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逊《经济学》第11章
萨缪尔森经济学

《经济学》读书笔记——萨缪尔森,人民邮电出版社,04年版统计学院12级统计二班李艳斌201202010245 萨缪尔森作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其理论观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整整一代的正统的理论观点,并且成了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
萨缪尔森是当代新古典经综合派领袖人物,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介绍萨缪尔森时所说的:“萨缪尔森对经济理论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做了根本性的贡献”。
我正是带着对大师的崇拜与敬意通篇阅读了《经济学》这本书。
当初拿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时,心里没有底,手捧着这样一本凝聚着大师无数心血与人类智慧结晶的厚重的书,我想,一定是内容错综复杂而让我这个初出茅庐刚开始接触经济学的学生绞尽脑汁才能看懂其冰山一角的书,担心自己无法认真地从头到尾看完这本巨著而对心中的偶像有所不恭。
从第一章绪论开始我就感觉到这本书并不像我先前所想象的那样语言晦涩难懂,而是以自然明了的辞藻将本应繁杂的理论娓娓道来,甚至在描述上比我的课本更简单,越是大师,就越能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原本复杂的经济学原理。
此书的一大特点是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根据世界范围内的形势发展以及随着人类科技不断进步而使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持续着天翻地覆的改变,把各种涉及到经济学的新元素都加入到最新版《经济学》里,使读者能够足不出户就可将当今社会上影响人类生活包括经济现象、环境变化、世界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变动趋势与经济学基础识知相结合进行初步的了解。
这本书的编排基本上能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较高深的内容在附录或特别标明的小节里单独安排。
第一编是基本概念,主要介绍了一下学习经济学的一些必备基础知识。
第二编是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第三编是要素市场:劳动、土地和资本,以上两篇也是我们在任一本微观经济学的书本中都能看到的主题。
第四篇从微观的角度主要讨论了下国际贸易、政府以及环境,第五篇至第七篇全面讲述了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萨缪尔逊《经济学》第11章

• 在经济活动中,道德风险问题相当(xiāngdāng)普 遍。获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斯蒂格里茨在研 究保险市场时,发现了一个经典的例子:
•
美国(měi ɡuó)一所大学学生自行车被盗比率约为10%, 有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发起了一个对自行车的保险, 保费为保险标的15%。按常理,这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 生应获得5%左右的利润。但该保险运作一段时间后,这 几个学生发现自行车被盗比率迅速提高到15%以上。何 以如此?这是因为自行车投保后学生们对自行车安全防 范措施明显减少。
精品PPT
课前思考(sīkǎo)
• 1、“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天有不测风 云,人有旦夕祸福”,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听说过 很多关于风险的说法,你是如何认识风险的呢? 你认为(rènwéi)风险与危险有区别吗?
• 2.现代经济社会,投保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行为。 你和你的家庭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保险吗?你认 为(rènwéi)保险为什么能减少你所可能遭遇的风 险呢?
精品PPT
纳什均衡 – 纳什均衡((jNūanshhéenqugi)librium):在其他博弈者的策略
精品PPT
逆向(nì xiànɡ)选择
• 关于逆向选择,经常举的例子(lì zi)就是保险市场 。 • 在保险市场上存在高风险投保者驱逐低风险投保者的现象
。因为提高保费,低风险的人退出,高风险的人不退。市 场会充满高风险投保者。这样提高价格带来的损失更大。 一定时间后,供给量不升反降。
精品PPT
逆向(nì xiànɡ)选择
– 某人计划秋季买入200万斤玉米,在明年春天卖出,刚好 可以抵消成本。但由于价格存在波动,如果明年玉米价格 上涨,他将获利丰厚;反之如果价格下降,将出现亏损。
(完整word版)萨缪尔森版经济学原理复习纲要

PPF:在生产技术以及投入要素不变时一个经济体能达到的最大可能产出组合
机会成本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选择A而被迫放弃的B的价值
Chapter 4供给和需求的应用
需求的价格弹性:价格变化一单位比例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比例
丰收悖论:由于粮食是一种缺乏弹性的必需品因此价格的变化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很少.因此在丰收时由于产量大增,粮食价格将很多,但需求量的上升却很小因此农民收入减少
Chapter 24乘数模型中的财政政策
支出乘数与税收乘数
政府多支出一元或者少收取一元的税经济体产出的变化
Chapter 26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央行通过回购或者售出证券以改变流通货币
再贴现率:央行提高或降低商业银行的为到期证券换取现金的利息
法定准备金: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按一定比率将商行吸纳的存款存进央行
Chapter 5需求和消费者行为
边际效用与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多消费一单位的商品所带来的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再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减少.如第二个面包效用不如第一个
等边际法则:消费者在总效用最大时,他的最后一元钱花在A上和花在B上带来的效用是无差异的
需求线向下倾斜:
收入效应:价格的降低等价于消费者的收入上升,因此消费者消费更多的产品
Chapter 32保持价格稳定
通货膨胀
较长时期内的全面价格的持续性上涨
通胀分类:
缓慢通胀:通胀率小于10%
急剧通胀:通胀率大于10%,但是经济持续还能维持
恶性通胀:通胀率可能达到百万以上,经济崩溃
支付能力原则:税额与收入成正比
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
横向公平:每个人交的税都应该一样
一部世界性的经济学教科书:解读萨缪尔森〈经济学〉

一部世界性的经济学教科书:解读萨缪尔森〈经济学〉我对经济学知之不多,但这丝毫不妨碍我知道萨缪尔森的鼎鼎大名,这大半归因于他诺贝尔经济学家的头衔和那本深刻影响着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著作——《经济学》。
我们往往有这种体会,一门专业在一个外行眼中是一个具有某些神秘色彩的陌生世界,我们不能也无力去涉及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论,起码,经济学在我眼中就是如此。
所以当有朋友推荐我看一看《一部世界性的经济学教科书——解读萨缪尔森〈经济学〉》时,我是抱着一种热烈的求知心态去认真研读的。
读毕,掩卷沉思,倒觉得作者范家骧先生不局限于《经济学》而解读经济学,追本溯源,旁征博引,宏观也好,微观也罢,皆娓娓道来,别有一番滋味。
萨缪尔森作为美国凯恩斯学派的领袖人物,又是美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一人,一生中曾写出了多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著作,对当代西方经济学的贡献可谓巨大。
而《经济学》作为他的代表作,至今仍是出版界颠扑不破的一个“神话”,已出版了16个版次,总销量达数千万册,共有40多个语种译本,作为一本普及性的教科书,如此骄人的成绩绝对堪称“前无古人”,这本书也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甚至世界历史上最畅销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
更可贵的是,该书出版了16个版次,每一版都不尽相同,紧紧把握住美国经济变化与西方经济理论和政策的进展,注意各种数据的不断更新,不但使读者不落伍于时代,更使得我们了解了一本畅销书久而不衰的背后所付出的不懈的努力。
萨缪尔森将自己的经济学称为“新古典综合”,即以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经济学(20世纪50年代以来称之为宏观经济学)与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代表的凯恩斯就业理论体系(20世纪50年代以来称之为微观经济学)在理论上的结合,所以按照作者范家骧先生的话讲,要想真正解读这本书,解读任何一个版次,都是不合适的,也是不完全的;而且单纯地解读萨缪尔森《经济学》一书,就事论事,恐怕也不足以使人明白“新古典综合”的真正涵义。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萨缪尔森《经济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全书共分6编43章。
第一编“基本经济概念和国民收入”,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国民收入理论,论述为分析现代经济生活的根本事实和制度所必需的基本工具,为以后各编、章的论述提供方法论的基础和背景资料。
第二编“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波动”是对凯恩斯的《通论》的阐述和发挥。
主要围绕着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关于经济稳定和增长的理论,分析繁荣与萧条的原因,包括储蓄和投资的过程如何相互发生作用来决定价格、收入和就业水平,国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如何控制和协调经济活动的稳步增长等。
他还提出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即通过宏观需求的调控来实现既无通货膨胀,又无失业的经济稳定发展的政策主张。
第三编“国民产品的组成和价格决定”,主要介绍了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均衡价格论,供需在农业上的应用、需求和效用论,竞争条件下的供给、对成本和长期供给的分析,最大利润的均衡,垄断以及不完全竞争和反托拉斯政策等。
第四编“收入分配: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围绕收入的分配理论问题,依据古典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决定生产要素的供给学说,阐述要素的价格决定和报酬分配。
重点是生产论和边际产品,地租和其他资源的定价,工资、利息和资本,利润和动力等。
第五编“国际贸易和财政”,主要阐述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运用宏观和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的国际经济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
内容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贸易和相对有利条件论,保护关税,限额和自由贸易,目前的国际经济问题等。
第六编“当前经济问题”在本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主要论述了低收入的国家的成长分析和发展,生活质量,消除污染和城市祸害,种族和性别歧视,在过分拥挤的世界上的能源不足和资源枯竭,减少贫穷和经济上的不平等,治疗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等当代最基本的经济问题。
探讨了经济增长的趋势,提出了福利经济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评论了各派经济理论,比较考察了各种可供选择的经济制度。
萨缪尔森《经济学》

D 9
6 ABCDEF各点
E
的组合怎样?
3 F
01234
5 粮食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分析?
你若多花了时间在经济学的学习上,那就要在其他功课上少花点时间,或者在娱乐、锻炼身体、休 息上少花时间。
当你选择上大学的时候,其他同学选择了工作。他们一个月的收入为2000.那么,大学四年你的机 会成本是多少?
生产四要素
人力--- 劳动 L 财力--- 资本 K 物力---土地 N (自然资源) :一切自然资 源 智力--- 企业家才能 E (管理)
当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满足人们欲望的 最终产品与劳务时,被成为生产要素,简称要 素。
选择Choices ,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
包括以下五个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A导言
为什么要学经济学?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的一条最重要的理由是,在你的一生中——从摇篮到坟墓——你都会碰到无情 的经济学真理。作为一个选民,你要对政府赤字、税收、自由贸易、通货膨胀以及失业等问题作出 判断,而对这些问题只有在你掌握了经济学基本原理之后,才能够得以理解。
[美]保罗萨缪尔森
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要求研究西方经济学。 作为基本理论,是各经济专业学科的基础课程。 有助于我们培养新的思维方式,用理性的、边际的、实证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人类行为,理解各种社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两种基本 经济制度:
会制度和组织的性质,对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各种社会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做出科学的解释(使辨证思维、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注意:明辨可用的、有价值的成果;要适合具体国情。
A.1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经济学是什么?
若干重要的定义:
经济学 萨缪尔森

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人们总是能从萨谬尔森的有关著作
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
保罗·萨缪尔森与诺贝尔经济学奖
• 萨缪尔森曾在年轻时代感慨经济学家无法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
在那之前,诺贝尔经济学奖还未设立。1968年,诺贝尔奖设立了经济 学奖,萨缪尔森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
•
1959~1960年,萨缪尔森被任命为美国总统事务委员会调查咨询
卷)(1966,1972,1977)。
---
thanks 完
---
萨缪尔森与经济学
经济091 何晓明
-
---
萨缪尔森的离世
• 美国经济学泰斗保罗·萨缪尔森12月13日在其位于美 国马萨诸塞州的家中逝世,享年九十四岁。萨谬尔森作为
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其理论观
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整整一代的正统的理论观点,并且成 了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 萨缪尔森毕业后在哈佛大学继续攻读学业。 在他的导师指引下,萨缪尔森26岁那年取 得博士学位。其博士学位论文《经济理论 操作的重要性》获哈佛大学威尔斯奖,正 是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经济分析基础》为 萨缪尔森赢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 1958年,他与R·索洛和R·多夫曼合著 了《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一书,为经济 学界新诞生的经济计量学做出了贡献。
• 1935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随后获得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 和博士学位,并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经济学教授他发展 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当 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他是 当今世界经济学界的巨匠之一,他所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 涉及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是世界上罕见的多能学者。萨缪 尔森首次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帮助经济困境中上 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方案”,并且 写出了一部被数百万大学生奉为经典的教科书。该教科书 就是流传颇广的《经济学》,被翻译成日、德、意、匈、 葡、俄等多种文字,据报道销售量已达1000多万册,成为 许多国家和地区制订经济政策的理论根据。现在,许多国 家的高等学校将《经济学》作为专业教科书。他于1947年 成为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的首位获得者,并于1970年获得 诺贝尔经济学奖。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十一部分不确定性经济学(圣才出品)

第11章不确定性经济学11.1复习笔记一、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学1.投机的原因及含义一般而言,市场上的产品价格每月都在波动,劳动、土地、机器和燃料等投入品的价格常常有很高的不稳定性;竞争对手的行为也无法提前预知。
企业当前投资的实质在于为未来的利润积攒财富,以备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投机包括对有价值物品或商品的买卖,是从市场价格的波动中谋取利益的一种活动。
通常,一个投机者现在买入一种商品,为的是将来在这种商品价格上涨时卖出,以期获得利润。
投机是一种风险行为,即使是有经验的投机者有时也会因为错误的估计而遭受损失。
2.投机的形式(1)套利和地区价格形式最简单的投机活动是通过买卖同一商品降低或消除地区差价。
这种活动被称为套利,它在一个市场上买入一种商品或资产,然后马上在另一个市场上卖出,从而在一买一卖的价差中获得利润。
套利活动就是同时与不同地区的经纪人通话,以找出微小的差价,力图通过低价购买和高价售出来获取利润。
套利活动有助于拉平完全相同的产品在不同市场上的价格差别。
套利体现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即在获取利润的动机的诱惑下,消除不同市场价格差异,促进市场功能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2)不同时间的投机与价格行为投机致力于确立某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价格范式。
但未来难以预测,从而使这种价格范式不那么完美,即总是处在一种不断受到破坏而自身又不断地重新构建的均衡之中。
投机揭示了看不见的手的法则在起作用。
通过拉平供给量和价格,投机实际上在提高经济效率。
通过将商品从数量丰盛的时期转移到数量稀缺的时期,投机商在价格和边际效用低的市场购进商品,又在价格和边际效用高的地方卖出。
投机商们在追求他们私人利益(利润)的同时,提高了公共经济福利(总效用)。
(3)投机的经济作用和影响投机市场不仅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促进了价格及配置形式的改善,还有助于风险的转移。
这些任务都是由那些想从价格变动中获利的投机商所完成的。
事实上,这表明了“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即将商品从其数量丰盛(价格低)时期向数量稀缺(价格高)时期进行重新配置。
经济学 萨缪尔森ppt课件

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9
保罗·萨缪尔森与诺贝尔经济学奖
• 萨缪尔森曾在年轻时代Biblioteka 慨经济学家无法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
在那之前,诺贝尔经济学奖还未设立。1968年,诺贝尔奖设立了经济 学奖,萨缪尔森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
到美国预算局,为美国政府出谋划策。
•
肯尼迪是美国第一位旗帜鲜明地奉行凯恩斯主义的总
统。肯尼迪采纳了萨缪尔森的建议,实行了著名的“肯尼
迪减税”政策,减税增加了消费支出,扩大了总需求,并
增加了经济的生产和就业。实际上当肯尼迪提出的减税最
终在1964年实施时,它促成了一个经济高增长的时期。
萨缪尔森也成为白宫中不可缺少的高参。
7
保罗·萨缪尔森成就之二:帮助在经济
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
税方案”
• 1961年1月,肯尼迪就任总统时所发表的第一个国情咨文
中就悲观地宣布:“目前的经济状况是令人不安的。我们 是在经历7个月的衰退、3年半的萧条、7年的经济增长速 度降低、9年的农业收入下降之后就任的”。
•
1953年,当《经济学》第三版发行时,萨缪尔森来
5
保罗·萨缪尔森成就之一:将数学引 进了经济学
• 1931年,保罗·萨缪尔森考入芝加哥大学,专修经济学, 年仅十五岁。
•
此时的经济学发展,就如萨缪尔森在1985年2月的一
次演讲时所说:“1932年我开始在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
时,经济学还只是文字的经济学。”数字还没有加入到经
济学科当中来。
•
萨缪尔森接着说道:“在旧式的经济学中,处处充斥
3
《经济学》
• 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是全 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也正是他的这本著作,将西方经济学理论第一 次系统地带进中国,并使这种思考方式和视野在 中国落地生根。
萨缪尔森《经济学》-微观

第一章经济学基础知识A 导言(一)经济学的定义、分类与主题1.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2.经济学的分类⏹根据研究对象分:(1)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作为单个实体的市场、企业、家庭、个人的行为。
创始人是亚当斯密。
(2)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总体运行。
创始人是凯恩斯。
⏹根据研究范式分:(1)实证经济学:试图描述经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研究经济社会的事实。
(2)规范经济学:试图描述经济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问题,涉及伦理和价值判断。
3.经济学的主题⏹稀缺:是指这样一种状态:相对于需求,物品总是有限的。
⏹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
在经济学中,我们认为:在不会使他人情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则该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
(二)经济学的逻辑:由于经济关系通常十分复杂,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变量,很容易混淆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误判政策对经济的真正影响;所以,我们必需警惕各类常见的思维谬误,如:1.将事件的发生次序理解为因果关系。
2.考虑某一变量时,不能保持其他相关条件不变。
3.认为对局部来说是正确的东西,对整体来说也是如此。
B 经济组织的三个问题(一)问题的内容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在诸多可能的劳务和物品中,每一种应该生产多少以及何时生产。
2.如何生产:谁来生产,使用何种资源以及采用何种技术。
3.为谁生产:社会产品如何在不同的居民之间进行分配。
(二)解决问题的制度模式1.市场经济: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极端情况称为自由放任经济,即政府不对经济活动施加任何影响。
2.指令经济:一种由政府做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决策的经济制度。
3.混合经济:既带有市场经济成分也带有指令经济成分的经济制度。
C 社会的技术可能性(一)投入和产出1.概念:⏹投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品和劳务。
萨缪尔森经济学读书笔记

萨缪尔森《经济学》读书笔记简述保罗·萨缪尔森1915年5月15日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Gary)城。
20岁时,以GPA为A的成绩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翌年,又获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M、A、)学位;5年后获得哈佛大学博士(Ph、D、)学位。
在1947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保罗·道格拉斯以学会会长的身份把美国第一届克拉克(John Bates Clak)奖章授予了当时未满40岁的萨缪尔森,并预言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将有无可限量的前途。
果然,萨缪尔森不负所望,23年后便获得了世界经济学的最高奖,诺贝尔经济学奖。
萨缪尔森作为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其理论观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整整一代的正统的理论观点,并且成了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就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
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介绍萨缪尔森时所说的:“萨缪尔森对经济理论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做了根本性的贡献”。
我正就是带着对大师的崇拜与敬意通篇阅读了《经济学》这本书。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囊括了经济学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讨论,就是西方最流行的经济学科学教书与读物。
60年来,《经济学》历经挑战与考验,但仍然无人能撼动其地位。
萨缪尔森不仅开创性地为现人经济学设立了框架与标准,而且60年来孜孜不倦,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锤炼得近乎完美。
一、写作思路首先这本书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就是其写作思路,在讲每一章节的过程中都会秉承一种思路:先整体叙述一下每一章节的背景,然后针对所要叙述的内容进行数据的搜集,经过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得到数据在进行进一步整理,使其成我们熟悉的折线图、柱状图、数据表等形式,让我们有直观的了解,最后还会给出经过分析得到的结论,这样一种瞧似简单易行,却写得处处细心、耐读的一种写法、思路,实则让人佩服,并且给读者一个条理很清晰的脉络。
萨缪尔森 经济学原理

萨缪尔森经济学原理
摘要:
1.萨缪尔森与《经济学原理》的关系
2.《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3.《经济学原理》的地位与影响
正文:
1.萨缪尔森与《经济学原理》的关系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是一位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他的经典之作《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自1948 年首次出版以来,一直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教材。
作为一部经济学入门教材,它详细介绍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2.《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经济学原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微观经济学,包括需求、供给、价格、消费者剩余、生产要素等概念;第二部分则主要涉及宏观经济学,探讨了国民收入、通货膨胀、失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议题。
书中以数学模型和图表为主要工具,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严谨的阐述。
此外,萨缪尔森还结合实际案例,使得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和可读性。
整部作品条理清晰,易于理解,适合经济学初学者阅读。
3.《经济学原理》的地位与影响
《经济学原理》在经济学领域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誉为经济学的“圣经”。
不仅为经济学专业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学习资源,也为广大经济学爱好者提供了
一个了解经济学的途径。
在我国,《经济学原理》同样具有广泛的影响。
许多高校将其作为经济学相关专业的教材,对我国经济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许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也从中受益,运用书中的理论分析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和制定政策。
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

前言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一开头就说到:“……经济学是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
的确,它在社会科学中居于首要地位。
”①按照我们的理解,如果对“艺术”的原文art和“科学”的原文science在翻译上更推敲一点,我们读到的就将是:经济学是最老的“术”——即以经验知识和熟练操作为主导的技艺,最新的“学”——即以思想和逻辑体系为主导,以系统化和理论化为特点的学科。
那么这是非常贴切的了。
既然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居于首要地位,理所当然地也就规定了运输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以及它在运输科学中的地位。
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我国的运输经济学还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位置。
这里,存在着许多原因。
我们不准备全面分析运输经济学在中国历史环境中的经验教训,而只准备从基本“学”“术”状况来观察一下运输经济学的老路子,探索一下新路子,争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社会科学体系和运输科学体系中取得一个恰当的地位。
运输经济学作为一门学问,作为一门课程,早就存在于中国的学术界和教育界。
而作为一门学科,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逐步形成。
这40多年间,在北方交通大学和其他一些院校设立了运输经济系和专业,在国家和运输部门的科学规划中设置了运输经济的研究任务、研究课题,在国家的和运输部门的科研机构中成立了与运输经济有关的研究所和室,翻译、编著了各种运输经济的书籍、教材和刊物,培养了大批运输经济专门人才,近10多年来我国已经自己培养了运输经济学科的硕士和博士。
然而客观地说,这些年我们在运输经济学理论创新,特别是学科体系改造方面的成果远远不能让人满意。
表现运输经济学科时代特征的最明显的“载体”是这一学科的教科书,我们可以从中寻到时代的烙印。
我国运输经济学的教科书有如下一些明显的特点和问题:第一,过去的运输经济学几乎纯粹是政治经济学的部门经济学,把它的指导思想概括为仅仅阐述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规律在本部门的体现,似不为过。
有些运输经济学者即使不同意这个命题,但在实际上却无力摆脱这一束缚。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讲义

二、生产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收益递减和U形成本曲线
生产率规律和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决定为什么
边际成本曲线是U形的 在短期,资本固定,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单位 劳动所对应的资本下降,劳动收益递减,即,单 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增加; 可变要素一般表现为开始阶段的收益递增和随后 出现的收益递减,与之相应的成本曲线表现为U 形
生产者均衡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 切点的含义
生产者均衡的变动
生产扩张的技术路线 规模经济
三、经济成本和企业会计
损益表
资产负债表
存量与流量 总资产=总负债+净值
会计方法
历史成本法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与市场
第八章 完全竞争市场分析
(Analysis of perfectly competitive markets)
公司利润税 红利个人所得税
第七章 成本分析
(Analysis of Costs)
一、成本的经济分析
总成本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TC=FC+VC VC=f(q)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 MC=ΔTC/Δq 平均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AFC=FC/q 平均可变成本:AVC=VC/q 平均成本:AC=AFC+AVC
它表明持续的规模收益递增。随着产量的提 高,企业可以不断地降低价格,且保持一定 的利润,因为这时它的平均成本是下降的。 成千上万个完全竞争者要想和平地竞争共处 是很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大企业具有远远高 于小企业的效率。
市场不完全竞争的根源之二 ——进入壁垒(Barriers to Entry)
萨缪尔森《经济学》全本笔记

初学者写在前面的话:免费的午餐,两全其美的选择,并不存在,或此或彼,我们总得选择,而选择必然意味着某种放弃——经济学称为“机会成本”;经济政策和其它选择类似,大部分情况下必须凭借带有很大局限性的经验或未加证明的直觉选择看起来最好的那个,然而,过程是不平坦的,结果是不被保证的,风险如影随形;对众人皆知理论的怀疑是理性思考的起点,剩余价值学说更像是魔术高手的一个戏法,引发绵延百年的世界震颤,本身却并非一成不变的真理;经济学是理解社会运作和政治体制的望远镜,由于某些产业的特征,垄断在经济上的有着相对的正当性,但既得利益集团与普罗大众的利益分配,永远不会波澜不惊或者无关紧要,理性判断的重要性也只会愈加凸显;经济力量对人的影响可能仅次于物理层面——它不止意味着拥有财富的多寡,更意味着我们将受到何种程度的教育,面临何种尺度的利益分配,甚至决定精神层面在内日常生活的各种可能性边界;探求每个人拥有更好生活这个复杂方程式的答案,不仅是经济学的终始,更是所有学科背后的上帝。
经济学萨缪尔森(前)经济学与互联网互联网提供了廉价,迅捷获得大量信息的途径。
大部分统计资料都由政府提供,所以应先浏览政府和国际组织网站。
小心判断所使用的信息和数据是否可靠。
第一编基本概念第一章经济学基础知识A 导言1撞钟为谁经济学原理伴随人的一生。
个人前途不仅取决于能力,也受到经济力量的影响。
2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分配。
隐含的核心思想:物品和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有效加以利用。
稀缺是指这样一种状态:相对于需求,物品总是有限的。
效率是指最有效的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
在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则该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
经济学的精髓之一就是承认稀缺性的存在,并探讨一个社会如何进行组织才能最有效的利用其资源。
3 微观与宏观经济学亚当斯密被当做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物品价格的形成,土地劳动资本等价格的形成,市场机制长处和弊端,指明社会经济效益实际上出自个人的自利行为。
萨缪尔森经济学方法论

萨缪尔森经济学方法论萨缪尔森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方法论是指经济理论分析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的规律或规则的学问,是经济科学发展演化的重要基础和衡量尺度。
自19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几乎没有中断过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探索和争论。
保罗·萨缪尔森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十分重视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为提高西方经济理论的分析水平和规范化程度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里将通过对萨缪尔森经济学方法论的深入研究和剖析,试图从一定角度说明经济学方法论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关系,对经济学方法论在经济学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评价,以便丰富和完善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工具箱。
萨缪尔森的经济哲学经济学方法论可以分为最高层次的具有哲学意味的(即经济哲学)和反映经济科学本身性质和特点的具体方法论两个层次。
经济哲学一般是指经济学者在理论分析中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思想或见解,有很高的抽象意味。
经济哲学作为经济学方法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处于较高层次,通常对经济分析的具体方法起决定作用。
萨缪尔森的经济哲学主要有以下特点:(一)经历了从操作主义到描述主义的转化布里奇曼在1936年发表的《物理学理论的性质》一文中,正式创立了操作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操作的知识(包括实验室或仪器等工具操作、纸笔或语言等精神操作),没有操作意义的概念,应从科学中排除出去。
经济分析工具在布里奇曼的著作发表一年后,萨缪尔森以“经济分析的基础”为主标题,“经济学理论的操作意义”为副标题撰写博士论文,试图将操作主义从物理学领域扩展到经济学领域,以推导出经济学中“有操作意义的定理”。
但是,萨缪尔森所说的“有操作意义的定理”,指的是在理想条件下可反驳的经济事实假设,也就是说,定理是否具有操作意义决定于它在一定条件下是否具有可反驳性,这与布里奇曼所说的操作(主要指实验室或仪器操作)不尽相同。
萨缪尔森所说的操作意义,实际上接近于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对此,马克卢普尖锐地指出,如果“有操作意义的定理”指的是一种可以证伪的理论,那么没有给经济学方法论带来什么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不灵的两个重要因素: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moral hazard):当保险减小了个人躲避和防止 风险的动力,从而扭曲了损失的原本概率时,便会发生道 德风险。 逆向选择 (adverse selection):当风险最大者成为最可能 购买保险的人群,便会发生逆向选择。
在经济活动中,道德风险问题相当普遍。获2001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斯蒂格里茨在研究保险市 场时,发现了一个经典的例子:
资本市场与风险分担
另一种分散风险的方式:资本市场。 有形资本的资金所有权可以通过企业所有权这个媒介, 将风险在很多的所有者之间进行分摊。 通过将风险性资产的所有权分散到众多的所有者身上, 资本市场便可以分散风险,并且能够提供比单个的所有者 大得多的资本和承担大得多的风险。
A.4 信息经济中的市场不灵
B.2 博弈论的一些重要例子
合谋还是不合谋 非合作性均衡 (noncooperative equilibrium):对于 博弈各方而言不是有效率的均衡。 合作性均衡(cooperative equilibrium):博弈各方结 成联盟,实行总利润最大化的策略。 完全竞争均衡是非合作均衡或纳什均衡,非合作性行 为造成了社会所期望的经济效率状态,此时合作会导 致无效率。
A.1 投机:资产与商品的跨时空调配
投机 (speculation):包括对有价值物品或商品的买卖, 是从市场价格的波动中谋取利益的一种活动。 投机商的经济作用:将各种商品从数量丰富的时期“运送” 至商品稀缺的时期。 对整个社会而言,投机并非没有益处。事实上正是由于投 机者的存在,消除了价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提高了 市场的效率。
P
玉 米 的 价 格
秋季
春季
秋季
春季
投机者拉平了商品不同时节的价格。 结果:提高了秋季的玉米价格,而春季的玉米供给量增加, 从而使春季的玉米价格下降。买卖过程平衡了玉米的供给 量,从而也使一年内的玉米价格趋向于平稳。
值得注意的是
要储藏一种商品,预期价格必须要能抵偿储藏成本。 投机揭示了看不见的手的法则在起作用。 投机商们在追求他们私人利益(利润)的同时,提高了 公共经济福利(总效用)。
排列组合
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 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 成一组,叫做从 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 个组合.
写出从 a , b , c , d 四个元素中任取三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
策略选择
占优策略(dominant strategy):无论其他博弈者采用何 种战略,该博弈者的策略总是最好的。 在价格博弈中,正常价格对两个企业来说都是一种占 优策略。 占优均衡 (dominant equilibrium):在两个(或全部) 博弈者都采用占优策略时的结果。
对抗博弈
nEwBooks的价格
B 博弈论
博弈论 (game theory):也叫对策论, 所分析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赛者或 参与者选择能够共同影响每一参加者的 行动或策略的方式。 约翰· 纽曼(冯· 冯· 诺伊曼 ,John von Neumann,1903—1957):现代电子 计算机创始人之一。在经济学领域, 1944年诺伊曼与奥斯卡· 摩根斯特恩合 着的巨作《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出版, 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的初步形成。 他被称为“博弈论之父”。
纳什均衡 (Nash equilibrium):在其他博弈者的策略 给定时,没有一方还能改善自己的获利的境况。也叫 非合作性均衡(noncooperative equilibrium)。
纳什:由于其对非合作博弈理论中的均衡 问题进行了开创性分析,与哈尔萨尼教授 和泽尔滕教授分享了1994年度的诺贝尔经济 学奖.
c
b
a
c
d d d
b
c
abc , abd , acd , bcd .
本章主要内容与结构
A、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学
投机:资产与商品的跨时空调控 风险和不确定性 保险与风险分摊 信息经济中的市场不灵 基本概念 博弈论的一些重要例子
B、博弈论
课前思考
1、“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天有不测 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听 说过很多关于风险的说法,你是如何认识风险 的呢?你认为风险与危险有区别吗? 2.现代经济社会,投保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行为。 你和你的家庭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保险吗?你 认为保险为什么能减少你所可能遭遇的风险呢? 3.电影《美丽心灵》的主人公纳什是一位伟大 的经济学家,他以在博弈论领域的贡献获得了 诺贝尔经济学奖,你对博弈论了解多少,谈谈 你所知道的博弈论。
维克拉夫· 哈韦尔:挪威人,由 于他建立 了现代经济计量学的基础 性指导原则,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奖。
数学知识预备(11)
集合
[集合与元素] 集合(set)是由一些可相互区分 的客观对象汇集在一 起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 对象称为构成集合的元素(element or member)。 例一 所有自然数构成的集合 在座全班同学构成的集合 所有偶数构成的集合 例二博弈论中参与方的策略集合
套利和价格地理格局
套利 (arbitrage):在某一市场买入的同时,以较高的 价格在另一市场卖出。最简单的投机活动,降低或消 除了地区差价。 由于套利的结果,市场之间的价格差通常不会超过商 品在市场之间的转移成本。
不同时间的投机与价格行为
以玉米的仓储和出售为例:是什么使玉米的价格保持稳 定,同时不会发生短缺? 玉米投机商的活动: (1)在秋季价低时买进玉米; (2)将玉米储藏; (3)当价格上涨时把玉米卖掉, 从而赚取利润。
美国一所大学学生自行车被盗比率约为10%,有几个 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发起了一个对自行车的保险,保费 为保险标的15%。按常理,这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 应获得5%左右的利润。但该保险运作一段时间后,这 几个学生发现自行车被盗比率迅速提高到15%以上。 何以如此?这是因为自行车投保后学生们对自行车安 全防范措施明显减少。
经济学
第十八版
保罗·萨缪尔森 威廉·诺德豪斯 著
课件制作单位: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制作者:衣文静,俞薇,程志平,谢新超,杨洁,张中英 审校:黄文平
第11章 不确定性和博弈论
生活的精髓就在于它无穷无尽和神秘多样,因 而,就生活的完美性和变幻性而言夫· 哈韦尔,《夏日静思》 (1993年)
赌博与投机的区别:
(1)赌博对市场的波动压注,而投机则等待市场不可避免 的上涨和下跌。 (2)理想的投机行为可以增加社会的经济福利,而赌博则 会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
A.3 保险与风险分摊
风险分摊 (risk spreading):将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是很大 的风险分摊给许多人,从而使每个人所承担的风险很小。 风险分摊的主要形式:保险 (insurance) 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保险是一种社会化的安排。面 临风险的人即广大被保险人通过保险公司组织起来,保险 公司将风险损失资料进行集中分析管理,用统计方法来预 测风险带来的损失,并用所有风险转移者缴纳的保险费建 立起保险基金,来集中承担被保险人因风险事故发生造成 的经济损失。
价格战的支付矩阵
nEwbooks的价格
正常价格* 价格战
正常价格*
Amazing 的价格
10
-10
10
-100
-100
-50
-10
-50
价格战
博弈论的指导思想
假设你的对手在研究你的策略,并采取追求自身最大利益 行动的时候,你如何选择最有效的策略。 在前面双寡头市场的价格战例子中,支付矩阵表说明,竞 争者之间不同的策略会导致不同的获利情况。当双方都运 用正常价格战略的时候,是每个企业获得共同最大利益的 时候。
定价策略
一旦开始考虑他人会如何对待自己的决策作出的反应,你 便进入了博弈论的领域。
P1 20 10
Amazing 相应的 行动 nEwBooks的 削价
10 20
当两个企业坚持相 互削价竞争时发生 的情况。
价格动态下调步骤 导致两个对手越来 越低的价格。
P2
B.1 基本概念
双寡头垄断的价格博弈 (duopoly price game) 如果市场上的供给只由两个企业提供,那么就称之为一个 双寡头垄断市场。 支付矩阵 (payoff table):体现两个企业或两个人之间相 互作用的工具。 指出了对弈者的策略、利润的分配和不 同博弈者的利益。
回避风险的方法: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的方法: 秋季在买入玉米的同时,即以收支平衡的价格将玉米 卖出,而非等到明年春天在进行交割。 套期保值的金融工具:远期、期货、期权。
投机的经济影响
投机市场不仅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促进了价格及配臵形 式的改善,还有助于风险的转移。 这些任务都是由那些想从价格变动中获利的投机商所 完成的。事实上,这表明了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即将商 品从其数量丰盛(价格低)时期向数量稀缺(价格高)时 期进行重新配臵。
高价格 正常价格*
高价格
Amazing 的价格
200
-30
100
150
150
10
-20
10
正常价格*
对抗博弈中,每个企业按正常价格都可盈利10美元。如果 双方抬高价格以达到垄断水平,则共同利润最大。然而, 由于每一个企业都想“欺骗”对手并通过降价获取更对利 润。因此,每个企业都会选择正常价格做为自己的策略。 博弈论的一条基本准则:把自己的战略建立在假定对手会 按其最佳利益行动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