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博士生导师介绍杭丽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博士生导师介绍杭丽君一、导师照片杭丽君二、基本信息杭丽君Hang Lijun教授所属学院:自动化学院导师类别: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性能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及其控制、FPGA和DSP开发和应用)博士招生学院:自动化学院硕士招生学院:自动化学院联系方式:ljhang@三、个人简述杭丽君,女,浙江海宁人,2002年/2008年获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士/博士学位。
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1-2013年任美国田纳西大学电气工程及计算机系CURENT中心研究助理教授,2013-2015年任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长期致力于高性能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及其控制的研究,其应用涉及不间断电源(UPS)、电动汽车(HEV)、新能源分布式发电、交直流混合微电网、高压直流输电及传统电力系统领域;DSP及FPGA在电力电子领域的应用及开发,不断拓展DSP和FPGA等的应用技术及相关热门应用领域研究。
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一等资助、台达科教基金青年基金等多个项目。
至2016年共发表本领域SCI/EI收录论文80余篇,其中国际IEEE TPE,IEEE TIE,IEEE TIA,IEEE TEC,IEE IET-PEL等本领域顶级及知名SCI期刊论文20篇,单篇最高他引200多次。
曾获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上海交通大学“晨星”青年学者奖。
长期与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所和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两名硕士生获得国家奖学金。
本团队研究方向和课题与国内外前沿技术接轨,注重创新以及产学研结合,与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欢迎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生报考。
四、学术论文(一)代表性论文1.M.Zhu,L.Hang,and atl.,“Protected Control Method for Power Conversion Interface under Unbalanced Operating Conditions in AC/DC Hybrid Distributed Grid”.IEEE Trans on Energy Conversion.2.L.Hang and atl.,“A Novel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Natural Frame for Vienna-type Rectifier under Light Unbalanced-Grid Conditions,”IEEE Trans.Ind.Electron.3.L.Hang and atl.,“Equivalence of SVM and Carrier-based PWM in Three-phase/wire/level VIENNA Rectifier and Capability of Unbalanced-load Control,”,IEEE Trans.Ind.Electron.4.L.Hang and atl.,“Digitized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High Power Density Three-Phase Vienna PFC Converter”,IEEE Trans.Ind.Electron.5.L.Hang and atl.,"High Cross Regulation Multi-Output LLC Series Resonant Converter with Magamp Post-Regulator",IEEE Trans.Ind.Electron.(二)代表性科研项目1.新型交直流电网中模块化多电平功率变换器的关键技术研究,主持,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委。
杭电通信工程学院教师简介
通信工程学院教师简介曹海燕,女,1975年10月出生,安徽枞阳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讲师。
2006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师从华南理工大学电信学院院长韦岗教授。
研究方向:无线通信、信息论与编码、扩频通信理论。
发表学术论文数篇,申请专利一项,目前正在参与两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陈华华,男,1975年10月出生,浙江绍兴人,博士,副教授,现为通信工程学院教师。
1999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系,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2年3月在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攻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电路与系统,获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在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攻读博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通信与信息系统,获信息与通信工程工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至今,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5年4月任讲师,2007年9月晋升为副教授。
曾担任《数字图像处理》、《数字信号处理》、《MATLAB与仿真》、《多媒体技术》等本科生课程和《现代通信技术》、《IP交换技术》等研究生课程的主讲教师。
研究方向: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三维重建、模式识别、无线传感网络。
曾先后参与国防科研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项目1项,主持校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
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迄今为止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 篇,其中EI收录10余篇。
陈颖,女,1978年9月出生,浙江省东阳人,讲师。
2006年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通信与信息系统)学位。
毕业后在无线通信教研室任助教、讲师。
研究方向:无线通信系统、软件无线电技术、通信ASIC设计、数字通信技术。
主要从事通信方面教学科研工作,为通信、电子专业本科生开设了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实验、通信系统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课程。
主持院级课题4项,参与中科院子课题1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教师简介汇总
理学院教师简介陈光亭,男,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主讲过《高等数学》、《高等代数》、《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数学建模》等本科课程,有十几年高校教学经验。
曾主持或参加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研究项目,主要从事离散优化及其应用的研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曾获得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奖等多项奖励,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
肖建斌,男,1963年5月出生,1989年复旦大学博士毕业,1995被评定为教授。
主讲“数学分析”、“复变函数论”等本科课程。
为研究生开设“Hardy空间理论”、“单位球上的函数论”等课程。
从事复分折研究,在Hardy空间和Bergman空间的函数性质和泛函性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结果,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数学学报》、《数学年刊》、《数学进展》、《Math.Japonica》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解决国外数学家提出的6个公开问题。
曾主持国家与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目前主持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和浙江省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
是霍英东基金教师奖的获得者。
肖建斌教授一直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教学基本功扎实过硬,教学态度严谨,教学方法灵活,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赞誉。
刘德朋,男,1948年5月生,吉林人,教授。
1982年1月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数学系,现任理学院教师。
主讲课程:《数学物理方法》、《复变函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竞赛数学》等。
研究方向为:偏微分方程的基础理论及其在电磁学中的应用;竞赛数学的理论与实践。
主要成果:任主持人完成省部级以上的项目五项,取得很好的成果;主持的课题“改革应用数学教学,培养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省以上的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40多篇;任主编公开出版高校教材五部。
程吉树,男,教授。
曾在数学系及工科专业主讲《数学分析》、《复变函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线形代数》、《一般拓扑学》、《模糊拓扑》、《对立理论》、《拓扑线性空间》、《微积分学》、《高等数学》等9门课程。
一、特聘教授(148人)
挪威卑尔根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湘潭大学
云南大学
蔡金法 程玉峰 聂家旺
张春明
数学教育
美国特拉华大学
油气储运工程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
计算数学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 哥分校
概率论与数理统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
计
迪逊分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张付强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 管理科学与工程
易闻晓 中国古代文学
贵州师范大学
孙大军 水声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刘钢 材料加工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刘丽 化学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吴立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吴群红
哈尔滨医科大学
学
王东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海军工程大学
刘心报 管理科学与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李肯立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一、特聘教授(148 人)
推荐学校
姓名
岗位名称
现任职单位
北京大学
陈鹏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高宁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邱泽奇 社会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吴小红 专门考古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章志飞 基础数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周永胜 口腔临床医学
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范英 管理科学与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蔡喜明
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 水文学及水资源
槟分校
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大学
张友民
控制理论与控制 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
特聘教授聘任合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聘任合同聘任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简称甲方)受聘方:(简称乙方)受聘岗位及类别:学院特聘教授岗根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实施办法》(简称《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经双方协商,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聘期特聘教授岗位聘期为三年,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
聘任期满后根据工作需要及双方意愿可以续聘。
如不续聘,聘任合同自动终止。
第二条岗位目标及工作任务(本条内容应根据《实施办法》规定及应聘岗位的具体目标,结合本学科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细化,尽可能分年度制定,务求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
)1、教学任务:(承担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高级访问学者等)2、科研任务:(申请、主持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发表高等级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等)3、学科建设任务:(领导本学科学术梯队建设,建立新专业,申报新学位授予点等)4、人才培养任务:(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等)5、设岗学院的特定岗位职责:(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内外先进水平,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开展社会服务等)第三条权利与义务一、甲方权利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及《实施办法》规定的岗位目标及工作任务,对乙方进行管理、考核和奖惩。
二、甲方义务依法维护乙方应享有的各项权利,提供有关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三、乙方权利1、乙方按照《实施办法》规定在聘期内利用学校的教学、科研资源进行工作。
2、乙方按照《实施办法》规定在聘期内享受特聘教授岗位津贴,同时享受学校按国家规定提供的工资、校内、保险、福利等其他待遇。
3、甲方如不能按规定履行其应尽义务时,乙方有权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诉。
四、乙方义务1、遵守《实施办法》及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
2、全面履行特聘教授岗位职责,完成特聘教授岗位的工作目标及任务,接受甲方的监督、考核及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
3、乙方人事关系未正式调入甲方的,在聘期内仍应全职在甲方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完成规定的工作量。
4、乙方在聘期内所取得的教学、科研等成果均属职务成果,其发表有关论文、著作或申报有关奖励、专利和科研项目及经费等,均需同时署乙方及甲方名(即必须同时署作者及作者单位,作者单位只能署甲方名)。
地方性院校特聘教授制度实践与思考
第4卷第2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 .4No.2 2008年06月JOU RNAL OF HA NGZHOU DIANZI UNIVERS I TY (SocialS ciences )Jun.2008 地方性院校特聘教授制度实践与思考张立升,高学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事处,浙江杭州310018)收稿日期3作者简介张立升(),男,浙江象山人,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人才引进工作摘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制度实践的成功,带动了特聘教授制度的地方化。
地方性院校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了符合自身特色的特聘教授岗位体系,促进了师资队伍和学科梯队建设,但是由于时间仓促及地方性院校自身的缺陷,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本文结合人才引进工作的实践,总结了特聘教授制度在地方院校实践中存在的四个错位,并对此提出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地方性院校;特聘教授;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46(2008)02-0063-04伴随着高等教育大发展,各省市都积极推动本地高等教育事业,地方性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但是师资队伍总量在短时期内难以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着缺乏学科带头人、结构欠合理等问题,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是他们发展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特聘教授制度的实施,吸引学科带头人,带动学科发展,对所在高校骨干教师队伍和学术梯队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特聘教授制度的地方化及其积极意义(一)特聘教授制度的由来特聘教授的概念最早始于我国40年代的“部聘教授”,而真正使其扬名海内外,则是1998年教育部启动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延揽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培养造就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带动国家重点建设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1998年8月,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启动实施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杭电导师简介
导师简介(更新时间:2009年12月)薛安克,男,1957年生,山东莒南人。
博士,教授,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兼职博导。
现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信息与控制研究所所长。
研究学科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薛安克教授主要从事先进控制,信息融合与优化调度等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总装备部军事电子预研、国家发改委重大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省重大/重点科技项目等30余项。
现主持国家发改委重大专项2项、国家863项目1项、973子课题1项、国防军事电子预研基金(重点项目)1项、总装备部军事电子预研项目2项、省重大科技攻关2项,省重点创新团队1个。
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其它省部级进步奖励6项。
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4项(授权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8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被SCI、EI检索论文90余篇,出版著作3部。
个人曾获浙江大学有突出贡献博士后出站人员,浙江省优秀博士和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一层次人员,省新世纪151人才重点资助人员,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高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等称号。
薛安克教授现任国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主任,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教育部检测和控制工程中心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国防学部委员,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学科负责人;兼任教育部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总装备部电子信息综合系统专业组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浙江省电子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浙江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李德毅,(1944.11.28——)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导师信息
孔宪正(1938-),男,籍贯浙江慈溪,生于上海, 1955-196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65年数字通信专业研究生毕业。
1965-2000年一直从事国防科研工作,1983年起历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4研究所总工程师、第36研究所总工程师兼副所长。
2000年应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聘请兼任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工作。
1985年—1989年期间曾兼任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顾问。
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87年当选中国电子学会会士,90年代当选中国通信学会首批会士。
曾任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对抗分会副主任委员。
现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通信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浙江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
2005年荣获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称号。
孔宪正教授六十年代开始从事数字通信技术研究,八十年代后任多项大型通信与电子系统工程总设计师。
四十多年来,孔宪正教授矢志不渝、勇攀科学高峰,成果卓著,获奖众多。
独著及合著有《数字通信基础》、《数字信息传输基本原理》、《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现代电子工程》、《数字卫星通信》、《“综合电子战”--现代战争的杀手锏》、《宽带数字接收机》等著作。
1979年获四机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获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一、二等奖多项,1999年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我国数字通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是我国数字通信领域早期开拓者与工程技术带头人,也是通信电子战领域工程科技带头人。
赵知劲(1959-),女,教授,浙江宁波市人。
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全国信号处理学会委员,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授,信息与电子系统研究所所长。
于2000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03年获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重点资助。
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副教授)审批表.doc-资源与环境学院
编号:年号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副教授)审批表申请人姓名:申请单位:学科:申请人现所在单位:填表时间:电子科技大学人力资源部二〇一一年制填写说明1.填表前请认真阅读此说明,按要求进行填写;2.请填写全面、真实的信息,不得空项、漏项,确实无信息的请填“无”。
一、封面1.申请单位:请统一、规范填写为我校基层单位名称,不用写学校名称,如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2.学科:请按照学院拟安排的二级学科名填写。
3.申请人现所在单位:应届博、硕士毕业生、博士后出站填写毕业学校、研究所、流动站;非应届毕业生填写目前所在单位。
4.编号由人事部门统一填写,其他信息均为必填项。
二、申请人简况1.最高学位及授予单位、时间:学位指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种,例如,博士学位清华大学 2011.06(注意:博士后不是学位)。
2.最高学历及授予单位、时间:学历一般指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3.现专业技术职务及任职时间:依次填写现任专业技术职务名称和任现职的时间,如“副教授,2005.08”,“副研究员,2004.08”等。
4.现行政技术职务及任职时间:学校内部的班团工作职务无需填写。
5.教育及工作经历:请按照时间顺序填写,每一段经历均应有明确的起始和终止日期(具体到月份)。
教育经历从高中起,工作经历从参加工作时起填写。
超过三个月的非学习、工作经历请说明。
如:1993.9 1995.7 ××高中1995.9 1999.7 ××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士××教授1999.8 2000.7 考研、考博、赋闲等2005.3 2007.8 ××大学讲师三、申请人业绩成果1.个人学术专长及代表性成果:分别进行简要描述,不超过200字。
学术专长指申请人在教学或科研等方面的特长,代表性成果指申请人已取得的代表性业绩成果及意义。
2.论文:此处只填写已正式发表的论文。
杭电通信工程学院教师简介
通信工程学院教师简介曹海燕,女,1975年10月出生,安徽枞阳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讲师。
2006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师从华南理工大学电信学院院长韦岗教授。
研究方向:无线通信、信息论与编码、扩频通信理论。
发表学术论文数篇,申请专利一项,目前正在参与两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陈华华,男,1975年10月出生,浙江绍兴人,博士,副教授,现为通信工程学院教师。
1999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系,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2年3月在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攻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电路与系统,获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在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攻读博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通信与信息系统,获信息与通信工程工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至今,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5年4月任讲师,2007年9月晋升为副教授。
曾担任《数字图像处理》、《数字信号处理》、《MATLAB与仿真》、《多媒体技术》等本科生课程和《现代通信技术》、《IP交换技术》等研究生课程的主讲教师。
研究方向: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三维重建、模式识别、无线传感网络。
曾先后参与国防科研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项目1项,主持校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
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迄今为止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 篇,其中EI收录10余篇。
陈颖,女,1978年9月出生,浙江省东阳人,讲师。
2006年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通信与信息系统)学位。
毕业后在无线通信教研室任助教、讲师。
研究方向:无线通信系统、软件无线电技术、通信ASIC设计、数字通信技术。
主要从事通信方面教学科研工作,为通信、电子专业本科生开设了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实验、通信系统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课程。
主持院级课题4项,参与中科院子课题1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
杭电电子学院教师简介
电院的院长,刘敬彪。
电院最牛的老师有刘敬彪,高明煜,孙玲玲,秦会斌。
这四个是一定一的牛,都是大老板。
另外,张海峰,马琪,官波然,王广义都是差不多的高手,是二老板系列的。
孙玲玲女,1956年6月出生,1985年3月毕业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获电路与系统硕士学位。
研究员,现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
“电路与系统”博士生导师;“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应用”硕士生导师。
国家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电路与系统”学科带头人。
主讲的课程包括:集成电路CAD,近代网络理论, 微波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射频/微波电路设计导论,VLSI设计导论、EDA技术等;指导本科学生工程训练和毕业设计数十人。
主要研究方向:深亚微米及RF/微波IC设计及CAD方向、射频集成电路及应用系统研究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防预研、国际合作等三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已有20多项成果通过国家级和部省级专家技术鉴定或验收,并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励;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近年已在电子学报等刊物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
兼任全国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IFIP中国代表、中国电子学会理事;电子学报、微波学报编委,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主编等。
查丽斌女,1964年1月出生,陕西西安人,副教授。
1991年5月获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曾主讲线性电子电路、电路原理、电路分析基础、电力系统分析、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机原理及拖动技术、计算机控制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等课程。
指导本专科学生毕业设计数十人,有近20年的教学经验,教学责任心强,教学效果良好。
主要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GIS),教育软件的开发。
公开发表论文若干篇,主编出版了教材<<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柴曙华男,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实验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博士生导师介绍鲁仁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博士生导师介绍鲁仁全一、导师照片鲁仁全二、基本信息鲁仁全LU Ren Quan教授所属学院:自动化学院导师类别: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鲁棒控制理论与应用,网络控制系统,奇异系统,时滞系统硕士招生学院:自动化学院博士招生学院:自动化学院联系方式:rqlu@三、个人简述鲁仁全,男,博士(后),教授,1971年7月出生于湖北,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1993年毕业于长江大学数学系,2001年获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硕士学位,2004年获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
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员。
长期从事鲁棒控制、奇异系统、网络化控制系统、工业自动化等科研和教学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成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重要研究项目10余项。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及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80余篇。
出版专著2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
四、学术论文(一)代表性论文worked Control with State Reset and Quantized Measurements:Observer-Based Case.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13.2.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Control of a Human Limb Wwith a Rehabilitation Exoskeleton.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14.worked Control with Reset Quantized State Based on Bernoulli Processe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14.4.Fuzzy-Model-Based Quantized Guaranteed Cost Control of Nonlinear Networked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2015.5.Reduced-order H-Infinity Filtering for Discrete-time Singular Systems with Lossy Measurements,IET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2010.(二)代表性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网络量化系统的控制理论及应用,负责人,400万元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量化反馈的无线网络控制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负责人,38万元3.国家863计划课题,印染坯布颜色优化控制研究,负责人,64万元4.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无线网络控制系统理论研究,负责人,30万元(三)知识产权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其中授权20余项。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教师简介汇总
理学院教师简介陈光亭,男,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主讲过《高等数学》、《高等代数》、《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数学建模》等本科课程,有十几年高校教学经验。
曾主持或参加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研究项目,主要从事离散优化及其应用的研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曾获得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奖等多项奖励,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
肖建斌,男,1963年5月出生,1989年复旦大学博士毕业,1995被评定为教授。
主讲“数学分析”、“复变函数论”等本科课程。
为研究生开设“Hardy空间理论”、“单位球上的函数论”等课程。
从事复分折研究,在Hardy空间和Bergman空间的函数性质和泛函性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结果,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数学学报》、《数学年刊》、《数学进展》、《Math.Japonica》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解决国外数学家提出的6个公开问题。
曾主持国家与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目前主持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和浙江省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
是霍英东基金教师奖的获得者。
肖建斌教授一直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教学基本功扎实过硬,教学态度严谨,教学方法灵活,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赞誉。
刘德朋,男,1948年5月生,吉林人,教授。
1982年1月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数学系,现任理学院教师。
主讲课程:《数学物理方法》、《复变函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竞赛数学》等。
研究方向为:偏微分方程的基础理论及其在电磁学中的应用;竞赛数学的理论与实践。
主要成果:任主持人完成省部级以上的项目五项,取得很好的成果;主持的课题“改革应用数学教学,培养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省以上的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40多篇;任主编公开出版高校教材五部。
程吉树,男,教授。
曾在数学系及工科专业主讲《数学分析》、《复变函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线形代数》、《一般拓扑学》、《模糊拓扑》、《对立理论》、《拓扑线性空间》、《微积分学》、《高等数学》等9门课程。
杭电电子信息学院导师名录
学位授予点:博士点:电路与系统(96年与杭州大学联合申报批准)硕士点: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工程硕士点: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同等学力硕士点:电路与系统培养计划: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研究生培养方案电路与系统研究生培养方案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培养方案工程硕士方案导师风采:孙玲玲:1956年6月出生,浙江人。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及爱尔兰DCU兼职博导);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电路与系统”学科带头人;计算机应用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集成电路CAD(电子设计自动化)、RF集成电路设计及光电集成、集成电路应用系统设计。
孙玲玲1982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无线系微波通信专业,1985年获电子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
2002年曾赴美国加州大学高访半年。
1997年至今历任微电子CAD所常务副所长,所长;信息产业部系统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大规模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任;2000.7-2004.4任电子信息学院院长;2004年4月至今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
孙玲玲教授主要从事深亚微米及RF/微波IC设计及CAD方向、集成电路及应用系统(包括医疗电子等)的研究。
近年的研究内容包括RF/微波ICCAD及设计技术研究;RF/微波宽带及功率放大电路及系统设计技术;RF/微波元器件建模测试技术、RFID及其应用、深亚微米EDA工具开发及互连建模技术研究、医疗电子系统设计及软硬件开发研究等。
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及面上项目、国家863计划(2项)、七五-九五国家攻关项目、国防预研、国际合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国防基金及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三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已有20多项成果通过国家级和部、省级专家技术鉴定或验收,并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教学成果2等奖、部攻关成果集体荣誉奖等省部科技奖励、软件著作权登记十余项成果,两项发明专利申请。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导师薛安克介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导师薛安克介绍薛安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
浙江省特级专家。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信息与控制研究所所长。
兼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信息传输与融合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教育部自动化专业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主任,“检测仪表与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控制科学与工程”重中之重学科基地负责人,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
主要从事鲁棒控制、优化调度、信息融合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
先后主持了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发改委工业自动化重大专项2项,国防武器装备预研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防从“九五”至“十二五”军事装备预研项目,以及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及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60多篇,被SCI、EI检索论文90余篇,论著3部,授权发明专利16项,公开发明专利20余项。
主持和参加的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防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多项。
曾多次担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技术、程序和组织委员、副主席、秘书长、小组主席等工作。
一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国家科技进步奖等的同行评审专家,《控制理论与应用》编委,《Automatic》、《IEEE-AC》、《自动化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现为浙江省特级专家,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个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一层次人员,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重点资助人员,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优秀博士后,浙江省高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主要社会兼职:1.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军事电子信息系统综合专业组专家委员;3.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4.《控制理论与应用》(一级期刊,SCI、EI期刊源)编委;5.浙江省电子学会常务副理事长;6.浙江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7.浙江省电子电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8.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兼职博导(教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博士生导师介绍薛安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博士生导师介绍薛安克一、导师照片薛安克二、基本信息薛安克Xue An Ke教授所属学院:自动化学院导师类别: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信息融合,鲁棒控制理论与应用博士招生学院:自动化学院硕士招生学院:自动化学院联系方式:akxue@三、个人简述薛安克,男,1957年出生,籍贯山东莒南。
浙江大学等校兼职博士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86年获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燕山大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6月浙江大学博士后出站。
现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长期从事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信息融合、鲁棒控制等研究和教学。
主持国家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2项)、973计划课题、863计划、总装备部军事电子预研、浙江省重点科技攻关等重要研究项目30余项。
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50余篇,SCI、EI检索100余篇,出版专著3部、教材3部。
多次担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主席、副主席。
一直任国家基金、863项目、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同行评审专家。
四、学术论文(一)代表性论文1.Event-based H∞control for discrete Markov jump systems.Neurocomputing,2016.2.Penalty dynamic programming algorithm for dim targets detection in sensor systems.Sensors,2012.3.Partially decoupled approach of extended non-minimal state space predictive functional control for MIMO processes.Journal of Process Control,2012.4.A new result on stability analysis for stochastic neutral systems.Automatica,2010.5.Observer-Based H∞Control for Stochastic Systems with Delays and Nonlinear Perturbations:LMI Approach.Proc.17th IFAC World Congress,2008.(二)代表性科研项目1.国家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基于非线性控制技术的太阳能电池快速测试装置的研制2.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建模、优化运行与控制方法及应用3.国家973计划课题,运动规划中的跨尺度协调控制与优化4.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装置5.总装十二五预研课题,新一代******试验研究(三)知识产权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博士生导师介绍厉力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博士生导师介绍厉力华一、导师照片厉力华二、基本信息厉力华(Lihua Li)教授所属学院: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导师类别: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职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生物医学工程博士招生学院:自动化学院硕士招生学院: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联系方式:hdu_li@、lilh@三、个人简述厉力华,男,1965年出生,浙江东阳人,1990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层次。
曾任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副教授、H.Lee Moffitt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员等职务,现任浙江省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信息与控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分会常委、省侨联特聘专家、省信号处理学会理事、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国际期刊Collaborative Intelligence、Cancer Informatics等编委会委员等职务。
主要从事生物医学信息处理、智能化诊疗以及医疗器械等研究,在肿瘤智能化诊疗方面取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在国内外科学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发表研究论文170余篇,若干论文曾被国际期刊列为最受关注的热点研究论文,拥有美国专利2项和中国专利20余项,部分专利成果被美国柯达公司所采用,并获得产业化应用。
四、学术成果(一)代表性论文1.Investigating the Temporal Patterns within and between Intrinsic Connectivity Networks under Eyes-Open and Eyes-Closed Resting States:A Dynamic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Study Based on Phase Synchronization,Plos One.2015,10(10);2.A New Quantitative Image Analysis Method for Improving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Using DCE-MRI Examinations,Medical Physics,42(1),2015;3.Altered temporal features of intrinsic connectivity networks in boys with combined type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84(2015);plex Composite Derivativ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dge Detection,SIAM Journal on Imaging Sciences,SIAM Journal on Imaging Sciences,Vol.7,No.4,2014;5.A computerized global MR image feature analysis scheme to assist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a preliminary assessment,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83(2014).(二)代表性科研项目1.国家杰青,“生物信息检测与诊断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与治疗中的信息处理问题研究”2.科技部973子课题,“脑机融合感知和认知的计算理论与方法--脑机协同的认知计算模型”3.国家基金,“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影像(DCE-MRI)的乳腺癌个体化治疗模型研究”4.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影像信息的乳腺癌近期风险预测研究”5.美国国防部IDEA Award,“Computerized Analysis and Detection of Missed Cancer in ScreeningMammogram,”(三)知识产权专利:美国专利2项和中国专利20余项。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杭间等39人为浙江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复函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杭间等39人为浙江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复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3.09.22
•【字号】浙政办函[2013]78号
•【施行日期】2013.09.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
正文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杭间等39人为浙江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复函
(浙政办函〔2013〕78号)
省教育厅:
你厅《关于要求批准杭间等39人为浙江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的请示》(浙教高科〔2013〕24号)收悉。
经省政府研究,同意聘任中国美术学院杭间,浙江工业大学牛玉贞、张泰华、熊宏伟、李庆勇,浙江师范大学陈杰诚、周盛凡、李方、庞中英,浙江理工大学任红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赵红挺、李建军、于长斌、骆建军,浙江工商大学刘文革、韩嵩,中国计量学院张军杰,浙江中医药大学李卓玉、赵华军、宋振远,浙江农林大学郑志富、陆灯盛,温州医科大学白益东、谭毅,嘉兴学院曹雪波,杭州师范大学甘霖、钟国富、王沥、杜立群、潘志庚、臧玉峰、于彦春,温州大学潘彬、邱本、向家伟,宁波诺丁汉大学章勇敏、陈尊裕、石泳、卡尔·费(Carl Felix Fey)等39人为浙江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9月22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岗位中期考核表
姓名:
学院:
设岗学科及类别:(A / B)
受聘日期:
填表日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制
填表说明
一、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字迹要端正清楚。
二、特聘教授在期满考核时填写本表。
三、所填论文论著、科研项目、获奖、成果推广等内容必须是受
聘期间以我校名义发表或承担的。
四、指导、参与学科建设是指培养青年教师,组建学术团队,进
行学科平台和学位点建设工作。
五、本表内有关栏目填写不下的,可另附页。
一、特聘教授简况
五、受聘期间有关经费使用情况说明及建议
六、学院学术委员会考核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