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史话(上)_均田制
农业科技史话(上)_户调
魏晋时期按户征收的赋税。
十六国、南北朝时继续沿用。
户调制产生于东汉末年。
献帝建安五年(200),曹操(即魏武帝曹操)在兖、豫二州征收户调,其征敛物为绵、绢。
九年平定河北后,曹操正式颁布户调令,规定每户征收绢二匹、绵二斤。
这是历史上首次颁布的户调制度。
户调与田租相配合,构成对自然经济下男耕女织自耕农的赋税剥削。
西汉对于自耕小农的剥削有田租和人头税,没有户调。
人头税包括口赋和算赋,征收货币。
此外,统治者在应付迫切需要时也向人民“调”其他实物。
东汉时,“调”逐渐成为人民经常的负担,但还没有规定数额及缴纳物。
直到曹操时“调”始固定化,成为新兴税目,取代了汉代的口赋、算赋。
由于东汉末年商品货币经济萎缩,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民间以谷帛交易,于是征敛物由货币改为绵绢,按户征收,故称户调。
从此它与田租一起成为国家的正式赋税。
太康元年(280),西晋灭吴统一全国以后,制订“户调式”,规定以丁男为户主的户,每年交纳绢三匹、绵三斤。
丁女及次丁男立户,减半征收;边郡民户户调只纳规定数目的三分之二,更远者纳三分之一;少数民族每户纳“布”一匹(巴人称赋为),远地或纳一丈。
就丁男为户的税率而言,高于曹魏时期,但对于贫弱农户和少数民族有所照顾,表现了一定的灵活性,有其积极意义。
上述户调数额只是平均标准,在具体征收时,采用九品混通的办法,即依据资产多寡将农户分为九等,按照户等高低征收不同数量的绢绵。
但其征收户调总数应与各地丁男、丁女及次丁男户数须纳户调总额相等。
西晋灭亡后,在南方,东晋南朝继续实行户调制。
南朝后期梁、陈时才改户调为丁调,南朝户调的征敛物常为布。
在北方,十六国时期和北魏前期大致仍行户调制。
太和九年(485)实行均田制后,改为按丁征收赋税,户调制和九品混通制从此废止。
均田制发展历程
均田制发展历程
均田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其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起源与发展:均田制起源于北魏时期,由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并开始执行。
这一制度是在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田地大量荒芜的背景下产生的,旨在通过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保证国家赋税来源。
均田制的实施,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适用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2、实施范围与对象:均田制最初仅在中国北方实施,后来隋统一后扩展到全国。
该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同时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
3、政策内容:均田制规定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
这种制度体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满足了农民的需求,使劳动力与土地得到充分结合。
4、兴盛与衰落:均田制在唐朝前期达到鼎盛,成为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产生的制度基础。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而国家能用于分配的土地越来越少,加之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导致的人口快速增长,均田制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到了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故至德宗年间被“两税法”取代。
5、影响与评价:均田制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制度,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减少田产纠纷、促进社会公平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最终导致了均田制的瓦解。
简述唐代均田制的特点
简述唐代均田制的特点
唐代均田制的特点是:
1. 强调土地的公平分配:唐代均田制规定,所有成年男子均有机会获得土地,不论贫富、贵贱,都是如此。
这项制度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2. 土地的使用和管理更加规范:唐代均田制对于土地的使用和管理进行了规范,对于土地的买卖进行了限制,同时也规定了农民对于土地的使用权和继承权。
这些规定有助于维持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也有助于保障农民的权益。
3. 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唐代均田制规定,农民需要种植指定的农作物,同时也需要参加农业生产的劳动。
这些规定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储备。
4. 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唐代均田制对于土地的分配和管理更加重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土地的分配方面,唐代均田制注重均衡分配,避免土地的过度集中,同时也注重土地的改良和养护,这些都有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之,唐代均田制是一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制度,它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公平与稳定,同时也有助于保障农民的权益。
农业科技史话(上)_租庸调
唐朝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
北魏在实行均田制的同时,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租调制度,规定以一夫一妇作为交纳租调的单位,但对徭役的规定不详。
北齐对租调和服役年龄都作了具体规定。
隋朝建立后,开皇二年(582)新令规定:一夫一妇为一床,交纳租粟三石,调绢一疋(四丈)或布一端(五丈)、绵三两或麻三斤;单丁和奴婢、部曲、客女依半床交纳;丁男每年服役一个月。
开皇三年又令:成丁年龄由十八岁提高为二十一岁,中男由十一岁提高到十六岁;每年服役期由一个月减为二十天;调绢由一疋改为二丈。
开皇十年又规定丁年五十岁,免役收庸。
以庸代役的制度开始部分推行。
隋炀帝即位后,“除妇人及部曲、奴婢之课”。
租调徭役完全按丁征收。
李渊建立唐朝后,武德二年(619)二月制,每丁纳租二石,绢二丈,绵三两,此外不得横有调敛。
武德七年四月,又颁新的赋役令,规定:每丁纳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每年交纳绫(或绢、拖)二丈、绵三两,不产丝绵的地方,则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丁役二十日,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折绢三尺。
如果政府额外加役,十五天免调,三十天租调皆免,正役和加役总数最多不能超过五十天。
赋役令还规定:遇有水旱虫霜为灾,十分损四以上免租,十分损六以上免调,十分损七以上,课役俱免。
这就是租庸调制的主要内容。
以后虽不断修订,增加了一些新内容,但上述基本内容一直未变。
唐朝赋役令还规定,五品以上高级官僚及王公的亲属都可以按照品级在规定范围内免除赋役。
六品以下、九品以上的中下级官吏只免除其本人的课役。
征发课役的原则是,先富强,后贫弱;先多丁,后少丁。
唐律禁止官吏在征发课役时违法及不均平。
租庸调由县尉负责征收。
庸调绢每年八月开始收敛,九月从州运往京城和指定地点,租则根据各地收获的早晚进行征收,十一月开始运送。
一般是物之精和地之近者运往京城,送交司农、太府、将作、少府等寺监。
物之固者与地之远者则送交边军及都护府以供军用。
租庸调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
农业科技史话(上)_佃客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僚贵族、地主豪强所荫占的依附农民。
亦称田客。
在汉代,原自由身份的宾客逐渐降为贵族、豪强的附从。
东汉时期,宾客参加农业生产的渐多,对主人的依附性渐强,身份越来越卑微,以致有“奴客”、“僮客”之称。
自魏晋开始,不仅从法律上确认了客作为世族、豪强私属的依附地位,而且数量也大大增加。
佃客的来源主要有政府“赐客”、“复客”和“给客”,世族豪强私相招募、荫庇以及放免奴婢为客等多种途径。
世族豪强拥有占客的特权,是佃客的主要占有者。
三国时,曹魏政府赐给公卿数目不等的客户,以后农民为避课役,乐于投庇,以致贵势之家动辄拥有佃客数百人。
孙吴也通过复客方式,赏赐给世族豪强大量佃客,其中不仅有屯田客,也有编户农民,吕蒙破皖城后获赐的是寻阳屯田六百户。
陈表所得复客二百家则是编户农民。
复客属于合法佃客,而非法荫庇的佃客往往也被追认为合法。
如孙权曾下令,故将军周瑜、程普的所有人客,“皆不得问”。
西晋也有赐客制度。
太康元年(280),西晋政府颁布户调式,规定贵族官僚得荫人以为佃客,具体数量是:第一、二品官荫庇佃客不超过五十户(疑作十五户),第三品十户,第四品七户,第五品五户,第六品三户,第七品二户,第八、第九品各一户。
此外,还可荫人以为衣食客。
又可荫庇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世。
按官品荫庇佃客数的公布,目的在于限制非法荫庇。
但实际上作用甚微,却使更多的非法佃客获得了合法地位。
许多世族豪强在荫庇亲属的名义下得以合法地占有大量超额佃客。
东晋不得不再次颁布给客制度,规定第一、二品荫庇佃客不超过四十户,第三品三十五户,第四品三十户,第五品二十五户,第六品二十户,第七品十五户,第八品十户,第九品五户。
各品的给客数都比前大大增加。
限额以外非法占有的佃客数,自然增加得更多。
十六国和北朝世族豪强荫占佃客的情况同样存在。
南燕时,百姓“迭相荫冒,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公避课役”。
这种现象在北方十分普遍,只是荫附常常族宗以是相聚,结坞自保的形式出现,带有浓厚的宗族北。
农业科技史话(上)_前言
中国的科学技术有着自己的发展道路,成就辉煌,举世瞩目,对人类文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一、石器时代的科技萌芽工具的制造是原始技术启始的标志。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征服自然界的物质基础十分薄弱,因而,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萌芽和发展非常缓慢。
工具的制造与火的使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起源,原始医药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和居所的建造等都是科学知识与技术萌芽的表现,都给自然界打上了越来越多的人为烙印。
这是人类理性曙光的初现,它昭示了那大放异彩的科技发展的未来。
二、青铜时代的科技幼苗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有了巨大进步,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青铜器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标志物。
夏、商、西周的科技进步,促进了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成就了青铜文化的辉煌,为此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三、铁器时代的科技奠基春秋战国是中国科技知识进一步积累与奠基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秦汉及其后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壮大成型中的秦汉科技秦汉科技最显著的特点是科学建制完整、技术体系统一。
在这一时期,传统的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冶炼、纺织、土木建筑、造纸、船舶制造等主要技术体系及风格也大体确立,从而为此后近两千年的中国科技发展确定了大方向。
五、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这一时期战乱频仍,政局动荡,科学技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曲折中进步着,有些学科甚至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农业、机械、数学、天文历法、地理、化学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六、隋唐科技综观随唐科技,可谓是全面推进,重点突出。
这一时期既是对先前的诸多科技领域的成就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又开创了多方面的世界之最。
中国科技在随唐时期获得了蓬勃发展,而且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强,科技成就不仅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对世界文明的进展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七、鼎盛的宋元科技这一时期虽说一直战火纷飞,社会也动荡不安,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却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北魏均田制主要内容
北魏均田制主要内容北魏均田制是北魏朝廷为了解决社会秩序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
均田制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土地的大小和质量,将国家的土地划分成均等的田地,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定分配给农民耕种。
这一制度的实施,旨在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稳定社会秩序。
北魏均田制的核心是将土地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分配。
根据土地的大小和质量,将国家的耕地分为数十等级,每个等级的土地面积和质量相当。
然后,根据农民的家庭人口和劳动能力,将这些等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每个农民都能获得相对公平的土地,避免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造成社会不稳定。
均田制还规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权益和义务。
根据土地的等级,确定了农民可以拥有的土地面积,同时规定了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和耕种义务。
农民有权使用自己被分配的土地,并从中获得收益。
同时,农民也有义务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耕种,保证土地的有效利用,提高农业生产力。
均田制还规定了土地的流转和继承问题。
根据均田制的规定,土地是属于国家的,农民只是土地的使用者。
因此,均田制规定了土地的流转和继承必须经过朝廷的批准。
农民如果需要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他人,或者将土地继承给子孙,都需要向朝廷提出申请,并经过审批。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土地私有化,避免土地流转过于频繁,导致土地的集中和农民的丧失。
均田制还规定了对农民的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农民的权益,均田制规定了农民在耕种过程中享有的权利,如保护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和继承权。
同时,均田制还规定了农民的义务,如缴纳租税、服兵役等。
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保护农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北魏均田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的划分和分配、农民的权益和义务、土地的流转和继承、以及对农民的保护措施等。
这一制度的实施,为北魏社会的稳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对后世的农地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均田制的内容
均田制的内容
均田制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源于南北朝时期,因此也被称为朝均田制。
此制主要是将封建社会中宗法制度下的人口和土地划分为均田,以保证地价和田赋不致变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均田制一直持续至清朝灭亡,其中影响极大的是在南宋时期的南迁,至此,均田制不仅在地区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国家层面也顺利实施。
均田制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首先,通过实施均田制,可以促使农民尽其所能地激发农业生产,以满足当时国家的财政收入。
其次,均田制有助于调节土地的实际利用,即使很多地区的土地质量也可以得到改善,令农业生产更具效率。
此外,均田制还可以有效地调整民众的社会关系,使农民能够得到公平的土地分配,进而减轻封建制度的贫富悬殊。
然而,均田制虽然在当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首先,均田制旷日持久,导致了地方政府收获不佳的情况,令政府办事效率降低。
此外,由于均田制的持续实施,使得一些地区的贫困地区开始产生,同时也加剧了农民劳动生活的负担,进而也导致了农民的社会责任感降低,令整个社会处于萧条状态。
均田制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当今世界,人们也在研究均田制的特点和实施过程,以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不仅如此,人们也从中汲取经验,以推进今天的农业生产发展,引导农业经济朝着和谐稳定的
方向前进。
农业科技史话(上)_经界法
南宋清查核实土地占有状况的措施。
绍兴十二年(1142),两浙转运副使李椿年上言经界不正十害,建议实行经界法。
诏专委李椿年措置。
遂设立经界所,从平江府(今江苏苏州)开始,逐渐推广至两浙,再推广至诸路。
其具体措施有;①打量步亩:以乡都为单位,逐丘进行打量,计算亩步大小,辨别土色高低,均定苗税。
②造鱼鳞图:保各有图,大则山川道路,小则人户田宅,顷亩阔狭,皆一一描画,使之东西相连,南北相照,各得其实;然后合十保为一都之图,合诸都为一县之图。
③置砧基簿:每户置簿,逐一标明田产的田形地段,亩步四至,以及得产缘由,赴县印押,永充凭证;遇有典卖交易,须各持砧基簿和契书对行批凿。
到绍兴十九年冬,除淮东、淮西、京西、湖北四路属边境地区未行外,其余各路多数州军都已次第完成。
经界法旨在保证官府赋税收入,不可能真正“均平赋税”。
由于漳、汀(今福建长汀)、泉三州行而复罢,绍熙二年(1191)曾再度清丈,但也未成功。
因此,绍兴经界不到百年,旧籍之在官者半已不存,甚至漫不可考,赋税隐漏走移愈益严重。
嘉定以后,婺州(今浙江金华)、嘉兴府(今浙江嘉兴)、平江府、常州、信州(今江西上饶)、饶州(今江西波阳)等地又陆续推行经界。
终因官吏豪绅的反对,未能贯彻下去。
农业科技史话(上)_职田
中国古代按官职品级授予官吏作为俸禄的土地。
施行于西晋至明初,其间亦曾称为菜田、禄田、职公田、职分田等。
职田是国家掌握的公田,不属官吏私人所有,只以收获物或部分收获物充作俸禄的一部分,官吏离任时要把职田移交给下一任。
这种土地严禁买卖,也不得换易。
东汉献帝时,曾将京畿三辅地区(今陕西中部)的公田按原俸禄等级给予百官,让他们自己收取租税,是职田制的萌芽。
两晋时期,职田逐步形成固定的制度。
西晋元康元年(291)正式规定中央官吏按一、二、三品授予菜田十、八、六顷。
菜田的授受办法是:以每年立夏为断,立夏前到任的官吏,可收取当年的田租为俸禄;立夏后到任的,田租归前任,继任者另外领取一年的食俸。
东晋时,始授予外官禄田,其数量大体上是都督二十顷,刺史十顷,郡守五顷,县令三顷。
南朝刘宋各级官员所得禄田数量比西晋有所增加,禄田的授受也改以芒种为断。
元嘉末年又一度改变为按官吏到职之月起,计月数而分其田禄。
齐、梁、陈各代也都有禄田。
北魏太和五年(481)对州刺史、郡太守等地方官依官品等差给以公田,是为北朝授职田之始,至太和九年颁布均田令时予以重申。
隋给职分田,一品五顷,至五品则为三顷,其下每品以五十亩为差,至九品为一顷。
唐代武德元年(618)诏令内外官各给职分田,数量亦以秩品高下为差。
唐代的职田只授给职事官。
未补正的内供奉和里行官不给职田,只从太仓领取相当职田地租最低量的“地子”;员外官则既无职田也不给“地子”。
职田形成制度以后,历代政府都十分注意职田的管理,以保障百官的经济利益。
唐代职田由尚书省工部屯田郎中主管,具体事务由朝廷委派使职官和州县长官处理。
州县每年六月要勘造一次职田籍帐,申报尚书省。
这种籍帐记载职田四至、田租标准等,称之为“白簿”。
当年十月依据白簿征收地租,给付本官。
在白簿的基础上,又有三年一造的职田“黄籍”,供长期保存。
唐代前期,基本上实行了此种造籍制度,但也有例外。
由于职田常常是侵夺农民的熟田,严重妨碍均田制的施行,以致政府不得不承认职田“侵渔百姓”,在贞观十一年(637)和开元十年(722)两次暂时停给职田,改给仓粟(每亩折合二斗)。
均田制的内容
均田制的内容
内容: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
奴婢同样授田。
耕牛1头授田叨亩,限4头牛。
男子授桑田20亩。
北魏太和九年,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宣布按人口数来分配田地。
从此均田制开始实行。
主要内容
(1)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
奴婢同样授田。
耕牛1头授田叨亩,限4头牛。
授田视轮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
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奴婢和牛的授田随奴婢和牛的有无而还授。
(2)男子授桑田20亩。
桑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可卖其多余的,也可买其不足20亩的部分。
产麻地男子授麻田10亩,妇人50亩,年老及身死后还田。
什么是均田制
均田制,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
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
北魏初年,鉴于中国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户口迁徙,田地大量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
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简述唐代均田制的特点(一)
简述唐代均田制的特点(一)
唐代均田制
特点
1.均田制的实施对象:唐代实施的均田制主要针对农田
的分配和征收,将土地按照世代更替的原则进行合理分割,以确保人人有田可种。
2.土地赋税的平均分配:均田制通过将土地按照家庭户
口数量平均分割,确保每户农民得到的土地面积相对平均,减轻了部分农民过重的赋税负担。
3.征收劳役的均等原则:均田制要求每户农民不仅要按
照土地面积缴纳赋税,还要提供一定数量的劳役,以维持国家的军事防卫和基础建设。
4.优先保护弱势群体:均田制对于孤老、残疾和无地的
人提供救济,确保他们得到一定的土地以维持基本生活。
5.限制财产转移:均田制限制了土地的买卖和转让,以
防止土地集中于少数富豪手中,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均衡发展。
说明
Markdown格式的文章可使用各级标题以清晰地分类和呈现内容。
对于这篇文章,我使用了三级标题来展示唐代均田制的特点。
在每个
特点下面,我使用了粗体字和数字标示,以快速准确地概述该特点。
这种形式的呈现使得文章易于阅读和理解。
此外,文章也遵循了要求的规则,没有出现html字符、网址、图片及电话号码等内容。
以上就是关于唐代均田制的简短介绍和特点列举,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农业科技史话(上)_租佃
中国历史上地主向农民出租土地,收取地租的一种土地经营制度。
租佃制度产生的历史前提是:一方面,地主占有了农民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另一方面,广大农民不占有土地,但占有在实际上或法律上属于他们的部分其他生产资料。
他们利用这些生产资料租种地主的土地,独立经营农业以及家庭手工业,而把剩余劳动甚至部分必要劳动作为地租交纳给地主。
相比于没有独立人格的奴隶,租佃农民的身份是自由的。
但同时,经济上的依附关系又必然形成租佃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地租的实现,也必须有赖于地主对农民的超经济强制。
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主要经营方式是租佃制度。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租佃制度呈现各种不同的形态。
其产生和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约前6世纪~6世纪),租佃制度产生并初步发展。
租佃制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
春秋后期,周天子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丧失,“公田不治”,土地关系逐渐走向私有化,井田制破坏,封建依附关系开始产生、发展起来。
新兴的地主阶级改变旧的剥削方式,招徕逃亡奴隶和破产平民,作为自己的“私属徒”,把土地分给他们耕种,从中收取地租,租佃制度于此产生。
这就是董仲舒说的自商鞅变法后,土地得以买卖,小民破产者无以为生,“或耕豪民之田”的情况。
所以中国古代的地租,从租佃关系产生之日起,就由实物地租占支配地位。
而实物地租的基本形态是分成租制。
在秦汉时期,租佃制度得到初步发展。
由于土地兼并,越来越多的小农丧失土地,沦为大土地所有者的佃农。
同时,专制国家为解决流民问题,也将大量的封建国有土地出租给农民,即“假民公田”。
西汉宣、元二帝时(前86~前50),前后凡八次下诏,“假民公田”。
承租官田地者向国家纳租,租率一般在收成的四五成之间,称作“假税”,据居延汉简的记载,西汉宫田租中已出现个别定额租的情况。
另外,当时也有一定数量的官田地被权家、豪民所揽租,他们或驱奴耕种,或转手再出租给小农,以致“公家有障假之名,而利归公家也”。
学术观点:北魏至隋唐的均田制
学术观点:北魏至隋唐的均田制对北魏至隋唐的均田制的讨论很热烈,提出问题也很多。
关于北魏均田制产生的条件,一般都认为,均田制产生的外部条件是鲜卑拓跋部土地共有的旧俗;对其内在条件是什么,却有不同看法。
如徐德嶙认为,“是由于中国北方在变乱期间农村公社土地村有制的扩大。
”王仲犖则认为,是当时土广人稀的实际情况和西晋占田制的影响。
而岑仲勉不同意这种看法。
他认为,均田制与占田制有本质的不同。
许多学者认为,均田制具有农村公社性质。
如徐德嶙认为,均田制是“由农村公社土地村有制演变而来,还保存有农村公社中的某些旧有的制度和性质。
”唐长孺也认为,均田制具有公社特征。
李亚农甚至认为,均田制和“农村公社时期的土地制度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金宝祥的看法与此相反。
他认为,“历史上只要有了一定发展的分工,商品生产,商品交换,那么必将导致公社所有制的瓦解,大土地所有制的产生。
根本不可能再度产生占主要形态的以村社所有制内内容的国家所有制,有的只能是以小土地所有制为内容的,以地主所有制为前提的国家所有制。
”对于均田制下农民使用的土地的性质也有不同看法。
如苑士兴认为,均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农民对于“所分得的土地并无所有权,而是长期使用和占有。
”而唐耕耦认为,由于实行均田制时,社会上早已存在的私有土地也都被包括在均田范围之内,所以均田制下的土地既有国有土地,也有私有土地。
对于均田制下的农民,一般认为是自耕农民或基本上是自耕农民。
但侯绍庄认为,他们是国家佃农。
不少人认为,均田制在其实行期间一般是居于主导的、支配的地位。
而王仲犖认为,北朝的均田制只是世家大族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补充状态。
潘镛认为,唐初的土地制度是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但占支配地位的不是土地国有的均田制,而是地主土地私有制。
一般认为,北魏的均田制是普遍实行了的。
但傅筑夫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他认为,“北魏政府对于它大事宣扬的均田制度并没有以全力推行,甚至在京师附近也没有认真推行,至少是没有全面展开,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它只是一个没有或未能实施的纸上谈兵而已。
均田制知识点总结
均田制知识点总结均田制的实行可以追溯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但更为广泛和系统的实行是在唐宋时期。
具体来说,唐代实行均田制的政策主要是通过均田条例和土地调查实施的。
均田条例规定每个家庭按人口数配地,一家一定数量的耕地,并且要定期调查耕地质量和人口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土地分配。
这一制度的实行,使得土地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合理化利用,并且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均田制的实行对中国古代的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均田制使得社会中农田的分配更加公平,避免了土地资源的过度集中和不公平分配。
其次,均田制能够激励农民更加努力的耕作土地,从而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再次,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负担,保证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和生产需要。
最后,均田制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避免了土地资源过度扩张和导致的社会动荡。
尽管均田制对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均田制导致土地资源的碎片化,不利于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其次,由于均田制的实行需要对农民进行严格的调查和管理,往往造成农民对国家政府的不满和抵触情绪,对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再次,均田制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着腐败和变通的问题,导致不公平分配和资源浪费。
最后,随着社会的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均田制的制度逐渐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也限制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说,均田制作为中国古代一种土地制度,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
它为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繁荣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因此,对于均田制的了解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的经济社会生活,也能够启发我们对当代土地制度改革和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些启示。
均田制
均田制发展北魏太和九年(485年)颁布实行“均田制”的诏令:1、凡15岁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40亩,女子20亩。
露田都是无主荒地,因考虑休耕轮作,故授田时—般按休耕周期加一或两倍,也称“倍田”。
拥有奴婢和耕牛的人,可以额外获得土地,奴婢同普通农民一样受田,人数不限,土地归主人;丁牛(4岁以上)每头受露田30亩,一户限4头。
所受之田不准买卖,年老身死,还田给官府。
2、初受田者,男子每人另授桑田20亩,限3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枣、榆等树。
桑田可作为世业田,终身不还,可以世袭,但限制买卖。
在不宜种桑的地区,男子每人另授麻田10亩,女子5亩,奴婢同样受田,按露田法还受。
新定居的民户还可分到少量的宅田,每3口一亩,奴婢5口一亩,宅田也属世业。
3、桑田按现有丁口计算。
“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
”桑田为世业,允许买卖其一部分。
原有桑田已超过应授田数,“无受无还”;达到应授额的,不准再受;超过应授额部分,可以出卖;不足应授额,可以买足。
4、若全家都是老小残疾的,11岁以上及残废者各受丁男一半之田,年过70的不还所受,寡妇守志,虽免课亦授妇田。
5、地狭的地方,居民可以向空荒地区迁徙受田;地广的地方,居民不许无故迁徙,可随力所及向官府申请借种受田以外的土地。
因犯罪流徙或户编无人守业的土地,收归国家所有,作均田授受之用。
6、各级地方官吏按照官职高低授给不同数额的公田(职分田),离职时移交后任官。
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
新旧任相交接,不许出卖。
北齐北齐继续推行均田制,大体上与北魏相同,但也略有变化。
取消了受倍田的规定,不过一夫一妇的实际受田数仍相当于倍田,北魏对奴婢受田没有限制。
北齐则按官品限制在300人至60人之间。
另外还规定了赋税。
北齐一般从年18岁起受田,北齐所授露田男子80亩,妇人40亩,丁牛60亩,每户限4头;另投桑田或麻田20亩。
宋代农业均田制度与农业生产变革
宋代农业均田制度与农业生产变革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富庶繁荣的时代,这主要得益于宋代农业均田制度的实施以及农业生产的变革。
宋代农业均田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土地制度改革,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宋代农业均田制度的背景和实施、均田制度带来的农业生产变革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宋代农业均田制度的背景和实施在宋代前期,土地分配极不平均,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
这导致农民丧失田地,土地众多集中在富豪和地主手中,农民的生活条件日益恶化。
为了改变这种不公平的土地分配状况,宋代政府实施了农业均田制度。
宋代农业均田制度的实施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征收:政府通过编制详细的土地统计调查表,依法征收官田和个体田地。
2. 划定农田:政府重新进行耕地划分,将原本过大或过小的土地进行合理划分,确保每个农民都能得到一定面积的田地。
3. 分配土地:政府根据每个家庭的人口和劳动力状况,将征收的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保证每个家庭拥有足够的土地用于生产。
4. 设立固定田: 在每个村庄的中心地带设立固定田地,用于分配给丧失土地的农民,并保持持久稳定。
二、均田制度带来的农业生产变革宋代农业均田制度的实施,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以下是几个主要方面:1. 提高土地利用率:农业均田制度通过重新分配土地,使得农民家庭获得了一定面积的耕地。
这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也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农民有了足够的土地,可以更好地开展耕种,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
2. 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均田制度的实施,使得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统一,迫使地主将土地租借给农民耕种。
地主们逐渐失去了对农业生产的控制,农民们则有了更多的自主性,积极探索新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方法,推动了农业技术的进步。
例如,在工具方面,农民开始使用犁、耙等新型农具,提高了耕作效率。
3. 促进经济发展:宋代农业均田制度的实施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生计,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农业生产得到了提高,使得商品经济逐渐兴起,并推动了宋代的经济发展。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均田制度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均田制度古代中国的均田制度是一种重要的土地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旨在保障农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的制度安排。
该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均田制度的定义、历史演变、实施情况、效果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均田制度的定义均田制度,顾名思义,就是将土地均分给农民。
它是一种以平均分配土地为基础的土地制度,旨在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实现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二、均田制度的历史演变1. 春秋战国时期的均田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封建割据和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社会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均田制度应运而生,旨在减轻农民负担,缓解社会矛盾。
这一时期的均田制度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未得到普遍实施。
2. 秦汉时期的均田制度在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刘邦取消了封建割据,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而汉武帝刘彻则进一步推广了均田制度,通过全国土地的重新测绘和重新分配,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土地平均分配。
这一时期的均田制度得到了大规模的实施,对农民的权益保障发挥了积极作用。
3. 唐宋时期的均田制度唐宋时期,均田制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完善。
宋代推行了均丁法和均田法,通过对人口和土地的普查,将土地划分为田丁,实现了土地的再次平均分配。
唐宋时期的均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繁荣。
三、均田制度的实施情况均田制度的实施情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
总体而言,均田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推行并不普遍,主要是地方政权在一定范围内的尝试。
而到了秦汉时期,中央政权对均田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实施。
唐宋时期,均田制度又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完善,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然而,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区,均田制度的实施程度和效果也有所差异。
四、均田制度的效果评价均田制度对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农民权益:均田制度的实施,使得土地得到了适当平均的分配,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了保障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魏到唐前期的一种土地制度。
从北魏太和九年(485)政府颁布均田令开始实施,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到唐建中元年(780)废弛,前后约三百年。
均田制的内容骨耜北魏颁布的均田令由其前期实行的计口授田制度演变而来,是当时北方人口大量迁徙和死亡,土地荒芜,劳动力与土地分离,所有权和占有权十分混乱这一特殊情况下的产物。
其主要内容是:十五岁以上男夫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
露田加倍或两倍授给,以备休耕,是为“倍田”。
身死或年逾七十者将露田还官。
桑田为世业田,不需还官,但要在三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榆、枣树。
原始陶器上的麻布印纹不宜种桑的地方,则男夫给麻田十亩(相当于桑田),妇人给麻田五亩。
家内原有的桑田,所有权不变,但要用来充抵应受倍田份额。
达到应受额的,不准再受;超过应受额部分,可以出卖;不足应受额部分,可以买足。
贵族官僚地主可以通过奴婢、耕牛受田,另外获得土地。
奴婢受田额与良民同。
耕牛每头受露田三十亩,一户限四头。
凡是只有老小癃残者的户,户主按男夫应受额的半数授给。
民田还受,每年正月进行一次。
在土地不足之处,有满十五岁成丁应受田而无田可受时,以其家桑田充数;又不足,则从其家内受田口已受额中匀减出若干亩给新受田者。
地足之处,居民不准无故迁徙;地不足之处,可以向空荒处迁徙,但不许从赋役重处迁往轻处。
土地多的地方,居民可以随力所及借用国有荒地耕种。
园宅田,良民每三口给一亩,奴婢五口给一亩。
因犯罪流徙或户绝无人守业的土地,收归国家陶猪圈石斧所有,作均田授受之用,但首先授其近亲。
地方守宰按官职高低授给职分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各六顷,不许买卖,离职时移交于接任官。
均田制与赋役制密切联系。
均田令公布后,北魏又制定了新的租调制。
均田农户除丁男负担征戍、杂役外,一夫一妇出帛或出布一匹(四丈),粟二石。
十五岁以上未婚男女四人,从事耕织的奴婢八人,耕牛二十头,其租调都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的数量。
以上内容,各朝有过若干变动。
北周主要是取消倍田之名,应受额改为一夫一妇一百四十亩,单丁一百亩;受田年龄改为十八岁成丁受田,六十五岁年老退田。
赋役负担改为一夫一妇纳调绢一匹、绵八两(或布一匹、麻十斤),牛耕(甘肃)租粟五斛,单丁减半。
十八至五十九岁丁男一年服役三十日。
北齐河清三年(564)重新颁布均田令,规定邺城三十里内土地全部作为公田,按等差授给洛阳刚迁来的(原来从代京迁洛阳的所谓“代迁户”)鲜卑贵族官僚和羽林、虎贲;三十里以外、一百里以内土地按等差授给汉族官僚和兵士。
一百里以外和各州为一般地区,应受田额与受田、退田年龄大致与北周同。
奴婢受田人数按耙地(甘肃)官品限制在三百至六十人之间。
赋役负担,一夫一妇之调与北周同,租为垦租二石、义租五斗。
奴婢则为良民之半。
隋代开皇二年(582)令,丁男、中男的永业、露田受田额与北齐同。
补充内容中突出的一点是官人永业田与品级相适应,自诸王以下至都督,最多授给一百顷,最小四十亩。
此外,内外官按品级高下授给职分田(职田),最多五顷,最少一顷。
内外官署又给公廨田,以供公用。
赋役负担以一夫一妇为一床,纳租粟三石,调绢一匹(第二年减为二丈),绵三两。
单丁及奴婢、部曲、客女按半床纳租调。
丁男每年服役三十日(第二年减为二十日)。
隋炀帝杨广即采桑(甘肃)位,免除妇人和奴婢、部曲的租调,大概也同时废除了他们受田的制度。
唐代均田制,在隋代基础上,明确取消了奴婢、妇人及耕牛受田,土地买卖限制放宽,内容更为详备。
综合武德七年(624)令、开元七年(719)令、开元二十五年令等记载,主要内容为:丁男和十八岁以上的中男(见丁中),各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
老男、笃疾、废疾各给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
丁男和十八岁以上中男以外的人作户主的,则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
民户原有的永业田,在不变动所有权的前提下,计算在已受田内,充抵应受的永业、口分额。
有封爵的贵族和五品以上职事官、散官,可以依照品级请受永业田五顷至一百顷。
勋官可以依照勋级请受勋田六十亩至三十顷。
道士受口分田三十亩,女冠受口分田二十亩。
僧尼受田与道士、女冠同。
官户(指官府所属的一种贱口)受田按甘肃嘉峪关出土画像砖耙地图百姓口分之半请受。
工商业者在宽乡地区,可以请受永业、口分田,其数量为百姓之半。
受田悉足的叫宽乡,不足的叫狭乡。
狭乡的口分田减半授给。
狭乡的人不准许在宽乡遥受田亩。
五品以上官人永业田和勋田只能在宽乡授给,但准许在狭乡买荫赐田充。
六品以下可在本乡取还公田充。
永业田皆传子孙,不再收还。
口分田身死后入官,另行授受,但首先照顾本户应受田者。
庶民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以及犯罪流徙的,准许出卖永业田;迁往宽乡和卖充住宅、邸店、碾碓的,并准许出卖口分田。
在职官依照内外官品和职务性质的不同,有八十亩至十二顷的职分田,以其地租充作俸禄的一部分,离职时须移交后任。
内外官署各有一顷扬场(甘肃)至四十顷的公廨田,以其地租充作办公费用。
均田农户法定的赋役负担,大致与隋同(见租庸)。
均田制的施行与作用均田令,一方面通过奴婢、耕牛受田(隋以前)或依照官品授永业田(隋以后)等方式,保障贵族官僚地主利益,但限制他们占田过限。
一方面又规定授田时先贫后富,以及限制民户出卖应受份额的土地,以期农民也能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
其目的是建立一套限额授受的土地制度,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缓和被统治者的反抗,使劳动力与土地结合,以利于政甘肃嘉峪关出土魏晋画像砖牧牛图府对农民的控制,以及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保证政府赋役来源。
均田令规定的受田数量,指的是应受田,也就是受田的最高限额。
实施均田令时,民户除原有私地和已占有的小块无主土地按田令规定进行登记,算作已受额外,不满应受额部分,是否可以补充,补充多少,则因时因地而异。
总的说来,农民所拥甘肃嘉峪关出土画像砖牧畜图有的土地绝大多数是达不到应受额的。
在长期战乱,存在大量无主土地、荒田的地区,农民所受土地较多,如北魏及唐初的山东地区。
但各个地区之间不平衡,北魏到唐的均田令都有宽乡、狭乡之分。
唐贞观时,关中的灵口就是狭乡地区,一丁受田只有三十亩。
有的地区还不到三十亩。
在相对和平时期,缺乏无主土地;农户受田则很少。
如隋初狭乡一丁只有二十亩,没有丁男的户,土地更少。
从文献记载和敦煌、吐鲁番发现的手实、计账、户籍以及给田、授田、欠田等均田授受的簿籍看,均田令无疑是施行了的。
直到开元时期,西州仍在进行土地还授,尽管还授的田亩数很少。
学术界对均田制实施的范围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
一种认为,北魏至唐,均田制始终仅施行于北中国,江南没有推行。
一种认为,隋灭陈统一南北后,甘肃嘉峪关出土画像砖牧马图均田制已推行于江南地区。
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均田制的实施,和与之相联系的新的租调量较前有所减轻以及实行三长制,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均田制是在鲜卑拓跋部由游牧、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变,鲜卑及其他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它的实施加速了上述转变过程。
隋朝所以能够统一南北以及唐王朝的强大,均田制的实施是一个重要原因。
均田制的性质学术界看法不一。
甘肃嘉峪关出土画像砖坞壁图主要有两种说法:①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但此说对均田制是否包括社会上早已存在的私有土地理解不同。
一部分学者认为,原有的私有土地已包括在均田制内。
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私有土地存在于均田制之外,与均田制同时并存。
②均田制具有两重性,既包括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又包括土地私有制。
北魏实施均田制时,中国北方一方面存在着大量无主土地和荒地,按照传统,属国家所有;一方面存在着以宗主为代表的巨大的地主势力耕织图和早已根深蒂固的土地私有制。
实施均田制并没有改变私有土地的所有权性质。
均田制的两重性,正是客观存在着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土地所有制在法令上的反映。
实施均田令,不仅把国有土地按桑田、露田名目请受登记,原有的私地在不变动所有权前提下,也按均田令规定进行了登记,充抵应受额。
这一原则贯彻于北魏至唐的均田令中,始终未变。
均田制范围的露田(正田、口分田)、职分田、公廨田等,属国家所有。
原有的私田、园宅地、桑田(麻田、世业田、永业田)、官人永业田、勋田、赐田等,属康熙耕织图私人所有。
这两种封建所有制性质不同的土地,并存于均田制范围内,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占支配地位的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均田制虽然包括私有土地,但能用来授受的土地只是无主土地和荒地,数量有限。
因而均田农民受田,开始就普遍达不到应受额。
口分田虽然规定年老、身死入官,但实际上能还官的很少。
随着人口的增多和贵族官僚地主合法、非法地把大量公田据为己有,能够还授的土地就越来越少。
均田令虽然限制土地买卖、占田过限,但均田农民土地不足,经济力量脆弱,赋役负担沉重,稍遇天灾人祸,就被迫出卖土地,破产逃亡。
地主兼并土地是必然要发生的。
正因为如此,均田制在北魏实施以后不久即被破坏。
经过北魏末年的战乱,无主土地和荒地增多。
继起的东西魏、北齐、北周、隋,施行之后又破坏。
隋末农民起义后,人口大减,土地荒芜,新建立起来的唐王朝重新推行均田令,成效显著。
唐高宗以后,均田制又逐渐被破坏。
随着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国有土地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转化为私有土地。
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土地还授实际上已不能实行。
唐德宗建中元年实行两税法后,均田制终于废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