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胜利65周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7年10月16日,该旧址被余姚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 护单位。
简介
历史的见证
中共浙东区委旧址为清末木结构民居。正楼七间,左右翼 楼与正楼以檐廊通连,各为二开间,中间为鹅卵石铺砌的庭院, 四周围以高墙,并筑有高大的马头风火山墙。门窗风格较为独 特,除花格门窗外,还有图案寓意吉祥、充满生活情趣的石窗。 1943年至1945年,中共浙东区委机关设于此,堪称以梁弄为中 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心脏”。
说起九棵松大有来历,清末,梁弄有位黄芝生 (1849—1930),是“五桂楼”藏书家黄澄量的嫡孙,自 幼聪明好学,曾就读于五桂楼“爱吾庐”。因伴大池头黄 奎举人去余姚拜谢师门,认识了翰林邵曰濂,并认其为义 父,从此踏上仕途。由于黄芝生能秉公办案,在作淮扬盐 运使、上海华洋同知、新衙门知事时,曾得到绍兴同乡会 赠送的“明镜高悬”匾一块。后去台湾任行省县知事。甲 午战争失败后,台湾割让日本,黄芝生建造城郭,抵御日 寇,亦得台胞赞扬。解职回乡后,住在梁弄,死后葬安山 岭,周围种了很多松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尚有十三棵松 树,由于保护不妥,目前还存九棵。
为了缅怀新四军游击纵队抗击敌寇、浴血奋战的不朽业绩, 教育子孙后代,弘扬光荣革命传统,在浙东区党委成立暨浙东抗 日根据地创建五十周年前夕(1991年)由市人民政府拨专款对司 令部旧址作了重新修茸,并在后进底层布置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 队史料陈列。陈列面积达204平方米,展线全长100米左右。展出 了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浙东纵队活动的珍贵历史照片、复印 件、影印件、图表、创作画等140余幅,实物50多件。谭启龙同志 专门题写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史料陈列室”。展览于同年7月 正式向社会开放。
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创建浙东根据地,安山岭下的横 坎头村建立了“浙东区党委”,成立了红色政权,相继建 立了浙东行政公署、新浙东报社、银行等行政、金融、新 闻机构,成为浙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如今,依然巍巍挺立在安山岭上的九棵松成了梁弄老 区人民的精神象征,它象征着老区人民革命战争年代不屈 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新世纪昂首阔步建设新农村的满怀豪情。
为纪念邹韬奋同志,学习他“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 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浙东书局易名为浙东 韬奋书店,并在梁弄镇开设了门市部,在传播马列主义,毛泽 东思想,宣传党的抗日政策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1921年韬奋书店迁址重建,为二层仿古建筑。一楼为营业 厅,二楼陈列了邹韬奋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的光辉业 绩和韬奋书店的史料。
浙江医药 张宇燕
简介
梁 弄 地 图
永垂不朽
坐落于梁弄镇西侧狮子山战斗遗址的四明山 革命烈士纪念碑,是国家、浙江省和宁波市的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始建于1973年11月,扩建于 2001年。
整座建筑紧靠四明湖,气势雄伟,周围景色优 美。从山脚到山顶,共有五层台阶,219级石梯。 纪念碑高18.5米,用花岗岩砌成,碑正面“革命 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为郭沫若所题。
简介
枪杆子出政权
浙东行政公署是当年根据地的最高行政机关,坐落在浙东 区党委旧址旁边的“上新屋”,占地2600余平方米,属于浙东 地区的大型三合院。抗日战争后期,浙东根据地日益巩固壮大, 其范围已发展至抗州湾两岸,东濒东海,南迄东阳、义乌,西 跨浙赣线金萧段两侧,北至黄浦江两岸的广大地区,面积三万 平方公里。
百度文库
简介
缅怀历史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余姚市梁弄镇晓岭街 “小源和”。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和浙 东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指挥中心。现为余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宁 波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原址现开辟为新四军浙东纵队史料陈 列室。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是目前我市保存相当完好 又颇具地方建筑特色的一座清代四合院民居建筑。它座北朝南, 前后两进,前进系倒座平房,后进为重檐硬山楼房,两翼为左右 厢房,中为石板天井。整个建筑典 雅静穆,气势庄重,很多地 方匠心独运,体现了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
后来,随着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以铅印的《新浙 东报》代替了油印的《时事简讯》,并根据当时敌伪军对四明 山区实行军事清剿,经济封锁的情况,办起了印刷厂、造纸厂 和发行部。
浙东第二次反顽自卫战争结束后,区党委决定建立浙东书 局,由区委宣传部长顾德欢同志直接领导,诸克任经理,陈永 年任副经理。同年7月,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我国近代史上杰出 的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邹韬奋同志积劳成疾,不幸病逝。
1945年9月下旬,新四军浙东纵队奉命北撤,浙东银行完成了历 史使命,并对抗币进行了回收兑换。
在浙东银行的大门口,至今仍保留着当年行署工作人员画在墙 上的一颗红五星,足有2平方米大小。1945年9月底,新四军浙东纵 队和浙东行署等奉命北撤后,国民党数万兵力对四明山实行“清剿”, 根据地人民将这颗红星作为新四军的象征用泥土覆遮,尽力保护,终 使这处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得以保存下来。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1945年1月在梁弄正蒙学堂召开了浙 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大会,会后正式成立了浙东行政公署。这 里陈列展出的是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大会的一些文史资料和 民主政权史迹。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党政军人材,还在行政公署 内设立了浙东抗日军政干校,该校成立于1944年,是在原新 四军教导大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延安的“抗大”属同一 模式。
烈士陵园内有房屋建筑面积1450平方米,设大 小接待室4个,并辟有革命烈士史迹陈列室,展出 58位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烈士照片和生平事迹简 介,及846名革命烈士英名录。
简 介
任尔东西南北风
梁弄镇南三里许,有山曰“安山岭”,岭上有高大挺 拔的九棵松树,山下就是当年的浙东区党委所在地,风景 秀丽。在二十世纪末,“红岗劲松”被评为余姚十景之一。
简介
使命重担
浙东抗日军政干校在极其艰苦、简陋的战争环境中, 同样具有十分规范的招生简章。干校开设有政治、军事、 文化课等,为浙东部队和地方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具有良好 素质和理论水平的党政军干部。
浙东行政公署和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是一个特定历史 产物,它在中国人民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中诞生,又随抗 日战争的彻底胜利而结束。这是历史的偶然现象,又是历 史的必然结果。它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它却是中国,特别 是浙东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简介
红星闪闪
浙东银行旧址位于梁弄镇横坎头村,距浙东区党委旧址仅数十米。
浙东银行发行抗币,作为浙东行政区的本位货币,以圆为单位, 分壹圆币、伍圆币、拾圆币三种(《抗币条例》中还有伍拾圆币,实 际未发行),用上海道林纸印刷,总发行量为二百万元。
浙东银行的成立和抗币的发行,在加强浙东根据地对敌经济斗争 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抗币的发行,打击了伪币流通,开辟了 新的金融战线,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金融力量;其次,稳定了金融市场, 平抑了物价,受到群众的欢迎,树立了党在群众中的崇高威信;第三, 维持和保证了部队和行政人员的经费需求。同时,对稳定经济、促进 生产等诸方面,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既洋溢着清代浙东民居建筑的浓厚特色, 更因其陈列的一件件革命文物以及蕴含的革命内涵而成为:诠 释那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击敌伪顽斗争岁月的“纪念碑”。
简介
死而后已
坐落于梁弄镇中路的浙东韬奋书店,是抗日战争时期名闻 浙东的坚强文化堡垒。浙东韬奋书店原名浙东书局,是中共浙 东区委领导下专门从事出版发行工作的部门。1942年7月,区 党委成立后,迅速建立了新闻电台、时事简讯社。
南翼楼西面为大门,进口处竖立着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 题写的“中国共产党浙东区委员会旧址”草书大理石碑,字体 古朴庄重。檐下悬挂原公安部长王芳手书的“浙东革命根据地 纪念馆”匾额。馆内共展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浙东革命 根据地有关党的建设、政权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等七方 面内容,共陈列历史照片162幅,图表39张,各类革命文物261 件,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浙东革命斗争的历史。
浙东行政公署旧址位于浙东区党委旧址南边。抗战后期, 浙东抗日根据地日益巩固与壮大。遵照共产主义导师列宁关于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和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的思想,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于1945年1月在梁弄正蒙街学堂 召开了浙东后各界临时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谭启龙代表浙东 区党委提出的《施政纲领》,会后正式成立了浙东行政公署。 由连柏生,吴山民分别任正副主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