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第一章:血管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血管的定义、分类和功能掌握血管的分布和特点1.2 教学内容血管的定义: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的分类: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血管的功能: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排泄代谢废物血管的分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分布特点血管的特点:管壁、管腔和血流速度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血管的特点和功能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血管的理解和认识1.4 教学评估制作血管概念测试题,评估学生对血管定义和分类的掌握程度设计血管特点和功能的互动问答环节,检查学生对血管特点和功能的理解第二章:动脉血管2.1 教学目标了解动脉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动脉血管的特点和分布2.2 教学内容动脉血管的结构:动脉壁的组成和功能动脉血管的功能: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动脉血管的特点:较厚、弹性大的管壁,较高的血流速度动脉血管的分布:主要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2.3 教学方法利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动脉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视频资料介绍动脉血管的特点和分布情况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动脉血管在身体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4 教学评估设计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动脉血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图示,让学生识别动脉血管的特点和分布情况,进行评估第三章:静脉血管3.1 教学目标了解静脉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掌握静脉血管的特点和分布3.2 教学内容静脉血管的结构:静脉壁的组成和功能静脉血管的功能: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液体输送回心脏静脉血管的特点:较薄、弹性小的管壁,较低的血流速度静脉血管的分布:主要分布在身体较浅的部位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静脉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视频资料介绍静脉血管的特点和分布情况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静脉血管在身体中的作用和重要性3.4 教学评估设计静脉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静脉血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图示,让学生识别静脉血管的特点和分布情况,进行评估第四章:毛细血管4.1 教学目标了解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毛细血管的特点和作用4.2 教学内容毛细血管的结构:毛细血管壁的组成和功能毛细血管的功能:进行物质交换和氧气交换毛细血管的特点:非常薄、细小的管壁,非常慢的血流速度毛细血管的作用:连接动脉和静脉,维持血液循环的连续性4.3 教学方法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视频资料介绍毛细血管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毛细血管在身体中的重要性4.4 教学评估设计毛细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毛细血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图示,让学生识别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分布情况,进行评估第五章:血管健康与疾病5.1 教学目标了解血管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常见血管疾病的类型和原因5.2 教学内容血管健康的重要性:保持血管通畅和功能正常常见血管疾病的类型:高血压、动脉硬化、静脉曲张等常见血管疾病的原因:不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年龄增长等5.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介绍血管健康的重要性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常见血管疾病的类型和原因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预防和控制血管疾病5.4 教学评估设计血管健康和疾病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血管健康和疾病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预防和控制血管疾病的认识和思考第六章:血管的检测与诊断6.1 教学目标了解血管检测的方法和意义掌握血管疾病的诊断技术6.2 教学内容血管检测的方法:超声波检查、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等血管检测的意义:早期发现血管疾病,评估血管健康状况血管疾病的诊断技术:动脉硬化、高血压、静脉曲张等疾病的诊断方法6.3 教学方法通过视频资料介绍血管检测的方法和意义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血管检测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血管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6.4 教学评估设计血管检测与诊断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血管检测方法和意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图示,让学生识别血管检测的技术和设备,进行评估第七章:血管疾病的治疗7.1 教学目标了解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掌握常见血管疾病的治疗原则7.2 教学内容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常见血管疾病的治疗原则:高血压、动脉硬化、静脉曲张等疾病的治疗原则治疗血管疾病的新技术:支架植入、血管搭桥、激光治疗等7.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介绍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常见血管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新技术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治疗血管疾病的方法和效果7.4 教学评估设计血管疾病的治疗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和原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治疗血管疾病的新技术的认识和思考第八章:血管健康与生活方式8.1 教学目标了解生活方式对血管健康的影响掌握保持血管健康的建议8.2 教学内容生活方式对血管健康的影响: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保持血管健康的建议: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8.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介绍生活方式对血管健康的影响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保持血管健康的建议和方法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改善生活方式以保持血管健康8.4 教学评估设计血管健康与生活方式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生活方式对血管健康的影响和保持血管健康的建议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改善生活方式以保持血管健康的认识和思考第九章:血管疾病的预防9.1 教学目标了解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掌握预防血管疾病的方法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定期体检、控制危险因素、保持血管健康等预防血管疾病的方法: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9.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介绍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预防血管疾病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预防血管疾病的方法和效果9.4 教学评估设计血管疾病的预防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血管疾病预防措施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预防血管疾病的认识和思考第十章:血管健康与未来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血管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掌握血管健康未来的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血管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基因研究、干细胞治疗、纳米技术等血管健康未来的发展趋势:个性化医疗、远程医疗、生物材料等10.3 教学方法通过视频资料介绍血管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血管健康研究的最新技术和设备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血管健康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设计血管健康与未来发展趋势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血管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血管健康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的认识和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血管的定义、分类和功能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教学设计
-分析练习结果,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梳理血液循环系统中血管的分布和血流方向。
2.学生活动:
-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检测,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血管模型和观察任务。
-各小组观察血管模型,讨论并记录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2.学生互动: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察结果,共同分析血管的特点。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教师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撰写一篇关于血管健康的科普文章,内容需包括血管的分类、功能、常见疾病及预防方法等。文章要求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字数在500字左右,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传播科普知识。
6.收集与血管相关的成语、典故或名人名言,并简要阐述其与血管知识的联系。通过这一作业,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并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血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析其作用原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分组进行课外研究,每组选择一种血管疾病,了解其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制作成PPT或手抄报,并在下节课进行分享,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4.设计一个关于血管的实验方案,以探究血管的特点或功能。实验方案需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材料和预期结果。在下节课上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
3.教师指导: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第一章:血管概述1.1 血管的定义与功能1.2 血管的分类1.3 血管的结构特点1.4 血管的功能特点第二章:动脉2.1 动脉的定义与功能2.2 动脉的分类2.3 动脉的结构特点2.4 动脉的功能特点第三章:静脉3.1 静脉的定义与功能3.2 静脉的分类3.3 静脉的结构特点3.4 静脉的功能特点第四章:毛细血管4.1 毛细血管的定义与功能4.2 毛细血管的分类4.3 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4.4 毛细血管的功能特点第五章:血管疾病的概述5.1 血管疾病的定义与分类5.2 血管疾病的原因5.3 血管疾病的症状与诊断5.4 血管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第六章:血管的生理功能6.1 血压与血管的关系6.2 血管的收缩与舒张6.3 血管的血液流动与流量6.4 血管的自我调节功能第七章:血管的生物化学特性7.1 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化学特性7.2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物化学特性7.3 血小板的生物化学特性7.4 血管壁的生物化学组成第八章:血管的生长发育与老化8.1 血管的生长发育过程8.2 血管老化的特点与影响8.3 血管老化的机制8.4 延缓血管老化的方法与策略第九章:血管的疾病与健康9.1 血管疾病的危害与影响9.2 常见血管疾病简介9.3 血管健康的维护方法9.4 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第十章:血管研究与技术创新10.1 血管研究的意义与进展10.2 血管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10.3 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新技术10.4 未来血管研究与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血管概述补充和说明:血管的功能特点包括维持血液循环、调节血压、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输送以及代谢废物的清除等。

二、动脉补充和说明:动脉的结构特点包括弹性纤维丰富、内壁光滑、管腔大、承受高压等。

三、静脉补充和说明:静脉的结构特点包括管壁薄、管腔大、缺乏弹性、承受低压等。

四、毛细血管补充和说明: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包括非常薄、细小、数量多、血流速度慢等。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血流的管道——血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血流的管道——血管

血流的管道——血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学生能够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些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提高分析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和推理,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养成关爱生命、爱护动物的情感。

•学生能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科学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在显微镜下区分三种血管,并理解其功能差异。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类比法•推理法•小组合作学习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小鱼、显微镜、载玻片、培养皿、湿棉絮。

•三种血管的课件和教学视频。

•实验操作步骤说明。

学生准备:•预习血管相关知识,查阅血管疾病和保护血管的资料。

•准备记录本和笔,用于记录实验观察和结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血液对人体非常重要,它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带走废物。

那么,你们知道血液是如何在体内流动的吗?”•“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血管的基本知识。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了解血管的基本概念。

•学生提出自己对血管的初步认识和疑问。

教师活动:•“大家在视频中看到了血管的哪些部分?它们有什么不同?”•“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自己的脉搏。

你们感觉到了什么?”•“没错,你们感觉到的是动脉的跳动。

那么,动脉和静脉有什么区别呢?”学生活动:•学生体验脉搏,描述自己的感受。

•学生尝试回答动脉和静脉的区别。

2. 讲授新课教师活动:•“非常好,动脉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而静脉则负责将血液送回心脏。

那么,毛细血管又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验来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以了解不同血管的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预习实验步骤,准备实验材料。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管和血液流动。

4.4.2血流的管道血管优秀教学案例七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4.4.2血流的管道血管优秀教学案例七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血管的类型、功能、结构特点及血液循环的意义。
2.结合实例,阐述血管健康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强调生活方式对血管健康的影响。
3.引导学生关注血管疾病的预防,提出健康生活的建议。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小组讨论血管健康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分析。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成果。
3.教师点评各组的讨论成果,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优秀表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血管结构示意图,加深对血管结构的理解。
2.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血管健康与生活方式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设计教学案例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力求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构建系统的生物学知识体系。针对本章节内容,我计划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实物展示、小组讨论、生活实例分析等,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注重知识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
五、案例亮点
1.教学目标全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涵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全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血管健康与生活方式的密切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方法多样:教师采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血管的结构与功能,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血流的管道——血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血管,以及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2.掌握不同类型血管的形态、结构和功能;3.了解血管的病理变化及其对人体造成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不同类型血管的形态、结构和功能;2.血管病理变化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血管血管,是指构成循环系统的具有管壁的通道。

血管可以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三种,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血管的形态和结构(1) 动脉动脉是血管中最粗的、直径最大的一种,一般有一个较厚的管壁和一个较小的管腔。

它们的管壁由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等组织构成,可以承受较高的压力。

动脉分为很多支,分别供应不同区域的组织和器官。

(2) 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直径最小的血管,通常仅有一个单层内皮细胞构成血管壁,其它组织如基底膜等不发达。

毛细血管是动脉、静脉之间的中转站,将动脉血转化为静脉血,同时也是养分和氧气输送及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排出的场所。

(3) 静脉静脉是指比动脉直径略大,厚度略小的血管。

静脉壁厚度较薄,靠近心脏的静脉壁较薄,是血管壁中比较脆弱的部分,容易产生扩张变性。

同时,静脉内壁上没有嵌合纤维,因此不易产生血栓。

静脉有明显的收缩和扩张,比较柔软,所以在外科手术中可以当移植血管使用。

3. 血管病理变化血管病理变化具有多样性,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间柱膜增厚,硬化、收缩、长弹性纤维分布不均匀和含量的减少,这种情况下动脉的弹性减小,壁面光滑无法维持,容易形成斑块和低密度脂蛋白,最终导致动脉的狭窄甚至是关闭而引起血管疾病。

(2) 血栓形成血栓形成通常是与动脉硬化所引起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有关的,当血流速度减慢或停滞,病变动脉管壁平滑内皮层破损,细胞因杂质积聚成为可能形成血栓的斑块。

血栓形成后会阻塞血管,严重者会导致血栓性脑卒中、心梗等严重并发症。

(3) 静脉扩张静脉扩张一般指静脉壁松弛或损伤,静脉内血流受阻,造成压力过大,使血管壁弹性减弱。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一、教析分析《血流的管道——血管》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4章第2节。

主要内容是三种血管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血管是第1节内容血液知识的延伸,属于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又为下一步学习“心脏和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探究欲望强烈,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但逻辑思维能力,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力仍有待提高。

在实验课上学生往往容易看到“热闹”,而不是看出“门道”,因此,教师需要认真做好教学设计,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使学生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再因势利导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及功能。

能力目标:(1)尝试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情况,能够分辨三种血管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2)通过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显微镜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过程中胆大心细以及关爱生命的好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描述三种血管的类型结构及功能教学难点:尝试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并找到三种血管五、教法学法本节课以学生的“自学质疑合作探究”为主线组织教学。

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再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并获取新知,同时将学到的知识跟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联系在一起,通过探究、观察、分类比较等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的培养。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冬季城市供暖时,热水由供暖公司出来后,进水管道从公司到街道到小区到楼道直至各个家庭是逐渐变细的,家庭里面的管道是最细的并且是曲折的,回水管道则是由细逐渐变粗逐步回到供暖公司,凉水再次加热后进入下一次循环。

在人体内也有类似的管道——血管!(二)自学质疑——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1.出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课文57—59页,熟悉课文内容,将重点内容进行圈画,尝试完成导学案中如下图所示的表格,也可以和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后完成。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2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2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课题名称《血流的管道——血管》科目生物年级初二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

2.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视频,获取有关血管和血液的知识,并提高观察能力。

2.尝试从结构和功能上掌握和区分三种血管的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1. 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2.难点:结构与功能统一思想的培养。

教学活动11.师生互动,激趣导入1)视频引入(大屏幕):出现血液在血管和心脏中流动的画面。

学生通过视频观察并思考问题:血液在人体哪些部位流动?怎样流动?得出结论: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构成的封闭的管道中流动的。

2)设置疑问,引发思考:出示验血、输液、献血等照片,让学生说出取血的部位。

学生思考在这些部位取血或输液的原因。

得出结论:取血或输液部位的血管是不同的。

3)引出课题:血管从粗到细,就像城市的道路一样,人体内的全部血管连接起来全长可达10万公里。

血管分为哪几种?引出本节课题“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教学活动2 2. 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1) 教师提出问题,讲解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

2) 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①学生带着思考问题,阅读教材第73、74页,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步骤,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②学生通过观察,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判断血管的种类。

3)师生互动,归纳小结。

①设置疑问:你观察到几种血管?这些血管中的血流速度一样吗?你能区别几种不同的血管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②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判断血管。

教学活动3 3.自学课本P74-75,尝试总结:1)布置学习任务:仔细观察三种血管图,并比较三图的不同之处,填写比较三种血管的表格。

人教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1

人教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1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能力目标1、通过对血液结构功能的学习,掌握认识和区分三种血液的能力。

2、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重点和难点1、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

2、结构与功能统一思想的培养。

课前准备(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材料用具。

(2)三种血管的CAI课件。

教学法观察法、类比法、推理法。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引入先复习提问血液的成分,由此思考、回答问题。

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血液在人体内是怎样运输的?再给学生介绍人有趣的课外知识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兴趣。

体内血管的总长度(约100000千米,可绕地球赤道两周半)。

二、实验——1、提出问题,讲解实验要求和注1、带着思考问题,阅通过实验培养了观察小鱼尾意事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读新教材第64、65学生的发散思维能鳍内血液的2、组织学生实验后交流,对学生页,明确实验目的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流动提出的问题给予肯定、鼓励。

和方法步骤,小组解决问题的能力、实3、概述如何区别动脉、静脉和毛讨论,展开实验。

验操作能力、创造能细血管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

2、报告实验结果,回力及小组协作能力,答问题,提出实验也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中发现的新问题,价值观的教育,即实三、动脉1、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颈部或腕部动脉的搏动。

2、展示动脉横切面图。

3、列举动脉出血的情况。

四、静脉1、指导学生观察身体表面特别是手臂上的“青筋”(就是静脉)。

小组交流。

3、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判断血管的种类。

1、感受动脉的所在位置。

2、说出动脉的结构特点。

3、关爱生命。

1、感受静脉的所在位置。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流的管道血管》优秀教学案例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流的管道血管》优秀教学案例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流的管道血管》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血流的管道血管》是七年级生物下册的一个重要章节,它围绕着血管的结构、功能以及血液循环中的关键角色展开。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血管概念,本案例将采用生活化的实例、互动式的探究和形象化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血管知识体系的直观感受。以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强化团队合作和表达交流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血管健康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生活观念,增强对生命奥秘的探索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血管的分类、结构和功能,掌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及其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2.学会观察血管模型和实物,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各类血管的异同点。
3.掌握血液循环过程中,血管如何调节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以保证身体各部分对氧气营养的需求。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血管相关的现象,如运动后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系统地介绍血管的分类、结构和功能。首先,讲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定义,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它们的结构图,详细解释每种血管的特点和功能。我会用生动的比喻和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例如,将动脉比作身体的高速公路,静脉比作国道,毛细血管则是连接各家各户的小巷子。
5.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对血管健康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本章节的学习,我将采用生活化的情景创设,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血管的存在和作用。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运动后的心跳加速、受伤时的出血等,引发学生对血管知识的兴趣。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图片和视频,形象地呈现血管的结构和血液循环过程,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获得直观体验,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流的管道——血管》原创精品套件(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流的管道——血管》原创精品套件(教案)

1.下列各项中,哪项与毛细血管特点不相符合?
(B)
A.数量多,分布广
B.管腔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C.管内血流速度很慢
D.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
2.下列关于动脉血管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习题训练
A.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
B.管内血流速度快 C.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知识应用与理解
D.管壁薄、管腔大
管受到损伤,应该尽快救治,防止流血过多而危及 概念和分布
生命。
2.分布
动脉多分布在人体较深的部位,但也有些分布
较浅,在体表的个别部位能摸到搏动。如将手指按
在手腕部桡骨端的内侧会感觉到搏动,这就是动脉
在搏动,这也是中医切脉的部位。
3.特点
(1)结构特点:从心脏射出的血液压力较高, 因此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
脉 弹性
慢 与动脉并 血 ↓

行,分布较 液 大
深,有的静 从 静
脉分布在 身 脉
身体比较 体
浅的部位 各






毛 非 常 极小, 最 分布广泛, 便
细 薄,仅 仅 允 慢 遍 布 全 身 于
血 由 一 许红
各器官

管 层 扁 细胞

平 上 单行

皮 细 通过

胞构







行物质Fra bibliotek交换
课堂练习
种血管。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流动的速度不同:在
指导完成讨论内
小动脉中流动快,在小静脉中流动慢,在毛细血管 完 成 讨 论 内 容
中流动最慢。

血流的管道——血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教案背景•适用年级: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内容: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心血管系统的运作原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血管的组成和结构2.理解血管的功能教学难点1.理解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2.掌握术语的使用和理解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本节课的主题是“血流的管道——血管”。

通过学习本节课,大家将了解到构成血管的三种不同类型,以及表示血管不同位置的一个术语。

讲授(15分钟)血管的组成血管是由不同大小和类型的血管构成的。

包括:1.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动脉具有厚的肌肉层,可以适应高压的血流。

2.静脉:将血液从身体返回心脏。

静脉壁薄,没有肌肉层来支持它们。

3.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脉。

它们是非常薄的血管,只有一个细胞层的厚度。

血管的功能血管的功能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并从身体返回心脏。

具体包括:1.运输:运输含氧的血液和其他物质,如二氧化碳和营养素。

2.充氧:肺静脉将含氧的血液输送至心脏左房,并通过左心室泵出到体内各处。

3.循环:动脉将血液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个部位返回心脏。

实验(20分钟)让学生观察实验材料,并通过实验了解血管的运作原理和血液流动的方式。

实验材料1.透明的塑料管道2.两个水泵3.食盐4.盐水解决方案实验步骤1.在一个塑料管道上端的洞上装备一个泵,让其泵出盐水溶液。

在塑料管道下端设置两个压力传感器,以测量流入和流出的压力。

2.在另一个塑料管道上端的洞上装备第二个泵,再次泵出盐水溶液。

在另一个塑料管道的下端设置与上一个管道相同的压力传感器。

3.将两个塑料管道相互连接,使他们构成一个环状。

4.向上一个塑料管道内加入盐水溶液,加入适量的食盐。

开始蓄水。

5.打开两个泵,通过洞口向上和向下注入盐水溶液。

理解实验结果1.观察实验的结果,学生能够理解血液在心脏和身体不同部位之间流动的原理。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血流的管道-血管》2. 学科领域:生物学3. 课程类型:理论课4. 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5. 课时安排:45分钟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血管的定义、分类和功能。

2. 使学生掌握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 培养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

4. 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三、教学内容1. 血管的概念及分类2. 血管的结构特点3. 血管的功能4. 各类血管的功能比较5. 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性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生动展示血管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图表和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血管的结构特点。

3.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血管功能的重要性。

4.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5.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血管基本知识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消化和理解程度。

4. 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对血管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血管的分类、结构特点和功能。

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血管结构的微观解析。

血液循环系统的复杂性。

七、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

血管结构图示。

相关视频资料。

2. 教学设备:投影仪。

计算机。

白板或黑板。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问题,如“什么是血管?”、“血管有哪些类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展示血管的功能和重要性。

2. 讲解新课: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图示,详细讲解血管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通过视频资料,展示血管的动态运作和血液循环过程。

3. 课堂互动:进行提问和回答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解答他们对血管的疑问。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血管的功能和血液循环的重要性。

4. 巩固知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血管在不同情况下的作用,如运动时的血液循环。

完成课后作业,巩固对血管知识的理解。

《血流的管道—血管》参考教案2

《血流的管道—血管》参考教案2

血流的管道——血管一、教学目标:1、以自主学习形式学习设计实验方案,观察青蛙脚蹼内血液流动的现象。

2、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3、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青蛙脚蹼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分析动脉、静脉与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难点:理解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和讲授法相结合四、课前准备:五、教学过程:(2课时)第一课时引入: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是由血液来完成的。

血液在人体哪些部位流动?怎样流动?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构成的封闭的管道中流动的。

板书: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正课:血管从粗到细,就像城市的道路一样,人体内的全部血管连接起来全长可达10万公里。

血管分为哪几种?(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请同学们摸一摸自己的颈部、腕部有跳动感的部位,跳动的器官是什么?有什么规律?(学生摸后回答。

)再看手背上的“青筋”,它是什么?你摸到跳动的部位是动脉,手背上的“青筋”是静脉,连接动脉和静脉的是毛细血管。

出示三种血管的挂图,让学生观察挂图并结合书本讨论以下问题:1、动脉和静脉是如何定义的?2、动脉、静脉内血液流动的方向如何?3、从挂图上分析比较三种血管管壁的厚度、管腔的大小有何不同?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并发言后,老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回答的内容予以补充和修正。

老师进一步依据挂图,为学生具体讲述动脉管壁和静脉管壁的特点:(1)动脉管壁一般可分为外、中、内三层,其中层主要是弹性纤维和平滑肌,使血管具有弹性和收缩性。

大的动脉中层厚,弹性纤维多,故弹性大。

(2)静脉的管壁相对较薄,弹性较小。

动脉、静脉管壁弹性大小不同与血流方向有什么关系?动脉、静脉的分布有何不同?举一至两个你知道的血管的例子。

设疑:一般说:“水往低处流”,那么,下肢静脉的血液如何往上走流回心脏呢?教书出示挂图(或让学生看书),使学生了解在四肢的静脉的内表面有一些瓣膜,叫静脉瓣。

4.4.2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4.4.2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生物年级七年级学期春季课题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说出三种血管血流速度的不同。

2.通过拼图游戏,结合文本概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3.结合生活实际、情景演绎,解释不同血管出血时的症状并说出正确的止血方法。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1.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区别动脉和静脉。

教学过程①动手实验,感知血管;②自主预习,构建概念;③小组合作,动手拼图;④磁吸演示,攻克重点;⑤情景演绎,解决问题;⑥归纳总结,情感升华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流动的组织——血液,血液在人体内流经的管道称之为血管,人体的血管像城市的交通网一样至关重要,血管因创伤出血时会出现不同的出血情况,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该如何判断并做出处理呢?学完本节课同学们将找到答案。

环节一:动手实验,感知血管1.既然要学习血管,首先我们要能观察到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我们要选用哪种材料呢?既要与人体血液和血管组成类似的生物,又要观察起来清晰,没错,我们选择了薄而透明的小鱼尾鳍。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同学们打开学生动手实验,录制视频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图像,观察出三种血管血流速度的不同。

提前将小鱼用浓度为5%的酒精麻醉、减少小鱼的活动,保证小鱼正常呼吸(达成目标一);在实验方法上创新,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学习任务单,完成任务一:观看实验视频,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应该选择色素多的还是色素少的小鱼?2.为什么要往棉絮上滴水?3.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这些血管中血流速度一样吗?在实验之前,老师提前用5%浓度的酒精将小鱼麻醉,减少小鱼的活动,便于观察,同时保证小鱼正常呼吸,关于这个实验同学们还有其他哪些创新的想法呢?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吧!过渡:通过刚才的实验,学生观察到三种血管血流速度的不同,那么这和他们的结构有什么联系吗?接着进入自主预习,构建概念环节二:自主预习,构建概念1.组织学生自主预习,完成导学案2.引导学生思考中医常说的切脉、青筋、医院指尖采血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血管分别属于哪种血管?不同的的血管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可以快速判断出来3.组织同学们提前制作卡纸模型,分别模拟动脉、静脉,组织学生思考动脉管壁比静脉管壁哪个更厚?管腔大小如何?这和它们内部的血流速度有什么联系呢?学生完成导学案:三种血管结构和功能的表格联系实际,判断所给实例分别属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管壁比静脉管壁厚,管腔比静脉小,同时归纳总结动脉管壁厚与血流速度快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通过表格的形式,使三种血管结构比较更加直观、清晰(达成目标二)环节三;小组合作,动手拼图1.接下来,以一滴血的旅行为例,提出问题:想象一滴血从心脏泵出,它从出心脏开始,依次要经过什么血管,最后再回到心脏?该部分将由学生课前提前准备好的袋子里的卡片(分别模拟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按照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演绎推理,概述血液在三种血管中的流通路四、板书设计生物观:结构和功能观组织学生拼图完成活动 2.引导学生思考血液为什么要在全身循环流动?血液从出心脏到回心脏,中间经过的血管路径依次进行排序拼图,最后由学生汇报成果联系实际,学生回答血液为了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径,顺利达成课标要求环节四:磁吸演示,攻克重点1.过渡:采用以旧带新的方式,先让学生回忆血液会和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那么是在那种血管呢?顺利过渡到在毛细血管这个位置,接下来启发学生思考,毛细血管具有哪些结构特点利于它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2.关于“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这一难点教师通过圆形磁吸演示红细胞单行通过和并排通过学生分析文本,联系实际归纳毛细血管分布广、管壁薄、流速慢;学生通过模型理解单行通过的含义,进一步认同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模型道具演绎,化难为易,突破重点。

血流的管道——血管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2.区分三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能力目标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找到三种血管。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进一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难点: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习血液的成分,导入本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找到三种血管。

2.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3.区分三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4.了解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

(三)根据目标,提出问题根据目标,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

请看:(三)出示自探提纲,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纲:1.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你找到了哪几种血管?这几种血管流动方向和速度如何?2.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3.三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怎样?4.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有哪些?二、解疑合探(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2.教师点拨或精讲。

1.播放《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视频,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找出三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其中动脉血流最快,方向从躯干到尾鳍;静脉血流较慢,方向从尾鳍流向心脏;毛细血管血流最慢,红细胞单行通过,横向较多。

2.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特点:①分布较深②管壁厚、弹性大③管内血流速度快。

血流的管道——血管 生物优秀教学设计 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 生物优秀教学设计 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3.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通过制作血管模型,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难点:1.组织好实验,达到理想效果。

2.能够在镜下分辨静脉和动脉血管。

【教学准备】教师:1.准备实验的材料用具,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动、静脉血管的横切面切片或图片。

2.有关血管的录象资料。

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模型。

【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血流的管道——血管一、血管的类型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由曾经有输液和验血经历的同学,介绍输液或取血的位置。

同学聆听并思考,提出疑问。

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感兴结合日常亲历或所见,设疑激趣,引发学生进一步质疑,激发探索热情。

教师引导,使学生制血管的结构特点功能趣的问题,提出假设并设想制订探究方案。

实验操作,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小组分别汇报实验结果。

形成关于血管及血流情况的感性认识。

结合自制的不同类型血管的模型,讨论血管的不同结构特点与各自功能的关系。

发现自制模型与实际血管情况的不同,了解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留下待解的难题。

列表归纳比较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订的探究计划切实可行。

介绍实验注意事项。

巡视,引导、鼓励学生不急不躁,通过观察解决问题。

演示微观摄影拍摄的人体不同类型血管及内部血流情况。

结合不同血管的横切面图,引导认识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它们的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引导了解现代医学有关心脑血管的发展现状,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创新的热情。

协助完善师:平日里,当我们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有时医生会让我们验血,必要时还需要输液治疗。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血流的管道—血管》(优课)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血流的管道—血管》(优课)教案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实验、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比较观察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爱护公物、团结协作的情感,建立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培养合作探究及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特点。

教学难点
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

2.比较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特点。

教学突破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自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总结分析,区分这三
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的流动特点,突破难点。

2.通过讨论、填表比较,突破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特点这一重点。

教学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讨论分析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材料和用具。

(2)“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过程视频
2、学生准备:预习本节教材内容,网上查阅血管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流的管道——血
管》教案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建议
2.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依次编排了三节内容分别介绍血液、血管与心脏,以帮助学生建立血液循环的完整概念。

本节的内容从概念、分布、结构、动能等方面阐述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该节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也为下一节心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及应对措施
在初中生物课程中,有关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的理解非常困难。

经过分析发现,教师在本节课忽略了帮助学生建构 “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这一概念,而造成学生在后续学习的困难。

对此,如果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鱼血液流动方向的特点,去辨别动脉和静脉,建构 “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如右图),然后再去学习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血液循环的整体这一角度认识血管。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基础:在前三章介绍的胎盘、小肠、肺泡等器官外都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学生初步认识了毛细血管的功能和特点,但不清楚毛细血管及动脉、静脉的概念。

具体内容 活动建议
概述血液循环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
2、生活经验:知道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但不清楚血液是按照一定方向不停地流动。

三、教学目标分析
1.能说出“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和“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部分运回心脏的血管”;
2.能说出毛细血管与动脉、静脉之间的联系;
3.通过模型制作,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

4.树立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概念;“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

2.教学难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区别动脉和静脉
五、教学策略
1.情景导入——公路交通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以立交桥为背景的公路运输网,联系实际生活引入。

血管类比纵横交错的公路,形象生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实验构建概念——利用概念事实帮助学生构建概念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并没有机会真正观察过血管。

本节首先安排进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

利用实验录像,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到小鱼尾鳍内存在三种血管。

通过比较辨别动脉和静脉的血流方向,分析资料,构建动脉和静脉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分析小鱼的血液流动,认识小鱼的血液循环,初步建立起相对于抽象的血液在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和心脏之间流动的概念关系图。

3.制作完善概念——从抽象到具体,进一步理解概念
在获得小鱼血液循环的知识后,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血液循环的模型图,在“做中学”,进一步加深对血液循环概念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血液 管”
而连接着动脉和静脉的血管就是毛细血管
三、制作模型——理解概念 提供材料,指导学生合作完成模型 巡视指导
请学生代表展示交流 合作学习 制作模型
加深对血液循环概念的理解
四、小结 小结,概述血液循环
思考,归纳
七、板书设计
动脉: 心脏 全身 1、血管 静脉: 全身 心脏 毛细血管:连接最小的 动脉和静脉 2、血液流动
血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