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老城区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城区在发展中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总是也日益凸显。

(一)经济方面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现代都市中心城的转移,老城区发展速度缓慢、日渐衰落,大多存在区内经济不平衡和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

老城区由各个不同系统组成,它们相互影响与制约,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任何一个子系统变动都会影响其他部分,从而出现发展的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一是发展过度,二是发展滞后。发展过度即由于追求片面经济效益而进行的不合理大规模改造,老城区建设强度和人口总量超过基础设施的承载力,从而导致整体功能失调。而发展滞后则是由于老城系统内各部分变迁进程不一致,导致不和谐并出现滞后现象,如原有的物质空间形态结构与其容纳的逐渐变化发展的社会经济功能不相适应,而导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

产业结构不合理限制了产业的综合发展。如青岛西部老城区核心街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较为突出。中山路商业购物比例过大,缺乏餐饮业、休闲文化产业,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后应逐步增大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比例。而火车站周围商业功能单一、环境杂乱,区内有一家以传统百货经营为主的华联商场,缺少成规模的休闲娱乐场所,难以满足火车站流动人口的市场需求。随着东部新城区都市

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以及理念未及时更新等多方面的原因,老城区商业中心的地位逐渐被新城区及其他商贸圈所代替,传统的商业中心日渐衰落,商业业态逐渐低化,客源不断流失,商铺租金递减,老城区的商业竞争力下降,对社会经济复兴产生很大影响。

(二)社会方面

老城区自身发展不平衡,功能衰退尤其是老城中心区空心化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由于中心城区的土地级差效应高,许多城市将市中心改造土地用来建设商贸设施,办公楼或豪华的高层公寓,以提高区位良好的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利用。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陆家嘴、成都的春熙路、重庆的解放碑。同时,国内一些中等城市、小城市也纷纷效仿。目前国内市中心老城改造的通用做法是更新为城市的中央商务区,通过吸引高营业额的产业来使土地增值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分强调城市商务功能,将造成居住生活功能缺失,导致中心城区出现衰败现象。

国外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比如开始于1949年的美国城市重建,30年来美国的市中心改造从战后的居民区重建,逐渐转变为中心商贸区的复苏,这一举措曾经一度带来城市中心区的繁荣,但很快就暴露了大量的问题。由于城市中心区地价飞涨,居住人口大量外迁,商业活动减少,环境恶化,犯罪率剧增。每到周末和夜晚,大城市如曼哈顿的中心区便成了“死城”,而大量被迫从城市中心

区迁出的低收入居民却在内城边缘形成贫民窟,加剧城市贫富矛盾。

老城区的自身发展不平衡以及老化衰退等问题中可避免的会带来社会问题。首先是就业机会奇缺。在大部分城市中,失业率都很高,如果加上部分失业和不充分就业,则潜在的劳动力闲置率更高。在老城区中就业的人,多从事小家电维修、搬运以及餐馆、旅社等小型服务业工作,这些产业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非常少,而且随着小工厂逐步清理出城市中心区,老城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就更少。其次是贫困程度较高。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贫困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失业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在老城区中,年富力强的居民其经济能力改善后,逐渐迁离,留下来的多是一些经济能力差,没有能力迁离的居民。而且老震荡我住宅价格较低,建筑空间利于共划小和出租,于是吸引了一些失业的、或多事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小型服务业的人群,低收入使他们无力承担维修费用,因而得不到修缮的老城更显破落。由于贫困,老城区往往沦为“贫民窟”。

(三)环境方面

历史建筑风貌一定程度的破坏。历史优秀建筑是老城区改造、发展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历史建筑及街区风貌保存的完好程度影响着老城区的开发价值。随着历史发展时代变更,由于发展空间的限制,许多历史街区中被加入了现代元素,一些历史建筑在长期作为民宅和另辟他用的过程中,内部结构破坏严重,外部立面经多次翻

修已失去了原貌。街区中掺杂的一些质量不高的近现代建筑与历史建筑融合不足,大大破坏了老城区的整体面貌。这不利于核心街区快速复兴与经济活力的全面提升。

居住环境恶化。现代城市老城区大多集中于一个有限的范围,人口密度大,原有的基础设施长期超负荷运转,变得老旧严惩而又更新滞后;由于后期不适当的修建,区内新老建筑交错,导致空间杂乱,许多旧房老化问题严重、不少的老房屋危险残破;公共环境空间匮乏,绿地狭小、不足,住宅的乱修乱建情况严重;区内公共服务设施、消除体系、给排水、电力、电信等市政配套设施需要完善,居民居住条件亟待改善。

交通压力较难缓解。老城区良好的区位条件使其对外联系方便,但由于发展滞后导致内部道路设施不完善。如许多老城区,虽然区内路网系统较密集,但路面较窄,加之人口流动大,停车泊位匮乏,占路停车严重,特别是交通拥堵时存在严重的交通阻塞。

(四)文化方面

文化传统遭到破坏。由于老城区的衰败,再加上政府对老城更新建设的急功近利、开发企业的唯利是图,造成老城区传统风貌特色的破坏、文化传承的断层。

传统风貌丧失。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不用地的征用,城市建设重点就转移到了对老城区的开发上。在开发利益的驱动下,老城改建的程度很快,许多最能代表城市特色的老街区被拆除,千篇一律的建起高楼大厦,使得城市失去了自己的风貌特色,也失去

了历史积淀的厚度。

历史文脉的割裂与断层。老城的老化与衰退,势必造成不同社会阶层人口的迁入与迁出。一方面,从人的行为、心理、感情的角度来看,人口的频繁流动将造成人们心理上的失落和归属感的缺乏,从而表现了历史联系和情感的割裂。另一方面,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人口的频繁流动破坏了传统的邻里关系和社区文化。

有形的物质磨损只是老城区发展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有形磨损的程度往往落后于城市不断发展的要求,在城市未达到自然老化之前,因不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而变得过时衰退的情况也时常发生。因此,隐藏的社会、经济的衰退也是老城区发展问题的根本所在,它也决定了老城区通过更新实现发展的必要。

三、老城区发展的困境

老城区发展要面对人口、交通、生产、生活、经济带来的各种各们的压力,人口密度高、建筑密度高、交通密度高的“三高”现象明显,其土地资源、空间、环境、基础设施和道路已经达到了其所能承受的极限,带来一系列困境。由于老城区发展包括保护、改造、开发和创新等路径,老城区发展困境即是保护、改造、开发和创新的困境,而重中之重在于改造和开发方面的困境。

(一)资源匮乏、承载力弱、发展空间不足

老城区的人均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公共绿地的比例相对偏低。城市发展面临着人口稠密、建筑密度大、土地资源匮乏、交通拥护等发展“瓶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