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重点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知识点 教科版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一、科学概念目标1、技术是人们改造周围环境的方法,是人类能力的延伸。
2、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和变化。
3、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4、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5、利用斜面滑道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十分省力。
6、利用斜面从下往上搬运物体比直接搬运物体要省力。
7、利用杠杆可以帮助我们翘起一些重物。
8、改变支点的位置、支点的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
9、车轮属于轮轴,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10、用有轮的推车运送物品比较省力、灵活。
11、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
12、形式多样的剪刀也是多项技术组合的产物,用以解决不同任务的需求。
13、活字印刷是重要的印刷技术之一。
14、印刷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15、信息的交流与传播驱动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16、不同的信息传播工具会使人们接收信息的效果不同。
二、单元词汇1、工具:指工作时所用的器具。
2、技术:广义的技术指所有方法、手段的总和。
狭义的技术指以现代科学为基础,为完成研究、生产或服务任务、获得预期成果所设计的执行方法和手段。
3、轮轴: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省力机械,由相互固定的轮子和同心轴组成。
4、滑轮:一种外缘套有绳索或链带,能绕轴心旋转的圆轮,可用来牵引物体或传递动力。
三、科学研讨1、你认为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有什么区别?答:使用工具可以取出完整的核桃仁,不用工具取出的核桃仁是碎的核桃仁。
使用工具省力、省时、安全。
2、在上面的探究任务中,不同的工具使用方法相同吗?效果如何?使用核桃夹之后,你解决问题的技巧有什么变化?答:木棍、轮子、砖块、铁锤四种工具,可以用敲、碾压两种使用方法,用木棍、砖块、铁锤敲起来很方便,但很容易把核桃砸烂变成残渣;用碾压的方法,虽然慢,但用木棍碾压取出的核桃仁相对较完整一些使用核桃夹其实也是碾压的方法,用它取出的核桃仁更完整。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1、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磁化:原本没有磁性的物体具有磁性的过程。
3、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4、电磁铁的组成:铁芯、线圈、电池。
5、电磁铁接通电流会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会消失。
6、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或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7、电磁铁的磁力越大线圈与钉尖的距离越近铁芯越细电池个数越多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8、小电动机的功能:把电变为动力。
9、⎪⎪⎪⎩⎪⎪⎪⎨⎧⎪⎩⎪⎨⎧⎭⎬⎫后盖:电刷变电流方向换向器:接通电流并改电磁铁线圈铁芯转子外壳:磁铁小电动机10、小电动机的原理:电流产生磁性;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11、能量的形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风能、化学能、动能、机械能等等。
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
(活动手册41、42页)。
各种能量之间可以进行能量的转化。
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12、当电动机用来发电的时候,把动能转化为电能,就叫作发电机。
13、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的能量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是不可再生能源。
14、煤来自亿万年前的森林15、石油和天然气来自亿万年前的低等动物。
16、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等。
实验知识点】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池个数、铁钉粗细、线圈与钉尖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以线圈圈数为例,剩下的自己去整理)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我们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线圈圈数怎样改变这个条件1.线圈20圈2.线圈40圈3.线圈60圈实验要保持那些条件不变电池的节数,电线的粗细,铁芯的大小,导线的长短,线圈与钉尖的距离等实验结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2、电磁铁的磁极与线圈方向、电池正负极方向之间的关系。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3单元知识点总结只是分享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知识点班级姓名一、电和磁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
2.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
增大电流、增加线圈数可以增加磁力,指南针的偏转角越大。
3. 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
4. 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二、电磁铁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有南北极。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时,电磁铁的磁极会改变;当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但电池正负极的接法和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同时改变时,电磁铁的磁极不会变化。
3.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
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
(2) 电磁铁只有通电才有磁性。
(3) 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
实验: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关系我们猜测: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有关。
实验器材:电池、铁钉、带绝缘皮的导线1—2米、大头针一盒。
相同条件:同一铁钉、同一导线且绕法不变、电池的节数。
不同条件: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正、负极转换)。
实验现象:钉尖吸引指南针的南极,且排斥北极,那么铁钉的钉尖是北极。
当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时,电磁铁的南北极发生转变。
我们结论: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有关。
三、电磁铁的磁力(一)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圈数、铁芯大小等有关。
2.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四、电磁铁的磁力(二)2.在进行科学探究中探究的顺序:1.提出问题,2.建立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4.收集事实与证据,5、检验假设,6.交流五、神奇的小电动机1. 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三单元能量一、电和磁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
2.1820 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
3.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
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二、电磁铁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有南北极。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正负极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
3.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
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 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
( 2)电磁铁只有通电才有磁性。
( 3)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
三、电磁铁的磁力(一)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等有关。
2.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我们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线圈圈数怎样改变这个条件1 线圈 20 圈,2 线圈 40 圈,3 线圈 60 圈实验要保持那些条件不变电池的节数,电线的粗细,铁芯的大小等实验结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四、电磁铁的磁力(二)1.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多少有关系吗?我们的假设电池节数多,磁力大;电池节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电池节数怎样改变这个条件1.电池 1 节 2.电池 2 节 3.电池 3 节实验要保持那些条件不变线圈圈数,电线的粗细,铁芯的大小等实验结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多少有关系,电池节数多,磁力大;电池节数少,磁力小。
2.在进行科学探究中,探究的顺序:1.提出问题2.建立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4.收集事实与证据5.检验假设6.交流五、神奇的小电动机1.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知识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知识要点,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单元概述
本单元主要围绕着科学实验与观察展开,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际触摸、观察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磁力的作用以及光的传播等基本概念。
知识要点
1.物质的性质变化
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判断。
物质的状态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物质的性质变化包括溶解、燃烧和反应等。
2.磁力的作用
磁力是一种特殊的力,可以使铁磁物体受到吸引或排斥。
磁物体可以通过磁性测试来判断其性质。
3.光的传播
光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波,它可以传播并照亮物体。
光的传播可以直线传播,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4.科学实验与观察
科学实验和观察是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在进行实验和观察时,需要仔细观察、记录和分析结果,从中总结规律。
学习重点
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其实验表现。
掌握磁力的作用和特性。
理解光的传播方式及其规律。
发展科学实验和观察的技能和方法。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同学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周围的物质和现象,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实验和观察,提出问题,勇于探索,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
注意:以上内容为简要概述,具体细节以教材为准。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知识点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
在烛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燥的烧杯,烧杯壁有小水珠出现,说明燃烧过程中有水生成。
在烛焰上方罩上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石灰水变混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在烛焰上方罩上白瓷碗,底部会变黑,产生了新的物质。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如:铁水变钢锭、水的三态变化、压扁饮料罐、将白糖加热至融化。
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如:生鸡蛋变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火柴燃烧、树叶颜色变化、盐酸滴在石灰石上、生鸡蛋放入白醋中、碱中倒入白醋、往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将白糖加热至焦黑。
3、铁坚硬呈银白色,锈松软呈暗红色。
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4、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粗糙等因素会使铁更容易生锈。
5、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擦去水分、喷漆、覆盖搪瓷、电镀、涂沥青、制成不锈钢。
原理:制成不锈钢是改变铁的性质,其他都是隔绝水或空气。
6、像白醋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
像碱水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
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你剧烈运动时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胃酸是酸性物质,胃药是碱性物质。
7、大部分蔬菜水果都是酸性物质。
做面包用的小苏打、家用清洁剂都是碱性物质。
化肥有的是酸性的,有的是碱性的。
纯净水是中性的,牛奶、茶水是酸性的。
8、杜鹃花喜好酸性的土壤。
如果它的叶瓣发黄发枯,就说明土壤可能偏碱性,需要喷洒呈酸性的硫酸亚铁。
竹子喜好碱性土壤,如果淋了酸雨,会大面积死亡。
盐碱地长不好植物,可以用硫酸亚铁来改良土壤。
9、不同的污渍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
10、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个人,一只手拉着油,另一只手拉着水。
当我们揉搓衣物的时候,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知识要点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知识要点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一、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1.生活中的常用工具:温度计、手机、螺丝刀、自行车、扳手、剪刀、羊角锤…2.工具与技术的关系:①工具的发明需要技术,可以根据技术来发明工具。
②技术和工具都是可以不断改进的。
③技术和工具紧密相连、相互促进。
二、斜面1.作用:省力,给人们提供方。
2.应用:刀刃、钉尖、螺丝钉的螺纹、盘山公路大桥的引桥、楼梯、水坝…三、不简单的杠杆1.杠杆的三要素:支点、用力点、阻力。
2.杠杆有时省力、有时费力、有时不省力也不费。
3.改变支点的位置、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
四、改变运输的车轮1.组成:轮轴由半径较大的轮和半径较小的轴组成。
2.作用: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可以省。
3.应用:水龙头、扳手、滑轮、方向盘、螺丝刀、门把手…五、灵活巧妙的剪刀1.组成:是斜面和杠杆的组合工。
2.作用:省力、省时、方便、灵活,起到剪开、分离、剪断物体的作用。
3.应用:普通剪刀、解剖剪、裁衣剪刀、理发剪刀、铁皮剪刀……六、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1.活字印刷步骤:检字、刷墨、拓印、晾。
2.作用:提高了印刷效率,加快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推动了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活字印刷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
七、信息的交流传播1.书本:提供文字、图像等信息,优点:获取信息较快,可以及时选取和标注重点信息,缺点:不够直观,理解有难度。
2.电脑:提供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优点:直观生动,连续性强,缺点:耗时,选择和标注信息不方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课电和磁1、第一个发现电磁现象的科学家是:丹麦的(奥斯特),他发现通电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越大,偏转角度(越大),而且指南针的偏转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2、做通电导线短路使指南针发生偏转实验时,要注意: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3、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
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第二课电磁铁1、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的特点是:接通电流,产生(磁性);切断电流,(磁性)消失。
3、电磁铁的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两极和(线圈缠绕的方向)、(电流的方向)等因素有关。
4.实验: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有关系吗?我的猜想: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有关系。
线圈缠绕的方向改变,电磁铁的极性改变。
实验材料:电磁铁、电池、指南针、记录纸。
改变的条件:线圈缠绕的方向。
不改变的条件:电流的方向、线圈缠绕的圈数、电流的大小。
实验方法:⑴将电磁铁接通电流,用指南针的一端靠近电磁铁的钉尖一端,判断电磁铁该端的南北极,并作记录;⑵改变电磁铁线圈缠绕方向;⑶再将电磁铁接通电流,用指南针的一端靠近电磁铁的钉尖一端,判断电磁铁该端的南北极,并作记录。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有关系。
线圈缠绕的方向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改变。
5.实验: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流的方向有关系吗?我的猜想: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流的方向有关系。
电流的方向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改变。
实验材料:电磁铁、电池、指南针、记录纸。
改变的条件:电流的方向。
不改变的条件:线圈缠绕的方向、线圈缠绕的圈数、电流的大小。
实验方法:⑴将电磁铁接通电流,用指南针的一端靠近电磁铁的钉尖一端,判断电磁铁该端的南北极,并作记录;⑵改变电流方向;⑶再将电磁铁接通电流,用指南针的一端靠近电磁铁的钉尖一端,判断电磁铁该端的南北极,并作记录。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能量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自己总结)1、电可以转化成(磁),制作电磁铁。
也就是说:(电流)能够产生磁性。
2、电磁铁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特点。
电磁铁也具有南北极,(N:北极S:南极)改变电磁铁南北极的方法有:○1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2改变线圈的绕线方向。
增大电磁铁磁力的方法有:○1增加电池的节数,(增大电流)或使电路短路○2增加线圈圈数,用较粗的漆包线绕制○3使用短而粗的铁芯。
利用电磁铁(可以)制作(磁铁);去磁的方法:火烧、敲打小磁针在线圈中的最大偏转角度是(90)度电流检测器是由一个(线圈)和一个(指南针)组成的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
做线圈的导线要有(绝缘)皮或用漆包线。
缠绕时必须沿一个方向,或逆时针,或顺时针。
3、小电动机结构图换向器有()个金属环。
电动机使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它的工作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单独一个转子时不会转动的,还必须在两侧加两块磁铁,使磁铁的磁力与转子产生的电磁相互作用才会转动起来当电动机产生“倒转”时,我们要交换导线的连接。
4、能量能量有:电能、声能、光能、动能、热能、生物能等多种形式。
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电是一种能量,电可以通过(用电器)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如:声能、光能、动能、热能等,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相互转化。
各种用电器就是电的(能量转换器)。
**电不是自然存在的能源,而是由其他能源(风能、水能、热能)转换来的二次能源。
电池:是把(化学)能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电池的种类:普通电池、光电池、蓄电池一次将化学能把光能转化放电时: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转化成电能成电能充电时: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电厂的电能来源:水电站、热电厂、风力发电站、核电站等发电厂都是用(发电机)发电的。
5、你自己能够发出电来吗?写出你的发电过程6、能量与太阳我们使用的能源大多最终来源于(太阳),目前,煤、石油、天然气已经成为我们使用的主要能源。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三单元《能量》知识点 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三单元《能量》知识点教科版第一课电和磁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偏转。
断开电流;磁针复位;电流越大;偏转角度越大;且偏转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他的发现电生磁;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
3.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注意:只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5.由线圈和指南针组成的叫做电流检测器;可以用来来检测电池有没有电;以及小电动机有没有发出电来。
第二课电磁铁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2.电磁铁有南北极。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流的方向(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也就是电流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
3.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
(2)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可以控制;通电才有磁性。
(3)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可以改变。
(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线圈的圈数)、(电流的大小)、(铁芯的粗细)等因素有关。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线圈多;磁力大;线圈少;磁力小。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电流的大小)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3改变电磁铁南北两极的方法:1、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2、改变电池的正负级接法。
4、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方法:增加线圈的圈数、增大电流、增粗铁芯。
效果最好的是(增加线圈的圈数)。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复习知识点小结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复
习知识点小结
本文档旨在对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的复知识点进行总结。
以下是该单元的重要知识点:
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 物质的性质包括颜色、形状、质地、硬度等特征,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确定。
- 物质的变化指的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时的状态改变,如燃烧、溶解、融化等。
2. 物质的三态和相变:物质的三态和相变:
- 物质存在三种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不同态之间可以发生相变。
- 相变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过程。
3. 材料的分类和性质: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 材料可以根据来源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 材料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确定,如延展性、磁性、
导电性等。
4. 引力和重力:引力和重力:
- 引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物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
- 重力是物体的质量和地球质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物体
下落的速度和轨迹。
以上是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的复知识点小结,希望能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3、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4、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5、电路短路,电流就(很强),普通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6、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7、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8、电动机由外壳(磁铁)、转子(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电刷)组成。
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9、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
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
10、电能使各种用电器做各种运动、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1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
和运动有关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
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叫做化学能。
11、煤是几亿年前植物被埋入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
12、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它们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13、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
它与(线圈圈数、电池数量、铁芯粗细、线圈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
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我的假设:。
需要改变的件:。
不改变的条件:。
分析实验中记录的数据,你发现什么:。
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我的假设:。
需要改变的件:。
不改变的条件:。
分析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归纳出实验结论:。
为什么人们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现在有一些纸,科学小组想利用它们制作一个比较坚固的盒子,用来存放工具,请你结合本学期所学知识帮他们设计一种可行的方案,并说出你的设计方案?运用杠杆原理:镊子、钉锤拔钉、老虎钳、筷子、跷跷板、火钳、剪刀、脚踏板运用轮轴原理:汽车方向盘、扳手、水龙头、螺丝刀刀杆和刀柄、门把手运用斜面原理:盘山公路、螺丝钉螺纹、滑滑梯用电器名称输入的能量输出的能量形式普通电池化学能电能光电池太阳能蓄电池化学能水力发电站、动能(水能)风力发电站动能(风能)火力发电站热能核电厂核能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背背默默知识点整理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背背默默知识点整理(适合背诵的知识点)第1课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1.我们完成一项活动所使用的物品都可以称之为工具,工具一般能够使我们省力或方便。
2.采用不同的方式取出核桃仁(1)注意:使用工具时,要十分小心,防止手被砸伤或压伤。
(2)不使用工具时,很费劲而且很难取出核桃仁;使用锤子、砖块等工具时,能取出核桃仁,但基本上都是碎块、碎渣。
使用核桃夹时,既省时又省力,熟练后还可以取出完整的核桃仁。
3.工具的选择和使用(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2)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
(3)同一种工具,使用不同的方法,效果也会不同。
(4)费力、难做的事情,使用恰当的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
4.我们在活动中所用到的方法和手段称为技术。
5.生活中的常用工具(1)通信工具:手机、电话、电脑等。
(2)测量工具:温度计、刻度尺、秒表等。
(3)机械工具:螺丝刀、钳子、扳手、羊角锤等。
(4)交通工具:自行车、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等。
6.不同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可以根据技术来发明工具。
第2课斜面1.古时候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斜坡了。
他们利用斜坡将巨石从低处推到高处,这样可以省力。
斜坡就是一种斜面,利用斜面搬运物体可以省力。
2.利用斜面滑道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十分省力,不需要人为施加力。
3.利用斜面从下往上搬运物体比直接搬运物体要省力。
4.斜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你可以在一些工具上见到斜面的应用,比如刀、斧等;你还能在许多交通道路、房屋建筑中找到斜面,比如盘山公路、桥梁、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等。
5.人们利用斜面和其他技术修建了运河、水坝、水渠、水沟等设施,组成水利系统。
第3课不简单的杠杆1.很久以前,人类就学会利用一些自然材料如石头、木头、兽骨、植物纤维等来制造工具。
人们知道,单纯依靠自己肌肉产生的力量是有限的,制造一些工具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
2.一根木棒就可以变成杠杆。
古人利用木棒撬动大石头,或者将植物粗壮的根撬出来。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

第1课时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一、知识解读1.在生活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工A,这些工具一般能够省力或为我们带来方便。
2.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
3.生活中的常用工具有通信工具,如手机;测量工具,如温度计;机械工具,如螺丝刀;交通工具,如自行车等。
4.我们在活动中所用到的方法和手段称为技术。
5.工具与技术的关系维恩图:二、实验重现实验:取出核桃仁1.实验目的:体会使用工具更方便、有效。
2.实验器材:核桃若干、木棍、轮子、砖块、铁锤、核桃夹等。
3.实验步骤:(1)不用工具,借助身体力量取出核桃仁。
可以用手压、用拳头砸、用手捏等。
(2)用木棍、轮子、砖块、铁锤等工具取出核桃仁。
(3)借助核桃夹取出核桃仁。
4.实验现象:没有使用工具取核桃仁会感觉费时、费力,使用工具后就省力和方便多了。
借助核桃夹可以很方便地取出较完整的核桃仁,使用合适的工具可以高效地完成一些事情。
指点迷津问题:如何巧妙使用核桃夹快速、完整地取出全部的核桃仁?有的核桃夹有大小两个凹口,要与核桃的大小合理匹配。
使用核桃夹时不能用力过大,在完成第一次破碎后,要转动核桃,挑选最大块的部分再次夹碎,如此多次,就能完整地取出全部的核桃仁。
一、知识解读1.与水平面成倾斜角度的平面,称为斜面。
2.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一个物体由高处滑到低处,靠的是重力。
3.利用斜面比直接提升物体省力。
4.斜面的坡度大小不同时,斜面省力的情况也不一样。
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坡度越小的斜面就越省力。
5.生活中有很多利用斜面的事例,如斧头、剪刀、盘山公路、商场扶梯等。
二、实验重现实验1:探究斜面的作用(一)1.实验目的:探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
2.实验器材:塑料槽、鹅卵石(有大有小)、一瓶水、水桶等。
3.实验步骤:(1)利用塑料槽搭建一个斜面,将一小袋鹅卵石从高处A沿斜面滑到低处B。
(2)用几段塑料槽搭建一个较长的斜面,模拟水渠引水,将一瓶水从高处引到低处,并在低处用水桶接流下的水。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第三单元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第三单元第三单元:光的传播与折射光的传播与折射是六年级科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光的传播和折射涉及到光的性质和行为,对于我们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实际应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光的传播和折射的基本原理、光的行为特点以及光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光的传播与折射的基本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的主要传播介质是真空、空气和透明介质等。
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的原理,即光在均匀介质中以直线传播。
当光遇到介质边界时,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光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是指光通过不同介质边界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两个介质之间的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正弦比等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二、光的行为特点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以直线传播,遵循直线传播的法则,这也是我们能够看到远处物体的原因。
2. 光的反射:光在遇到光滑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并且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
3. 光的折射:光在遇到两个介质的边界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两个介质之间的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正弦比等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4. 光的吸收与透射:光在遇到物体时,会被物体吸收部分或全部,造成光的能量损失。
而透射则是指光通过透明介质时的现象。
5. 光的色散:光在经过介质时,由于不同波长的光速度不同,会使光发生色散现象,即折射角度随波长不同而改变。
三、光的应用1. 光的反射应用:反光镜、平面镜等设备利用光的反射性质制作,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2. 光的折射应用:光学透镜和光纤等设备利用光的折射性质进行设计和制造,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通信等领域。
3. 光的吸收与透射应用:太阳能、光电池等利用光的吸收和透射特性将光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
4. 光的色散应用:利用光的色散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彩虹、用分光镜对物质进行光谱分析等。
总结:通过对光的传播与折射的基本原理、光的行为特点以及光的应用的介绍,我们对光的性质和行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六年级上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15、噪声的危害是什么?(噪声使人感到厌烦,分散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比较强的噪声,使人难受,时间久了,会引起耳聋。极强的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更大,会使听觉器官发生急性外伤,并且使整个机体收到严重损害,双耳变聋,语言混乱,神志不清,甚至会造成脑震荡、休克或死亡。)
16.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温度成正比:温度越高,声速越快;温度越低,声速越慢。
17.弦乐器是通过弹拨琴弦、击打琴弦、用琴弓拉琴弦,使之振动发声的。
9、人能听到声音需要三个条件:发出声音的物体(声源)、传递声音的物质(介质)、能够接收声音的听觉系统。
10、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都会产生声音。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各不相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0米),在水中时(每秒1400米左右),在钢铁中是(每秒5200米左右)。(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振动无规则的、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声)。
5、乐音有三个要素:(响度)、(音高)和(音色)。(乐音的强弱叫响度),(乐音的高低叫音高)。不同的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
6、用手指弹拨琴弦,琴弦的振动会引起琴弦下盒内的空气产生振动,同时空气的振动又引起盒本身的振动,这种现象叫做(共鸣)。共鸣使得声音变大。所以,弦乐器都有一个(共鸣箱)。
第三单元知识点
1、(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古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2、我国古典(《流水》)被录在美国“航天者”号太空飞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外太空。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②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还与线圈的粗细长 短有关。
③与铁芯的粗细长短等有一定的关系。
2021/4/9
9
(二)检验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的强度关系的研究计 划 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度有关吗? 我们的假设: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度有关: 电流强,磁力大;电流弱,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电流的强弱/电池的数量。
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
性消失。
2021/4/9
3
4.电磁铁也有南北极。
用指南针靠近电磁铁试试,如果电 磁铁的一端与小磁针的南极相互吸引或 排斥,或者与小磁针的北极相互吸引或 排斥。
结论:这就说明了电磁铁也有南北极:
异极相吸,同极相斥。(俗语:同性相
斥,异性相吸)
2021/4/9
4
5.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
• 铁芯与线圈的粗细长短对磁力大小有 一定的关 系。
2021/4/9
12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4/9
13
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部分知识点
观音镇小:杨才莉
2021/4/9
1
第一节:电和磁
1.把通电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方向 一致。(模仿丹麦科学家奥斯特1820年的实验)
接通电流,磁针偏转;电流越大,磁针偏转的 角度越大,最大为90度。
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磁针复位。
2.多用几节电池,电流短路,可增大电流。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1节电池。②.串联2节电池。
③.串联3节电池
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
线圈圈数不变,铁芯大小不变,线圈粗细不变。
2021/4/9
10
(三)电磁铁磁力大小与 电流强度/电池数量 实验记录 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能量与太阳
• 1、知道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 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 2、节约能源,寻找新能源(地热、风能、 海水的动能、原子能、直接利用的太阳能) • 3、体验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 的重要性。能够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 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磁力大小跟线圈 圈数有关 磁力大小跟使用 电池数量有关 跟线圈粗细长短、 铁芯粗细长短有关
构成:线圈、 电磁铁的 铁芯 南北极 改变电流方向、 线圈缠绕方向
3.2
生活中的科学
1、电生磁应用:电流检测器;电磁起重机 2、电动机: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3、能量的转换:家用电器是电能转换成动能、热能、 光能、声能等;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换成热能; 放鞭炮是把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声能。 4、食物、汽油、煤、天然气储存的太阳的能量 5、节约能源,寻找新能源:太阳能、沼气、地热、 核能、风力、水力
6 电能和能量
• 1、通过观察、小实验和阅读资料,研讨认 识能量和能量转化 • 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形 式 • 2、分析常见能量转化的例子
7 电能从哪里来
• 1、认识电池能量的转化 • 2、认识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来的 属于二次能源 • 3、通过观察、实验和阅读资料认识电能的 来源
4 电磁铁的磁力(二)
• 1、经历较深入的科学研究过程 • 2、用数据展示说明本小组的研究成果,锻 炼表达交流能力 • 3、学会倾听 • 4、聚集全班智慧制作强力电磁铁
5 神奇的小电动机
• 1、电动机工作原理:用电产生磁,利用磁 的相互作用转动(转子实际上是电磁铁) • 2、用分部分观察、整体观察的方法了解小 电动机的构造 • 3、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再次推想通了电为 什么会转动 • 4、在教师指导下按步骤做探究小电动机工 作原理的实验
第三单元总体分析
3.1 能量
电能是其他能量转化 来的属于二次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所 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 亿万年的太阳能 把电变成 了动力 神奇的小电 动机 电和磁 电流可以 产生磁性 能量 电能和能量 能量有电、热、声、光 形式,能量储存在食物、 燃料中,电能可以转化 其他能,其他能也能够 转化
电能 电磁铁 电磁铁 的磁力
上册第三单元重点知识点
• 科学概念 • 1、知道电能产生磁,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 2、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 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 3、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 科学探究 • 1、讨论各种能量转化的例子,如电灯、电热器、 电磁铁、电话、电动机、电池等 • 2、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 第三单元具体分析
核心内容
• 1、认识能量 • 2、能量的形式 • 3、能量的变化
1 电和磁
• 1、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 2、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 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 注重让学生把新现象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 说铁: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 2、制作铁钉电磁铁 3、做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的实验 4、了解电磁铁的基本性质,电磁铁的南北 极
3 电磁铁的磁力(一)
• 1、有一定根据的进行假设,找出可能影响 电磁铁磁力的因素:电池数量,绕线多少, 铁芯粗细、长短,电线粗细,线圈粗细、 形状,线的类型等 • 2、会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 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的影响 • 3、能对本小组实验方案做介绍说明,体会 交流与讨论引发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