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医案
中医治疗糖尿病痊愈医案
中医治疗糖尿病痊愈医案一、患者信息患者编号:0001性别:男年龄:45岁身高:170cm体重:65kg吸烟史:无饮酒史:偶尔就诊日期:XXXX年XX月XX日二、症状描述患者自述近期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易饥、体重下降等症状,伴有乏力、精神疲惫、口渴口干、视物模糊等症状。
空腹血糖为11.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8.5mmol/L,尿糖(+++)。
三、诊断过程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诊断为糖尿病。
中医认为,该患者属于消渴病范畴,与长期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
患者的舌质红,苔黄燥,脉象弦细而数,亦符合消渴病的诊断标准。
四、治疗方法和药物治疗原则:养阴生津,清热解毒。
治疗方法:针灸疗法、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
1.针灸疗法:选取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等穴位进行针灸,每周2次,疗程为2个月。
2.中药汤剂:自拟消渴降糖方,药物组成包括黄连、天花粉、生地、丹参等,每日1剂,疗程为3个月。
3.口服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每次8粒,每日3次,疗程为3个月。
五、治疗效果和时间经过2个月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口渴口干、多尿等症状基本消失,视物模糊也有所减轻。
空腹血糖降至6.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降至9.5mmol/L,尿糖阴性。
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六、随访记录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
在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进行随访,患者症状稳定,血糖控制良好。
七、痊愈证明根据患者的治疗过程和随访结果,证明该患者已经痊愈。
在此提醒患者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病情反复。
总结:本医案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包括针灸疗法、中药汤剂和口服中成药,成功治愈了一例糖尿病病人。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同时,随访记录显示治疗效果稳定,患者痊愈后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医医案——糖尿病(四)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养阴清热汤加食疗治愈消渴病病案:汤某,男,60岁。
初诊:1985年3月16日。
主诉及病史:素体肥胖,近月来纳食增多,食后饥嘈,形体反见消瘦,头昏目糊,神疲乏力,口渴引饮,小便清白起泡,夜尿尤多。
诊查:尿糖(++++),血糖318mg%,脉滑、苔黄腻而燥,质偏红,边有齿痕。
辨证、治法:此乃肺、胃、肾三脏积热伤阴,治拟养阴清热。
处方一:杞子50g 鸡内金15g 怀山药250g上药焙干研成细粉,每次25g,每日2次吞服。
处方二:制首乌10g 制玉竹10g 麦冬10g 葛根10g 元参10g 生石膏15g 生地10g 7剂二诊:服药后口渴已减,夜尿已少,仍头昏目糊,神疲乏力。
尿糖(++)。
续服前方药。
服药1个月后复查尿糖均阴性,血糖降至120mg%,续服前方药半月而停药,情况良好。
按语消渴之因,主要是由于肾阴虚亏,肺胃火旺所致,患者因肺热而津耗口渴,胃热则消谷善饥,肾虚则不能制水而多尿。
治以滋水治本,制火治标,取得较好效果。
其中以怀山药、杞子等研粉吞服,能起到食疗作用。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239,盛循卿医案。
盛循卿,1917年生。
浙江省杭州市人。
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初受业于杭州名中医杨仰山先生门下,复得皖五世儒医汪清白先生精心传授,凡医籍经典,皆悉心研习,博汲精要。
弱冠时尽得师传,旋于杭城悬壶设诊。
每每扶危救厄,屡起沉疴;且免费义诊,赠药于贫病者,自此远近闻名,医誉鹊起。
解放后,致力于卫生保健事业,为浙江省和杭州市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临床对中医内科、儿科殊有研究,更善于将仲景学说灵活施用;对四逆散古方的应用阐发,造诣尤深。
对医治中风、情志病、高血压、糖尿病、泌尿系疾病及小儿泄泻、疳积等病也皆有经验。
曾在《浙江中医杂志》等刊物上发表《糖尿病五十例治疗小结》、《悬饮》、《盛循卿医师治高热急症案例》等论文十几万字。
中医名家治消渴医案
中医名家治消渴医案
消渴,又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医称为“消渴病”。
以下是一些中医名家治疗消渴的医案:
医案一:针灸和中药结合治疗消渴
患者,男性,56岁,糖尿病患者。
主要症状为口渴、多饮、多尿、消瘦、乏力。
查体时发现舌苔黄厚,脉细而数。
中医诊断为“消渴病”。
治疗方案:
1. 针灸:选择足三里、关元、脾俞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每次20分钟,每周3次。
2. 中药:服用黄芪、石蟾、独参、麦冬等药物,每日3次。
疗程2个月后,患者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明显减轻,体重也有所增加。
医案二:中药调理治疗消渴
患者,女性,45岁,糖尿病患者。
主要症状为尿频、多饮、多尿、四肢麻木。
查体时发现舌质红、苔黄厚,脉细数。
中医诊断为“消渴病”。
治疗方案:
1. 中药:服用煅陈皮、焦苦参、苦杏仁、五味子等药物,每日2次。
2. 饮食调理:忌食油腻、甜食,增加蔬菜和粗粮的摄入。
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尿频、多饮、多尿等症状明显减轻,舌质变得淡红,脉搏也有所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医案仅供参考,中医治疗消渴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糖尿病患者,还应密切监控血糖水平,并配合适当的饮食调理和运动,以维持良好的控制效果。
最好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曾庆明医案—糖尿病案10(并发手足麻木)(乌头汤、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
曾庆明医案—糖尿病案10(并发手足麻木)(乌头汤、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一、病案简介:首诊: 2013年1月贾某,男,66岁,蓝领。
患2型糖尿病11年,未予正规治疗。
四肢冰冷疼痛麻木欲死半个月,食寝俱废除。
诉寒彻骨髓、皮肤青紫,扪之如冰。
西医予降糖药加营养神经药,本医先用石斛鬼箭羽方均未果。
再辨之:此中医辨证为少阴、厥阴阳虚寒凝经络之证。
初以乌头汤加味,冷、痛、麻稍减,但减不足言。
此病重药轻,当加大川乌、黄芪、当归、白芍温阳益气柔筋养血之药用量。
调方:生麻黄30白芍30当归20炙甘草30川草乌30炙黄芪60桂枝30党参20马钱子粉1(分冲)生姜10片大枣10枚:3剂。
其中川乌和附子每次煎时加蜂蜜3大匙一起先煎2小时,每剂2次,分4次每隔3-4小时服一次,昼三夜四,共服3天。
2剂后麻痛减半,手足温,肤色红,扪之不冰。
减麻黄、川草乌、桂枝用量一半,再3剂,诸症消失。
予附子理中丸善后半个月,一年来未再复发。
【讨论】1、三首方解析乌头汤治少阴寒湿历节的霸道方,从“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原文和用量与煎服法上看,麻黄三两,芍药三两,黄芪三两,甘草三两,川乌五枚(咀,以二升,煎到一升,即出乌头)且要内蜜煎,不止,尽服之。
医治糖尿病手足麻痛症时,一、大剂量用,小则杯水车薪;二、麻黄生用,取其发汗而宣痹,透邪从太阳而出;三、要加蜜,谨防中毒。
当归四逆汤治厥阴血虚寒凝肢冷脉细之名方,原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351)”,临床上只要机属血虚有寒凝,关节、肢体、头身以及痛经均是理想基础要方。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太阴阴阳气血俱虚以气虚为主而致麻木的基础方。
“血痹阴阳(气血)俱微,寸口关上微(阳),尺中小紧(血滞),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血虚则痹,气虚则麻”说明麻木似痛是其主症。
后方注补充道“一方有人参”,对于气虚之重证,加参芪共用疗效更好,本方取此,全程用了党参。
三方合用,实则太阴、少阴、厥阴气虚、阳虚、血虚均治,而且用药纯阳无阴,相须相使,故收捷效。
中医医案——糖尿病(十六)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清养金水法治愈消渴病案:顾某,女,52岁。
初诊:1987年11月5日。
主诉:口渴多饮多尿数年。
患有糖尿病15年,常服西药降糖药无效。
口干目涩,舌燥,烦渴多饮,尿频量多,大便秘结,疲乏无力。
诊查:尿糖(++++),空腹血糖10.5mmol/L。
舌质偏红,苔薄糙,脉细。
辨证:阴虚燥热,肺肾俱亏。
治法:清养金水法。
处方:北沙参30g 肥知母15g 山萸肉10g 天花粉20g 泽泻10g 干地黄20g 葛根10g 天冬、麦冬各15g 淮山药30g 二诊:1987年11月18日。
药后口舌不燥,口渴亦较前减轻,尿量基本正常。
舌质红苔薄。
原方加太子参继进10剂。
三诊:1987年12月2日。
药后症状基本消失,体力渐增,舌质略偏红,苔薄白,脉细。
仍以清养金水法续治,以巩固疗效。
处方:北沙参30g 天冬、麦冬各15g 粉葛根10g 川石斛15g 泽泻10g 干地黄20g 山萸肉10g 太子参10g 10剂间日服11988年元旦随访,症状消失,精神健旺,复查空腹血糖为5.55mmol/L,尿糖阴性。
按语患者糖尿多年,阴津内耗,燥热偏盛,烦渴多饮,多尿。
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本,肺津为五脏灌溉之源,阴津一体、金水相生。
周老治用生地黄、山药、山萸肉滋肾养阴,沙参二冬润肺生津,知母花粉清燥止渴,葛根升津上奉,泽泻泄浊下行。
立方抓住肺肾二脏清纯不杂。
药后高原津充、至阴水足,则枯涸之田自然嘉禾重青。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3集,P235-236,周贤良医案。
周贤良,男,1918年出生,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县人。
南通市海门县中医院中医内科专家。
周老从医六十余年,曾于23岁跟随当地老中医学习,并在乡下行医。
解放后又到南通专区进修班学习中医。
继考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学院前身)。
毕业后回南通市海门县中医院工作。
周老学宗经典,兼取众长,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内科疑难病证颇有研究,闻名于省内外。
曾庆明医案—糖尿病案21(七味白术散案)
曾庆明医案—糖尿病案21(七味白术散案)一、病案简介:赖某,男,39岁。
患糖尿病9年,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分别西药控制在5.8-6.6mmol/L和9-10mmol/L之间。
一诊:2012-11-15:近三月来常感手足发麻,但口干不显,饮水不多,且食纳减少,小便正常,大便溏日2-3行,喜思善虑,睡眠较差,神疲乏力气短,脸色欠华,容易感冒,右胁时有不适感,舌质淡、有齿印、苔薄腻,脉细弱。
此脾虚津液不布、兼木郁克土之证,用七味白术散+四逆散加减:炒白术30 苍术10 山药30 茯苓20 党参10 葛根30 藿香10 木香3(后下)生黄芪30 柴胡10 白芍10 枳壳5 炙甘草3:7剂,水煎服。
西药照服。
二诊:2012-11-22:胃口开食纳增,睡眠改善,脸色转润,大便成形,右胁下不适消失,苔腻去,脉弱。
上方去柴胡、白芍、枳壳、木香;加苍术10 生黄芪30 桂枝10 老鹳草20 稀莶草20 鹿衔草20:14剂。
三诊:2012-12-29:精神振作,食睡二便正常,遂自行加服14剂,并渐减降糖西药,手足发麻明显减轻,查空腹血糖6.2mmol/L,餐后血糖7.8mmol/L。
舌淡苔白润,脉弱。
遂予七味白术散+理中丸+资生丸加减,药用:炒白术30 红参10(另煎)山药30 芡实10 莲子肉10 陈皮5 黄连3 藿香5 炒薏苡仁30 生麦芽10 苍术15 生黄芪30 鸡内金10 丹参15 葛根30 老鹳草20 稀莶草20 鹿衔草20 炙甘草5 干姜5:水泛为丸,每天3次,每次6克,共服3个月,并嘱注意饮食调控和生活调摄。
2013年3月告:偶服未再服降糖西药,手足发麻基本消失,食纳可,二便调,精神振,口不干,查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血糖7.3mmol/L。
获临床缓解。
【临床体会】1、七味白术散——治疗太阴脾虚夹湿糖尿病治本基本方:本方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由四君子汤加葛根、藿香、木香组成。
原治脾虚吐泻肌热烦渴。
中医医案——糖尿病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益气养阴化瘀治疗糖尿病治疗期间共服药约49剂,治疗时间1.5个月。
病案:哈某,女,74岁,2010年5月27日。
主诉:体检发现血糖升高20余年。
病史:20多年前因体检发现血糖升高,诊为2型糖尿病,用西药(格华止、拜糖平)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目前已合并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史。
曾住院改用胰岛素治疗,现注射诺和灵30R早餐前10iu晚餐前8iu,出院后未规律监测血糖,血糖仍控制欠佳,近期空腹血糖在9mmol/L左右,餐后血糖未测,为寻求中医治疗而前来就诊。
初诊:头晕不适,口干,目干涩,哈欠频频,双下肢麻木酸痛,乏力,夜尿不多,大便黏滞。
空腹血糖9mmol/L 左右,血压150/76mmHg。
舌体暗,苔白稍厚,沉弦。
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高脂血症。
中医诊断:消渴病,消渴病肾病,消渴病痹病。
辨证审杋:五脏柔弱,内热熏蒸,伤津耗气,血稠液浓,日久成气阴两虚,挟瘀阻络之证。
治法:滋阴清热,活血通络。
方药:葛根15克黄连15克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红藤15克牛蒡子15克分心木15克丹参12克牛膝15克川楝子15克木瓜15克益母草40克杜仲15克桑寄生20克茯苓20克决明子15克山楂15克夏枯草20克僵蚕15克水蛭面6克(冲)。
七剂水煎两次,分两次温服之。
二诊:2010年6月3日。
头晕、口干稍减,哈欠仍多,目干涩发痒,双下肢麻木酸痛,乏力,大便干而不畅。
因心理抗拒自行停用胰岛素,血糖控制不稳,空腹血糖>15mmol/L,餐后2h血糖>20mmol/L。
血压142/70mmHg。
舌淡紫,苔薄白,脉沉弦细。
治以益气养阴清热,祛瘀通络。
方药:葛根15克黄连15克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生地15克知母15克泽泻12克路路通15克益母草50克杜仲15克桑寄生20克夏枯草15克决明子15克肉苁蓉20克生黄芪30克水蛭面6克(冲) 天麻15克红藤20克白术15克生石膏25克(先煎)。
中医医案——糖尿病(三)
清名家詞│周之琦-心日齋詞(六)摸鱼儿索陈桂舫孝廉写村居图扇古咸平、数椽小筑,乡村风物堪溯。
柳堤槐巷寻常景,幽意也传毫素。
君傥许。
为点染、来青粉本瓯香谱。
闲云貌取。
更六枳篱边,邻翁三两,倚杖话农圃。
郊居好,消受竹晨花午。
漫嫌归计迟暮。
沉吟后约从君问,画里可能同住。
清汴路。
梦不到、绿榕红豆衔杯处。
低回俊侣。
对几折疏筠,相思未抵,官阁剪灯语。
又桂林日再赠桂舫时与之同舟而北散蜂衙、着春无处,寥寥尘梦今醒。
青罗碧玉依然好,簪组那容衰病。
迟暮景。
空愧负、嘤鸣丽句纷投赠。
鸥盟未冷。
待扫尽烦襟,携将胜友,敧枕棹歌听。
残冬日,漫说沧波路永。
岁寒心事堪证。
湘兰楚竹遥相待,只要一帆风正。
还自省。
怕汉渚隋堤,容易分萍梗。
停骖傥肯。
为点笔重描,金梁月底,新柳几丝影。
倦寻芳衡阳阻雪佩兰怨曲,啼竹潸痕,魂断何许。
吊古人来,还是冻云愁聚。
倦雁稀迎前度客,昏鸦冷寄谁家树。
数归程,但梨花梦隔,扣舷空阻。
念几日、湘南留滞,窗暝栖烟,灯暗吹絮。
望眼冥迷,不到夕阳红处。
拂槛徒夸群玉见,推篷忍看飞琼舞。
倚新词,待催将、棹歌声去。
词成次日示桂舫,桂舫笑曰:「倦雁一联,有殷仲文顾庭槐而叹神理。
」玲珑四犯载雪开行,余寒殊劲,呵冻作此。
途中闻贺蔗农侍御于数日前病殁,此吾三十年素心友也,雪阻不及一面,并以志恨。
欲霁仍迟,蘸淡墨云痕,低护轻霭。
湿粉疏窗,恰是碎琼堪爱。
休笑冻粟皴肌,尽梦倚、玉林瑶界。
伴冷吟、姑射仙影,多幸短篷同载。
贾生祠畔曾游处,想探芳、庆湖人在。
早梅暗逗春消息,容易风光改。
争奈怨入素琴,还泪洒、幽兰弦外。
叹软红尘里,茶香酒绿,此情难再。
望湘人丙午除夕,泊舟洞庭湖鹿角,书所见。
又嬉春画鼓,迎岁绣幡,半湖灯舫相倚。
响竹惊鸦,素波泛蚁,草草辛盘风味。
六博酣歌,判教忘了,征途憔悴。
任远空、一抹烟痕,冷却君山眉翠。
乘兴船窗更启。
待桃符句索,彩毫闲试。
奈天角孤云,尚隔故园千里。
吟香旧馆,玉笺谁寄。
几日新韶弹指。
嘱好梦、今夜先归,看取梅花开未。
中医治疗糖尿病痊愈医案
中医治疗糖尿病痊愈医案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传统中医疗法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认识和应用。
本文将通过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医案,详细介绍中医治疗糖尿病并取得痊愈的过程。
患者李先生,55岁,体重过重,多年来一直有口渴、多尿等症状。
查看患者的化验报告后,发现其血糖水平已经达到了糖尿病的阶段。
李先生对于长期依赖药物治疗糖尿病并没有太大信心,于是决定尝试中医治疗。
中医师综合考虑李先生的体质、症状和病情,为其开具了一副中药方剂。
该方剂由黄芪、白术、山药、麦冬等草药组成,旨在调节李先生的体内气血运行,增强他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李先生每天按时服用中药,并且遵循中医师的饮食建议。
他注意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并且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
此外,他还积极参与一些适当的锻炼,如散步和太极拳。
一个月后,李先生的症状有所减轻。
他的血糖水平开始逐渐下降,口渴和多尿的症状也有明显改善。
中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病案复诊,并相应调整了中药方剂的配方。
这次的方剂主要包括黄参、苦参和车前子等草药,以进一步帮助降低血糖。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先生的病情继续得到改善。
他的血糖水平逐渐稳定在正常范围内,症状几乎消失。
中医师建议他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以确保病情的稳定。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在于其综合性和个性化。
中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症状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随时调整。
中医所使用的草药多是天然的植物,相较于化学合成的药物,副作用较少。
然而,中医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
对于一些病情较重或并发症较多的患者,还是需要综合运用中西医疗法进行治疗。
此外,中医治疗糖尿病需要患者本人的积极配合,包括饮食调理、生活习惯的改变等。
总之,中医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控制血糖,并在某些情况下实现痊愈。
重要的是,患者需要找到一位有经验的中医师,进行个性化的诊断与治疗。
李可治糖尿病验案三则,已5年不服降糖药
李可治糖尿病验案三则,已5年不服降糖药导读:本文汇集了李可先生治疗糖尿病的三则医案,前两则都用了傅青主的引火汤,第三则为温补肾阳的三畏汤(李可自创的方子,用了三对畏药)。
另外健脾补肾的收尾法也值得我们学习。
案1:三消重症郭桂云,女,33岁,灵石新华书店会计。
1987月12日初诊:病已3月,食纳倍增而日渐消瘦。
面色由白皙变为苍黑。
昨量体重下降5公斤多,甚感意外,求治于余。
追询病史,得知近数月来,工作、家务操劳过度,时时觉饿。
饭后不及半小时便又饥饿难忍,心慌头晕。
且烦渴异常,随饮即尿。
近10日来,一觉饿即心悸、气喘、汗出,眼黑头晕,身软不能举步。
舌红无苔,脉细数无神,尺部尤虚。
内科查尿糖、血糖(一),眼不突,甲功无异常。
病由劳倦内伤,致肺脾肾三脏气阴俱伤,壮火食气,三消重症。
其面色由白变黑,为下元不固,肾水上泛。
拟滋阴补肾而制亢阳,固摄下焦,补纳肾气,引火归原为治:熟地90克,枸杞子、山萸肉、盐补骨脂各30克,红参(另炖)、天麦冬各15克,油桂2克(去粗皮、研粉、小米蒸烂为丸、吞),鲜生姜5片,大枣10枚,胡桃4枚。
3剂。
7月17日二诊:精神大振,食纳已如平昔,口渴尿多亦减七八,原方3剂。
7月20日三诊:气化为病,一拨便转。
药进6剂,诸症皆愈。
苍黑之面色已转红润。
嘱早服补中益气丸,晚服六味地黄丸善后。
追访10年无恙。
俟后,余以此法治多例糖尿病亦有捷效。
案2:虚寒型糖尿病李瑞亮,男,52岁,坛镇人。
1984年1月16日初诊:患糖尿病10个月,曾用胰岛素不能控制。
消瘦,体重下降7公斤,乏力,脘痛而呕酸涎,厌食,日仅进食3~4两。
饮多,日6热水瓶左右;尿多,日35~40次,几乎不能系裤带。
畏寒甚,由平车拉来就诊。
目赤气喘,头面烘热,脉右微细,左沉滑细。
当日化验:尿糖+ + + +,血糖37毫克%。
证属肾气肾阴两虚,阴损及阳。
命火衰微不主温煦,津液不能蒸腾上达,故饮多。
釜底无火,故胃脘冷痛,厌食呕逆。
肾气失于统束,故膀胱失约。
糖尿病医案
糖尿病医案治疗糖尿病的案例一、郭正杰中医辨证治糖尿病方治糖尿病(脾肾两虚)方处方:熟地、山药、黄芪、扁豆各20 克,山茱萸、党参、葛根、白术各12 克,当归、肉苁蓉、茯苓各10 克,甘草5 克。
用法:水煎分3 次服,每日1 剂。
功效主治:健脾益肾。
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脾。
肾两虚型。
症见口渴多饮,小便量多,腰膝酸软,肢冷,气短懒言,身倦,腹胀便溏,伴浮肿,舌淡苔白润,脉沉细。
创方者:郭正杰治糖尿病(阴虚毒蕴)方处方:玄参、麦冬、生地、天花粉、连翘、野菊花、蒲公英各15 克,金银花20 克,丹皮、竹叶、白薇各10 克,黄连、甘草各5 克。
用法:水煎分3 次服,每日1 剂。
功效主治:泄热滋阴,清热解毒。
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阴虚毒蕴型。
多饮、多尿、多食不显著,化验空腹血糖较高,并发多发性疖肿,伴心烦失眠,潮热,舌红苔黄,脉洪或数。
创方者:郭正杰治糖尿病(阴虚肝郁)方处方:熟地、山药、生地、麦冬、白芍各15 克,白术、丹参、山茱萸、茯苓、当归、柴胡各10 克,薄荷、甘草各5 克。
用法:水煎分3 次服,每日1 剂。
功效主治:滋阴生津,舒肝解郁。
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阴虚肝郁型。
临床症见多饮而渴不止,或多食而善饥,或尿多而味甘,口苦咽干舌燥,心情不畅,两胁胀痛,嗳气脘满,舌红少苔,脉弦数或细数。
创方者:郭正杰治糖尿病(血瘀气滞)方处方:柴胡、当归、桃仁、丹参、天花粉、赤芍各10 克,生地、葛根、麦冬各15 克,甲珠、红花、甘草各5 克。
用法:水煎分3 次服,每日1 剂。
功效主治:行气活血。
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血瘀气滞型。
症见口渴欲饮,多食易饥,或小便量多而混浊,伴头痛,胸痛,胁痛,舌淡紫黯,脉沉涩或沉滞。
二、北京市西城区民政中医门诊部副主任医师曹淑芬献方淡竹叶生津止渴治糖尿病淡竹叶,清心除烦之妙药。
夏日以之煎水代茶,可消暑热,宁心神。
治疗妊娠五六月心惊胆怯、虚烦而渴的子烦证,余常用《证治准绳》中的竹叶汤,颇有效验。
曾庆明医案—糖尿病案8(玉液汤案)
曾庆明医案—糖尿病案8(玉液汤案)一、病案简介:范某,女,61岁,素性干练,作风麻利,企业高管。
45岁起血糖损害,予较规范的饮食和运动疗法,血糖控制在空腹7.0和糖化6.0之内。
一诊:2014年12月9日半年来无故空腹血糖波动在6.8-7.3、餐后10.0-12.1之间,且糖化6.4,血低密度脂蛋白3.89。
同时感“三力”(精力、体力、记忆力)显降,因体乏而运动减少,胃口渐差,食量也减少,口稍干,喜温饮,自汗增多,大便稀溏,嗜睡,夜尿2-3次;血压、血脂正常,无脂肪肝,舌淡紫苔薄润、中根部略白腻浊、舌下静脉紫曲,唇萎焦枯,脉沉弱。
西医诊断:1、2型糖尿病;2、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
中医辨证:太阴脾气虚弱兼少阴阳气亏乏和瘀痰互结。
方药:玉液汤加味:山药30生黄芪30粉葛根30鸡内金胶囊6粒(每次2粒送服)天花粉30知母10五味子5生晒参10(另炖)炒白术10生地15苍术10玄参10鬼箭羽10:14剂,每天1剂,煎2次,三餐饭后温服。
不服西药。
二诊:2014年12月23日“三力”见增,口干减、嗜睡和自汗减轻,夜尿减为1次,但胃口仍差,大便仍溏,舌脉同上。
此补气不足,阴柔有余,原方去生地、苍术、玄参;加山茱萸10神曲10生麦芽30:14剂,煎服法同上。
不服西药。
三诊:2015年1月12日“三力”持续向好,睡眠、胃口、大便已经正常,唇润肉丰,夜尿已去,舌下静脉紫曲减轻,脉沉细;查空腹血糖6.3,低密度脂蛋白3.12。
处二方:1、汤剂:二诊方去金樱子、生麦芽;加山萸肉10莲子肉10:10剂,煎服法同上。
2、水丸:汤剂合斑龙丸:即原方加熟地30鹿角片5鹿角霜5柏子仁10桑螵蛸15:每天3次,每次4克,服3个月,以巩固。
三年来,每见血糖升高即服汤剂,每年冬季即服一料水丸,未服降糖西药,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其余血压、血脂、心电图均未见异常。
【讨论】1、玉液汤治太阴脾与少阴肾气阴两虚夹热糖尿病效方:乃《医学衷中参西录》方。
中医医案——糖尿病(九)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益气养阴为主治愈膏淋病案:顾某,男,56岁。
主诉及病史:病已经年,口干思饮,食不知饱,小溲如膏,精神不振,身倦体乏,唐山某医院检查血糖尿糖均高,诊断为糖尿病。
诊查:舌质红不润,脉豁大三部皆然。
辨证:燥热为害,三消全备,缘以平素恣欲,喜食膏腴,郁热上蒸,则口干欲饮,胃热则消谷善饥,病及下焦,则小溲如膏。
脉豁大,元气已伤,本实先拔,气阴两亏,故寸关尺三部均现如是脉象。
治法:拟益气为主,佐以养阴生津为法。
处方:西党参15g 生黄芪30g 绿豆衣12g 生熟地各10g 怀山药60g 五味子10g 金石斛10g 天门冬10g 南花粉18g 鲜石斛10g 麦门冬10g二诊:服药7剂,诸症均减,小便已清,食量渐趋正常,惟仍易疲倦,大便时干燥,仍遵前法。
处方:西党参15g 生黄芪60g 五味子10g 怀山药60g 晚蚕沙(炒皂角子10g同布包)10g 天门冬6g 瓜蒌子10g 火麻仁12g 麦1门冬6g 瓜蒌根10g 油当归12g 生熟地各10g 肉苁蓉18g绿豆衣12g三诊:服药6剂,诸症均减,血糖尿糖均已恢复正常,精神健旺,但多劳则疲乏无力。
回乡在即,拟用丸方常服一两个月巩固。
处方:金匮肾气丸,每日早晚各服10g。
大补阴丸,每日中午服10g。
按语本案三消俱备之糖尿病以气虚表现为主,“有是证,用是药”,虽为汤剂,重用黄芪、山药补气健脾加强运化功能。
治消渴病要注意补气和滋阴的比重,本例以益气为主,用麦门冬饮子为主方加减,两诊共服汤剂13剂,血糖尿糖均恢复正常,遂用丸药收功。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P238,施今墨医案。
施今墨(1881-1969),浙江萧山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是一位中医革新家和教育家。
施氏13岁得舅父河南安阳名中医李可亭亲授,发奋习医。
1932年独资创建华北国医学院,兼任院长。
糖尿病中医医案
糖尿病中医医案糖尿病中医医案(二)糖尿病二彭某某,女,53岁【初诊】糖尿病发现3年余。
血糖230n培/dl,尿糖+~+++。
一身疲乏无力,少气懒言,面白形肥,脉象濡软,按之缓大而虚,舌白体胖质嫩且润。
口渴不甚明显小便数多而色清白。
中阳不足,先用益气补中方法。
黄芪30克,沙参15克,麦门冬15克,五味子10克,生熟地黄各15克,杜仲10克,川续断10克,补骨脂10克,金樱子10克,芡实米10克。
七付【二诊】药后气力有增,脉仍濡软,舌白苔润,再以前法进退。
黄芪60克,南北沙参各20克,麦门冬15克,五味子10克,生熟地黄各15克,杜仲10克,川续断10克,补骨脂10克,金樱子10克,芡实米10克。
七付【三诊】患者依上方服药一月,自觉精力较前太增,诊脉仍属孺软,按之已觉有力,舌白苔腻,根部略厚。
仍用前法加减。
黄芪60克,沙参15克,麦门冬10克,五味子10克,杜仲10克,川续断10克,补骨脂10克,金樱子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七付服上方加减治疗半年,血糖降至110mg/dl.尿糖转阴,各种自觉症状基本消失。
【按】:本案患者渴饮不甚,疲乏无力明显,脉象虚大,舌胖淡嫩,据脉证辨为气阴两虚。
气不化津,故渴。
治以益气养阴与补肾壮元并举,方中重用黄芪益气,沙参、麦冬、五味子三药为生脉散,合黄芪共奏益气生津之技,杜仲,川续断、补骨脂,平补肝肾,温而不燥,补而不腻,生熟地滋阴添精。
若久服朴益,恐运化不及,可加入焦三仙、水红花子助消化、运三焦,使补而不滞,则可常服以为图本之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糖尿病周围神经痛三李某某,男,47岁【初诊】糖尿病发现三年余,空腹血糖180~200mg/dl,尿糖+~+++。
口服西药优降糖及中药消满丸效果欠佳。
自觉口干舌燥,渴欲热饮,一身疲乏无力,形体较胖,脉象湃软且大,舌体胖大苔白而润,腰酸而痛,夜多小便。
曾庆明医案—糖尿病案16(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治糖尿病案)
曾庆明医案—糖尿病案16(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治糖尿病案)一、病案简介:刘某,女,39岁,育一流二,素喜思易怒,有“胃痛”史,便易溏,运动少,体稍胖。
一诊:2015年5月13日发现空腹血糖9.7mmol/L,尿糖(+++),糖化血红蛋白7.8%半年,无“三多一少”,也无并发症苗头。
口服二甲双胍(每次0.5g,每日三次)1周,胃胀纳减欲呕,遂自行停药。
刻诊:口苦粘,胃脘痞闷,大便溏滞日二三行,心烦喜悲,忧心糖尿病之不治,白带增多偏黄,阴痒,舌稍淡暗苔中根稍黄腻浊,脉弦细关滑。
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阳明胃中湿热,太阴脾气虚寒,夹厥阴肝气郁结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减:姜半夏20g 黄连15g 黄芩15 g 干姜15g 生晒参15g(另炖)柴胡15g 赤芍15g 枳壳10g 瓜蒌壳10 生稻芽30g 生麦芽30g 藿香5g 炙甘草5g 大枣3枚:7剂,水煎服,三餐饭后温服。
并嘱健康生活方式:膳食平衡(低脂肪、低糖类、适量优质蛋白质、适量粗粮淀粉膳食、多吃含纤维素和维生素食物)、天天运动、睡足。
二诊:2015年5月20日口苦粘大减,胃脘痞闷减半,欲呕消失,大便软条顺畅不粘,精神变坦,舌苔变薄略黄腻,脉弦细关稍滑。
前方增损:前方去藿香;减姜半夏15 黄连10 黄芩10 干姜10 柴胡10 赤芍10;加炒白术10g 煨葛根20g:15剂,服法同上。
三诊:2015年6月5日空腹血糖7.2mmol/L,尿糖(+),口苦粘和胃痞闷消失,大便成形顺畅,日1次,苔薄腻根衬黄,脉弦细。
续以四君子汤合小柴胡汤加减,调理善后,并叮嘱健康生活方式。
三月后复查糖化血红蛋白6.5%,空腹血糖波动在5.1-6.3mmol/L,尿糖(-)。
【临床体会】1、寒热夹杂的糖尿病较多:相比而言,寒热虚实夹杂的糖尿病最多,可出现在糖尿病的任何时期,以中期多见,需要一手清化湿热实热,一手温补阳气扶正。
理论上六经都有寒热虚实,实践上则六经的寒热虚实都可以进行任意排列组合,构成了糖尿病中期一个主要病理特征,因而治疗没有固定之方,只有辨证的随机合方或加减用方。
曾庆明医案—糖尿病案(5)七叶白术散加减
从太阴脾虚气弱治疗2型糖尿病(七味白术散案一)一、病案简介孔某,女,59岁。
产一流二,自30岁生产后,食纳不香,运动少。
一诊:2002年6月17日2001年初前因口渴善饥,诊断为“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西药和养阴清热中药,渴止饥去,但血糖值未降(空腹血糖9.8和餐后2小时血糖13.6),甘油三酯(3.79)。
“四力”(精力、体力、消化力、记忆力)锐降,胃胀腹泻,未能规范服西药,糖脂控制不良。
B超轻度脂肪肝;血压、血尿酸,心电图检查正常。
刻诊:气短,脸黄,纳谷不香,多食则胃胀,大便溏,稍食油腻或不洁即脘胀腹泻,睡眠浅,口不渴,饮水甚少,小便清,皮肤尤其是外阴皮肤搔痒不香,舌稍淡紫质稍胖,有齿印,苔薄白中部略腻,脉细滑三部俱弱。
西医诊断:1、2型糖尿病;2、高甘油三酯血症;3、脂肪肝。
中医辨证:太阴脾虚气弱、痰浊夹瘀。
方药:七叶白术散加减:炒白术30苍术10党参10茯苓15生葛根50山药20藿香5厚朴10桂枝10鬼箭羽10生麦芽30生稻芽30炙甘草5:10剂。
每天1剂,水煎服。
并告遵生活:适度控制淀粉和脂肪类食物,增加运动和睡眠时间。
二诊:2002年6月27日原来的降糖西药照服,并遵守医嘱,药后气短减轻,食纳变香,胃胀消失,大便成形,舌脉同前。
前方去生麦芽、生稻芽;加补骨脂10生黄芪30:14剂,水煎剂,早晚一次,中午服参苓白术散,共服21天。
并嘱遵生活医嘱。
三诊:2002年7月20日药后“四力”显增,睡眠踏实,脸色润泽,二便正常,糖脂降至基本正常(空腹血糖6.1,糖化血红蛋白5.2餐后2小时血糖6.1,血甘油三酯1.8),脂肪肝消失;舌淡紫苔白润,脉弦细地。
效不更法易方:去藿香,厚朴;加芡实10莲子肉10:14剂,早晚服水煎剂,中午服参苓白术散,服21天。
并嘱遵生活医嘱。
二、病案分析1、中药有助西药降糖:本案是中西药同用合力降糖降脂的案例。
多数情况下只用西药降糖或中药降糖,都有失偏颇。
降糖西药一般见效快,但只针对多余之糖,而未及生糖之本,而且有诸多副作用,如二甲双胍引起的胃肠反应,以及“五力”(精力、体力、记忆力、性能力、消化力)下降,使得口服降糖西药应用受限。
曾庆明医案—糖尿病案9(七味白术散合真武汤)
曾庆明医案—糖尿病案9(七味白术散合真武汤)一、病案简介:郝某,男,61岁,蓝领,素体健康。
无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但2012年1月体检发现“血糖升高”(空腹血糖7.3mmol/L),因无不适感,未予治疗。
一诊:2013年3月6日春节劳顿受寒,感冒“愈后”,口渴引饮,喜温饮,饮水量多,气短乏力,便稀尿多,怕冷厚衣,嗜睡浅睡,诊断为2型糖尿病,服二甲双胍,胃胀肠鸣,大便稀泻,日三四行,胃口锐减,诸症加重,被迫放弃西药。
刻诊:面苍神萎,头晕目眩,白天嗜睡,夜间失眠,渴而饮温,频渴频饮,饮冷胃胀,伴便溏,尿频、阳痿、腰酸,脉沉细无力。
前天验空腹血糖16.7mmol/L,尿糖+++;无手麻、视蒙、尿蛋白、胸闷胸痛等并发症表现。
舌淡紫胖,苔厚白腻,脉弱尺沉。
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太阴脾气虚、少阴阳衰方药:七味白术散合真武汤加减:制附子30(袋装冲服)干姜20茯苓30白芍30炒白术30生姜6片生黄芪30葛根30藿香5鬼箭羽10党参10炙甘草5:3剂,水煎服3天。
二诊:2013年3月9日口大渴减,面色红润,精神振作,头昏目眩减轻,大便软条,舌脉同上。
原方加山药15芡实10:7剂,水煎服。
同时,规范服用二甲双胍。
三诊:2013年3月16日诸症全面向好,没有出现胃胀肠鸣和腹泻,胃口好,口干饮温消失,舌淡苔白,脉沉尺弱。
上方减至制附子15干姜5茯苓15白芍15炒白术15,14剂,水煎服。
继续服用西药。
四诊:2013年4月13日查空腹血糖 6.1mmol/L,尿糖(-),餐后2小时血糖6.5mmol/L。
嘱晨服补中益气丸10克,夜服金匮肾气丸10克3个月,并同时减半服二甲双胍。
随访二年,监测血糖稳定。
【讨论】本案摘自2013年6月新浪微博“深圳曾庆明”。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本案用七味白术散已如前案所析,正为太阴脾虚气弱口渴而设,理中汤方后注说“渴欲引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立足点是助“脾气散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医案治疗糖尿病的案例一、郭正杰中医辨证治糖尿病方治糖尿病(脾肾两虚)方处方:熟地、山药、黄芪、扁豆各20克,山茱萸、党参、葛根、白术各12克,当归、肉苁蓉、茯苓各10 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益肾。
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脾。
肾两虚型。
症见口渴多饮,小便量多,腰膝酸软,肢冷,气短懒言,身倦,腹胀便溏,伴浮肿,舌淡苔白润,脉沉细。
创方者:郭正杰治糖尿病(阴虚毒蕴)方处方:玄参、麦冬、生地、天花粉、连翘、野菊花、蒲公英各15克,金银花20克,丹皮、竹叶、白薇各10克,黄连、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泄热滋阴,清热解毒。
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阴虚毒蕴型。
多饮、多尿、多食不显著,化验空腹血糖较高,并发多发性疖肿,伴心烦失眠,潮热,舌红苔黄,脉洪或数。
创方者:郭正杰治糖尿病(阴虚肝郁)方处方:熟地、山药、生地、麦冬、白芍各15克,白术、丹参、山茱萸、茯苓、当归、柴胡各10克,薄荷、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阴生津,舒肝解郁。
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阴虚肝郁型。
临床症见多饮而渴不止,或多食而善饥,或尿多而味甘,口苦咽干舌燥,心情不畅,两胁胀痛,嗳气脘满,舌红少苔,脉弦数或细数。
创方者:郭正杰治糖尿病(血瘀气滞)方处方:柴胡、当归、桃仁、丹参、天花粉、赤芍各10克,生地、葛根、麦冬各15克,甲珠、红花、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行气活血。
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血瘀气滞型。
症见口渴欲饮,多食易饥,或小便量多而混浊,伴头痛,胸痛,胁痛,舌淡紫黯,脉沉涩或沉滞。
二、北京市西城区民政中医门诊部副主任医师曹淑芬献方淡竹叶生津止渴治糖尿病淡竹叶,清心除烦之妙药。
夏日以之煎水代茶,可消暑热,宁心神。
治疗妊娠五六月心惊胆怯、虚烦而渴的子烦证,余常用《证治准绳》中的竹叶汤,颇有效验。
方用:人参、麦冬、茯苓、黄芩各5克,淡竹叶10片。
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方中用竹叶清心除烦,用黄芩泻火安胎,用麦冬生津止渴,用人参补气扶正。
清补结合,标本同治,收效甚良。
淡竹叶,生津止渴之佳品。
治疗糖尿病因气血虚、胃火盛而作渴者,余常用《医宗金鉴》中的竹叶黄芪汤。
方用:淡竹叶、生地黄、黄芪、麦冬、当归、川芎、黄芩、甘草、芍药、人参、半夏各15克,生石膏30克。
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本方即张仲景竹叶石膏汤加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芪、黄芩而成。
“人参、黄芪、甘草,治烦热之圣药,是补中有泻矣。
且地黄之甘寒,泻心肾之火,竹叶助芍药清肝胆之火,石膏佐芍药清脾胃之火,麦冬同黄芪清肺肠之火,则胃火不得独炽,而气血之得补可知,惟半夏一味,温中辛散,用之大寒剂中,欲其通阴阳之路也。
”主要协同,补泻兼施,“寒之而不至损阳,温之而不至助火,扶正而邪却矣。
”知母治口渴多尿糖尿病知母与石膏相伍,善于清热除烦,如白虎汤,治疗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
知母与黄柏相伍,善于滋阴降火。
如知柏地黄丸,治疗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症。
知母与贝母相伍,善于清肺化痰,如二母散,治疗肺燥咳嗽等症。
知母与花粉相伍,善于滋阴润燥,如玉液汤,治疗消渴。
治疗体质较虚、口渴多尿的糖尿病,余常用《医学衷中参西录》的玉液汤。
方用:生山药30克,生黄芪、知母、葛根、五味子、天花粉15克,生鸡内金10克(研末冲服)。
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张锡纯说:“消渴之证,多由于元气不升,此方乃升元气以止渴也。
方中以黄芪为主,得葛根能升元气,而又佐以山药、知母、花粉以大滋真阴,使之阳生而阴应,自有云行雨施之妙,用鸡内金者,因此证尿中皆含有糖质,用之以助脾胃强健,化饮食中糖质为津液也。
用五味者,取其酸收之性,大能封固肾关,不使水饮急于下趋也。
”使用时,余常加入红参、山茱萸、苍术,其效更彰。
三、中医药治疗治糖尿病并发全身瘙痒患者,高某,男,66岁,饮食失时,暴饮暴食以为常。
患糖尿病12年余。
曾服消渴丸、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空腹血糖波动在8.0mmo1/L左右。
2012年3月7日,出现头晕,口干渴而乏力,空腹血糖12.0mmo1/L。
住院西医药治疗20天,症状有所控制,但继发全身瘙痒,皮肤颜色正常,无丘疹,上自头皮下至足尖等无处不痒,心烦不安,昼夜如此,难易入眠。
曾输液抗过敏,口服西药均无良效。
患者要求中医药治疗。
2012年3月28日来诊:患者精神尚好,神志清晰,语言自如,食欲尚可,因全身皮肤瘙痒而心烦不安,坐卧不宁。
脉沉缓无力,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淡红,舌苔白薄微干。
此乃久病阴伤,气阴不足,血虚化燥而致全身瘙痒。
治宜益气生津,活血除风润燥。
玉泉汤加味。
处方:甘葛根20克,麦冬15克,石斛15克,生地15克,太子参15克,百合20克,当归12克,红花10克,全虫10克,蜈蚣2条,僵蚕12克,蝉蜕15克,百部12克,升麻10克,苦参15克。
水煎服,一日三煎三服,上方连服5剂症状明显好转,同上方继服5剂。
4月8日复诊:症状基本消失,余有会阴部瘙痒但能忍受,其他皮肤均趋于正常,效不更方,再以原方继服5剂。
4月14日复诊,全身皮肤瘙痒消失,但会阴部稍有痒感,近期空腹血糖仍持续7.6mmo1/L左右,其他无所苦,为避免复发,患者要求再服五剂以固疗效。
总共服中药20剂,随访观察月余未见复发。
按玉泉汤是余将玉泉丸改为汤剂,汤剂是用水煎的液体,丸剂为固体,是以水加粘合剂而制成的丸剂,二者同性异名,因剂型不同,但它的作用相同。
它来源于明代《古今医鉴》和清代《叶天士手集祕方》,其方组成有粉甘葛根、天花粉、生地、麦冬、五味子等。
具有生津滋阴、润燥止渴、益气除烦的功效,主治肺胃阴不足之症。
此患者久病伤阴致阴虚化燥,燥热郁滞于肌肤腠理之间不得外越,而在肌腠随营气窜乱,故而全身皮肤瘙痒难以忍受。
治疗用玉泉汤生津滋阴润燥,配以太子参、百合,生津补肺气,敷布津液以清燥热而烦自除。
久病多虚,久虚多瘀,瘀中必有滞,加当归、红花以活血中之瘀,血中之滞。
全虫、僵蚕、蝉蜕镇静,清血中之燥热,除肌腠皮肤之风邪。
《内经病机十九条》:“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心者血也,血中郁热则瘙痒。
用蝉蜕、升麻、百部、苦参除皮下瘀积之热毒,使皮肤瘙痒自除。
四、黄中柱消渴安主治糖尿病组成黄芪15克,天花粉30克,生地30克,怀山药30克,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知母15克,黄芩10克,丹参10克,云苓10克,大黄6克。
功能养阴润燥,益气止渴,清热生津。
主治消渴病。
用法水煎3次,每次取液150毫升。
每日1剂,早、中、晚饭后分三次服(或当茶饮)。
嘱患者调整心态,保持心态,平衡饮食,生活规律。
方解中医认为消渴的病因主要是体质太弱,身体阴虚火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累过度所致。
病发部位以肺、胃、肾为主,而以肾亏为关键。
方中天花粉、知母泻火生津;生地、丹参、黄芩清热生津,活血散瘀通络;云苓利水散湿;黄芪、太子参、怀山药补中益气,养阴生津,其中怀山药能健脾养阴,临床证实治消渴病有效,用量要大,一般用30~60克;麦冬、大黄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泻热。
本方临床运用观察30多年,效果满意。
加减凡体弱肾阴虚亏者加西洋参、枸杞子、田七、桑螵蛸;口渴多饮,尿多,消渴者加玄参,麦冬、天花粉加量;气阴而虚,疲倦无力者,加白术、白芍,黄芪加量。
黄中柱,男,生于1937年,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西省第一批名老中医,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
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50多年,擅长治疗内科、妇科、儿科各种疑难、急危病症。
发表学术论文99篇、科普文章199篇。
五、老中医能曼琪治糖尿病经验能曼琪,女,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i 任委员,广东省政协第七届常委,中国女医师协会理事。
熊教授于仲景《伤寒杂病论》用力尤深,擅长糖尿病的诊治,开创了泻热逐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途径,近年她又提出中医药治疗2 型糖尿病必须研究胰岛素抵抗的新观点,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现就其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经验介绍如下。
1.白虎加人参汤:知母18克,生石膏30克(碎,绵裹),炙甘草6克,粳米12克,生晒人参9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熊教授用以糖尿病初起之际或血糖控制不良时,病人常出现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口干舌燥,舌红苔黄等症,其中以口渴引饮为辨证要点,此为阳明胃腑燥热炽盛,热盛伤津耗气所致。
2.真武汤:茯苓、白芍、生姜、附子(炮去皮,破八片)各9克,白术6 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熊教授认为糖尿病日久,肾阳虚衰,不能温蒸化气行水,水液聚于体内而出现水肿,即成糖尿病肾病。
本证可见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全身浮肿,头眩心悸,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或白滑,脉沉迟弱。
但以全身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沉迟弱为辨证要点。
属中医“水肿”范畴。
遇此病证,熊教授主以真武汤,温阳化气行水。
3.肾气丸:熟地24克,山药、山茱萸各12克,茯苓、泽泻、丹皮各9 克,桂枝、炮附子各3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熊教授认为消渴之病,以多尿为主症者,是为下消。
因为肾阳虚衰,病人常有神疲倦怠,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四肢乏力,腰酸膝软,舌淡苔白,脉沉而弱等症,熊教授每用肾气丸温补肾阳,疗效卓著。
4.五苓散加黄芪:黄芪、泽泻各20克,猪苓(去皮)、白术、茯苓各12 克,桂枝(去皮)8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熊教授用之治疗糖尿病性神经原膀胱。
本病早期,偶在生气着急时出现排尿间隔延长;中期病仍可出现尿流变弱,排尿费力,排尿时间延长,多次排尿后仍余沥不尽,甚则小便失禁;晚期可完全不排尿,导致尿潴留或尿路感染。
这类病人多有数年或十几年以上的糖尿病史,同时可见少腹胀满,渴欲饮水,呕吐,舌淡苔白,脉浮等症。
其中以小便不利,少腹胀满为辨证要点。
治当益气通阳,化气利水,应及早使用五苓散加黄芪。
5.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白芍、桂枝各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熊教授用本方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病人常出现肢体麻木疼痛,多呈对称性发作,尤以下肢为甚,由麻木,触电感,蚁爬感,继而刺痛,甚则可呈放射性,或牵扯性,或痉挛性作痛,多以夜间疼痛较剧。
熊教授认为本病治疗,既要补气滋阴治其本,又要不忘活血通脉治其标,处方:桂枝、乳香、没药、苏木、红花、毛冬青各10克,煎水置温浸泡外洗。
六、刘文峰:天津名医治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方处方:黄芪50克,白芍、白术各18克,当归、生地、桃仁、红花、全蝎各10克,清半夏、川芎、陈皮、茯苓、白芥子各15克。
用法:冷水浸泡30分钟,急火煎开后改用文火煎30分钟,水煎两次,共取药液约400毫升,早晚饭后各服2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