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记叙文写作开头、结尾方法及技巧
![记叙文写作开头、结尾方法及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6fef33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0.png)
记叙文写作开头、结尾方法及技巧记叙文写作开头、结尾方法及技巧记叙文开头方法1、开门见山开头法:直接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让读者直接进入故事情节。
例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XXX《背影》)。
2、描写景物开头法:先描写人、物、景,营造氛围,让读者身临其境,为故事情节铺垫。
但要注意描写不能为写景而写景,要服务于人物思想和情感的抒发。
3、倒叙开头法: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再写出事情的原因和经过,制造悬念,增强文章吸引力。
例如:“站在这充满荣誉的领奖台上,望着台下一张张羡慕的笑脸,听着他们真诚的掌声,我忽然想起了两年前,他们——我的同学将我从孤寂的暗夜引向光明的经历”(《走出黑夜》)。
4、抒发感情开头法:直接抒发作者的亲身感受和思想感情,让读者共情。
例如:“有一个身影时常在我脑海浮现,有一种声音总是在我耳边回响,有一份思念和祝福长久地驻在我的心里。
你还好吗,我的鸟儿?”(《那一次,我曾与你邂逅》)。
5、揭示中心开头法:直接概括全文的内容并点明文章的中心。
例如:“XXX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XXX。
”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琐忆》)。
6、运用修辞方法开头:使用生动形象或增强气势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例如:“风雪,折断了大树的枝叶,却折不断大树的精神;暴雨,淋湿了苍鹰的翅膀,却淋不湿苍鹰的勇气;苦难,遮挡了我前进的视线,却挡不住我前进的信念”(《生活因迎战苦难而精彩》)。
记叙文结尾方法1、总结回顾法:对文章进行总结回顾,再次强调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让读者对故事情节留下深刻印象。
2、引用名言法:引用名人名言或经典语句,让读者对文章留下深刻印象,并让文章更具有思想性和哲理性。
3、留白法:在文章结尾处留下悬念或空白,让读者自行想象故事的结局,增强读者的参与感。
4、情感抒发法:在文章结尾处抒发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3eb04a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e.png)
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开头和结尾是一篇记叙文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能有效地引导整篇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一个恰到好处的结尾则能给人以思考和回味之感。
开头是一篇记叙文的门面,它需要用精彩的句子引起读者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使他们想要继续阅读下去。
比如,可以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开头,或者通过描述一个引人注目的场景来吸引读者。
开头还可以用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或者一个令人震撼的事实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开头都应该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结尾则是一篇记叙文的总结和收束,它需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引导他们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
一个恰到好处的结尾可以给读者以启示,让他们从中获得思考和收获。
结尾可以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总结文章的主旨,或者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通过巧妙的安排结尾,可以让读者对文章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同时,结尾也可以用一句深情的话语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使读者在阅读完文章后产生共鸣和感动。
开头和结尾在一篇记叙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们连接了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一个恰到好处的结尾则能够给人以思考和回味之感。
通过精心设计开头和结尾,可以使记叙文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情感。
记叙文开头和结尾在一篇文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而一个恰到好处的结尾则能够给人以思考和回味之感。
通过精心设计开头和结尾,可以使记叙文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情感。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开头和结尾的写作,努力使其与文章的内容和情感相呼应,呈现出完美的记叙文作品。
记叙文技巧之一——尾段和首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记叙文技巧之一——尾段和首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4d8e64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8.png)
记叙文技巧之一——尾段和首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第一篇:记叙文技巧之一——尾段和首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记叙文尾段作用分析对于记叙文尾段作用,分析过程和首段作用一样,先要看文章结构方式,再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如果文章的结构方式是分总结构或总分总结构,其尾段作用是:1.内容上:画龙点睛,点明主题,深化主旨。
(再结合内容答)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课,文章结尾点明主题,结合内容是:表达一种人生感悟,只要一步步的战胜小困难,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2.结构上:总结全文。
(看看结尾是否和问题或开头照应)如果照应开头或文题,就添加:照应前文,是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3.看看结尾有无问句或悬念,如果有,就添加:引发读者思考。
4.看看结尾有无省略号,有无修辞方法,有无诗歌等特殊形式,如有,就添加:给读者留下回味余地,想象的空间。
以上是记叙文常出现的题型形式,如有特殊情况则特殊对待,比如诗歌结尾,通常是点明文章主旨,增加文采,给读者留下回味余地等等。
记叙文首段的作用1.如果开篇即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
(开篇点题,总括全文,点明题旨,表达出作者对……的喜爱(……)之情。
)2.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或引出下文。
(运用简短的语句引出下文对…的描写,起了一个铺垫作用)3.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如《野菊花》的首段:“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它不仅总括全文,开篇点题,而且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和对野菊花的赞美之情。
4.如果首段是环境描写,其作用大致可以理解为: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这几种考查的都较多)比如: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渲染了什么气氛?为下文做了怎样的铺垫?)说明文1、限制性词语可否删除及其作用。
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一)整理
![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一)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9a6c3c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3.png)
一、开头(一)开门见山1.《草原》直接描写了草原的色彩之美和静态美,情景交融,写出了草原绿、广,生机勃勃的景象,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内心对草原的赞叹,使读者与之共鸣。
2.《丁香结》开篇就直入“丁香花”的主题,把要写的主要景物直接了当地摆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似乎“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惊喜以及不确定的心情。
“探”“窥”“惹”把丁香花拟人化了,表达了丁香花的可爱。
“缀满”说明了丁香花的数量之多。
3.《开国大典》开篇就直入“开国大典”的主题,把要写的事情直接了当地摆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开头直接写出来参加开国大典的人,从三个“有”字写出了开国大典参加开国大典的人数之多。
体现了开国大典的庄严隆重,声势浩大。
4.《竹节人》开篇就直入“竹节人”的主题,把要写的事物直接了当地摆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开头直接写出了竹节人受全班欢迎,也体现了作者儿时的童趣。
5.《盼》就直入“雨衣”的主题,把要写的事物直接了当地摆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妈妈送的雨衣与斗篷式的雨衣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作者对妈妈送的雨衣的喜爱,为后文作者盼下雨埋下伏笔。
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开篇就直入“鲁迅先生为人着想”的主题,引人入胜,把要写的人物直接了当地摆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开头直接写了鲁迅先生受人爱戴,联系后文鲁迅先生帮助他人,体现了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品质。
总结:所以开门见山的好处是:以开门见山式开头,开篇就直入主题,引人入胜,把要写的人、事、物直接了当地摆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二)交代故事背景1.《狼牙山五壮士》以背景交代式开头。
文章开头简洁明了地交代了文章发生的时间“1941年秋”,交代了文章发生的地点在“狼牙山一带”,交代了战争时长为“一个多月”,言简意赅地交代了战斗状况,渲染了紧张、激烈的氛围。
2.《月光曲》以背景交代式开头。
交代了故事的时代背景“两百多年前”,增添了悠久的历史色彩。
交代了人物的背景,身份是“音乐家”,名字是“贝多芬”,国籍是“德国”。
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242471f0912a21614792942.png)
一、怎样分析记叙文开头段的作用(分析一句或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上两方面入手)1内容上:①开篇写景,为故事设置背景。
②开篇写景,由眼前景物引起下文的回忆③开篇点题,总领全篇。
④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⑤交代故事起因,为下文作铺垫,是全文故事的大前。
⑥交代记叙文要素。
⑦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⑧概括介绍人物的性格品质(或事物特点),总领全篇。
⑨概括介绍人物特点(或开篇写景),与下文的某一内容形成对比。
2结构上:①总结全文(统摄全篇)②引起下文③巧设悬念④伏笔、铺垫二、怎样分析记叙文结尾段的作用(分析一句或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上两方面入手)1、内容上:①点明中心(揭示中心,揭示主旨,点明主旨,画龙点睛)。
②含蓄地揭示主旨,引发读者对文中问题的注意和思考。
③深化中心(深化主题,升华文章的思想感情)。
④点题,揭示题旨。
⑤总结全文,评议文中人物。
⑥巧妙地揭示事实真相。
⑦有时,文章结尾处,有一段补叙,作用是:补充与文章有关的内容,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突出文中事件的意义重大(或人物影响深远)。
2结构上:①照应开头(照应题目,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严谨②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三、分析一句话(或一段话)在结构上的作用(先看这段话在文中位置)1、如果这段话在文章开头,则分析:①总领全文②统摄全篇③开起下文④伏笔铺垫⑤巧设悬念2、如果这段话在文章中间,则分析:①承上启下的过渡(绝大多数情况是这种作用,其他作用极少见);②总结上文③领起下文(注意:分析文章中间段的作用,往往是只分析结构上的作用,如果考题问这句话在内容上的作用,可能是:a点题。
b抒情议论,揭示中心。
c抒情议论,由物及人,由物及理,由事及理。
考中间段在内容上的作用的题极少见。
)3、如果这段话在文章结尾,则分析①照应开头(照应题目,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严谨。
②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四、什么叫照应?如果考题上让分析前后两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那么,这两句话一定是同写了一件事(一个景)(一种情),它的作用是: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95c7fc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a.png)
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开头和结尾在记叙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决定文中的情感、主题和读者的兴趣。
以下是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开头的作用:
1. 吸引读者: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想要继续阅读。
通过使用引人注目的句子、描绘精彩的场景或提出吸引人的问题,可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2. 建立背景:开头也可以用来建立故事或事件的背景。
通过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投入到故事中去。
3. 引出主题:开头通常会传达故事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作者可以通过在开头提出一个问题、提供一段引人深思的引语或陈述一个引人注意的事实,来引导读者对故事的主题有所思考。
结尾的作用:
1. 总结故事:结尾是对整个故事或事件进行总结的地方。
它可以通过概括主要情节、回顾故事的发展或提供一些深刻的思考来对故事进行总结。
2. 留下印象:结尾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个有趣、出人意料或感人的结局可以使读者在完成文本后仍然思考和回味。
3. 引发思考:结尾也可以提出问题或引发读者的思考。
通过让读者思考故事的意义、作出自己的判断或反思类似的经历,结尾可以给读者以启示和思考的空间。
综上所述,开头和结尾在记叙文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建立故事的背景,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思考,并总结故事或引发读者的思考。
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
![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https://img.taocdn.com/s3/m/9e42cb6569dc5022abea0088.png)
凤头豹尾全文生辉令狐采学——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记叙文的开头一、开头的重要性元人乔梦符说过,写文章需要“凤头”(小巧玲珑,短小精美),“猪肚” (内容丰富,健美充分,容量年夜),“豹尾” (干脆利索、收束有力)。
将文章的开头比作“凤头”,意在强调开篇之重要。
我们写作文时,必须重视文章的开头。
特别是阅卷时间很是有限的考场作文,若能有一个标新立异、让人线人一新的开头,一定会让你的文章增色很多,将会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赢得阅卷老师的“欢心”,印象分自然不低了。
所谓“凤头赢得百媚生”说的即是这个理。
二、开头示例1、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示例“我有一个习惯,妈妈说,这个习惯好。
”(《我有一个好习惯》)要点: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过描写人物肖像、语言、行动等点题;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开头就可以点明事情产生的时间、地址和有关布景,进入主题。
2、写景状物,渲染气氛示例太阳落山了,昏黄的光晕渲染了半边天,我寂寞地趴在阳台上。
窗外那棵老杨树上,不知名的年夜鸟仍在不知疲倦地喂食它的小宝贝。
它那绿豆般的眼睛温柔而慈爱地注视着意欲飞出暖巢的小鸟。
这画面,这眼神,让我想起了母亲……(《面对母亲的目光》)要点:文章的开头从写景状物入手,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或交代故事产生的布景,渲染气氛以此烘托人物,展开故事。
3、抒情议论,确定基调示例伴着年关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踩着原野初融的残雪,你姗姗走来,明眸含情。
你用爱的温馨,使我蜡黄的脸庞出现红晕;你用爱的吟唱,唤醒我迷茫的信念。
我,不再忧郁、沉闷、彷徨,也不再坐等、观望、祈祷,我要振作,寻觅、追回你以及你给我曾编制过的那个七彩的梦幻!(《情寄春风》)要点:用几句恰当的议论抒情做开头,或感染读者,或点明主旨,领起下文。
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示例是为了解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羞耻,你才义无返顾地投落这峭壁?(《峭壁上的树》)要点:用悬念法开头,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们的兴趣和思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0e0e59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8.png)
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开头和结尾在一篇文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仅是文章的起点和终点,更是引导读者进入故事情节和总结全文的关键部分。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保持阅读下去的动力。
而一个有力的结尾则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对整篇文章产生共鸣并思考。
开头的作用在于吸引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力。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通常会以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或引人入胜的描述开始,从而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这样的开头可以通过使用生动的描写、独特的观点或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实现。
例如,在描述一个旅行经历时,可以使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目的地的美景和令人难忘的经历,从而让读者产生共鸣并想要继续阅读下去。
结尾的作用在于总结全文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个有力的结尾应该能够将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故事情节进行合理的概括,并给读者一种整个故事已经完整结束的感觉。
这可以通过总结文章中的关键信息、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或给出一个引人入胜的结论来实现。
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生经历时,可以通过总结主人公的成长和改变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提出令人思考的问题,激发读者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反思。
开头和结尾还可以用来为整篇文章建立一个适当的情感基调。
通过选择适当的词语和句式,可以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文章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例如,在描述一个悲伤的故事时,可以使用哀伤的词语和句式来营造一种悲伤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痛苦和无助。
而在描述一个喜剧故事时,则可以使用幽默的词语和句式来带给读者欢乐和轻松的心情。
开头和结尾在一篇文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仅是文章的起点和终点,更是引导读者进入故事情节和总结全文的关键部分。
通过吸引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力,总结全文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营造适当的情感基调,开头和结尾可以使文章更加引人入胜,让读者产生共鸣并思考。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开头和结尾的设计,力求使其与整篇文章相得益彰,为读者提供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阅读体验。
记叙文开头作用
![记叙文开头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9e669a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6.png)
记叙文开头作用记叙文开头作用:1.总领全文,点明主旨。
2.为下文作铺垫。
3.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4.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有的开头就是设置悬念的单一作用,有的和上述结合在一块。
文章此点容易读出和解答,不再赘述。
7总领下文明显,不再赘述。
文章结尾作用例解1《枣核》(深化主题类)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名字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这个结尾,以凝练的语言画龙点睛,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2《最后一课》(留下想象空间类)结尾以韩麦尔先生的“定格”和无声的手势结局,让韩麦尔以背身的形象而对大家,表象了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悲愤之中,这样的结局,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受到了意境无穷的艺术效果。
3《背影》(前后呼应、深化主题、余音不绝等)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作用:一是回应标题和上文,使文章结构严密;二是写儿子懂事、愧疚后的思念、疼惜父亲,反衬了父爱的伟大力量,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三是末句以直白的语言直抒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感伤语气令人如同身受,余音袅袅,情思绵绵,使读者读尽文而心犹在文在人。
4《故乡》(含蓄类)语义双关,既实指地上的路,又更指人生和生活的路,以富有哲理的警句结尾,给人以人生的思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结尾的作用多种多样,有单一的,也有如3的多种的,仔细品读,联系上下文,不难确定和解答。
常见的记叙文开头有哪些作用或好处——专题讲座耳能听、鼻能闻、眼能看、嘴能吃喝说——记叙文的每个段落作为文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人体器官一样,有它的基本功能。
一、记叙文开头的基本功能记叙文最常见的开头也有其基本功能,只要掌握一点写作知识、写过一般记叙文(狭义上的记叙文)的人,就知道开头的三个基本功能:1.开头首先要点题——题目里面的关键词语,要在开头段提到,“点题”这个“题”是指“标题”,而不是主题,开篇不点题,对新手而言,就常常会跑题;2.其次,开篇要总起下文——文章开头对一篇文章的整体写作而言,仅仅是开了个头,真正要写好的核心内容,是文章的第二部分——主体。
记叙文开头结尾的作用
![记叙文开头结尾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11204d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6.png)
记叙文开头结尾的作用小朋友们,咱们今天来聊聊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先说说开头吧。
记叙文的开头就像一场演出的开场,特别重要呢。
它能一下子抓住你的注意力,让你有兴趣继续读下去。
比如说,如果开头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你是不是就会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呀?就像有一篇记叙文开头写“昨天我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只小狗在追着自己的尾巴转圈圈,可有意思啦。
”这样的开头就让你很好奇,这只小狗后来怎么样了呢?开头还能给整篇文章定个调。
如果开头很欢快,那可能整篇文章的氛围都是开心的;要是开头有点忧伤,那后面可能就会讲一个有点难过的故事。
比如开头是“我今天心情特别不好,因为我的好朋友要搬家了。
”你一看就知道这可能是个有点让人难过的故事。
而且呀,开头还可以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这样你就能清楚地知道这个故事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哪些人。
比如“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海边玩。
”一下子你就知道了故事的背景。
那结尾呢?结尾也很重要哦。
结尾就像是一场演出的谢幕,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好的结尾能让你回味好久呢。
比如说,结尾可以总结一下整个故事,让你明白这个故事讲了什么道理。
像有一篇记叙文讲了一个小朋友勇敢面对困难的故事,结尾就可以写“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勇敢地去面对。
”这样你就知道了这个故事的意义。
结尾还可以让你产生一些联想。
比如故事结尾写“看着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我想,我也要像小鸟一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样你就会开始想象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怎么去追求。
有时候,结尾还能留下一些悬念,让你自己去想象后面的故事。
比如“当我再次踏上这条小路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呢?”这样你就会忍不住去想,下次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呢。
总之呢,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有很大的作用。
开头要能吸引你,让你有兴趣读下去;结尾要能让你回味,或者给你一些启发。
小朋友们,以后你们写记叙文的时候,可要好好想想开头和结尾怎么写哦。
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
![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https://img.taocdn.com/s3/m/dbd6feec3b3567ec112d8a49.png)
•
(《月光曲》)
2、画龙点睛法: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 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 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 把写作意旨交代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 “卒章显志法”。
• 如: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 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枣核》)
•
(《我终于站到了领奖台上》 )
如:盼望着,盼望着,铃声响了,本周的班
会课到了。这节课的不计名投票活动将会评出我
们班最受欢迎的十大人物……
•
(《那一课让我低下了头》)
9、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就是从事件过程 或人物经历中截取最关键,最紧张、最能吸 引读者的一个情节作为文章的开头,然后再 依次记叙事件发生发展或人物行为经历的始 末。
•
如:我怎么也没想到,在关键时候,他会
背叛我。
•
(《我的“死党”》)
• 如:他点一支烟,猛吸一口,说:“你知道 我一生最后悔的是什么吗?”
•
(《往事》)
10、设置问题,引出下文。用问题开头, 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们的兴 趣和思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 如: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 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你才义无返顾地投 落这峭壁?
•
(《生活因迎战苦难而精彩》)
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懂得宽容,你便
拥有了一份心灵的晴空,你的生活将春暖花开。
•
(《我懂得了宽容》)
8、引用(或化用)名言警句、歌词俗语、 名篇美句、诗句、谚语等开头,可以达到吸 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的作用。
• 如:拿破伦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
士兵。”我说:“不想登上领奖台的学生不是好 学生。”
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及语段
![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及语段](https://img.taocdn.com/s3/m/b02af2f7240c844769eaee71.png)
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及语段常见的几种方法:(一)、开头:1、开门见山。
”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文章开头单刀直入,从一位大学生与母亲告别写起,感人至深,为全文表现母亲借债送子读书,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奠定了感情基调。
2、交代动机。
《特别征友》的开头:”近日来,老班扣压笔友来信,为示抗议,全寝室同胞嘱我为他们撰写特别征友启示,如下。
”开篇交代写作动机,便捷入题,引出下文。
3、描绘场面。
”太阳火辣辣的,焦烤着大地,所有的生灵都被烤得昏沉沉的,整个地球没有一丝儿生气。
我们甚至连门都不想出。
”(《蚊子和不等式》这段开头通过写景渲染燥热气氛,以引出英语课和蚊子叮人事件,具有铺陈之效。
4、抒发感情。
如《水仙》开头一段:”水仙花开了。
看到它那翡翠似的长叶,雪片似的花瓣,以及它在纤细的花茎上托着的金色的花蕊,在冰盘的水镜里,倒映出一片缭乱而又模糊的光影,我不由想起一个故事。
”这个开头带有比兴作用,抒情色彩浓郁,对文中要写的一位女教授具有象征意义的烘托作用。
、奇句突起。
如《父亲》的开头:”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这种开头奇峰突起,出人意料,语言强烈而动人,能抓住读者的心理。
(二)、结尾:1、卒章显志。
如《蝴蝶的金翅膀》的结尾:”金翅膀的蝴蝶一定有,只是我没查找到。
但我想:即使世间没有,老师心里也装有。
因为她教会我用一只眼睛仔细观察,另一只眼睛不停寻找。
”这种结尾在文章收束处点明主旨,揭示中心,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
2、引发联想。
”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一个个美丽的清晨,一个人轻轻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
老人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慈祥的眼睛平静的望着我,象深深的潭水……”这是《唯一的听众》的结尾,它象一幅清幽而又美丽,感人而又意味深长的画面,令人陶醉、回味、品味……3、直抒胸臆。
如《父亲》的结尾:”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开头和结尾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293671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e.png)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开头和结尾的作用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的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不清楚的考生赶紧看过来,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开头和结尾的作用”,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开头和结尾的作用一、文章开头的作用1、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记叙文)2、开篇点题,提出中心(中心论点)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说明对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二、文章结尾的作用1、深化中心,升华感情2、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3、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作用1、结构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①、充当事实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②充当道理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③说明了前(后)一话(说明事物的特征)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古喻今、运用典故、直接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这”、“它们”等指代什么2020初中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一、学习语文的好方法不外乎就是这3点1、多读,就是反复读。
据说,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文章,前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本。
2、强记,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进行记忆。
有些课程基本概念不记不行,如语文中的音形义、外语中的单词等。
理解了的要背诵,暂时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记忆,并在使用中重新巩固记忆。
古诗文,背诵后更易理解,理解后还会记得更牢固——当然这需要毅力和恒心。
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199944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4.png)
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开头:每个人都知道,一个好的开头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文章产生兴趣。
开头需要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让他们想要继续阅读下去。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让他们产生共鸣。
因此,开头在一篇文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尾:一个好的结尾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对文章有所启发。
结尾需要给读者一个总结和回顾的机会,让他们重新思考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一个精心设计的结尾可以让读者感到满意,让他们觉得自己从中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因此,结尾在一篇文章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写作过程中,如何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和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结尾呢?下面我将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
假设我要写一篇关于旅行的文章。
我可以选择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开头,比如说我曾经去过一个美丽的岛屿度假,那里的风景如画,让我流连忘返。
我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来描述这个岛屿,让读者感受到我当时的心情和体验。
这样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让他们想要继续阅读下去,了解更多关于这个岛屿的信息。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我可以总结我在这个岛屿上的体验和感受。
我可以回顾我在那里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我从中学到的一些重要的教训。
我可以分享一些关于旅行的智慧和经验,让读者感到受益匪浅。
同时,我还可以用一句鼓舞人心的话来结束文章,比如说“旅行是一次美丽的冒险,让我们勇敢地去探索世界吧!”这样的结尾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觉得自己从中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好的开头和结尾可以为文章增添很多色彩。
开头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文章产生兴趣;而结尾则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从中得到启发和收获。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开头和结尾的设计,力求做到引人入胜和令人印象深刻。
这样才能写出一篇真正出色的文章。
记叙文尾段作用
![记叙文尾段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639bdb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c.png)
记叙文尾段作用1. 嘿,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记叙文尾段的作用。
说起尾段,那可是整篇文章的点睛之笔,就像是一顿美餐的甜点,吃完才让人回味无穷!2. 记叙文尾段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画龙点睛。
它就像是给故事打上一个漂亮的蝴蝶结,让整个故事显得更加完整、更有韵味。
3. 尾段经常会总结全文的主题。
就像是导游带你参观完整个景点后,最后站在制高点回望,让你一下子明白这趟旅程的意义。
4. 有时候,尾段会抒发感情。
比如写完一个感人的故事,最后来一段真情实感的感悟,就像是在火锅里加入一勺红油,让整个味道更加浓郁。
5. 尾段还能升华主题。
它能把一个小故事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就像是坐电梯直达顶楼,让读者豁然开朗。
6. 有的尾段会用到首尾呼应的手法。
开头说了什么,结尾又巧妙地提到,就像是一个圆,完美地闭合了。
这种感觉,就像是听了一首歌,最后又回到主旋律。
7. 尾段还可以用来推动情节发展。
有时候故事到最后来个意想不到的转折,就像看电影突然来个反转,让人直呼过瘾!8. 记叙文的尾段还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不把话说死,给读者留点回味的余地,就像是看完一部好电影,余韵绕梁三日不绝。
9. 有时候尾段会用到点题的手法。
把文章主题巧妙地点出来,就像是解开一个谜题,让读者恍然大悟。
10. 尾段还能交代后续发展。
告诉读者故事后来怎么样了,就像是给故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让读者不会觉得意犹未尽。
11. 有的尾段会用到议论的手法。
通过对故事的思考,得出人生的道理,就像是品完一杯茶后的感悟,让人回味无穷。
12. 最厉害的尾段往往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
就像是变魔术,明明觉得不可能,但又觉得特别合理。
这种尾段最让人拍案叫绝!。
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15f53cc89eb172ded63b784.png)
一、怎样分析记叙文开头段的作用(分析一句或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上两方面入手)1内容上:①开篇写景,为故事设置背景。
②开篇写景,由眼前景物引起下文的回忆③开篇点题,总领全篇。
④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⑤交代故事起因,为下文作铺垫,是全文故事的大前。
⑥交代记叙文要素。
⑦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⑧概括介绍人物的性格品质(或事物特点),总领全篇。
⑨概括介绍人物特点(或开篇写景),与下文的某一内容形成对比。
2结构上:①总结全文(统摄全篇)②引起下文③巧设悬念④伏笔、铺垫二、怎样分析记叙文结尾段的作用(分析一句或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上两方面入手)1、内容上:①点明中心(揭示中心,揭示主旨,点明主旨,画龙点睛)。
②含蓄地揭示主旨,引发读者对文中问题的注意和思考。
③深化中心(深化主题,升华文章的思想感情)。
④点题,揭示题旨。
⑤总结全文,评议文中人物。
⑥巧妙地揭示事实真相。
⑦有时,文章结尾处,有一段补叙,作用是:补充与文章有关的内容,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突出文中事件的意义重大(或人物影响深远)。
2结构上:①照应开头(照应题目,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严谨②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三、分析一句话(或一段话)在结构上的作用(先看这段话在文中位置)1、如果这段话在文章开头,则分析:①总领全文②统摄全篇③开起下文④伏笔铺垫⑤巧设悬念2、如果这段话在文章中间,则分析:①承上启下的过渡(绝大多数情况是这种作用,其他作用极少见);②总结上文③领起下文(注意:分析文章中间段的作用,往往是只分析结构上的作用,如果考题问这句话在内容上的作用,可能是:a点题。
b抒情议论,揭示中心。
c抒情议论,由物及人,由物及理,由事及理。
考中间段在内容上的作用的题极少见。
)3、如果这段话在文章结尾,则分析①照应开头(照应题目,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严谨。
②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四、什么叫照应?如果考题上让分析前后两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那么,这两句话一定是同写了一件事(一个景)(一种情),它的作用是: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怎样分析记叙文开头段的作用
(分析一句或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上两方面入手)
1内容上:
①开篇写景,为故事设置背景。
②开篇写景,由眼前景物引起下文的回忆
③开篇点题,总领全篇。
④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⑤交代故事起因,为下文作铺垫,是全文故事的大前。
⑥交代记叙文要素。
⑦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⑧概括介绍人物的性格品质(或事物特点),总领全篇。
⑨概括介绍人物特点(或开篇写景),与下文的某一内容形成对比。
2结构上:
①总结全文(统摄全篇)②引起下文③巧设悬念④伏笔、铺垫
二、怎样分析记叙文结尾段的作用
(分析一句或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上两方面入手)
1、内容上:
①点明中心(揭示中心,揭示主旨,点明主旨,画龙点睛)。
②含蓄地揭示主旨,引发读者对文中问题的注意和思考。
③深化中心(深化主题,升华文章的思想感情)。
④点题,揭示题旨。
⑤总结全文,评议文中人物。
⑥巧妙地揭示事实真相。
⑦有时,文章结尾处,有一段补叙,作用是:补充与文章有关的内容,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突出文中事件的意义重大(或人物影响深远)。
2结构上:
①照应开头(照应题目,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严谨
②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三、分析一句话(或一段话)在结构上的作用(先看这段话在文中位置)
1、如果这段话在文章开头,则分析:
①总领全文②统摄全篇③开起下文④伏笔铺垫⑤巧设悬念
2、如果这段话在文章中间,则分析:
①承上启下的过渡(绝大多数情况是这种作用,其他作用极少见);
②总结上文③领起下文
(注意:分析文章中间段的作用,往往是只分析结构上的作用,如果考题问这句话在内容上的作用,可能是:a点题。
b抒情议论,揭示中心。
c抒情议论,由物及人,由物及理,由事及理。
考中间段在内容上的作用的题极少见。
)
3、如果这段话在文章结尾,则分析
①照应开头(照应题目,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严谨。
②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四、什么叫照应?
如果考题上让分析前后两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那么,这两句话一定是同写了一件事(一个景)(一种情),它的作用是: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