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与热负荷指标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按照冬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要由采暖设备提供的热量.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指在采暖期间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供给的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g)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q=Q/Ao(1) 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定: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Q1=Afk(tn-twn)(2)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2)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旧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acpρwnLlm(tn-twn) (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a表示单位换算系数、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tn和twn 与上同、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kg/m3)、m表示综合修正系数。
新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0.28cpρwnL(tn-twn)(4)式中tn和twn、ρwn与上同,L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L=L0lmb (5)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b=0.56~0.78。
地板采暖之热负荷计算

4、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与相邻房间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5℃时,需要计算邻间不等温传热(或者进行修正);
(2)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出来后,应进行修正,包括:朝向修正、风力附加、外门附加、高度附加(如果需要)。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Q1′= Q′j.j×(1+χch+χf+χx)×(1+χf.g)
△ty=4.5℃, Rn=0.115
代入上述公式,得
例2.外窗最小传热热阻
tn=18, tw=-14.4, △ty=6(见附录1-5),
Rn=0.115(见表1-1)代入,得:
说明:若实际传热热阻=1/K≥,就满足要求。
一般来说,国家规定,现在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采用节能墙体,外墙要求做保温,而且限定了窗墙面积比,基本都能满足要求,热指标都比较小。
2.阳台门不应计入外门附加。
二、最小传热阻
我们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把边户型山墙的夹角内侧湿湿的,或者出现“粉了”的现象。这就是墙角处最小传热阻骗小,导致内表面结露造成的。因此为避免类似的工程通病,在建筑设计选墙体做法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进行计算。
R?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
室外计算温度可以查阅《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气象资料集》暖通设计规范,或暖通设计手册。如果资料无法查到,应参考临近地区的气象参数(临近地区也存在差异),并向当地气象部门咨询。
3、热负荷由失热量和得热量组成,取代数和:
失热量有:
(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
(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2,称冷风渗透耗热量;
ρw?室外温度下的空气密度 公斤/ m
tn?室内空气计算温度, ℃;
采暖负荷计算

采暖负荷计算只设采暖系统的民用建筑物,其采暖负荷可按下列两种方法进行估算,注以下计计算方法要求建筑物均按照国家节能建筑设计标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采取了一定的节能措施,达到了节能建筑的最低节能要求,对于未按节能标准设计的建筑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
1.1、单位面积热指标法当我们只知道建筑物总面积时,其采暖热负荷可参考下列数值进行估算:Q=q×FQ:建筑物采暖负荷(w);q:单位面积热指标(w/m3),查表1,对于窗墙比比较大的建筑物应参考注释“窗墙比公式法”进行修正;F:建筑面积(m2);表1:单位面积热指标注释:1) 总建筑面积大、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好、窗户面积小,采用较小的指标;反之采用较大的指标;2)当我们已知外墙面积、窗墙比及建筑面积时,对窗墙比比较大的建筑物,单位面积热指标应按下式进行修正:)()7.17(w n t t FW q -+∂=q :建筑物采暖面积指标(w/m 2);∂:外窗面积与外墙面积(包括窗)之比;W :外墙总面积(包括窗)(m 2); F :总建筑面积(m 2); tn :室内采暖设计温度(℃);(1) 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采暖设计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按下列规定采用: a 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散热器对流采暖宜采用16-20℃,地板辐射采暖宜采用14-18℃,空气调节宜采用18-22℃(风机盘管);b 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轻作业设计温度不应低于15℃;中作业设计温度不应低于12℃;重作业设计温度不应低于10℃,作业种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当每名工人占用较大面积(50~100m 2)时,轻作业可低至10℃,中作业可低至7℃,重作业可低至5℃;c 辅助建筑物及辅助用房,不应低于下列数值:浴室25℃;更衣室23℃;托儿所、医务室、儿院20℃;办公用室16~18℃;食堂14℃;厕所12℃;车库5℃;d 工艺或使用有特殊要求时应按相关专业标准、规范执行;e 对于冬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应符合室内计算温度为18~22℃。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一、比较准确的计算方法,公式如下:(1) q=Q/A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
式中Q,AQ=Q1+Q2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 Q1=A×F×K×(tn-twn) (2) 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维护结构的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表)是根据围护结构与室外空气接触的状况对室内外温差采取的修正系数、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温度(℃)。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Q1,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规定进行修正。
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计算公式为:Q2=×cp×ρwn×L×(tn-twn) (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tn和twn与上同、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 ,温度为25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kg·K),30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kg·K),冬天可按250K时的值算。
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L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l×m×b (4) L=L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附录D),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b=~。
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

热负荷计算方法发布时间:2016-02-24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用户在单位时间内所需的热量。
它是制订城市供热规划和设计供热系统的重要依据,也是对供热系统设计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原始资料。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主要有采暖、通风、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等热负荷。
其中采暖和通风用热是季节性热负荷,而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用热则多是常年性热负荷。
季节性热负荷随气候条件而变化,在一年中变化很大,但在一天内波动较小。
常年性热负荷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在一年中变化不大,但在一天内波动大,特别是对非全天需热的用户。
采暖热负荷在冬季某一室外温度下,为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热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是指当室外温度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时,为了达到上述所要求的室内温度,供热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在制订城市或区域供热规划或设计其供热系统时,往往缺乏确切的原始资料,一般只能用热指标法估算,即用单位建筑面积的热指标乘以建筑面积,得出采暖的设计热负荷Q(瓦)。
用公式表示为:Q=qfFqf--单位建筑面积热指标(W/㎡);F--建筑面积(㎡)如已知房屋体积,也可采用每立方米建筑体积在室内外温差为1°C时的热指标qv 【W/(m3·°C)】Q=qvV(tn-tw)V--建筑体积(m3);tn--室内计算温度(°C);tw--采暖室外计算温度(°C)。
采暖热指标qv和qf的大小与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外围体积、密闭性或通风条件、建筑物的类型和外形以及墙窗面积比等许多因素有关,通常是依据实际工程统计分析而得,设计时可参考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结合具体情况选用。
一、维护结构的耗热量1.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Qj--j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Aj--j部分围护结构的表面积,m2;Kj--j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tR--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ow--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2.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1)朝向修正率不同朝向的围护结构,收到的太阳辐射热量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朝向,风的速度和频率也不同。
热量计算公式

供热简单知识1.供热系统:供热系统分一次和二次供热系统,一次由热源单位来提供热源,二次是经过换热站对用户采暖供热(蒸汽系统除外),我公司分东西部供热系统。
2.热量计算公式:Q=C*G(T2-T1)÷1000二次网流量选择原则:G=KW*0.86*1.1/(T2-T1)(地热温差取10℃;分户改造取15℃;二次网直连取25℃)。
采暖期用热:Q*24*167*0.64分户估算水量:一般情况下为3-3.5KG/㎡老式供暖水量:一般情况下为2-2.5KG/㎡地热供暖水量:一般情况下为3.5-5KG/㎡,根据外网负荷确定。
根据45W,50W,55W计算流量情况能得出调整水平关系。
可以实际计算。
3.一、二次网的热量相等:Q1=Q2,C1*G1*(T22-T21)=C2*G2*(T22'-T21'),水C1=C2,一次网温差一般取45℃,直连系统一般选用25℃。
但要和设计联系在一起,高值也可取65℃。
从公式看出温差和流量决定一、二次网热量计算。
4.板式换热器系统阻力正常范围应在5-7mH2O5.民用建筑室内管道流速不大于1.2m/s。
6.压力与饱和水温度关系:7.单位换算:W=1J/S例子:45W/㎡的采暖期的耗热量45*3600*24*167*0.64=0J变成GJ: 0÷00=0.41555GJ/㎡8.比摩阻:供热管路单位长度沿程阻力损失。
若将大管径改为小一号管径,比摩阻增加1-2倍。
9.集中供热管网布置与敷设:管网主干线尽可能通过热负荷中心;管网力求线路短直;管网敷设应力求施工方便,工程量少;在满足安全运行、维修简便前提下,应节约用地;在管网改建、扩建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新设计的管线不影响原有管线正常运行;管线一般应沿路敷设,不应穿过仓库、堆场以及发展的预留地段;尽可能不通过铁路、公路及其他管线、管沟等,并适当注意整齐美观等,还有许多这里不做介绍。
管网布置有四种形式:A:枝装布置,B:环装布置,C:放射布置,D:网络布置。
(完整word版)采暖建筑单位平米的热量计算(word文档良心出品)

采暖建筑单位平米的热量、流量计算1. 采暖设计最大负荷Q max1.1 计算公式:Q max =q×A×10-3式中:Q max — 采暖设计最大热负荷 kW ; q — 采暖热指标 W/ ㎡;A — 采暖建筑面积 ㎡;1.2 例如:计算A=1㎡,q=45W/㎡最大负荷Q max =1㎡×45W/㎡=45W2. 不同室外计算温度下的计算采暖热负荷Q sj2.1计算公式:)()(wj n w n sj t t t t Q Q --=m ax式中: Q sj — 采暖实际热负荷 kW ; Q max — 采暖设计最大热负荷 kW ;t n — 室内设计温度 ℃; (取18℃) t w —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 (取-0.2℃) t wj — 采暖期室外计算温度 ℃。
(取-8℃) 2.2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实际热负荷Q sj(1)-7℃:[][]W t t t t Q Q wj n wp n sj 27.4381871845max=----⨯=--=)()()()( (2)-6℃:[][]W t t t t Q Q wj n wp n sj 53.4181861845max=----⨯=--=)()()()( (3)-5℃:[][]W t t t t Q Q wj n wp n sj 8.3981851845max=----⨯=--=)()()()( (4)-4℃:[][]W t t t t Q Q wj n wp n sj 1.3881841845max=----⨯=--=)()()()( (5)-3℃:[][]W t t t t Q Q wj n wp n sj 35.3681831845max=----⨯=--=)()()()( (6)-2℃:[][]W t t t t Q Q wj n wp n sj 62.3481821845max=----⨯=--=)()()()((7)-1℃:[][]WttttQQwjnwpnsj88.3281811845max=----⨯=--=)()()()((8)0 ℃:[][]WttttQQwjnwpnsp15.318181845max=----⨯=--=)()()()((9)1 ℃:[][]WttttQQwjnwpnsj42.2981811845max=---⨯=--=)()()((10)2℃:[][]WttttQQwjnwpnsj69.2781821845max=---⨯=--=)()()((11)3℃:[][]WttttQQwjnwpnsj96.2581831845max=---⨯=--=)()()((12)4℃:[][]WttttQQwjnwpnsj23.2481841845max=---⨯=--=)()()((13)5℃:[][]WttttQQwjnwpnsj5.2281851845max=---⨯=--=)()()(3. 将计算负荷Q和计算流量汇总列表如下采暖季120天供热量Q统计表1.(45W/㎡)采暖季120天供热量Q统计表2.(40W/㎡)热量单位换算:1W=3.6kJ/h 1 kJ/h=0.2778W1MW=3.6GJ/h 1 GJ/h=106 kJ/h。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与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的区别教程文件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与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的区别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按照冬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要由采暖设备提供的热量。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指在采暖期间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供给的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g)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 计算公式如下:q=Q/Ao (1)式中Q, 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1)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Q1=Afk(tn-twn)(2)式中Q1、F、K、a、tn、twn 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面积(m2)、传热系数[W/ (m2?K)卜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C)、采暖室外(C)。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2) 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旧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acpp wnLlm(tn-twn)( 3)式中Q2 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W)、 a 表示单位换算系数、cp 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 表示在基准高度( 10m) 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l 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 m)、tn 和twn 与上同、p 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kg/m3 )、m 表示综合修正系数。
新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0.28cp p wnL(tn-twn)(4、式中tn和twn、p wn与上同,L表示渗透空气量( m3/h) 、其计算公式如下:L=L0lmb(5)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l 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 )、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b=0.56〜0.78。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定稿版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一、比较准确的计算方法,公式如下:(1) q=Q/A式中Q,A0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
Q=Q1+Q2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 Q1=A×F×K×(tn-twn)(2)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维护结构的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表4.1.8-1)是根据围护结构与室外空气接触的状况对室内外温差采取的修正系数、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温度(℃)。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Q1,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4.2.6中规定进行修正。
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计算公式为:Q2=0.28×cp×ρwn×L×(tn-twn) (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tn和twn与上同、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 ,温度为25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1.003kJ/(kg·K),30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1.005kJ/(kg·K),冬天可按250K时的值算。
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L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L=L×l×m×b (4) 0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附录D),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b=0.56~0.78。
热负荷计算

1 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供暖热负荷的估算对于只设供暖系统的建筑物,在进行方案初选或只做技术方案比较时,其供暖的供热量可采用下面方法之一进行估算。
1)单位面积热指标法当只知道总面积时,其供暖热指标可参考表2-6的数值。
表2-6 供暖指标(单位 W/m2)若建筑物总面积大,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好,窗户面积小,采用下限的指标;反之,采用较大的上限指标。
2)窗墙比公式法当已知外墙面积、窗墙比及建筑面积时,供暖指标也可按下式估算:q={(1.163κ(6a+1.5)A)}•(t N-t W)/F (W/m2)式中 q——建筑物供暖热负荷指标,W/m2,按表2-6选取;κ——新风系数,1.3~1.5;a——外窗面积与外墙面积(包括窗)之比;A——外墙总面积(包括窗),m2F——总建筑面积,m2t N——冬季空调室内计算温度,℃;t W——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在冬季,人们为了满足正常活动和生产工艺的需要,要求室内具有一定的温度。
为此就得向房间供给一定的热量,以维持供暖房间在该温度下的热平衡。
所谓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下,为了维持所要求的室内温度,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该热量随着房间失热量与得热量的变化而变化。
当室内能维持在一定温度时,必须保持供暖房间在该温度下的热平衡。
通过对供暖房间热平衡时得热量和失热量情况的分析和计算,就可以确定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它随建筑物得失热量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5]。
1.1供暖房间的热平衡冬季供热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或房间的得、失热量确定,即根据(建筑物 或房间的)热平衡确定热负荷Q 。
(1)失热量失热量(sh Q )包括以下几部分: (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
;(2)冷风渗透耗热量Q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3)冷风渗入耗热量Q3(加热由外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4)水分蒸发耗热量Q4;(5)加热外部进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Q5;(6)通风耗热量Q6(通风系统将空气从室内排到室外所带走的热量)。
热量计算公式

热量计算公式.供暖热指标(W/㎡)普通住宅50-65高档住宅65-85公共建筑物办公楼25-35商业综合体30-45医院40-55学校30-45供热系统分为一次和二次供热系统。
一次供热系统由热源单位提供热源,而二次供热系统则是通过换热站对用户进行采暖供热(蒸汽系统除外)。
我公司分为东西部供热系统。
热量计算公式为Q=C*G(T2-T1)÷1000.二次网流量选择原则为G=KW*0.86*1.1/(T2-T1),其中地热温差取10℃,分户改造取15℃,二次网直连取25℃。
采暖期用热公式为Q*24*167*0.64.分户估算水量一般为3-3.5KG/㎡,老式供暖水量一般为2-2.5KG/㎡,地热供暖水量一般为3.5-5KG/㎡,根据外网负荷确定。
根据45W、50W、55W计算流量情况能得出调整水平关系。
一次网温差一般取45℃,直连系统一般选用25℃。
但是,要和设计联系在一起,高值也可取65℃。
从公式看出温差和流量决定一、二次网热量计算。
板式换热器系统阻力正常范围应在5-7mH2O。
民用建筑室内管道流速不大于1.2m/s。
压力与饱和水温度关系为:压力(MP)饱和水温度(℃)0.1 100、0.2 120、0.3 133、0.4 143、0.5 152、0.6 160.单位换算为W=1J/S。
比摩阻是供热管路单位长度沿程阻力损失。
若将大管径改为小一号管径,比摩阻增加1-2倍。
管网主干线尽可能通过热负荷中心,管网力求线路短直,管网敷设应力求施工方便,工程量少。
在满足安全运行、维修简便前提下,应节约用地。
在管网改建、扩建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新设计的管线不影响原有管线正常运行。
管线一般应沿路敷设,不应穿过仓库、堆场以及发展的预留地段。
尽可能不通过铁路、公路及其他管线、管沟等,并适当注意整齐美观等。
管网布置有四种形式:枝装布置、环装布置、放射布置和网络布置。
采暖热指标推荐值为:普通住宅为50-65W/㎡,高档住宅为65-85W/㎡,办公楼为25-35W/㎡,商业综合体为30-45W/㎡,医院为40-55W/㎡,学校为30-45W/㎡。
供热负荷如何计算?

供热负荷如何计算?热负荷计算,民建部分:以下图为例,该房间的散热量,由以下⼏个部分构成:1.外墙散热量;2.外窗散热量;3.户门传热量;4.隔墙传热量;5.屋顶散热量;6.地⾯散热量;7.冷风渗透耗热量;8.冷风侵⼊耗热量。
⼀、采暖负荷估算采暖热负荷的估算办法Qn=a*qn*V*(tn-tw)式中:Qn —采暖热负荷 Wtn —室内空⽓温度℃tw —室外供暖计算温度V—建筑的体积 m3qn —体积热指标根据建筑的保温情况宜取0.4-0.7a —修正系数。
请参考下表(⼀)独⽴分户供暖的负荷特点:1.独⽴控制,室温可调;2.间歇运⾏,短时间加热功率⼤;3.存在户间传热的问题。
基于以上原因,独⽴分户供热热源的加热功率要⾼于按照传统集中供热的计算所得的热负荷⼀般需要乘以 1.3~1.5 的系数。
(⼆)⽣活热⽔加热功率:热⽔加热的基本计算公式Q=C*m*(tr-tl)式中:tr/tl —热⽔/冷⽔温度℃m —热⽔流量 L/minQ —加热功率 kWC — 常数0.07常⽤热⽔参数表⽣活热⽔选型提⽰对于全⽇供应热⽔的住宅,每户设有浴盆时,仅计算浴盆的热⽔⽤⽔量,其他器具的热⽔⽤量不计,浴盆的同时使⽤百分数按下表选取。
⼆、壁挂炉的安装位置选择1.便于烟⽓的扩散和新鲜空⽓的吸⼊;2.靠近⽓源,⽔源,电源;3.有合适的排⽔接⼝;4.有充⾜的维修空间;5.能承受壁挂炉满⽔重量的垂直墙⾯;6.要考虑便于管道布置和系统的⽔⼒平衡;7.便于隐藏下部的管道以及空间的美观。
注意:⾮采暖空间内安装时, 要对⽔路管道做防冻保温处理。
民⽤建筑供暖设计热负荷⼀. 房间热负荷的组成:a.围护结构的耗热量b.加热由门、孔洞侵⼊的冷空⽓的耗热量c.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室内空⽓的耗热量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量Qj=Kf(tn-tw)aQj---通过供暖房间某⼀⾯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WK---该⾯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F---该⾯维护结构的散热⾯积,m2tn--室内空⽓计算温度,℃tw--室外采暖计算温度,℃a---温差修正系数附加耗热量附加耗热量是按基本耗热量的百分⽐计算,考虑各项附加后的耗热量Q1=Qj(1+βch+βf+ βli+ βm)(1+ βf.g)(1+ βj)βch– 朝向修正;βf– 风⼒修正;βli– 两⾯外墙修正;βm – 窗墙⾯积⽐过⼤修正;βf.g– 房⾼附加修正;βj – 间歇附加修正;通过门窗缝隙的冷风渗透耗热量V=∑( l L m)l---房间某朝向上的门窗缝隙长度,mL---每⽶门窗缝隙的基准渗风量,m3/h·mm---门窗缝隙的渗风量综合修正系数外门开启冲⼊的冷风耗热量可按照建筑的形式查表计算⼯业⼚房及辅助房间供暖设计热负荷1.基本耗热量及附加耗热量a. 室内空⽓温度的确定1)⼯作地带的设计温度 tg2)室内空⽓的计算温度 t n当车间⾼度 ≤4m时,tn=tg;当车间⾼度>4m时,对地⾯ tn=tg,对外墙、外窗和外门 tn=(tn+td)/2;对屋顶 tn=td=tg+Δt(H-2)Δt = 0.3~1.5℃/m (温度梯度)b .当 tn分别按照地⾯、外墙及屋顶取不同值时,房⾼附加修正率βf .g=0 ,两⾯外墙修正βli =0 ;窗墙⾯积⽐过⼤修正βm =02.⼚房的门窗缝隙冷风渗透耗热量3.⼚房的⼤门开启冲⼊的冷风耗热量a.每班开启时间≤15min的⼤门,附加率为200~500%;b.每班开启时间>15min的外门,按照下列经验公式计算:G=A +(a +Nνw ) FG--冲⼊的冷风量,kg/s; N—常数,0.15~0.25a, A—系数,查表 ;Vw---冬季室外平均风速,m /sF--车间上部可能开启的排⽓窗或排⽓孔的⾯积,m2建筑物热负荷可按建筑体积估算Q N =a q N.VV (t n .p- t w)Q f=a q f. V V (tn .p- t w. f)建筑物热负荷可按建筑⾯积估算(⽅案设计)Q N= q N.S S。
供热计算

六、城市供热工程规划(一)城市热负荷计算1.计算法①采暖热负荷计算Q=q·A·10-3(6-11)式中,Q为采暖热负荷(MW),q为采暖热指标(W/m2,取60~67W/m2),A为采暖建筑面积(m2)。
②通风热负荷计算Q T=KQn (6-12)式中,Q T为通风热负荷(MW),K为加热系数(一般取0.3~0.5),Qn为采暖热负荷(MW)。
③生活热水热负荷计算Qw=Kq w F (6-13)式中,Qw为生活热水热负荷(W),K为小时变化系数,q w为平均热水热负荷指标(W/m2),F为总用地面积(m2)。
当住宅无热水供应、仅向公建供应热水时,q w取2.5~3W/m2;当住宅供应洗浴用热水时,q w取15~20W/m2。
④空调冷负荷计算Qc=βq c A10-3 (6-14) 式中,Qc为空调冷负荷(MW),β为修正系数,q c为冷负荷指标(一般为70~90W/m2),A为建筑面积(m2)。
对不同建筑而言,β的值不同,详见表6-6。
表6-50 城市建筑冷负荷指标注:当建筑面积<5000m2时,取上限;建筑面积>10000m2时,取下限。
⑤生产工艺热负荷计算对规划的工厂可采用设计热负荷资料或根据相同企业的实际热负荷资料进行估算。
该项热负荷通常应由工艺设计人员提供。
⑥供热总负荷计算将上述各类负荷的计算结果相加,进行适当的校核处理后即得供热总负荷,但总负荷中的采暖、通风热负荷与空调冷负荷实际上是同一类负荷,在相加时应取两者中较大的一个进行计算。
2.概算指标法对民用热负荷,亦可采用综合热指标进行概算。
①民用建筑供热面积热指标概算值详见表6-51。
表6-51 城市民用建筑供暖面积热指标概算值注:1.总建筑面积大,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好,离户面积小,可采用表中较小的数值;反之,则采用表中较大的数值。
2.上表推荐值中,已包括了热网损失在内(约6%)。
②对居住小区而言,包括住宅与公建在内,其采暖热指标建议取值为60~67W/m2。
【暖通空调知识】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

【暖通空调知识】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采暖设计热负荷概算指标中常见的有体积热负荷指标、面积热负荷指标。
它们的相同点:都是热指标。
不同点:体积热指标指的是单位供暖体积的指标;面积热指标是指单位面积的指标。
我觉得体积热指标更合适些,因为和房间的高度有关,也就是和围护结构的面积关系更密切。
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韩国电热膜供暖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单位:W/`M^2`。
编辑本段计算方法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q=Q/Ao(1)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定: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Q1=Afk(tn-twn)(2)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2)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旧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acpρwnLlm(tn-twn)(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a表示单位换算系数、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tn和twn与上同、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kg/m3)、m 表示综合修正系数。
新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0.28cpρwnL(tn-twn)(4)式中tn和twn、ρwn与上同,L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L=L0lmb(5)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b=0.56~0.78。
热量计算公式

供热简单知识1. 供热系统:供热系统分一次和二次供热系统,一次由热源单位来提供热源,二次是经过换热站对用户采暖供热(蒸汽系统除外),我公司分东西部供热系统。
2. 热量计算公式:Q=C*G(T2-T1) "000二次网流量选择原则:G=KW*0.86*1.1/ (T2-T1 )(地热温差取10 C;分户改造取15 C;二次网直连取25 C )。
采暖期用热:Q*24*167*0.64分户估算水量:一般情况下为3-3.5KG/ m2老式供暖水量:一般情况下为2-2.5KG/ m地热供暖水量:一般情况下为3.5-5KG/ m,根据外网负荷确定。
根据45W,50W,55W 计算流量情况能得出调整水平关系。
可以实际计算。
3. 一、二次网的热量相等:Q1=Q2 , C1*G1*(T22-T21)=C2*G2*(T22 '-T21'), 水8= C2 ,一次网温差一般取45 C,直连系统一般选用25 C。
但要和设计联系在一起,高值也可取65 C。
从公式看出温差和流量决定一、二次网热量计算。
4•板式换热器系统阻力正常范围应在5-7 m H2O5. 民用建筑室内管道流速不大于1.2m/s6. 压力与饱和水温度关系:单位换算:例子:45W/川的采暖期的耗热量45*3600*24*167*0.64=0J变成GJ: 0 P0=0.41555GJ/ m28•比摩阻:供热管路单位长度沿程阻力损失。
若将大管径改为小一号管径,比摩阻增加1-2倍。
9•集中供热管网布置与敷设:管网主干线尽可能通过热负荷中心;管网力求线路短直;管网敷设应力求施工方便,工程量少;在满足安全运行、维修简便前提下,应节约用地; 在管网改建、扩建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新设计的管线不影响原有管线正常运行;管线一般应沿路敷设,不应穿过仓库、堆场以及发展的预留地段;尽可能不通过铁路、公路及其他管线、管沟等,并适当注意整齐美观等,还有许多这里不做介绍。
供热计算

六、城市供热工程规划(一)城市热负荷计算1.计算法①采暖热负荷计算Q=q·A·10-3(6-11)式中,Q为采暖热负荷(MW),q为采暖热指标(W/m2,取60~67W/m2),A为采暖建筑面积(m2)。
②通风热负荷计算Q T=KQn (6-12)式中,Q T为通风热负荷(MW),K为加热系数(一般取0.3~0.5),Qn为采暖热负荷(MW)。
③生活热水热负荷计算Qw=Kq w F (6-13)式中,Qw为生活热水热负荷(W),K为小时变化系数,q w为平均热水热负荷指标(W/m2),F为总用地面积(m2)。
当住宅无热水供应、仅向公建供应热水时,q w取2.5~3W/m2;当住宅供应洗浴用热水时,q w取15~20W/m2。
④空调冷负荷计算Qc=βq c A10-3 (6-14) 式中,Qc为空调冷负荷(MW),β为修正系数,q c为冷负荷指标(一般为70~90W/m2),A为建筑面积(m2)。
对不同建筑而言,β的值不同,详见表6-6。
表6-50 城市建筑冷负荷指标建筑类型旅馆住宅办公楼商店体育馆影剧院医院冷负荷指标βq c 1.0q c 1.0q c 1.2q c0.5q c 1.5q c 1.2~1.6q c0.8~1.0q c 注:当建筑面积<5000m2时,取上限;建筑面积>10000m2时,取下限。
⑤生产工艺热负荷计算对规划的工厂可采用设计热负荷资料或根据相同企业的实际热负荷资料进行估算。
该项热负荷通常应由工艺设计人员提供。
⑥供热总负荷计算将上述各类负荷的计算结果相加,进行适当的校核处理后即得供热总负荷,但总负荷中的采暖、通风热负荷与空调冷负荷实际上是同一类负荷,在相加时应取两者中较大的一个进行计算。
2.概算指标法对民用热负荷,亦可采用综合热指标进行概算。
①民用建筑供热面积热指标概算值详见表6-51。
表6-51 城市民用建筑供暖面积热指标概算值建筑物类型单位面积热指标(W/m2)建筑物类型单位面积热指标(W/m2)住宅58~64商店64~87办公楼、学校58~87单层住宅81~105医院、幼儿园64~81食堂餐厅116~140旅馆58~70影剧院93~116图书馆47~76大礼堂、体育馆116~163注:1.总建筑面积大,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好,离户面积小,可采用表中较小的数值;反之,则采用表中较大的数值。
空气能采暖热负荷计算公式

空气能采暖热负荷计算公式空气能采暖在2015年成为行业的一大热点,众多空气能企业试水空气能采暖。
对于空气能企业而言,空气能本身的技术可能不是问题,但如何去计算设计采暖热负荷,这倒是一个问题。
采暖热负荷的估算公式:Qn=a*qn*V*(tn-tw),式中:Qn —采暖热负荷W ;tn—室内空气温度℃;tw —室外供暖计算温度;V—建筑的体积m3;qn—体积热指标(根据建筑的保温情况宜取0.4-0.7);a—修正系数。
:你要考虑房间的散热量房间的散热量主要由以下几部分够成:1.外墙散热量;2.外窗散热量;3.户门传热量;4.隔墙传热量;5.屋顶散热量;6.地面散热量;7.冷风渗透耗热量;8.冷风侵入耗热量。
你还要考虑独立分户供暖的负荷特点独立分户供暖负荷具有以下的特点:1.独立控制,室温可调;2.间歇运行,短时间加热功率大;3.存在户间传热的问题。
基于以上原因,独立分户供热热源的加热功率要高于按照传统集中供热,计算所得的热负荷一般需要乘以1.3~1.5 的系数。
另外还有一些特别注意事项1.地板辐射供暖与一般散热器对流供暖方式相比,热工特性有许多区别。
辐射供暖房间热负荷的严格计算是很复杂的,为简化计算,可近似采用按对流采暖方式热负荷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特殊的修正和调整。
2.应按《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房间的供暖热负荷计算。
但与常规对流式供暖方式热负荷计算应有所区别。
3.不计算有敷设有加热管道地面的供暖热负荷。
4.供暖热负荷计算宜将室内计算温度降低2摄氏度,或取常规对流式供暖方式计算供暖热负荷的80至90%。
5.地板辐射用于房间局部区域供暖、其它区域不供暖时,地板辐射所需散热量可按全面辐射供暖所需散热量,乘以计算系数。
供暖区面积与房间总面积的比值>0.80 0.55 0.40 0.256.供暖区面积比值在0.20至0.80区间的其它数值时,按插入法确定计算系数。
7.进深大于6m的房间,宜以距外墙6m为界分区,当作不同的单独房间,分别计算其供暖热负荷和进行地板辐射供暖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
一、比较准确的计算方法,公式如下:
q=Q/A0
式中Q,A0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
Q=Q1+Q2
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
Q1=A×F×K×(tn-twn)
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维护结构的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表4.1.8-1)是根据围护结构与室外空气接触的状况对室内外温差采取的修正系数、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温度(℃)。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Q2,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4.2.6中规定进行修正。
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计算公式为:
Q2=0.28×cp×ρwn×L×(tn-twn)
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tn和twn与上同、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 ,温度为25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1.003kJ/(kg·K),30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1.005kJ/(kg·K),冬天可按250K时的值算。
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L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
L=L0×l×m×b
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附录D),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
b=0.56~0.78。
二、概算的方法:
1)体积热指标法: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可按下式进行概算。
Qn=qv×V×(tn-twn)式中,
Qn——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W; V——建筑物的外围体积,m3; tn——供暖室内计算温度,℃; twn——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qv——建筑物的供暖体积热指标(W/m3·℃),它表示各类建筑物,在室内外温差为1℃时,每1 m3建筑物外围体积的供暖热负荷。
供暖体积热指标qv的大小主要与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及外形有关。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越大、采光率越大、外部建筑体积越小等qv值将越大。
2)面积热指标法:
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可按下式进行概算。
Qn=qf×F
式中,
Qn——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W;
F——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
Qf——建筑物的供暖面积热指标,W/m2,它表示每1 m2建筑面积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建筑物的供暖热负荷,主要取决于通过垂直围护结构(墙、门、窗等)向外传递热量,它与建筑物的平面尺寸和层高有关,因而不是直接取决于建筑平面面积。
用供暖体积热指标表征建筑物供暖热负荷的大小,物理概念清楚;但采用供暖面积热指标法,比体积热指标更易于概算,对于一般民用住宅层高在3m以下工程上可采用面积热指标法进行概算。
对于这次投标的热负荷计算,由于各个区域的室内设计温度不同,并且,各个区域的维护结构、冷空气渗透情况均有差别,如果需要计算的较为准确,应根据各个区域在建筑中的位置(如:是否靠近外墙、外墙上的门窗)和门窗的情况(是否有冷空气渗透)进行分别计算。
对于卫生间,如不靠近外墙,可以按照卧室等区域的热负荷乘以1.2估算。
供水42℃,回水35℃,供回水温差7℃。
理论上,如果每小时一吨水的流量,循环后释放的热量为7000000卡,折合为8.14KW。
根据以上计算的热负荷,可以估算出所需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