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
大比例尺测图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测量专业的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2作业依据《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示》(GB/T7929)《城市测量范围》(CJJ 8)3坐标体系平面坐标系:采用大连城建坐标系: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4要求与原则4.1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量的基本要求4.1.1数字化成图的数据来源采用野外测量、原图数字化与已有测量资料采集等方法。
4.1.2数字化成图的主要工序: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处理、成果输出和成果检查。
4.1.3数字化成图的成果应包括:图及相应的数据文件、图形文件与拓扑信息。
4.1.4数字化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符合表1.注:1、同一城市或测区的同一比例尺地形图,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
此时不同地形类别得等高线插求点高程精度要求,可按相应的地形类别应采用的基本等高距分别推算;2、同一测区不得采用两种基本高距。
4.1.5地形图符号按国家标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示》(GB/T7929)执行。
4.1.6统一使用MapDraw编制软件、层码表。
4.1.7数字化地形图与有现势性。
4.2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量的精度要求4.2.1图根点相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
4.2.2数字化地形图数学精度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第4.1.8、4.1.9条规定。
4.2.2.1平面精度:4.2.2.2高程精度:城市建筑区和等高距为0.5m的平坦地区,其高程注记点相对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0.15m,高程注记点之间的高度中误差不大于±0.07m。
高程点注记的分布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第4.5.5条规定。
4.2.3地形类别划分,应根据地面倾角(a)大小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平坦地:a<2°丘陵地:2°≤a<6°山地:6°≤a<25°高山地:a≥25°4.3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图根控制测量4.3.1图根点是直接供测图使用的平面和高程的依据,宜在各等级控制点下加密。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精品
T2
电子经纬仪 •尼康 •宾得 •索佳 •拓普康 •徕卡
电子经纬仪
•苏一光
•南方测绘
全站仪
•Leica
•南方
电子经纬仪:
光、机、电一体的测角仪器 • 光电扫描度盘代替光学度盘 • 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代替光学测微读数 • 自动化:自动记录、储存、计算、数据通讯
绝对式编码度盘测角系统:
• 编码度盘由透光和不透光区相间隔组成,用二进 制0、1描述状态,每个位置上可以直接读出度、分、 秒值
蔡司全站仪测量---- 普通测量
• 菜单 • 电经模式:只测角度 • 平距模式:测角测距,解算平距和高差 • 坐标模式:测角测距,解算坐标 • 斜距模式:测角测距,显示原始观测值
蔡司全站仪测量---- 坐标测量
• 自由设站:后方交会 • 已知点设站 • 高程设站 • 碎部点 • 放样
蔡司全站仪测量---- 数据传输
3.数字化测图实现了大比例尺测图高精度和低耗费
• 白纸测图有精度损失:图上0.1mm,比例尺为1: 1000,最好精度为10cm。
• 蓝晒、图纸变形等误差 一般精度为0.3mm, 和 原测距精度一致
• 数字测图无损失地记录了外业测绘数过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控制测量、碎部测量的一步法 •分图幅作业到地物整体测量,计算机自动分幅。
•建立图式符号编码表,在其中选择即可,主要用 在电子平板模式
图根控制测量----同步测量法:
碎部测量: 全站仪可根据观测量现场计算出点的三维坐标 • 极坐标法
要在全站仪上输入一系列已知值以进行计算
• 支导线测量
• 角度交会法
• 距离交会法
四、外业数据记录与数据文件格式
与所使用的电子手簿、成图软件有关
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的设计
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的设计随着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数字测图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在大比例尺数字测图领域,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是一款非常实用的工具。
该系统可以方便地生成高精度的地图,并支持多种地图格式的导入和导出。
下面将从系统设计和功能两个方面来介绍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
一、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采用分层架构,包括数据存储层、数据预处理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界面层。
其中,数据存储层采用数据库存储地图数据,数据预处理层包括数据清理、补足和数据格式转换等预处理工作。
业务逻辑层主要包括地图绘制、查询和编辑等功能,用户界面层提供友好的用户操作界面。
2. 系统功能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提供多种功能,包括:(1)地图绘制:用户可通过系统提供的绘图工具,在地图上添加各种地物、标注和符号等信息。
(2)地图查询:用户可通过系统提供的查询工具,快速查询地图上的各种信息和数据。
(3)地图编辑:用户可通过系统提供的地图编辑功能,对已有的地物信息进行修改、删除和添加等操作。
(4)地图导入和导出:系统支持多种地图数据格式的导入和导出,方便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快速获取需要的地图信息。
二、系统功能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1. 绘图工具该功能可以方便地加入各种地物、标注和符号等信息,支持多种绘图工具,包括点线面绘制、文字标注、符号添加等。
2. 查询工具该功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对地图上的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查询,支持多种查询条件和查询方式,如范围查询、属性查询等。
3. 编辑工具该功能可以对已有的地物信息进行修改、删除和添加等操作,快速地对地图进行编辑和更新。
4. 数据导入和导出该功能可以方便地将地图信息导入和导出到多种数据格式,如shp、dwg、xls等,方便用户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快速获取所需的地图信息。
5. 坐标系转换该功能可以将地图的坐标系进行转换,使地图信息能够配合不同的GIS系统使用。
第四章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3)资料
第5节 野外数字测量作业模式
• 地图图形的数据格式
地图图形按照数据获取和成图方法的不同,分为矢量数据 和栅格数据两种数据格式。矢量数据是图形的离散点坐标 (x, y)的有序集合;栅格数据是图形像元值按矩阵形式的集 合。由野外采集的数据、由解析测图仪获得的数据和手扶 跟踪数字化仪采集的数据是矢量数据;由扫描仪和遥感获 得的数据是栅格数据。 一幅地图图形的栅格数据量一般情况下比矢量数据量大得 多,矢量数据更新方便。因此数字测图多用矢量数据结构 和画矢量图。若采集的数据是栅格数据,要将其转换为矢 量数据。
第5节 野外数字测量作业模式
• 地图图形的描述
属性信息又称为非几何信息,包括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 属性的定性信息用来描述地图图形要素的分类或对地图图 形要素进行标名,一般用拟定的特征码(或称地形编码) 和文字表示。有了特征码就知道它是什么点,对应的图式 是什么。属性的定量信息是说明地图要素的性质、特征或 强度的,例如面积、楼层、人口、产量、流速等,一般用 数字表示。 进行数字测图时,不仅要测定地形点的位置坐标(定位信 息);还要知道是什么点,是道路还是房屋,它们的连接 关系是怎样的(连接信息);并当场记下该点的编码(属 性信息)。
第5节 野外数字测量作业模式
• 数字测图系统分类
按数据输入方法可区分为:原图数字化数字成图系统,航 测数字成图系统,野外数字测图系统,综合采样(集)数 字测图系统; 按硬件配置可区分为:全站仪配合电子手簿测图系统,电 子平板测图系统等。
按数据输出内容可区分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地形
地籍测图系统,地下管线测图系统,房地产测量管理系统, 城市规划成图管理系统等等。
第5节 野外数字测量作业模式
• 数字测图的基本过程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共8页
技术设计书1:500地形图测量安徽理工大学目录一、任务概述 (2)(一)、任务来源 (2)(二)、测区范围及地理概况 (3)(三)、任务情况 (3)二、测区情况 (3)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其分析 (3)四、作业依据 (3)五、测绘仪器 (3)六、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3)七、成图方法、比例尺和地形图分幅 (4)八、实习要求及任务 (4)九、地形测量技术要求 (4)十、外业数据采集 (5)十一、内业处理 (5)十二、地形图测绘内容及绘制要求 (5)十三、检查验收以及安全措施 (5)十四、上交资料 (5)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毕业实习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一、任务概述(一)、任务来源测量实习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熟悉测量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运用科学理论知识,服务生产,提高综合能力,通过本次实习,能全面地掌握地形、地貌的测绘及地形图、地籍图的整饰、接边整个作业过程和方法。
另外学校对于学生所学知识也要进过实习的巩固和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学习,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对安徽理工大学地形的测量实习。
由学校老师组织下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二)、测区范围及地理概况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东与滁州市的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与合肥市的长丰县接壤,西南与六安市的寿县、霍邱县相连,西及西北与阜阳市的颍上县,亳州市的利辛、蒙城县交界,东北与蚌埠市的怀远县相交。
安徽理工大学校本部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四周交通发达,属市区地区。
(三)、任务情况1、以小组为单位测一幅涵盖整个安徽理工大学校本部家属区的地形图一幅二、测区概况(一)测区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内。
建筑物较多,无规则,通视条件好;属于平地,通视条件一般,观测条件一般;(二)测区内有多为水泥路,点位易保存。
(三)、该测区气温适宜,属适温天气。
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其分析测区高级控制点资料齐全。
四、作业依据(一)、采用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技术设计
3.3.3 勘丈法
1 2 3 4 5 6
直角坐标法 距离交会法 距离直线交会法 直线内插法 定向直角拆线法 无定向直角拆线法
1 直角坐标法
已知 A 、 B 两点,欲测碎部点 i ,则以 AB 为轴线,自碎部点 i 向轴线作垂线(由直角棱镜定垂足)。假设以A为原点,只 要量测得到原点A至垂足di的距离ai和垂线的长度bi,就可求 得碎部点i的位置。
3.1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 1 控制测量 – 2 仪器器材与资料准备
1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和地形特征点(碎部点)采集。
2 仪器器材与资料准备
仪器、器材主要包括:全站仪、对讲机、电子 手簿或便携机、备用电池、通讯电缆(若使用 全站仪的内存或内插式记录磁卡,不用此电 缆)、花杆、反光棱镜、皮尺或钢尺等。全站 仪、对讲机应提前充电。 在野外采集数据之前,通常要对测区进行“作 业区”划分。 在数据采集之前,最好提前将测区的全部已知 成果输入电子手簿或便携机,以方便调用。
3.2 野外数据采集
使用全站仪实施大比例尺野外数字测图, 作业方式可区分为
–测记法 –电子平板法
1 测记法施测
测记法数据采集,每作业组一般需:
–仪器观测员(兼记录员)1名 –绘草图领镜(尺)员1名 –立镜(尺)员1~2名
其中绘草图领镜员是作业组的指挥者, 需技术全面的人担任。
2 电子平板法施测
X B X Z DZB cos ZB YB YZ DZB sin ZB
支导线法
支导线
3.3.2 半仪器法(方向交会法)
1方向直线交会法 2方向直角交会法
1方向直线交会法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数字测图设计书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济北校区1:500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一、任务概述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济北校区位于德州市晏城区齐河舟桥西南部,该校区占地两千亩,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东西北三面均连农用地,西临西湖。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建院三十年来,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为了学校设施改良,为同学们营建一个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
我单位承接了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前期综合勘探研究工作。
通过室外地形勘察、地形图的测量等、地形图测量对该区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评价、估算,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论证。
现依据有关规定及学校要求等对数字测图工作进行具体设计,编写技术设计书拟定作业计划,以保证测量工作在技术上合理、可靠,在经济上节省人力、物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工作。
二、测区情况我们此次主要对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齐河校区进行测量,测区范围是北院、南院、生态院及下属种子公司四个地方(包括宿舍楼、教学楼、餐厅、体育馆、生态园及种子公司地块等),面积近大约0.8平方公里(最后以实测面积为准)。
三、测量的基本规定及精度要求1.《城市测量规范》CJJ 8-2011。
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GJJ73—97。
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5.《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1997)。
6.《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
7.本实习指导书要求:1.作业前对所用的各类仪器按要求进行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
2.地籍图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基本比例尺为1:500。
图名以图幅内的地理名称取名;图号注记为图廓西南角坐标值,以公里为单位,取小数点前两位和小数点后两位,X在前Y在后,中间加短线。
1:1000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xxx1:500 1:1000数字地形测量项目技术设计书目录1概述 (1)1.1任务来源 (1)1.2项目主要任务及工作量 (1)1.3作业区范围及行政隶属 (1)1.4任务完成期限 (2)2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2.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2)2.2测区已有资料及分析利用 (3)3 引用文件 (4)4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5)4.1测绘基准 (5)4.2地形图技术指标 (5)4.3成图的基本要求 (6)5 作业流程与技术路线 (6)5.1作业流程 (6)5.2技术路线 (7)6 像片控制测量 (8)6.1像片控制点布设 (8)6.2像片控制点判刺 (9)6.3像片控制点联测和计算 (10)7 空三加密 (10)7.1内定向 (10)7.2相对定向 (10)7.3绝对定向 (10)7.4模型连接较差 (11)7.5计算和成果整理 (11)7.6加密接边 (11)8 地形图数据采集 (11)8.1数据采集范围 (11)8.2数据采集内容及要求 (11)9 航测法外业调绘 (12)9.1外业调绘的主要任务 (12)9.2外业调绘的要求 (13)9.3高程测量的方法 (14)9.4地物补测的方法 (15)10 地形图的表示内容 (15)10.1测量控制点 (15)10.2水系 (15)10.3居民地及设施 (16)10.4交通 (18)10.5管线 (19)10.6境界与政区 (19)10.7地貌 (20)10.8植被与土质 (20)10.9注记 (20)11 内业数字化编辑 (21)11.1一般要求 (21)11.2编辑原则 (21)11.3编辑具体要求 (22)11.4数据接边 (24)11.5图外整饰要求 (24)11.6元数据整理 (25)12 质量控制 (25)12.1质量管理流程 (25)12.2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26)12.3质量检查的方法 (26)12.4数据质量检查 (27)1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 (32)xxx1:500 1:1000数字地形测量项目技术设计书1概述1.1任务来源为满足xxx城市建设和城乡总体规划的需要,全面加快“乐居吴江”建设的步伐,向社会各方面提供现势、详尽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xxx规划局决定对xxx全市范围实施大比例尺全数字航空摄影测量项目。
RTK数字测图标准作业流程图和指导书
RTK 数字测图(大比例尺地形图)标准作业流程
1.1流程图
5
学习方案
1
接受任务
8-1
碎步测量(RTK
)
3
编制技术设计
书
2
踏勘现场
4
审批
过程检查
9
内业成图
7
控制测量
6
检查工器具
RTK数字测图(大比例尺地形图)需求开始
测量负责人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
测量负责人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
矿山测量工测量设备检查记
录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
控制测量成果表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测量任务文件电
子表单
测量过程检查记
录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测量技术员
11
编写技术总结
14
提交、归档
10
最终检查
12
审核
13
验收
RTK数字测图(大比例尺地形图)作业结束
测量技术员
测量技术员
测量负责人
测量技术员
测量负责人
测量技术员测量成果移交记
录。
大比例尺数字图测绘技术设计书(控制测量部分)
桂林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2007桂林市下美城区(9标段)大比例尺数字图测绘技术设计书(控制测量部分)为满足“桂林市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对1:1000数字地形图数据库、地籍权属调查和1:500数字地籍图数据库更新维护的需要和为“桂林市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提供精确、翔实的地形图基础数据,现根据招标文件项目和任务目的,以及测区实际情况编写本设计书。
1 测区概况1.1测区位置及面积X:718.0km—724.0km; Y:58.0km—62.5km。
施测范围呈不规则形状,范围面积约12.0km2。
详见附图一。
1.2测区概况测区位于下美老城区。
东至东亭、后田、后垵、鳌园(下美解放纪念碑)一线;西至高速公路一线;南至下美龙船路、鳌园(下美解放纪念碑)一线;北至下美工业区建成区北端、浒井、磁窑、塘边一线。
测区为原下美老城区及北部工业区。
以下美大学为主的新老建筑群坐落其中,构成以学村为主要构筑物、以银江路、集源路、嘉庚路等道路及附属街坊的临海城区,包括北部的成片工业区。
该区地势平坦,建筑错落有致,交通便利,测区东南部为在建区域,建筑密度较小,便于开展成片测绘作业。
同集路、高速公路连接线贯穿测区南北,与城区及工业区道路组成网状,交通方便,但人口密集,车水马龙,将给工作带来不便。
测区属海洋性气侯,常年可以作业。
2 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5、《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93);6、《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7、本《技术设计书》及相关《技术补充规定》。
3已有资料及利用3.1 平面控制资料委托方提供的《桂林市Ⅱ、Ⅲ等GPS控制测量成果》Ⅱ大楼、Ⅲ马南点、Ⅲ官山等,作为本期D级GPS及一级导线起算数据,该成果属“99桂林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22°40′,1.5°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城市高程投影面为0米,参考椭球体为克拉索夫斯基参考椭球体,使用时平面坐标表示X(N)省略千公里和百公里数,Y(E)省略百公里数。
第十章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1
于4个,对于1/1000比例尺测图不少于16个,
对于1/500比例尺测图不少于64个。
(2)图根平面控制点的布设 可采用图根导线、图根三角、交会方 法和GPS RTK等方法。还可采用“辐射法” 和“一步测量法” 辐射法就是在某一通视良好的等级控 制上,用极坐标测量方法,按全圆方向观测 方式,一次测定周围几个图根点。
四、已有资料情况分析
• 1、图件资料 有对照最新航片修测出版的1:10000地形图8张,图件精度满足控制选点设 计要求,可供踏勘和图上选点使用;另有测区1:50000地形图一张,可供踏 勘使用。 2、平面控制资料 在测区范围及四周有江西省测绘局提供的四个国家三角点。其中 松山下为国家三等点,其余三个芭蕉坑、新屋下和马屋为国家四等点。此 四点所在图幅号为G-50-(19),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1954年北京 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6°带中央子午线为117°,3°带中央子午线 为114°。由于时代久远,这四点中的松山下已情况不明;芭蕉坑已找不 到,可能已遭破坏;新屋下的柱石已被挖出,盘石保存较好;马屋点位完 整,但标石中心标志已部分损坏,所以可供本次作业用的计有新屋下和马 屋两个点,精度基本上能满足作为测区首级网的起算数据使用。以上几个 点的觇标已完全被破坏,不复存在。 3、高程控制资料 测区内有国家二等水准点赣桃11,有国家三等水准点赣桃11-1 及四等国家水准点IV-3-T14,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1959年平 差和东南部平差)和吴淞高程系。测区内保存较为完好的有赣桃11,IV- 3-T20和IV-3-14三点,且IV-3-T20怀疑有移动。其余各点均已破坏 或丢失,另有信丰县水文站提供的一个四等国家水准点BM1,位于同益山 塘茶芫水文站大门旁,但该点的黄海高程系和吴淞高程系换算混乱,不能 使用。从已有的资料分析来看平面控制资料和高程控制资料完全能满足 “规范要求”,上述可用的各点均可作为测区首级控制的起算点。 起算数据列表如下: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为了满足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需要,XXX在2011年8月份为我们系的学生安排了对XX校区进行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的实。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组5-6人左右,对校区进行了地籍测量和校区以外的大乙坡进行了地形测绘。
测区位于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本校区占地大约60多亩,地理位置为北纬25°30′31·07″、东经102°25′04·73″、海拔1751米,交通便利,沟渠纵横。
测区地形困难类别定为一般地区类,作业时间为一个月,由于季风气候影响和测区内草木茂盛,测绘工作有一定难度。
本次测绘工作的技术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1:500》GB/T7929-199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JJ8-99.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方案包括平面控制点资料、高程控制点资料和地图资料。
测区附近有我校的已知点,标志完好,成果可供利用;在测区附近有我校的已知点的国家四等水准成果,成果可作为本次测量起算成果;测区有武定县土地利用详查图,可以参考进行测区技术设计、控制网布设和踏勘选点工作。
本次测绘采用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分别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85国家高程基准。
本测区成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为0.5米,野外采用带有内存的全站仪进行施测,内业用计算机数字化成图。
数字化成图采用南方公司的CASS6.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件,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为Windows XP nal操作系统和Autocad软件2005版本。
平面控制测量以校区的已知点为起算点,使用全站仪直接布设图根点,以测区内D002(E级)进行测区校正。
图根点相对于D002,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厘米,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15厘米。
图根点编号为S01、S02等。
在选择控制点时,应考虑符合观测条件、通视良好、易于长期保存和扩展的地方。
在硬性路面上,宜埋石并打入铁钉(桩顶直径1.5㎝以上)作为标志。
技能点1: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编写——课件.
技术设计书中使用的名词、术语、公式、符号、代号和计 量单位等应与有关规范和标准一致 。
02 技术设计书的主要内容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的主要内容
1.任务概述 2.测区概况
3.已有资料情况 4.作业依据
5.控制测量方案
大比例尺数 字测图技术 设计书的主
要内容
6.数字测图方案
7.检查验收方案 8.工作量统计、作业
计划和经费预算 9.上交资料清单
10.建议与措施
03 技术设计书案例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案例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案例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案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HANKS 谢谢聆听
主讲人:张博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
数字测图
技能点1:大比例尺数字测图 技术设计书编写
主讲人:张博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
01 技术设计书的编写要求
目录
CONTENTS
02 技术设计书的编写内容 03 技术设计书案例
01 技术设计书的编写要求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的编写要求
大比例尺 数字测图 技术设计 书的编写 要求
内容明确,文字简练。
工程测量实训中大比例尺数字测图项目的教学设计
工程测量实训中大比例尺数字测图项目的教学设计摘要: 本文针对高职非测绘类专业中开设的测量实训课程中的数字测图项目的教学设计进行讨论,希望能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开展教学并逐渐完善。
关键词: 测量;数字测图;教学设计工程测量实训中的大比例尺地形图绘制方法有解析法和数字测图。
传统方法多采用解析法,如量角器配合经纬仪测图法、经纬仪联合光电测距仪测图法、大平板法、小平板法等,均为白纸(或聚酯薄膜)测图,使用绘图工具清绘,成果形式为纸质晒蓝图。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采用数字测图。
当前全站仪使用在测量教学中逐渐普及,但笔者在与部分院校交流时发现,限于各校师资、仪器条件、实训时间长短、实训场地条件和重视程度, 很多院校仍然不能采用数字测图法开展大比例尺地形图绘制。
一、数字测图应当具有的仪器条件和绘图软件数字测图是指用全站仪或GPS RTK采集碎部点的坐标文件数据,应用数字测图软件绘制成图。
本文以TOPCONGTS102N全站仪和南方测绘的CASS9.0软件为例来进行数字测图教学设计。
单组数字测图须准备全站仪一台(含角架、反射棱镜) 、CAD2004软件、CASS9.0软件、手提电脑(或台式机)、数据线(连接手提电脑或台式机)。
可操作性比较强。
二、数字测图的准备工作1.坐标控制网的准备利用全站仪现场采集坐标数据,测区内须至少提供2个通视的已知坐标点。
根据各院校教学条件,测区内能建立与地方坐标通用的坐标控制网则相对方便;若没有已知坐标点,则建立独立坐标系,各实训小组建立独立坐标系(最好是闭合导线),假定起点坐标,利用森林罗盘仪定向(也可以概略定向),布设闭合导线。
2.仪器准备和软件准备单组数字测图须准备全站仪一台(含角架、反射棱镜) 、CAD2004软件、CASS 软件、手提电脑(或台式机)、数据线(连接手提电脑或台式机) 、CASS软件使用手册。
若全站仪不够用,也可以几个小组共用一台全站仪,但须各组单独建立文建夹。
3.导线测量根据各院校坐标控制网的状况布设导线,可以是图根导线。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
三、 项目执行的技术标准…………………………………3
四、 已有资料情况分析……………………………………4
五、 平面控制的设计实施(shíshī)…………………………………5
六、 高程控制的布设………………………………………6
七、 1 : 500坝区地形图测绘……………………… ………7
八、 库区纵横断面的测绘…………………………………8
九、 1:5000库区地形图测绘……………………… ………9
十、 工作进程 时间安排………………………… ……….10
十一、 上交资料……………………………………………11
精品PPT
一、作业目的(mùdì)、任务
• 为了充分开发信丰县域内桃江的水力资源,促进信丰县经 济发展,赣州优恩江源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拟在桃江五洋段 内建设一座水力发电站。发电站的前期工程和勘测设计 (shèjì)任务委托给赣西土木工程勘测设计(shèjì)院来 完成。其前期工程的测绘作业由赣西土木工程勘测设计 (shèjì)院测绘分院主持实施。 本次测绘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坝区1:500地形图约0.4平方公里。 2、 四等水准路线从信丰县城至赣县王母渡镇总长约50公 里。 3、 库区内横断面23个,纵断面从信丰县城至赣县王母渡 镇总长约50公里。 4、 库区1:5000地形图约10个平方公里。
精品PPT
• 3、高程控制资料 测区内有国家二等(èr děnɡ)水准点赣桃11,有国家三等
水准点赣桃11-1及四等国家水准点IV-3-T14,高程系统为 1956年黄海高程系(1959年平差和东南部平差)和吴淞高程系。 测区内保存较为完好的有赣桃11,IV-3-T20和IV-3-14三点, 且IV-3-T20怀疑有移动。其余各点均已破坏或丢失,另有信丰 县水文站提供的一个四等国家水准点BM1,位于同益山塘茶芫水 文站大门旁,但该点的黄海高程系和吴淞高程系换算混乱,不能 使用。从已有的资料分析来看平面控制资料和高程控制资料完全 能满足“规范要求”,上述可用的各点均可作为测区首级控制的 起算点。
技能点1: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的编写——电子教案.
技能点1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的编写一、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的编写要求1.内容明确,文字简练。
2.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成图时,要对其可行性及能达到的精度进行充分的论证。
3.技术设计书中使用的名词、术语、公式、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等应与有关规范和标准一致。
二、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的主要内容1.任务概述任务概述应包括任务来源、测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测区面积、测图比例尺、技术依据、计划实施起止时间等内容。
2.测区概况重点介绍测区社会、自然、地理、经济和人文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海拔高程、相对高差、地形类别和困难类别;居民地、道路、水系、植被等要素的分布与主要特征;气候、风雨季节、交通情况及生活条件等。
3.已有资料情况设计书中应说明已有资料的全部情况,包括控制测量成果的等级、精度,现有图的比例尺、等高距、施测单位和年代,采用的图式规范,平面和高程系统等。
并对其主要质量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已有资料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
4.作业依据①国家及部门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及图式。
.②任务文件及合同书。
③经上级部门批准的有关部门制定的适合本地区的一些技术规定。
5.控制测量方案①平面控制测量方案方案中应包括坐标系统的确定,测量方案的选择,基本控制网的等级与加密层次,硬、软件的配置及施测方法,平差方法,各项主要限差及精度指标等。
②高程控制测量方案方案中应包括高程系统的选择,首级高程控制的等级及起算数据的配置,加密方案及图形结构,路线长度及点的密度,标志类型及埋设,仪器和施测方法,平差方法,各项主要限差及精度指标等。
6.数字测图方案方案中应包括地形图采用的分幅和编号方法,图幅大小,地形图的分幅编号图,测站点的观测方法和要求,对地形要素的表示和对地形的要求等。
(1)数据采集①图根控制测量2011年颁布的《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中规定了大比例尺数字化成图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密度如表1.1所示:表1.1 图根点的密度测图比例尺1:500 1:1000 1:2000图根点/km2 64 16 4②数据采集作业模式的选择作业模式包括:数字测记模式,电子平板测绘模式,地图数字化模式。
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设计书7页word
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设计书组别:成员:一、测区概况测区位于绵阳市三星路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内科技楼至学院后校门,地形较为平坦,小幅坡度较多,视野相对开阔,房屋建筑较多,人流量不多,无大型车辆行驶,平均海拔460.508米,需要绘制等高线,较便于控制测量。
二、技术设计依据(1).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2).依据《1:1000地形图图式》。
(3).依据《1:1000地形测绘技术要求》。
(4).按照《实习指导书》要求。
(5).遵照本次实习技术要求。
三、已有资料的利用情况已有两份可利用资料成果:西南科技大学学院总图(电子档地图,施测于2019年,采用绵阳城建坐标系和1956黄海高程系统,资料完好,可加以利用,作为图上选点和平差的标准。
)绵阳市城建坐标(电子档文本,施测于2019年,采用WGS84坐标系统和1956黄海高程系统。
共计十个坐标点分别为G001,G002,G003,G004,G005,G006,G007,G008,G009,G010;造标情况良好,可作为已知点使用。
)四、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1).平面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2).高程系统:1956黄海高程系统;(3).基本等高距:3米五、比例尺及成图方法(1).成图方法:电子成图(2).测图比例尺:1:1000(3).地形图分幅:依照地形图分幅标准和图幅整饰标准,采用正方形分幅,图幅尺寸由测区的大小而定。
六、采用的软件系统南方测绘绘图软件CASS7.1 for AutoCAD2019七、控制测量方案平面控制网布设:以G002,G003,G010等已知控制点作为起算的点,在全区布设城市一级导线网,平均边长:300米。
各项操作规程及限差:测角中误差 ±5秒。
附合导线长度:3600米,每边测距中误差:±15mm 。
水平角观测:测回数:4。
方位角闭合差:±n 10,半测回归零差:±8秒。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
抚顺市职业技术院测区1:1000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入库技术设计书编写:熊碧审查:熊碧审核:熊碧审定:熊碧审批:熊碧二零一六年9月4日抚顺市职业技术学院测区1:10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入库技术设计书1、概述1.1、任务情况为满足抚顺职业学院的学生知识,老师留下了一个设计书的作业,2016年9月由我院的老师布置下了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测区的1:1000数字化地形图的测量任务,现根据项目和任务的目的,以及测区实际情况编写技术设计书。
1.2、测区概况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位于沈阳与抚顺的中间沈抚新城。
新校址占地740亩。
新校区离市中心余额40分的路程,距火车站约50分,离连霍高速公路开封市出口约3 km。
总建筑面积达到17.2万平方米。
新校区交通便利,校园地势较平坦,便于野外工作。
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500mm---2000mm,日照充足适宜作业外测量任务。
1. 3、实习任务及作业依据本次实习任务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平面控制测量(二)四等水准测量(三)1:1000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实习过程中各项指标主要遵循如下测量规范:(一)《城市测量规范》(GB12897--91)(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三)《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279--1995) (四)《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五)《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GB/T 14912--200)1. 4、已有资料情况收集到抚顺职业技术学院1:1000数字地形图和一本测绘工程系工程测量教研室分发的数字测图指导书现可利用的控制点有两个,分别是HY05 、HY06。
以上控制点经现场检测符合规范精度要求后可作为实际测量的一个已知起算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设计书1:500地形图测量安徽理工大学目录一、任务概述 (2)(一)、任务来源 (2)(二)、测区范围及地理概况 (3)(三)、任务情况 (3)二、测区情况 (3)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其分析 (3)四、作业依据 (3)五、测绘仪器 (3)六、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3)七、成图方法、比例尺和地形图分幅 (4)八、实习要求及任务 (4)九、地形测量技术要求 (4)十、外业数据采集 (5)十一、内业处理 (5)十二、地形图测绘内容及绘制要求 (5)十三、检查验收以及安全措施 (5)十四、上交资料 (5)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毕业实习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一、任务概述(一)、任务来源测量实习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熟悉测量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运用科学理论知识,服务生产,提高综合能力,通过本次实习,能全面地掌握地形、地貌的测绘及地形图、地籍图的整饰、接边整个作业过程和方法。
另外学校对于学生所学知识也要进过实习的巩固和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学习,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对安徽理工大学地形的测量实习。
由学校老师组织下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二)、测区范围及地理概况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东与滁州市的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与合肥市的长丰县接壤,西南与六安市的寿县、霍邱县相连,西及西北与阜阳市的颍上县,亳州市的利辛、蒙城县交界,东北与蚌埠市的怀远县相交。
安徽理工大学校本部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四周交通发达,属市区地区。
(三)、任务情况1、以小组为单位测一幅涵盖整个安徽理工大学校本部家属区的地形图一幅二、测区概况(一)测区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内。
建筑物较多,无规则,通视条件好;属于平地,通视条件一般,观测条件一般;(二)测区内有多为水泥路,点位易保存。
(三)、该测区气温适宜,属适温天气。
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其分析测区高级控制点资料齐全。
四、作业依据(一)、采用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二)、依据《1:500地形图图式》。
(三)、依据《1:500地形测绘技术要求》。
(四)、按照《实习指导书》要求。
(五)、遵照本次实习技术要求。
五、仪器配备及供应计划仪器为:(1)水准仪和电子经纬仪各一台(2)花竿三根(3)脚架两个(4)卷尺和皮尺一个(6)尺垫两只(7)水准尺一根六、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一)、平面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二)、高程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三)、基本等高距:1.0米。
七、成图方法、比例尺和地形图分幅(一)、成图方法:电子成图(二)、测图比例尺:1:500;(三)、地形图分幅:依照地形图分幅标准和图幅整饰标准,采用正方形分幅,图幅尺寸由测区的大小而定。
八、实习要求和任务(一)、实习要求1.熟练掌握电子经纬仪和水准仪的使用。
2.测量实习之前,必须复习教材中的内容,认真的预习实习指导书,弄清实习的目的,实习的要求,实习的仪器及工具,实习的方法及实习注意事项。
3.实习分小组进行,借领时应当场清点检查,如有缺失,可以报告实验管理员给予补领或更换。
4.实习应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
病事假需经教师批准,服从教师指导。
5.实习时必须认真仔细按照测量程序和测量规范进行观测,记录和计算工作,遵守实习纪律,保证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6.在实习过程中或结束时,发现仪器有遗失损坏情况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同时要查找原因,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适当赔偿或批评。
7.实习结束时,需将实习记录,计算结果交指导教师审查,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才可交还仪器工具,结束实习工作。
(二)、实习任务1:500地形图测绘。
九、地形测量技术要求(一)、施测碎步点可采用极坐标法,支距法和方向交汇法,困难地区可采用几何作图等综合方法进行。
(二)、仪器对中偏差不应大于图上0.05mm(实地2.5cm)。
以较远一点标定方向,用不同其它点进行检查,检查偏差不应大于图上0.3mm。
检查另一测站高程,其较差不应大于1/5基本等高距(0.5米等高距时等于0.1米)。
(三)、由图上点可分支出图解支点,支点边长不宜超过定向边长,应往返测定,视距往返测定不应大于1/200,最大边长不应大于50米,往返测高差的较差不应超过1/7等高距(0.07m)。
(四)、地形图上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地貌、地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五)、公路与其它双线道路在图上应按实宽以比例尺表示。
(六)、地形原图铅笔整饰应做到各要素主次分明线条清晰、位置准确、交接清楚、高程注记、单位名称注记、地理名称注记字头朝北,书写清晰整齐,图内外整饰书写正确、齐全。
(七)、控制网布设采用边角网的导线测量,并参照四等要求布设。
表1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注:1 表中n为测站数;2.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2倍。
3.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表5-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5-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4.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当附合导线长度超过规定时,应布设成结点网形。
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表5-1中规定长度的0.7倍。
当导线网用作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不宜相距过近。
表2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技术要求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大于±3º时,该方向2倍照准差的变动范围,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
表3 内业计算中数字取值精度的要求表4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注:D为平距,以公里记。
表4-1 一般地区解析图根点的个数表4-2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m )注:1、同一城市或测区的同一比例尺地形图,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
此时不同地形类别的等高线插求点高程精度要求,可按相应的地形类别应采用的基本等高距分别推算;2、同一幅图不得采用两种基本等高距。
表5 图根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注:M 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H 为测图最大视距,n 为测站数;隐蔽或施测困难地区导线相对闭合差可放宽,但不应大于1/1000。
测量方法与计划:第一阶段布设平面与高程控制网。
计划使用学校已有的控制网点,在必要时附加部分点。
平面控制网布设时使用精密导线测量:对于1:500地形图,四等的要求下,主要的技术要求是:(本次仪器测角精度为J2级)水平角观测测回数为9。
注:当照准点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时,该方向的2c 互差可按同一观测时段内的相邻测回进行比较,其差值仍按表中规定,且在记录手簿中注明。
关于重测,原则为:(1)一个测绘内2c 互差或同一方向的测回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因测回互差超限重测时,除明显弧值外,原则上应重测观测结果中最大和最小值的测回。
(2)零方向的2c互差或下半测回的归零差超限时,该测回应全部重测。
一测回中的重测方向数超过测站方向数的1/3时(包括3个方向有一个方向重测),也应重测全部测回,重测数仍按超限方向数计算。
(3)全部基本测回中,重测的方向测回数不应超过该测站全部方向测回总数的1/3,否则基本测回作废,全部成果重测。
(4)基本测回成果和重测成果均应抄入记录手簿。
但重测与基本测回成果不取中数,每一测回方向只取一个符合限差的结果,参加测站平差。
十、外业数据采集应用电子经纬仪和水准仪采集野外数据采集,完成平面点及高程点的展点。
十一、内业处理采用电子成图绘图。
完成等高线绘制,道路、水系、房屋等地物要素的绘制。
十二、地形图测绘内容及绘制要求(一)、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二)、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房屋应逐个表示,临时性房屋可舍去。
(三)、公路路中、道路交叉处、桥面等应测注高程。
(四)、路堤、路堑应按实地宽度绘出边界,并应在其坡顶、坡脚适当测注高程。
(五)、永久性的电力线、电信线均应准确表示,电杆、铁塔位置应实测。
(六)、建筑区内电力线、电信线可不连线,但应在杆架处绘出线路方向。
各种线路应做到线类分明,走向连贯。
(七)、江、河、湖、海、水库、池塘、沟渠、泉、井等及其它水利设施,均应准确测绘表示,有名称的加注名称。
(八)、地貌和土质的测绘,图上应正确表示其形态、类别和分布特征。
(九)、要求对各种名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准确注出。
(十)、地形图上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丘陵地区高程注记点间距为图上2-3cm。
(十一)、顶、鞍部、山脚、沟底、凹地、水涯线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均应测高程注记点。
十三、检查验收以及安全措施对所绘地形图进行清绘检查验收。
各位同学要注意自身安全。
注意仪器使用时候要科学合理的使用仪器,作业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使用仪器!保护好仪器及自身安全!十四、上交资料一:1:500电子地形图一幅,原始记录手簿一份。
指导老师:高咏梅11。