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娱乐节目发展的四个阶段word精品
浅析国内电视综艺娱乐节目

浅析国内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作者:王萌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16期一、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演变我国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里有几大阶段:首先第一个阶段是电视上综艺娱乐节目比较单一的阶段,这个时期还没有出现电视戏剧,文学等类型的节目,但是这个时期会把文艺演出简单的组合,然后放在一个演播厅里——文艺晚会,也是最早的形式。
这时期的电视综艺节目由两个特点,一是文艺演出节目都是直播,也是由于当时的录像设备不够先进,所以只能将现场的所有画面拍摄后直接播出去。
第二是播出的这些节目几乎没有通过电视化的处理,就是最简单的演出实况转播而已。
第二个阶段出现了自办综艺节目的节目形式,北京电视台在1960年之后新建了演播室,有600平方米之大,也相应的增加了自办的节目,也就是创作者可以根据电视的特点以及自己的思想创新来自己原创一些电视节目了,这一阶段的节目和第一阶段就有一些变化,最大的就是进行了电视化的处理。
1965年录像机的出现并且正式用在电视录制过程中也为第三个阶段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国第一次用这种形式播出节目是在1965年的元旦文艺晚会,从那以后不仅可以使节目规模增大,质量上也有所提高。
1978年底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开始出现繁荣的局面。
最后的阶段就是游戏类节目的类型了,影响力比较广泛的是 1997年湖南台推出的综艺栏目《快乐大本营》,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娱乐”节目的风潮。
这种节目和国人思想里传统节目的综艺节目有很大的区别。
这种类型的节目迅速走红也使得中国电视上出现了一种时尚并且新潮的电视观念。
游戏娱乐节目的出现让许多电视媒体制作人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在这样的环境中,益智知识型、真人秀、比赛形式的更多新颖的节目渐渐出现。
二、综艺娱乐节目操作策略综艺娱乐节目在电视节目中占了重要的地位,综艺娱乐节目越来越不好办,要做优秀的观众喜爱的综艺娱乐节目掌握分寸十分重要,不仅要塑造形象,创新增强,还要避免低俗文化的出现,提升品位,所以分析如今综艺娱乐节目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就能很好的掌握节目操作策略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中国综艺节目发展简史

中国综艺节⽬发展简史1983年2⽉12⽇,中国第⼀届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这开创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的先河,引发了中国电视传媒表达内容和表达⽅式的重⼤变⾰。
从创⽴之初,春晚便形成以⾳乐、曲艺、舞蹈、相声、⼩品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体的综合⽂艺演出,它是匮乏年代⽼百姓⽂娱⽣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春晚,⽆论是⾳乐、舞蹈,还是相声、⼩品,都不仅仅是简单⽽纯粹的娱乐,⽽承载着歌唱祖国、赞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责任。
这种宏⼤叙事的“晚会⽂化”,在相当长⼀段时间内引领着中国电视传媒与意识形态互动的潮流。
但随着⾰命年代的远去,消费时代的步步临近,政治开始去魅,并逐渐放松对⼈们⽇常⽣活的控制,“个⼈”、“娱乐”开始代替“集体”、“理想”充斥在⼈们的私⼈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电视综艺节⽬的发展⼤致经过了以下四个阶段:晚会节⽬时期1990年3⽉14⽇,⼀档叫做《⽂艺天地》的栏⽬在中央电视台⼀套开播。
后来,它改名叫做《综艺⼤观》。
《综艺⼤观》是⼀个标本式的电视⽂艺晚会栏⽬,延续了春晚的主要风格,可以看作是⽇常版、微缩版的《春节联欢晚会》。
《综艺⼤观》同《春节联欢晚会》⼀样,开播后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收视率在全国综艺节⽬中长期稳居第⼀,平均收视率18%,平均每期收视⼈数达2亿。
紧接着,《东西南北中》、《曲苑杂坛》等衍⽣栏⽬相继出现,并且均得到了较好的收视效果。
《春节联欢晚会》与《综艺⼤观》等晚会节⽬的成功,得益于寓教于乐,将宏⼤叙事的东西蕴藏于⼈们喜闻乐见的⽂艺节⽬⾥,这⽐⾰命年代空洞抽象的⼝号、⼤字报更具春风化⾬的功效。
纯娱乐节⽬时期随着市场经济对⼈们⽇常⽣活的进⼀步建构,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们对⾰命年代的记忆已愈来愈模糊,⽽消费、娱乐的时代主题愈来愈凸显。
正是在这个时期,《综艺⼤观》、春晚等⼀批承担着传统教化功能的⽼牌综艺节⽬,开始呈现疲态。
电视湘军的横空出世,令⼈们对电视综艺节⽬的期待更为多元。
《快乐⼤本营》开播于1997年7⽉11⽇。
资料2娱乐节目的起源

一、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阶段:(1)国内娱乐节目的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兴起的《正大综艺》、《综艺大观》等综艺类型节目。
这时候的节目就是一个大超市时代,不管什么样的产品,比如相声、舞蹈、歌曲、杂技,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可以在这里看到。
那时候人们的审美内容很贫瘠,大家希望有不同门类的节目在眼前呈现。
所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演播室变得美轮美奂,主持人被包装出来。
对于观众来讲,这个节目仅仅是一个观赏,观众与节目之间是有一道鸿沟的,观众只能仰望着这些美轮美奂的“展品”。
而那时候的主持人是舞台上绝对的操控中心。
(2)四五年之后,娱乐节目迎来了第二个阶段,以《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游戏类娱乐节目出现。
观众已经从早期审美转向一种“审丑”,人们看这类节目的一个重要驱动力是为了看明星出洋相。
观众从心理上变成了一个评价者。
舞台与观众之间的鸿沟已经开始退化,主持人也不再是绝对的中心。
(3)第三个阶段,是《幸运52》、《开心词典》等益智博彩类节目。
观众看节目时既不是审美也不是审丑,坐在王小丫和李咏对面的竞答者是观众熟悉的、如他们一样普通的身边的人,这个时候观众已经和他们有了一种平视的态度,节目已经走向了平民化。
(4)第四阶段是2003年出现的真人秀节目,平民走到了观众的面前,而且成为明星。
以央视《非常6+1》为例,节目用六天时间把平民英雄的成长过程,非常细化地呈现出来。
它把屏幕内外的界限完全颠覆了,强调的是大众的参与,电视屏幕之外的人多是真人秀参与者的亲戚、朋友,甚至拥护者、认同者和反对者,他们通过投票参与整个的进程。
同样,在传统娱乐节目在内地持续走低的状况下,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真人秀节目却火得一蹋胡涂。
2004年该节目的报名人数为5万,2005年迅速飚升到了12万,光成都赛区就达到了4万人,去年各分赛区比赛时平均收视率位列同时段全国第二,仅次于央视一套,收视率达到8%—10%,今年更是不断刷新纪录。
娱乐节目发展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各个阶段有其各自代表性的节目类型。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也是娱乐节目形式和内容发展的过程。
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以《正大综艺》和《综艺大观》为代表的综艺节目类型,这类节目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于一体,融合了高雅品位和大众口味,曾一度让人兴奋不已,大饱眼福。综艺类娱乐节目是电视娱乐节目中较早发展起来的一种类型。综艺节目就是“综合艺术节目”,是一种汇集各种艺术表演形式、充分发挥电视声画优势的节目形态。由于缺乏与观众的互动,价值节目形式十几年如一日,最终无法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2004年10月8日《综艺大观》这个央视老牌娱乐节目,因收视率不断走低被“末位淘汰”,无奈地退出了荧屏。
第四阶段是以《超级女声》(快乐女声)和《中国达人秀》为代表的“真人秀”类节目,以人为核心,以真为特色,以秀为手段,使平民参与过程公开化,加强平民意识使该节目受到更多人的参与和关注。平民走到观众面前,而且成了明星,被称为平民造星运动。从2004年《超级女声》一炮而红至今,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期间曾颇受诟病,经历了短期的沉寂,但是目前收视情况和影响程度在各类电视娱乐节目中非常突出。
第二阶段是以1997年的《快乐大本营》和1999年的《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游戏类娱乐节目,集游戏、表演、竞技、参与和搞笑于一体,一改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内综艺节目的正统、庄重,以活泼、清新、娱乐的新风尚掀起了电视娱乐节目的新高潮。这类节目常重金邀请明星,在节目中穿插与观众的互动,深受年轻人欢迎。现在这类节目依然很多见,但由于竞争激烈和娱乐需求的多元化,这类节目远不如曾经繁荣。
第三阶段是以《幸运52》和《开心辞典》等为代表的益智博彩类节目,这类节目以娱
第五章电视综艺娱乐栏目

第四节 电视益智类栏目
二、益智类节目的特征 1.知识和智力的较量 2.互动与广泛参与 3.竞赛规则是关键 三、益智类电视栏目选介 1.谁想成为百万富翁 2.开心辞典 3.幸运52
第五节 电视真人秀栏目
一、真人秀栏目界定 真人秀(Reality TV)泛指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
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真人秀在我国的发展历 程,可划分为以野外真人秀为主的早期真人秀阶段和目前以 选秀真人秀为主的阶段。 早期产生较大影响的是真人秀节目是由北京维汉文化传播有 限公司联合多家电视台制作的《走入香格里拉》,表现了18 名志愿者在香格里拉为期1个月的生存竞技。随后该公司与 湖南经济电视台合作《完美假期》,与广东电视台、新疆电 视台合作《英雄古道》。
肥皂剧等,最早出现于荷兰的《老大哥》,美国的 《生存者》把真人秀做成了经典。如《非常6+艺晚会
一、电视晚会的界定 电视晚会指利用现代电视传播手段重新进行艺术创
作,比舞台上的晚会具有更自由的时空表现和灵活 的视听展现的电视节目。 电视晚会是一种特殊的节目形式,它的特殊性主要 体现在内容的包容性上。晚会能自由地汇集众多的 明星和各种娱乐表演样式。 如央视的春晚
第五节 电视真人秀栏目
二、真人秀节目特征 1.真实性 2.规则性 3.戏剧性 4.窥视性
第五节 电视真人秀栏目
三、对真人秀节目的批评 1.对隐私的窥探 2.残酷竞争:对人性阴暗面的展示 3.性与色情 4.博彩性质 四、真人秀栏目选介 1.《老大哥》 2.《生存者》
第六节 电视综艺娱乐栏目总评
一、综艺娱乐栏目特征 1.大众化、通俗化的价值取向 2.以游戏活动作为栏目的基本框架 3.电视化和综合化 4.互动参与性 5.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和核心
综艺节目的发展简史

中国综艺节目发展简史1983年2月12日,中国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这开创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先河,引发了中国电视传媒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的重大变革。
从创立之初,春晚便形成以音乐、曲艺、舞蹈、相声、小品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文艺演出,它是匮乏年代老百姓文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春晚,无论是音乐、舞蹈,还是相声、小品,都不仅仅是简单而纯粹的娱乐,而承载着歌唱祖国、赞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大责任。
这种宏大叙事的“晚会文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引领着中国电视传媒与意识形态互动的潮流。
但随着革命年代的远去,消费时代的步步临近,政治开始去魅,并逐渐放松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控制,“个人”、“娱乐”开始代替“集体”、“理想”充斥在人们的私人空间。
在这一个过程中,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四个阶段:晚会节目时期1990年3月14日,一档叫做《文艺天地》的栏目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开播。
后来,它改名叫做《综艺大观》。
《综艺大观》是一个标本式的电视文艺晚会栏目,延续了春晚的主要风格,可以看作是日常版、微缩版的《春节联欢晚会》。
《综艺大观》同《春节联欢晚会》一样,开播后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收视率在全国综艺节目中长期稳居第一,平均收视率18%,平均每期收视人数达2亿。
紧接着,《东西南北中》、《曲苑杂坛》等衍生栏目相继出现,并且均得到了较好的收视效果。
《春节联欢晚会》与《综艺大观》等晚会节目的成功,得益于寓教于乐,将宏大叙事的东西蕴藏于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里,这比革命年代空洞抽象的口号、大字报更具春风化雨的功效。
纯娱乐节目时期随着市场经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进一步建构,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对革命年代的记忆已愈来愈模糊,而消费、娱乐的时代主题愈来愈凸显。
正是在这个时期,《综艺大观》、春晚等一批承担着传统教化功能的老牌综艺节目,开始呈现疲态。
电视湘军的横空出世,令人们对电视综艺节目的期待更为多元。
《快乐大本营》开播于1997年7月11日。
中国娱乐节目发展及现况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及现况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渴求丰富的精神生活,于是电视综艺节目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而诞生。
如今电视综艺节目已广泛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观众。
而随着电视娱乐节目地位的直线上升,其理论研究也在也在不断升温。
研究的视野、角度、方法都有了较大的拓展和延伸,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电视娱乐节目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节目形式。
论文主要介绍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现状问题以及发展的方向,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探析研究。
一、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从二十世纪90年代的《综艺大观》等王牌综艺节目的的播出,到各电视台竞相娱乐的“群雄逐鹿“之势,综艺娱乐节目无疑已成为国内电视屏幕上最富观赏性、最具话题性、最具卖点、受众最为广泛的节目类型。
从众多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以它独特的综合性、参与性、媒介性及艺术性,深受大众欢迎。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以《正大综艺》《综艺大观》为代表,将歌舞、相声、小品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的综艺娱乐节目。
其节目主持人的表情过于死板、语言过于正规化,基本停留在稿件的基础上二度创作。
观众与节目之间却上互动,主持人是成为了舞台的操控者。
第二阶段是以《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游戏类娱乐节目,以明星的参与作为卖点,主持人和观众部分互动。
人们看这类节目的一个重要驱动是为了看明星。
第三个阶段是以《幸运52》《开心辞典》为代表的益智博彩类节目,观众被请上舞台,与主持人进行互动成为了节目的主体。
这时候观众和主持人之间有了一种平视的态度,节目已经走向平民化,但这类互动节目录制前需要进行严格的选拔和审核。
第四阶段是以《超级女声》《我型我秀》为代表的真人秀节目,平民走到了观众面前而且成为了明星。
这类节目的特点是平民参与和评判过程的完全公开化,特别是节目的全程跟踪式直播吸引了很大一部分观众,也可以说真人秀节目给了观众一个展示和表达自己的舞台,观众的参与度极高。
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与演变

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与演变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与演变一、综艺节目的起源和发展电视综艺节目是指综合了多种娱乐元素、通过电视媒体向观众进行展示的节目形式。
它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后来逐渐传入其他国家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与普及。
在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最初的模仿和借鉴,到现在的大胆创新和多样化,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
二、初期的模仿和借鉴时期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节目多是模仿国外的经典作品和借鉴国内的传统文化。
例如,中国的音乐节目《歌曲大旋风》模仿了美国的《星期六夜现场》;讲故事的节目《中国故事》受到了西方的《纪录片时间》等的影响。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节目形式单一,创新欠缺,但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逐渐形成的综艺节目体系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开始形成自己的体系,不再局限于模仿和借鉴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代表性节目有《笑傲江湖》、《光荣绽放》、《快乐大本营》等,它们增加了文艺元素和互动环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同时,电视综艺节目也开始分为谈话性、竞技性、纪实性等不同类型,覆盖了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四、大胆创新和多样化的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进入了大胆创新和多样化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的节目形式更加多元化,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类型。
例如,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展现了参赛选手的个人魅力和音乐才华;大型户外竞技节目《奔跑吧,兄弟!》等在节目中加入了悬疑游戏环节,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
此外,网络综艺节目的崛起也带动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通过网络平台的直播,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成为综艺节目的新宠儿。
五、电视综艺节目的市场与产业化随着电视综艺节目的不断演变和发展,节目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
节目制作公司、赞助商、广告商纷纷进入这一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希望从中获得收益。
我国娱乐节目发展趋势(最终)

海内外娱乐节目发展趋势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已形成多元化格局,且形态多样、花样不断翻新, 但电视娱乐节目在当下的发展不是超额而是不足,多的只是同一层面泛滥化了的娱乐节目,少的是真正契合观众心理和文化内涵的娱乐节目。
那么我国娱乐节目的现状是怎么样的,存在哪些问题,发展趋势又是如何?一、我国娱乐节目的发展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我国的娱乐节目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正大综艺》和《综艺大观》为代表的综艺节目类型;第二阶段是以《快乐大本营》和《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游戏类娱乐节目;第三阶段以《幸运52》和《开心辞典》等益智博彩类节目为代表;第四阶段即“真人秀”节目,平民明星、草根英雄大受欢迎。
1.综艺节目的兴盛与繁荣时期1990年3月,《综艺大观》面世。
当时电视荧屏上节目类型十分单调,娱乐方式匮乏,《综艺大观》以节目短、节奏快、内容精、手法巧为突出特点,每两周一期,每期50分钟。
由于节目编排、表现手段比较新颖,这样的节目形态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节目虽然在不断改进,但“我播你看”的局面并没有太大改观,因此这一类传统的综艺节目逐渐丧失了优势。
2.游戏娱乐时期1997年,湖南卫视创办了“乐字当头、以乐为主”的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
节目学习和借鉴了港台娱乐节目的形式和内容,是一种“明星+游戏”的模式。
通过明星调动现象气氛,使之突破了以往节目呆板和过于严肃的风格。
节目一推出,立即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
各个电视台纷纷创办快乐类娱乐节目。
但是这些节目追求的是浅层次的感官追求和刺激,内容大同小异,经过几年时间,这种类型的节目收视率大幅下滑。
3.益智博彩时期益智类节目是娱乐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观众参加益智类游戏为特点,《开心辞典》、《幸运52》为代表,节目不仅有扣人心弦、层层递进的精彩比赛,还开辟了电话连线等多种渠道,现场内外的观众都有均等的机会参与节目。
这类节目突出“知识与游戏”的特征,随着节目进一步发展,将观众的热情和爱心倾注到整个社会大家庭。
综艺节目发展历程

综艺节目发展历程综艺节目是指以娱乐和娱乐观众为目的的电视节目,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风格。
它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随后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
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起步阶段、多元化阶段、个性化阶段和创新阶段。
在起步阶段,综艺节目主要是以歌舞、小品和杂技等形式呈现。
这时期的综艺节目多以国家和社会事件为背景,内容注重热闹和热闹,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然而,人们正是通过这些节目见证了电视娱乐节目的诞生,并对其表达了浓厚的兴趣。
进入多元化阶段后,综艺节目开始尝试不同的形式和风格。
一些以明星为主的真人秀节目开始兴起,如《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等。
这些节目通过明星的参与,吸引了更多观众的关注,也成为了节目的亮点。
此外,一些大型竞技类的节目如《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兴起。
随着个性化阶段的到来,综艺节目开始更加关注个体的成长和故事。
一些以选秀为主题的节目如《中国好声音》和《偶像练习生》等成为了观众喜爱的热门节目。
此外,综艺节目还开始涉及到更多的细分领域,如美食、旅行、文化等,满足了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
当前,综艺节目进入了创新阶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综艺节目也开始借助新媒体平台推广和宣传。
一些具有创新性和互动性的节目如《奇葩说》和《猎户座》等开始受到观众的追捧。
这些节目通过对话题的深入探讨和互动环节的设置,让观众参与度更高,互动性更强。
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不仅展示了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轨迹,也反映了观众趣味的变化和娱乐市场的竞争态势。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和观众需求的不断变化,综艺节目将会继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我们期待着更多多样化的内容和更好的观赏体验。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历史与方向

电视娱乐节目电视娱乐节目就是指通过电视这一特定的传播媒体传播的,大众广泛参与的,以审美性、娱乐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晚会时期、娱乐时期、竞猜时期、真人秀时期四个时期。
1、表演类综艺晚会时期1990年3月14日,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开播。
,《综艺大观》这个集相声、小品、歌舞、杂技、魔术等各种文艺手段于一体的新节目样式让观众眼前一亮。
表演类综艺节目运作模式即“明星+表演”。
2、游戏娱乐时期风靡一时的《欢乐总动员》、《快乐大本营》把娱乐节目从“晚会时代”推向了“娱乐时代”。
1996年《快乐大本营》的播出获得了巨大成功,与游戏类综艺几乎同时涌上荧屏的还有一种婚恋类综艺节目,代表性的栏目有:《玫瑰之约》(湖南卫视)等。
3、益智博彩时期1998年11月22 日,央视二套(当时的经济生活服务频道)推出了由李咏担当主持的《幸运52》。
改造后的《幸运52》打破娱乐类、知识竞赛类节目界限,有机地将游戏与知识普及融为一体,充分调动观众参与热情。
4、“真人秀”时期“真人秀”泛指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
它打破了新闻、纪录片等真实的电视节目与电视剧等虚拟的电视节目的界限。
电视娱乐节目 - 评价首先,创新意识的匮乏,“克隆”成了娱乐节目的致命伤。
“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的生产几乎都遵循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律,那就是:欧美/日本首创——(港/台移植)——国内‘星火’——国内‘燎原’。
”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模仿香港10年前的《综艺60分》一炮打响,于是就有了一系列“快乐”节目粉墨登场;这些节目看似丰富多彩,但其运作模式却基本相同,无非是做一些老套的游戏和有奖竞猜,中间插播歌舞表演和大量广告。
同样,引领“婚配热”的《玫瑰之约》和《相约星期六》则明显是台湾《非常男女》的大陆版。
由于“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仿来效去,只得其皮毛,未获其精髓,结果越“跟”越不像,越“学”越糟糕。
浅析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四个阶段

浅析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四个阶段娱乐模式:从明星表演到百姓游戏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于丹曾总结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兴起的《正大综艺》《综艺大观》等综艺节目。
由于那时候人们可选择的电视节目很少,所以观众只能仰望主持人和节目本身。
第二阶段以《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为代表,观众已从仰望者变成了评价者,并开始参与节目。
第三阶段是《幸运52》《开心辞典》等益智类节目。
这个时候观众和主持人平起平坐,用平视的眼光和积极参与的态度去对待节目。
第四阶段是2003年出现的真人秀节目,平民走到了观众的面前,成为明星。
①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交织着的是主持人、嘉宾、观众的地位和参与程度的变化,最突出的是观众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加入到节目的行列中,电视娱乐节目呈现平民化的发展趋势。
一、综艺表演——遥远的欣赏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视影响最大的是文化专题片,如《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那么90年代首先抢夺观众视线的就是综艺栏目。
1990年3月14日创办的《综艺大观》和4月25日开播的《正大综艺》引发中国电视娱乐潮,并逐渐向各省市电视台波及。
他们都遵循这样一种综艺模式,即“明星+表演”。
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以绝对的领导者角色调控节目进程。
嘉宾通常是明星,他们是吸引收视率的砝码,留给观众的是遥远的欣赏和无尽的遐想。
在节目的内容组成上,《综艺大观》是以歌舞类的表演集萃为核心,在台上表演的一般是明星演员。
当时,要搞综艺节目,必须有大牌明星,这似乎成为传统综艺栏目的通行惯例。
但是,随着各类综艺节目接二连三地出台,明星也就格外忙碌起来,从一个演播室赶到另一个演播室,甚至观众有时在转换频道后,明星却还是一样。
而《正大综艺》则主要是以旅游的方式介绍各国风土人情,让嘉宾辨别其中的真真假假。
这两类综艺节目无疑成为当时综艺娱乐节目的领头羊。
每逢周末,哪怕再精彩的电视剧都要为其让道。
我国综艺娱乐节目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时期主要特点

一
播—— 周 播—— 日播— 季 播 的转变 。隐藏在这 两个 阶段 l变 生 化 的 背 后 是 电视 技 术 的快 速 发 展 和 电视 节 目播 出 方式 正 走 向
国际化 。
第 五种划分方式参考 自 (o 62 0 ( o —0 7中 国 电视娱 乐 节 目 2 市 场报告 》 。这一 分期 标准将 中 国本 土 综 艺 娱 乐 节 目的发 展 分 成 四个 阶段 : 第一 阶段 被归 纳为 “ 术元素 +晚会 节 目 +艺 术诉 艺 求 ”时期 ,主要是指 2 纪 8 0世 0 年代 至 8 代末 这一 时期 。第 0年 二 阶 段 节 目中的 娱 乐 成分 得 到 了增 加 , 艺 术娱乐元 素并立 + 即“ 益 智 竞 猜类 节 目出现 +娱 乐 诉 求勃 兴”时期 。到 了 2 纪 9 0世 0 年 代 中后 期 , 进入 了发 展 的第三 阶段 “ 游戏元 素兴盛 / 真人秀和 脱 口秀元素兴起 +互动游戏 / 谈 话 / 乐资讯类节 目大发展 +人 娱 性 化娱乐诉 求增强 ” 时期 。2 世 1 纪 初期 , 娱乐 节 目步人 了第 四阶 段 “ 彩/ 务/ 博 服 真人 秀元 素兴 盛 +益智博 彩类 , 真人 秀类节 目 盛 行 +人 性 化 / 务 诉 求 大 发 服 展” 时期 。 以上几 种 划 分 方 式各 有 侧 重, 以不 同角度对 综艺 娱 乐节 目 的发展轨迹进 行了归纳总结 。笔 者更倾 向于第 五类 划分方式 。 二 、 国综 艺娱 乐节 目各 时 我 期的主要特 点和存在 的问题 第一 阶段被 称 为“ 艺术元 素 +晚会 节 目+ 艺术诉 求时期 ” 根据 (06 20 ( 0— 0 7中国电视 2 娱乐节 目 市场报告》 中的叙述 , 这 一 阶段有 两个 突 出特点 : 一是 “ 纯艺 术性 ” 的演 出节 目,二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总结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 大概分为四个阶段,包括前娱乐阶段(1998年之前)、 游戏娱乐阶段(1998年至今)、益智娱乐阶段(1999年至今)、全民总动员阶段(2004年至 今)。
第一阶段,传统综艺阶段,春节联欢晚会,综艺大观等。
为代表 第二阶段,娱乐阶段,像快乐大本营推出,把我们的娱乐阶段再次提升。
第三阶段,益智游戏阶段,我国曾经有那么一个时期, 就是在王小丫,李咏为杰出代表的时 期。
第四阶段,综艺娱乐阶段,总结综艺娱乐节目的中国特色,代表作,超女,快男,后来的这 种选秀。
现在的例如非诚勿扰节目,和一些延伸品。
第一阶段
(一)以综艺节目为主 的阶段 中国内地 电视娱乐节目真正受到关注是从 1983年起举办的中央电视台 春节联欢晚会 和1990年开播的《综艺大观》开始的。
1983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在全 国引起的轰动,是现在任何一 节目都无法与 成了中国家庭 这一阶段 演、观众观看 等环节,但观 容缺少亲和力、 表演类综艺节 星的舞台表演 则由主持人来 综艺节目的整 而不及的“神 成为一个纯粹 为央视综艺频 《综艺大观》 展史上的一个 其相比的。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 和吃年夜饭、放鞭炮一样必不可的电视娱乐节目内容以传统的专 ,节目形式比较固定,虽然有时 众基本不能主动参与到节目之中 形式缺少变 个电视 ,除夕之夜看春节联欢晚会 少的事情。
[2]
业歌舞和曲艺为主,明星表 也出现主持人对向观众问话 ,与观众有较大的距离。
内
化、与观众缺少互动成为传统综艺节目的硬伤
明星是节目的当然主角,由明 很少相干的节目之间的串联 学和播音美学决定了表演类
“话筒”成为电视观众可望 互动功能的受众,也在这里
目运作模式即“明星 +表演”。
是构成节目的主要内容,而各个 完成。
与之相对应,传统表演美 体面貌与审美形态,“舞台”和 圣”,传播学意义上与传者具有 的“看客”或“他者”。
道正式改版播出后首批被淘汰的 被
淘汰,改版为《欢乐中国行》 标志性事件。
上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 人民
群众对电 的春晚,于是 2004年10月8日,《综艺大观》成
栏目之一,拥有14年历史的 ,成
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 视的需求不仅仅满足于《新闻联 ,《正大综艺》应运而生。
其全 节目风格、奇 妙世界的讲述,一下子打开了一 二、以游戏节目为主 的阶段 1997 年, 约》。
此后, 起国内电视娱 与性和互动性
平的提高直接带动电视的发展 播》的基本资讯、每年一次 新的互动形式、轻松随意的 扇心灵世界之窗。
[2]
湖南电视台 模仿港台节 目制作了《快乐大本营》和《玫瑰之 和“速配”为主题的节目掀 段节目的娱乐性增强,
观众的参 节目的机会。
各种各样的游
中国内地以“欢乐”、“快乐” 乐节目的第二次浪潮。
这一阶 增强,现场观众甚至有直接参与
戏、轻松活泼 需求,其地位 湖南卫视 精怪的造型、 一个让明星以 逐渐淡化明星 乐。
[2] 的氛围曾令观众耳目一新,但简 很快被以知识竞技为主的益智类
《快乐大本营》在全国刮起了快 机智非凡的对答,霎时虏获了无 单的游戏已难以满足观众的 节目代替。
乐旋风。
李湘与何炅以古灵 数人的笑声。
此节目也是第
常态参与游戏的娱乐节目。
从2004年开始,《快乐大本营》
套路,越来越强调海选、真人秀
、PK 等新概念,突出 全民娱
1月2日,北京有线电视 台《欢乐总动员》亮相,江苏卫视推 超级大赢
家》,
1999 年 出《非常周末》、福建东南台推出《开心一百》、安徽卫视《 抢滩这
一“娱乐市场”。
这些节 节的“起承转合”也都基本雷同 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一些 综艺几乎同时涌上荧屏的还有一 玫瑰之约》(湖南卫视)等。
各大媒体竞相 节目内容、环 况使得观众产 与游戏类 的栏目有:《 目不但名称大同小异,而且 ,“你有我有全都有”的状 节目逐渐退出了荧屏。
[2] 种婚恋类综艺节目,代表性 1999年6月中旬,国家广电总局 总编室在北京顺义召开的广播 电视文 艺研讨会提供 的材料显示,全国省级电视台办娱乐节目的 有33家,地市级 电视台开办娱 乐节目的有42家,之后又有32家电视台开办或引进了娱乐 节目。
1999年1月20日北京有线电视台开播的《欢乐总动员》,被全国近 40个城市的电视台引进播出,全国上 下掀起一股“快乐”、“欢乐 ”热。
但是这股热潮并没能继续持续下去,随着一批 充斥各个荧屏,观众开始对这种 感到腻烦,收视率在大幅下滑。
三、以益智节目为主的阶段 台1998年推出 的《幸运52》与 智类节目的代表。
目,不仅保留了游戏闯关等环节 还增加了博 彩、参与者与现场及场外观众的互动等环节 。
益智类节目受到自身的限制, 夕卜,很难获得较大的突破。
在探 人秀这一新的突破口。
目时既不是审美也不是审丑,坐 的、如他们一样普通的身边的人 的态度,节目已经走向了平民化 主持的《幸运 52》开播 之初就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丰 的参与热情,而地方电视台更是
乐”“欢乐” 中央电视 是中国内地益 益智类节 性兼备的题目, 目更具亲和力 题库上下功夫 视业界找到真 观众看节 者是观众熟悉 有了一种平视 辞典》和李咏 品刺激了观众 “欢乐 批克隆节目的出现,“快 无处不在的“纯娱乐”节目 2000年推出的《开心辞典》 ,出现了一些知识性与娱乐 ,节
节目除了在演播室的装饰和 索新的娱乐节目时,国内电 在王小丫和李咏对面的竞答 ,这个
时候观众已经和他们 。
央视王小丫主持的《开心 厚的奖
将益智节目发挥到了极致。
2002年元旦诞生于上海的《 财富大考场》,以创造了最高奖可达
22万元的
奖金纪录而风靡全国40多个城市。
湖南的《财富英雄》更是以“千金一题”
为广告:答对 5道题5000元,10道题5万元,15道题50万元,平均每道 题 33333.33 元。
在“ 2000年中国电视节目榜”
《幸运52》一举获得“年度电视节目”
“最佳游戏节 目”最佳游戏节目主持人 "三项大奖。
在首届 大学生电视节 ”的节目之一。
如今,《开 心辞典》 的辉煌,《幸运 52》也
停播改版为《咏乐汇》 猜加高额奖品,从表面看来似乎 ,加大竞猜得奖成分的比重,缩 众喜欢
刺激性活动的心理,同时 技术门槛不高,引起了地方频道 又掀起了一轮“竞猜时代”的高 视《财富大考场》、广东电视台 江苏卫视的《夺 标800》,等等
飚升到了 12万,光成都赛区就达到 了 4万人,去年各分赛 区比赛时平均收 视率位列同时 段全国第二,仅次于央 视一套,收视率达 到8%—10%今年更 是不断刷新纪录。
“新娱乐”也成为湖南卫视 所谓“新娱乐”就是改变以往明星娱乐大众
上,《幸运52》被评为“最具生命力 已经没有当年 以智力竞
点调了个位儿 恰好迎合了观 创意、制作的 势,全国上下 略》、上海卫 《魅力21》、
[2]。
只是与一些娱乐节目的侧重 小了娱乐成分的比重,可它 竞猜节目、益智类节目由于 竞相模仿,大有天女散花之 潮。
如贵州卫视的《世纪攻 《赢遍天下》、重庆卫视的
四、以真人秀为主的 阶段
以广东电视台的《生存大挑战》、北京维 格里拉》等野 外生存挑战类为代表的节目成为
2004年《超级女声》、《莱卡 我型我秀》和〈〈梦想中国》三箭 齐发使 选秀类节目
初 内真人秀快速 星”为主要特
《梦想中国》 职场真人秀节
露锋芒,激烈竞争引起一浪接一 发展的一年。
其中,以“海选” 征的“表演选秀类真人秀”成为 和《莱卡我型我秀》都取得了不 目如东方卫视的《创智赢家》也
汉文化传播公司的《走入香 国内真人秀的先行者。
关注,成为国内 真人秀节目的又一大热点。
此外 道》《快乐男声》《快乐女声》《加油!好男 《第一次心动》等。
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借鉴境
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内地娱乐节 央视《非常
6+1》,节目用六天时间把平民英 地呈现出来。
视屏幕之外的 反对者,他们
在传统娱 人秀节目却火 它把屏幕内外的界限完全颠覆了 人多是真人秀参与者的亲戚、朋 通过
投票参与整个的进程。
乐节目在内地持续走低的状况下
浪的发展高潮。
2005年是国 、“全民娱乐”、“民间造 最大赢家,《超级女声》、 俗的收视成绩。
同时,一批 发展起来,开始引发人们的 还有《非常6+1》《星光大 儿》《绝对唱响》《化蝶》 外的相关节目,真人秀节目 目的主流。
雄的成长过程,非常细化 ,强调的是大众的参与,电 友,甚至拥护者、认同者和
,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真
得一蹋胡涂。
2004年该节目的报名人 数为5万,2005年迅速
在2004年隆重推出的口号, 方式,变成大众娱乐大众。
以家庭为单位的歌唱大赛,被
的
实际上1985年,上海电视台推出了一档认为是中国内地最早的选秀节目。
这场比赛之所以取得空前的成功,是因为它让普通的百姓家庭第一次走上荧屏。
第一届比赛的决赛选择在除夕夜
举行,当时上海万人空巷,收视率达到94%。
卡西欧大奖赛还培养了一批平民明星,比如“读书郎”小曹蕾、周冰倩、巫慧敏等。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