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 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章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除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如不能正确理解除法的意义,不能正确选择除法的方法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运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运用,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除法的运用2.解决实际问题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除法的运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除法的运用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运用。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4.教学工具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设置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除法的运用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运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除法的运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除法的运用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设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除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除法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后巩固。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说课稿之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说课稿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说课稿之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二》是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的一个重要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除法口诀的应用、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材中,除法口诀的运用是本单元的基础,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是核心,解决实际问题是目的。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在学习除法时,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1. 对除法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加减法和除法;2. 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可能会有困难;3. 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除法口诀进行表内除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能够运用除法口诀进行表内除法的计算。
2.教学难点:对除法意义的理解,除法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除法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讲解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理解除法的计算过程。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 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材分析1.1 教材特点《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是帮助学生继续学习和掌握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
1.2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掌握表内除法的解决问题技巧,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2. 教学重点•灵活使用表内除法的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3.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和运用表内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二、说教法1. 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课堂讨论。
2. 活动安排•导入活动: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出问题:提供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运用表内除法进行解答。
•练习训练: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的理解和运用。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的思考和探索,以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说教学1. 学情分析•学生年龄:二年级学生,年龄大致在7-8岁之间。
•学生基础:学生已经学习过基本的加减法,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学习态度:学生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通过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
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1.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运用表内除法进行解答。
2.辅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他们找出解题的关键点。
第三步:练习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步: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表内除法解决问题技巧的掌握。
3.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培养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四、说评价1. 学习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后练习、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2. 教学评价教师应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3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3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二)》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三课时,主要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丰富的情景图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但对除法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将已学的除法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学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表内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提高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乐于探究的精神,增强学生对除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除法的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将除法知识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引导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除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的思考。
2.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运用已学的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解题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方法,解答学生的疑问。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实际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解题步骤等。
表内除法(二) :解决问题(两步计算) 说课稿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两步计算)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下册59页的例4《解决问题》(乘除两步计算)一、说教材。
二年级下册59页的例4《解决问题》(乘除两步计算)这节课的教学起点是在学生学会了用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和用乘、除法计算解决问题,并且会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基础上,应用学生已掌握的表内乘除的知识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2、过程与方法:在情境中,通过观察、讨论、尝试、合作、交流等体会乘除两步计算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积极尝试、主动交流,愉快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二、说教法和学法1、教学理念(1)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解题,在此基础上合作交流以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这样能留给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2)、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应具有主体性、自主性和独立性,不再只充当知识的接受者。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索,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与同学和老师合作交流,讨论,共同发现新知识,以达到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
(3)、让数学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往互动,感情交流的过程。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学生不能只做听众,必须动起来,要动起手来操作数学,动起笔来推演数学,动起脑来思考数学发现数学质疑权威,动起口来讲数学和与同学老师讨论数学;数学教学要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交往,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使学生学会交往,逐步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表内除法(二) 解决问题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的解决问题说课稿授课教师:马俊仁授课时间:2022年4月12日【说教材】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页42页的例3及相关练习题。
二、教材分析例3是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和表内乘法二中的解决问题相对应。
需要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
继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通过“商店买东西”的情境,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对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3、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做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教学难点: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各种相关的课件。
【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新课程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找问题” “找相关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说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口算练习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文文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文文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文文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文文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图片)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
玩具熊6元1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1个。
汽车的价钱被遮住了。
要帮助文文求出56元钱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小组交流汇报:需要知道地球仪的价钱,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个地球仪是8元钱)2、合作交流,解答问题。
(1)请同学们思考,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应该如何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预设:一个地球仪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拓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的基本运算,但对除法的应用还不是很熟练,特别是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纸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表内除法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表内除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表内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除法的意义。
3.练习:设计一些实际的数学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表内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流程图,展示表内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过程。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练习成绩等方面进行。
2023人教版数学二年下册《表内除法(二):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共二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下册《表内除法(二):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一)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我想,编者之所以这样安排,匠心不仅在于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
其逻辑顺序如下:例2,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
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2.本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3.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4.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仅注重双基的落实,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5.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表内除法二的解决问题说课稿

表内除法二得解决问题说课稿泊里学校孙艳霞【说教材】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科书(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页42页得例3及相关练习题。
二、教材分析例3就是用除法解决问题得内容与表内乘法二中得解决问题相对应。
这个题目中所涉及得数量已由离散量扩展到连续量,由实物个数扩展到了取自于量得数量,它所反映得数量关系就是除法现实模型得拓展,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得数量关系,需要学生根据除法得含义来解决。
继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得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得能力。
三、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根据除法得意义,解决生活中得有关数量就是多少得实际问题,理解数量、单价、总价得数量关系但并不出现名词。
2、培养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筛选有用得信息从而培养解决问题得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会选择有效信息解决诸如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得实际问题。
并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得模型。
五、教学准备各种相关得课件。
【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新课程教材特点与学生得实际情况,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找问题”“找相关得信息”“解决问题”得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得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促进思维得发展,培养学生得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知识得衔接点,由表内乘法得知识复习,引出新课,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寻找相关得信息与所求得问题。
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解决问题得步骤。
在整个教学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得理解,构建了解决此类问题得模型,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得能力。
【说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练习与口述算式。
2、平均分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文文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就是面对那么多好玩得商品,文文不知道手中得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您们愿意帮助文文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文文去商店瞧一瞧吧!(出示教材图片)师:从图中您知道了哪些信息?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得价钱。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是本册书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除法的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应用,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
本节课的内容是本单元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他们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对除法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与乘法混淆;2. 乘法口诀的记忆不够牢固,影响除法的运算速度;3. 对于除法的运算性质理解不透彻,不能灵活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运算;2. 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进行除法运算;3.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运算性质,能够运用除法的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1. 除法的运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2. 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3. 除法的运算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除法的运算方法;2. 采用口诀记忆法,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理解除法的运算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新课;2. 讲解除法的运算方法;3. 记忆乘法口诀;4. 讲解除法的运算性质;5. 课堂练习;6. 总结提升。
在讲解除法的运算方法环节,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除法的运算过程,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在记忆乘法口诀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
在讲解除法的运算性质环节,我会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除法的运算方法被除数 ÷ 除数 = 商2.乘法口诀3.除法的运算性质a.被除数 = 商 × 除数b.除数 = 被除数 ÷ 商c.商 = 被除数 ÷ 除数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两个方面:1. 过程评价;2. 结果评价。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 说课稿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杨华清一、说教材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中的第三课时用除法解决问题。
这个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1~9的乘法口诀求商,大多数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或已知总数、每份数,求份数,本节课的内容是将已知总价、数量,求单价或已知总价、单价,求数量的应用题转化为以前学会了的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或已知总数、每份数,求份数的应用题,需要学会根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问题,并学会验算。
继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并掌握简单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并学会验算。
熟练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通过已知条件,找出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学方法主要是创设情境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交流讨论完成练习。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熟悉解题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来复习一下前面学习的内容,请大家完成下面两个题。
12个笑脸,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8颗红心,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2.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3.小结。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或者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都是平均分,用除法计算。
4.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用除法解决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3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商场吗?现在,就让我们和小明去商场里看一看吧!2.出示主题图,请你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一个玩具熊6元一个球9元一个地球仪8元一辆小汽车?元3.小明要帮地理老师采购一些地球仪,就在这时遇到了一个难题,请看图。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节《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
它是在学生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外一个数”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外一个数"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学用7~9 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不仅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知识,本课是在学生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是比较快的,多数学的思维活跃,善于提问。
但是,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会遇到最主要的障碍点:理解"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外一个数"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该类问题。
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实际生活,让学生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问题有的可以用加减法来做,有的不能用加减法解决。
这样,突出了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同时,加强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区分。
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突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外一个数"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学习活动中既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又要让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教学目标:1. 根据除法的意义,灵活的运用有关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2. 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3.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问题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 》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学习的。
本章节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除法的价值,提高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表内除法的知识基础,但是对于除法的应用还不够熟练,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出现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让学生能够顺利地掌握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地运用除法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引导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和掌握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生动形象的动画和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4.巩固练习:让学生通过一些实际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内容。
5.课堂小结: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说课稿一、说教材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4单元59页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安排了1个例题,为1课时。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掌握简单乘除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节课要求学生自己观察情景图,提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解决问题。
学好本课知识,为学生以后的解决数学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应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乘、除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3、在学生会用分步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后,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会写递等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沟通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许多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
二、说教法本节课我试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我以学生熟悉喜爱的图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情景图,把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应用于解决新问题过程中,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教学时,我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于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
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情景图并提出问题,由易到难,逐步增加难度,适时地进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说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贯穿课堂始终,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 》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一、教材内容概述《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是在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除法运算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运用表内除法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方法,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取关键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灵活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2.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表内除法与实际问题之间的关系;2.学生能够对于复杂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四、教学方法1.针对性强化练习法:通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练习,巩固学生的基本应用技能;2.合作探究法:通过分组合作,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涵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
2. 讲解(15分钟)1.带领学生回顾表内除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方法;2.通过范例解决一道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表内除法运用在解决问题中的便捷性;3.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关键信息,提炼问题的解题思路。
3. 练习与讨论(20分钟)1.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若干练习题;2.学生交流讨论答案,分享解题思路;3.教师指导学生总结不同解题方法的优劣并引导学生尝试不同解题方法。
4. 拓展与归纳(10分钟)1.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更加复杂的问题;2.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强化学习。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解决问题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二)》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但对除法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除法概念的深入理解。
2.除法运算方法的熟练运用。
3.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除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
2.准备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3.准备计算器和纸笔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除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相关的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除法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常见的除法运算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检验自己对除法的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分食物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章《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
它是在学生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基础上,学习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材安排在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不仅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4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商店买东西”的情境,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会从多条信息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继续用画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得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
在问题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做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教学难点]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熊大熊二图片,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熊出没》吗?喜欢熊大熊二吗?今天,熊大和熊二下山来了,它们想买一些玩具送给森林里的小伙伴。
可是面对这么多好玩的商品,它们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你们愿意帮助熊大和熊二吗?现在就让咱们跟着熊大和熊二一起去商店看看吧!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索1、(出示教材图片)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
玩具熊6元1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1个。
汽车的价钱被遮住了。
熊大和熊二拿了56元钱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学生汇报:需要知道地球仪的价钱,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个地球仪是8元钱,还知道有56元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中的第三课时用除法解决问题。
这个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1~9的乘法口诀求商,大多数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或已知总数、每份数,求份数,本节课的内容是将已知总价、数量,求单价或已知总价、单价,求数量的应用题转化为以前学会了的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或已知总数、每份数,求份数的应用题,需要学会根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问题,并学会验算。
继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并掌握简单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并学会验算。
熟练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通过已知条件,找出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方法主要是创设情境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交流讨论完成练习。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熟悉解题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来复习一下前面学习的内容,请大家完成下面两个题。
12个笑脸,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8颗红心,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
2.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3.小结。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或者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都是平均分,用除法计算。
4.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用除法解决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3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商场吗?现在,就让我们和小明去商场里看一看吧!
2.出示主题图,请你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一个玩具熊6元一个球9元一个地球仪8元一辆小汽车?元
3.小明要帮地理老师采购一些地球仪,就在这时遇到了一个难题,请看图。
4.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5.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什么信息?
6.小结:已知一个地球仪8元,求56元可以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用除法计算。
(板书)
7.请同学们说说算式和单位。
(板书)
8.解答正确吗?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7×8=56(元),所以对了。
我们可以用乘法来验证除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板书)
9.齐说口答。
(板书)
10.小结。
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先明确问题,再选择有用信息,然后分析数量关系,探究解决方法,最后把求出的问题带入原题进行检验。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了解应用题的题型和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
(二)教学想一想
1.如果小明花了24元买了6辆玩具小汽车,你知道一辆小汽车多少钱吗?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3.小结:已知24元买6辆小汽车,求一辆小汽车多少钱,就是把24元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请同学们在书上写好算式和单位。
5.解答正确吗?一辆小汽车4元,6辆一共4×6=24(元),所以对了。
6.齐说口答。
7.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并解答吗?
8.在本子上写一写,先写问题再解答。
9.指名提问题,指名回答问题。
10.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第二种题型,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就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
学生通过练习能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解决问题。
三、巩固提升
(一)完成练习九第2题。
1.你能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帮帮电影院门口的小文吗?请读题。
2.说说一张电影票8元钱,求40元能买几张票就是求什么?(40元里面有几个8元),用什么法计算。
3.独立在书上写算式、单位、答。
4.指名回答。
5.解答正确吗?
6.谢谢大家的帮助,小文可以再邀请他的两个好朋友一起去看电影了。
(二)完成练习九第2题。
1.超市里的阿姨也遇到了一个难题,这可怎么办呢?谁来帮帮她?
2.读题。
说说28米长的绳子,每7米分成一段,求可以分成几
段就是求什么?(24米里面有几个7米)用什么法计算。
3.在书上独立完成。
4.指名汇报。
5.解答正确吗?
6.非常棒,我们又解决了一个问题。
(三)完成练习九第4题。
1.小明在生活用品区遇到了几个问题,请大家都来帮帮他。
请大家完成练习九第4题,这里一共有三个小题,请拿出本子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2.指名回答。
(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问题、求这个问题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法计算、算式、检查、答)
[设计意图]完成练习,巩固新知,知道用除法的含义解决问题。
四、提升拓展
1. 8支一盒,72元每盒,活动期间买一盒送一支。
如果买一盒,平均每支钢笔多少钱?
[设计意图]拓展提升,增加难度,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解决问题。
解答应用题时,要先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根据题目的意思列出算式。
用除法解决时,要根据除法的意义正确的列出算式,并用乘法进行检查。
以后都要像这样做,逐步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归纳本课内容,整理解决问题的方法,步
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用除法计算。
56÷8=7(元)
检查: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
8×7=56(元),算对了。
答:可以买7个地球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