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原因及启示

合集下载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启示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中国不是败在了军事上,而是败在了思想上和政治上。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一起来看看吧!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一,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二,北洋水军军备力量有限,好多枪炮都是假的打不出来,子弹稀缺,三,洋务运动受到顽固派的层层阻拦,四,日本明治维新使之国力大增。

甲午战争失败的启示一要高度警惕日本的各种举动日本是一个岛国,在历史上又是一个外向型的国家,但日本走的是一条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早在1855年,日本的政治家吉田松阳子就曾提出一套完整的对外侵略扩张路线图,即先占琉球、朝鲜、台湾、吕宋之岛,再占领整个中国,继而控制印度和世界。

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睦仁登基,并开始了“明治维新”。

1874年,日本利用台湾与清属番国琉球之间发生的“牡丹社事件”和清朝政府官员的昏聩,签订《北京专约》,吞并琉球,更名为冲绳。

此后,日本一方面积聚实力,一方面谋划侵吞朝鲜和中国的战略。

为了发动侵略战争,连明治天皇都带头捐款30万元作为海军补助费。

在天皇的感召下,日本富豪们也纷纷捐款,一年就达上百万元之多。

1894年,日本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和秘密操纵,以朝鲜东学党的农民起义为借口,挑起事端,发动甲午战争,偷袭援朝的中国军队,击沉中国的运兵船“高升”号。

这场战争是由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

从古至今,中日两国之间发生过近百次战争,其中持续8年以上的战争就有3次,但每一次战争都是日本主动进攻中国。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日本作为侵略成性的国家,又想把自己打扮成和平天使,便对所有的侵略战争都用中性词“战争”或“事变”来定位,如日本1931年9月18日发动战争,侵占中国东三省,却称为“九一八事变”,还有1937年的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入侵中国的战争,进攻北京卢沟桥,称为“七七事变”,企图混淆人们的思想认识,掩盖其侵略罪行。

因此,我们对日本的各种举动要高度警惕。

甲午战争失败的启示二腐败和堕落必然导致战争失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正式成军,拥有军舰25艘,官兵4000余人,其中“定远”“镇远”号铁甲舰,排水量达7335吨,各装12英寸大炮4门,时至今日也是大吨位的舰船,日方叹其为“东洋巨擘”。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原因和启示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原因和启示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原因和启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原因有中日实力上的差距、缺乏战略远见、放弃和丧失制海权等等,接下来分享具体的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原因和启示。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原因(1)实力上的差距:在双方争取制海权的黄海海战中,清军以劣势兵力(清军3000吨以上军舰两艘,3000吨以下军舰10艘,日军3000吨以上军舰8艘,3000吨以下军舰4艘)迎击日军。

受限于军舰制造时的技术条件,北洋军舰有效射击距离不超过3000米,而装备了新式测距仪的日本军舰吉野,有效射程可以达到5000米。

日军还装备了新式的速射炮。

(2)缺乏战略远见: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

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

日本战时大本营在挑起这场战争之前,制定了海陆军统筹兼顾的“作战大方针”。

其战略目标是在中国直隶平原与清军进行主力决战,打败清军,压迫清朝屈服。

中国方面,战前则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计划。

由于统治集团主战、主和意见分歧,相互掣肘,事先既未组成专门的作战指挥机构,更无统筹全局的战略指导。

(3)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在近代战争中,掌握制海权非常重要。

所谓制海权,简单地说就是能使自己一方在一定的海域自由航行而使敌方不能自由航行。

能否掌握制海权取决于海军的实力和正确的战略。

甲午战争的制海权主要指黄海海域。

黄海关系到三个半岛,即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海上交通,所以黄海的制海权至关重要。

(4)党派争斗:为了限制李鸿章在甲午战争时期的权利,清流派奏请光绪帝,调来了和李鸿章有矛盾的李秉衡出任山东巡抚。

李秉衡,辽宁人,和翁同龢是挚友,亦属于清流言官,甲午战争时期,处处和李鸿章作对,各种奇葩的借口不发援军,以至于刘公岛成为一座孤岛,在经历了悲壮的抵抗后,最终陷落。

甲午中日战争的启示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_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_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_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因1894年为甲午年,故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战争。

这场战争的结局是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给中国带来了伤害和危机。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原因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人民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什么中国在这场战役中惨败,共有以下几点原因:1.清朝政府缺乏远见,当时的清朝沉浸在自给自足的世界,闭关锁国,不了解外面的世界,轻视西方。

2.中国在甲午战争时的作战战略不佳,没有统筹全局的战略指导,因此没能寻求好时机出击,进行决战。

3.中国武器的落后也是重要的原因,当时清军的兵力处于劣势的地位。

当时在黄海中作战,但火炮威力不足,水洋北师的各艘舰艇年龄较长,养护不佳,马力不足,在战斗中处于劣势。

中国的近代史充满了血和泪的教训,在甲午战争中,中国人惨败,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下降,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也随之覆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被大大地加剧。

值得庆幸的是爱国人民在觉醒,探寻新的救国之路,中国在失败后必会重新站起来,继续向光明前进。

中日甲午战争发生的背景当时的日本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国力越来越强,因为产业革命出现了高潮,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但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因此急于寻找对外扩张的出路。

定时的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沉沦,此时的中国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处处尔虞我诈,纪律十分松弛。

当时欧美方面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都盯上了中国这块宝地,为日本实现侵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首先是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其次,是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

清朝因此大借外债,致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最后,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甲午战争为什么失败以及失败带来的思考和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甲午战争为什么失败以及失败带来的思考和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甲午战争为什么失败以及失败带来的思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组调查目的:甲午战争失败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而表面的失败却反映出了内在的腐朽,那么到底是什么内因和外因一同促进了这场战争的失败呢?而之后一系列的革命战争以及国家不断发展,这场失败的战争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调查对象:针对中国近现代史以及网上资料知乎上分析,并且结合上课所学知识,对这几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背景事件介绍: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Sino-Japanese War)。

甲午战争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

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

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调查分析:1、根本原因:中国没有彻底地改变封建制度,而落后的制度无法与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对抗2、现实原因:指挥不力、作战不灵活、准备不充分、装备不好、战略上的失误、外国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等等。

而且中国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清政府统治腐败,国民无心抗战。

中国的北洋水师当时虽号称亚洲第一,但是,由于经费缺乏(海军军费被挪用给慈禧过寿),训练、养护跟不上,甚至打仗的炮弹都有假,战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更细致地从战争的参与双方来分析: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原因细化:一、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由此衍生出的一点思考是,据称,北洋水师是当时亚洲最强大的舰队,就算是日本的联合舰队与其实力相等,也不应该全军覆没。

轻敌和缺乏预见性是致命的弱点之一。

二、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关键词:甲午战争失败原因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从力量对比看,日本及其支持者实力强大,清朝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弱于日本。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各方面日渐强大,已是现代化国家,清朝中国还停留在农业社会,各方面还比较落后。

这是中国失败的客观原因,但这不是最主要的。

第二,清政府对可能发生的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甚至轻视日本,这是导致中国战败的认识原因。

侵略并企图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

清政府对于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极不到位,对可能出现的日本侵略中国缺乏应有的预见和警惕。

一些有识之士,如两江总督沈葆祯,台湾巡抚刘铭传等看出“倭人不可轻视”,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对日本的认识还停留在“蕞尔小邦”的阶段,“不以倭人为意”,对国防负重要责任的李鸿章也认为“倭人为远患而非近忧”。

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从1888年开始停止购进军舰,1891年停止拨付海军的器械弹药经费。

中国就是在这样一种不清醒的状态下,迎来了一场命运攸关的战争。

这场战争,中国无备,日本有备,清朝中国对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缺乏预见性而放松了警惕,造成其在战争中举措失当,这是甲午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也是需要认真汲取的深刻教训。

第三,当时清政府主要负责人李鸿章等人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并一味信奉唯武器决定论,这是战争失败的思想原因。

中国最高统治者中掌实权的慈禧太后是主和派,李鸿章也坚决主张力保和局。

从战争开始到失败投降,他们一直致力于争取英俄德法美等国家的调停,以达到求和目的。

李鸿章想利用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遏制日本,解除中日军事对峙,用心可以理解。

但他显然对列强干预成功的可能性期望太高了,过分依赖外交斡旋而放松了军事努力。

李鸿章首先请求英国调停,没想到英国和日本已经在背后进行了交易,并与日本签订了《日英通商航海条约》,英国甚至对日军击沉本国商船事件保持沉默。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和启示是什么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和启示是什么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和启示是什么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缺乏预见战略原因装备劣势党派争斗甲午战争失败的启示中国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

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甲午战争直接导致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远东日本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扩张,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

另外,日本为了对抗俄国,湔雪三国干涉之耻,一方面提出“卧薪尝胆”的口号,重新开启十年扩军计划;另一方面促成了“英日同盟”的形成,开始了东亚地区新一轮的争霸。

甲午战争标志着中朝之间上千年的宗藩关系正式终结,朝鲜名义上获得了独立,实际上却被日本控制。

之后俄国势力进入朝鲜,日本和俄国在朝鲜的争夺日趋激烈,最终引发了1904年日俄战争。

对远东局势来说,《马关条约》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明显地反映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

中日甲午战争简介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而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sino-japanese war)。

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而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现实意义-2019年文档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现实意义-2019年文档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现实意义-2019年文档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现实意义1894年,经过多年准备的日本终于对大清帝国发动了一场挑战,很显然,这次挑战对大清帝国来说,出乎意料,但是从当时的情势研判,这又在情理之中。

大清帝国朝野上下对于日本的挑战,显得手足无措,最终被日本人打的体无完肤。

面对失败,大清帝国全体上下,痛定思痛,决心进行彻底的洗心革面,放弃那种自以为是的自大,但历史并没有给大清帝国以等待,最终大清帝国在世界的瞩目下,不体面的推出了历史的舞台。

120年过去了,尽管历史不会重来,但是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的,当年的大清国内外局势和当下中国的国内外局势有部分类似,为了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我们反思120年前的失败对当前有现实意义。

一、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1840年以来,大清帝国面对各种挑战,内外交困。

当1894年蓄谋已久的日本发动战争的时候,这时候大清帝国几乎是倾其国力进行一战,战争胜负决定着大清国的国运。

大清国就像一头老态龙钟的骆驼,遭受到了日本致命的一击,轰然倒下。

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更多的是大清国自身的原因。

(一)文化自负大清国的失败,和日本的强大有直接关系。

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显得更加年轻和活力,已经不是这个昔日的老大帝国所能战胜的。

但是大清的失败,更多的败在帝国的自负上,这种傲然一切的自负,是败之所败的原因。

大清国以孔孟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安邦平天下,把孔孟之道作为安身立命之本。

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大清帝国自认为文化上的优势可以同化和感化一切“夷人”,对于西人的无理要求,必须用教化的手段加以训导,使其认识到大清帝国的皇恩浩荡和教化威力。

不屑于与夷人谈论利益之争,曾国藩曾说办理夷务,根本不外孔子忠信笃敬四字,受到曾师的影响,李鸿章在办理洋务的过程中“与洋人交际,以吾师忠信笃敬四字把握”。

当不得不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仍然未能摆脱文化上自负的心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在这种自高自大的状态下出笼了。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甲午中⽇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甲午中⽇战争⾥中国惨败,究竟是什么使号称亚洲第⼀、世界第六的舰队如此不堪⼀击呢?下⾯是⼩编带来的关于甲午中⽇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甲午中⽇战争中国失败原因 原因⼀,军制 ⽇本⼈师从普鲁⼠,在甲午战争之前就已经建⽴了兵役制度和部队架构。

各师团的⼠兵受过良好训练,各师团兵种齐全,⽕⼒搭配适合 清军主⼒是淮军,各营⼈数不统⼀,训练不统⼀,号令⽅式不统⼀,怎么和别⼈⽐ 原因⼆,军官团 ⽇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就效仿德国组建了陆军⼠官学校和陆军⼤学,所有军官都受过正规化训练,⽽且多年教育之下,训练更有素 清军的提升途径主要是裙带,⽽且军官缺乏训练,不理解现代战争 海军更是明显,⽇本⼈全盘学习英国,⽽我们这边还是⾃搞⼀套,知识不成体系,军官素质不⾏ 原因三,武器 凭⼼⽽论,清军的武器装备并不落伍,但最⼤的问题在于混杂,枪械种类过多,后勤复杂,打起来以后难以补给 原因四,⼠兵训练 清军缺乏训练,往往⼀看到对⽅就开枪,结果是早早把⼦弹打光。

⽽⽇军步炮协同更好 原因五,情报 ⽇军布设的有效的情报⽹,对清军分布、地形地貌了解深刻,⽽清军是两眼⼀抹⿊ 原因六,将领素质 ⽇本⼈远远领先,普遍具有国家观念,愿意为国献⾝,⽽清军将领⼀旦见识不好,马上就跑 ⽇军参谋副长,川上操六还曾⼏次⾃费到中国侦察淮军状况,这边有⼏个了解⽇本⼈? 原因七,最⾼指挥机关 ⽇本⼤战之初就组建了⼤本营,有完善的参谋体系,清朝这边还是⼏百年前的⽼套路,皇帝席指挥 综上所⽰,甲午战争是近代军队对封建军队的对抗,是⼀种不对称的对抗,清朝的失败理所当然。

甲午中⽇战争战前冲突 ⽇本侵略中国是蓄谋已久、准备充分的。

早在1867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在《天皇御笔信》中宣称“开拓万⾥波涛,宣布国威于四⽅”,蓄意向海外扩张。

1871年,近代中⽇两国签订了第⼀个条约《中⽇修好条规》,第⼀款就说:“嗣后⼤清国、⼤⽇本国倍敦和谊,与天壤⽆穷。

甲午战争我国失败带来的启发

甲午战争我国失败带来的启发

甲午战争我国失败带来的启发内容提要:本文从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失败的原因着手,详细分析这场战争给中国现代军事建设带来的启发。

关键词:甲午战争;失败;影响;启发甲午战争我国失败带来的启发甲午中日海战是影响中国近代的一场重要战争,这场战争开始于光绪二十年也就是1894年7月25日结束于1895年4月17日以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结束。

从数据来看,参加这场战争的清军有630,000人而却只有日军240,616人连清军的一半都不到,但是战争的结果却是清军31,500人阵亡而日军13,306人死亡,在这样的情况下,清国还是输掉了战争,北洋水师全灭,割地赔款才了事。

这场战争是很多人都晓的,所以就不再多加累述,我们考虑的是这场战争,我国失败所带来的启发。

甲午海战是清朝统治者始料未及的,清朝统治者实在没有想到这个对中华臣服千年的番邦蛮夷小国可以一举击败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舰队,使得整个中国海岸线暴露在日本这个新的列强眼前。

光绪年间,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先后初步组建完成,而其中又以北洋海军的实力最为雄厚。

但是虽然引进了先进的舰只,这支舰队自从组建以来就很少进行训练演习,舰艇也不知保养,以至于炮管上经常晾满水兵的袜子,炮筒中一摸一把黑灰。

曾有一位日本将领参观舰队后说:“这种舰队,吨位再大也是没用的。

”同时清军的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

1891年以后,北洋水师甚至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

这是因为此时清朝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为了准备她在1894年的六十寿诞,将这些费用来修建颐和园,供自己“颐养天年”了。

其实清政府在面临与日本开战的抉择时,自信度是比较高的,并未有消极避战的打算。

1888年成军的北洋水师,拥有大小舰船56艘,总吨位4万余吨。

尤其是北洋水师从德国订造的“定远”、“镇远”两艘铁甲战列舰,排水量达7300多吨,拥有4门305㎜的主炮,装甲厚度达14寸,这样的铁甲巨舰载当时的地位类似于今天的航母战斗群,威慑力极大。

初三历史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初三历史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初三历史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之一。

它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很多。

1. 军事设备和战略落后甲午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封建社会的军事装备和战略观念相对滞后于西方列强。

清朝的军队仍然沿用古老的战术,缺乏现代化的装备和军事训练。

与此相反,日本在西方列强的帮助下迅速实施了现代化改革,建立了先进的军事体系。

这使得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

2. 缺乏统一的指挥体系甲午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内部存在着权力分散和指挥混乱的问题。

清朝政府缺乏有效的统一指挥体系,各方势力各自为战,导致指挥失调和协同作战的困难。

而日本军队则通过高效的指挥系统实施了整体作战,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中国进行了有效的打击。

3. 政治腐败和军队士气低落清朝政府当时的腐败和内忧外患问题也造成了甲午战争的失败。

政府官员贪污腐败,军队内部缺乏纪律,士气低落。

与此相反,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军队的改革和纪律建设,士气高涨,为胜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4. 外交策略不当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外交策略不当也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之一。

清朝政府没有正确评估日本的实力,错误地估计了战争的持续时间和结果。

同时,他们没有有效地与列强进行外交斗争,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外援,使得中国在战争中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

5. 民众支持度不高在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民众支持度较低,这也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之一。

清朝政府的统治不得人心,无法凝聚民众力量来支持战争努力。

与此相反,日本政府利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有效地动员了整个国家的力量来支持战争。

总结起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军事设备和战略落后、缺乏统一的指挥体系、政治腐败和军队士气低落、外交策略不当以及民众支持度不高等因素共同导致了中国的失败。

这场战争为中国敲响警钟,也促使中国开始进行现代化改革,以适应世界格局的变化。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教训是什么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教训是什么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教训是什么2014年是甲午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

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不能忘记的历史事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一起来看看吧!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一,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二,北洋水军军备力量有限,好多枪炮都是假的打不出来,子弹稀缺,三,洋务运动受到顽固派的层层阻拦,四,日本明治维新使之国力大增。

甲午战争失败的历史教训正确处理中日关系的关键词1、关键词之一:国家实力近代欺凌过中国的列强,不都已经完成了或者正在完成工业化。

中国当时只是经历了延迟的、不完全的早期近代化——这个过程还不如日本幕末的改革。

国家强大的基本要素有三:经济实力增长,社会制度先进,人民奋发向上。

今天,通过60多年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我们已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国家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是人民历史的选择,其优势已经得到证明。

中国人民斗志昂扬,团结一心。

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加速,其保卫国家的决心也是坚定不移的。

这些都与120年前的清政府有着天壤之别。

近期,日本当局企图否定二战格局,修改“和平宪法”,坚持解禁“集体自卫权”,都是针对中国的危险举动,也是关乎未来日本走向,亚太安全格局乃至战后国际秩序的危险举动。

我们必须正告玩火者:2014年的马年不是1894年的马年,1894年的马年是不可能在今天复制的。

2、关键词之二:铭记历史旅顺大屠杀中日军屠杀中国百姓在中国人人知道“南京大屠杀”。

但是有许多人不知道,早在1894年11月,还发生过“旅顺大屠杀”。

1894年11月18日,日军进攻旅顺,三天后旅顺陷落。

接着,日军就在旅顺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屠杀中国同胞一万八千余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

这里只引用大屠杀的目睹者英国人艾伦的一小段记载:“日本兵追逐逃难的百姓,用枪杆和刺刀对付所有的人;对跌倒的人更是凶狠地乱刺。

在街上行走,脚下到处可踩着死尸。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及其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及其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及其影响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争,战争的结果是中国的失败,对中国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国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作用而导致的,同时它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深刻的教训。

一,外部因素1. 日本的军事实力:当时的日本,已经开始了西化运动,而其国家的军事实力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尤其是在与中国作战时,日本的军队毫不退缩,配备国内最先进的武器,其自身的实力自然是不容小视的。

2. 战争的前期准备:相对于日本的军事实力,当时的中国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无法充分准备战前,而这种准备充分的差距也成为中国最大的劣势之一。

3. 国际舆论:在当时的国际舆论中,中国被描绘成一个弱小、贫困和无力的国家。

而相对于这种国际舆论的影响,中国的实际情况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认识。

二,内部因素1. 政治体系不完善:在甲午战争时期,中国的政治体系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国家领导体系,国家的政治稳定度显然较低,这使得在战争中作出有效决策变得相对困难。

2. 经济基础薄弱:在当时的战争中,日本能够以全力战斗的状态,而中国却因为经济基础薄弱而无法全力投入战斗。

而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当时的经济几乎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很难涉及到国外市场的优势。

3. 内斗与割据:在战争中,中国一方面需要统一的指挥,而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却存在着内斗以及各种系割据,使得对抗强敌的目标难以达成。

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失败原因不仅仅是以上因素,甚至也不能仅仅归咎于这些原因。

中国的失败原因完全是从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政治环境以及文化因素中演绎出来的。

它不仅是当时的现实需要,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中国的失败,使得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的问题。

在经历一次彻底的失败之后,中国社会开始深入探索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发现自己修得的一些长处同时也限制了自己的进步。

正因为如此,中国在战后开始改革,而这个改革的路是充满艰辛和曲折的。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和启示是什么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和启示是什么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和启示是什么甲午战争失败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一起来看看吧!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缺乏预见战略原因装备劣势党派争斗甲午战争失败的启示中国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

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甲午战争直接导致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远东日本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扩张,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

另外,日本为了对抗俄国,湔雪三国干涉之耻,一方面提出“卧薪尝胆”的口号,重新开启十年扩军计划;另一方面促成了“英日同盟”的形成,开始了东亚地区新一轮的争霸。

甲午战争标志着中朝之间上千年的宗藩关系正式终结,朝鲜名义上获得了独立,实际上却被日本控制。

之后俄国势力进入朝鲜,日本和俄国在朝鲜的争夺日趋激烈,最终引发了1904年日俄战争。

对远东局势来说,《马关条约》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明显地反映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

中日甲午战争简介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而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Sino-Japanese War)。

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而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甲午中日海战中国失败的原因作文

甲午中日海战中国失败的原因作文

甲午中日海战中国失败的原因甲午中日海战中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政治腐败:清朝末年,国家统治腐朽没落,统治集团内部存在严重分歧,朝廷分成帝后两派,各方势力往往贪图自保,无法做到全力以赴去应对战争。

2.封建制度落后:清朝实行封建制度,虽进行了洋务运动,但仅局限于技术层面,未触及封建体制,腐败的体制直接影响了国家对战争的组织效率。

3.缺乏忧患意识:清政府对日本的侵略本性及野心缺乏深刻认识和警惕。

在日本全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迫近时,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

4.依赖他国斡旋:寄希望于没有强有力军事手段作后盾的“公理”“道义”,放松了军事努力,没有将反侵略战争的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

5.战略指挥不当:清政府缺乏积极抗战的战略思想,消极避战,不敢主动出击消灭敌人。

平壤战役中,主将叶志超指挥失误和临阵脱逃,影响了整个战局;李鸿章为保存北洋水师实力,消极指挥,采取保守防御策略。

6.军地陆海无合力:没有形成集中统一的指挥中心,也未制定切实可行的海陆联合作战计划。

海军各舰队指挥权分散,无法统一调遣实施对敌作战,导致北洋水师独木难支。

7.缺乏海洋和海权意识:仅把海军看成运输船队的护航力量和陆地防守的辅助,没有主动开辟海上战场并争夺制海权,从而无法掌握战争主动权。

8.国力贫弱:经济上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生产力落后于资本主义;西方列强的军事和经济侵略也削弱了中国国力。

9.军队素质低下:北洋水师虽号称强大,但存在军纪涣散、操练废弛、贪污腐化、精神萎靡等问题。

10.国民国家意识和国防观念淡薄:当时的百姓对国家的概念模糊,国家意识和国防观念几乎缺失。

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民族主义高涨。

11.海军建设问题:清廷的海军建设缺乏长期投入和持续发展,后期热情冷却,导致设备老化。

而日本则举全国之力发展海军,并在舰船设计理念上及时更新,加强了速射炮建设,在海战中占据优势。

12.情报不足:对日本的军事动向和战略意图了解不够,导致在战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初三历史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影响

初三历史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影响

初三历史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影响甲午战争是指1894年至1895年间,中国清朝与日本帝国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民族自尊心的挫伤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失败,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遭遇到日本军队的严重打击,战争结果十分糟糕。

这使得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国家的威严受损,国人们感到巨大的耻辱。

这一事件对于中国民族主义的觉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科技与军事落后甲午战争中,中国在军事技术和实力上落后于日本。

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和作战策略都无法与日本相媲美。

这种技术和军事上的落后是由于清朝长期关闭国门,排斥西方文化的缘故。

而日本积极开放,引进西方科技,使得日本在军事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

三、腐败政治体制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内部存在着严重的腐败问题。

清廷官僚体系庞大而腐败,各级官员的贪污现象严重,权力运行低效,这影响了军事的组织与指挥。

军队内部缺乏纪律,高级军官的指挥能力也存在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中国军队在战斗中没有统一指挥和明确的目标。

四、外交失利中国在甲午战争前期与其他大国的外交政策也存在失误。

在处理日本军事行动时,中国采取了强硬立场,以对抗日本。

这使得中国失去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合作,而日本则趁机争取了其他大国的支持。

中国在外交上的失利也加大了战争的困难程度。

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 民族主义觉醒:甲午战争使得中国人民对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产生了更为强烈的意识,从而催生了中国民族主义和反对外来压迫的运动。

2. 改革与变革: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得中国社会对体制、制度的反思更为深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改革的进程。

3. 进步思潮的兴起:甲午战争的惨败引发了对于国家现代化和科学发展的思考,推动了知识分子的进步思潮,发展了科学教育和现代产业。

4. 对近代化的助推: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得中国政府意识到国家现代化的迫切性,推动了军事、经济和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改革与引进,为中国近代历史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论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论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论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启示【内容摘要】在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中,中日甲午战争可以说是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后果最重、教训最多的一次战争。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导致了《马关条约》的签订,这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使中国陷入深重的民族危机。

正因为如此,重新学习、研究这段历史,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的原因,总结、汲取其中的教训,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甲午战争,政治,经济,军事,中日实力对比,钓鱼岛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

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

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

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正是在这场战争中,日本趁中国战败之际非法窃取了我国的钓鱼岛。

如果我们仔细查看甲午前后的历史数据,发现就当时的综合国力而言,清政府已经远远超越了日本,但是这场战争为什么会以战败而结束,导致中华民族逐渐走向深渊, 战争前日本方面: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

当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1888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为此,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于此时,我国断然先发制人,制订进取计划,谋求国家他日之安宁与幸福,实今日之最大急务也(于清国之可乘之机,乃欧洲或中亚战乱之时。

现在磨刀以待时机,最为重要”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①思想方面:甲午战败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民族意识的缺失。

日本:上至天皇下至黎民,都非常重视这场战争,举国团结一致;清国:历来的愚民政策让许多老百姓对此战毫不关心,战争只是皇家的事,而清政府一直以来夜郎自大,希冀英国俄国等介入阻止日本,事前对战争的准备不足,仓皇应战事例:联合舰队主力战舰“吉野”号,是英国阿姆斯特朗兵工厂制造,使用新型蒸汽机驱动,航速23节,是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的装甲巡洋舰。

舰上火力配备15.2厘米阿姆斯特朗速射炮4门、12厘米速射炮8门、4.7厘米哈乞开斯机关炮22门、36厘米鱼雷发射管5具。

“吉野”舰原是清国北洋水师预购,后因海军经费不足被迫放弃。

日本一直关注清国订购该款新型军舰的动向,政府动员全国官民的一切力量募捐,明治天皇也省吃俭用捐赠皇室用度。

日本终于购得这艘命名为“吉野”号的新锐战舰,大幅提升了舰队的作战实力。

②经济方面:清国:就整体而言,清朝领土面积广阔,税收量大,国力远远超过了日本,而且,洋务运动的开展,也为清政府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可是,清朝的封建财政体系落后,工业基础薄弱。

并且官员贪污严重,大量的财富落入私人的口袋。

而且,清朝的财政以国防为主,企业的管理体制缺陷非常多,造成了财富的大量浪费。

日本:在经历过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学习西方,采用了比较先进的近代财政体系,各项财政收入与清政府相差不大,而且,日本的轻重工业水平远远超过了清政府。

举例:在战争之前,清朝修建铁路大约400多公里,而日本有铁路2733公里;1893年,日本共有轮船680艘,约110205吨,而清政府的轮船招商局只有轮船26艘,约22900③政治体制方面清国:在政治制度上,清政府属于落后的皇权至上的封建体制,官场中派系林立,各个派系之间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官员贪污腐败,卖官鬻爵现象严重,并且清朝的封建体制处于封建体制的衰落期,腐败不堪。

慈禧太后为修建颐和园,任意挪用海军军费,大肆挥霍。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原因及启示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原因及启示

甲午战争失败原因分析及启示甲午战争是亚洲近代史上一件大事,它犹如一记重拳,砸醒了中国这只睡狮,使中国人再也不能在天朝大国的梦幻中沉睡了,由此,维新和革命的思潮运动绵延不绝,驱动着中国人求进步、求发展。

有人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是因为军事力量不足造成的。

这失败的原因就这么简单吗下面让我们就此进行探究。

一.政治方面甲午战争前的日本经过了明治维新摆脱了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走上独立发展的强国之路,在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它还进行了政治制度的改革,建立起近代天皇制,由封建君主政体转变为君主立宪政体,并且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吸收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丰硕的科技成果,并使之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动力。

而此时清朝的洋务派们却只知引进技术和设备,对于政治制度却视而不见。

他们认为中国的封建制度是完美的,是先圣们制定出来的,一旦涉及到政治制度的彻底改革不仅损害到他们自身的利益,还会遭来由于亵渎祖先而带来的灭顶之灾。

这种主观上的桎梏严重影响了中国接受西方国家的先进制度,使中国与世界脱轨,为中国的发展埋下重重危机。

二.经济方面当时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

甲午战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

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

当时日本共有工业资本7000万元,银行资本9000万元,年进口额亿元,年出口额9000万元,年财政收入8000万元,这些指标除了进口量与中国相当外,其它都低于中国,说明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并不比中国强盛,甚至可以说中国在经济整体上是占优势的。

但是日本积极备战征收重税(中国的4倍),明治天皇甚至拨出30万的宫廷内帑和10%的官员薪俸支持海军,而中国因为慈禧太后,北洋水师6年为添一船一炮,陆军也多不满编,可以说军费严重不足。

经济稍占优势的中国,其军费却严重不足,试问这样,中国又如何能在战争中战胜军费雄厚的日本呢三.军事方面从军事上看,日本在甲午战前的一二十年里,竭全国之力提升军事实力,尤其重视海军建设,到1893年,拥有军舰55艘,排水量万吨,与中国海军主力北洋舰队相当(中国还有广东、福建水师)。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分析_甲午战争失败的影响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分析_甲午战争失败的影响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分析_甲午战争失败的影响 《马关条约》产⽣的⽆疑就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导致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装备劣势。

下⾯就由店铺告诉⼤家分析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吧!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分析 ⾸先,⽇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本天皇就确⽴了对外扩张政策,宣称要以武⼒“开拓万⾥波涛”“布国威于四⽅”,维新之后⽇本虽然建⽴了西式军队,但是在其军队当中仍然盛⾏着其传统的武⼠到精神,且⼠兵对于天皇是绝对的忠诚,可为其⽽死,所以其军队的战⽃⼒是⾮常的强悍的,⽽且由于受⾃然条件的限制,⽇本早已垂涎中朝两国的丰富的资源,于是⽇本制定了⼀个以侵略中国为核⼼的⼤陆政策。

同时⼤⼒发展海军,从1890年开始拿初国家财政收⼊的⼤部分建⽴和发展近代的海军,其宗旨是以超越北洋海军为⽬标的,到甲午战争前,这⼀⽬标已基本达到。

可以说⽇本对于这场战争是蓄谋已久的,他们不惧怕战争甚⾄渴望战争,因为这⼀战不但可以掠夺殖民地抢夺资源,⽽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机取代中国成为亚洲第⼀⼤国!此战⽇本可以说是以国运相赌,若胜便是⽻化成仙,若败则死⽆葬⾝之地,所以⽇本是抱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来的,他们不是来挑起战争的,⽽是来拼命的! 反观中国,此事中国古代官场的⼟特产品------党争,再领风骚,帝后⼆党⽃得是不亦乐乎,根本旧⽆暇顾及⽇本,或者说根本就没把这些倭奴放在眼⾥。

统治集团内部的失和在很⼤程度上是影响了战局的。

其次,清军三军主将能⼒平平。

甲午中⽇战争中黄海海战清军失利,⽽黄海海战的失利并不可将全部责任推到军费被挪,操练不勤等问题上,北洋舰队主将丁汝昌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排兵布阵上存在着重⼤的问题,隔⾏如隔⼭,让⼀个陆军的将领去指挥海军,这⼤有中国⾜球长期把持在⼀个从来都没有踢过球的⼈的⼿中⼀样,胡闹! 平壤战役未始,主将叶志超狂奔数百⾥,渡过鸭绿江;⽇军将攻旅⼤,旅⼤主将赵传业随即乘船逃跑,等等,诸多的跑路门,涌现出了诸如叶跑跑、赵跑跑这样的长跑将建,可见但是⼀些战略要地的清军主将真的连酒囊饭袋都不如啊!虽说主将逃⾛后仍有许多的军官⼒战拒敌甚⾄是以⾝殉国,然⽽主将⼀跑,⼈⼼即散,群龙⽆⾸,各⾃为战,终不成⽓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论文
论文题目: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原因及启示学生姓名:严冬
学号:2110401268
所在院系:电气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19
任课老师:顾令仪
完成时间:2012年6月2号
·内容摘要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甚至是亚洲近代史上一件大事,它犹如一记重拳,砸醒了中国这只沉睡的雄狮,使中国人下定自强之决心。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甲午中日战中国惨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并获得相应启示。

·正文
甲午战争中中国完全有能力打败日本,而最后却遭惨败,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中国人缺少信念!当政者沉迷权术利益,百姓则大多只求温饱,全国上下不思进取的人太多太多。

战前,清廷在军事、政治、经济三方面都没有充分准备、布局,惨败,只是历史的必然。

下面我将对甲午战争的失败分三个小方向进行论述。

首先,甲午中日战是一场战争,军事方面无疑是最为主要的。

日本在甲午战前的一二十年里实行明治维新,竭全国之力提升军事实力,尤其重视海军建设,到1893年,拥有军舰55艘,排水量6.1万吨,与中国海军主力北洋舰队相当。

显然,中日军事力量对比差距并不大,有的方面如海陆军总量中国还略占优势。

而导致失败的原因却是,虽然引进了先进的战舰,军队的管理模式却依旧陈旧、僵化,且士气不振,缺少训练,甚至连舰艇都不保养。

而海军腐败的根本原因又是清政府的腐败以及不重视。

在他们眼中,这支舰队只是用来向世人显威的、自欺欺人的工具。

如此缺少信念、凝聚力的军队,能取胜才是怪事。

其次,政治方面也是战争失败的一个重大原因。

甲午战争前的日
本经过了明治维新摆脱了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进行了政治制度的改革,建立起近代天皇制,由封建君主政体转变为君主立宪政体,并由此走向强国之路。

而此时清朝的官员们却只知引进技术和设备,对于政治制度却视而不见。

他们顽固地认为祖先们创建的封建制度是完美的,政治制度的彻底改革不仅损害他们的利益,还会亵渎祖先。

这种思想上的桎梏严重影响了中国接受西方国家的先进制度,使中国与世界脱轨,腐败得不到革除,为中国的惨败埋下深刻的伏笔。

最后要论述的是经济方面。

甲午战争时期中国的经济实力并不比日本差。

甲午战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

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当时的整体经济实力要强于日本。

但是日本积极备战,征收重税(中国的4倍),明治天皇甚至拨出30万的宫廷内帑和10%的官员薪俸支持海军,而中国却因慈禧太后,北洋水师6年为添一船一炮,陆军也多不满编,可以说军费严重不足。

经济稍占优势的中国,却因军费严重不足导致战争的失败,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悲哀。

·启示
清廷不是被日本打败,而是被自己打败。

清廷在战前仍在军事、政治、经济方面无所作为,腐败无能,沉迷于蹉跎。

由此可见,在综合国力面前不思进取、夜郎自大的国家必定惨败,甚至灭亡。

·参考书籍
《绝版甲午》---------------------------------雪珥(澳大利亚)
《中国近代史1840-1949》---------------王文泉、刘天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