将介绍四条龙的来历和特点,并探讨它们在传说故事、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四条龙的传说故事】1.青龙:青龙作为中国传统的四大祥瑞之一,象征着天空、宇宙和正义。
传说古时有一位名叫张良的贤士,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条青龙,这条龙助他打下了江山的基石。
自那时起,青龙便成为了守护国家和民众的神兽。
2.白龙:白龙代表着云雨、水和丰收。
传说一位名叫陈胜的农夫,在耕作时意外地挖出了一个白龙雕像。
此后,这片土地年年丰收,村民们都感谢白龙的恩赐。
白龙也因此成为了农业和雨水之神。
3.黑龙:黑龙象征着神秘和力量。
在一个洪水肆虐的时代,一条黑龙出现在世间,将邪恶的洪水镇压。
从此,人们把黑龙视为守护江河、平定洪水的神兽。
4.红龙:红龙代表着喜庆、繁荣和热情。
在古代,一位皇帝梦见一条红龙飞腾在天,预示着他将开创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
后来,红龙成为了繁荣和吉祥的象征。
【四条龙在现实世界的应用】1.文化:四条龙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个方面,即宇宙、自然、历史和信仰。
它们在诗歌、成语、故事等多种文化载体中都有所体现。
2.建筑:四条龙的形象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建筑,如宫殿、庙宇、城楼等。
例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就有四条龙雕刻在柱子上,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3.艺术:四条龙在绘画、雕塑、陶瓷等艺术领域也有所表现。
艺术家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将四条龙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总结】四条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的传说故事、现实世界中的应用以及背后的寓意,都彰显了龙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独特魅力。
龙的由来和传说
龙的由来和传说龙的由来和传说在中国的民间对龙的传说有很多,大家都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对它们并不陌生,下面是龙的由来和传说,欢迎参考阅读!龙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传说中神异动物,具有蛇身、蜥腿、凤爪、鹿角、鱼鳞、鱼尾、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的形象。
《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
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
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形图案来自于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敖汉旗紧邻辽宁省,查海遗址在辽宁阜新县)发现了一条长约19.7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
兴隆洼文化的这条龙的发现,把中国人崇龙的历史上推到了8000年前。
在早期,古人对大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图腾具备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那样的雄姿,像鱼一样能在水中游弋,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飞翔。
因此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在龙身上,龙渐渐成了"九不像"(具有九种动物的特征)的样子,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
龙的形象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
其中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
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
《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
小者名蛟,大者称龙。
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
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
唐玄宗时,诎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
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
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诎天下五龙皆封王爵。
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
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
关于龙的来历的传说故事 儿童
关于龙的来历的传说故事儿童传说,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人们过着安静的生活,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山里多了很多非常凶猛动物,常常成群结队出来袭击人类,致使人类无法安宁地生活。
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他们只好频频向天庭发出求救呼声,祈求上天能惩治那些无比凶残的动物。
天帝同情凡人的疾苦,立即委派二郎神到凡间查看,了解实情。
二郎神下到凡间目睹了动物撕咬凡人的场面,感觉到问题的严重,如果不及时拿出拯救办法,人类将无法生存。
二郎神重重地划出一条界线,暂时把人与动物隔离开,遍访百姓,搜罗各方面意见。
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尽快在动物之中立一个“王”,以它来管制那些为所欲为的动物。
二郎神采纳了大家的意见,苦思冥想得出了一个妙计:以九种动物组合成一种新动物,取名为“龙”。
说办就办,他即刻就在洞壁上漫漫地画了起来。
先勾画出蛇身,接着画驼头、鹿角、牛嘴、鱼鳞、凤尾、鹰爪,当画完“狮须”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
他想这第九样“虎眼”只能先画在一旁放着,等到九九八十一天,念个咒,再把两只“虎眼”安上去,以后这东西才会更听话。
快到八十天时候,有一个木匠到深山老林里砍伐木头,走入洞内歇息。
偶然之中看见洞壁上画着一个动物图案,觉得这是一个很奇怪东西,左看右看,就是缺少两只眼睛。
他随手拿起墨笔,模仿六郎神画的“虎眼”,添在龙头上。
这下坏了,洞壁上的龙张牙舞爪扭动起来,嘴里喷着浓雾,龙体火光四射,一时狂风大作,龙像一道闪电似的飞了出去。
龙一出洞,那些凶猛的动物早已闻风丧胆,再也不敢出来食人,从此,人们有了安全保障,可以随随便便在山野劳作。
从那以后人们把龙视为吉祥物,逢年过节都要扎上一条龙,走村串户游耍一番,企盼来年风调雨顺,太平安康。
十二生肖龙属相是怎么来的呢
十二生肖龙属相是怎么来的呢龙在古代一直是一种很神秘的动物,但是却没有人见过,所以很多人好奇十二生肖龙的来历。
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十二生肖龙来历,欢迎大家阅读!十二生肖龙来历据说,在远古时代,龙是没有角的,他是在陆地生活上,能飞,能跑,还擅长水性。
龙的野心很大,不仅要当生肖之首,还要取代虎兽王之位置。
所以也就有了民间的龙虎斗之说。
在远古时代,鸡是有角的,天帝选生肖那天,龙觉得需要一个角,来装饰自己,让自己起到个威慑的作用。
而蜈蚣就跟龙说,鸡有一对不错的角,看过去,壮观很具有威慑力。
鸡听说龙要借它的角,死活不肯,龙一见急了,对天发誓道:“如果我不还你的角,回陆地就死。
”蜈蚣也在一旁担保道。
“如果龙大哥不还你的角你一口把我吃掉。
”鸡见蜈蚣作保便把角借给了龙。
龙和虎到了天宫,玉帝见龙和虎都十分威风,便下令龙虎都作兽王,虎为陆地百兽之王,龙作水中水族之王。
虎既然可以当属相,龙也可以成为属相,只不过得在后面一些。
于是,龙和虎皆大欢喜,告辞玉帝回到凡间,回来后,龙心里想,如果把角还给鸡,水族们见我这么丑能服我管呢?于是决定不还鸡的角,一头扎进水中,现也不上陆地了。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中也有记载“吴在辰,其位龙。
”十二生肖中的辰龙就是这样来的。
科学的生肖来历说法除此之外,也有人联系日常生活中得出,十二生肖的排序与它们的活跃时间相关。
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称为子鼠。
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称为丑牛。
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称为寅虎。
五时到七时,为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
人间的兔子也开始出来觅食,称为卯兔。
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称为辰龙。
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称为巳蛇。
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称为午马。
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称为未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的真实来历有一个传说:据说上古时代,轩辕黄帝打败了当时中国大地上的各个部落,准备建立一个统一的没有互相征战的理想王国,当时各原始部落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图腾,飞鸟禽鱼,不一而足,黄帝为了统一各族的认识和信仰,取各个部落的图腾的一部分,最终拼成了“龙”,这是各个部落图腾的融合,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方式下,最终各部落统一到了这个旗帜下面,互相融合依存,一起开创了辉煌的华夏文明。
论及华夏文明,其渊源必须上溯到三皇五帝,西方人也许认为这些根本不存在,但是古人却一直坚信这些人物的存在,我们首先要感激先人的智慧,因为早早有了文字,从《史记》到《春秋》,历代史书都会记载或涉及这些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并详细记载保存了下来,所以说,我们的历史基本上是“信史”。
而三皇五帝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当属伏羲皇。
并且只有伏羲的形象,是人首龙身,被尊为“中华祖龙”。
相传伏羲是雷神的儿子,其母华胥氏踩踏了雷神在雷泽留下的"足迹"而孕生的。
因为雷电是龙的重要的取材对象之一。
闪电为龙之形,雷声为龙之音,雷神就是龙神,雷神的儿子当然是龙。
于是,伏羲便生就一副"龙颜"。
古籍里称其"龟齿龙唇"、"鼻龙状"、"牛首龙身"。
他"受龙图,画八卦","以龙纪官,号曰龙师",然后结网罟、造甲历、作乐章。
以炼石补天、抟黄土造人、始创嫁娶等功绩而著名的女娲氏,也是龙,是一条女龙。
古人言女娲氏"蛇身人首","伏羲鳞身,女娲蛇躯"。
蛇是龙的模特,龙是蛇的升华。
说女娲"蛇身"、"蛇形",也就等于说女娲"龙身"、"龙形"。
难怪人们常把汉代画像石上、唐代绢画上的长尾交缠状的伏羲女娲图,既称"蛇身像",也称"龙身像"。
龙的原始图形是什么?最早记载龙的书籍《山海经.海外西经》载:"龙鱼陵居,其状如狸,一曰鰕"。
据《尔雅》:"鲵之大者谓之鰕"。
现在天水东南部林区曲溪,尚有成群生长俗称娃娃鱼的鲵,正是四足龙的创作原型,也是伏羲族的图腾神。
鲵,古人视之神圣。
《史记.始皇本纪》载:"始皇下葬也,以人鱼膏为烛。
"据称鲵鱼脂肪,所做之烛,能将空气中氧耗尽,以保尸身不腐。
随着强大的伏羲部族由黄土高原向中原大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流动迁徙,黄河中下游及西南地区的许多部落被征服。
征服部落的马牛狗鹿鱼鸟等图腾,也就融入了伏羲部落的图腾中。
鲵鱼形的原始龙,由此兼并各民族图腾,形成综合的龙图腾,构成华夏民族团结的纽带。
后恃武力征服中原大地的非汉民族统治者,在入继汉统,成为中原帝王之际,无不强调自己也是三皇五帝的后裔,以消除汉民族的"正统论"观念影响。
许多少数民族统治者,还为自己编造一个与华夏圣王有关的族谱,如匈奴人刘渊自称汉高祖刘邦后裔,前秦氐人苻坚说自己是"有扈氏苗裔,世为西戎酋长",后秦羌人姚氏自称舜之后代,北周鲜卑人宇文氏说"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等等。
源自蒙古高原的元代帝王,对三皇特别推崇。
成宗皇帝铁木耳,诏令要求全国各州县均修建三皇庙,以通祀之。
对三皇之首的伏羲,更是钦崇有加,于是天水卦台山的伏羲庙,盛极一时。
以东北偏僻地的满洲,破关而入,统领华夏的大清帝国,也再三申明,自己也是三皇五帝的后裔,以强调自己继统之合法性。
其实,无论元帝国或是清帝国,以上均非无源之说。
自伏羲而下,炎帝神农、勾芒、共工、颛顼、祝融、轩辕黄帝等远古英雄,都继承了龙图腾。
三皇五帝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创造的文化,与龙文化也是一脉相承的。
建立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夏后氏部落,是龙族;长期雄踞北方的匈奴,也是龙族。
此外,我国西南的彝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伏羲女娲是其始祖的传说。
远在新疆,也有不少伏羲女娲文物出土。
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了绢画伏羲女娲图。
该图寓意深奥、构图奇特,富于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受到学术界重视。
这类图画在交河故城附近,其它墓地也有发现,多出于夫妻合葬的墓穴中。
根据中国古代男左女右的礼俗,伏羲在左,左手持矩,女娲在右,右手持规,人首蛇身,蛇尾交缠;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绘满星辰。
上古时期的羌戎诸部落,曾广泛活动于黄河上游、渭河上游、长江上游、金沙江南北等广大地区。
那么,诞生在此地的伏羲、黄帝、炎帝,就不能不与羌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甚至有人直说,伏羲实为当时居先进文化地位的羌族首领。
稍后的炎帝黄帝,也与羌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神州大地,无论是华夏,还是夷狄,全都包括在龙图腾的旗帜下。
此说,可从对伏羲的祭祀,得出丝微证据。
有关龙几种说法:四大灵兽之一说法一,麒麟、凤凰、龟、龙共称为“四灵”说法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大神兽”最初是指天空中的四个星宿,代表四个方位。
因与汉代社会的思想意识密切相关而演变为四方之神,被称为四灵。
《三辅图》曰:“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证四方。
”朱雀为南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青龙为东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
在上古时代,古人把天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分别以青龙(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一种龟形之神)为名。
实际上是把天空分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个主要星宿连线成形,以其形状命名。
东方的角、亢、氏、房、心、尾、箕形状如龙,所以称东宫为青龙或苍龙;西方七星奎、娄、胃、昂、毕、角、参形状如虎,称西宫为白虎;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联为鸟形,称朱雀;北方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其形如龟,称玄武。
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成为镇守天官的四神,辟邪恶、调阴阳。
四神之中,青龙与白虎因为体相勇武,主要地被人们当作镇邪的神灵,其形象多出现在宫阙、殿门、城门或墓葬建筑及其器物上,在最后一种场合里,龙已不是助墓主升天,而是镇慑邪魔,保卫墓主的灵魂安宁。
关於龙的传说有很多,龙的出处也有很多的说法,有的说是由印度传入的、有的说是中国星宿变成。
印度本身也是有龙神的说法的,但龙在印度的地位是不高的,也是有实物的-蟒蛇。
可以看出,龙曾经地位也不高,仅仅是东方的一个守护神,四大神兽之一。
但是龙是否真的存在呢?央视的科教频道曾经做过几次探讨和记录片,相信大家都看了,就是1934年,辽宁营口天降真龙的事件,但是此事已经不可考;而在网上广泛流传的那张日本保存的“龙的标本”的东西,也很有可能是一个闹剧。
下面还有一种说法,可以供大家参考:龙和扬子鳄在华夏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流域,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洪涝灾害对人威胁极大,所以渴求有一种能主宰雨水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神灵便是古代先民的最大愿望。
处在不同地域和环境中的古代人类,由于受到身边不同自然物的益处和害处,因此,人们心目中代表自然物精华和灵气的对象各不相同,某种生活在身边的动物就是最常用的造神素材,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创造出一种以我国特有的鼍属鳄科爬行动物扬子鳄为原型的寓意性主水神灵形象——龙。
扬子鳄这种曾与恐龙共同生活了一亿多年延续至今仍奇迹般保持了原始形态的“活化石”是如何被塑造成龙呢?夏商朝以前,黄河流域的环境像《水经注》记载的“杂树交荫,云垂烟接”,曾是山清水秀植被丰富的地方,古气象学表明气候还相当温暖潮湿,因此生活着许多扬子鳄。
由于扬子鳄狰狞的相貌,能在水中和陆地两栖生活的奇特习性以及经常半潜水中似隐似现的诡秘行踪,引发古人对它产生了既恐惧又敬畏的心理,所以在众人眼中具有威严和神秘感的动物——扬子鳄便成了主水神灵形象的必然选择对象。
龙的幻化形象具有扬子鳄的全部基本特征:1、披满鳞甲的身躯;2、长颚大口和位于头顶的翘鼻;3、锋芒毕现的锥型尖牙;4大而圆的突起眼睛;5粗壮的长尾;6、强健的四肢和五指利爪;7、有横条纹的腹部。
为了弥补扬子鳄秃头尖尾有损神灵形象的缺陷,古人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给它添加了角、须、尾鳍以及把背部纵向排列的突起角质棘刺也变换成锯齿状背鳍,并拉长躯体以渲染气势,充实装饰效果,于是扬子鳄就被塑造成了传说中描绘的张牙舞爪、能腾云驾雾的龙形象了。
虽然经过艺术夸张后,想象中的龙与现实中的扬子鳄有了许多不同之处,但对比之下,仍可看到扬子鳄——长颚、尖牙、披鳞、利爪等主要特征。
后来黄河流域由于人为破坏生态,刀耕火种,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气候变冷,适宜于暖湿环境的扬子鳄难以生存便逐渐绝迹了(现仅存于我国安徽省南部)。
因为扬子鳄在现实生活中不复存在,人们记忆中的印象淡化消失,只留下祖先们创造的龙形象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结果龙与扬子鳄成了两种不同的概念,龙形象的来历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早期的龙是无角的,1987年河南濮阳发掘出土的一个6000年前古墓葬中就曾发现用蚌壳摆的龙(扬子鳄)图形。
在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龙形象也是大头长尾的爬行动物。
有角龙的形象见于商代甲骨文和青铜器上,山西省出土的一个商代青铜器龙纹觥的造型翘鼻、张口、利齿毕现,器身两侧纹饰与扬子鳄的体纹完全相同。
四川大足南山的云龙石刻雕塑则更是一个无角无须、蹩眉瞪目、活灵活现的扬子鳄形象。
汉字是象形文字,甲骨文中的龙字便是大口、曲体的动物形象。
龙字的读音则是雷声的模拟音。
古人视龙为雷雨之神,《山海经》中就有“雷泽有神,龙身而人头。
”的记载,每当风雨欲来时的电闪雷鸣启发了古人,认定雷电与龙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隆隆”的雷声成了龙字的读音。
时至今日,扬子鳄在我国南方民间的俗称仍是“土龙”、“猪婆龙”。
人的认识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古往今来,许多有关龙的记载、传说、民俗都与扬子鳄的生活习性相关。
扬子鳄生活在河湖沼泽地带,《左传》中“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就是指龙(即扬子鳄)与蛇是同样生活于类似环境之中,习性相近的两种动物。
扬子鳄在水边打造迷宫似的地下洞穴,洞深距地面2—3米,平时也多栖息水中,故人们想像出“龙王居住在水底龙宫”的神奇景象。
而在看到每当发洪水时扬子鳄因洞穴被冲毁四处逃避,便认为“龙王在兴风作浪”,岂不知扬子鳄也是洪水的受害者。
扬子鳄以鱼、蛙、蚌等为食,蚌壳内多有珍珠,鳄生性凶残,长期饥饿时还会自相残杀。
当有人看到扬子鳄争食蚌类时,嘴里吐出珍珠,便有了“二龙戏珠”之说。
扬子鳄是六月交配,七月产蛋,雄鳄是通过叫声寻找雌鳄的(鳄是唯一会叫的爬行动物),而每年六月正是黄河流域多雨夏季的开始,于是人们把扬子鳄响亮的叫声与风雨的来临联系在一起,认为“龙可以呼风唤雨”。
《说文解字》中描述“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世界上仅有扬子鳄与密西西比鳄两种生活在温带需要冬眠的鳄。
因气候原因每到初冬时它们便进入冬眠期,当春天(农历二月)大地解冻时,蛰伏了一冬天的它们开始外出活动,同时也到了黄河流域开始下雨的季节,先民们把二者也联系在一起,于是就有了祭祀“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