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玻璃实验器皿使用规范
化学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及使用

化学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及使用1. 烧杯(Beaker):烧杯是一种常见的玻璃容器,形状为圆柱形,通常用于盛装液体、溶液和反应物等物质。
烧杯的使用方法是将待测物质或反应物置于烧杯内,可以加热、加入试剂进行反应、搅拌等操作。
2. 容量瓶(Volumetric Flask):容量瓶是一种用于精确配制溶液的玻璃器皿。
容量瓶的特点是瓶颈较细,足量线以上有一个标定容量,容易判读所配溶液的体积。
使用容量瓶时,应根据需要取相应的溶液量,然后用试剂瓶灌满至足量线,最后用准确定量的方法加入试剂。
3. 量筒(Graduated Cylinder):量筒是用于精确测量液体体积的玻璃仪器。
量筒的体积刻度是沿着筒壁延伸的,并标有刻度,通常以毫升为单位。
使用量筒时,将需要测量的液体缓缓倒入,然后以眼平行刻度线读取液面高度。
4. 试管(Test Tube):试管是一种较长而细的玻璃管,通常用于容纳少量试液进行试验、进行加热反应等。
试管一般可用火焰加热,在进行反应时可以加入试剂进行观察。
5. 滴定管(Burette):滴定管是一种用于定量投加试剂的玻璃仪器,通常用于酸碱滴定等试验中。
滴定管上设有刻度线,可以准确地读取所需投加的溶液体积。
使用滴定管时,先用洗涤液洗净滴定管,然后倒入所要滴定的溶液, tilting the burette to adjust the initial volume to zero or a certain value.6. 分液漏斗(Separatory Funnel):分液漏斗是一种用于将两种不溶液体分离的器皿。
分液漏斗通常呈漏斗状,底部有特殊的球形阀门,用于控制液体的流出速度。
使用分液漏斗时,将需要分离的液体倒入漏斗中,并轻轻摇晃,让两种液体充分接触、分离。
7. 转化瓶(Erlenmeyer Flask):转化瓶是一种具有锥形底部和长颈口的玻璃瓶,通常用于混合和放置试剂、反应产物等物质。
转化瓶的底部形状可以使液体充分搅拌,另外,其长颈口可以减少蒸发和液体的溢出。
实验室玻璃仪器洗涤和使用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一、概述:做实验使用的器皿要求必须洁净以使实验得到正确的结果。
玻璃器皿应透明,无肉眼可见的污物,其内壁应能被水均匀的润湿而不挂水珠。
器皿的洗涤原则是“用毕立即洗刷”,如待污物干了以后再洗,将事倍功半。
一般洗法如下:1.一般的玻璃器皿,如烧杯、锥形瓶、试剂瓶可用毛刷蘸取洗衣粉、肥皂液等直接刷洗再用水洗。
2. 有些仪器刷洗不方便或仍有油污时,可用铬酸洗液来洗涤。
3. 具有精确刻度的量器,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为了避免容器内壁受磨损而影响准确度,一般不用刷子刷洗,通常用铬酸洗液。
注:铬酸洗液的配制:称取10克工业用重铬酸钾于烧杯中,加入30ml水,加热溶解,冷却后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170ml浓硫酸,放冷后贮存于玻璃试剂瓶中备用。
(洗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使用时要特别小心;另外,当颜色变绿则说明其中的重铬酸钾已经还原为硫酸铬。
此时洗液已不再具有去污能力。
)4.所有洗过的器皿,最后都要用蒸馏水漂洗一至两次才可使用。
二、容量瓶的洗涤和使用使用前:先用自来水洗,检查瓶塞是否漏水。
必要时用洗液浸泡后,用自来水洗净,再用少量蒸馏水冲洗2-3次,即可使用。
注意:1.容量瓶不能作贮存溶液用,也不能加热。
2.对于扁头塞子不许放在桌面上,以免污染。
三、移液管(吸量管)的洗涤及使用移液管有大肚吸管和刻度吸管两种1.洗净的移液管使用前要用少量的待吸的溶液润洗2-3次,以除去留在管内的水分。
2.放出管内液体时,要让液体自由流出,流完后,等15-30秒后,取出,切勿将管尖遗留的一滴溶液吹出(如标有“吹”字的,最后一滴应吹出。
)3.使用刻度吸管时,一般不是需要多少体积就量取多少体积,而是从刻度最上端开始放出所需体积。
四、滴定管的洗涤及使用1.酸式滴定管:A.用来装酸性溶液和氧化性溶液,但不能装碱性溶液。
B.洗涤时须打开活塞,让洗液通过活塞,使下端也洗到。
C.使用前检查活塞是否漏水,转动是否灵活,如不好用,可取出活塞,将活塞和塞套用布擦干,用手指蘸少量凡士林在活塞的粗端和塞套的细端内壁涂上薄薄一层,套上活塞,顺一个方向转动活塞,在其上套上橡皮圈,以防松动或脱落。
常用玻璃实验器皿使用规范

一、常用玻璃实验器皿类型1.试管试管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玻璃器皿,是由玻璃构成的如同手指形状的管子,顶端开口,通常是光滑的,底部呈"U"形。
试管的长度从几厘米到20厘米不等,直径在几毫米到数厘米之间。
试管被设计为能通过控制火焰对样品进行简易加热的产品,所以通常由膨胀率大的玻璃制成,象硼硅酸玻璃。
当多种微量化学或生物样品需要操作或贮藏时,试管通常比烧杯更好用。
在生物和化学实验中,试管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因此试管与烧瓶和烧杯一起,成为了科学实验的同义词,成为了科学进步的标志。
2.烧杯烧杯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玻璃器皿,通常由玻璃、塑料、或者耐热玻璃制成。
烧杯呈圆柱形,顶部的一侧开有一个槽口,便于倾倒液体。
有些烧杯外壁还标有刻度,可以粗略的估计烧杯中液体的体积。
烧杯一般都可以加热,在加热时应该均匀加热,最好不要烧干。
烧杯经常用来配置溶液和作为较大量的试剂的反应容器。
在操作时,经常会用玻璃棒或者磁力搅拌器来进行搅拌。
常见的烧杯的规格有:10ml,15ml,25ml,50ml,100m l,250ml,400ml,500ml,600ml,1000ml,2000ml。
3.烧瓶烧瓶通常具有圆肚细颈的外观,与烧杯明显不同。
它的窄口是用来防止溶液溅出或是减少溶液的蒸发,并可配合橡皮塞的使用,来连接其它的玻璃器材。
当溶液需要长时间的反应或是加热回流时,一般都会选择使用烧瓶作为容器。
烧瓶的开口没有像烧杯般的突出槽口,倾倒溶液时更易沿外壁流下,所以通常都会用玻棒轻触瓶口以防止溶液沿外壁流下。
烧瓶因瓶口很窄,不适用玻棒搅拌,若需要搅拌时,可以手握瓶口微转手腕即可顺利搅拌混匀。
若加热回流时,则可于瓶内放入磁性搅拌子,以加热搅拌器加以搅拌。
烧瓶随着其外观的不同可分平底烧瓶和圆底烧瓶两种。
通常平底烧瓶用在室温下的反应,而圆底烧瓶则用在较高温的反应。
这是因为圆底烧瓶的玻璃厚薄较均匀,可承受较大的温度变化。
4.容量瓶容量瓶主要用于准确地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化验室常规玻璃仪器及设备使用操作规程

用铬酸洗液润洗,以除去管内壁的油污,然后用自来水冲洗残留的洗液,再用蒸馏水洗净. 洗净后的移液管内壁应不挂水珠.移取溶液前,应先用滤纸将移液管末端内外的水吸干,然后用欲移 取的溶液涮洗管壁2至3次,以确保所移取溶液的浓度不变.
容量瓶是为配置准确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的精确仪器,常和移液管配合使用.容量瓶有多种规格,小的有 5mL、25mL、50mL、100mL,大的有250mL、500mL、1000mL、2000mL等.它主要用于直接法配置标准溶液和 准确稀释溶液以及制备样品溶液. 注意:使用前检查瓶塞处是否漏水.切记容量瓶不能进行加热
度处,滴定管可以稍微倾斜以便接受溶液,右手拿住试剂瓶往滴定管中倒溶液. 小瓶可以手握瓶肚瓶签向手心拿起来慢慢倒入,大瓶可以放在桌上,手拿瓶颈使瓶倾斜让溶液慢慢倾入滴定管中,直 到溶液充满零刻度以上为止.
注意装液时,决不能借助于其他仪器如滴管、漏斗、烧杯等进行,一定要用试剂瓶直接装入.如标准溶液在容 量瓶中,则由容量瓶直接装入.
2.常用玻璃器具和设备的使用
7锥形瓶 锥形瓶是硬质玻璃制成的纵剖面呈三角形的滴定反应器.口小、底大,有利于滴定过 程进行震荡时,反应充分而液体不易溅出. 该容器可以在水浴或电炉上加热.有时可用由软木或橡胶制作成的塞子封闭.瓶身上 多有数个刻度,以标示所能盛载的容量.
2.常用玻璃器具和设备的使用
8比色管 比色管是化学实验中用于目视比色分析试验的主要仪器,可用于粗略测量溶液浓度. 比色时将装待测溶液的比色管与一只装标准溶液的比色管置于光照程度相同的白纸前面进 行比对,用肉眼观察颜色差异.
02.常用玻璃器具和设备的使用
常用玻璃器皿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常用玻璃器皿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1)试管: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③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2)烧杯:②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3)烧瓶(圆底烧瓶,平底烧瓶):①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②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
(4)锥形瓶: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5)蒸发皿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
(6)胶头滴管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注意:①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③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须与滴瓶配套使用。
(7)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不能:①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②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8)移液管,是一种量出式仪器,只用来测量它所放出溶液的体积。
移液管(无刻度)和吸量管(有刻度)所移取的体积通常可准确到0.01mL。
(9)容量瓶主要用于准确地配制一定摩尔浓度的溶液。
注意:①容量瓶的容积是特定的,刻度不连续,所以一种型号的容量瓶只能配制同一体积的溶液。
在配制溶液前,先要弄清楚需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然后再选用相同规格的容量瓶。
②易溶解且不发热的物质可直接用漏斗到入容量瓶中溶解,其他物质基本不能在容量瓶里进行溶质的溶解,应将溶质在烧杯中溶解后转移到容量瓶里。
③用于洗涤烧杯的溶剂总量不能超过容量瓶的标线。
④容量瓶不能进行加热。
如果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放热,要待溶液冷却后再进行转移,因为一般的容量瓶是在20℃的温度下标定的,若将温度较高或较低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容量瓶则会热胀冷缩,所量体积就会不准确,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不准确。
玻璃仪器使用方法说明书

玻璃仪器使用方法说明书使用方法说明书一、产品概述玻璃仪器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器材,由玻璃材料制成,具有透明、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点。
本说明书旨在详细介绍玻璃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确保用户能够正确操作和维护玻璃仪器,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操作须知1. 仪器检查:在使用玻璃仪器之前,应仔细检查仪器的完整性和无损坏情况,确保没有裂纹、破损或其他缺陷。
2. 清洁要求:使用前应将仪器进行清洗,使用中也要保持干净。
使用过程中注意避免接触其他腐蚀性物质,避免对仪器造成损害。
3. 温度变化:玻璃仪器对温度变化敏感,特别是急剧的温度变化会导致玻璃破裂。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避免将热的仪器放入冷水中或将冷的仪器放入热水中。
4. 手套和护眼镜:为了保护使用者的安全,建议戴手套和护眼镜进行操作,避免碎片伤害。
三、使用方法1. 液体量取:使用量筒或烧瓶等容器进行液体的量取时,应将仪器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注视液体与刻度线的位置,以读取正确的体积值。
2. 洗涤:使用洗涤瓶或金属管进行玻璃器皿的洗涤时,要确保水流顺畅,并避免瓶颈堵塞或喷射的水压过大造成破损。
3. 加热:使用玻璃仪器进行加热实验时,应将仪器均匀放置于布垫上,避免直接接触热源,以免引起热胀冷缩导致破裂。
使用燃气灯或电炉时,应将火焰或电炉温度逐渐提高,避免急剧温度变化。
4. 搅拌:使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时,应注意控制转速,避免诱发玻璃器皿的共振破碎。
同时,搅拌子的尺寸应与容器底部相匹配,以确保均匀搅拌。
5. 密封:进行蒸馏实验或其他需要严密封闭的实验时,应选择合适的玻璃仪器,并确保所有接口紧密贴合,以防止气体或液体的泄漏。
6. 维护:使用后及时对玻璃仪器进行清洁,存放时避免摔落或受到外界冲击。
对于有损坏或裂纹的仪器,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四、安全警示1. 避免碰撞:在使用和携带过程中,应避免碰撞拍打玻璃仪器,以免破碎或割伤。
2. 防止破裂:碱性溶液、浓硫酸等具有腐蚀性的液体会对玻璃造成侵蚀,应谨慎使用,并避免长时间的暴露。
玻璃器皿执行标准

玻璃器皿执行标准一、玻璃厚度和公差要求1. 玻璃器皿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误差应在规定范围内。
2. 对于特殊用途的玻璃器皿,如实验室用玻璃器皿,其厚度和公差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二、外观质量要求1. 玻璃器皿的外观应光滑、无气泡、无裂纹、无夹杂物等缺陷。
2. 玻璃器皿的边缘应平整、无缺口或崩裂现象。
3. 对于透明玻璃器皿,其透光性应均匀,无明显色差和雾气。
三、力学性能要求1. 玻璃器皿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和压力。
2. 玻璃器皿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破裂、损坏等现象。
3. 对于实验室用玻璃器皿,其力学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四、耐热性要求1. 玻璃器皿应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能承受一定的温度变化而不破裂。
2. 对于需要加热使用的玻璃器皿,其耐热性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五、化学稳定性要求1. 玻璃器皿应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能承受各种化学物质的侵蚀。
2. 对于用于储存、运输化学物质的玻璃器皿,其化学稳定性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六、密封性和泄漏性要求1. 玻璃器皿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有效地防止液体和气体的泄漏。
2. 对于需要密封使用的玻璃器皿,其密封性和泄漏性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七、消毒灭菌性能要求1. 玻璃器皿应具有一定的消毒灭菌性能,能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2. 对于用于医疗、实验室等领域的玻璃器皿,其消毒灭菌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八、抗腐蚀性和耐磨损性要求1. 玻璃器皿应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和耐磨损性,能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侵蚀。
2. 对于用于特殊环境(如海洋环境)的玻璃器皿,其抗腐蚀性和耐磨损性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九、安全性和卫生性要求1. 玻璃器皿应符合安全性和卫生性要求,不会对使用者和环境造成危害。
2. 对于与食品、药品等直接接触的玻璃器皿,其安全性和卫生性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十、标识和包装要求1. 玻璃器皿上应有清晰的标识,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厂家信息等。
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使用常识

实验室几种常用器皿的使用常识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一、容量瓶的使用常识容量瓶常用来把某一数量的浓溶液稀释到一定体积,或将一定量的固体物质配成一定体积的溶液。
1 试漏:使用前,应先检查容量瓶瓶塞是否密合,为此,可在瓶内装入自来水到标线附近,盖上塞,用手按住塞,倒立容量瓶,观察瓶口是否有水渗出,如果不漏,把瓶直立后,转动瓶塞约180度后再倒立试一次。
为使塞子不丢失不搞乱,常用塑料线绳将其栓在瓶颈上。
2 洗涤:先用自来水洗,后用蒸馏水淋洗2~3次。
如果较脏时,可用铬酸洗液洗涤,洗涤时将瓶内水尽量倒空,然后倒入铬酸洗液10-20mL,盖上盖,边转动边向瓶口倾斜,至洗液布满全部内壁。
放置数分钟,倒出洗液,用自来水充分洗涤。
再用蒸馏水淋洗后备用。
3转移:若要将固体物质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通常是将固体物质放在小烧杯中用水溶解后,再定量地转移到容量瓶中,用一根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内,烧杯嘴紧靠玻璃棒,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流入,玻璃棒下端要靠近瓶颈内壁,但不要太接近瓶口,以免有溶液溢出。
待溶液流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稍向上提,同时直立,使附着在烧杯嘴上的一滴溶液流回烧杯中。
残留在烧杯中的少许溶液,可用少量蒸馏水洗3-4次,洗涤液按上述方法转移合并到容量瓶中。
如果固体溶质是易溶的,而且溶解时又没有很大的热效应发生(例如抗坏血酸),也可将称取的固体溶质小心地通过干净漏斗放入容量瓶中,用水冲洗漏斗并使溶质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
如果是浓溶液稀释,则用移液管吸取一定体积的浓缩液,放入容量瓶中,在按下述方法稀释。
4 稀释:溶液转入容量瓶后,加蒸馏水,稀释到约3/4体积时,将容量瓶平摇几次(切勿倒转摇动),作初步混匀。
这样又可避免混合后体积的改变。
然后继续加入蒸馏水,近标线1cm时应等待15~30S,然后小心地逐滴加入蒸馏水,直至溶液的弯月面与标线相切为止。
盖紧塞子。
5摇匀:左手食指按住塞子,右手指尖顶住瓶底边缘,将容量瓶倒转并振荡,再倒转过来,仍使气泡上升到顶,如此反复15~20次,即可混匀。
常用实验器皿的注意事项及使用方法

常用实验器皿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中控室常用实验器皿类型中控室常用的实验器皿包括锥形瓶、移液管、烧杯、量筒、容量瓶、广口瓶、玻璃表面皿、蒸发皿等等。
二、中控室常用实验器皿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烧杯烧杯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玻璃器皿,通常由玻璃、塑料、或者耐热玻璃制成。
烧杯外壁一般标有刻度,可以粗略的估计烧杯中液体的体积,但不能直接用来配置准确度要求较高的溶液。
注意事项:①玻璃烧杯可以加热,在加热时应该在烧杯底部垫上石棉网,不得直接用火焰直接加热烧杯底部,以防止因受热不均而引起的炸裂。
②塑料烧杯不能用明火加热。
③在加热时烧杯最好不要烧干,如需搅拌溶液,可用玻璃棒或者磁力搅拌器来进行搅拌。
常用的烧杯的规格有:50ml、100ml、250ml、500ml、1L、5L。
2.容量瓶容量瓶主要用于准确地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瓶颈上刻有标线,当瓶内液体在所指定温度下达到标线处时,其体积即为瓶上所注明的容积数。
一种规格的容量瓶只能量取一个量。
注意事项:①在使用前首先应当检验其密闭性。
操作如下:将水加入容量瓶,然后塞紧瓶塞,观察是否漏水,再将瓶塞旋转180度观察是否漏水。
②不能在容量瓶里进行溶质的溶解,应将溶质在烧杯中溶解后转移到容量瓶里。
③用于洗涤烧杯的溶剂总量不能超过容量瓶的标线,一旦超过,必须重新进行配置。
④容量瓶不能进行加热。
读数时应用左手平托平底,右手手指握住瓶端,视线与标线平行,再进行读数。
常用的容量瓶规格有50ml、100ml、200ml、250ml、500ml等多种规格。
3.移液管移液管分为胖肚移液管和吸量管,是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的量器。
移液管是一种量出式仪器,只用来测量它所放出溶液的体积。
注意事项:①移液管(吸量管)不允许在烘箱中烘干。
②移液管(吸量管)不能移取太热或太冷的溶液,同一实验中应尽可能使用同一支移液管。
③在使用吸量管时,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每次都应从最上面刻度(0刻度)处为起始点,往下放出所需体积的溶液,而不是需要多少体积就吸取多少体积。
常用玻璃器皿一般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常用玻璃器皿一般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1、烧杯:有一般型和高型,有刻度和无刻度等。
用途:滴定反应器、配制溶液和溶解固体等、还可用于简易水浴。
注意事项:加热前先将外壁水擦干,再放置石棉网上;反应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
2、锥形瓶:有具塞、无塞等。
用途:作反应容器,可避免液体大量蒸发;用于滴定容器,方便振荡。
注意事项:滴定时,所盛溶液不超过容积的1/3。
其他同烧杯。
3、烧瓶:有平底、圆底;长颈、短颈;细口、磨口;圆形、茄形、梨形;二口、三口等种类。
用途: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作反应容器,作液体蒸馏容器,受热面积大。
圆底的耐压;平底的不耐压,不能作减压蒸馏。
多口的可装配温度计、搅拌器、加料管,与冷凝器连接。
注意事项:盛放的反应液体或物料不超过容积的2/3,但也不宜过少。
加热前,先将外壁水擦干,放在石棉网上。
加热时要固定在铁架台上。
圆底烧瓶放在桌面上,下面要有木环或石棉环,以免翻滚损坏。
4、量筒和量杯:上口大,下口小的叫量杯;长圆筒状的叫量筒。
有具塞和无塞等种类。
用途:粗略地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或溶液。
注意事项: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作混合液体或稀释的容器;不能量取热的液体;量取亲水溶液的浸润液体,视线与液面水平,读取与弯月面最低点相切的刻度。
5、吸管:又叫吸量管,有分刻度线直管型和单刻度线大肚型两种。
还可分完全流出式和不完全流出式。
用途: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或溶液注意事项:用后立即洗净;具有准确刻度线的量器不能放在烘箱中烘干,更不能用火加热烘干。
读数方法同量筒。
6、试剂瓶:有广口、细口;磨口、非磨口;无色、棕色等种类。
用途:广口瓶盛放固体试剂;细口瓶盛放液体试剂或溶液;棕色瓶盛放见光易分解和不稳定的试剂。
注意事项:不能加热;盛碱溶液要用胶塞或软木塞;使用过程中不要弄乱、弄脏塞子;试剂瓶必须保证标签完好;取液体试剂倾倒时,标签要对着手心。
常用玻璃器皿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常用玻璃器皿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常用玻璃器皿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玻璃器皿在我们的生活、实验室以及各种工作场景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喝水的玻璃杯到实验室里精密测量的量筒,正确使用它们不仅能保障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还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危险和损失呢。
今天咱们就来唠唠常用玻璃器皿的使用及那些得注意的事儿。
先说说玻璃杯吧,这可是咱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玻璃器皿了。
就像我们的忠实小伙伴,每天陪着我们喝水。
但是,这个小伙伴有时候也很“脆弱”。
大家都知道,玻璃杯怕热胀冷缩。
你要是刚倒完热水,就马上放到冷水里去“冲凉”,那它可就像一个受了惊吓的小动物一样,很容易就“炸”了。
我有个朋友,大夏天的,口渴得不行,接了杯开水就想赶紧喝,结果发现太烫,转手就把杯子放到水龙头下冲冷水降温。
嘿,只听到“砰”的一声,杯子就壮烈牺牲了,水也洒了一地,人还被吓了一跳。
所以啊,使用玻璃杯的时候,温度变化要慢慢来,别让它“冰火两重天”。
再来讲讲实验室里的宠儿——量筒。
量筒就像一个严谨的小会计,专门负责精确计量液体的体积。
使用量筒的时候,可不能像个莽撞的大汉。
首先,读数的时候视线要和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这就好比你跟它对视,要平视才能看到最真实的它。
要是仰视或者俯视,那读出来的数据可就像撒谎的孩子说的话,一点都不靠谱了。
还有哦,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量筒只是个计量工具,不是化学反应的“战场”。
要是你在里面搞化学实验,就像让一个文弱书生去打仗,不仅量筒可能会被损坏,而且实验结果也会被搞得乱七八糟。
还有烧瓶,这可是实验室里的“大肚汉”,能装不少东西呢。
加热烧瓶的时候,得给它垫上石棉网,就像给它穿上一件隔热的小衣服。
如果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那它的底部就像被火烤的小脚丫,很容易就因为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这就好比我们在冬天,要是只给脚的一部分取暖,那肯定会感觉不舒服,甚至可能会受伤。
另外,烧瓶在使用完毕后,要等它冷却下来再清洗。
如果它还热乎着呢,你就急急忙忙地用水冲,那冷热交替的刺激,它可受不了,很可能就会“闹脾气”,出现裂缝或者直接坏掉。
常用玻璃器皿的使用及清洗方法汇总

常用玻璃器皿的使用及清洗方法汇总常用玻璃器皿的规格和使用化学检验实验室常用的玻璃器皿分两大类,一类作为容器用的玻璃器皿如试管、烧杯、试剂瓶等;一类为用于计量液体体积的计量玻璃量器如量筒、量杯、移液管等。
其体积计量单位为毫升;因其计量的检定条件是以20℃为标准,故在量器上标示出mL、20℃的字样。
(一)刻度吸管刻度吸管是化学检验实验室使用较多的一类定量移取溶液的玻璃量器。
其规格有0.1、0.2、0.5、1、2、5、l0mL等数种。
根据是否需吹出管尖不能自然流出的液体,将刻度吸管分成完全流出式和不完全流出式两种类型。
所谓完全流出式是以溶液注入吸管的总体积计量的,使用这类吸管时,需将残留在吸管尖端不能自然流出的液体吹出,通常在这类吸管的上部管壁上标有“吹”和“TC'’字样;不完全流出式吸管体积的计量不包括管尖最后不能自然流出的液体,使用这类吸管时,不能将残留在管尖的液体吹出,该类吸管上部管壁常标有字母“TD'’字样。
使用刻度吸管时,将管尖插入液面下约1cm处,吸管上的刻度面向操作者,用洗耳球吸取液体至所需量标线上稍多点,速用食指堵住管口,吸管移至液面上,垂直吸管,轻轻放松食指,将多余溶液缓缓放回试剂瓶中,待吸管内液体弯月面之最低点恰好与所需量之标线相切,用食指压紧管口,让管尖在瓶壁上轻触并稍停,待吸管外壁上粘附的液体流入瓶内,再将吸管移至容器内,松开食指,让吸管内液体自然流出即可。
吸管的规格较多,根据不同的移液体积,正确选用适宜规格的吸管是很重要的。
如用10mL的吸管吸取0.1mL溶液或取液1.0mL用0.5mL吸管吸取两次等,这种不正确选用吸管的移液方法,均会人为导致分析误差增大,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此外,吸管的不同区段其准确性亦不一样,一般吸管的下部计量准确性较其中上部差,故应尽量避开使用吸管的下部。
如吸取0.6mL溶液,可选用1.0mL吸管,吸液至1.0mL处,放溶液至0.4mL处,收取所放溶液即为所需溶液,剩余0.4mL溶液弃去。
实验室玻璃器皿使用操作规程

实验室玻璃器皿使用操作规程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实验测试的重要场所,而玻璃器皿则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基础设备。
正确使用玻璃器皿不仅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还能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为此,制定一套实验室玻璃器皿使用操作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一、常用玻璃器皿的介绍在实验室中,常见的玻璃器皿主要包括烧杯、容量瓶、试管、均贝瓶、滴定管等。
烧杯是用于搅拌、混合和加热试剂的常用器皿,容量瓶则用于配制标准溶液和稀释试剂。
试管适用于小规模试验和加热试剂的操作,均贝瓶用于准确量取和转移溶液。
滴定管则常用于滴定实验,能够准确控制加入试剂的数量。
二、玻璃器皿的基本使用规程1. 清洗:使用前应将玻璃器皿彻底清洗,确保无任何杂质残留。
可以使用肥皂和温水进行初步清洗,然后使用去离子水进行最终冲洗,并使用纸巾或空气枪将水分吹干。
2. 检查:在使用玻璃器皿时,应仔细检查其表面是否有破损或裂纹。
如果发现有破损情况,则应立即更换,避免使用损坏的器皿。
3. 加热:当需要加热实验时,应首先确认器皿适用于加热。
在进行加热操作时,不可突然改变火焰的大小,以免导致器皿破裂。
同时,加热结束后应将器皿放置在耐热网或垫板上,避免直接接触冷凝水或冷的硬表面。
4. 液体转移:在进行液体转移操作时,应注意使用适当的容器。
使用鱼嘴或滴管时,要确保准确控制液体的滴入速度,避免液体外溢或滴入过快。
5. 搅拌和混合:对于需要搅拌和混合的试剂,应选用适合的器皿。
搅拌棒应具有适当的长度和粗细,以确保充分搅拌均匀。
同时,在搅拌和混合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搅拌的速度和力度,避免溅出试剂。
6. 存储:在实验室中使用完玻璃器皿后,应进行及时的清洗和干燥。
清洗完成后,应将其放置在干燥的地方存放。
避免堆放过多的器皿,以免发生意外碰撞导致破损。
三、实验记录与标记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及时、准确的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每次使用玻璃器皿前,应在实验记录中标明所使用的器皿编号或名称,并保证每个实验都有独立的编号。
实验室玻璃器皿安全使用指南

实验室玻璃器皿安全使用指南实验室玻璃器皿在科研实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不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处理方式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对实验人员造成伤害,甚至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正确使用实验室玻璃器皿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至关重要。
本指南旨在提供关于实验室玻璃器皿安全使用的指导方针,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人员的安全。
一、选择合适的玻璃器皿1.1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玻璃器皿。
不同实验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玻璃器皿,如烧杯、烧瓶、容量瓶、滴定管等。
确保所选玻璃器皿符合实验要求,并且没有瑕疵或损坏。
1.2 注意选择耐高温和耐腐蚀的玻璃器皿。
某些实验条件可能需要承受高温或强酸碱溶液,因此必须选择具有相应耐受能力的玻璃器皿。
1.3 避免使用破损或有裂纹的玻璃器皿。
任何破损的玻璃器皿都会降低其强度和耐化学性能,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二、正确使用玻璃器皿2.1 清洁玻璃器皿。
在使用之前,确保玻璃器皿没有灰尘、污垢或残留物。
使用温水和洗涤剂进行彻底清洗,并用纯净水彻底冲洗,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2 避免玻璃器皿的急剧温度变化。
突然的温度变化可能导致玻璃器皿破裂。
因此,当加热或冷却玻璃器皿时,应逐渐改变温度,避免急剧变化。
2.3 当使用加热设备时,确保玻璃器皿与热源充分接触,并避免直接将玻璃器皿放在火焰上加热,以免造成均匀加热不足或破裂。
2.4 注意使用搅拌棒。
在搅拌过程中,确保搅拌棒与玻璃器皿底部保持适当间距,以防止玻璃器皿磨损或破裂。
三、安全处理破损的玻璃器皿3.1 避免直接用手触碰破损的玻璃器皿。
当发现玻璃器皿破裂或有裂纹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用适当的工具或手套将其处理到指定的废物容器中。
3.2 将破碎的玻璃片放置在专用垃圾桶内。
破碎的玻璃片应放置在装有厚实塑料袋的专用垃圾桶内,以防止伤害他人或污染其他废物。
四、处理玻璃器皿洗涤和储存4.1 使用适当的洗涤方法。
对玻璃器皿进行洗涤时,使用适当的洗涤剂和工具,避免使用含有磨料的清洁剂,以免刮伤或损坏玻璃器皿表面。
实验室安全实验室玻璃器皿的使用与储存

实验室安全实验室玻璃器皿的使用与储存实验室安全:实验室玻璃器皿的使用与储存实验室安全是科研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其中,对实验室玻璃器皿的正确使用与储存尤为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实验的顺利进行以及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文将就实验室玻璃器皿的使用与储存进行详细探讨,并提供相关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室安全。
一、实验室玻璃器皿的使用实验室常用的玻璃器皿包括烧杯、烧瓶、试管、量筒等。
在使用这些器皿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选择合适的器皿: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器皿进行操作。
例如,烧杯适用于搅拌、加热等操作,而试管适用于溶液混合、反应观察等。
2. 检查器皿完整性:在使用任何玻璃器皿之前,应该仔细检查其是否破损或存在其他问题。
如有破损,应立即更换,以免引发事故。
3. 清洁器皿表面:在使用新的玻璃器皿之前,应先清洁其表面,以去除灰尘和杂质。
这可以通过用洗涤剂和温水进行洗涤,然后用蒸馏水彻底冲洗。
4. 阅读使用说明书:对于使用特殊器皿的实验,如减压过滤器、温度计等,必须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按照指导进行操作,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5. 避免突然变温:在进行温度变化大的操作时,如加热或冷却实验,必须慢慢改变器皿的温度,以避免因温度变化过快而引发裂纹或破裂。
二、实验室玻璃器皿的储存正确的储存可以延长玻璃器皿的使用寿命,减少浪费,并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1. 分类储存:根据器皿的种类和规格,进行分类储存。
可以使用专门的架子、柜子或者标示储物盒等,以便清晰地分辨和取用。
2. 妥善包装:储存器皿时,应先彻底清洗并晾干,然后使用干净的纸张或者泡沫垫将器皿包裹好,以防止摩擦或碰撞造成损坏。
3. 避免叠放:为了防止玻璃器皿的压力过大而破碎,不应该将同类或不同类的器皿叠放在一起。
最好将其垂直储存,并在器皿之间使用垫片隔开。
4.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储存的器皿,发现有裂纹或其他损坏时,应立即更换或进行维修。
损坏的器皿不应该再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使用玻璃仪器安全规程(4篇)

使用玻璃仪器安全规程玻璃仪器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由于其易碎性和特殊的使用性质,使用玻璃仪器时需要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操作。
下面是玻璃仪器使用的安全规程,以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的安全性。
一、准备工作1. 在使用玻璃仪器之前,必须对仪器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如发现有破损或隐患的玻璃仪器,应立即予以报废或维修。
2. 在操作之前,应清洗玻璃仪器,确保其表面干净。
同时,要确保使用的玻璃仪器干燥,避免水分残留导致操作不稳定或发生事故。
3. 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玻璃仪器,并在操作之前确认是所需仪器。
避免错误选择导致操作失败或发生事故。
二、操作规范1. 在操作玻璃仪器时,应穿戴专业实验室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手套、安全眼镜、防护面罩等。
特别是涉及有害物质的实验,更要注意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2.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实验操作步骤和要求。
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任何操作步骤,以免发生事故。
3. 使用玻璃仪器时应避免突然的剧烈温度变化或物体碰撞等情况。
特别是对于易爆性或高温材料的操作,应增加额外的防护措施,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4. 在使用玻璃仪器时,应谨慎处理。
避免过于粗暴的操作,以免引发玻璃仪器的破裂或碎裂。
5. 当操作涉及到对高压或高温环境的实验时,应特别谨慎。
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实验台面,并应对实验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三、事故处理1. 如果在使用玻璃仪器过程中发生玻璃破裂事故,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按照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清理玻璃碎片时应戴上厚实的手套和安全眼镜,避免伤及手部或眼睛。
2. 在玻璃破裂事故发生后,应对实验室进行及时清理,确保玻璃碎片完全清除。
避免玻璃碎片残留导致后续操作的危险性。
3. 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破损和泄露等情况,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避免事故的发生。
4. 如果发生严重的事故并导致人员受伤,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按照急救预案进行救治。
玻璃制品安全使用规范

玻璃制品安全使用规范引言玻璃制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一,但很多人对于如何正确使用玻璃制品却缺乏相关知识。
本文旨在介绍一些玻璃制品的正确使用规范,以确保我们在使用玻璃制品时的安全。
一、普通玻璃容器的使用规范1.正确选择容器:不同类型的液体或物品使用不同的玻璃容器进行储存。
酸性物质使用耐酸玻璃容器,碱性物质使用耐碱玻璃容器,而普通水、果汁等可以使用普通玻璃容器。
2.防止高温或急冷:避免将玻璃容器放入高温环境中,或者突然经受急冷。
避免这些情况可以避免玻璃容器破裂的风险。
3.使用手套和防护眼镜:在打开或使用玻璃容器时,使用手套和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以防止意外伤害。
4.正确清洁:使用温水和中性清洁剂清洗玻璃容器,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学物质。
清洗完毕后,用洁净的干毛巾擦干,以确保玻璃容器干燥。
二、玻璃器具的使用规范1.使用注意力:在使用玻璃器具时,注意保持专注,并避免分散注意力,以防止意外发生。
2.避免碰撞:使用玻璃器具时,应避免碰撞或敲打,以防止破裂或损坏。
3.稳固放置:将玻璃器具放置在稳固的平面上,避免倾斜或不稳定的情况。
4.慎放重物:避免将过重或过重的物品放入玻璃器具中,以防止玻璃器具破裂。
三、玻璃器皿的使用规范1.选择合适尺寸:使用玻璃器皿时,选择合适尺寸的器皿,以确保容量不超过器皿的承载力。
2.避免直接接触火源:玻璃器皿不适合直接接触明火或热源,避免器皿爆裂的风险。
3.温缓加热:在加热玻璃器皿时,应缓慢加热,避免温差过大造成破裂。
4.慎用急冷:避免将高温玻璃器皿迅速放入冷水中,以免引起破裂。
5.平稳搬运:在搬运玻璃器皿时,应保持平稳,并避免碰撞或摔落。
四、玻璃制品的储存规范1.分门别类:根据玻璃制品的种类和用途进行分类,避免混杂存放,减少碰撞和破损的风险。
2.整齐摆放:将玻璃制品整齐摆放,避免堆积或乱放,以防止物品倾斜或掉落的情况。
3.远离辐射源:避免将玻璃制品接触到辐射源,如强光、紫外线等,以防止玻璃变质或碎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常用玻璃实验器皿类型1.试管试管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玻璃器皿,是由玻璃构成的如同手指形状的管子,顶端开口,通常是光滑的,底部呈"U"形。
试管的长度从几厘米到20厘米不等,直径在几毫米到数厘米之间。
试管被设计为能通过控制火焰对样品进行简易加热的产品,所以通常由膨胀率大的玻璃制成,象硼硅酸玻璃。
当多种微量化学或生物样品需要操作或贮藏时,试管通常比烧杯更好用。
在生物和化学实验中,试管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因此试管与烧瓶和烧杯一起,成为了科学实验的同义词,成为了科学进步的标志。
2.烧杯烧杯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玻璃器皿,通常由玻璃、塑料、或者耐热玻璃制成。
烧杯呈圆柱形,顶部的一侧开有一个槽口,便于倾倒液体。
有些烧杯外壁还标有刻度,可以粗略的估计烧杯中液体的体积。
烧杯一般都可以加热,在加热时应该均匀加热,最好不要烧干。
烧杯经常用来配置溶液和作为较大量的试剂的反应容器。
在操作时,经常会用玻璃棒或者磁力搅拌器来进行搅拌。
常见的烧杯的规格有:10ml,15ml,25ml,50ml,100m l,250ml,400ml,500ml,600ml,1000ml,2000ml。
3.烧瓶烧瓶通常具有圆肚细颈的外观,与烧杯明显不同。
它的窄口是用来防止溶液溅出或是减少溶液的蒸发,并可配合橡皮塞的使用,来连接其它的玻璃器材。
当溶液需要长时间的反应或是加热回流时,一般都会选择使用烧瓶作为容器。
烧瓶的开口没有像烧杯般的突出槽口,倾倒溶液时更易沿外壁流下,所以通常都会用玻棒轻触瓶口以防止溶液沿外壁流下。
烧瓶因瓶口很窄,不适用玻棒搅拌,若需要搅拌时,可以手握瓶口微转手腕即可顺利搅拌混匀。
若加热回流时,则可于瓶内放入磁性搅拌子,以加热搅拌器加以搅拌。
烧瓶随着其外观的不同可分平底烧瓶和圆底烧瓶两种。
通常平底烧瓶用在室温下的反应,而圆底烧瓶则用在较高温的反应。
这是因为圆底烧瓶的玻璃厚薄较均匀,可承受较大的温度变化。
4.容量瓶容量瓶主要用于准确地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它是一种细长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配有磨口塞。
瓶颈上刻有标线,当瓶内液体在所指定温度下达到标线处时,其体积即为瓶上所注明的容积数。
一种规格的容量瓶只能量取一个量。
常用的容量瓶有100、250、50 0毫升等多种规格。
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的方法是:(1)使用前检查瓶塞处是否漏水。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容量瓶内装入半瓶水,塞紧瓶塞,用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五指托住容量瓶底,将其倒立(瓶口朝下),观察容量瓶是否漏水。
若不漏水,将瓶正立且将瓶塞旋转180°后,再次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两次操作,容量瓶瓶塞周围皆无水漏出,即表明容量瓶不漏水。
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2)把准确称量好的固体溶质放在烧杯中,用少量溶剂溶解。
然后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里。
为保证溶质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要用溶剂多次洗涤烧杯,并把洗涤溶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里。
转移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方法是将玻璃棒一端靠在容量瓶颈内壁上,注意不要让玻璃棒其它部位触及容量瓶口,防止液体流到容量瓶外壁上(3)向容量瓶内加入的液体液面离标线1厘米左右时,应改用滴管小心滴加,最后使液体的弯月面与标线正好相切。
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则需重新配制。
(4)盖紧瓶塞,用倒转和摇动的方法使瓶内的液体混合均匀。
静置后如果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这是因为容量瓶内极少量溶液在瓶颈处润湿所损耗,所以并不影响所配制溶液的浓度,故不要在瓶内添水,否则,会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降低。
使用容量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容量瓶的容积是特定的,刻度不连续,所以一种型号的容量瓶只能配制同一体积的溶液。
在配制溶液前,先要弄清楚需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然后再选用相同规格的容量瓶。
(2) 不能在容量瓶里进行溶质的溶解,应将溶质在烧杯中溶解后转移到容量瓶里。
(3) 用于洗涤烧杯的溶剂总量不能超过容量瓶的标线。
(4) 容量瓶不能进行加热。
如果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放热,要待溶液冷却后再进行转移,因为一般的容量瓶是在20℃的温度下标定的,若将温度较高或较低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容量瓶则会热胀冷缩,所量体积就会不准确,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不准确。
(5) 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溶液,不能储存溶液,因为溶液可能会对瓶体进行腐蚀,从而使容量瓶的精度受到影响。
(6) 容量瓶用毕应及时洗涤干净,塞上瓶塞,并在塞子与瓶口之间夹一条纸条,防止瓶塞与瓶口粘连。
5.量筒量筒是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玻璃仪器,外壁上有刻度。
常用量筒的规格有5,10,20,2 5,50,100,200mL等。
使用量筒量液时,应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使眼的视线和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取和凹面相切的刻度即可。
不可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
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使用量筒时应注意: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是一种粗略的计量法,所以在使用中必须选用合适的规格,不要用大量筒计量小体积,也不要用小量筒多次量取大体积的液体,否则都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量筒是厚壁容器,绝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的液体,也不能在其中溶解物质、稀释和混合液体,更不能用做反应容器。
注意事项:(1)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
(2)不能加热,也不能盛装热溶液以免炸裂(3)量取液体时应在室温下时行。
(4)读数时,视线应与液凹液面最低点水平相切。
(5)量取已知体积的液体,应选择比已知体积稍大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误差过大。
如量取15mL的液体,应选用容量为20mL的量筒,不能选用容量为50mL或100mL的量筒。
二、玻璃器皿的清洁方法清洁玻璃器皿的方法很多,应根据实验的要求、污物性质和污染的程度来选用。
普通粘附在仪器上的污物,有可溶性物质,也有不溶性物质和尘土,还有油污和有机物质。
针对各种情况,可以分别采用下列洗涤方法。
(一)能用毛刷刷洗的玻璃器皿的清洗能用毛刷刷洗的玻璃器皿有试管、烧杯、试剂瓶、锥形瓶、量筒等广口玻璃仪器,其清洗方法如下:(1)用水洗根据要洗涤的玻璃仪器的性状选择合适的毛刷,如试管刷、烧杯刷、平刷、滴定管刷等。
用毛刷蘸水洗刷,可使溶性物质溶去,也可使附着在玻璃仪器上的尘土和不溶物脱落下来,但往往洗不去油污和有机物质。
(2)用洗涤剂洗蘸取洗涤剂(如洗衣粉),仔细刷洗玻璃仪器内外壁(特别是内壁)。
为了提高洗涤效率,可将洗涤剂配成1%~5%的水溶液,加温浸泡要洗的玻璃仪器片刻后,再用毛刷反复刷洗。
对污物粘附较紧的玻璃仪器,可在上述洗涤液中加入适量去污粉。
刷洗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若仍有油污,可用铬酸洗液来浸泡,使用时先将要洗涤玻璃器皿内的水液倒尽,再将铬酸洗液倒入欲洗涤的玻璃器皿中浸泡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如将洗液预先温热,则收效更好。
刷洗后的玻璃器皿和铬酸洗液浸泡后的玻璃器皿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彻底冲洗干净洗涤剂(如果洗涤剂没有洗净,装水后弯月面变平),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漱洗2~3次。
将漱洗后的玻璃器皿置于器具架上自然沥干,或置100~130℃的烤箱中烘干。
(二)不能用毛刷刷洗的玻璃器皿的清洗(1)吸量管、移液管、容量瓶等小口玻璃量器,使用后应立即浸泡于凉水中,勿使沾污物质干涸。
工作完毕后用流水冲洗,初步除去附着的试剂、蛋白质等物质。
晾干后浸泡于铬酸洗液中4~6h或过夜,然后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干净,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漱洗2 ~3次,置于量器架上自然干燥。
急用时可置烤箱中在80℃以下烘干,或于量器中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或甲醇、乙醚之类溶剂,慢慢转动使其布满整个容器内壁,然后倒出,再吹干或加负压抽干,即可达到快速干燥的目的。
(2)分光光度计用的比色皿,用毕应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干净。
如洗不干净时可采取以下方法:①可用3.5 mol/L HNO3(20%)溶液或稀盐酸冲洗,再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干净;②浸泡于溶液I(0.2mol/L Na2CO3(2%)溶液+少量离子表面活性剂)后水洗,再浸泡溶液II(HNO3(1:5)+少许H2O2),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干净;③玷污有颜色的有机物质时,浸泡于浓盐酸:95%乙醇 = 1:2(V/V)的溶液后,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干净。
切记勿用毛刷刷洗或用粗糙的布或纸擦拭,以免损坏比色皿的透光度,亦应避免用较强的碱液或强氧化剂清洗。
洗净后倒置晾干备用。
(3)可调定量移液器,使用完毕后,如长期不使用,必须将加液器在蒸馏水内连续抽打数次,把管内活塞洗净,以免活塞卡死,特别是使用容易结晶的碱性液体后,除了要在自来水、蒸馏水清洗外,还要抽出捏手进行清洗,然后自然晾干或置烤箱在80℃以下烘干,装好保存。
(三)新玻璃器皿的清洗新玻璃器皿的表面常附着有游离的碱性物质,可先用热合成洗液或肥皂水刷洗,流水冲洗,再用0.3~0.6mol/LHCl (1%~2%)溶液浸泡4h以上,以除去游离碱,再用流水冲洗干净。
对容量较大的容器,洗净后,注入少量浓盐酸,慢慢转动,使浓盐酸布满整个容器内壁,数分钟后倾出浓盐酸,用流水冲洗干净,然后用蒸馏水漱洗2~3次,自然晾干或置烤箱烘干备用。
(四)油污玻璃器皿的清洗被石蜡、凡士林或其它油脂类玷污的玻璃器皿,要单独洗涤,防止油脂污染其它玻璃器皿,增加洗涤困难。
洗涤时,首先除去油脂,将油污玻璃器皿倒立于铺有吸水力强的厚纸的铁丝筐内,置100℃ 烤箱中烘烤半小时(小心失火),使油脂熔化被厚纸吸收,再置碱性洗液中煮沸,趁热洗刷,可除去油脂。
然后再按上述(一)或(二)的方法清洗。
生化实验对玻璃器皿的要求是以化学清洁的标准来衡量的,即玻璃器皿表面不应沾附有任何杂质。
经自来水洗净的玻璃器皿,其表面往往还留有Ca2+、Mg2+、Cl-等离子,所以应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2~3次,把它们洗去。
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的目的,只是洗去附着在仪器表面的自来水,所以应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
清洁的玻璃器皿,如用蒸馏水漱洗后,其内壁应能被水均匀湿润且无条纹及水珠,十分明亮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