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12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一年级上册 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西师大版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连加的计算方法及应用2. 连减的计算方法及应用3.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及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理解并熟练运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2. 示范法:演示计算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模仿3. 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加法、减法,引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概念2. 讲解计算方法:详细讲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示范3. 练习计算: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4.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5.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继续练习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计算能力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的练习题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巩固情况和学习效果七、教学建议1.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确保学生掌握加法、减法运算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整体教学效果4. 定期进行教学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计划八、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 辅导资料:练习册、课后习题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计算器等九、教学时间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2. 讲解计算方法:15分钟3. 练习计算:20分钟4. 总结反馈:5分钟5. 布置作业:5分钟十、教学反思1. 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初步理解并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能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实践巩固等学习活动,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培养与人合作,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加减混合式题的方法,能熟练地口算出得数。
教学难点:会记忆第一步的计算得数。
教学关键是理解算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和培养心记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分组进行比赛,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1、复习准备看算式,说说计算的顺序。
3+2+1=5+3+2=8-2-3=10-5-3=(课件出示)师:这里有四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身上都带着一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丑小鸭们就会变成美丽的天鹅。
谁来帮帮它们?2、新课引入。
师:丑小鸭们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它们飞呀飞呀,飞到一个美丽的湖边,它们纷纷落入湖中尽情地嬉戏着。
三、探究新知1、学习例1。
(1)教师电脑演示:(湖面上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天鹅。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师:那应该怎样列式?板书:4+3(2)教师操作屏幕,重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2只的场面。
师:看到这一情景,谁能完整地来说一说,并提出问题呢?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了2只,现在还有几只?我们该怎么列式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4+3的后面写上-2,把算式写完整并读算式。
(3)谁能再读一读这道题,对照图画来说一说4+3-2所表示的意义。
(指名说)(4)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刚学过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能给它取一个名字吗?(学生自由发言。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能正确书写运算符号,理解其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运用数一数、画一画等方法进行计算,提高其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数等,培养其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我会给出几个实际问题,如“小华有5个糖果,他先给了小明2个,然后又给了小芳3个,最后他自己还剩下几个糖果?”要求学生小组内合作,讨论如何用所学的连加连减运算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并及时给予提示和鼓励。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形成自己的思考。
(4)小刚有一辆玩具车,他每天玩的时候都会弄丢一个轮子,今天是他第五天玩这辆玩具车,请问他的玩具车现在还剩几个轮子?
3.提高拓展题: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加减混合运算题,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
(5)一个数加上5,再减去3,再加上2,最后减去1,结果是10,这个数是多少?
(6)小云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时,不小心将一个加数和被减数的位置写反了,结果得到的差是12,正确的差应该是多少?
4.自主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通过查阅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拓展知识视野。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其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2.利用操作、实践、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总结、运用运算规律,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借助直观图理解连减的含义。
2.能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和顺序,能正确地口算10以内的连减。
3.初步学习用连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借助直观图理解连减的含义。
2.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学生一般能掌握。
但是计算时先算左边,得到的结果记在心里,再算右边的。
教学课时: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出示口算题卡(比一比,看谁算的快)2.学生口答结果,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答案。
过渡:引导学生进入新知探究,把图变一变(点击幻灯片)。
二、探究新知 ---连减1. 举例讲解(出示幻灯片)(1)看一看图中的意思,想一想,算一算。
(2)师问:说说图里的意思?你看到了什么?情况①生答:看到了蓝色的刺猬背走了2个南瓜;情况②生答:看到了红色的刺猬又背走了3个南瓜;情况③生答:还剩多少个南瓜?(3)师问: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南瓜呢?说说你的想法?生答:9-2=7 7-3=4(4)师问: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呢?生答:9-2-3=4(5)师讲:该怎样计算9-2-3等于多少呢?(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连减,师生齐读)生答:先算9-2=7,再算7-3=4(6)师问:哪个同学告诉我们在计算时该注意什么?生答:在计算连减时是按从左往右的次序进行计算的。
(7)小结:计算顺序:(出示幻灯片)计算连减时同计算连加的方法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8)师问:让我们看看还可以有其他方法列式计算吗?情况②:生答:9-3-2=4 (出示幻灯片)2.试一试(学生练习)出示计算过程幻灯片 8-7-1=0三、课堂活动先摆一摆,再列式计算?(点击幻灯片,出示问题)生答:情况①:9-2=7 7-4=3情况②:9-2-4=3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了连减的计算方法,向身边的小朋友分享学到的方法,讲一讲连减的计算过程(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连减,连减时要注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学数学⼀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新⼀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教学⽬标1.使学⽣正确掌握⽤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法。
2.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学⽣的计算能⼒。
3.培养学⽣观察、分析的能⼒及书写⼯整、规范的良好习惯。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要善于欣赏他⼈;⼆、要及时地反思,找到⾃⼰与他⼈的差距,学⼈之长,补⼰之短。
教学重点掌握⽤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连减题。
教学⽅法观察法、动⼿操作法和多媒体演⽰法。
课前准备图⽚、⼝算卡⽚、课件、使⽤“学乐师⽣” 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新课1.复习导⼊课件出⽰10以内的加法或减法题,学⽣回答。
2.揭⽰课题,板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新课学习(⼀)情境式引⼊1.(出⽰图⽚)教师叙述图⽚的⼤意。
2. 提问:(1)听完⽼师的讲述,你都知道了些什么?(2)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些什么问题呢?(3)学⽣回答。
⽼师根据学⽣的回答,分别列式⼦。
同学:2+3+4猴⼦:1+2+2⼩鱼:2+2+3青蛙:2+3+3(4)师:同学们发现这些式⼦和我们之前学过的式⼦有什么不同了吗?引出今天我们要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学习连加出⽰图⽚(1)提问引导①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特点?②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③这道题的数⽐较⼤,⼝算起来⽐较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2)分组讨论试做要求:①先分⼩组讨论这道题的计算⽅法(你们组准备怎么做)。
②把本组讨论出的⽅法做在练习本上。
③如果⼀个组讨论后得到了⼏种不同的⽅法,可以把这⼏种不同的⽅法都记录下来。
交流三种⽅法[讨论过程中,重点提⽰学⽣:①⾸先,在别的同学发⾔时,要认真地倾听同学的发⾔,找出其他同学的优缺点。
②其次,在听完别⼈的发⾔后,要善于给同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③要善于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
学习别⼈的好⽅法、好思路、好习惯等。
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

⼩学⼀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学⼀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作为⼀位优秀的⼈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学⼀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家分享。
⼀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P72连加连减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法,正确进⾏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出算式。
教学⽤具:贴图、投影⽚。
教学过程: ⼀、复习 看谁算得⼜对⼜快。
4+2=5+2=7+1=2+1=3+5=6+2=8+2= 4+4=8+1=7-2=5-3=9-7=2-2=8-5 3-2=10-3=7-2=6-1=5-2=1+3= ⼀、新知 (⼀)、1、出⽰玩具图(投影) 2、⽣观察说图意,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3、⼀共有⼏个玩具?你会列式吗? 4、指⽣汇报,列式。
师板书:4+3+2=9 5、⼩组讨论,7这个算式怎么计算? 6、说说算式表⽰的意思 7、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师板书:4+2+32+4+33+4+2…… 8、⽣说算式怎样计算? 9、运算顺序:先⽤第⼀个数和第⼆个数相加,再⽤得数加上第三个数 板书:连加计算 (⼆)、出⽰买鱼图(投影) 1、看图说图意 2、根据图意列式10-2-2 3、读算式 4、试着算⼀算,⽣尝试练习 5、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板书:10-3-2=5 6、哪位同学说说这是⼀道什么题?板书:连减 7、请同学们想想连加和连减题再计算⽅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
课间休息放⾳乐做操。
⼆、练习 1、把复习题中每组相关的题合并成⼀道连加或连减题并计算(投影) 1+3+2=5+2+1=2+1+5=6+2+2= 4+4+1=7-2-3=9-7-2=8-5-2= 10-3-2=6-1-2= 3、先把算式补充完整,然后列式计算。
10-3-()=() 同学发表⾃⼰的意见 填上数使横⾏、竖⾏的三个数相加都得9。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教案 教学⽬的: 1、要求学⽣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统⼀为加法运算的意义。
2、能初步掌握有关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分析: 重点:如何更准确地把加减混合运算统⼀成加法。
难点:将⼀个加减混合运算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教学过程: ⼀、知识导向: 本节是在对前⾯所学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及减法运算法则的综合运⽤,所以必须对有关法则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能在运算中加以灵活运⽤。
⼆、新课: 1、知识基础: 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其三:“+”、“—”在不同情形的意义(运算符号及性质符号) 2、知识形成: (引例)计算: 根据减法法则,按照运算顺序,有: 原式 在⼀个加式⾥,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的加号省略不写,即有: 这个式⼦仍看作和式,有两种读法, 按性质符号:读作“负8、正10、负6、负4的和” 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加上10减去6减去4” 例:把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两种读法)。
例:按运算顺序直接计算: 三、巩固训练: P46:1、2 四、知识⼩结: 本节课所涉及到的新知识点⽐较少,但在其中就特别注意的是,如何保证学⽣在省略特号时,能尽量减少错误的出现,并能对省略加号的算式的准确读法。
五、家庭作业: P47:1、23 六、每⽇预题: 如何结合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对有关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进⾏简化运算?【篇⼆】⼩学⼀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教案 【教学⽬标】 1、认识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17)-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17)西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17)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五章第一节“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些实际情景,如:“妈妈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2个苹果,一共买了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小明有2个糖果,他又得到了3个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教师讲解连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连加的题目,如:“小华有5个球,又得到了3个球,一共有几个球?”学生独立解答,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4. 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师出示例题:“小明有8个糖果,他吃掉了3个糖果,还剩下几个糖果?”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教师讲解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连减的题目,如:“小华有7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学生独立解答,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6. 加减混合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师出示例题:“小明有5个糖果,他又得到了2个糖果,然后吃掉了1个糖果,一共剩下几个糖果?”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教师讲解加减混合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7.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加减混合的题目,如:“小华有8个苹果,他又得到了3个苹果,然后吃掉了2个苹果,一共剩下几个苹果?”学生独立解答,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2.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练习题或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概念。
2. 讲解计算方法(1)连加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3 4 2 = 9,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连减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8 - 2 - 3 = 3,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3)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5 3 - 2 = 6,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3. 练习计算(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计算方法。
(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纠正错误。
4. 解决实际问题(1)提出问题:小明有5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3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得出答案:6个苹果。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拓展: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题。
2. 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与家长分享。
七、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2. 针对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个别辅导。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教案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教案1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
2、能初步掌握有关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分析:重点:如何更准确地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
难点:将一个加减混合运算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向:本节是在对前面所学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及减法运算法则的综合运用,所以必须对有关法则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能在运算中加以灵活运用。
二、新课:1、知识基础:其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其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其三:“+”、“—”在不同情形的意义(运算符号及性质符号)2、知识形成:(引例)计算:根据减法法则,按照运算顺序,有:原式在一个加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即有:这个式子仍看作和式,有两种读法,按性质符号:读作“负8、正10、负6、负4的和”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加上10减去6减去4”例:把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两种读法)。
例:按运算顺序直接计算:三、巩固训练:P46:1、2四、知识小结:本节课所涉及到的新知识点比较少,但在其中就特别注意的是,如何保证学生在省略特号时,能尽量减少错误的出现,并能对省略加号的算式的准确读法。
五、家庭作业:P47:1、23六、每日预题:如何结合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对有关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进行简化运算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2、能看图列出加、减混合算式。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1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1 西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一、教学内容1. 连加运算: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运算。
例如:2 + 3 + 4 =92. 连减运算: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减的运算。
例如:7 2 1 = 43. 加减混合运算:将加法和减法混合在一起的运算。
例如:7 +2 1 = 8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运算。
2.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小木棒、计数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图片中有2只小鸟、3只小兔和4只小猫,问学生:“请问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2. 例题讲解: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运算规律。
例1:2 + 3 + 4 = 9(连加运算)例2:7 2 1 = 4(连减运算)例3:7 + 2 1 = 8(加减混合运算)3.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练习1:2 + 3 + 4 = ?(连加运算)练习2:7 2 1 = ?(连减运算)练习3:7 + 2 1 = ?(加减混合运算)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示例:连加运算:2 + 3 + 4 = 9连减运算:7 2 1 = 4加减混合运算:7 + 2 1 = 8七、作业设计练习1:2 + 3 + 4 = ?练习2:7 2 1 = ?练习3:7 + 2 1 = ?小明有2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3个苹果,然后他又吃掉了1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预习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预习案11 连 加项目内 容 1.算一算.4+6= 3+5= 2+8=5+4= 4+4= 6+2=观察教材第53页情境图.2.图1,河边有( )只白兔,图2,又走来了( )只黑兔,图3,又走来了( )只灰兔.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只).3.解答时,这样想:草地上的4只白兔加上先跑来的3只黑兔,再加上后跑来的2只灰免,要加( )次,有两个“+”的算式叫连加.4.通过预习和做习题,知道做连加算式时,可以先算( )面的两个数,也可以先算( )面的两个数.5.你还有( )不明白.6.算一算.2+3+5= 1+4+3= 2+3+4=5+1+1= 6+0+2= 3+2+0=7.看图列式计算.4++ =7+ + =温学具准备:小棒.馨知识准备:1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提示参考答案:1.108109882.4324+3+2=93.24.前后5.略6.108978 57.4+2+3=97+2+1=1012连减项目内容1.算一算.5-3=7-5=10-3=6-4=8-3=9-6=观察教材第53页情境图.2.图1,树上有( )只猴子,图2,有( )只猴子跳进水中,图3,又有( )只猴子跳进水中.求树上还剩几只猴子,列式为只).3.计算时这样想:树上的猴子,先有1只跳进水里,又有2只跳进水里,要连续减( )次.算式中有两个“-”的算式叫连减算式.4.通过预习知道,做连减题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应按一定的顺序计算.如计算8-3-2时,先算8-3=5,再算5-2=3,所以8-3-2=( ).5.你还有( )不明白的.6.算一算.9-1-2= 7-2-3= 8-2-1=5-1-0= 8-0-2=9-0-2= 7.看图列式计算.10-2- =9- - = 温馨 提示学具准备:小棒.知识准备:10以内的减法.参考答案:1.22725 32.5125-1-2=23.24.35.略6.6254677.10-2-5=39-3-4=213加减混合运算项目内容1.画画填填.□□□□□□□□□9+( )=10△△△3+( )=10○○○○○5+( )=9观察教材第58页情境图.2.图1,有( )只猴子在学钓鱼,图2,走了( )只猴子,又来了( )只猴子,现在有( )只猴子在学钓鱼,列式为只).3.观察鱼缸里的鱼,图1,鱼缸里有( )条黄鱼,图2,钓上来( )条红鱼,跑了( )条黄鱼,求现在鱼缸里有几条鱼,条).4.通过预习和做习题,了解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计算.5.想一想,填一填.6.算一算.4+3-2= 6-2+5=9-8+7= 7+3-5= 0+9-3=4+2-6= 8-3-3= 10-7+3=6-4+5= 温馨 提示学具准备:小棒、纸片.参考答案:1.画一画略17 42.53135-3+1=33.3213+2-1=44.略5.提示:6+4-3=76.598560267。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北京版(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北京版 (1)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的内容,主要涉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这是北京版教材的一部分。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教材是《数学》一年级上册,其中第五章的第一节和第二节,主要内容是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连加、连减的基本运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且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基本运算方法,以及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而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在加减混合运算中,需要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然后再进行整体的加减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主要是黑板、粉笔和教学课件,学具则是每个学生一份的练习本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我会拿出3个苹果,然后又拿出2个苹果,问学生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这样,学生们就能够直观地理解连加的概念。
然后,我会让学生们进行一些随堂练习,以巩固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
我会给出一些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们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来进行板书设计。
我会将一些典型的例题和运算步骤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跟随。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我会布置一些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们回家后进行练习。
我会选择一些典型的题目,以便学生们能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还不是很清楚,这是我在课后需要重点关注和辅导的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通用12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体会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在学生已有连加连减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1、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理解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学会笔算。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一)复习旧知。
1、竖式计算。
36+28+17=65—25—21=师:我们已经学过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连加、连减笔算有几种书写格式?哪种是简便写法?在计算过程中有口算的怎么办?(二)情境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过公交车吗?那你们坐过吗?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要遵守乘车规定,要有秩序的上下车。
瞧,一辆公交车在南山站停了,你获得了什么信息?1、出示主题图,出示例3。
师:请仔细观察,看完后要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图意:车上原有67人,下车25人,又上车28人,现在有多少人?3、呈现4、师:你会列式吗?生:67—25+28教师说明:像这样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运算,叫做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加减混合【设计意图:复习迁移为学生架设了新旧知识的桥梁,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情景感知重视情境图的有效理解,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同时,注意解决问题需要充分的条件,从而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