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教案部编版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翠鸟外形描写和捕鱼动作姿态的句段,体会翠鸟的美丽和敏捷,感受到“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学习细致观察的方法。
3、利用学到的观察方法,学习细致观察一种动物的外形,并把观察所得记录下来。
4、渗透人文主题: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学重点:通过品读翠鸟外形描写和捕鱼动作姿态的句段,体会翠鸟的美丽和敏捷。
教学难点: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准备:1、课件2、其他动物的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本单元的开篇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一起读:到生活中不缺少美,……的眼睛。
今天我们也带着这样一双眼睛,走进第15课,齐读课题:15、搭船的鸟二、雨天船上的场景1、这只会搭船的,有灵性的鸟儿究竟是一只什么鸟呢?2、这样一只翠鸟,作者是在什么场景下发现了它呢?3、翻开书64页,默读第一自然段,作者在雨天的船上观察了哪些事物,用圆圈圈出这些事物。
汇报来,咱们一起再读一次。
(师做强调)4、孩子们,看,这就是船舱,这是…这位船夫,作者不仅仅只观察到船夫,还观察到他穿着什么?在做什么?怎么得摇?作者从里到外,由整体到局部观察,除了观察到事物还观察周围环境怎么样?5、沙啦沙啦指的是?你平时还听到了哪些声音?6、小作者不仅是用眼睛看了,和你们一样——善于用耳朵听,调动了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受周围的场景,让整个场景有声有色。
7、捧书,我们再感受一下这场有声有色。
8、孩子们,小作者对雨天船上的场景观察得非常细致,瞧,从船舱到(船篷),从蓑衣——(到橹),从——(我和母亲到船夫),从看到的——(到听到的),作者都观察到了,这就叫——处处留心。
三、除了处处留心雨天的场景,接下来作者又观察了什么?(翠鸟的外形)1、它的外形是什么样的呢,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搭船的鸟》(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搭船的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主人公: 小鸟2.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小鸟搭船3.掌握使用“————”来表示人物之间的对话4.通过朗读理解故事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故事情节,将信息理解自然而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学生读时注意停顿和语调的抑扬顿挫•能流畅地读出描写文具的句子:尺、笔擦、墨瓶……一件件文具齐齐整整地摆在课桌上三、教学内容1.教师简单介绍故事背景,即故事中的主人公和他在故事中发生的事情进行简单的讲解,开启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
2.引导学生朗读,为学生提供参考,教师在朗读时应注意语音语调及停顿,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3.阅读训练:教师计时,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读完故事,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辅导学生,解决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上可能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步骤1.教学导入:针对“从小事做起,用心生活”展开教学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即主人公是小鸟,一个习惯用心生活的小鸟。
2.课堂阅读:在启发学生阅读想象、激发学生阅读乐趣和培养学生好奇心的基础上,教师先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关注已有的信息,然后再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寻找新的信息。
3.反思总结: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带领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巩固重点,反思疑惑,让学生掌握关键的方法和要点。
这个阶段需要教师提出针对问题和改进点的建议,引导学生进行反省和总结。
五、教学评估:考核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让学生朗读,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来进行朗读,以此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拓展1.学生可以继续阅读更多描写文具的句子,深入理解这些具体文具的特征,例如,学生可以在本册或者其他课外阅读中寻找描写文具的句子。
2.学生可以自己编写一篇关于自己日常生活的故事,通过故事来表达与生活中的小事呈现,让学生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七、教学反思本课将小学生的视角移动到了小鸟身上,让他们感受小鸟有心、认真对待生活的样子。
在本次教学中,我认为成功的地方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在这个主题的讲述中集中精力并理解故事的情节,使得教学目标得到实现。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三篇
【导语】⽂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
⼀个“搭”字使鸟⼉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在⾃然中的和谐。
本⽂以⼀个孩⼦的⼝⽓写了他在⼤⾃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间充满了⼀颗童⼼对⾃然的爱。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设想】 认识翠鸟,感受⼤⾃然的美丽神奇,教师引导与学⽣⾃主学习相结合,展开⼩组讨论,对课⽂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体验、交流。
感受⼈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亲近⾃然、热爱⾃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创设情境,导⼊新课。
1.利⽤课件向学⽣展⽰⼀些⼈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或图⽚供学⽣欣赏。
2.谈话导题:同学们都很喜欢⼩动物,下⾯⽼师给⼤家介绍⼀个新朋友,它不仅漂亮⽽且还特别聪明,它会搭船。
板书课题(15搭船的鸟),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的题⽬,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具体情况,预设以下⼏种答案: (1)是什么鸟要搭船? (2)这只鸟是什么样⼦的? (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的⽣活体验,*导⼊,使学⽣兴趣浓厚地投⼊到新课的学习中。
] ⼆、初读课⽂,识记⽣字。
1.谈话过渡:同学们⾃由读课⽂,⽤序号标出⾃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朋友,也可以请教⽼师或同学。
2.听范读课⽂的录⾳,要求学⽣听准字⾳。
3.学⽣分段朗读课⽂,师⽣共同评价。
4.⽣字宝宝被⼤家的读书声吸引,跳出来在课后排好队等着我们和它们交朋友呢,认识的字把拼⾳藏起来读,不认识的利⽤拼⾳和它打招呼。
5.学⽣利⽤⽣字卡⽚⼩组内互读。
6.利⽤⼤屏幕出⽰⽣字,学⽣齐读。
⼩组内说认字好⽅法,学⽣互助识字。
[设计意图:让学⽣采⽤⾃⼰喜欢的⽅式识字,调动了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主识字的能⼒、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 7.检查识字,⼩组之内互查。
(开⼩⽕车读) 三、初读课⽂,识记⽣字。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5篇
部编版学校三班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5篇《搭船的鸟》是人教版学校语文三班级上册(2022年秋季修订版)第15课的课文,这篇课文以“搭船的鸟”为题,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共享的部编版学校三班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5篇,期望大家可以宠爱并共享出去。
课堂小结篇一这么可爱的翠鸟,它是搭船到哪里去旅行吗?孩子们,下节课我们连续学习课文《搭船的鸟》。
教学过程:篇二一、课件激趣,引入课题1、课件出示教材插图,引导同学观图说图:师:孩子们,你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生:看到了一只小船。
生:我还看到了船头上站着一只鸟。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简洁描述这只鸟吗?生:这只鸟的嘴巴尖尖的、长长的,腹部是黄色的,翅膀上是蓝色的。
师:你观看得格外认真,你宠爱这只鸟吗?生:宠爱。
师:那么这是一只什么鸟呢?孩子们,你们谁能精确地告知老师?生:这是一只翠鸟,我是通过朗读课文知道的。
师:不错!你们对翠鸟了解多少呢?生:我只知道翠鸟宠爱捕鱼,别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翠鸟的小学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老师简洁讲解,同时引出课题:这只站在船头的翠鸟这是要干什么呢?孩子们,让我们走进今日的课文(板书课题:搭船的鸟)。
3、指导同学齐读课题,留意“搭”读第一声,是指“乘坐”的意思。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教材插图,让同学通过聚焦画面对翠鸟有了初步的感知,同时又格外自然地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学问与力量:篇三1、生疏“父、啦、鹦、鹉、悄”5个生字,会写“搭、亲、父”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奇特境界,培育同学亲近自然、宠爱自然的奇特情感。
师生齐预备:篇四老师:预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翠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生字卡及“生字包”同学:了解关于翠鸟的学问;自主阅读课文。
2023最新-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优秀6篇)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优秀6篇)《搭船的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018年秋季修订版)第15课的课文,这篇课文以“搭船的鸟”为题,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牛牛范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6篇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课堂小结篇一这么可爱的翠鸟,它是搭船到哪里去旅行吗?孩子们,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搭船的鸟》。
自主朗读,疏通词句篇二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朗读并想一想自己从听读中对课文有了哪些简单的认知(知道了翠鸟的样子很美丽、了解了翠鸟会捕鱼……),教师肯定学生对课文的了解,同时引导他们自主朗读课文。
2、学生自主朗读,教师提醒他们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不好的字词可以请教同学、老师,同时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学生自主朗读情况:(1)认读生字小游戏:教师将写有课文生字的卡片放在准备好的“生字包”中,接着指名学生从中抽取生字卡片,然后准确读出生字的读音,教师适时将读错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次进行易错读音生字集中强化朗读指导。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后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教师引导他们注意利用已有生字认知经验进行个性化识记(“鹦、鹉”两个字组合起来是鸟的名字,所以都有“鸟”,而左边的部分都是它们的读音……),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形近字比较、熟字加偏旁识记法等记住生字的字形。
(3)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等特点,看看在书写的时候哪些字需要特别注意。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重点聚焦“翠、嘴、吞”三个生字,并指名三位同学板演生字,其他同学进行书写评价,教师适时进行修正与范写指导。
提醒学生注意:“翠”上面的“羽”要写得稍扁且竖钩变竖画,下面“卒”的中间部分要紧凑,另外最下面的横画较长且略有弧度;“嘴”左边的“口”较小,右边上半部分的“此”写得略扁而宽;“吞”上展下收,上面的“天”撇、捺要舒展,下面的“口”则要写得扁而阔。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教案(最新8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教案(最新8篇)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篇一课型:新授。
教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目的:1、正确认读本课的十一个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认识翠鸟,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重点:正确认读十一个生字;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搭”什么意思?想想,不知道可以查工具书,乘、坐的意思。
组词,“搭船”是什么意思?“顺便乘坐船”的意思。
揭示课题“搭船的鸟”,这又是什么意思呢?顺便乘坐船的鸟。
想不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那我们就去学习今天的课文吧。
板书:风铃草二、初读课文1、明确这堂课的要求: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自由读两遍课文;读第二遍的时候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
3、将画出的生字再在课文中读两遍。
4、分组读课文,评出小组里读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读。
5、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全班评价。
6、自愿读课文,看谁想读,勇敢地站起来读。
三、认读生字1、出示小黑板,齐读生字,先读带点的字,再读词语。
2、指名读生字。
3、读生字卡(单个字)。
四、再读课文,思考问题自由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篇二教材分析:《搭船的鸟》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
课题中一个“搭”字,就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这样的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留心周围的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的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翠鸟,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对小动物很感兴趣,文中的翠鸟那样的美丽与可爱: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它捕鱼又很敏捷、迅速。
这是都是“我”细致观察的结果,因为留心观察,“我”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给“我”的旅途增添了快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搭船的鸟》部编版
2.教学难点
(1)生字词的运用:学生往往在认读生字词后,难以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教师需设计相关练习,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举例:设计填空题或造句练习,让学生将生字词运用到具体语境中。
(2)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课文中的拟人修辞手法及其表达的意义。教师应通过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挖掘课文内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搭船的鸟》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搭船的鸟》部编版,本节课主要围绕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中的《搭船的鸟》一文展开。教学内容包括:
1.学习生字词:搭、船、鸟、翠、鸣、轻、重等。
2.阅读理解: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翠鸟搭船的原因,掌握课文中的拟人修辞手法。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拟人修辞手法和生字词的正确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不同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拟人修辞手法相关的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例子。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学生将尝试运用拟人手法,创作一段描述自然景象或物品的短文。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搭船的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小鸟们是如何与人类互动的?”比如,小鸟会不会像课文中的翠鸟一样,搭在我们的船上一同前行?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大自然与生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鹦、鹉”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生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21个词语。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等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到的细致,初步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描写翠鸟外貌、动作的语句感受“我”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做细致观察。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重点)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谜语导入。
教师口述:身体小巧玲珑。
羽毛鲜艳特别。
鸣声清脆动听,疾飞捕鱼本领强,人人称它“叼鱼郎”。
(谜底是一种鸟,你知道这是什么鸟吗?看那个聪明的小朋友最先猜到。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翠鸟。
鼓励学生根据谜语的内容大胆想象,猜一猜,说一说翠鸟的样子,展示:教师提示:翠鸟属于鸟纲、翠鸟科。
常栖息于溪涧边,以鱼为食。
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和南部,为留鸟。
翠鸟喜栖息在有灌丛或疏林的、水清澈而缓流的河溪、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
性格孤独,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
中国南方的翠鸟繁殖期为每年4~7月。
翠鸟羽毛美丽,头顶羽毛可供作装饰品。
但喜食鱼类,对渔业生产不利。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搭船的鸟》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
本单元是本册第一个习作单元,旨在通过体会表达的特点,学习习作方法。
《搭船的鸟》是第一篇精读课。
本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力图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
本课课文描写“我”旅途中的观察所得,既观察到了旅途的雨声,又观察到翠鸟的外形、动作之美。
本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翠鸟的外形之美,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观察的妙处。
【学情分析】虽然经过两年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哪个小组回答对的问题多”。
在教学中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等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
【设计理念】本设计充分利用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创设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在师生的对话、活动、交流中进入真情交融的境界。
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几种辅助性教学方法入手,把童真童趣融入课堂,转变学习方式,使语文教学富有诱惑力,促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教学方法】根据低年级学生善良、宜动真情被感染的心理特点,我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设情景,采用练习识字、多种形式读,模拟情景等方法,让孩子们在乐中读,使学生入情、入境,会表达,给学生提供展开想象的空间。
教学难点采用:“渗透法”“小组合作法”,启发、点播、鼓励、保护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意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写“搭、亲、父、沙、啦、响、羽、翠、嘴”等13个生字。
3、仔细观察自己周围事物。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优秀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本文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
课题中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是抓住翠鸟的哪些方面来写的,依据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自己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在展开想象、朗读体验中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感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观察记录单。
2.准备翠鸟的。
学生准备:结合预学案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那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哪!快来看。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看图说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近”的感受。
2.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呢?3.揭题:一次,一只翠鸟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做什么呢?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吧!(出示课件并板书:搭船的鸟)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效果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4.引导学生互助学习生字、新词。
(1)大屏幕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练读。
fù lā yīnɡ wǔ qiāo qiāo外祖父沙啦沙啦鹦鹉静悄悄(2)学生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每组指派一名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鹦”“鹉”“悄”借助声旁“婴”“武”“肖”读正确,借助形旁“鸟字旁”“竖心旁”理解字义。
多音字:“啦”在拟声词“沙啦沙啦”里读一声,用在句尾作语气词时读轻声。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案第【1】篇〗《搭船的鸟》备课意图及设计讲解1、承上启下,凸显单元目标。
文中描写了一只美丽可爱的鸟,作者是通过详细观察写出来的。
如何理解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呢?老师在开篇就做了一单元导语,“留心观察事物,写好观察所得。
要学什么?怎样的学习呢?学习目标这也是老师在非常关注的。
2、形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
我们第二阶段是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向逻辑思维过渡,实现共赢,落实单元的学习目标。
第一单元当中就让学生聚焦有新鲜感的句子,这就涉及言语思维的发展需要,能够把意思充分的表达出来创设出属于学生的理解认知。
所以本第5单元,第一个老师在设计教学时也始终贯穿着结合之前我们学生的发展能力进行有效的设计。
通过鸟的外形和动作进而让学生初步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交换句子次序、删减词语多少、交换词语等方法落实深化。
3、阅读教学当中能够渗透一点写作的指导方法老师就1234自然段作为例子进行指导,第二自然段是从静态角度描写翠鸟的色彩支配;第三自然段是以连续的问句来体现儿童内心世界的童趣与好奇;第四自然段,则从动态角度描写翠鸟捕鱼突出动作之快,无不体现着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值得学习的写作技能。
因此,基于这一目标的解读,结合本课内容本篇课文的理解。
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翠鸟外形动作并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同时还有一个模仿2、4小节的方法,试着描写啄木鸟的外形或者是一个捕食的动作。
在学习文本内容的同时,能够了解并且模仿作者观察与描写的方法,进而为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奠定一些基础,可提供可能性。
4、张老师这个关注点或者它的关键词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习能力在课堂中生长。
第二学段侧重考察在最重要的段落,文字的细致,让学生能够去理解消化。
比如对翠鸟外形的细致描写,感受语言的生动。
如何引导学生品读对翠鸟外形的描写。
所以当在读课文时,老师是请边读边画关键词句,作者是对哪些事物做了观察观察?从哪里看出来的,是从第一小节,这个“雨的声音沙拉沙拉的响”,因为下雨做了细致的观察;从“披着蓑衣用力的摇着”看出作者做的细致发展;从小鸟的外形“它的羽毛是翠绿色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搭船的鸟》部编版
4.课文朗读与表达: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通过模仿、表达,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5.口语交际:围绕“大自然的语言”,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现象。
6.写作训练: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观察能力。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对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识别与运用是学生的难点,需要教师通过具体例句分析,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尝试运用。
-口语交际与表达:部分学生可能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障碍,不敢或不会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需要教师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开口。
-观察日记的写作:学生可能在观察和记录生活细节方面感到困难,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观察转化为文字,需要教师提供写作框架和指导。
3.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手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
5.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培养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搭船的鸟》的主题和情感:通过阅读与分析,使学生把握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掌握生字词及其运用: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读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日常交流和写作中。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学生能够模仿并在写作中运用。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搭船的鸟》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材分析主要教学内容1、对儿童认知自然和美的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对美的初步追求,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2、对教材选择的思考本章节课程导入,是“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是一个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发现点滴美的章节。
大自然中,人与动物相处也贴近孩子生活内容,在授课过程中,邀请孩子把自己与动物(宠物)相处的有趣事进行分享,并且可以让愿意的孩子回去和家长合作,为自家的萌宠来拍一个特写,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自家宠物的爱来升华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爱,并通过无意搭船的鸟为“我”单调旅途添色的简单生活场景来感知世界上美的存在关键在于是否发现。
3、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的思考对生活场景做细致观察,能和同伴交流自己发现的生活之美,培养对生活的热情。
小鸟搭船来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自家宠物的爱上升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大爱。
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情况——学生学习本节知识前已学过哪些相关知识?哪些相关知识薄弱?2、能力基础情况三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关键期,是良好学习习惯定型和培养的最后关键期,是培养孩子情绪控制能力和意志品质的关键期。
对孩子进行教育不仅是增长知识,还包括形成融入社会意识和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学会热爱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
3、分析本班学生(包括习惯情况思维习惯学习习惯以及学风)设计理念:热爱生活,发现美热爱自然,和谐相处教学目标1、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生字、生词以及阅读方法2、小鸟搭船的小事进一步升华对自然的热爱,和谐相处3、通过对一些简单生活场景作细致观察,发现生活之美,热爱生活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2、对最近天气进行简单记录。
通过天气变化来感知心情是否因此改变,初步感知美3、提前了解学生家里养宠物的情况,并征求家长同意,合作为其拍几个镜头进行展示教学重点、难点1、针对教材内容,对文章进行整体脉络梳理,会读、写文中生字、生词;掌握语文课文阅读方法,通过对各个自然段的教学来进一步感知阅读2、针对学生,通过语文故事来领略生活美,并与自然和谐相处教学方法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主要通过问答,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启发诱导,学生组成小组讨论或独立思考,贯彻“具有启发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思维性”原则。
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优秀9篇
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优秀9篇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喜欢的段落。
2、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有条件的通过课件展示出来,供学生欣赏。
生自由谈观后感受。
师:一次,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引入新课10《搭船的鸟》。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把检查识字情况安排在小组内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5、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6、脱离语境,小组长让小组同学单独认读生字,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
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
2.通过反复诵读,感受翠鸟的外形美、动作美,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语文要素]3.在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感受翠鸟的外形美,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
(重点)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教师向学生展示鹦鹉的图片,从而认识“鹦鹉”一词。
(课件展示,学生欣赏、评价。
)2.鹦鹉是鸟类中很漂亮的一种鸟,今天我们要说的却是另一种鸟,它比鹦鹉还要漂亮。
它到底长什么样子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搭船的鸟》,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是什么鸟要搭船?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课件出示小组自学要求。
(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小组成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小组成员合作自主识字,在课文中圈画课后生字,读准字音,互相检测。
(3)小组长检查小组成员生字自学情况,给予“笑脸”贴纸评价。
(4)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学成果。
2.检查自学成果,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全班同学评议、补充。
3.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
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如:搭——答悄——消吞——吴(2)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如:“父”字要先撇后捺,且撇捺要舒展;“翠”字的最后一横要写长;“嘴”字的口字旁要靠左上方。
三、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标注自然段序号。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篇4教学目标:1.字理识字“搭、翠”两个字,随文认识“羽、悄、吞”等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只搭船的鸟外形特点和捕鱼本领,感受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3.能够结合文本认识细致描写,指导细致描写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入手,例如鸟儿的外形和动作等。
4.通过品味带有动作的重点句,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感受翠鸟的敏锐、伶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认识并品味细致描写,了解观察描写的不同角度,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感受细致描写中语言描述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明确单元目标1.同学们,法国著名的艺术家罗丹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生齐读。
)2.要想发现美,得怎么办呢?小结:这个单元学习的主题就是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二、“搭”字入手,整体感知文本(一)读题激趣1.同学们,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字朋友。
课件出示:搭。
2.交流:你认识它吗?说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
小结:在生活中识字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同学们,我们发现无论搭车还是搭船,主人公一般都是人。
可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认识一个搭船的特殊乘客——一只鸟。
3.板书课题,齐读。
4.交流:一只飞翔的小鸟成了乘船的客人,你能感受作者对这只鸟怀着怎样的情感吗?(二)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
说一说:“搭船”是什么意思。
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为什么要搭船呢?2.引导赏读文章开头与结尾。
(1)说说从文章开头、结尾中获取的信息。
(2)重点理解为什么到文章末尾才交代鸟儿的名称。
3.字理识字,激发识字的兴趣。
(1)出示:翠。
(2)指导。
翠:形声字,上面的“羽”表意(相机补充“羽”字),表示与鸟有关。
下面是“卒”表声。
指绿草丛生,有绿意,表示翠鸟的羽毛为青绿色,本义指翠鸟,引申为青绿色(翠竹、翠柏)或青绿色的宝石(翡翠)。
三、研读赏析,体会细致观察(一)品外形特点,仔细观察1.感悟外形美。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的观察;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教学重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词。
二、精读读感悟。
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欢这只鸟吗?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1、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互相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2、班级内汇报。
三、重点句段指导。
1、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生说后,出示鸟样子的句子)得出:外形美丽,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3、“我”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
4、“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得出:动作迅速、敏捷。
5、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教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
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
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四、拓展阅读。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
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搭船的鸟翠鸟美丽嘴——红色羽毛——翠绿本领高翅膀——蓝色《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篇二一、教材简析《搭船的鸟》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第1篇】柏拉图曾说:“我们必须寻找一些艺人巨匠,用其大才美德,开辟一条道路,使我们的年轻人由此而进,如入健康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化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
”而我认为教师也可成为那“艺术巨匠”,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与一切美善事物相遇、相知、相融,而语文课堂正是这样一片让孩子们与美相遇、打开孩子与自然生命连接、启迪学生、提升能力的沃土。
《搭船的鸟》是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留心观察”,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课文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留心周围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
本文搭船的主体是一只翠鸟,一个“搭”字,赋予翠鸟以人性和灵性,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让读者感悟到人和动物相处的融洽与和谐。
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设置了三个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描写翠鸟的语句,紧扣关键词句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2、能借助观察记录单学习作者观察翠鸟的方法来观察身边的细致,记录观察所得,并掌握如何进行简单的外形和动作描写。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积极情感。
与此同时,我设计的这堂课也秉承着学校“兴发教学”的理念,紧跟兴发教学的步伐,将始于自然、立于礼、启于智、成于乐较好地融入到了课堂。
具体解析如下:一、始于自然——打开学生自然生命柏拉图认为:“先入为主,早年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
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为了培养美德,儿童们最初听到的应该是最优美高尚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父、啦”等5个字,会写“搭、父”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翠鸟,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体会翠鸟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小鸟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父、啦”等5个字,会写“搭、父”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课件出示2)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生自由谈观后感。
2. 教师导入: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他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是怎样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看吧,(课件出示1)(板书课题:15 搭船的鸟)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配上相应的照片或图片,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感知画面形象,化抽象为具体,有效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3)阅读提示:(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
(3)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4:生字新词)搭船母亲外祖父沙啦响羽毛翠鸟长嘴静悄悄吞下去哦捕鱼鹦鹉(1)学生自由练读。
(2)小组内推选一名代表比赛读。
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翠、嘴”,翘舌音“沙”,前鼻音“吞、亲”,后鼻音“响、鹦”等。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5.更换语境:(课件出示5)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
1.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
(课件出示6)边读边想:(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要干什么呢?(2)你喜欢这只鸟吗?(3)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了解这只鸟的?2.学生边思考,边勾画。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7)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1)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
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课件出示8)(2)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课件出示9)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4.结合你查找到的关于翠鸟的资料,互相交流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小组合作,交流)伴随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翠鸟资料来了解。
(课件出示10)翠鸟:俗名鱼狗、打鱼郎、钓鱼郎、刁鱼郎。
体型较小,15厘米左右,具亮蓝色及棕色的翠鸟。
上体金属浅蓝绿色,颈侧具白色点斑;下体橙棕色,颏白。
雌雄鸟嘴的颜色不一样。
生活于海滨一带及水道沿岸,行动敏捷而富有耐心,以鱼为食。
翠鸟对生态环境要求比较高,是一种环境指示物种。
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
在台湾可以见其踪迹,中国大陆则分布在包括海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
四、指导生字书写。
(课件出示11:生字田字格课件)搭亲父沙啦响羽翠嘴悄吞哦捕1.指名读,正音——齐读。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形声字结构特点识记:“搭啦响”。
形近字比较:吵一沙稍一悄组词扩展:嘴巴长嘴父亲父母吞下去吞咽【设计意图本课在教学生字时,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
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形、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生试说笔画笔顺。
(1)哪些字需要特别提醒?特别对学生共性的问题,做重点指导,范写强调、学生进行练习写字,认真写一个字。
①“翠”字注意上面的部分是“羽”,但是不带勾。
“嘴”左窄右宽,“口”写得小一些,靠左上,右边的“此”注意写扁一些,注意穿插避让。
②指导把字写美观。
有的左窄右宽,有的左右均等;上下结构的字两部分要写紧凑。
(2)学生练习写字,把自己认为没写美观的再写一个。
(3)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小书法家”。
(4)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进行修改。
4.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
5.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
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读拼音,写词语。
mǔ qīn wài zǔ fù我和()坐着小船,到乡下()家里去。
天下着大雨,shā lā xiǎng雨点打在船蓬上,()地()。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二、连一连,读一读。
搭橹披着小鱼摇船衔着裙子捕嘴背着书包张鱼提着蓑衣三、读一读,再填写。
1.后来雨停了。
我看见一只()的小鸟站在船头。
()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的,翅膀带着一些(),比鹦鹉还()。
它还有一张()的长嘴。
2.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
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吃呢。
参考答案一、母亲外祖父沙啦响二、搭船摇橹捕鱼张嘴披着蓑衣衔着小鱼背着书包提着裙子三、1.彩色多么翠绿蓝色漂亮红色2.翠鸟捕鱼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2.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检查朗读,复习引入。
1.指名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
2.师生评价,导入新课。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1.谈话导入:上节课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现在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读边画,标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记下自己弄不懂的问题。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探究学习。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美丽)从哪些句子看出?(想象交流)(板书:美丽)【设计意图:本环节巧妙地设计问(课件出示13)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用“”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彩色、翠绿、蓝色、红色)(板书:毛色:彩色、翠绿、蓝色、红色)抓住翠鸟的什么去写?(外形)分别从哪些方面?(羽毛、翅膀、长嘴)(板书:羽毛、翅膀、长嘴)指导朗读,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件出示14)翠鸟图片(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的问句。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15)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
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过渡:啊,这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
你知道翠鸟到底要干什么吗?(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出示16)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指导朗读,说说从加点的字都是表示什么的词?(加点的字,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
)这是描写翠鸟什么动作的词语(捉鱼动作的词语)(板书:冲飞衔站吞)从这些动词,你体会到什么?(翠鸟动作敏捷。
)从哪些词语看出来?(板书:动作敏捷)(从“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题,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为探究性学习加把力。
】(课件出示17)翠鸟捕鱼时的图片。
鼓励学生带着翠鸟的动作朗读课文。
(4)(课件出示18)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
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4.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课件配乐)三、总结运用,拓展延伸1.作者描写翠鸟,主要抓住什么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的?(外形和动作描写)2.仔细观察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抓住外形和动作描写一写。
3.课下查查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
4.把你认为最美的语句抄在小本子上。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
既锻炼学生书面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读一读,写一写。
搭船船舱船夫悄悄做题冲浪鹦鹉捕鱼难忘打架披着彩色二、多音字组词。
还 huán() hái()难 nàn() nán()漂 piāo() piào()冲chōng() chòng()三、对号入座。
采彩1.()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
2.“六一”儿童节到了,校园里插上了()旗。
一只一张3.我看见()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
4.翠鸟有()红色的长嘴。
参考答案一、搭船船舱船夫悄悄做题冲浪鹦鹉捕鱼难忘打架披着彩色二、归还还有灾难困难漂浮漂亮冲进冲着三、1.采 2.彩 3.一只 4.一张【板书设计】15 搭船的鸟羽毛:翠绿外形:美丽翅膀:带点蓝色长嘴:红色冲飞衔站吞动作:敏捷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配合外形和动作,感悟朗读。
学习描写翠鸟外形的片段,引导学生抓住翠鸟的羽毛、翅膀、长嘴的颜色的词语,体会翠鸟的美丽、可爱。
在学习翠鸟捕鱼这段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它的动作敏捷,是一个捕鱼的能手,我先让学生自己理解“冲进”“飞起来”“衔着”“吞”的意思,然后课件展示翠鸟捕鱼时的动作,最后又找了几名同学扮成翠鸟做捕鱼的动作,一次又一次的朗读,我感觉同学们越来越有感觉。
2.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知识,这样可以加深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
长此以往来培养孩子们对不熟悉的知识的查找习惯。
不足之处: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放任自流,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
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
文中的“我”正是这样的孩子。
文章记录的就是“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便使读者拥有了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