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魏延的悲剧中分析诸葛亮的性格缺陷

合集下载

诸葛亮的缺点有哪些

诸葛亮的缺点有哪些

诸葛亮的缺点有哪些
诸葛亮,字孔明。

中国历史上牛逼的贤相,治国治军的全才,智慧的化身。

都说人无完人,那么诸葛亮有什么缺点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

缺点一:太讲忠义和节操,太过于忠于道义,而不知道良禽折木而栖。

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为了实现兴复汉室的理想,凭一州之力,对抗拥有天下三分之二的曹魏,发动六次北伐。

使得曹魏不得不让司马懿掌权,最后被司马家族篡夺了天下,导致后来五胡乱华,给汉族带来了一次大灾难。

这说到底是诸葛亮的锅。

缺点二:掌权期间平衡了益州内部的各方矛盾,能够做到大家力往一个方向使,而没有让这些问题在他掌权期间暴露出来,得不到及时解决。

以至于死后,问题暴露了,让费袆殚精竭虑,以至于早死。

缺点三:军政一把抓,还做的好,名望高,导致没时间培养儿子,使得他儿子这个官二代还要亲自上战场,最后白白战死。

缺点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对家人太苛刻,太节俭,不懂为家人谋求后路。

死后只留下八百棵桑树,还明令家人要自给自足。

缺点五:不管是做人做事,都做的太完美,以至于让人怀疑是不是在作秀,而且一做就是几十岁,直到死在战场上。

导致成了忠臣中的榜样,历代帝王宣传的必选,历代名臣,名人都称颂。

以至于到了千年以后的现在,网上有的心虚之人还在找他茬,鸡蛋里挑骨头,以至于引起网络骂战。

诸葛亮的刚愎自用和小肚鸡肠

诸葛亮的刚愎自用和小肚鸡肠

诸葛亮的刚愎自用和小肚鸡肠诸葛亮是聪明的,并且不是一般的聪明。

但凡聪明的人都十分自信,诸葛亮也不例外,本来自信不是什么缺点,但如果自信过了头,变成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就是大大的缺点了。

可惜诸葛亮先生也和常人一样,身上也有这些坏毛病。

刘备本非凡品,能够从一介布衣成为一方君主,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刘备识诸葛亮于草庐之中,对其委以重用,言听计从,应该说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

对刘备的话,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诸葛亮都应该高度重视,认真考虑。

可惜的是,虽然在白帝城临终托孤之时,刘备曾经专门告诫诸葛亮,马谡其人言过其实,未可大用。

但诸葛亮并没有放在心上,甚至还有点不以为然,仍然认为马谡是难得的人才,可堪大用,最后导致失街亭、马谡被斩、自己上表自贬三级的结果。

诸葛亮的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由此可见一斑。

魏延是蜀中的一员猛将,其武功才能甚至不下于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

但不知道诸葛亮什么时候学会的相面,初见魏延,就认为其脑后有反骨,喝令斩之。

多亏众人求情,方免一死,但从此魏延在诸葛亮手下便没有好果子吃了。

虽然在五虎上将纷纷凋谢之后,魏延可谓蜀中第一猛将,并且蜀国战将匮乏,但诸葛亮仍不加以重用。

偏偏魏延这人又恃才傲物,对上爱提点小意见,甚至对诸葛亮的决策部署有时也说三道四;对下不善于团结同事,致使部分同僚也对其有看法。

对这样的人物,诸葛亮当然无法容忍,可怜魏延空有一身本领,却无用武之地。

更可叹的是,诸葛亮临终之时,仍对魏延不放心,又设下“魏延反,马岱斩”的锦囊妙计,致使魏延死了还背负着反叛的罪名。

其实,说白了,魏延实乃死于自己的桀骜不驯,诸葛亮能容忍关羽、张飞对自己的冒犯,是因为二人和刘备的关系非同寻常。

你魏延算什么,加入革命队伍比我还晚,何况在刘备死后,我被皇上尊为相父,蜀中文臣武将谁敢不服,偏偏你自我感觉良好,时不时的提点意见,我当然要对你不客气了。

客观的来说,诸葛亮在对待魏延的问题上确实有点小肚鸡肠。

这一点,从他对彭羕的态度上也可以看出来。

浅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

浅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

浅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三国演义》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中诸葛亮形象的塑造非常成功。

政治上他高瞻远瞩,军事上他运筹帷幄,思想上他深谋远虑,文学上他才华横溢。

他的思想、品格、才干在今天仍为人所津津乐道。

一、志存高远自比管乐一个人如果想有所成就,那么首先应该有远大的抱负,即理想。

诸葛亮年轻的时候,中原豪强并起,诸侯割据。

他经常和当时的青年才俊,如博陵的崔州平、颖州的徐庶、石广元、汝南的孟公威等,交往甚密,畅谈古今,研究学问,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一次他们谈到军阀割据,董卓作乱时,诸葛亮曾尖锐地指出:像董卓、袁绍这些人和颠覆秦国的赵高、篡权窃位的王莽是一丘之貉,不消除这些家伙、国家就不得安宁。

诸葛亮“每自比管仲、乐毅”,表达了它改变国家割据混战局面的政治抱负。

正是以这种理想为动力,才使诸葛亮成长为“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

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中,刘、关、张三人跟童子进诸葛草庐,至中门,刘备见门上大书一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通过此联揭示了诸葛亮的高尚德操。

精炼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在品德操守方面追求的最高境界。

刘备未见其人,而先观其行,不免感慨:“此行不枉然”,而亮从出世至死,一生不慕虚荣,不求富贵,安贫乐道,朴素严谨,克己奉公,知恩必报,忠贞不二,鞠躬尽瘁,严于律己。

这些高贵的品格着实令人佩服。

“淡泊”、“宁静”从一种境界、一种要求来看,乃是一种道家清心寡欲,修身养性,顺其自然的表现,但并非消极避世,求一生安乐。

正因为如此,所以诸葛亮在一生军旅生涯中。

时刻以此为戒,提倡俭朴,别无所求。

再则,他至始至终一身素缟,初出场时,“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似神仙之概”,在入世以后,虽出将入相,但他每次出战几乎都是同一装束:端坐四轮车,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拿羽扇,一幅高人逸士的形象,而不喜达官贵族的华服丝袍、金银饰物。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诸葛亮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几乎处于神化状态,在文学作品中,诸葛亮有勇有谋、运筹帷幄,还可以借天时地利人和呼风唤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很相似,都是作者通过一个角色来表达文化思想的引子,作者对诸葛亮的形象理解通过整本书表达出来,但我们想要得到更深的理解就必须全面分析文本中的形象,掌握作者的深刻意图,理解更多的思想智慧。

一、忠诚的代表《三国演义》全书一百二十回,书中近半文字都涉及诸葛亮,仅诸葛亮个人描写就有三十多回,占到全书的1/4,我们可以看到全书虽然人物众多,但是对于诸葛亮的人物描写却非常多,描绘出一个栩栩如生的诸葛亮,一个始终如一的忠臣代表。

诸葛亮身上最大的亮点就是忠诚,忠心君主、忠心国家。

忠君体现在诸葛亮对刘备的追随上,诸葛亮的代表作《隆中对》,其中体现最多的便是对刘备的知遇之恩,多年来始终如一、不离不弃,体现出的正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

刘备善待诸葛亮,三顾茅庐才请得其出山,诸葛亮亦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在刘备死后又尽心辅佐刘禅,白帝托孤后,诸葛亮的忠君思想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他费心费力地辅佐刘禅,把自己的一生贡献在国事上,北伐之前还竭尽全力地嘱托刘禅要处理好国事。

《出师表》一文中把蜀国的治理之道和臣子的任用描写得非常详细,并一直劝诫刘禅不要妄自菲薄,做事一定要依法依理而行、内外统一,希望可以壮大蜀国,完成刘备的遗愿。

不论发生什么事,诸葛亮始终坚持的都是最初跟随刘备的初心——匡扶汉室。

诸葛亮之所以肯出山帮助刘备,笔者认为他有一个目标——匡扶汉室,而且一辈子都为这个目标而奔走。

为了完成匡扶汉室的愿望,他一生竭尽全力、视死如归,诸葛亮一直都把自己的生死放在蜀国的安危之后,为蜀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刘备在世时,无论发生任何事,诸葛亮都一直陪伴在他左右,为他出谋划策;刘备死后又尽心尽力辅佐刘禅,一直把匡复汉室作为自己的终身目标而坚持,即便是最后病逝于五丈原,他也是死在了战场上,为自己的目标而牺牲。

历史趣谈魏延反骨是杜撰的 诸葛亮小心眼容不下魏延

历史趣谈魏延反骨是杜撰的 诸葛亮小心眼容不下魏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魏延反骨是杜撰的诸葛亮小心眼容不下魏延
导语:反骨,其实是医学上的一种专业所指,是一个人的脑骨长得和常人有点差异。

在小说中诸葛亮说魏延反骨,日后必反。

其实在后人看来诸葛亮是小气...
反骨,其实是医学上的一种专业所指,是一个人的脑骨长得和常人有点差异。

在小说中诸葛亮说魏延反骨,日后必反。

其实在后人看来诸葛亮是小气才说魏延反骨,很多历史都证明诸葛亮不喜欢魏延。

魏延反骨是三国演义虚构
纵观《三国演义》,魏延反骨出现过两次,给人印象非常的深刻,但这是小说的虚构。

有人认为诸葛亮说魏延反骨是想给魏延一个下马威,因为魏延本来是刘表的部将,后来杀了韩玄,然后开城投降,献长沙于刘备,所以诸葛亮是想挫魏延的锐气。

但这也是《三国演义》的虚构,诸葛亮从来没有讲过魏延“脑后有反骨”,而且还有一点,魏延没有把韩玄杀掉。

魏延是刘备的老部下,早就跟随刘备南征北战,是刘备的爱将。

刘备打下汉中,要决定留谁来镇守汉中,全军上下大家都看好的是张飞,张飞也自以为非我莫属,结果想不到,刘备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

所以当时全军上下都为之一惊。

可见,刘备对魏延是非常看重的,委以重任。

然而诸葛亮似乎并不买刘备的账,偏偏认定魏延是一个脑后有反骨的人。

不仅是诸葛亮,孙权也说过魏延,说“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

诸葛亮不喜欢魏延说魏延反骨
三国演义上魏延反骨说法是,魏当年在长沙城时候,砍了城主率全城投降刘备,所以诸葛说他:“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士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
生活常识分享。

论_三国演义_中诸葛亮形象的智者之愚_李润芳

论_三国演义_中诸葛亮形象的智者之愚_李润芳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贤相的典范,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彪炳千古;《三国演义》中的他更以“运筹帷幄帐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战术谋略引人入胜。

博望烧屯,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七擒孟获,赤壁大战,木牛流马等等,无不显示了他的高度智慧,成为三国中“智绝”人物。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三国演义》的一句批评语:“欲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虽是对小说“失真”的批评,却也间接说明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有着超人的智慧谋略。

但是诸葛亮毕竟不是神人,也不是完人,在他的一生中,也曾有过失误,即俗语“智者千虑,终有一失”。

他的失误如下:1日常生活的失调第一,事事亲力亲为。

诸葛亮在出山后的二十七年中,事无巨细,必亲自操劳,以致劳累过度,积劳成疾,终于在六出祁山的过程中溘然长逝于五丈原。

第一百三回司马懿曾问蜀使者孔明寝食及事之繁简,当得知“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焉。

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的情况后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繁,其能久乎?”从人道的角度看,司马懿大概也对孔明的做法持否定态度,当然,作为竞争的对手,他倒希望诸葛亮的身体早些垮下来。

故有蜀汉主簿杨顒进谏诸葛孔明,“今丞相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岂不劳乎?司马懿之言,真至言也。

”孔明则答曰:“……但受先帝托孤之重,唯恐他人不及我尽心也!”此话充分展现了诸葛孔明作为一国之丞相对蜀国的竭忠尽智和对事业的兢兢业业,他的耿耿忠心和强烈的敬业精神让人佩服感叹不已。

但事实上,诸葛亮作为领导,需要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的、关键的事务,把所有的事情都拿来自己处理,长期下去,必定力不从心!第二,不注意培养人才。

诸葛亮尽管足智多谋,却不注意培养人才,以致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尴尬局面。

对此冯文楼先生在《诸葛亮形象的寻绎》一文中通过引用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就说明了关于蜀汉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蒋琬死,费袆刺,蜀汉之亡必也,无人故也……勤于耕战,察于名法,而于长养人才,涵育熏陶之道,未之讲也……”面对荆州诸将不断伤亡缺失的现实,诸葛亮并未开科选将,进一步培养将才,致使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尴尬局面。

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3)

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3)

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3)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四、悲剧的英雄形象诸葛亮的一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这成就的背后,是英雄的孤寂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的一生就是在演绎一个三国时代的悲剧:他在错误的时间里遇到了错误的人物,确立了一个错误的方向,并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努力地犯一个巨大的错误。

他一直致力于统一天下,然而自己却先倒在了五丈原。

诸葛亮身上也有着这样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从“人谋可胜天时”,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诸葛亮早已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悲剧性,然而却无一刻屈服于既定的命运、无一刻忘记最初的信念,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而功败垂成的时刻,也正是他最具悲剧色彩的时刻。

1、才智上的悲剧诸葛亮虽有旷世奇才,也知人善用,但他却不能有效的使用那些人。

五虎上将中的关羽和张飞,自恃是刘备的兄弟,有点心高气傲,在处理某些事时不能虚心听取他人意见,诸葛亮没有驾驭好这两个人,导致了关羽大意失荆州,导致了张飞和刘备为关羽报仇,打乱了一统天下的战略部署。

后来蜀汉被东吴打败,诸葛亮被-迫休养生息,然而却出现了朝中无大将的局面,自己也不信任将领,尤其是对魏延的使用,甚至是马谡的悲剧。

蜀汉没有“人和”是造成失败的一个原因,这也更加反射出诸葛亮的悲剧色彩才智上的悲剧。

他事必躬亲,势必打乱朝中大小官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格局,最终造成大家都负责,又都不负责,一人死而废天下事的混乱局面,不仅给他自己,也给他一生为之奋斗的蜀汉事业带来了消极影响,埋下了隐患。

这一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诸葛亮的悲剧是历史与个人共同造就的。

2、历史的悲剧顺天者逸,逆天者劳。

无论徐庶有始无终,不如不出;即如孔甲尽瘁而无,毕竟魏未灭、是未吞、济得甚事!天下之事,分久必合,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不会太长久,统一已是大势所趋,但统一的重任并不适合有一个弱小的国家来完成,诸葛亮空有一腔热血,但毕竟实力悬殊,他发动的战争适得其反,非没有完成统一大业,反给蜀汉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解析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解析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解析《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诸葛亮是一个备受尊敬的人物。

他是智者、谋士,更是一个耿直、忠诚的人。

在小说中,诸葛亮的形象被作者塑造得十分完美,许多人把他当作偶像,对他的故事和行为深感钦佩。

在本文中,我将解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揭示其中的深层次含义。

仁者无敌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中最让人赞叹的一点就是其仁德之轻世所难及。

他时常为民伸张正义,对待百姓宽容和善。

在《三国演义》中,每当黄巾军作乱或是魏蜀之间斗争的时候,他总是首先考虑的是百姓安危。

为了保障百姓的安全,他也不顾个人安危,经常冒着生命之险去执行任务。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句名言:“仁者无敌”。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中最大的缺点就是他缺乏实际的执行力。

虽然他有着卓越的智慧,但有时候他的计谋并不一定能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要么因为其他人的错误判断,要么因为时机不对,要么因为自身能力不足等原因。

这说明,即使再高明的策略也存在着失败和错误的可能。

因此,我们应该从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中吸取教训,不只要依靠智慧谋略,还要有实际的行动力和执行力。

谦虚谨慎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中,还体现出了他很强的谦虚谨慎精神。

他一生中经历了许多的战争和政治斗争,但他却一直深深地明白,人常在舞台高处,要守护自己的不骄不躁,钦佩他的人敬重他的精神。

在他的行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试图减少对自己的炫耀,试图用不起眼的方式取得胜利,用中庸而不出奇的手段获得胜利。

这表明了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中有所谓的“微不足道的英雄”存在。

忠诚坚定诸葛亮的忠诚度十分高,在故事中他始终是刘备的忠实军师。

即便是在生命最后的时候,他依然把对我主的忠诚放在心中最高的地位上,为了不负赤壁之约一战之约,他坚定地挂好了锦囊,依然坚信着战争的胜利,为刘备的事业前进的路上扼守着关键的节点。

他的人物形象在此时显然表现出了忠诚和坚定,没有后悔,也不怕胜利,相信历史上的人物都深深爱着他们的国家和人民。

诸葛亮-完美主义人格的悲哀(名人成败心理分析之五)

诸葛亮-完美主义人格的悲哀(名人成败心理分析之五)

诸葛亮-完美主义人格的悲哀(名人成败心理分析之五)名人成功心理分析系列:◎拿破仑◎恺撒◎林肯◎贝多芬◎诸葛亮◎苏轼◎曹雪芹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完人。

他集智慧、忠恕、正直、廉洁于一身,是世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偶像。

可惜,诸葛亮人格中有相当的完美主义品质,这使得他在处事务求尽善尽美,不容马虎,凡事放心不下,终而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情结表现出来。

一.效忠以死情结依照陈寿之《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章武三年春,先生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白帝城托孤是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的一出绝戏,这前一半戏是由刘备唱的,因为他巧言托孤,给了诸葛亮以无限的信任和尊重;而这后一半戏则是由诸葛亮唱的,他以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在刘备病榻前的誓言。

换言之,刘备的一番临终之言使诸葛亮扣上了“效忠以死情结”。

它使得诸葛亮凡事必言不负先帝之托,不辱先帝之望。

所以,诸葛亮可以心甘情愿地夙兴夜寐,日理万机,意尤嫌不足。

[]而当他听说司马懿评论他“食少事烦,岂能长久?”时,泣曰道:“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

”可见诸葛亮“效忠以死情结”有多深。

由此,诸葛亮早已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只要是能做到“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就报效了对先帝的一片忠心。

如此算来,诸葛亮死在五丈原绝非偶然,他要以自己的死来实现两个目的:一是报答主公对他的无限信任,二是为后人树立一个榜样,激励他们去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

诸葛亮的聪明,也在体现在对死的态度上。

二.克复中原情结诸葛亮受刘备托孤之重,视克复中原为己之大任,经年用兵不断,虽皆无功而退,却仍矢志不渝。

诸葛亮之所以坚定不移地追求克复中原之大计,也在于他怀有“克复中原情结”。

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好为梁父吟,以管仲、乐毅自许。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解读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解读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解读作者:李景梅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4年第01期[摘要]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诸葛亮伺奉了二朝君主刘备和刘禅,成为一代贤相,他的目标是上报君恩下安黎庶,结束三国鼎立的混战局面,但穷尽一生终究未能实现这宏大的愿望,令无数英雄为其扼腕叹息。

纵观诸葛亮一生,27岁之前他过着闲云野鹤般的潇洒日子,27岁出隆中随刘备东征西战,54岁病逝五丈原,完成了他壮观而又悲剧的一生。

其生可悲,其死可敬,一生壮观堪称一代人杰,本文中笔者就其悲情形象展开研究。

[关键词] 三国演义;诸葛亮;悲情一、诸葛亮形象《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一部长篇历史主义小说,他以宏大的结构,精妙的构思,丰富的人物为我们呈现了一幅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画卷。

诸葛亮无疑是这幅画卷的主要人物,是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

1、雅士的诸葛亮其内心之优雅,保持着“我本是卧龙岗闲散人”的洒脱;其居住环境之清幽,不富丽堂皇却别有韵味;其结交之朋友,虽不为官却对天下大事有着清醒认识;其题诗咏句寓意精妙高深,为卧龙先生的诸葛亮风采于此可见一斑。

刘备第一次到卧龙岗就听到有人吟诗“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二顾茅庐时听到“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

仰面观火虚,疑是玉龙斗。

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

”(三十七回)诗句一次比一次寓意深刻,从侧面烘托出诸葛亮雅士之形象。

此极言其雅士之风流。

2、贤臣的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对蜀汉事业兢兢业业,对刘氏父子一心一意。

帮助刘备匡扶汉室、一统天下作为自己的毕生目标。

为刘备制定“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战略决策。

刘备死后对刘禅也是忠贞如故,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呕心沥血的帮助刘禅实现一统天下。

诸葛亮为了刘氏父子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热血和青春,自己却是这样的勤俭节约,对后世儿女也是如此要求,他成为了后世贤臣形象的代表。

从魏延的悲剧中分析诸葛亮的性格缺陷

从魏延的悲剧中分析诸葛亮的性格缺陷

论《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个性弱点及表现摘要:《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被演义化了的经过艺术包装处理了的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被美化、神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成为了公认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

可他也不是完人,也有他的短处。

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败,当数蜀国的彻底灭亡。

蜀国拥有诸葛亮这样神机妙算、杰出的丞相兼军师、和几十万精兵良将,为何没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宏愿,最终反到落了个国破家亡的悲剧结果呢?细读史书,就可发现诸葛亮在性格上存在着缺憾是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

本文试图用魏延的悲剧来分析诸葛亮性格上缺陷: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谨小慎微,临机不决;不敢大胆使用优秀人才,没有良好的培养后备人才的机制,诸葛亮在选拔人才和使用人才上比起同时代的曹操、孙权、刘备就差了一筹。

诸葛亮在有生之年未能选拔和造就灿若群星的文武雄才来辅助和继承他的事业,固然这里原因很多,但就他在选拔人才上的求全责备、知人偏颇是一个重要原因,结果使得西蜀的大小官员中谨小慎微的“老实头”居多,就是蒋琬、费祎等人也是循规有余而才气不足,缺少进取精神,不能独挡一面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诸葛亮死后蜀中后继无人造成一统大业落空。

关键词:个性弱点谨小慎微临机不决用人求全责备《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影响深远。

小说塑造了众多的杰出人物,其中尤以诸葛亮较为突出。

《三国演义》中尊刘抑曹的倾向比较明显,所以较多着墨于蜀汉集团的人物也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很多有关《三国演义》的出版说明、前言、评论等文章都认为作者把诸葛亮塑造成了一位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全才,有着超人的智慧,绝世的才能,自信潇洒,足智多谋。

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和为追求天下统一大业而鞠躬尽瘁的奋斗精神,以及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风范,确实使人敬佩。

对于诸葛亮其人,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们都曾有过不少评述,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中,对《出师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表之英也。

”陆游一再称颂:“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初三作文:我心中的诸葛亮之千古“心机boy”_3000字

初三作文:我心中的诸葛亮之千古“心机boy”_3000字

我心中的诸葛亮之千古“心机boy”_3000字说起诸葛亮,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他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好人,然而,我心中的诸葛亮却是一个妥妥的奸邪小人!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那么,我就先从周瑜开始说起。

周瑜是我仰慕许久的男神。

历史上的周瑜也是一个英雄形象,他24岁的时候就被孙策任命为建威中郎将,羽扇纶巾,儒将风采,更有苏轼“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赞誉。

这个时候的周瑜真可谓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

这样的一个人,是绝对不可能会去忌妒别人的,又怎么可能因为忌妒别人而被气死呢?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气量是非常大的,《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性度恢廓”,就是气量大,品质好;刘备说他“器量颇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

然而,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改写的。

于是乎,周郎从性度恢廓的君子变成了心胸狭隘的小人,那么,诸葛亮的真实面目又是怎样呢?毛主席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基本持否定态度,其中最主要的理由就是选错将帅。

由于诸葛亮用了骄傲且拒不执行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的关羽,才有了后来的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悲剧。

荆州失守,孙刘反目,蜀汉的局势便从此无可逆转。

错用关羽守荆州,诸葛亮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对蜀汉是毁灭性的打击。

诸葛亮的罪过可远远不止毛主席所说,我总结了网络上的观点:1.嫉贤妒能,造成蜀国人才后继乏人。

在首次北伐中,诸葛亮拒绝了魏延带兵五千出子午谷奔袭长安这一出敌不意、攻敌不备的好建议,就是因为他嫉贤妒能的心理在作怪,而不是什么谨慎不谨慎的问题。

五千人的军队,一点也不算多,就算失败了,损失了,也不过是九牛一毛的事。

打仗嘛,哪能不冒险呢?如果采用魏延的战略战术,万一真的成功了呢?这正是他所担心的。

如果给魏延这样能征善战的刺头儿真的抢了头功,那么他诸葛丞相的脸面往哪里搁呀?在这种变态心理的作用下,魏延的忍辱负重,被诸葛亮看成是软弱可欺,时不时就以要砍他的头来对他发出生命威慑,一直对他毫不客气的进行挤压。

作为托孤重臣之一的李严,也没能逃出诸葛亮嫉贤妒能的手掌心,被诸葛亮以种种借口远放都城成都之外数十年。

【语文知识点】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分析

【语文知识点】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分析

【语文知识点】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分析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带有鲜明的悲剧性,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无敌的智慧。

1.带有鲜明的悲剧性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就和刘备说过:“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这句话并不只是装逼范地随口一说,而是真正地表达了诸葛亮即将面临的悲剧。

在《三国演义》中,他是怎么着也不会篡夺蜀汉政权,即使阿斗在愚蠢,他也不会动丝毫歪脑筋,这就是他的悲剧所在。

六出祁山,不断北伐,总是想要荡平中原,然而他忽视了曹魏政权以及后期司马政权的强大,他没有那种休养生息,让后来人完成霸业的打算。

2.强烈的正义感这从他始终不愿在实力雄厚的曹操麾下效力,而是选择军力羸弱的刘备,就可见一斑了。

有人说,诸葛亮太善于狡辩,不管是在东吴的“舌战群儒”,还是在北伐战场上的“骂死王朗”,都让他赢得了“天下第一骂”的名头。

可实际上,正是因为诸葛亮内心始终持有的正义感,才会让他势如破竹,无往不胜。

“舌战群儒”能够一战成名,在于他认为孙刘应该结盟,而且必须结盟,他们属于正义的一;同样的,“骂死王朗”也在于,他始终认为汉室才是正统,曹氏才是篡汉。

3.无敌的智慧诸葛亮还是一个智慧过人的辅国能臣,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早就不只是“智慧过人”这么简单,而是像鲁迅说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这其实很能说明问题。

诸葛亮。

字孔明,号卧龙。

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三国演义诸葛亮人物评价800字

三国演义诸葛亮人物评价800字

三国演义诸葛亮人物评价800字《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个极富智慧、谋略和胆识的人物,他的形象深入人心,广受赞誉。

以下是对他的评价:一、卓越的谋略家诸葛亮以谋略著称,他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迅速找到最佳的策略。

无论是草船借箭、空城计,还是七擒孟获、智取汉中,都展现了他高超的智慧和策略。

在危难之中,他能够冷静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忠诚的辅臣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和扶持是显而易见的。

他始终把刘备的利益放在首位,尽心尽力地为其谋划。

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承担了辅佐后主刘禅的重任,对国家大事尽心尽力,丝毫不懈怠。

他的忠诚和付出为蜀汉的繁荣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知人善任诸葛亮在用人方面有着独到的眼光和经验。

他能够准确地判断一个人的才能和特点,并根据其优点分配任务。

例如,他重用关羽、张飞等猛将,让他们在战场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又如,他发掘并重用姜维、马谡等人才,为蜀汉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后继者。

四、卓越的政治家诸葛亮不仅在军事谋略上有着过人之处,他在政治治理上也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

他重视农业,发展经济,加强中央集权,提高政府效率。

通过一系列政治改革,蜀汉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五、外交家诸葛亮以机智、敏锐的外交手腕著称。

他多次出使魏、吴等国,与各方进行外交谈判,成功化解了许多危机。

在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时,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高超的谈判技巧,为蜀汉争取了最大的利益。

然而,人无完人,诸葛亮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例如在对待马谡的问题上,他没有听取刘备的意见,对马谡委以重任,最终导致街亭失守,给蜀汉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此外,他在处理与魏延的关系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两人之间的关系一直紧张。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个充满智慧、谋略和胆识的人物。

他的忠诚、付出和才能为蜀汉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他的形象是历史长河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解析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解析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论文作者:张旭准考证号:018109165018作者单位: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指导教师:***主考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2011 年7月内容提要《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

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几百个人物形象,其中诸葛亮人物形象脍炙人口,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长达近百年的三国历史中,诸葛亮的活动虽只有二十七年,但在小说中却占了一半以上的文字,即从第38回诸葛亮出场的“隆中决策”,到第104回的“丞相归天”,共有66回的篇幅,这还不包括诸葛亮出山前水镜先生对他的赞美、离世后“魏都督丧胆”的余威。

这将近70回中,又有一半以上的章回是专门写诸葛亮事迹的。

如此着力刻画的人物,在全书中还没有第二个。

因此,郑振铎曾说:“一部《三国志通俗演义》虽说的是叙述三国故事,其实只是一部‘诸葛孔明传记’”(《三国演义的演化》)。

小说中的诸葛亮是最具魅力、最有光彩的形象。

在这个人物身上,几乎集中了忠臣贤相的所有美德,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全部胆、识、才、智。

通过这样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的形象,寄托着作者圣君贤相的社会理想。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本书作者罗贯中。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汉末三国时期发生在中国大地上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它是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近一百年,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等方面的斗争故事。

全书主要以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人物为主要人物,今天我分析的是诸葛亮这个人物。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话三国,必先说诸葛”,这足可见诸葛亮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性。

那么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

反骨未必是天生—浅谈《三国演义》中魏延的命运悲剧

反骨未必是天生—浅谈《三国演义》中魏延的命运悲剧
(一)陪衬诸葛亮完美的正面形象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一部著名的长篇演义小说,以三国纷争的历史事实为基础,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诸葛亮便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一个比较成功的正面人物。他足智多谋而又忠心耿耿,可以说几乎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而正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高大形象,作者描写了一大批人物来作为他的陪衬,这里面就包括我们的悲剧主人公魏延。
(二)思想深处的文化价值观念
这一点其实可以算是上一条原因的延伸。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封建时代一个不得志的优秀知识分子,所以在其内心深处一直是秉持着儒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的。而另一方面,现实中的罗贯中却处在人生意义难以实现的苦闷当中,所以他才着力塑造了诸葛亮这样一个集智慧、道德与政治才能于一身的近乎完美的人物形象。或者可以说,他是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了这个人物身上。而诸葛亮作为一个具有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典型知识分子,必然也是在心底坚持着儒家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规范的。事实上在《三国演义》中,孔明的为人处事无不处处反映出他思想深处的儒家文化价值观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反骨未必是天生—浅谈《三国演义》中魏延的命运悲剧
时间:2011-06-30 06:40:09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本文分别从小说的文本表现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两个层面对造成魏延命运悲剧的原因作简要分析,并进一步指出这些原因多是人为所致,进而得出魏延“反骨未必是天生”的结论。
论文关键词:魏延,反骨,悲剧,文本表现,创作意图
除了对兵出子午谷的建议不予采纳外,诸葛亮在部署作战安排时也往往对魏延抱有偏见。与孟获作战时曾令魏延半个月必须连输十五阵,弃七个寨栅;上方谷设伏一仗,孔明又命魏延诈败,叫他与张郃作战时故意败退几十里,最后还要作出一副丢盔弃甲的狼狈相。虽然说“革命工作无分贵贱,只有分工不同”,但诸葛亮经常给魏延安排这种“诈败诱敌”的窝囊角色也不能不说是意味深长。

论点论据——诸葛亮谨慎酿大错

论点论据——诸葛亮谨慎酿大错

诸葛亮谨慎酿大错
诸葛亮的用兵谨慎一直被人称道,而什么事情走了极端都会有它的负面影响。

诸葛亮的谨慎既得了天下,也终失了天下。

因为谨慎,他处处提防桀骜不驯的老功臣魏延,临死之时,事托杨仪,担心魏延居功自傲,不服天朝管,设计以谋反罪名害死魏延,一手炮制了三国奇冤。

若是让诸葛亮掌权魏国,该杀的人太多了。

因为谨慎,六出祁山,寸土未得。

除了客观原因,至少两次是由于谨慎而失去机会。

首出祁山,魏延大胆提出,由自己带精兵取道子午谷直插长安。

这在当时的情况下,绝对不失为一条出奇制胜的妙计,因为此时镇守长安的是笨蛋夏侯懋,不是曹真。

可惜,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

”不敢冒险用兵,失去战机。

再出祁山,事将成,被后主疑心招回,诸葛亮岂不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是不敢承担误会他谋反的风险。

因为谨慎,他事必躬亲,大事小事一手抓,虽然是鞠躬尽瘁,就没想想自己浑身是铁能碾几颗钉?更大的悲剧是他的人才论,宁用平庸,也不用脑后长反骨的能臣,因此压制了蜀中人才,造成了西蜀才竭。

而人才匮乏也是导致蜀国灭亡的催化剂,以致他死后,姜维再出祁山,已经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因为诸葛亮大权独揽,所以可以说西蜀的失败也就是诸葛亮的失败,而诸葛亮改在了过于谨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个性弱点及表现摘要:《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被演义化了的经过艺术包装处理了的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被美化、神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成为了公认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

可他也不是完人,也有他的短处。

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败,当数蜀国的彻底灭亡。

蜀国拥有诸葛亮这样神机妙算、杰出的丞相兼军师、和几十万精兵良将,为何没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宏愿,最终反到落了个国破家亡的悲剧结果呢?细读史书,就可发现诸葛亮在性格上存在着缺憾是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

本文试图用魏延的悲剧来分析诸葛亮性格上缺陷: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谨小慎微,临机不决;不敢大胆使用优秀人才,没有良好的培养后备人才的机制,诸葛亮在选拔人才和使用人才上比起同时代的曹操、孙权、刘备就差了一筹。

诸葛亮在有生之年未能选拔和造就灿若群星的文武雄才来辅助和继承他的事业,固然这里原因很多,但就他在选拔人才上的求全责备、知人偏颇是一个重要原因,结果使得西蜀的大小官员中谨小慎微的“老实头”居多,就是蒋琬、费祎等人也是循规有余而才气不足,缺少进取精神,不能独挡一面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诸葛亮死后蜀中后继无人造成一统大业落空。

关键词:个性弱点谨小慎微临机不决用人求全责备《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影响深远。

小说塑造了众多的杰出人物,其中尤以诸葛亮较为突出。

《三国演义》中尊刘抑曹的倾向比较明显,所以较多着墨于蜀汉集团的人物也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很多有关《三国演义》的出版说明、前言、评论等文章都认为作者把诸葛亮塑造成了一位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全才,有着超人的智慧,绝世的才能,自信潇洒,足智多谋。

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和为追求天下统一大业而鞠躬尽瘁的奋斗精神,以及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风范,确实使人敬佩。

对于诸葛亮其人,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们都曾有过不少评述,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中,对《出师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表之英也。

”陆游一再称颂:“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

在中国道德史上,诸葛亮的《出师表》与李密的《陈情表》一忠一孝,合称双璧,是千古景仰的典范之作。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一个熟知天文地理、过去未来无所不知、能文能武、足智多谋、呼风唤雨的智星,一个能祭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识魏延反骨、骂死王朗、唱空城计、死了还以木偶退兵、锦囊杀魏延的诸葛亮。

“三分天下霸业成,思得明君汉室兴。

”可惜由于历史的局限,或者由于“为贤者讳”之类的思想所囿,抑或由于敬仰之情,不愿言其瑕者甚多,尤其是在他对待和使用蜀国大将魏延问题上更是讳莫如深。

《三国演义》中“魏延脑后有反骨”这一说,为好多人所熟悉和接受。

这就须从历史本来面貌来辨其真伪。

这里我只就诸葛亮用人之得失和魏延之悲剧发点议论。

一、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在汉末军阀割剧、群雄争霸的夹缝中求生存和发展的刘备是很有抱负和胆识的,他深知人才之难得,怀着求贤若渴的心情礼贤下士,不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来做自己的得力助手。

当时刘备已是47岁的皇室将军,而诸葛亮则是27岁的书生,而就是这位年青人在见面时竟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的战略决策。

在短短三百字的《隆中对》里分析和预测到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历史趋势,并从政治、军事、内政、外交诸方面作了精辟的分析,可以说它是蜀汉开国的奠基石,无愧于千古奇策的赞誉。

这个战略决策的执行开创了刘备事业的新局面,问题是诸葛亮没能根据后来的形势变幻发展及时修正其中已经过时的一些计划和设想。

《隆中对》提出:据有荆、益之后再逐鹿中原,“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指刘备勇率益州之众出秦川),这就是说,在占有荆州之后,应一路兵向宛、洛,一路兵出秦川,以钳形之势向曹操军事集团进攻。

看来,这个方案在孔明出山之前提出似乎无可厚非,问题是后来秦川与宛、洛在政治、经济地位上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荆州的战略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了。

如果只凭益州兵马出秦川进击曹魏,走当年刘邦“暗渡陈仓”的老路,是很难取胜的。

再则,在“赤壁之战”12年后吴蜀联盟已经严重破裂,镇守荆州的关羽刚愎自用,违背联吴抗曹的外交国策;对荆州极为敏感和重视的孙吴联合曹操以“讨关羽自效”,派吕蒙、陆逊抄关羽后路,“白衣渡江”袭取江陵、公安;曹操由洛阳进驻宛城,并令徐晃率大军增援被困襄阳的曹仁,同孙权南北呼应夹击关羽,致使关羽兵败临沮,身陨麦城。

刘备为给关羽报仇,感情用事,军事指挥不当,结果蜀军又遭“火烧连营”之败,损兵三分之一,元气大伤,逐鹿中原的雄图已经难以实现。

探究起来,原因固然很多,主要还是当时政治、军事、经济重心已不在关中,而在宛、洛、许昌地区。

占据秦川关中固然重要,但荆州的战略地位已比汉中、秦川重要得多。

荆州失,蜀军必会被封闭在秦岭、大巴山和巫山一线以内的崇山峻岭中,在战略上处于极不利地位。

然而,据守荆州的蜀汉大将关羽居功自傲,辱骂东吴为加强吴蜀联盟而“结亲”的来使。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就批评关羽是破坏吴蜀联盟,导致蜀之颓亡的始作俑者,这可能言之过重,但关羽对损害吴蜀联盟应负很大的责任。

然而以刘备之雄、诸葛之智,对荆州战略地位对蜀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关羽孤军远悬,未给增添一兵一卒,也未令近在上庸的刘封、孟达之军向关羽靠拢,更没有令其阆中(嘉陵江中游)的张飞、江州(重庆、涪陵一带)的赵云两支战斗力较强的精兵去增援关羽,应当说是最重要的失误。

难怪陈寿在评诸葛亮时说:“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二、北伐战争,失人失策公元223年,刘备病危,白帝托孤,诸葛亮受命于危难之中,以他的卓越才能稳定了局势,并在“科教严明,赏罚必信”、“奖励农桑,与民生息”等正确政策下逐渐恢复了元气。

其后两年“六月渡泸”、“七擒孟获”,安定了后方;渐渐又开创了一个“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积蓄饶”、“吏不容奸,人怀自励”的有所作为的局面。

公元227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拉开了“六出祁山”北伐战争的序幕。

这场战争前后经历了六、七年,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诸葛亮一开始就失人失策。

当时蜀军虽锐,但在兵力数量上处于劣势,在战略地位上为险峻的秦岭山脉所阻,利守而不利攻。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出奇兵制胜,速战速决。

在这一点上似乎料事如神的诸葛亮谨慎到了近乎迂腐的地步。

那么,当时是不是没有人提出过卓越而可行的战略方案呢?不是。

在初出祁山之前,“起于卒伍”的名将魏延就曾对北伐的路线提出过异议。

他根据敌我地形、战术原则等因素提出:“闻夏侯懋少,主婿也,怯而无谋。

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懋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

长安中惟有御吏、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

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这应该说是个比较周全的战略方案。

如果采纳这个方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精兵奇袭,直捣长安,再在斜谷大军配合下,胜利是很有希望的。

就是诸葛亮的主要对手司马懿在事后也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仔细,不肯造次蠌事。

他却不知吾境内地理;若是吾用兵,先借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可见魏延的主张是可取的。

可惜孔明把这斥责为“轻躁冒进”,既不用魏延其人,也不用其策,结果大好时机被丧失了。

诸葛亮对魏延似乎有点偏见,偏反其道而行之,要用他的那个“万全之计”,竟将“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任为先锋主将,硬是强调什么“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无虞”,兜大圈子自汉中向西绕道阳平关,再武都、天水、祁山,使十万大军在崇山峻岭中缓慢笨拙地前进,使广大将士的体力和粮秣无益地消耗在长途跋涉之中。

这样的进军使魏方得以喘息,从容地作好迎战准备,深沟高垒,以逸待劳,致使蜀军失去时机。

马谡终为敌军所败,街亭失守,孔明唱了“空城计”之后只好南归了。

其实,街亭之失亦不能全怪马谡,诸葛亮要负主要责任。

从地理位置看,街亭既是当时的战略重地,街亭之战也是关键性战役。

街亭失,“进无所据”,退无所守,只得被迫放弃已取得的陇西三郡,退守汉中,导致整个北伐的失败。

照理说诸葛亮应亲临前线督战,但他并没有“亲届街亭”;他的指挥部应设在街亭附近,但却设在大老远的祁山,在当时通讯落后的情况下,指挥不灵是必然的。

兵败后诸葛亮作出了自己应有的姿态:请将自己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严惩了马谡,但只承认自己“用人不当,有负先帝之明”,并未能总结自己战略战术上的错误。

就是对“用人不当”似乎也认识不深,好像并未想起魏延和魏延的建议。

在其后的北伐中仍然因循原来老一套的进军路线,不敢取循秦岭而东,大胆深入敌后的战略。

结果只能是在司马懿坚守不战的对策下使蜀军呆望于坚城之下。

三、用人标准,求全责备从《三国演义》到《三国志》都可以看出,诸葛亮一生确实谨慎到了谨小慎微的地步。

战略战术上的谨小慎微必然导致用人标准上的“知人偏颇”、“求全责备”。

尽管他在用人上比较能不拘一格“选贤任能”,如拔庞统、蒋琬于小县,起杨洪、何祗于郡吏,但他的“一生惟谨慎”的作风似乎就喜欢那些谨小慎微、好做表面功夫的人,而对于那些有点个性和雄才大略的人却往往因其小而失大。

魏延有“不肯下人”“又性矜高”的缺点,是人才而不是奴才,他始终只是用其人而不信其人,仅作为借用力量。

这种存在戒心的用人态度必然使自己失去“股肱”之助。

不仅对魏延,对其他确有所长又有些缺点的能人也往往使用不得法,处置极端、偏颇。

如对待刘封的“刚猛难制”,诸葛亮即劝刘备因其上庸之败而趁机剪除。

其实刘封倒是一员可信用的战将,后来刘备为此也很后悔。

对有点自高自大,自诩“宜为诸葛亮之贰”的廖立,他虽也曾赞誉过他是可以与庞统相比的良才,可是长沙一失之后便不复重用。

后来又因他发了点牢骚,如说孔明“不任贤达而作俗吏”,就被放逐汶山,老死蛮荒。

对马谡先是欣赏他在“南战”中提出的“攻心为上”的策略,认为他是有为的人才,而对刘备托孤时所说的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意见似乎没有认真考虑,对其失守街亭亦处置过严。

东汉末年是争城夺地,群雄竞起的年代,诸葛亮在选拔人才和使用人才上还算得上古代政治家中的高明者,然而比起同时代的曹操、孙权、刘备就差了一筹。

诸葛亮在有生之年未能选拔和造就灿若群星的文武雄才来辅助和继承他的事业,固然这里原因很多,但就他在选拔人才上的求全责备、知人偏颇是一个重要原因,结果使得西蜀的大小官员中谨小慎微的“老实头”居多,就是蒋琬、费祎等人也是循规有余而才气不足,缺少进取精神。

特别耐人寻味的是,刘备一生最突出地选拔了两个人,一是诸葛亮,一是魏延,而诸葛亮对于魏延并不怎么信任,似乎有点压制他。

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魏延仍然忍辱负重在几十年的南征北战中出生入死,羌中败郭淮,入川夺取西蜀,南战七擒孟获,北伐任先锋,天水收姜维、射曹操、斩王双、大战司马懿,惊退夏侯霸,街亭失守后力挽狂澜,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