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金融保险)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9a6413b58f5f61fb636664c.png)
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者:王成吉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3年第12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这段话指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经过三十五年的改革,我国成功地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而释放出潜藏于十几亿人口中的巨大发展能量,创造了中国奇迹。
整个改革历程围绕着调整和改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来进行。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以政府包揽一切为主要特征:在物资上统购统销,在人力上统包统配,在资金上统收统支,投资权集中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
由于否定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窒息了微观经济活力,阻碍了经济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中,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改革从简政放权、培育市场开始。
在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
在企业改革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国有企业扩大自主权试点;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推行两步“利改税”,逐步推进“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改革;在流通体制改革方面,废除了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逐步培育农产品市场。
第二阶段(1984—1992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推动下,从1984年底开始,改革的重点逐渐从农村转向城市,以搞活国有企业的改革全面展开。
对国有企业实施了承包制、租赁制等改革措施,积极进行以厂长负责制、工效挂钩、劳动合同制为主要内容的企业领导、分配、用工等管理制度的改革,增强企业的内在动力。
2020年(金融保险)金融法的改进路径
![2020年(金融保险)金融法的改进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03f22beba26925c52cc5bfe1.png)
(金融保险)金融法的改进路径金融法的改进路径回顾金融发展史,能够发现,在金融危机的治乱循环中,决策者壹直在金融效率和金融安全之间不断徘徊。
这次次贷危机的爆发其实就是没有研究和处理好二者关系的壹个表现。
为处理好二者关系,需要在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的基础上,再加上壹个“消费者保护”,形成等边三角形,金融安全、金融效率和消费者保护成为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足”,这就是“三足定理”。
它认为金融安全、金融效率和消费者保护都很重要,金融法的立法,金融监管目标的设定,金融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都应该在这“三足”之间求得平衡,“三足定理”的实现,应该通过程序的保障,通过博弈来实现。
壹、金融危机的治乱循环(壹)金融危机治乱循环的历史回顾金融发展史,我们能够发现,在金融危机的治乱循环中,决策者壹直在金融安全[1]和金融效率的抉择中困惑和徘徊:有时强调金融安全,有时强调金融效率,有时又强调金融安全,有时又强调金融效率……金融安全是金融监管制度建立和金融法出台的最初目标。
最早可追溯到1720年6月英国颁布旨在防止过度证券投机的《泡沫法》。
《泡沫法》标志着世界金融史上政府实施金融监管的正式开始。
《泡沫法》的主要目标是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克服当时的金融危机。
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确立被公认为现代金融监管的起点。
作为中央银行的范本之壹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建立就是为了维护金融稳定。
在金融法较为集中出台的20世纪30年代,这些金融法出台的目的也是为了走出金融危机,维护金融安全。
如《1933年银行法》、《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1934年国民住房放款法》和《1935年银行法》。
这些立法从不同角度改进了金融监管措施,特别通过建立了分业运营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4]健全了金融监管。
此后,从上世纪30年代初到80年代,许多国家纷纷效仿美国,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
此后,资本充足率管制、金融机构的预警制度和及时矫正措施等合规性监管和风险性监管措施的创建,都是为了维护金融安全。
财政金融改革
![财政金融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3e1a7a1a59eef8c75fbfb385.png)
2、评价 、 初步理顺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初步理顺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政 府有了独立的财权, 府有了独立的财权,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 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 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 1、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收支导致严重的地方 、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收支导致严重的地方 保护主义、重复建设和投资膨胀。 保护主义、重复建设和投资膨胀。 2、中央财政收入大幅下降。 、中央财政收入大幅下降。 3、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依然没有改变。行政 、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依然没有改变。 干预,政企不分,企业缺乏活力。 干预,政企不分,企业缺乏活力。
二、我国金融风险的造成机理 1、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的关系。缺乏监 监管不当及监管过度。 管、监管不当及监管过度。 2、金融控制与金融风险。 、金融控制与金融风险。 3、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3、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金融创新是为了 分散、化解金融风险; 分散、化解金融风险;金融创新又会产生 新的金融风险。 新的金融风险。 4、金融投机与金融风险。金融投机的扩张 、金融投机与金融风险。金融投机的扩张 效应。 效应。 5、金融环境与金融风险。 、金融环境与金融风险。
三、金融风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积极影响——约束金融主体的行为 , 增 约束金融主体的行为, ( 一 ) 积极影响 约束金融主体的行为 强金融市场的活力。 强金融市场的活力。 (二)负面作用 1、对虚拟经济的影响。 对虚拟经济的影响。 直接的经济损失; 预期改变; 信心受损; 直接的经济损失 ; 预期改变 ; 信心受损 ; 金融 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大。 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大。 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2、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第一, 金融风险导致投资水平下降 投资水平下降, 第一 , 金融风险导致 投资水平下降 , 经济增长 放慢。 放慢。 第二, 扰乱社会信用秩序, 影响宏观经济稳定。 第二 , 扰乱社会信用秩序 , 影响宏观经济稳定 。 第三, 第三 , 金融风险的存在使大量资源流向安全性 较高的部门,造成经济结构畸形发展 经济结构畸形发展。 较高的部门,造成经济结构畸形发展。 国际收支失衡。 第四,金融风险使国际收支失衡 第四,金融风险使国际收支失衡。
2020年(金融保险)企业为在职职工缴纳保险费如何会计处理
![2020年(金融保险)企业为在职职工缴纳保险费如何会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696caf278e9951e79b892775.png)
(金融保险)企业为在职职工缴纳保险费如何会计处理企业为在职职工缴纳保险费如何会计处理当前,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在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补充保险及商业保险,这些保险应由单位负担仍是应由职工个人负担?职工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单位为职工购买保险的形式:目前,单位为职工购买的保险,主要有以下几种: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是指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
养老保险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补充养老保险费和商业养老保险费。
企业根据国家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为基本养老保险费;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等相关规定,向有关单位(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为补充养老保险费,也就是“企业年金”;以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为商业养老保险费。
单位向商业保险机构为职工购买的商业保险等。
单位为职工购买保险的财务处理财政部《关于企业为职工购买保险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3〕61号)规范了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各种保险的财务处理原则:壹是从成本(费用)中列支的保险费各类型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作为劳动保险费列入成本(费用);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辽宁等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地区的企业,提取额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作为劳动保险费列入成本(费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所需费用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应付福利费不足部分作为劳动保险费直接列入成本(费用)。
二是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的保险费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非试点地区的企业,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但不得因此导致应付福利费发生赤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所需费用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企业为职工购买商业保险,作为职工福利的,所需资金从结余的应付福利费中列支,但不得因此导致应付福利费发生赤字。
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财政金融体制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774aa2c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d.png)
财政金融体制改革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是指通过调整财政和金融制度,来改善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本文将对当前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同时探讨其中涉及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政策。
一、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财政金融体制是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程度提高的现代经济环境中,要保证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优化和改革财政金融体制。
具体来说,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对于以下几个方面有着重要意义:1.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是解决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
在过去,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政府干预过多也会对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中,需要精确定位政府和市场的职责和角色,让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 优化经济发展结构财政金融体制改革还可以促进优化经济发展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也在不断变化,需要不断调整。
通过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可以引导经济结构向更加符合国家战略和人民需要的方向优化调整。
3. 深化金融改革财政金融体制的改革也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
在时代需求和市场环境的推动下,金融业必须不断跟进时代潮流和市场发展。
因此,财政金融体制改革还要推动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改进。
二、涉及的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措施伴随着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新的措施和政策也正在不断出台。
下面将就一些推动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进行具体分析。
1. 战略性投资战略性投资是一种有计划的投资方式,主要用于支持战略性产业和项目的发展。
在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中,战略性投资可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
它可以通过资本的力量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也可以稳定和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2. 金融创新随着科技和金融的不断融合,金融创新已成为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促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
论财政与金融的协同配合
![论财政与金融的协同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0c8fff2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7d.png)
论财政与金融的协同配合作者:丁治平来源:《当代农村财经》2020年第02期摘要:财政和金融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两条动脉,既有不同的分工和特点,又相互关联和影响。
本文首先从财政和金融自身出发,探讨他们不同的特点和相互关联的机理。
接着讨论财政和金融改革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不足的方面。
最后提出了如何构建财政和金融有效协同的机制,主要包括:深化财政改革创新、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加强财政与金融的统筹协同三个方面。
关键词:财政金融分工协同改革创新在现代经济社会里,财政和金融是资金的两个主动脉。
两者各有分工和侧重,又相互关联和影响。
财政金融平稳运行,经济社会就健康发展。
任何一个出故障,经济社会都会出问题。
财政和金融既要关注各自自身的平稳运行,又要兼顾和支持另一方的平稳运行,加强相互协同配合,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提高效率和效益。
这是国家治理的重中之重。
一、财政和金融既有各自特点和分工,又密切关联和互补财政和金融是国家的两个钱袋子,管的都是钱,但钱的来源、目标、管理和使用有很大不同。
一是资金主体和目标不同。
财政的钱是国家的钱,更确切地说是政府的钱,一收一支都体现党和政府目的和公共意志,例如保证国家安全和基本民生,主要体现公益性。
金融的钱,更多是社会的钱,主要是企业和公众的钱,更多体现的是企业和个人的目的和意图,例如保值和增值,主要体现效益性。
二是管理和使用方式方法不同。
财政的钱,主要是无偿的收入和支出,通过政府预算当年收、当年支,是一次性收入和支出,强调法定性。
金融的钱是循环回收和使用,周转快的,一年可以有多次回收和贷出,强调效率性。
三是绩效评价的依据有差别。
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依据是党和政府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更加强调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时兼顾经济效益。
金融资金绩效评价更加重视经济效益,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财政和金融除了不同的资金属性,还体现为各有特点的宏观政策属性。
财政作为国家分配,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直接调控效果。
十二大改革及措施
![十二大改革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0c2b91acc7931b765ce15c3.png)
一、行政体制改革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对行政体制改革作出部署。
全会强调,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健全部门职责体系,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全会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的要求,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对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减少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和收费、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加强依法行政等作出重大部署。
要深刻认识深化行政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处理好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微观事务管理,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快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国务院机构职能体系,切实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
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
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政风建设,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任务艰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要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全会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有机衔接起来,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二、住房管理制度改革2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
2020年(金融保险)建行考题补充答案版
![2020年(金融保险)建行考题补充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3fde3eb84ae45c3b358c7c.png)
(金融保险)建行考题补充答案版行测常识1、花脸是什么?选项有生,旦,净,末。
净,净行亦叫“大花脸”,指那些面部勾画脸谱的男性形象,有正经、副净、武净和毛净之分。
生行,指戏曲剧目中的男性形象,可细分为“老生”、“小生”、“武生”。
旦行,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类别。
丑行,指那些滑稽幽默或相貌丑陋的人物,有男性也有女性,男性多在鼻眼间勾画豆腐块状脸谱,故又称“小花脸”。
净行亦叫“大花脸”,指那些面部勾画脸谱的男性形象,有正净、副净、武净和毛净之分。
2、中美的战略伙伴关系3、澳门特区的壹些相关知识第壹任第二任都是何厚铧啊,第三任才是崔世元,澳门区歌:《义勇军进行曲》4、建行在香港上市排名第三5、经济学中的替代品的互补品,刺激消费举措,财政政策,乘积等于壹的(系数)6、已知甲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为15%,乙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为12%,俩个方案都存在投资风险。
比较甲、乙俩方案风险大小应采用的指标是()。
A、方差B、净现值C、标准离差D、标准离差率方差(Variance)是实际值和期望值之差的平方平均数,而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协方差用的比较少,主要是度量俩个变量的相关性(在股票方面有应用)。
7、计量(1)壹元线性回归模型ESS自由度;TSS=SUM[(Yi-Y)^2],N个Yi能够自由变化,有壹个约束Y=SUM(Yi)/n.自由度为N-1.RSS=SUM[(Yi-Yi^)^2],仍是有N个Yi 能够自由变化,K+1个约束是包括截距项在内的K+1个系数不等零。
自由度为N--K-1.ESS=SUM[(Yi^-Y)^2],仍是有N个Yi 能够自由变化,K+1个约束是包括截距项在内的K+1个系数不等零。
自由度为N-k-1.(2)异方差后果;下面以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为例讨论异方差对参数估计的影响。
对模型yt=β0+β1xt+ut(5.3)当Var(ut)=σt2,为异方差时(σt2是壹个随时间或序数变化的量),回归参数估计量仍具有无偏性和壹致性。
财政金融制度
![财政金融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72a986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1.png)
财政金融制度财政金融制度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财政制度主要指国家对财政资源的组织、管理和分配。
财政制度包括税收制度、预算制度、财政运行制度和监督制度等。
税收制度是指国家通过征收税收来获取财政收入的规定和程序。
预算制度则是国家对财政收支进行计划和控制的制度。
财政运行制度包括财政部门的组织结构、人员编制、工作程序等方面的规定。
监督制度则是对财政活动进行监督和审查的制度。
金融制度是指国家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管理和监管的制度。
金融制度包括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等方面的规定。
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金融监管则是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制度。
金融市场是进行金融资本流动和交易的场所,金融机构则是参与金融活动的各类机构,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
财政金融制度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健全的财政金融制度能够实现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
同时,财政金融制度也能够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保障国家的财政安全和经济稳定。
然而,财政金融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税收制度可能存在不合理的税负分配和税收规避问题;预算制度可能存在决策不透明和执行力不强的问题;金融监管可能存在不完善和监管漏洞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以提高财政金融制度的效率和公正性。
总之,财政金融制度在现代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健全的财政金融制度能够为经济的发展和稳定提供良好的保障。
因此,各国应该致力于完善和改革财政金融制度,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04126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3.png)
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国务院,国务院•【公布日期】2021.06.08•【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2021年6月7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报告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审议。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审计署依法审计了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
审计结果表明: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执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有关决议,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运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复常态,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围绕市场主体急需制定和实施规模性纾困政策,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对新增2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建立直达机制,省①级财政加大资金下沉力度,为市县基层及时补充财力;部署各地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合理扩大有效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9%,对经济恢复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比上年增长12%,有力支持地方“三保”工作。
——人民生活得到切实保障。
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在巨大冲击下保持了就业大局稳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向608万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042亿元,惠及1.56亿人;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因疫情新纳入低保、特困供养近600万人,实施临时救助超过800万人次。
金融全球化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金融全球化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4aa92f67561252d380eb6e4b.png)
力 也逐渐加大 。采 取有效 的方针政策来完善我 国的金融监管 体制 , 解 决金融业所面 临的问题 , 是我 国金融业不断寻求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 我 国金融监 管体 制存在 的问题 ( 一) 金 融监 管珐律 法规不够完善 金 融监管体系 的有效建设需要 完善 的、 健全 的金融法律法 规作为 根本保障 。我 国金融立法在 很多重要领域都 不够健全 和完 善 , 特别是
响。
关键词: 经济全球 化 金融监管体制 世界 贸易组织 改革
一
、
引言
白改革开放 以来 , 我 国 已经走 过 了3 0 个年 头 , 我 国的金融经 济在 市 场经济下得 到了迅速的发展 , 并发生 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 。我 国加入 世 界贸易组织后 , 国内金融国际化的步伐也随之加快 , 在这样的时代大 背景下 , 我 国金融业基础差 、 压力大 、 问题多等问题也表现的越加明显 , 这 使得 中国金 融监管 当局不 仅面临国外 的压力 和挑战 , 同样 国内的压
财政金融
金融全球化下我 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院 金储一秀
摘要 : 随着我 国加入 国际世 贸组织 , 我 国逐步加快 了对 外的开放程 度, 在我 国金 融市场上 , 经济全球化发展 趋势也变得 E l 趋明显。 目前我 国金 融业的发展 呈“ 国际化 、 市场 化、自由化” 的趋势 , 我 国金 融机 构的 经营方式也在 随着这三大主 流方向进行优化 改革, 随之而 来的金 融监 管体制也 同样 面临着 巨大的挑 战。本文就 目前经济全球 化下我 国金融 监 管体制的现状 以及存在 的问题进 行分析 , 并提 出我 国金 融监 管体制
一
( 三) 金 融 监 管 各 机 构 之 间 的协 调 沟通 不 足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财政和金融统筹联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财政和金融统筹联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7d8ff61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69.png)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财政和金融统筹联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12.22•【字号】桂政办发〔2020〕100号•【施行日期】2020.1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金融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财政和金融统筹联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财政金融政策联动的决策部署,以及自治区关于加强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统筹联动的工作要求,以更广视野、更高标准、更实措施发挥财政对金融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对财政金融工作的领导,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遵循金融发展规律,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目的,优化财政金融联动方式,不断壮大金融机构实力,助推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目的。
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聚集效应,促进财政资金与金融工具联动,强化财政金融政策同向发力,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水平。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创新服务、降低成本,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金融发展诉求,加强政府在规划指导、规范运作、服务保障、激励约束等方面的作用,引导金融健康发展。
2020年(金融保险)金融企业财务规则
![2020年(金融保险)金融企业财务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d79ec76f0242a8956aece44f.png)
(金融保险)金融企业财务规则金融企业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42号)《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已经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金人庆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七日金融企业财务规则第壹章总则第壹条为了加强金融企业财务管理,规范金融企业财务行为,促进金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防范金融企业财务风险,保护金融企业及其相关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相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金融控股X公司、担保X公司,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以下简称金融企业)适用本规则。
其他金融企业参照本规则执行。
第三条金融企业应当根据本规则的规定,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设置财务管理职能部门,配备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运用规划、预测、计划、预算、控制、监督、考核、评价和分析等方法,筹集资金,营运资产,控制成本,分配收益,配置资源,反映运营状况,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实现持续运营和价值最大化。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以下简称财政部门)依法指导、管理和监督本级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省级之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派出机构,应当在规定职责范围内依法履行指导、管理和监督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责。
金融企业在完成工商登记后30日内,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交设立批准证书、营业执照、验资证明、章程等文件的复印件。
金融企业发生分立、合且、设立分支机构,以及主要工商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在依法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后30日内,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交有关的变更文件复印件。
第五条金融企业应当依法纳税。
金融企业财务处理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壹致的,纳税时应当依法进行调整。
第二章职责、职权第六条财政部门履行下列财务管理职责:(壹)监督金融企业执行本规则以及其他的财务管理规定,指导、督促金融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二)指导、督促金融企业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监测金融企业财务风险及其营运状况,监督金融企业的财务行为;(三)加强金融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实施金融企业财务评价;(四)监督金融企业接受社会审计和资产评估;(五)制定且实施促进金融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财政、财务政策,组织金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六)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财务管理职责。
真题考试:2020 财政与金融真题及答案(4)
![真题考试:2020 财政与金融真题及答案(4)](https://img.taocdn.com/s3/m/8fba5e0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0.png)
真题考试:2020 财政与金融真题及答案(4)1、某项永久性奖学金,每年计划颁发奖金50 000元.若年复利率为8%,该奖学金的本金应为【】(单选题)A. 400 000元B. 540 000元C. 600 000元D. 625 000元试题答案:D2、在计算资本成本时,需要考虑筹资费用的筹资方式有(多选题)A. 优先股B. 普通股C. 长期债券D. 留存收益E. 长期借款试题答案:A,B,C,E3、下列关于国库券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 高风险B. 低流动性C. 低收益D. 一舣不采用贴现发行试题答案:C4、按照现金持有量决策的存货模型,持有现金的总成本包括(单选题)A. 持有成本和转换成本B. 持有成本和管理成本C. 持有成本和短缺成本D. 持有成本和储存成本试题答案:A5、商品课税的特点包括()(多选题)A. 课征普遍B. 征管复杂C. 征管便利D. 税负一般不易转嫁E. 属于间接税试题答案:A,C,E6、下列各项中,属于存货缺货成本的是(单选题)A. 存货保险费B. 材料损耗费C. 存货占用资本的利息D. 停工待料损失试题答案:D7、金融行业工会的主要功能有()(多选题)A. 监督功能B. 沟通功能C. 服务功能D. 协调功能E. 控制功能试题答案:A,B,C,D8、下列关于投资组合β系数的表述,正确的有(多选题)A. 反映了投资组合系统风险的大小B. 反映了投资组合非系统风险的大小C. 投资组合的β系数受组合中各证券β系数的影响D. 投资组合的β系数受组合中各证券投资比重的影响E. 投资组合的β系数是组合中各证券β系数的加权平均试题答案:A,C,D,E9、项目现金流量估计中,应考虑的相关成本有(多选题)A. 机会成本B. 差额成本C. 沉没成本D. 重置成本E. 过去成本试题答案:A,B,D10、下列选项中,属于优先股股东特有权利的是(单选题)A. 经营参与权B. 优先表决权C. 优先股利分配权D. 认股优先权试题答案:C11、项目现金流量估计中,应考虑的相关成本有(多选题)A. 机会成本B. 差额成本C. 沉没成本D. 重置成本E. 过去成本试题答案:A,B,D12、在我国,实行“统账结合”的是()(单选题)A. 失业保险B. 工伤保险C. 生育保险D. 养老保险试题答案:D13、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中财产转让所得适用的税率是(单选题)A. 20%B. 25%C. 七级超额累进税率D. 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试题答案:A14、公司为应对意外事项的发生而持有现金的动机是(单选题)A. 预防性需求B. 交易性需求C. 投机性需求D. 投资性需求试题答案:A15、下列属于我国消费税课征范围的有()(多选题)A. 烟酒B. 小汽车C. 化妆品D. 贵重首饰E. 鞭炮烟火试题答案:A,B,C,D,E16、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下列有关成本的表述,正确的有(多选题)A. 固定成本总额保持不变B. 单位固定成本保持不变C. 混合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D. 变动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E. 单位变动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反比例变动试题答案:A,D17、公司的复合杠杆系数为3,经营杠杆系数为2,则财务杠杆系数是(单选题)A. 1B. 1.5C. 5D. 6试题答案:B18、下列各项中,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有【】(多选题)A. 产权比率B. 存货周转率C. 资产负债率D. 流动资产周转率E. 应收账款周转率试题答案:A,C19、主要业务活动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的生产性贷款的机构是()(单选题)A. 国际清算银行B. 世界贸易组织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 世界银行试题答案:D20、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是()(单选题)A. 金融资产的安全性B. 金融资产的收益性C. 金融资产的可控性D. 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试题答案:D21、企业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当考虑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包括(多选题)A. 可转换公司债券B. 股份期权C. 不可转换公司债券D. 认股权证E. 股票股利试题答案:A,B,D22、下列属于金融市场交易对象的是【】(单选题)A. 证券公司B. 金融资产C. 商业银行D. 政府机构试题答案:B23、债权人与股东存在利益冲突时,债权人可能采取的措施有【】(多选题)A. 激励经营者B. 提前收回借款C. 不再提供借款D. 在合同中规定限制性条款E. 对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试题答案:B,C,D24、税收收人属于()(单选题)A. 资本性收人B. 建设性收入C. 经常性收入D. 经营性收入试题答案:C25、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可以采取的政策手段有()(多选题)A. 实行币制改革B. 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C. 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D. 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E. 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试题答案:A,C,E26、在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时,需要关注的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有(多选题)A. 流动资产的规模B. 流动负债的规模C. 流动资产的质量D. 流动负债的质量E.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试题答案:A,B,C,D,E27、根据存货基本经济批量模型计算经济批量,无需考虑的因素是(单选题)A. 采购单价B. 每次订货成本C. 订货次数D. 单位储存成本试题答案:A28、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是()(单选题)A. 银本位制B. 金本位制C. 金块本位制D. 不兑换的信用货币制度试题答案:D29、一般将l0%以上的年通货膨胀率看作是()(单选题)A. 爬行通货膨胀B. 温和通货膨胀C. 恶性通货膨胀D. 结构失衡通货膨胀试题答案:C30、商品课税的特点包括()(多选题)A. 课征普遍B. 征管复杂C. 征管便利D. 税负一般不易转嫁E. 属于间接税试题答案:A,C,E31、税收转嫁最典型和最普遍的方式是()(单选题)A. 后转B. 前转C. 散转D. 消转试题答案:B32、由于通货膨胀导致的债券投资风险是(单选题)A. 利率风险B. 变现力风险C. 购买力风险D. 再投资风险试题答案:C33、反映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是(单选题)A. 利润表B. 资产负债C. 现金流量表D. 现金预算试题答案:B34、某公司201 5年销售净利率为10%.总资产周转率为1.5次,权益乘数为2,则净资产收益率为【】(单选题)A. 10%B. 1 5%C. 20%D. 30%试题答案:D35、某公司息税前利润增长率为200%,普通股每股收益增长率为300%,则财务杠杆系数是【】(单选题)A. 1B. 1.5C. 5D. 6试题答案:B36、与股票投资相比,下列属于债券投资优点的有(多选题)A. 投资收益高B. 本金安全性高C. 收入稳定性强D. 购买力风险低E. 拥有经营控制权试题答案:B,C37、由中央银行实施对整个金融业的监管属于()(单选题)A. 分业监管体制B. 集中监管体制C. 三元监管体制D. 准中央银行制试题答案:B38、某公司息税前利润增长率为200%,普通股每股收益增长率为300%,则财务杠杆系数是【】(单选题)A. 1B. 1.5C. 5D. 6试题答案:B39、金本位制的形式包括()(多选题)A. 金币本位制B. 金块本位制C. 金汇兑本位制D. 管理纸币本位制E.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试题答案:A,B,C40、股利分配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不会产生影响的观点,所反映的股利理论是(单选题)A. 股利无关论B. 信号传递理论C. 税差理论D. 代理理论试题答案:A41、下列属于存货成本的有(多选题)A. 购置成本B. 缺货成本C. 储存成本D. 沉没成本E. 订货成本试题答案:A,B,C,E42、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单选题)A. 农业B. 工业C. 交通运输业D. 商业试题答案:B43、金本位制的形式有()(多选题)A. 金币本位制B. 金块本位制C. 金元本位制D. 金汇兑本位制E. 金银本位制试题答案:A,B,D44、在仅考虑定量税而不考虑比例所得税时,平衡预算乘数为()(单选题)A. -1B. 0C. 1D. 2试题答案:C45、以下项目中,影响稀释每股收益而不影响基本每股收益的是(单选题)A. 本期增发的股票数量B. 本期回购的股票数量C. 本期发行的企业债券总额D. 本期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总额试题答案:D46、公司为应对意外事项的发生而持有现金的动机是(单选题)A. 预防性需求B. 交易性需求C. 投机性需求D. 投资性需求试题答案:A47、间接最小二乘法只适用于下列哪种结构方程的参数估计(单选题)A. 恰好识别的结构方程B. 过度识别的结构方程C. 不可识别的结构方程D. 充分识别的结构方程试题答案:A48、与私人采购相比,政府采购的特点有()(多选题)A. 政府采购资金来源的公共性B. 政府采购的非营利性C. 政府采购的公开性D. 政府采购的政策性E. 政府采购的规范性试题答案:A,B,C,D,E49、由于通货膨胀导致的债券投资风险是(单选题)A. 利率风险B. 变现力风险C. 购买力风险D. 再投资风险试题答案:C50、关于公司杠杆,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多选题)A. 在实际工作中,只有经营杠杆可以选择B. 在实际工作中,财务杠杆往往可以选择C. 经营杠杆系数较低的公司可以在较高程度上使用财务杠杆D. 经营杠杆系数较高的公司可以在较低程度上使用财务杠杆E. 公司通过调节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可得到理想的复合杠杆试题答案:B,C,D,E51、金融行业工会的主要功能有()(多选题)A. 监督功能B. 沟通功能C. 服务功能D. 协调功能E. 控制功能试题答案:A,B,C,D52、下列被称为现金余额说的是(单选题)A. 剑桥方程式B. 费雪方程式C.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D.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试题答案:A53、下列各项中,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有【】(多选题)A. 产权比率B. 存货周转率C. 资产负债率D. 流动资产周转率E. 应收账款周转率试题答案:A,C54、下列选项中,对经营杠杆系数表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 每股收益变动率相对于销售量变动率的倍数B.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对于销售量变动率的倍数C. 每股收益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D. 边际贡献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试题答案:B55、与普通股筹资相比,优先股筹资的优点是(单选题)A. 不用偿还本金B. 没有固定到期日C. 资本成本较低D. 有利于增强公司信誉试题答案:C56、某公司经营杠杆系数为4,财务杠杆系数为2,则复合杠杆系数为(单选题)A. 0.5B. 2C. 6D. 8试题答案:D57、编制全面预算的起点是【】(单选题)A. 现金预算B. 销售预算C. 生产预算D. 直接材料预算试题答案:B58、下列属于股利政策类型的有(多选题)A. 剩余股利政策B. 固定股利政策C. 稳定增长股利政策D.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E.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试题答案:A,B,C,D,E59、被称为政府采购制度灵魂的是( ) (单选题)A. 政府采购法规B. 政府采购的组织管理C. 政府采购方法和程序D. 政府采购的目标和质则试题答案:D。
德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惠市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20-2023)的通知
![德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惠市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20-2023)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daa9a5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2.png)
德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惠市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20-2023)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德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4.14•【字号】•【施行日期】2020.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金融正文德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惠市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20-2023)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办局,各直属单位:《德惠市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20-2023)》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德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4月14日德惠市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20-2023)为全面推进我市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金融发展的途径和模式,进一步激发农村金融发展活力,提升金融服务“三农”能力和水平,扩大德惠市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渗透率,加大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撑力度,推进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促进德惠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以提升金融支撑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相关产业转型升级能力为主线,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激活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强化金融扶贫手段,着力破解制约金融服务“三农”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出一条操作性强、复制性广的普惠型农村金融发展之路。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协同、持续发展、风险可控”的原则,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优化农村金融生态,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基本原则(一)加强协调,统筹推进加强与省、市对接,积极争取上级相关政策倾斜和支持。
审计署政策研究室有关负责同志关于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的解读
![审计署政策研究室有关负责同志关于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afe52de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3.png)
审计署政策研究室有关负责同志关于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的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审计署,审计署,审计署•【公布日期】2021.12.21•【分类】问答正文关于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的解读2021年12月21日,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作了《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审计整改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审计整改报告》有关情况,记者采访了审计署政策研究室有关负责同志。
记者: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整改工作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今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意见。
请您介绍一下,与往年相比,今年审计整改工作有哪些新特点?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
意见的出台,为审计整改工作提供了制度遵循。
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认真落实意见要求,切实履行审计整改责任,从安排部署情况看,今年的整改工作体现出3方面特点:一是政治站位显著提高。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抓好意见落实和审计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很多成立了审计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有的还与党史学习教育、巡视整改等结合。
二是整改责任更加压实。
被审计单位认真履行整改主体责任,制定工作方案,建立整改台账,逐项分解任务;主管部门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责任,坚持举一反三,推动标本兼治。
三是整改合力初步形成。
国务院办公厅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对16省的373个问题开展专项督查;14个中央部门针对专项督查发现的问题,进一步督促整改,提升整改效果。
财政部、国资委、银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开展整治财经领域重大信息虚假问题专项行动。
记者:从您的介绍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今年审计整改工作变化很大。
请您再深入讲一讲,为取得这些成果,审计机关做了哪些工作?答:审计署以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为重点,推动形成审计整改工作新格局。
2020年(金融保险)财政与金融作业答案
![2020年(金融保险)财政与金融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00dc7e0066f5335b81212c.png)
(金融保险)财政与金融作业答案第壹章至第四章壹、名词解释1、财政: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壹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2、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这壹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
3、财政收入:指国家预算收入,包括中央及地方务级政权的预算内收入及部分预算外收入,是国家集中壹部分社会产品的货币价值形态。
4、税收制度: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
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5、税率:是应纳税额和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6、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壹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
7、免征点:是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8、直接税: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
9、间接税: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
10、国债:即国家公债,是指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采取有偿方式,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
二、填空题1、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俩个条件:壹是经济条件,二是社会条件。
2、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3、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
4、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能。
5、财政收入按收入形式分类,相应地可将财政预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俩大类。
6、分析和确定财政收入数量界限的方法主要有经验数据法和要素分析法。
7、税收的形式特征,通常被概括为三性,即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8、课税对象是确定税种的主要标志。
9、税源是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10、对特定的纳税人实行加成税征,加壹成等于加正税税额的10%11、我国现行属于流转税的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和资源税。
12、增值税有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三种类型。
13、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或者从量定额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
14、资源课税可分为壹般资源税和级差资源税俩种类型。
15、国债是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采取有偿方式取得的财政收入。
参与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心得体会
![参与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840c12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e.png)
党员参与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心得体会500字
作为一名党员,我对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在这方面辛勤努力。
从宏观层面考虑,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是改善国家经济结构,提升国民素质和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
从微观来看,它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稳定、增长更加有效,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带动全社会发展进步。
在深入开展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强规划,明确目标,制定具体的财政金融政策,真正实施到地方去。
领导者要主动调整视野,把握好改革的全局,积极开展监督,解决好衔接问题,加强对改革项目落实情况的全面科学管理。
作为党员,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多种形式参与到改革中来,加强媒体宣传、宣扬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新思想以及新政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改革的最大效益。
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552111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9.png)
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2023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新的进步和成果,国民经济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探索出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之路。
一、推进市场化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实施市场化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
2023年,我国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行,有力地促进了市场机制化和法制化的建设。
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优惠政策,吸引了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来。
同时,我国加快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把市场经济与国家调控相结合,加强市场经济法规的建设和执行,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政府发挥好自身作用,适时地介入市场,保障市场运行的顺畅和稳定。
二、积极推进产业升级,打造智能制造新优势作为一个大国,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2023年,我国发布了新的产业升级措施,通过推进智能制造和信息化,使我国成为智能生产国家和领先的制造强国。
在新的产业升级方案中,政府正在全力支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积极引导医疗、教育、文化等服务业向智能化发展。
这些新技术和新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未来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经济发展动力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
2023年,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改革方案得到了全面实施。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我们主要有两个重要目标:一是提高国有企业效益和竞争力,二是改善企业治理和创新能力。
改革方案有力地加强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和企业精细化管理,推动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通过国有企业改革,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加强财政金融改革,优化投融资环境财政和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核心,财政金融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
2023年,我国继续加强财政金融改革,优化投融资环境,助推经济发展。
在财政金融改革中,政府出台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了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保险)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第四讲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本章重点:1、我国传统金融体制的特点2、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成效和问题3、什么是公共财政?它有哪些特点?4、为什么说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的必然要求?第壹节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壹、传统金融体制的特征1、“大壹统”的银行制度。
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逐步消失,只剩下银行业,而银行业也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所有从事金融业的部门和机构基本上都是人民银行的下属机构,人民银行同时承担宏观调控和日常金融业务的双重任务,其终极目标是服务于计划经济,是全国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货币发行的中心。
2、银行的运作服从于上级指令。
银行运行实行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体当下金融体制上,就是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即省市设分行,区县设支行,区县以下设分理处。
这种和行政管理的职能和层次结构高度壹致的组织结构,决定了金融决策是集中经济计划决策的壹部分,国家的计划决策对金融活动起支配和导向作用,成为金融决策的依据。
3、简单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
所谓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化对经济运行影响的途径。
在以服从指令为运作方式的“大壹统”的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的变动直接传统导至实体经济活动,没有任何中间变量。
这种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对经济活动影响的力度极其有限。
4、直接被动的金融调控方式。
在计划经济的三大管理体制,即计划体制、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中,金融体制从属于计划体制和财政体制,计划体制实际处于核心位置,起支配作用。
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计划来进行,信贷计划只是计划指令执行和操作的工具,完全不具备自主运作和调节经济的独立性,也无需独立承担宏观调控经济的重任。
传统金融体制的之上特点决定了要在满足计划经济运作要求的同时,扭曲了我国银行的基本运作方法和货币基本职能,形成了货币供给的倒逼,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始于1978年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大体上能够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拆分原来的“大壹统”银行体系,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首先,恢复和设立了专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于1979年恢复成立或独立运营。
中国农业银行负责统壹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中国银行作为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统壹运营和集中办理全国的外汇业务;建设银行全要办理拨改贷业务,此外仍利用自己吸收的存款发放基本建设贷款,重点支持企业为生产国家急需的短线产品而进行的挖潜改造工程,且发放城市综合开发和商品房建设贷款。
这样,建设银行逐渐由完全办理财政业务,逐步过渡到既办理财政业务又办理金融业务,且金融业务比重越来越大的专来银行。
1984年1月1日,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办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今中国工商银行已成为以人民币资金为主和城填金融业为主的、提供多功能服务的中国最大的专业银行。
国有专业银行的重建和发展是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条件,没有国有专业银行的重建和分担原来“大壹统”银行所承担的大部分具体金融业务,人民银行就无法专门发挥中央银行的职责,中央银行制度就无法就建立不起来,“大壹统”银行体制就无法打破,也就不会有以后金融体制的进壹步改革和深化。
所以国有专业化银行的重建和恢复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将中国人民银行改建成我国的中央银行。
工商银行的成立,使中国人民银行摆脱了具体业务,不再直接运营商业银行业务,独立行使信贷管理和货币发行权,真正开始发挥中央银行为政府和商业银行及基他金融机构提供相关金融服务,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实现中央政府预期货币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对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进行监管的职能。
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从组织机构上打存了传统的“大壹统”金融体制,使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上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宏观调控能力和金融监管能力进壹步加强,有利于保障经济秩序和金融秩序的稳定,促进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但总体而言,这壹阶段的改革不是金融机构的创新,制度安排的运行机制且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旧的计划金融机制模式,仍需要进壹步改革和探索。
2、1985——1996年中国金融体制走向市场化的转变和探索阶段。
在这个十年间,我国金融体制进行了壹系列的市场化改革,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金融体制。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壹,进壹步巩固中央银行制度。
198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强调指出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央银行,是最重要的宏观调节机制之壹,所有其他金融机构在业务上都必须服从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和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要利用利率、汇率、准备金等各种经济手段控制货币供应量和贷款规模,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1986年4月,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七五”计划中,又壹次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地位,明确指出中国人民银行是货币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1995年3月18日,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性质和地位,为中国人民银行全面履行真正的中央银行职责,有效发挥中央银行的作用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二,大力发展多元化的金融组织和金融机构。
壹是恢复和成立了壹批商业银行,如1986年恢复交通银行,同年组建中信实业银行,1992年成立中国光大银行,1996年成立中国民生银行等等。
二是建立壹批区域性商业银行。
如深圳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三是发展了壹批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信托租赁机构等。
四是组建壹批保险X公司,陆续成立了中国太平洋保险X公司、中国平安保险X公司俩家全国性保险的能够及壹批区域性保险X公司。
五是证卷业快速崛起。
1990年底以后,先后成立了上海、深圳俩大证卷交易所。
六是外资金融机构抢滩入境。
1985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特区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管理条例》,允许海外金融机构在我国五大经济特区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
1990年8月,上海成为我国除特区以来首个获准引进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的城市。
第三,金融调控方式开始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
从最初的直接控制贷款规模,逐步转向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法宝调节货币供应量和货款规模。
第四,在金融管理制度上,开始引入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实行商业银行和政策金融分离。
1994年,我国先后成立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原有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转交给政策性银行办理,原有的专业银行逐步转化为国有商业银行。
1995年颁布《商业银行法》,要求商业银行实行自主运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
第五,在不断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的基础上,推进外汇体制改革。
1985年12月,深圳特区设立了中国第壹个外汇调剂中心,正式开办外汇调剂业务。
1988年开始成立外汇调剂市场。
从1991年12月起,允许国内居民通过外汇调剂市场买卖外汇。
1994年4月4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运行。
在外汇市场逐步发育的基础上推进外汇体制改革。
从1993年12月开始,取消外汇分成,实行外汇结售汇制,允许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
1994年1月,实行汇率且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总之,中国这十年的金融体制改革,在向金融市场方向转变过程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最终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金融体制奠定了基础。
3、1997年以来的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阶段。
这壹阶段,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中心是进壹步深化的完善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制。
第壹,建立金融资产管理X公司,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1999年,我国相继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X公司,通过债务重组、上市、拍卖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回收。
199年到2002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向金融资产管理X公司共剥离了约1.4万亿元不良资产,在壹定程度上减轻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历史包袱,为下壹步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然,金融资产管理X公司的建立且不能解决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所有问题,但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方式之壹。
第二,建立和完善分业监管体制。
1998年,国务院撤消了证券监督委员会(简称证卷委)。
其工作由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也将其承担的对证卷市场的监督职能全部移交给证监会,形成了以证监会为主的集中统壹的证券监管体制。
1998年11月,成立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使保险监管从中央银行职能中分商出来。
2003年4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挂牌成立,又将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管监管职能移交给银监会。
至此,中国金融业形成了银行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共同履行金融监管职能的格局,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主要承担客宏观调控职能,协调三家监管委员会的工作。
第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2004年至2006年,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先后完成股改且上市。
中国农业银行的股改也已完成,且择机上市。
第四,进壹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金融法律体系。
壹方面对之前制定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进行了修改,同时又出台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票据法》等,奠完了我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法律基础。
三、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绩效1、建立了壹个功能比较齐全的多元化的金融体系。
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金融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当初“大壹统”的单壹银行体制发展到今天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
至2005年底,中国共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3万多家。
2000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资产总额达19.4万亿元,是1979年的80倍,2006年底,更是达到创纪录的43.9万亿元。
和此同时,证券、保险、信托投资、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建立和发展,其资产在金融总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多元化金融体系的建立使各类金融机构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整体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保证了金融运行有序进行,也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和领域的改革,适应了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业务的需要。
2、金融监管体系逐渐形成。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目前初步形成了“分业运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管体系。
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进行监督,相互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强,监管效率不断上升。
3、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方式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直接控制,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将货币供应量、利率作为宏观调控的目标;注重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宏观经济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