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政府行政面临的挑战及变革
变革时代的中国政府改革与创新的论文(范本)
变革时代的中国政府改革与创新的论文变革时代的中国政府改革与创新的论文[摘要]政府改革是政府适应社会的变化而对政府体系的结构、功能以及行为进行调整和变革的过程。
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变革和转型是中国政府改革与创新的动力。
30年的政府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政府管理价值的重新确认和公共性的回归、政府职能日趋合理、政府治理结构日趋理性、政府运行机制逐步完善等方面。
未来中国政府改革也面临着重建行政文化、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能和结构、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和发展有效府际关系和管理、提升政府能力、建设法治政府等艰巨的任务和挑战。
[关键词]社会变革;政府改革;成就与挑战17 世纪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曾经讲过,一个缺乏能保证秩序的、有效的政府的社会,人的生活将是孤独、贪婪、残忍和短寿的。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也曾从政治和经济互动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政府对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
马克思在分析亚洲的经济发展时指出:“我们在一些亚洲帝国经常可以看到,农业在一个政府统治下衰败下去,而在另一个政府统治下又复兴起来。
wW w..COm在那里收成取决于政府的好坏,正像在欧洲随时令的好坏而变化一样”。
[1 ] ( p763) 在他们看来,如果政府及其权力能按照合乎规律和经济发展的方向起作用,它和经济发展之间便没有冲突,经济发展便加速。
反之,政府权力也能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引起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从政府现实主义的观点来看,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区别,并不在于政府形式的不同,而是在于政府治理程度,特别是政府能力大小或高低的不同。
“有些国家的政府拥有一致性、一体性、合法性、组织性、高效和稳定的特点,而另一些国家的政府则缺乏这些特点”。
浅谈中国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及前景展望
浅谈中国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及前景展望论文摘要在引领中国改革方向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赫然在列,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对中国的社会转型及经济腾飞意义非凡。
本文从政府治理的现实困境入手,分析政府、市场、社会的盘根错节的关系,为治理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鑒。
论文关键词治理理论治理能力治理体系一、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政府与市场相互博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当市场失灵出现时,需要政府充当消防员的角色,对市场不能起作用的领域进行补位。
但政府干预并不能代替市场,政府也会出现效率低下、决策失误甚至寻租行为。
所以,只有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像齿轮一样紧紧咬合,并相互配合补位,社会的大机器才能正常运转。
而当今中国的实际是,政府职能边界不清,对经济生活干预过多,严重干预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另一个方面,市场机制发育不成熟、不完善,缺少法制的规整。
特别是在地方层面,政府与市场相互博弈,导致在各自领域都有错位、缺位。
社会分化不足,公民社会尚待发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阶层出现了新鲜的血液,民营企业家作为一个独立的力量开始崛起;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中产阶级不足,民众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关注尚未觉醒,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社会有待进一步分化。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些年,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迁,民间组织由此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其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的功能初步显现。
但这些民间组织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甚至日常经费都是由政府拨付,其部门负责人也是政府任命,发挥作用的空间缺乏独立性。
权威体制与多元治理在当代中国,中央政府通过掌握行政管辖权,特别是人事安排和资源分配的权力,建立起了一套自上而下的权威体制,这种权威体制的运行主要通过科层制和一统的观念来进行维系。
权威体制的治理方式也颇具特点,中央政策的一统性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灵活性相结合,通过政治动员的运动性治理方式,在当今社会某些复杂问题的解决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面临的挑战及出路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面临的挑战及出路作者:刁瑷辉来源:《学理论·下》2014年第03期摘要:当代中国面临全球化与转型时期双重挑战,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国家之间的边界模糊,国家认同遭遇困境。
在转型时期,贫富差距、政府寻租等社会问题导致民众对政府认同产生疏离感。
加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完善制度的公正性,培育良好的市民社会是重塑中国政治认同的途径。
关键词:政治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009-02政治统治之所以能够得以维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于该统治的认同。
从古至今政治认同一直是执政者孜孜以求的,它是政权合法性的重要资源组成部分。
自改革开放以来,执政党对内进行深度社会变革,对外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加快经济和政治建设脚步。
在转型期和全球化的影响下,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的内容与逻辑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认同”在西文中为“identity”,起源于拉丁文idem(即相同,the same)。
认同最初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弗洛伊德把认同看作一个心理过程。
德国政治哲学家哈贝马斯指出:“认同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观际相互依存。
”[1]简言之,认同即发自内心的赞同或认可,并会带来行动上的一致。
“政治认同”则可被解释为对政治体系的依附。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对政治认同内涵做出如下界定:“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
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
这种现象就是政治认同。
”[2] 简言之,政治认同即指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在心理上对该政治共同体的支持问题。
政治认同的主体是公民,政治认同的客体是整个政治共同体,包括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政党认同、体制认同、价值认同、政策认同等。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因及其改革方向
目前公共行政管理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方向问题1:归结起来,我国目前公共行政管理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几个方面?答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它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换取得了很大进展,促进了政府体制的逐步变革,初步建立了政府宏观调控体系的基本框架,直接经济职能缩减,社会职能增强,形成了多元的产权结构,市场基础逐步得到确立;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变了行政审批过多过滥的状况,使政府的服务更方便、办事更透明;政府行为的公益性有了明显提高;政府的投资方向发生了明显变化,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环境保护得到高度重视。
虽然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还不健全、不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客观上要求继续深化改革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
一是政府角色定位不当。
虽然经历了多次的改革,我国的政府的全能角色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转变。
尽管一直以来,都十分强调有效放权,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但时至今日政府仍习惯于包揽一切。
市场体制框架虽然已初步建立,但政府行使职能时往往夸大其缺陷和不足,任意加以干预,各种必要的、没有必要的项目审批层出不穷,有些地方,政府还给企业下指标、定规模,用行政命令搞技改,用传统的方法搞评比,搞激励,走马灯似的考评成为基层的沉重负担。
这几年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社会自治组织虽然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基本上是政府主导型的,这些机构大多为政府附属物,由政府决定其目标任务、工作方向、机构编制、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政府运行监督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行政随意性大。
各级政府虽然采取了行政公开、增强政府运行透明度的举措,但是政府的很多做法只停留在形式层面,尚未制度化,在实际操作上,人为影响的因素很大,这种公开与否往往取决于政府官员的主观意志,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论述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论述我国⾏政机构改⾰的必要性及其途径摘要:在当代中国,随着经济的进⼀步发展,对外开放的进⼀步深⼊,民众对政府的要求也在不断发⽣变化,传统的,集权的,⼤包⼤揽的政府已不再适合中国发展的要求。
加⼊WTO,不仅我国的经济⾯临着巨⼤的挑战,⽽且对我国整个⾏政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今所需要的政府应该是⼀个“精⼲,廉价”的政府。
显然,在各领域都呼唤改⾰的现在,⾏政改⾰已势在必⾏。
关键词:⾏政机构改⾰现状对策1深化我国⾏政管理体制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全⾯贯彻落实⼗七⼤提出的战略任务,保证⾏政管理体制改⾰总体⽅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深⼊分析并进⼀步明确我国⾏政管理体制改⾰⽅向,为全⾯建⽴和不断完善中国特⾊的⾏政管理体制提供理论⽀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必要的条件。
1.1是全⾯建设⼩康社会的需要全⾯建设⼩康社会,不仅着眼于提⾼⼈民的⽣活⽔平和质量,⽽且涉及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化和社会发展各个⽅⾯的建设。
全⾯建设⼩康社会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深化⾏政管理体制改⾰。
这要求我们要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形成⾏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效的⾏政管理体制。
1.2是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在坚持发展执政兴国的第⼀要务的同时,更加注重协调利益关系,更加注重依法⾏政,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励引导⼈民群众依法⾏使民主权利,参与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监督政府⾏为,更加注重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构建政府、社会、公民互补的和谐关系。
所有这些都对深化⾏政管理体制改⾰提出了较⾼的要求。
从当前我国现实国情看,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前提,也是党的⼠七⼤报告明确提出的⾏政管理体制改⾰⽬标。
1.3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各级政府⼤⼒加强⾃⾝建设,着⼒推进⾏政管理体制改⾰,⾏政能⼒和⾏政⽔平都有了很⼤的提⾼。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究综述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究综述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社会治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中国必须应对各种复杂的社会治理问题,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本文将对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综述,旨在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本质和影响,并探讨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而生育率却下降。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治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包括养老保障、医疗服务、社会资源配置等方面。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政府需要加大对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投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应该鼓励家庭和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动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经济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
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快于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城乡居民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巨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民工问题、城市贫困问题等。
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改革土地制度、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加快发展中小城市等措施。
政府应该深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和帮扶。
完善城市规划和管理,促进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
应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而能源、水资源等资源短缺问题也制约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需要加大政府投入,制定和落实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
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
摘要自政府诞生以来,它在解决公共问题、促进社会进步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称职的政府,必然能够不断解决出现的公共问题、社会矛盾,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方式和速度,维护社会的稳定、保证公共安全,不断推动社会进步。
政府这种解决公共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就称为政府能力。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学界对政府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政策的制定。
早期公共政策研究学者认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是政府能力的核心,政策一经制定,只要保证充足的经费和人员,政策就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执行,最终达成政策制定目标。
但现实并非如些。
步入20世纪70年代,政府政策的执行逐步受到学界关注,人们逐渐认识到政府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重要部分,也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
由此政府政策执行课渐渐成为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从而产生了许多政策执行理论。
我国的政策执行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性的研究还很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政府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提高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要求。
本文拟从政治学与行政学的角度出发,对当代中国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概念、地位、作用进行分析,结合国情,得出影响我国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当代中国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一些建议与对策。
全文分为三部分:一、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理论分析。
二、当代中国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现状。
三、提高我国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现状提升建议Ⅰ目录摘要...................... . (1)目录 (2)目录 (3)引言..................................................................4. (一)研究背景 (4)(二)研究意义 (4)1.理论意义 (4)2.现实意义 (4)(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4)1.国外研究现状 (4)2.国内研究现状 (4)(四)研究方法 (5)1.文献研究法 (5)2.比较研究法 (5)一、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理论分析 (5)(一)政府政策执行能力及相关概念 (5)1.政府政策的含义 (5)2.政府政策执行的含义 (5)3.对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定义 (5)(二)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地位与作用 (6)(三)评估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标准 (6)1.前人提出的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评估标准 (6)2.本文提出的评价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标准 (6)(四)影响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理论因素分析 (6)1.政策制定过程中对政策执行能力的影响因素 (6)2.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影响政策执行能力的因素 (6)3.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中存在的影响因素 (7)二、当代中国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现状 (7)(一)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总体概况 (7)1.我国政府政策执行能力总体上效率低下 (7)2.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对提高政策执行能力收效甚微 (7)(二)政府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7)1.不良执行 (8)2.政府政策执行成本高效率低 (8)3.政府政策执行主体滥用政策执行资源 (9)(三)政府政策执行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9)1.行政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部门职能界定模糊 (9)2.政府机构受部门利益驱使造成政策执行阻力重重 (9)3.政府政策质量偏低对政策执行能力的限制 (9)4.政府政策执行监控机制不健全对政策执行能力的制约 (9)5.政策执行主体执行素质偏低对政策执行能力的不利影响 (9)三、提高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建议 (9)(一)构建新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文化 (9)1.培养政府政策执行主体先进的行政理念 (10)2.变革和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建设服务型责任型政府 (10)(二)加强政府政策执行的相关理论建设和机制建设 (11)1.科学界定各政府部门职能范围 (11)2.构建协调高效的政府政策执行机制 (11)3.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选拔机制和监控机制 (11)(三)培育政府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素质和能力 (11)1.加强政府公务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11)2.提升政府公务员的能力素质 (11)(四)充分利用互联网提高政府政策执行能力 (12)1.充分发挥网络问政的舆论监督作用 (12)2.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提升政府政策执行能力 (12)结论 (13)参考文献 (14)引言(一)研究背景二战结束后,世界局势总体和平,各国政府都把精力集中于发展经济、社会治理方面。
新时期行政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李梦娇
新时期行政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李梦娇摘要:原有的行政管理模式过于传统和单一,不能满足新时期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效果的基本要求,因此,加快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相关部门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进行政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公众对行政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关键词:新时期;行政管理;挑战;对策行政管理是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和市场形势的变化,行政管理部门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好行政管理工作。
新时期,行政工作要进行创新,通过创新有效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发展。
1.新时期提升行政管理的必要性1.1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体制的灵活性原有行政管理体制根本无法满足新时期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与管理效果的基本要求,已经逐步与新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相脱节,这加剧了我国原有行政管理体系的僵硬化,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阻碍了我国行政管理系统的持续发展与不断进步。
1.2有利于促进服务型管理部门的建立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现代技术和设备的广泛使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等,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但这也使得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国际上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并敦促国家机关及国企意识到深化行政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使其成为加快服务型管理部门建立的助推器,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与机关、国企形象的双重提升。
1.3有利于加强对行政人员的监督,实现行政人员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虽然一直以来我们高度重视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并以此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活动,然而,由于缺乏灵活性以及行政人员评估机制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一些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依然存在缺乏创新性和责任意识等相关问题,导致行政管理人员的平均质量不高,因此简化工作流程,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行政管理的科学机制迫在眉睫。
2.新时期行政管理面临的挑战分析2.1制度发展的滞后性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代的总要求,以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需求,原有的行政管理制度已经逐步沦为一种落后的生产活动,要想发展就要保持制度修订的与时俱进。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究综述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究综述【摘要】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如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社会信任危机、信息化社会带来的挑战、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重视社会治理的创新,加强社会信任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的提升。
只有在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中,中国社会治理才能更加科学高效地运行,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当代中国社会治理、政府治理模式、社会信任、信息化社会、城乡发展、社会文明建设、社会治理创新、社会信任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文明提升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源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结构和人口流动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也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社会信任危机、信息化社会带来的挑战、城乡不平衡发展问题以及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如何在社会变革中找到有效的治理路径,构建和谐、稳定、繁荣的社会,是当前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亟待探讨的问题。
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于政府制定有效的治理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社会治理问题日益凸显,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应对。
对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综述研究,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有助于优化社会治理体系和政策。
深入研究社会治理问题,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和规律性,有助于未来预测和规划,推动社会治理的持续改善和创新。
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有助于关注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对社会治理的关注和思考,促进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共同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行政管理面临的十大挑战
八、挑战8:社会工作国际化程度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工作的国际化程度较低。为提高社会工作国际化 程度,我们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 推动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九、挑战9:社会工作信息化水 平低
九、挑战9:社会工作信息化水平低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信息化水平较低,影响了服务效率和质量。为提高社会 工作信息化水平,我们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工作信息平台和数 据库,提高社会工作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九、挑战9:社会工作信息化水平低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努力,我们才能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健康发展。
谢谢观看
内容摘要
另外,全球化还带来了国际法律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国际法律市场中,不仅 有来自发达国家的律师事务所和企业法务部门,还有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法律 机构。这种竞争使得中国法学教育需要培养出更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法律人才, 以适应国际法律市场的需求。
内容摘要
最后,全球化还对中国法学教育的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球化背景 下,科研工作已经从国内转向了国际。中国法学教育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开展跨 国法学研究,提升中国法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当前,社会工作服务供需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许多有需要的人群无法得到 及时有效的服务。为缓解社会工作服务供需不平衡现象,我们需要加强社会工作 服务机构的建设,提高服务覆盖面和效率,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 会工作服务供给。
五、挑战5:社会工作者职业认 同度低
五、挑战5: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度低
八、反腐败与廉政建 设
010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全球化作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趋势,对于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中国行政管理而言,全球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 战。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行政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次演示将就其中最为突 出的十大挑战进行探讨。
论述我国编制行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论述我国编制行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篇一:行政管理学论述题试述我国行政监督系统的内部监督体系。
答;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体系包括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一般监督是指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在日常工作中根据需要随时进行的各种监督,它主要包括上下级相互监督、职能监督和主管监督;专门监督是指政府内部设立具有专门监督职能的机构对所以部门的行政工作以及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实行专业性分工的监督,主要包括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1.联系实际,分析克服行政绩效制约因素的有效途径。
答;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强化法治政府的行政理念,为提高行政绩效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环境;不断改革行政体制,进行政府的运行机制创新,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协调,以提高行政绩效;提高行政绩效,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行政绩效评估体制,提高行政绩效水平。
2.试论述外源式行政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答;外源式发展模式是指以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为基础,在不考虑本国历史、文化、社会现实的情况下,完全输入发达国家的制度、文化、技术、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等,以实现本国的行政发展;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是以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的,所以起点比较低;行政改革是在外力强迫下的“自我手术”,缺乏改革与发展的内源性和自发性;政府权力高度集中,严重缺乏社会中介组织或中介组织发育不良;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造成了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的极大障碍,导致政府缺乏权威,体制不健全,机构涣散,效率低下。
4.请你谈谈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改革的具体内容。
答: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权范围;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砚的合理化;实行地方分权的基层自治;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
5.试从行政监督系统的角度,分析如何提高我国行政监督水平。
答:提高我国行政监督水平,需要强化淤部监督系统和完善内部监督系统;强化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系统,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政党的监资,司法机关的监督,公民及社会团体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完善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系统,包括一般监督与专门监督。
当代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现状及对策
当代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现状及对策金太军 摘要:在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上长期实行的高度中央集权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
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上所作的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改革和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原有体制下中央集中过多的状况已有较大改观。
但传统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根除,同时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一是提升中央政府的权威及其宏观调控能力;二是建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优势互补关系;三是加快经济性分权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步伐;四是明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的职责权限划分,并使之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
关键词: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行政改革 国家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国政治、行政关系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种关系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亦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彼此职责权限的划分,它构成了政府内部的纵向权力结构,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基本的和主要的方面。
能否正确处理这两者关系,合理配置行政的纵向权力结构,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政治和行政活动的稳定有序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故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行政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也深受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一、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改革实践 新中国建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问题,并很早就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的重要方针、原则。
特别是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指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
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
”〔1〕从抽象的理论层面来说,这一论断无疑是正确的。
从政权的根本组织原则来说,中国的整个政权体系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确立的。
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而言,中央政府既要保证有足够的权威来实现统一领导,又要保证地方政府应有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方面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当代中国行政环境的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制约和影响研究,论文
当代中国行政环境的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制约和影响研究,论文篇一:论当代中国行政环境的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制约和影响开题报告论当代中国行政环境的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制约和影响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行政环境的相关概念及内涵,围绕行政环境的具体内容,分析了我国政府管理面临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的特点,结合这些环境的特点,进一步探讨了它们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影响。
2、选题的价值本文主要创新体现在对当代中国面临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由此出发研究其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影响。
二、研究重点的和难点本文系运用规范研究方法进行的专题研究。
全文分三个部分:首先(第一部分),是讨论了行政环境的相关概念及其分类。
其次(第二部分),是对我国政府面临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的特点进行了剖析。
最后,是对这些环境的特点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本文主要创新体现在对当代中国面临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由此出发研究其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影响。
三、论文提纲1行政和行政管理学……….……………………………..……………..........…..……1.1什么是行政………………………………...…….......………...........………..........1.2什么是行政管理……………………………………...………......….................. ....1.3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4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5行政管理学的特点……………………………………..……….......................….. 2行政环境………………………………………............………..…….…..................…2.1行政环境的涵义和理论依据……………..……………....………...................…..2.1.1行政环境问题的提出……………………………..…..………...........................2.1.2行政环境的基本涵义……………………………....…………...........................2.1.3行政环境的理论依据…………………..……………..……….…......................2.2我国现阶段行政环境的主要特点……………………….……..............................2.2.1行政环境的分类………………………………………..…….......................…..2.2.2当代中国政府面临的行政环境特点分析…………..…...……....................….. 3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制约和影响……………………........…….……..................3.1政治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2经济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3文化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4国际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四、主要参考文献1、[澳] 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98.2、王文义.新公共管理与中国行政环境的适应性分析[J].河南师范太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43.3、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4、曾峻. 环境、职能、体制行与行为:关于加强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性思考[J].理论探讨,2008(4):7.5、杨冠琼,江河.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互动与协调[J] .经济管理,2008(9):95.6、张震,刘芬.行政环境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策略研究[J] .中国公共安全,2007(12):96.五、写作计划2016年2月20日—3月20日,阅读有关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书籍和文章,找出具有研究意义的内容,经过详细筛选,确定研究方向,与导师商议,拟定论文题目,撰写开题报告,并开始针对研究的问题搜集资料。
当前行政管理面临的十大挑战
○行政管理地根本目地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怎样看待行政管理中地经验行政?○办事拖沓、“低效行政”地“顽疾”如何根治?○“管理管理,就是官来管你”吗?○“人治行政”是如何形成地?○“轻责行政”有哪些特征?目前中国行政管理地发展正处于由传统行政向现代行政地转变过程之中.传统行政地一些固有特征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地矛盾.随着我国加入,中国行政管理地发展正如中国地经济发展一样,必然要受到全球化这一趋势地影响.全球化背景下地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正面临十个方面地严峻挑战.一、对“物本行政”地挑战“物本行政”是中国传统行政管理地特征之一.行政管理地根本目地是什么?是人还是物?或者说应以什么为本?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这是行政管理实践地出发点,也是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地出发点.在中国地行政文化中,往往更多地强调“物本”,即以物质财富为本位,体现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是在政府行为地目地问题上,把促进物质财富地增长作为政府行为地最终目地,而没有看到物质财富创造地最终目地是为了满足人地需求,促进人地全面发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是在政府职能问题上,过分强调政府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地职能而忽视政府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地职能.曾经一段时间,一些地方由于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地片面理解,政府在充分发挥经济职能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地同时,对其它职能重视不够,尤其是对社会管理职能重视不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是在政府绩效评价问题上,过分强调政府在促进物质财富增长方面地绩效而忽视政府在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方面地绩效.过去一段时间,经济指标成为评价政府绩效地主要指标,但问题不在这里,而在有些地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把经济指标当成了唯一指标,而经济指标也是不全面地,换成了单纯地指标,有关社会服务、公共管理地其它指标则没有引起足够地重视,从而产生了所谓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地问题.这种“重物轻人”地行政管理与全球化时代各国正在走向趋同地“以人为本”地行政伦理是不相吻合地,因而面对全球化时代地到来必将受到严峻地挑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对“全能行政”地挑战中国传统行政管理地特征之二是“全能行政”.所谓“全能行政”,从一般意义上而言,就是认为政府是一种“全能”政府,即有能力全面地对社会和个人行使权力并负有全面责任地政府.也就是说,政府对社会和个人事务什么都会管、都应该管,也能管好.从实质上而言,这种“全能行政”是一种“无限行政”,无限行政使政府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了、管不好地事情.这就出现了所谓行政权力资源配置过剩地问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而且,“全能行政”从假设政府具有无限地管理能力出发,致使政府地行政权力无限制地深入社会和个人生活地各个领域,使作为公共权力地行政权力侵犯私人权利成为一种比较普遍地现象,在目前我国社会生活中还常常会发生行政权力侵犯私人权利地事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全球化时代,建立“有限政府”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必须加快速度改革现有地政府管理模式,以适应全球化地要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对“经验行政”地挑战在我国,二十多年前人们一般将行政管理谓之为“万金油”,将行政管理者谓之为“万金油”干部,其意思是说,行政管理是既不要学问也没有专业地一种职业,行政管理者全凭自己地经验在处理各种事务.这就是教科书上说地“经验行政”(这是传统行政管理地特征之三).“经验行政”是与“科学行政”相对应地,它以经验作为行政管理地基本依据,排斥科学理论地指导;它是以手工式地操作技巧作为行政管理地方式方法,排斥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地运用;它过分强调行政管理者个人地作用,不重视科学地行政管理制度建设和专家参与.因此,往往不太重视科学地行政管理制度地建设.这就造成经验行政与人治行政具有不可分离地关系,而与法治行政则难以相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以上几点表明,经验行政是无法适应全球化时代地要求地.因为全球化地行政管理需要一整套国际公认地、能够普遍遵守地行政管理规则,历史证明,经验行政也不可能提供这些规则.面对全球化时代地到来,经验行政必然会被科学行政所取代.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对“低效行政”地挑战“低效行政”是中国传统行政管理地特征之四.效率是管理地生命,当然也是行政管理地生命.效率不高甚至效率低下,一直是我国政府和行政管理研究者乃至全社会都十分关心地一个问题.在中国传统行政管理中,低效行政地表现是多方面地,主要表现是行政成本居高不下,办事拖拉.在一些行政机关中,常常一两天就应该办好地事情,往往拖上一两个月,这种现象在过去是司空见惯,现在通过多次改革虽然有所好转,但远未达到根本好转地程度.而且,“低效行政”不讲效益,公共资源地浪费惊人.尽管目前我国地年税收已达万亿元,然而这些钱地使用却并没有产生人们所期望地社会效益,政府为社会提供地公共服务应该说公众是不满意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这种低效率地行政管理与全球化所要求地行政管理是格格不入地.在全球化时代,要求各国政府建立一个高效地行政管理系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对“管制行政”地挑战“管制行政”是一种排斥民主参与地行政,这可看成中国传统行政管理地第五个特征.有人这样来描述中国地行政管理:“管理管理,就是官来管你”,这确实是对中国传统行政管理地生动写照.这种按长官意志行动地、以“命令-服从”为特征地“管制式”行政管理模式,不重视民主参与机制,其运作方式就是通过行政命令地办法来实现行政管理地目标.这种行政管理地基本价值取向在于一个“管”字,并且通常被理解为政府官员对老百姓地管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由于“管制行政”模式下政府与公众地关系是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地单向关系,公众参与行政管理地渠道不畅,参与地机会较少,因而群众地利益得不到充分表达和维护.近年来,我国政府在行政管理民主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然而,由于受传统行政家长制文化地影响,政府官员对于公众实质性参与行政管理还抱有消极态度,公众参与行政管理地积极性也不高,加之制度建设滞后,因而政府重对公众管制而轻公众参与地局面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行政管理地民主化在很大意义上还流于形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民主潮流可谓“浩浩荡荡”,行政管理中地民主成分也必将日益增多.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地到来,“管制行政”时代必将终结;全球化时代也是一个利益多元化时代,人民需要表达利益,需要通过行政参与来实现和维护自己地利益,这就预示着民主行政时代即将到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六、对“暗箱行政”地挑战“暗箱行政”是中国传统行政管理地第六个特征.所谓“暗箱行政”就是指政府地行政管理事务、方法、操作过程不对社会公开,而是由政府地内部人员进行内部决定和实施地一种行政管理模式.在这种“暗箱操作”地行政管理模式下,不仅行政管理事务、方法、程序和操作过程不对社会公开,而且,行政信息严格保密,这不仅没有尊重公众地知情权,还降低了信息地利用价值.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行政公开是全球化地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政府在推动行政公开、政务公开方面已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也遇到了一些阻力.面对全球化地挑战,我们必须克服这些阻力,努力建立一个真正地透明政府.七、对“人治行政”地挑战“人治行政”是指以人治为基本特征地行政管理模式.在人治行政模式中,领导者地思想观念、个人意志等主观因素在公共行政地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几千年以来中国行政管理地主要特征.在今天,这种人治行政地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对我国地行政管理仍然具有重要地影响作用.在人治模式下,权大于法,以政策代替法律,而在一些政策制定过程中领导者个人又起着决定性地作用,政策制定是领导者地一个运用谋略或策略地过程,行政领导者可以根据自己地意志或理念决定政策地内容,并认为法律缺乏弹性,而政策则可以随机应变,从而把政策变成一种高于法律地手段.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全球化地背景下,市场经济地本质要求就是法治行政,因为市场经济关于建立统一市场地要求需要法律来加以规范,需要由法律权威来代替个人权威,以保持行政管理权威地稳定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八、对“缺信行政”地挑战诚信是构成现代行政管理地基本要件之一,由于在中国传统地行政管理中,整个行政管理是建构在以严格地等级制为特征地人治基础之上地,政府与人民之间、官员与百姓之间处于一种完全不平等地等级关系之中,因而在事实上政府对人民、官员对公民不存在以守信与受信地双方平等为前提地制度化地信用关系.在实际地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地“缺信”行为,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是朝令夕改.政令泛指政府地政策及其它指令,它既是政府对社会公众地一种要求,也是政府对社会公众地一种承诺.作为政府对社会公众地一种要求,如果朝令夕改,就会使社会公众无所适从;作为政府对社会公众地一种承诺,如果朝令夕改,则意味着政府放弃了这种承诺,是一种典型地不守信用地行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是官方与民众之间不存在严格意义上地信用合同,政府对民众地承诺是单方面地,政府收回这种承诺也是单方面地.由于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不存在法律意义上地信用合同关系,因此政府违背自己对社会公众地承诺是不承担法律责任地,司法机关更不可能追究政府违背承诺地法律责任.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当前我国政府在诚信建设方面已做了大量地工作,但面对全球化地挑战,此项工作还任重道远.九、对“轻责行政”地挑战在中国这个传统社会中,政府对公民更强调地是其义务,而公民地权利往往被忽视;与此相对照地是,政府地权力往往被放大,有时甚至是无限加以放大,而政府地责任则被置于次要地地位.“重权轻责”成为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地一项重要内容.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是行政机关及其官员地责任意识非常淡薄.在我国行政管理现实中,当某项工作需要承担较大地责任时,我们地行政机关或行政官员总是将这件事情像“踢皮球”一样踢来踢去,谁也不愿承担责任,从而致使本来很快就能办好地事情久拖不决,这也是造成我国行政效率低下地一个重要原因.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是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建设滞后,甚至长期以来事实上不存在真正严格意义上地行政责任追究制.近来虽有一些地方政府已着手制定相应地条例,但全国还缺少统一地行政责任追究法,因此,要建立法治意义上地行政责任追究制还有很长地路要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是在行政责任追究地实践方面存在着避重就轻地现象.现有地这种行政责任追究地实践不仅带有明显地“人治”特征,而且还存在着避重就轻地现象,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地现象.经济全球化对“轻责行政”提出了严重地挑战,为应对这种挑战,我国必须加快建立责任型政府地步伐,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地要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十、对“非廉行政”地挑战廉洁奉公是对行政管理以及行政管理者地基本要求.目前,总地说来,我国绝大多数从事行政管理地公务员是能够做到廉洁奉公地.但是不可否认,在我国行政管理地现实中,行政管理地不廉洁现象还大量存在,这些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是部分行政官员贪污受贿现象屡禁不止.在当今中国政府官员地腐败案件中,涉嫌经济犯罪地案件数量最多,其中又以贪污受贿案件为最.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是官场上买官卖官已非个别现象.目前在我国官场上存在地大量受贿现象,就其受贿源而言,一部分属于外源贿赂,即源自于官场外地人员向官员行贿.另一部分属于内源贿赂,即源自于官场内地成员向其上级行贿,如在辽宁发生地马德案.这种内源式贿赂,多半与买官卖官有关.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是部分行政官员追求享受,生活腐化堕落.在目前已经查实地绝大多数腐败案件中,多数贪官地背后都有生活腐化,骄奢淫逸地现象.政府官员地腐败既会增加我国经济运行地成本,也会降低我国政府经济行为地信用,破坏我国经济发展地环境.经济全球化与反腐败全球化是相辅相成地,随着中国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这种全球化地反腐败浪潮更是对中国政府存在地某些官员腐败现象提出了更直接地挑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行政组织管理的未来挑战及其发展趋势_张成福
张成福 李昊城历史的发展证明,社会已经成为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一个愈来愈依赖于各种各样的组织来实现各种目标的社会。
而行政组织及其管理也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在研究行政组织管理的未来发展时,要认识对组织管理可以产生影响或者正在产生影响的力量,特别是目前的问题和未来的挑战,这是组织创新的动因所在,以下几种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力量和变化,影响着行政组织管理的未来。
一、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与传统的经济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知识是组织根本的生产要素。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不仅是与劳动力、资本、土地并列为组织生产的要素之一,而且成为一切组织在竞争环境中生存的关键。
二是符号商品增加。
由于数字科技的发展,愈来愈多的图像、音乐、文字、信息是以0与1所组成的电子符号为传输单元,经济活动交换的商品不再局限于实物,符号商品成为经济活动交换的对象之一。
三是生产的去密集化与协作。
先进的数字技术使企业能够结合分布全球的劳动力、资金及原料进行生产,有别于以往必须将所有生产要素集中在一个地点才能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做法。
四是虚拟工作场所。
组织的操作层次可以分为实际工作场所和虚拟工作场所。
实际产符合顾客独特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顾客的知识和想法成为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甚至合二为一。
六是即时性与变革的加速。
由于信息传播、知识创新、科技扩散,产品从研发、上市到淘汰的生命周期缩短,新产品及新服务的推出也随时会被更新的产品或服务取代。
组织唯有创新与变革,适时地推出新产品与服务,才能掌握商机,获取利润。
七是知识工作者的兴起。
发达国家知识工作者已占据工作职场的2/5。
知识工作者与组织的关系是共生共存的关系,与主管的关系更多的是伙伴关系而非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决定知识工作者生产力的要素在于其自主性、持续不断的创新和学习。
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调整组织的目标战略、职能重点、结构形式和管理方式,如何强化行政组织的知识管理是行政组织面临的新挑战。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一、行政体制的基本问题: 回答一切问题的基本思路只有先回答了行政体制所包含的基本问题, 才能更好地回答一切有关行政体制的问题。
概而言之, 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
围绕行政而形成的行政管理体制, 具体包括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组织与行政领导体制、行政运作机制等诸方面的制度构成。
这么说来, 行政体制改革其实就是在处理政府职能范围(市场还是计划)、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调整社会管理的重点、调整政府机构的设置、数量等方面的。
因此, 回答本题目可以基本上从上述几个方面出发。
二、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 认识历史和现状以及趋势的基础显然, “改革”必须有个对象, 改谁的革?对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而言, 其实一直处于变革的过程中。
因为随着时代的不同、随着具体历史任务以及高层管理者管理理念的不同, 我们的行政体制一直在变。
不过, 就本题目而言, 改革的对象指的是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计划性行政管理体制”。
因此, 我们在这里先简单谈谈中国行政管个体制的这个背景——计划性行政管理体制。
(一)计划性行政管理体制产生的几个依据第一, 计划性行政管理体制产生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党的领导理论都在计划性行政管理体制中有所体现。
尤其是党的领导理论体现的最为明显。
这种特征本无可厚非。
不过需要指出: 党的“事无巨细”的领导在行政管理体制中变成了“党政不分”, 遏制了行政积极性。
第二, 计划性行政体制产生的经验基础1: 革命政权中的行政实践如, 延安时期、江苏瑞金时期等革命政府在根据地开展的行政管理都为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奠定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和经验。
需要指出, 由于革命时期情况特殊, 行政管理体制的“集中性”较强, 而民主性相对较弱。
第三, 计划性行政体制产生的经验基础2: 苏联模式这一点最好理解, 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管理体制与苏联的“一大二公”性的管理体制几乎无二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当代中国政府行政面临的挑战及变革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由传统向选定的全面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我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时期里,我国政府行政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峻的挑战,如如何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繁荣与发展、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等,我国政府要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对我国政府行政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本文就当地中国政府行政方面面临的挑战及变革来进行一些浅显的探讨和分析,希望可以给当前我国政府行政变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中国政府行政挑战变革
一、当前我国政府行政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一)挑战一: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繁荣
在经济领域,我国政府行政面临着一个双重挑战,一是如何维持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繁荣;二是推动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与转型。
1、如何维持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平均每年增长8.6%,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不仅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如经济过于依赖于投资和出口、居民消费疲软以
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当前我国政府行政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2、经济体制的变革与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我国政府扮演着设计者、资源调动者、变革推动者等多重角色,目前,我国经济体制转变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基本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者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在经济转型中,我国政府行政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则健全的市场体制等。
这些转变的实现都需要我国政府行政做出相应的变革。
(二)挑战二:政治一体化与政治民主化
从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和政治发展的历程来看,处于转型期的社会,政府在政治领域会遇到双重的挑战:一是政治一体化的挑战;二是政治民主化的挑战。
1、政治一体化
政治一体化关系到民主的独立和社会的稳定。
但各种原因,我国民间政治力量薄弱,无法推动我国政治一体化。
在政治一体化中变革规模较大以及时间上的紧迫性,加上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是对我我国政府行政在推动我国政治一体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无疑要成为我国政治一体化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但目前我国政府在
政治一体化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有:政府权威的确立、政治共识的达成以及政治腐败的整肃等,这都需要发挥我国政府行政的作用。
2、政治民主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民众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加上西方发达的现代化国家的“政治民主化”的“示范效益”,使得我国当前政治民主化建设越来越紧迫,但当前我国政治民主化面临的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民主政治体制薄弱等,导致当前我国政治民主化面临着很大的危机。
二、中国政府行政的变革
(一)建立市场化政府
社会中任何体制其基本的功能在于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运行规则的设定,在社会范围内进行资源的有效分配和配置,从而达到效率和公正的目的。
但在社会中任何有效的进行资源分配,始终存在着政府和市场之争。
为此,要想妥善的解决这个问题,既可以发挥政府的作用又可以发挥市场的作用,就需要建立市场化政府,市场化政府并不是说“管的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更不是“政府统管市场中的一切”,而是是市场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对市场依据一定的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宏观管理、行政指导和行政管制,以便可以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者的作用。
(二)行政权力的分散化
在政府管理领域,权力资源的集中不足或者过度集中都是极为危险的。
如果一个政府行政权力过度集中,就会引起独裁与专制,伴
随独裁与专制而来就是对民主的扼杀以及腐败的蔓延,为此,要想杜绝政府行政权力的过度集中就必须对行政权力进行分化,防止政府行政权力的过度集中,当前我国进行行政权力的分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形式:一是地方分权。
我国由于历史等原因,历年都是中央集权制国家,现在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应该在加强宏观调控和中央权威的前提下,扩大地方政府的自主权;二是权力分散。
在我国主要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几个主要职能部门,不仅容易造成“一部独大”的现象,更容易滋生腐败,为此,我国政府应该进行适当的权力分化,将中央政府的权力和责任分别授予不同的职能部门。
(三)强化对政府行政的监督
在我国政府行政部门一直都是腐败高发的地带,而腐败高发主要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不能使政府行政部门在应用的权力范围之内行使权力,因此,要克服当前政府行政中存在的腐败等问题,就必须强化对政府行政的监督,为此,一是完善我国现有的监督制度,保证所有的行政权力的使用都可以得到相应的监督;二是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我国民主党派都有监督政府的权力,应当充分发挥其监督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三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体成为我国监督政府行政权力的一支极为重要的监督力量。
参考文献:
[1]崔彦、吴成钢、代中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府行政管理改
革[j].政法学刊,2004(2).
[2]李金波,试论加入wot后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j].延边党校学报,2004(2).
[3]陈素江,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换[j].南方经济,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